杜冉琴聽了遺則和遺心的話,便忙跑去拜托言之清給她剃掉睫毛,誰知見了言之清,才知道原來還有別的法子。言之清二話不說將一排款式不同的眼睫呈現在她麵前,讓她任意挑選。且還遞給她兩小瓶藥,解釋道:
“這東西能改變人瞳色,這紅塞子的會讓瞳色變深,藍塞子會讓瞳色變淺。時效是二十個時辰,隻不過若你連續使用超過五次,有可能眼睛會再也便不會原來的樣子。所以,慎重些。”
“謝師父。不過師父怎的一開始不拿出來這些?”
“不管你變成何種模樣,玄齡那孩子,隻怕也會看出來。畢竟,這些易容的把式,他沒有一樣是沒學精的。能不能騙過他,說到底,還是看你能了解他多少,能做戲到幾分,這世上最完備的易容,便是盡管用同一張臉,卻能讓人看著判若兩人。這一點,還沒見過有誰贏他,不過自打見到你之後,我便常常想,若是你,也許能贏他也不一定。”
是啊,言之清所言確是要義。
她不由想起那日他冷漠無情的神色,挽著竇雲華的架勢,和他那滿不在乎的笑意。他那時候,將她徹徹底底騙過去了。
第二日一早,房喬便動身去了宮城。原以為那小太監應當不會起太早跟著,卻不料出門上轎時,這小太監又是一派純真地傻笑著等他。
一路無言,房喬一眼也沒往這小太監那兒瞧,打定了主意,不論這小太監怎麽辦無辜,他都得跟皇上說清楚,把這礙事的家夥清除。
太極殿上,紅紅綠綠的袞衣官冕瞧見那一襲紫衣淡然邁步而來之人。轟得一下全圍了過去。
“房公,明日我家晚宴,你可有空賞臉?”
“房公。十幾日不見,聽聞房家要換新氣象啦?”
“房公。聽說你那《晉書》修好了,皇上賞了萬兩黃金,是不是真的?”
“房公,我方才瞧見有個長得像你的孩子去幫修史啦,是令郎麽?小小年紀……”
“房公,國庫的狀況怎樣了,先前戰事虧空得還不及先朝一成。現在……”
“房公,聽說你又開始修律令啦?咱們瞧大唐律令已經夠完備了,你和長孫公是不是太謹小慎微了些?”
“房喬,你給我把話說清楚。你把杜娘休了是什麽意思?!”
在一群看似詢問實則奉承的人中央,有個人卻毫不客氣連名帶姓將他喊住。
“克明,許久不見。”
“你給我把話說清!”
“克明,這是在太極殿,不是房家大院。家務事還是迴去再說。”
杜如晦見他有意避開話題,自知這兒確實不是深入討論這話題的地方,隻得強忍了下來。不過這人群中卻有個人大大方方並排站在房喬這位置旁邊,調笑道:
“房玄齡也有被大舅子嫌棄的時候,嘖。真難得一見。”
“魏玄成,我與房喬之事,是家務事,沒你插嘴的份。”
“克明兄這脾氣還是老樣子,難怪每次都是個‘副將’!”
眼看著魏徵和杜如晦這兩人就要當眾打起來,房喬隻得一伸紙扇,將兩人快貼在一起互相撕咬的臉隔開,轉著紙扇輕輕往金鑾殿上那禦座一指。
皇上到了。
眾臣隻得作罷,魏徵冷嘲一笑,迴身站好,不再刁難杜如晦,反倒對房喬眯眼笑道:
“既然你要讓竇雲華過門,那我將杜娘留在身邊,也不過吧?一個換一個,倒是公平?”
魏徵說罷便滿眼期許地盯著房喬,想著看他惱羞成怒是什麽模樣,誰知房喬竟淺淺笑著迴道:
“這事你該問杜娘,問我作甚。”
魏徵聽罷一愣,哈哈笑道:
“沒料到你這嘴把式竟如此厲害。房玄齡,真是一點兒都不會吃虧的人。既是如此,讓她住在我府上,也不為過咯?”
房喬神色一黯,廣袖之中雙拳緊攥,臉上卻仍是笑意盈盈。
今日早朝之上,最熱的話題便是嶺南酋長馮盎與談殿等人連年攻戰,久未入朝之事。諸州多次奏稱馮盎謀反,太宗因命將軍藺暮等發江、嶺數十州兵前去討伐。
而魏徵卻認為馮盎並無反狀,勸太宗派使臣先去安撫。然魏徵一己之言,實在力微,太宗三思而舉棋不定。正在這時,房喬起身稟奏:
“不如就派魏侍中前往嶺南查探此事,再作決議不遲。”
“愛卿所言極是,既是魏侍中認為馮盎與談殿等人並無反意,那魏侍中親自跑一趟,再向朕稟明。”
大殿之上,魏徵確實無法拒絕,不得已接受了這委任。然心中卻已腹誹無數次。
好個房喬,他不過調笑他幾句,他竟這般陷害他,逼迫他遠去嶺南,攤上這麻煩事!他當年選這諫官來做,不就是圖個清閑麽?若往後他每次出諫便要親自落實,那實在……
下朝之後,魏徵便攔住了房喬,準備說清利弊,讓他公事公辦,別把個人情緒帶入朝堂:
“房玄齡,這種事應當派尚書省的長官或者侍郎去較為妥帖。不然中書省宇文嵐也可勝任,為何要我去?”
“嗬,同時入朝為官,我和宇文兄四處奔波,而你卻日日閑散,你可對得起那俸祿?”
“我是諫官!”
“那又如何?你這是像我示意,要我將你調入尚書省?也好,魏侍中一表人才,當不怕勞苦,來尚書省倒好。”
“你這卑鄙小人!”
魏徵氣急,怒斥幾句便拂袖而去。
褚遂良看著兩人說完了,才上前一步叫住房喬。
“房公,你和杜娘到底是怎麽迴事?我和采薇都十分擔憂。”
“輔機,人世無常,一言難盡,日後你和秦娘自會明白。”
房喬並沒多做解釋,繞道到甘露殿去找李世民迴絕那小太監。
甘露殿中李世民才剛坐下,卻見到小福子溜了進來,李世民無奈隻得屏退了下人,問道:
“杜娘,你又來這裏作甚。”
“玄齡他快來了,我來這兒隻想說,這迴,他若……你就……”
李世民聽罷點點頭,朝身後內殿指指,便又重新正襟危坐好。李世民剛做好沒多久,門外小太監便來報房公求見,李世民咳兩聲清清喉嚨,低聲道“宣——!”
房喬一進門便直言不諱:
“皇上,請收迴成命,將那小福子召迴。臣消受不起。”
李世民一臉受挫的模樣,上前兩步,低語道:
“師父莫不是嫌棄朕無能,連個太監都教不好?”
“皇上,這‘師父’二字,不是早就不能叫了麽?那小福子服侍得很周到,隻是畢竟習慣有所不同,臣實在消受不起。”
“那就換一個,我這兒還有個機靈的小太監,這次一定成。”不等房喬拒絕,李世民便朝身邊內侍吩咐道:
“讓竹間出來。”
“皇上,真不必如此,皇上美意臣心領,隻是臣確實無法再帶個累贅在身邊。”
“師父果真是嫌棄朕——朕是不是不該做這聖君明主,不然朕退位,師父來做可好?”
房喬表情一僵,一貫掛著的淺笑像是被霜凍住,無奈歎了口氣,隻得默許皇上胡來。
“竹間,往後你就跟著房公,不可有違。”
這迴是個皮膚黝黑,看著沉默寡言的小太監,應當比上個利落。房喬默默慶幸些許,無奈帶著這硬朗少年去找長孫無忌一同監修律令。
到了吏部,房喬便毫不耽擱,先坐下翻著近幾日的進程。這竹間確實機靈,一見他坐下,便開始鋪紙磨墨,手法嫻熟利落。
過了些許時候,他看到些條令過嚴苛,便喊來了長孫無忌:
“長孫兄,絞刑五十條為砍斷有趾,這種肉刑太殘酷,我看改為加役流,徙三千裏,居作三年就是。”
長孫無忌靠過來一看,柱塞凝思片刻,也果斷點頭同意。
“那就這樣,我一會兒拿去給皇上瞧瞧這麽改成不成。”
房喬微微頷首,正欲提筆蘸墨,圈點修正,卻不料這竹間竟然冷著臉將那磨好的墨給灑了出去!
“你這是作甚?”
“迴主子,磨好的磨若隔了這麽久再用就幹了,若是讓皇上知道我磨得墨這麽不濟,是要殺頭的。”這小太監一本正經,不苟言笑迴道。
房喬筆尖一頓,隻覺今日許是不會比昨日好上多少。
果然,到最後別說這一整天,這才過去大半天而已,吏部的墨條竟然都被這竹間給磨光了!他手上一刻沒停,不停磨墨,又不停灑墨,每次遞上來的墨若不是完美狀態,便會被他無情灑掉,到最後,他壓根也沒寫上幾個字,隻是坐在一旁,看他神乎其技的磨墨技術。
直到吏部最後一根墨條耗盡,房喬隻得無言離席,起身迴家去接著編寫,然這小太監果然也一道跟來了。
“竹間,你不必與我一同迴家。”
“皇上吩咐,要寸步不離。”
就這樣,房喬不得已隻能帶著這曬得像是墨條一樣的黝黑少年一同迴了房府。卻不料,在前堂就見到笑容滿麵的竇雲華正給幾個女僮吩咐活兒,嘀嘀咕咕叨念著要請些名門大戶的夫人,來家裏坐坐。
“這東西能改變人瞳色,這紅塞子的會讓瞳色變深,藍塞子會讓瞳色變淺。時效是二十個時辰,隻不過若你連續使用超過五次,有可能眼睛會再也便不會原來的樣子。所以,慎重些。”
“謝師父。不過師父怎的一開始不拿出來這些?”
“不管你變成何種模樣,玄齡那孩子,隻怕也會看出來。畢竟,這些易容的把式,他沒有一樣是沒學精的。能不能騙過他,說到底,還是看你能了解他多少,能做戲到幾分,這世上最完備的易容,便是盡管用同一張臉,卻能讓人看著判若兩人。這一點,還沒見過有誰贏他,不過自打見到你之後,我便常常想,若是你,也許能贏他也不一定。”
是啊,言之清所言確是要義。
她不由想起那日他冷漠無情的神色,挽著竇雲華的架勢,和他那滿不在乎的笑意。他那時候,將她徹徹底底騙過去了。
第二日一早,房喬便動身去了宮城。原以為那小太監應當不會起太早跟著,卻不料出門上轎時,這小太監又是一派純真地傻笑著等他。
一路無言,房喬一眼也沒往這小太監那兒瞧,打定了主意,不論這小太監怎麽辦無辜,他都得跟皇上說清楚,把這礙事的家夥清除。
太極殿上,紅紅綠綠的袞衣官冕瞧見那一襲紫衣淡然邁步而來之人。轟得一下全圍了過去。
“房公,明日我家晚宴,你可有空賞臉?”
“房公。十幾日不見,聽聞房家要換新氣象啦?”
“房公。聽說你那《晉書》修好了,皇上賞了萬兩黃金,是不是真的?”
“房公,我方才瞧見有個長得像你的孩子去幫修史啦,是令郎麽?小小年紀……”
“房公,國庫的狀況怎樣了,先前戰事虧空得還不及先朝一成。現在……”
“房公,聽說你又開始修律令啦?咱們瞧大唐律令已經夠完備了,你和長孫公是不是太謹小慎微了些?”
“房喬,你給我把話說清楚。你把杜娘休了是什麽意思?!”
在一群看似詢問實則奉承的人中央,有個人卻毫不客氣連名帶姓將他喊住。
“克明,許久不見。”
“你給我把話說清!”
“克明,這是在太極殿,不是房家大院。家務事還是迴去再說。”
杜如晦見他有意避開話題,自知這兒確實不是深入討論這話題的地方,隻得強忍了下來。不過這人群中卻有個人大大方方並排站在房喬這位置旁邊,調笑道:
“房玄齡也有被大舅子嫌棄的時候,嘖。真難得一見。”
“魏玄成,我與房喬之事,是家務事,沒你插嘴的份。”
“克明兄這脾氣還是老樣子,難怪每次都是個‘副將’!”
眼看著魏徵和杜如晦這兩人就要當眾打起來,房喬隻得一伸紙扇,將兩人快貼在一起互相撕咬的臉隔開,轉著紙扇輕輕往金鑾殿上那禦座一指。
皇上到了。
眾臣隻得作罷,魏徵冷嘲一笑,迴身站好,不再刁難杜如晦,反倒對房喬眯眼笑道:
“既然你要讓竇雲華過門,那我將杜娘留在身邊,也不過吧?一個換一個,倒是公平?”
魏徵說罷便滿眼期許地盯著房喬,想著看他惱羞成怒是什麽模樣,誰知房喬竟淺淺笑著迴道:
“這事你該問杜娘,問我作甚。”
魏徵聽罷一愣,哈哈笑道:
“沒料到你這嘴把式竟如此厲害。房玄齡,真是一點兒都不會吃虧的人。既是如此,讓她住在我府上,也不為過咯?”
房喬神色一黯,廣袖之中雙拳緊攥,臉上卻仍是笑意盈盈。
今日早朝之上,最熱的話題便是嶺南酋長馮盎與談殿等人連年攻戰,久未入朝之事。諸州多次奏稱馮盎謀反,太宗因命將軍藺暮等發江、嶺數十州兵前去討伐。
而魏徵卻認為馮盎並無反狀,勸太宗派使臣先去安撫。然魏徵一己之言,實在力微,太宗三思而舉棋不定。正在這時,房喬起身稟奏:
“不如就派魏侍中前往嶺南查探此事,再作決議不遲。”
“愛卿所言極是,既是魏侍中認為馮盎與談殿等人並無反意,那魏侍中親自跑一趟,再向朕稟明。”
大殿之上,魏徵確實無法拒絕,不得已接受了這委任。然心中卻已腹誹無數次。
好個房喬,他不過調笑他幾句,他竟這般陷害他,逼迫他遠去嶺南,攤上這麻煩事!他當年選這諫官來做,不就是圖個清閑麽?若往後他每次出諫便要親自落實,那實在……
下朝之後,魏徵便攔住了房喬,準備說清利弊,讓他公事公辦,別把個人情緒帶入朝堂:
“房玄齡,這種事應當派尚書省的長官或者侍郎去較為妥帖。不然中書省宇文嵐也可勝任,為何要我去?”
“嗬,同時入朝為官,我和宇文兄四處奔波,而你卻日日閑散,你可對得起那俸祿?”
“我是諫官!”
“那又如何?你這是像我示意,要我將你調入尚書省?也好,魏侍中一表人才,當不怕勞苦,來尚書省倒好。”
“你這卑鄙小人!”
魏徵氣急,怒斥幾句便拂袖而去。
褚遂良看著兩人說完了,才上前一步叫住房喬。
“房公,你和杜娘到底是怎麽迴事?我和采薇都十分擔憂。”
“輔機,人世無常,一言難盡,日後你和秦娘自會明白。”
房喬並沒多做解釋,繞道到甘露殿去找李世民迴絕那小太監。
甘露殿中李世民才剛坐下,卻見到小福子溜了進來,李世民無奈隻得屏退了下人,問道:
“杜娘,你又來這裏作甚。”
“玄齡他快來了,我來這兒隻想說,這迴,他若……你就……”
李世民聽罷點點頭,朝身後內殿指指,便又重新正襟危坐好。李世民剛做好沒多久,門外小太監便來報房公求見,李世民咳兩聲清清喉嚨,低聲道“宣——!”
房喬一進門便直言不諱:
“皇上,請收迴成命,將那小福子召迴。臣消受不起。”
李世民一臉受挫的模樣,上前兩步,低語道:
“師父莫不是嫌棄朕無能,連個太監都教不好?”
“皇上,這‘師父’二字,不是早就不能叫了麽?那小福子服侍得很周到,隻是畢竟習慣有所不同,臣實在消受不起。”
“那就換一個,我這兒還有個機靈的小太監,這次一定成。”不等房喬拒絕,李世民便朝身邊內侍吩咐道:
“讓竹間出來。”
“皇上,真不必如此,皇上美意臣心領,隻是臣確實無法再帶個累贅在身邊。”
“師父果真是嫌棄朕——朕是不是不該做這聖君明主,不然朕退位,師父來做可好?”
房喬表情一僵,一貫掛著的淺笑像是被霜凍住,無奈歎了口氣,隻得默許皇上胡來。
“竹間,往後你就跟著房公,不可有違。”
這迴是個皮膚黝黑,看著沉默寡言的小太監,應當比上個利落。房喬默默慶幸些許,無奈帶著這硬朗少年去找長孫無忌一同監修律令。
到了吏部,房喬便毫不耽擱,先坐下翻著近幾日的進程。這竹間確實機靈,一見他坐下,便開始鋪紙磨墨,手法嫻熟利落。
過了些許時候,他看到些條令過嚴苛,便喊來了長孫無忌:
“長孫兄,絞刑五十條為砍斷有趾,這種肉刑太殘酷,我看改為加役流,徙三千裏,居作三年就是。”
長孫無忌靠過來一看,柱塞凝思片刻,也果斷點頭同意。
“那就這樣,我一會兒拿去給皇上瞧瞧這麽改成不成。”
房喬微微頷首,正欲提筆蘸墨,圈點修正,卻不料這竹間竟然冷著臉將那磨好的墨給灑了出去!
“你這是作甚?”
“迴主子,磨好的磨若隔了這麽久再用就幹了,若是讓皇上知道我磨得墨這麽不濟,是要殺頭的。”這小太監一本正經,不苟言笑迴道。
房喬筆尖一頓,隻覺今日許是不會比昨日好上多少。
果然,到最後別說這一整天,這才過去大半天而已,吏部的墨條竟然都被這竹間給磨光了!他手上一刻沒停,不停磨墨,又不停灑墨,每次遞上來的墨若不是完美狀態,便會被他無情灑掉,到最後,他壓根也沒寫上幾個字,隻是坐在一旁,看他神乎其技的磨墨技術。
直到吏部最後一根墨條耗盡,房喬隻得無言離席,起身迴家去接著編寫,然這小太監果然也一道跟來了。
“竹間,你不必與我一同迴家。”
“皇上吩咐,要寸步不離。”
就這樣,房喬不得已隻能帶著這曬得像是墨條一樣的黝黑少年一同迴了房府。卻不料,在前堂就見到笑容滿麵的竇雲華正給幾個女僮吩咐活兒,嘀嘀咕咕叨念著要請些名門大戶的夫人,來家裏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