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棠作為鐵律軍中的後起之秀,可以說不管是在個人勇武還是領兵作戰的能力上,都算得上是鐵律軍之中最好的幾個人之一,他領兵作戰從來不拘泥於戰略戰術,尤其是在隨機應變上,要比魏東亭更勝一籌。
這也是魏東亭為什麽這麽欣賞他的原因,能以二十出頭的年紀做到正四品鷹擊將軍的位置,其實力自然不可小覷,若是他沒有兩把刷子,魏東亭也不敢破格提拔他。
第二天一早,胡大棠點起自己的一萬人馬,在一眾戰兵的注視下離開大營,鄭洞國作為此次南征的主帥,早就命人在大營外築起了高台。
一萬兵馬在高台下整齊列陣,鄭洞國站在高台之上,一身整齊的將軍甲,大紅色披風隨著微風輕輕擺動,涼州軍軍旗矗立在他的身邊。
胡大棠站在軍陣的最前方,一臉堅毅的看著高台上的鄭洞國,鄭洞國看著整裝完畢的一萬戰兵,高聲道:“將士們,益州道內民不聊生,早盼涼州天兵拯救他們於水火。今天,我涼州戰兵將踏上益州土地,解救在那裏受苦受難的百姓們,你們是大軍先鋒,益州的百姓在等著你們,將士們,出征!”
站在高台上的諸位將軍聽著鄭洞國的話,頓時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什麽狗屁的益州百姓水深火熱,其實益州百姓的生活正經不錯,束修文有著爭霸天下的野心,他能不好好經營益州道?雖然他不是一道的道府,可這個亂世有兵就是草頭王,益州道的道府早就換成他自己的人了,而且益州地處偏遠,這個地方一般也沒人願意到那裏為官,束修文舉薦了誰朝廷基本上都不會有意見。
鄭洞國之所以這麽說,不過就是想著師出有名,就像之前李朝宗進兵江州道,還不是在蜀江邊界上弄了那麽一出?說一千道一萬為的就是個師出有名,至於這個名到底是真是假,誰會在意呢?
胡大棠緩步走上高台,從鄭洞國手裏接過涼州軍旗,這麵軍旗交到他手裏之後,就不能丟失或者被毀,一旦軍旗被毀那就是重罪,哪怕隻剩下一個人,也得帶著軍旗跑迴涼州,除非他帶領的這一萬人馬全軍覆沒,那軍旗如何就不會有人關心了。
“軍旗既是你的命。”鄭洞國緊緊攥著旗杆,道:“你可以死,但是軍旗不能有失。”
“人在軍旗在,人亡軍旗毅矗立不倒。”胡大棠鄭重的接過軍旗,道:“我將誓死保護軍旗,將軍旗插在元武城頭。”
出征儀式結束,胡大棠將軍旗交給了自己手下的扛纛校尉,帶著手下一萬人馬拔營而去。
而此時的益州道元武城駐軍將軍府。
束修文坐在自己的書房內,把玩著一對看著就已經有年頭的文玩核桃,書案上擺著各種書籍,他畢竟是個文官出身,對於領兵打仗還是有所欠缺,可是他在請命益州駐軍將軍以後,就開始拚命的學習,雖然現在還處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但是他也沒指望著自己真能領兵百戰百勝。
束修為把玩著核桃,口中哼著不知名的小調,可能是他家鄉的獨有的詩歌,也可能是某一段不知名的戲曲,他站在窗邊,看著窗外不遠處的池塘,池塘內的錦鯉不時從水中探出腦袋。
“將軍,斥候傳來消息。”將軍府的管家站在書房門外,恭敬的說道:“蜀州道與益州道邊界,鄭洞國陳兵八萬,有進犯益州的意思。”
“到底還是來了。”束修文手中一頓,兩個文玩核桃發出了清脆的‘嘎吱’聲,隨後束修為又開始轉動手中的核桃,道:“我就說李朝宗不能忍得住,前一次兩道戰兵陳兵邊界,這口氣他李朝宗要是能忍下來都見鬼了。”
“要不要讓幾位將軍來商討一番?”管家恭敬的問道。
“讓四品以上的將軍都過來。”束修文隨手將將核桃放在了案幾上,道:“快點去吧!”
待管家走後,束修文展開一幅益州道輿圖,看著益州道的輿圖,束修文自言自語的說道:“來者不善啊!李朝宗啊李朝宗,我還真是羨慕你啊!短短三年時間就能聚攏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有那麽多人追隨你左右,我若是有這些人在,何愁天下不定?”
也不怪束修文發出這樣的感歎,李朝宗的崛起實在是太快了,從一個朝廷通緝的逃犯,到涼州道都督再到作用三道的實力,也不過就是僅僅三年不到的時間罷了。
李朝宗的崛起速度不僅束修文驚歎,就連在長安城內的劉子鈺都沒有想到,若是能預料到李朝宗的崛起速度,那劉子鈺一定會第一時間滅了李朝宗,還能給他一個涼州都督的職務?就憑著涼州都督,李朝宗一朝崛起,變成了劉子鈺都不能輕易扳倒的大勢力。
束修文在輿圖上看了半天,大概也猜到了涼州軍的行軍路線,這個時候若是分散兵力把幾個棧道給堵上,固然能將涼州軍拒之門外,可過於分散的兵力也很容易被擊潰,尤其是正麵的三處關隘,那裏就已經留下了九千人駐守,他能實際調動的兵力不過兩萬多人而已。
束修文整理了一下著裝,來到了將軍府的大堂,等待著手下的將軍們趕來,仆人給束修文端來了茶水,束修文點了點頭,道:“告訴府上的人,一會兒將軍們到了之後,不要隨便靠近大堂。”
“是。”仆人應了一聲說道。
過了大概一刻鍾的時間,威勝軍的將軍們陸續趕到了將軍府,將軍們按照品級職務做好後,束修文讓仆人給諸位將軍上了茶,然後就退了出去。
“諸位,剛剛斥候來報,涼州軍陳兵益州與蜀州邊界。”束修文開口說道:“看樣子他們是要準備對益州動手了。”
“將軍莫慌,有三關鎮守,涼州軍想進入益州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威勝軍營將軍周永福站起身,道:“我願領兵三千支援陽泰關,將涼州軍擋在門外。”
束修文搖了搖頭,道:“我剛剛仔細看了看益州道輿圖,我認為他們走棧道的可能性更大,雖然走棧道存在著風險,但是絕對要比攻打陽泰關要容易的多。”
“那不如就帶人堵住棧道。”威勝軍另一名營將軍郝明德站起身道:“幾處棧道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要將棧道堵死,就能把他們活活困死在棧道上。”
“將軍,棧道能不能隻是幌子?”威勝軍最後一名營將軍黃天華站起身說道:“走棧道的也許隻是少量戰兵,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我們,讓我們分兵去堵住棧道,從而可以放心的攻打陽泰關等三處關隘。”
黃天華的話讓眾人陷入的沉思,涼州軍兵多將廣,即使分兵也不是什麽大事,可威勝軍就那麽多人,一旦分兵就容易被涼州軍逐個擊破。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沉思的時候,束修文敲了敲桌子,道:“與其分兵堵截,不如將他們放進來打,益州可是我們的地盤,在蜀州幹不掉他們,難道在益州境內我們還吃不掉他們嗎?”
束修文頓了頓繼續說道:“不管他們從哪條棧道進來,我們都不需要管,盡管讓他們來就是了,我算過他們若是走棧道,能帶到益州的糧草不過也就三五天的用度,他們進了益州道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找益州道的糧倉。”
“興盛縣的糧倉內是我們益州的大部分存糧。”束修文繼續說道:“而且我在昌平、昌邑、裕和以及永豐四縣也建了幾個大糧倉,就是為了將涼州軍的目光吸引過去。”
“將軍,那是不是在調集一些人,加強對興盛縣的防衛?”郝明德說道:“興盛縣的糧倉隻有五百人駐守,我怕萬一有個閃失……”
“不必。”束修文擺了擺手,道:“我在興盛縣隻留五百人,就是為了迷惑涼州軍,讓他們以為我們的糧草不可能在興盛縣,而且相較於昌平四縣,興盛縣距離元武城更遠,從軍事角度講,把糧食藏在這裏並不合理。”
“那將軍的意思是?”周永福道:“是想用昌平四縣的糧食作為誘餌,誘騙涼州軍上當?”
“沒錯,我就是要用一小部分糧草誘騙涼州軍。”束修文大笑道:“諸將軍聽令。”
一眾將軍趕緊站了起來,等待著束修文的軍令。
“黃天華、郝明德聽令。”束修文道。
“末將在。”黃天華和郝明德行禮道。
“你二人領兵一萬五千,在昌平縣糧倉附近埋伏。”束修文道:“一旦涼州軍進入伏擊圈,盡快殲滅涼州軍。”
“末將領命。”黃天華和郝明德道。
“周永福聽令。”束修文道。
“末將在。”周永福行禮道。
“我會在昌邑、裕和以及永豐縣安排兩千戰兵。”束修文道:“你要帶著這六千人,將涼州軍引到埋伏圈之內。”
束修文看著周永福道:“這一路上不管涼州軍突襲哪座糧倉,你隻需要假裝潰敗,當然一定要潰敗的像真的一樣,潰敗的沿途多丟一些甲胄兵器,讓涼州軍相信你是真的潰敗,隻要你把涼州軍引到伏擊地點,你就是大功一件。”
周永福怎麽也沒想到,落在自己身上的是這麽一件差事,可軍令就是軍令,由不得他選擇。
“末將領命。”周永福有點不情願的說道。
“周將軍放寬心。”束修文笑著說道:“隻要這次我們打敗涼州軍,你當屬頭功。”
一眾將軍接了軍令,立即就開始帶著不對趕往各地,他們要在涼州軍趕到之前做好布置,尤其是昌平縣外的埋伏,不僅要找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還要布置好各種陷阱,在近身廝殺之前盡量消滅涼州軍的有生力量。
束修文自認為自己的布置天衣無縫,隻要周永福演的好,不怕涼州軍不上當,可是他小看了涼州的錦衣衛,他小看了一個叫趙智興的男人。
這也是魏東亭為什麽這麽欣賞他的原因,能以二十出頭的年紀做到正四品鷹擊將軍的位置,其實力自然不可小覷,若是他沒有兩把刷子,魏東亭也不敢破格提拔他。
第二天一早,胡大棠點起自己的一萬人馬,在一眾戰兵的注視下離開大營,鄭洞國作為此次南征的主帥,早就命人在大營外築起了高台。
一萬兵馬在高台下整齊列陣,鄭洞國站在高台之上,一身整齊的將軍甲,大紅色披風隨著微風輕輕擺動,涼州軍軍旗矗立在他的身邊。
胡大棠站在軍陣的最前方,一臉堅毅的看著高台上的鄭洞國,鄭洞國看著整裝完畢的一萬戰兵,高聲道:“將士們,益州道內民不聊生,早盼涼州天兵拯救他們於水火。今天,我涼州戰兵將踏上益州土地,解救在那裏受苦受難的百姓們,你們是大軍先鋒,益州的百姓在等著你們,將士們,出征!”
站在高台上的諸位將軍聽著鄭洞國的話,頓時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什麽狗屁的益州百姓水深火熱,其實益州百姓的生活正經不錯,束修文有著爭霸天下的野心,他能不好好經營益州道?雖然他不是一道的道府,可這個亂世有兵就是草頭王,益州道的道府早就換成他自己的人了,而且益州地處偏遠,這個地方一般也沒人願意到那裏為官,束修文舉薦了誰朝廷基本上都不會有意見。
鄭洞國之所以這麽說,不過就是想著師出有名,就像之前李朝宗進兵江州道,還不是在蜀江邊界上弄了那麽一出?說一千道一萬為的就是個師出有名,至於這個名到底是真是假,誰會在意呢?
胡大棠緩步走上高台,從鄭洞國手裏接過涼州軍旗,這麵軍旗交到他手裏之後,就不能丟失或者被毀,一旦軍旗被毀那就是重罪,哪怕隻剩下一個人,也得帶著軍旗跑迴涼州,除非他帶領的這一萬人馬全軍覆沒,那軍旗如何就不會有人關心了。
“軍旗既是你的命。”鄭洞國緊緊攥著旗杆,道:“你可以死,但是軍旗不能有失。”
“人在軍旗在,人亡軍旗毅矗立不倒。”胡大棠鄭重的接過軍旗,道:“我將誓死保護軍旗,將軍旗插在元武城頭。”
出征儀式結束,胡大棠將軍旗交給了自己手下的扛纛校尉,帶著手下一萬人馬拔營而去。
而此時的益州道元武城駐軍將軍府。
束修文坐在自己的書房內,把玩著一對看著就已經有年頭的文玩核桃,書案上擺著各種書籍,他畢竟是個文官出身,對於領兵打仗還是有所欠缺,可是他在請命益州駐軍將軍以後,就開始拚命的學習,雖然現在還處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但是他也沒指望著自己真能領兵百戰百勝。
束修為把玩著核桃,口中哼著不知名的小調,可能是他家鄉的獨有的詩歌,也可能是某一段不知名的戲曲,他站在窗邊,看著窗外不遠處的池塘,池塘內的錦鯉不時從水中探出腦袋。
“將軍,斥候傳來消息。”將軍府的管家站在書房門外,恭敬的說道:“蜀州道與益州道邊界,鄭洞國陳兵八萬,有進犯益州的意思。”
“到底還是來了。”束修文手中一頓,兩個文玩核桃發出了清脆的‘嘎吱’聲,隨後束修為又開始轉動手中的核桃,道:“我就說李朝宗不能忍得住,前一次兩道戰兵陳兵邊界,這口氣他李朝宗要是能忍下來都見鬼了。”
“要不要讓幾位將軍來商討一番?”管家恭敬的問道。
“讓四品以上的將軍都過來。”束修文隨手將將核桃放在了案幾上,道:“快點去吧!”
待管家走後,束修文展開一幅益州道輿圖,看著益州道的輿圖,束修文自言自語的說道:“來者不善啊!李朝宗啊李朝宗,我還真是羨慕你啊!短短三年時間就能聚攏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有那麽多人追隨你左右,我若是有這些人在,何愁天下不定?”
也不怪束修文發出這樣的感歎,李朝宗的崛起實在是太快了,從一個朝廷通緝的逃犯,到涼州道都督再到作用三道的實力,也不過就是僅僅三年不到的時間罷了。
李朝宗的崛起速度不僅束修文驚歎,就連在長安城內的劉子鈺都沒有想到,若是能預料到李朝宗的崛起速度,那劉子鈺一定會第一時間滅了李朝宗,還能給他一個涼州都督的職務?就憑著涼州都督,李朝宗一朝崛起,變成了劉子鈺都不能輕易扳倒的大勢力。
束修文在輿圖上看了半天,大概也猜到了涼州軍的行軍路線,這個時候若是分散兵力把幾個棧道給堵上,固然能將涼州軍拒之門外,可過於分散的兵力也很容易被擊潰,尤其是正麵的三處關隘,那裏就已經留下了九千人駐守,他能實際調動的兵力不過兩萬多人而已。
束修文整理了一下著裝,來到了將軍府的大堂,等待著手下的將軍們趕來,仆人給束修文端來了茶水,束修文點了點頭,道:“告訴府上的人,一會兒將軍們到了之後,不要隨便靠近大堂。”
“是。”仆人應了一聲說道。
過了大概一刻鍾的時間,威勝軍的將軍們陸續趕到了將軍府,將軍們按照品級職務做好後,束修文讓仆人給諸位將軍上了茶,然後就退了出去。
“諸位,剛剛斥候來報,涼州軍陳兵益州與蜀州邊界。”束修文開口說道:“看樣子他們是要準備對益州動手了。”
“將軍莫慌,有三關鎮守,涼州軍想進入益州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威勝軍營將軍周永福站起身,道:“我願領兵三千支援陽泰關,將涼州軍擋在門外。”
束修文搖了搖頭,道:“我剛剛仔細看了看益州道輿圖,我認為他們走棧道的可能性更大,雖然走棧道存在著風險,但是絕對要比攻打陽泰關要容易的多。”
“那不如就帶人堵住棧道。”威勝軍另一名營將軍郝明德站起身道:“幾處棧道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要將棧道堵死,就能把他們活活困死在棧道上。”
“將軍,棧道能不能隻是幌子?”威勝軍最後一名營將軍黃天華站起身說道:“走棧道的也許隻是少量戰兵,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我們,讓我們分兵去堵住棧道,從而可以放心的攻打陽泰關等三處關隘。”
黃天華的話讓眾人陷入的沉思,涼州軍兵多將廣,即使分兵也不是什麽大事,可威勝軍就那麽多人,一旦分兵就容易被涼州軍逐個擊破。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沉思的時候,束修文敲了敲桌子,道:“與其分兵堵截,不如將他們放進來打,益州可是我們的地盤,在蜀州幹不掉他們,難道在益州境內我們還吃不掉他們嗎?”
束修文頓了頓繼續說道:“不管他們從哪條棧道進來,我們都不需要管,盡管讓他們來就是了,我算過他們若是走棧道,能帶到益州的糧草不過也就三五天的用度,他們進了益州道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找益州道的糧倉。”
“興盛縣的糧倉內是我們益州的大部分存糧。”束修文繼續說道:“而且我在昌平、昌邑、裕和以及永豐四縣也建了幾個大糧倉,就是為了將涼州軍的目光吸引過去。”
“將軍,那是不是在調集一些人,加強對興盛縣的防衛?”郝明德說道:“興盛縣的糧倉隻有五百人駐守,我怕萬一有個閃失……”
“不必。”束修文擺了擺手,道:“我在興盛縣隻留五百人,就是為了迷惑涼州軍,讓他們以為我們的糧草不可能在興盛縣,而且相較於昌平四縣,興盛縣距離元武城更遠,從軍事角度講,把糧食藏在這裏並不合理。”
“那將軍的意思是?”周永福道:“是想用昌平四縣的糧食作為誘餌,誘騙涼州軍上當?”
“沒錯,我就是要用一小部分糧草誘騙涼州軍。”束修文大笑道:“諸將軍聽令。”
一眾將軍趕緊站了起來,等待著束修文的軍令。
“黃天華、郝明德聽令。”束修文道。
“末將在。”黃天華和郝明德行禮道。
“你二人領兵一萬五千,在昌平縣糧倉附近埋伏。”束修文道:“一旦涼州軍進入伏擊圈,盡快殲滅涼州軍。”
“末將領命。”黃天華和郝明德道。
“周永福聽令。”束修文道。
“末將在。”周永福行禮道。
“我會在昌邑、裕和以及永豐縣安排兩千戰兵。”束修文道:“你要帶著這六千人,將涼州軍引到埋伏圈之內。”
束修文看著周永福道:“這一路上不管涼州軍突襲哪座糧倉,你隻需要假裝潰敗,當然一定要潰敗的像真的一樣,潰敗的沿途多丟一些甲胄兵器,讓涼州軍相信你是真的潰敗,隻要你把涼州軍引到伏擊地點,你就是大功一件。”
周永福怎麽也沒想到,落在自己身上的是這麽一件差事,可軍令就是軍令,由不得他選擇。
“末將領命。”周永福有點不情願的說道。
“周將軍放寬心。”束修文笑著說道:“隻要這次我們打敗涼州軍,你當屬頭功。”
一眾將軍接了軍令,立即就開始帶著不對趕往各地,他們要在涼州軍趕到之前做好布置,尤其是昌平縣外的埋伏,不僅要找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還要布置好各種陷阱,在近身廝殺之前盡量消滅涼州軍的有生力量。
束修文自認為自己的布置天衣無縫,隻要周永福演的好,不怕涼州軍不上當,可是他小看了涼州的錦衣衛,他小看了一個叫趙智興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