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寅時,福苑主宅便點了燈,杜冉琴睜開眼瞧見房喬已收拾妥當,早就換好了一襲靛紫九旒朝服。當今天下大定,房喬升至中書令,對太宗李世民提出重文治之策,因而李世民便提出偃武修文,賜大臣們進德冠,對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細的規定。在朝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帶,十三?(裝於帶上的懸掛?帶的帶具,兼裝飾作用);四品袍深緋,金帶十一?;五品袍淺緋,金帶十?;六品袍深綠,銀帶九?;七品袍淺綠,銀帶九?;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瑜石帶八?。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黃色,銅鐵帶七?。
當朝三省六部的長官皆屬三品,位列宰相,不過房喬身份更特殊些。房喬、尉遲恭、長孫無忌、杜如晦這幾人身份是太宗親封國公,位屬一品。朝中勢力,中書省與尚書省分庭抗禮,中書省審核、製定政令,尚書省執行,其中自秦王擔任尚書令一職後,尚書省為了避諱便去掉了“令”職,改而由左、右仆射掌管,其中右以左為尊,當下的眾位宰相中,就是由蕭?擔任尚書左仆射,位至眾宰之首。
雖說自從煬帝在江南駕鶴西歸之後,蕭後便逃到了番邦,蕭家已然日薄西山,可蕭?身份卻有所不同,是李氏江山同楊氏緩和關係,保佑大統的關鍵,況且蕭?正妻乃是獨孤虹,獨孤虹是獨孤家後生晚輩中血統純正的嫡女,因而蕭?這尚書左仆射坐得倒是很穩當。
不過,自太宗李世民即位,朝中一改往日之風,偏好文治,蕭?地位雖尊,卻不見功績,朝中眾相對其已然早有不滿,而當今天下能讓眾人歎服,接替蕭?之人,隻怕除了房喬找不出第二。想來蕭家對此心下也有了盤算,這蕭?昨日在宴上,便透露了辭官的念頭,恐怕就是為了保全地位,以防朝爭落敗,毀了蕭家前程。
杜冉琴瞧著房喬怕喚來仆僮擾她好眠,便輕聲輕腳帶好官冕,不由眼角一酸,從他背後環住了他腰,歎息道:
“玄齡,他日你若地位更尊貴了,而我又老了,你可還會怕擾我眠?”
房喬聽罷不由失笑,迴身笑答:
“杜娘,女人家本就麻煩,有你一人便夠了,我哪來那麽多閑工夫處理那般煩人的家務事?”
“那你這幾日何時方便?等今日我接了祖母、?姑姑和幾個小娃,我想抽個空去趟太白山。”
房喬一聽此話,便一下迴想起了約莫十年前的時候,那年陰月他獨自上山排解憂愁,正巧遇上誤打誤撞的她,若不是那日他碰巧瞧了她身子,那時天下大亂,他倒真不見得能心下立誓守她一生。
“那是杜家少郎的衣冠塚?”
杜冉琴點了頭,這幾年她離開長安,每逢過節不過是在廟裏燒紙,好些年沒有去過了,重迴長安,她心下最惦記的就是此事。若不是如今有趙雁秋和獨孤家這檔子亂事,她自己上山倒也沒什麽。
“那就明日一早吧,若我實在抽身乏力,便叫采薇陪你,我教了她十年武藝,隻是應付此事不成問題。”
“玄齡,迴頭等趙雁秋這事情過去了,就在翊善坊安置新宅可好?這處宅子是太宗所賜,雖是恢宏大氣,可卻離宮城太遠了些,五更二時太宗上朝,你三更不到就要早起,太辛苦了些。”杜冉琴一邊起身替房喬順好官冕上的九串青旒,一邊瞅著窗外的天色,蹙起了眉頭。翊善坊是宮城南側外郭城北最靠近宮城的街坊,若是在那邊安置宅子,提早半個時辰動身就夠了。且翊善坊距離東西市近得很,她幫著蘇慕卿在長安安置房家家業也方便些。
房喬早就奔波習慣了,倒是忽下了這些瑣事,不料她這般心細體貼,笑著點了頭。
“不、你明日莫要陪我去太白山了,這幾日你就和阿兄住在珍瑰閣吧,等你旬日休息,再迴家就是。我不怕應付趙雁秋,你每日這般奔波實在……”
房喬聽罷一愣,沒料她竟這般為他著想。先前宇文嵐在外頭奔波了不過個把月,就聽說他家夫人竟然跑到高祖德妃那裏去告狀,專讓宇文嵐迴家陪她休息了幾日才算消停。那幾日宇文嵐正巧手頭忙著秦王吩咐的大事,可是惱壞了。
他這八年極少歸家,對她虧欠甚多,可她不僅不怨,還深知他的難處,這般體貼入微,倒讓他覺得即使奔波些也不算難事。
房喬默默嗅嗅她的發,並沒直接答應去和杜如晦同住,瞅瞅天色便出了門。
破曉時分,菊苑裏,杜冉芸一夜未眠,望著大亮的天,默默歎了口氣,便也收拾好衣裝出了屋子,準備去察堂用早膳。杜冉芸正說要走,卻不料往日跟在姐姐身邊的小女僮翠巒過來了。
“諾,三娘萬福,夫人說今日新來了些布料,等三娘在察堂用完早膳就去默堂挑挑布料。”
製新衣麽?女為悅己者容,她即使挑了好看的布料,又有什麽用?
杜冉芸雖是心下仍萬分低沉,卻還是點了頭,同翠巒一道走了。到了察堂,差不多僅剩下了她一份的早膳,看來大姐起得早,說不定已去前堂了。匆匆用完早膳,杜冉芸便又跟著翠巒朝默堂走去,可進了默堂,卻見屋裏冷冷清清,哪有什麽送布料的人?
翠巒在堂裏蹙著眉頭繞了一圈,便開始細細碎碎嘀咕開了,突然她腳一跺地,猛地一頓,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轉身同杜冉芸說道:
“我怎麽把這茬兒忘了,方才聽風樓的趙娘說她也想選選料子,讓送布料的那裁縫去了聽風樓,走,三娘,你同我一塊兒去聽風樓挑可好?”
杜冉芸一愣,沒料到趙雁秋還有打扮的心思。
“那就算了,姐姐說不許我往聽風樓去。”
“三娘,那裁縫可是皇後娘娘從宮裏頭特意派來的,這麽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啊!再說夫人一早就出門去東市了,就是她在家,也不願見著你錯過這機會,你說是不是?”
當朝三省六部的長官皆屬三品,位列宰相,不過房喬身份更特殊些。房喬、尉遲恭、長孫無忌、杜如晦這幾人身份是太宗親封國公,位屬一品。朝中勢力,中書省與尚書省分庭抗禮,中書省審核、製定政令,尚書省執行,其中自秦王擔任尚書令一職後,尚書省為了避諱便去掉了“令”職,改而由左、右仆射掌管,其中右以左為尊,當下的眾位宰相中,就是由蕭?擔任尚書左仆射,位至眾宰之首。
雖說自從煬帝在江南駕鶴西歸之後,蕭後便逃到了番邦,蕭家已然日薄西山,可蕭?身份卻有所不同,是李氏江山同楊氏緩和關係,保佑大統的關鍵,況且蕭?正妻乃是獨孤虹,獨孤虹是獨孤家後生晚輩中血統純正的嫡女,因而蕭?這尚書左仆射坐得倒是很穩當。
不過,自太宗李世民即位,朝中一改往日之風,偏好文治,蕭?地位雖尊,卻不見功績,朝中眾相對其已然早有不滿,而當今天下能讓眾人歎服,接替蕭?之人,隻怕除了房喬找不出第二。想來蕭家對此心下也有了盤算,這蕭?昨日在宴上,便透露了辭官的念頭,恐怕就是為了保全地位,以防朝爭落敗,毀了蕭家前程。
杜冉琴瞧著房喬怕喚來仆僮擾她好眠,便輕聲輕腳帶好官冕,不由眼角一酸,從他背後環住了他腰,歎息道:
“玄齡,他日你若地位更尊貴了,而我又老了,你可還會怕擾我眠?”
房喬聽罷不由失笑,迴身笑答:
“杜娘,女人家本就麻煩,有你一人便夠了,我哪來那麽多閑工夫處理那般煩人的家務事?”
“那你這幾日何時方便?等今日我接了祖母、?姑姑和幾個小娃,我想抽個空去趟太白山。”
房喬一聽此話,便一下迴想起了約莫十年前的時候,那年陰月他獨自上山排解憂愁,正巧遇上誤打誤撞的她,若不是那日他碰巧瞧了她身子,那時天下大亂,他倒真不見得能心下立誓守她一生。
“那是杜家少郎的衣冠塚?”
杜冉琴點了頭,這幾年她離開長安,每逢過節不過是在廟裏燒紙,好些年沒有去過了,重迴長安,她心下最惦記的就是此事。若不是如今有趙雁秋和獨孤家這檔子亂事,她自己上山倒也沒什麽。
“那就明日一早吧,若我實在抽身乏力,便叫采薇陪你,我教了她十年武藝,隻是應付此事不成問題。”
“玄齡,迴頭等趙雁秋這事情過去了,就在翊善坊安置新宅可好?這處宅子是太宗所賜,雖是恢宏大氣,可卻離宮城太遠了些,五更二時太宗上朝,你三更不到就要早起,太辛苦了些。”杜冉琴一邊起身替房喬順好官冕上的九串青旒,一邊瞅著窗外的天色,蹙起了眉頭。翊善坊是宮城南側外郭城北最靠近宮城的街坊,若是在那邊安置宅子,提早半個時辰動身就夠了。且翊善坊距離東西市近得很,她幫著蘇慕卿在長安安置房家家業也方便些。
房喬早就奔波習慣了,倒是忽下了這些瑣事,不料她這般心細體貼,笑著點了頭。
“不、你明日莫要陪我去太白山了,這幾日你就和阿兄住在珍瑰閣吧,等你旬日休息,再迴家就是。我不怕應付趙雁秋,你每日這般奔波實在……”
房喬聽罷一愣,沒料她竟這般為他著想。先前宇文嵐在外頭奔波了不過個把月,就聽說他家夫人竟然跑到高祖德妃那裏去告狀,專讓宇文嵐迴家陪她休息了幾日才算消停。那幾日宇文嵐正巧手頭忙著秦王吩咐的大事,可是惱壞了。
他這八年極少歸家,對她虧欠甚多,可她不僅不怨,還深知他的難處,這般體貼入微,倒讓他覺得即使奔波些也不算難事。
房喬默默嗅嗅她的發,並沒直接答應去和杜如晦同住,瞅瞅天色便出了門。
破曉時分,菊苑裏,杜冉芸一夜未眠,望著大亮的天,默默歎了口氣,便也收拾好衣裝出了屋子,準備去察堂用早膳。杜冉芸正說要走,卻不料往日跟在姐姐身邊的小女僮翠巒過來了。
“諾,三娘萬福,夫人說今日新來了些布料,等三娘在察堂用完早膳就去默堂挑挑布料。”
製新衣麽?女為悅己者容,她即使挑了好看的布料,又有什麽用?
杜冉芸雖是心下仍萬分低沉,卻還是點了頭,同翠巒一道走了。到了察堂,差不多僅剩下了她一份的早膳,看來大姐起得早,說不定已去前堂了。匆匆用完早膳,杜冉芸便又跟著翠巒朝默堂走去,可進了默堂,卻見屋裏冷冷清清,哪有什麽送布料的人?
翠巒在堂裏蹙著眉頭繞了一圈,便開始細細碎碎嘀咕開了,突然她腳一跺地,猛地一頓,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轉身同杜冉芸說道:
“我怎麽把這茬兒忘了,方才聽風樓的趙娘說她也想選選料子,讓送布料的那裁縫去了聽風樓,走,三娘,你同我一塊兒去聽風樓挑可好?”
杜冉芸一愣,沒料到趙雁秋還有打扮的心思。
“那就算了,姐姐說不許我往聽風樓去。”
“三娘,那裁縫可是皇後娘娘從宮裏頭特意派來的,這麽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啊!再說夫人一早就出門去東市了,就是她在家,也不願見著你錯過這機會,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