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宗眾人趕到長安之後,也就第一天稍微輕鬆一點,從第二天開始,涼州的官員們就開始了忙碌的生活,劉子鈺給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那些被世家大族以及眾多官員兼並的大量土地。
雖然很多世家大族跟著劉子鈺遷往了昌州,可是土地還在他們的手中,整個雍州之內其實八成的土地都在世家大族和長安官員的手中。
毫不客氣的說,就是這些世家大族以及官員,掌控著整個雍州糧食總產量,他們要是心情不好,把土地撂荒一年的時間,那雍州就有可能爆發糧食危機。
涼州的糧食儲備肯定是足夠雍州百姓使用的,可是也不能一直指望著涼州用儲備糧養活雍州的百姓吧!涼州的儲備糧更多的是為了應對災荒以及征戰,想要徹底解決糧食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土地從世家大族以及那些官員的手裏拿迴來。
最適合幹這件事的人是誰?
路朝歌唄!
在南疆的時候路朝歌就幹過一次,現在再來做這件事也是輕車熟路,首先就是丈量整個雍州的土地麵積,這件事不需要路朝歌親自來做,自然有手下的人來統計,至於劉子鈺留下的那些土地賬冊,路朝歌連一個字都不帶信的。
路朝歌沒有辦公的地方,所以他就和李朝宗一起擠在了禁軍衙門辦公,李朝宗手下有十幾個幕僚,可路朝歌手底下沒有啊!原本還有一個李政燁的,現在也被調迴涼州當涼州道道府去了。
“我給你找幾個人呐?”李朝宗將一份卷宗放到了一旁,看著一副半死不活的路朝歌問道。
“不需要。”路朝歌說道:“就這活你換個人幹唄!我好不容易閑下來,你讓我休息幾天唄!”
“一事不煩二主,你不是有經驗嘛!”李朝宗笑著說道:“所有的官員都已經派出去了,估計再有半個月你就能開始幹活了。”
“半個月,那這半個月你就不能讓我迴家待著?”路朝歌問道。
“我不是怕你在家無聊,所以給你找點事幹。”李朝宗說道。
“就陪你在這坐著?”路朝歌問道。
“你知道雍州的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和那些官員手裏。”李朝宗放下手中的筆,嚴肅的看著路朝歌說道:“哪裏知道還有一個地方,也有很多土地嗎?”
“你說的是那些和尚廟吧!”路朝歌問道。
“你知道?”李朝宗說道:“看來這二十多天你也沒少做功課啊!我就知道你最在意的就是這些土地。”
“還用做功課嗎?”路朝歌說道:“大楚的那些和尚不用納稅,多少人都把土地掛靠在了寺廟之中,大楚的皇室都不知道頭疼多少年了。”
“當年我在長安城的時候,也沒見得有這麽嚴重。”李朝宗歎了口氣,道:“可能是站的位置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吧!掛靠在寺廟的土地,還是要拿迴來的,不然這雍州的土地真不夠用。”
“肯定要拿迴來。”路朝歌一改剛才那副半死不活的樣子,說道:“而且對於寺廟,要加收重稅,幹吃飯不幹活的差事,隻有我路朝歌能幹。”
前麵的話說的真是大義凜然,聽的李朝宗那是連連點頭,可是最後半句差點沒把他哥嗆死,挺嚴肅的一句話,怎麽到了路朝歌嘴裏,就顯得那麽不著調了呢!
“大楚信奉佛教的人可不在少數。”李朝宗說道:“一個不好就會激起民怨,若不是顧忌到這些,想來老劉家也不會這麽多年一點辦法都沒有才是。”
“他怕亂我又不怕。”路朝歌說道:“不破不立,廢墟上的新生往往更讓人驚豔。”
“你可別胡來。”李朝宗說道:“在長安不管做什麽,可得把握好分寸。”
“要把握好分寸的是你而不是我。”路朝歌站起身,說道:“我先迴家了,土地的事交給我就是了,你幹好你自己的事,剩下的不用你操心。”
說完,路朝歌大踏步走出了禁軍衙門,李朝宗看著離去的路朝歌,心裏一個勁的在打鼓,自己這兄弟又不知道要幹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來了。
路朝歌一路迴了家,偌大的宅邸現在總共也沒有幾個人住,除了從涼州跟過來的路家仆人丫鬟,路朝歌還沒來得及去雇人,要想讓整個府邸不顯的那麽空曠,路朝歌大概算了一下,至少要找幾百人來做工才行。
“趙大叔,你沒事就出去溜達溜達,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招過來做工。”路朝歌路過門房的時候,找到了趙大叔說道:“這府邸實在是太空曠了,昨晚上我差點迷路了,這傳出去都成笑話了。”
“那我一會就去。”趙大叔說道:“找人你是不是先調查一下對方的背景,畢竟這府裏還有兩個孩子呢!要是就你和夫人住,用什麽人都無所謂,主要是有孩子,不一樣。”
“你先去招人吧!”路朝歌想了想,說道:“到時候我讓錦衣衛做個調查就是了。”
“行,那我現在就去。”趙大叔說道:“你沒事帶著夫人出去溜達溜達,承天憋在家裏早晚憋出病來。”
兩個人又聊了幾句,趙大叔就帶著銀子出門尋人去了,而路朝歌也是個聽勸的主,找到周靜姝就要帶周靜姝出去溜達溜達。
可是路朝歌忘了一件事,周靜姝對長安城可比他熟悉多了,當年人家也是在長安城住過幾年的人,可不像他,每次來長安城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
“你這是要帶我去哪?”周靜姝走在路朝歌的身邊問道。
“其實我也不知道去哪。”路朝歌說道:“我對長安城也不熟悉啊!我最熟悉的就是從咱家到長安縣大牢這條路,我走了二十多天呢!”
“那你就敢帶我出門啊?”周靜姝笑著說道:“你也不怕把我給帶丟了。”
“逛唄!”路朝歌說道:“滿大街都是巡邏的,隨便找個人問問還真能把自己丟了?”
“那可說不準。”周靜姝笑著說道:“昨天有人就差點把自己給丟了。”
“你要這麽嘮嗑咱倆以後沒法處了我跟你說。”路朝歌笑著說道:“揭人不揭短你知道吧!”
“以前不知道,現在在知道了。”周靜姝說道:“難道你真準備帶我往長安城大牢走啊?”
“對了,你不是在長安住過好幾年嗎?”路朝歌說道:“你帶我逛逛唄!主要是考察一下哪裏比較適合整個商業區,我想在長安在弄一個。”
“那就隨便逛逛吧!”周靜姝笑著說道:“想找到涼州城那麽大的地方,估計是夠嗆了。”
“逛了再說。”路朝歌笑著說道。
兩個人一路走走停停的,主要都是周靜姝在逛,而路朝歌更像是個小跟班,以前在外麵買東西,那都是別人給路朝歌搬東西,現在成了路朝歌給周靜姝拿東西。
“這家胭脂鋪子,是長安城最好的。”周靜姝站在一家胭脂鋪子前,說道:“我以前就經常來這裏。”
“你不是很少用胭脂水粉的嗎?”路朝歌問道。
“少用又不是不用。”周靜姝說道:“偶爾也會用個一次兩次的。”
“那我看看,今天用沒用。”路朝歌看著周靜姝那略施粉黛已是人間絕色的麵容,說道:“果然天然的才是最美的。”
這種赤裸裸的讚美能從路朝歌這個超級大直男嘴裏說出來,也是給周靜姝震驚的不行。
兩個人認識了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了,路朝歌寫了不少詩,尤其是兩人成親的那天,為了能從正門一路‘殺’到自己的閨房,路朝歌可是寫了十幾首詩,那些詩現在已經被刊載到了《楚辭》上,很多人成親都直接把那些詩拿來用的,可是路朝歌還從來沒有這麽誇讚過她的容貌,尤其是在大街上,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胭脂水粉的鋪子,出入最多的當然就是女人,不管是多大年紀的女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稱讚,尤其是自己心愛之人的稱讚。
那些進出胭脂鋪子的女人,自然也聽到了路朝歌對周靜姝的誇讚,這本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隻不過這些話讓那些女人聽到了,無不投來了異樣的目光。
攀比是人的天性,就像男人總會比一些很無聊的東西一樣,比如:誰跳的高、誰跳的遠、誰尿的遠……
而女人比的就樸實無華多了……誰更漂亮……
可是當眾多女人的目光投降周靜姝那張傾國傾城的臉頰上時,她們就知道了,自己不管用多少的胭脂水粉,也比不過眼前這絕色女子。
看了女人自然也要看看男人,看看什麽樣的男人能娶到如此傾國傾城的女子,當眾人看向路朝歌的時候,都投來些許失望的神色。
在她們的印象之中,能夠娶到周靜姝這樣女子的男人,那長相也絕對是一等一的才是,可是路朝歌讓她們失望了,雖然和難看不沾邊,但是怎麽也配不上周靜姝這種人間絕色。
“你說這少年時怎麽娶到如此漂亮的姑娘的?”一經過兩人身邊的婦人對身邊的婦人說道。
“你怎麽知道已經娶過門了?”另一婦人說道:“沒準人家還沒成親呢!”
“要是沒成親可感情好了,我兒子正好也沒定親呢!”婦人甲說道:“這女子想來是能配的上我兒子的。”
“你兒子倒是不錯,不過還是差了一些。”婦人乙說道:“倒是我家中長子,能配的上這姑娘。”
兩位婦人說話的聲音雖然很小,但是路朝歌和周靜姝的五感的遠超一般人,兩個人把婦人的對話聽的那是一清二楚。
路朝歌看著遠去的兩位婦人,狠狠的瞪了一眼,然後大聲的說道:“孩他娘,咱去買胭脂。”
一句‘孩他娘,咱去買胭脂。’,差點就讓周靜姝笑出來,不過周靜姝還是很給路朝歌麵子的,趕緊迴應道:“好嘞!夫君,我今天要多買幾樣。”
兩個人前後腳走進胭脂鋪,這間胭脂鋪子不愧是長安城最好的胭脂水粉店,鋪子內可算的上是人滿為患了。
胭脂鋪子的掌櫃是個年約三十的婦人,熱情的招唿著進進出出的客人,剛剛送走了一位大客戶,就看到了走進來的路朝歌和周靜姝。
這裏畢竟是胭脂鋪子,能陪著自己夫人來的男人絕對是少數,畢竟那些能夠用得起她家胭脂水粉的人,哪個不是家世顯赫的主,那些男人一個個自命不凡,怎麽可能陪自己夫人來逛著胭脂水粉鋪子呢!
雖然很多世家大族跟著劉子鈺遷往了昌州,可是土地還在他們的手中,整個雍州之內其實八成的土地都在世家大族和長安官員的手中。
毫不客氣的說,就是這些世家大族以及官員,掌控著整個雍州糧食總產量,他們要是心情不好,把土地撂荒一年的時間,那雍州就有可能爆發糧食危機。
涼州的糧食儲備肯定是足夠雍州百姓使用的,可是也不能一直指望著涼州用儲備糧養活雍州的百姓吧!涼州的儲備糧更多的是為了應對災荒以及征戰,想要徹底解決糧食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土地從世家大族以及那些官員的手裏拿迴來。
最適合幹這件事的人是誰?
路朝歌唄!
在南疆的時候路朝歌就幹過一次,現在再來做這件事也是輕車熟路,首先就是丈量整個雍州的土地麵積,這件事不需要路朝歌親自來做,自然有手下的人來統計,至於劉子鈺留下的那些土地賬冊,路朝歌連一個字都不帶信的。
路朝歌沒有辦公的地方,所以他就和李朝宗一起擠在了禁軍衙門辦公,李朝宗手下有十幾個幕僚,可路朝歌手底下沒有啊!原本還有一個李政燁的,現在也被調迴涼州當涼州道道府去了。
“我給你找幾個人呐?”李朝宗將一份卷宗放到了一旁,看著一副半死不活的路朝歌問道。
“不需要。”路朝歌說道:“就這活你換個人幹唄!我好不容易閑下來,你讓我休息幾天唄!”
“一事不煩二主,你不是有經驗嘛!”李朝宗笑著說道:“所有的官員都已經派出去了,估計再有半個月你就能開始幹活了。”
“半個月,那這半個月你就不能讓我迴家待著?”路朝歌問道。
“我不是怕你在家無聊,所以給你找點事幹。”李朝宗說道。
“就陪你在這坐著?”路朝歌問道。
“你知道雍州的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和那些官員手裏。”李朝宗放下手中的筆,嚴肅的看著路朝歌說道:“哪裏知道還有一個地方,也有很多土地嗎?”
“你說的是那些和尚廟吧!”路朝歌問道。
“你知道?”李朝宗說道:“看來這二十多天你也沒少做功課啊!我就知道你最在意的就是這些土地。”
“還用做功課嗎?”路朝歌說道:“大楚的那些和尚不用納稅,多少人都把土地掛靠在了寺廟之中,大楚的皇室都不知道頭疼多少年了。”
“當年我在長安城的時候,也沒見得有這麽嚴重。”李朝宗歎了口氣,道:“可能是站的位置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吧!掛靠在寺廟的土地,還是要拿迴來的,不然這雍州的土地真不夠用。”
“肯定要拿迴來。”路朝歌一改剛才那副半死不活的樣子,說道:“而且對於寺廟,要加收重稅,幹吃飯不幹活的差事,隻有我路朝歌能幹。”
前麵的話說的真是大義凜然,聽的李朝宗那是連連點頭,可是最後半句差點沒把他哥嗆死,挺嚴肅的一句話,怎麽到了路朝歌嘴裏,就顯得那麽不著調了呢!
“大楚信奉佛教的人可不在少數。”李朝宗說道:“一個不好就會激起民怨,若不是顧忌到這些,想來老劉家也不會這麽多年一點辦法都沒有才是。”
“他怕亂我又不怕。”路朝歌說道:“不破不立,廢墟上的新生往往更讓人驚豔。”
“你可別胡來。”李朝宗說道:“在長安不管做什麽,可得把握好分寸。”
“要把握好分寸的是你而不是我。”路朝歌站起身,說道:“我先迴家了,土地的事交給我就是了,你幹好你自己的事,剩下的不用你操心。”
說完,路朝歌大踏步走出了禁軍衙門,李朝宗看著離去的路朝歌,心裏一個勁的在打鼓,自己這兄弟又不知道要幹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來了。
路朝歌一路迴了家,偌大的宅邸現在總共也沒有幾個人住,除了從涼州跟過來的路家仆人丫鬟,路朝歌還沒來得及去雇人,要想讓整個府邸不顯的那麽空曠,路朝歌大概算了一下,至少要找幾百人來做工才行。
“趙大叔,你沒事就出去溜達溜達,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招過來做工。”路朝歌路過門房的時候,找到了趙大叔說道:“這府邸實在是太空曠了,昨晚上我差點迷路了,這傳出去都成笑話了。”
“那我一會就去。”趙大叔說道:“找人你是不是先調查一下對方的背景,畢竟這府裏還有兩個孩子呢!要是就你和夫人住,用什麽人都無所謂,主要是有孩子,不一樣。”
“你先去招人吧!”路朝歌想了想,說道:“到時候我讓錦衣衛做個調查就是了。”
“行,那我現在就去。”趙大叔說道:“你沒事帶著夫人出去溜達溜達,承天憋在家裏早晚憋出病來。”
兩個人又聊了幾句,趙大叔就帶著銀子出門尋人去了,而路朝歌也是個聽勸的主,找到周靜姝就要帶周靜姝出去溜達溜達。
可是路朝歌忘了一件事,周靜姝對長安城可比他熟悉多了,當年人家也是在長安城住過幾年的人,可不像他,每次來長安城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
“你這是要帶我去哪?”周靜姝走在路朝歌的身邊問道。
“其實我也不知道去哪。”路朝歌說道:“我對長安城也不熟悉啊!我最熟悉的就是從咱家到長安縣大牢這條路,我走了二十多天呢!”
“那你就敢帶我出門啊?”周靜姝笑著說道:“你也不怕把我給帶丟了。”
“逛唄!”路朝歌說道:“滿大街都是巡邏的,隨便找個人問問還真能把自己丟了?”
“那可說不準。”周靜姝笑著說道:“昨天有人就差點把自己給丟了。”
“你要這麽嘮嗑咱倆以後沒法處了我跟你說。”路朝歌笑著說道:“揭人不揭短你知道吧!”
“以前不知道,現在在知道了。”周靜姝說道:“難道你真準備帶我往長安城大牢走啊?”
“對了,你不是在長安住過好幾年嗎?”路朝歌說道:“你帶我逛逛唄!主要是考察一下哪裏比較適合整個商業區,我想在長安在弄一個。”
“那就隨便逛逛吧!”周靜姝笑著說道:“想找到涼州城那麽大的地方,估計是夠嗆了。”
“逛了再說。”路朝歌笑著說道。
兩個人一路走走停停的,主要都是周靜姝在逛,而路朝歌更像是個小跟班,以前在外麵買東西,那都是別人給路朝歌搬東西,現在成了路朝歌給周靜姝拿東西。
“這家胭脂鋪子,是長安城最好的。”周靜姝站在一家胭脂鋪子前,說道:“我以前就經常來這裏。”
“你不是很少用胭脂水粉的嗎?”路朝歌問道。
“少用又不是不用。”周靜姝說道:“偶爾也會用個一次兩次的。”
“那我看看,今天用沒用。”路朝歌看著周靜姝那略施粉黛已是人間絕色的麵容,說道:“果然天然的才是最美的。”
這種赤裸裸的讚美能從路朝歌這個超級大直男嘴裏說出來,也是給周靜姝震驚的不行。
兩個人認識了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了,路朝歌寫了不少詩,尤其是兩人成親的那天,為了能從正門一路‘殺’到自己的閨房,路朝歌可是寫了十幾首詩,那些詩現在已經被刊載到了《楚辭》上,很多人成親都直接把那些詩拿來用的,可是路朝歌還從來沒有這麽誇讚過她的容貌,尤其是在大街上,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胭脂水粉的鋪子,出入最多的當然就是女人,不管是多大年紀的女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稱讚,尤其是自己心愛之人的稱讚。
那些進出胭脂鋪子的女人,自然也聽到了路朝歌對周靜姝的誇讚,這本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隻不過這些話讓那些女人聽到了,無不投來了異樣的目光。
攀比是人的天性,就像男人總會比一些很無聊的東西一樣,比如:誰跳的高、誰跳的遠、誰尿的遠……
而女人比的就樸實無華多了……誰更漂亮……
可是當眾多女人的目光投降周靜姝那張傾國傾城的臉頰上時,她們就知道了,自己不管用多少的胭脂水粉,也比不過眼前這絕色女子。
看了女人自然也要看看男人,看看什麽樣的男人能娶到如此傾國傾城的女子,當眾人看向路朝歌的時候,都投來些許失望的神色。
在她們的印象之中,能夠娶到周靜姝這樣女子的男人,那長相也絕對是一等一的才是,可是路朝歌讓她們失望了,雖然和難看不沾邊,但是怎麽也配不上周靜姝這種人間絕色。
“你說這少年時怎麽娶到如此漂亮的姑娘的?”一經過兩人身邊的婦人對身邊的婦人說道。
“你怎麽知道已經娶過門了?”另一婦人說道:“沒準人家還沒成親呢!”
“要是沒成親可感情好了,我兒子正好也沒定親呢!”婦人甲說道:“這女子想來是能配的上我兒子的。”
“你兒子倒是不錯,不過還是差了一些。”婦人乙說道:“倒是我家中長子,能配的上這姑娘。”
兩位婦人說話的聲音雖然很小,但是路朝歌和周靜姝的五感的遠超一般人,兩個人把婦人的對話聽的那是一清二楚。
路朝歌看著遠去的兩位婦人,狠狠的瞪了一眼,然後大聲的說道:“孩他娘,咱去買胭脂。”
一句‘孩他娘,咱去買胭脂。’,差點就讓周靜姝笑出來,不過周靜姝還是很給路朝歌麵子的,趕緊迴應道:“好嘞!夫君,我今天要多買幾樣。”
兩個人前後腳走進胭脂鋪,這間胭脂鋪子不愧是長安城最好的胭脂水粉店,鋪子內可算的上是人滿為患了。
胭脂鋪子的掌櫃是個年約三十的婦人,熱情的招唿著進進出出的客人,剛剛送走了一位大客戶,就看到了走進來的路朝歌和周靜姝。
這裏畢竟是胭脂鋪子,能陪著自己夫人來的男人絕對是少數,畢竟那些能夠用得起她家胭脂水粉的人,哪個不是家世顯赫的主,那些男人一個個自命不凡,怎麽可能陪自己夫人來逛著胭脂水粉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