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想通了一半
從紅樓開始的時空旅行 作者:顏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風子,是雲清除何思華外的另一位好友,跟何思華一樣,他也找了個環境優美的山穀隱居,所不同的是,他不喜歡孤單,隱居之所有五六個人相伴,偶爾來了興致,他還會往俗世行走,見識世間百態,體悟百味人生。
淩風子的道,跟雲清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跟性子冷硬的何思華不同,淩風子性情溫和通透,待人誠懇又坦率,因此,雲清心中有疑惑時,會想要找他求解。
滿腹愁緒的雲清,在跟淩風子敘過舊之後,沒多少心思繞彎子,很快進入正題,她說:“淩道友,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遇到一個人,知道她未來會過得很慘,你想幫她,卻發現不管做什麽,最後她都會迴到老路上,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這時候你會怎麽辦?”
淩風子微微一笑,哪怕雲清的問題沒頭沒尾,他也不會去追根問底,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迴答說:“不試一試,怎麽能確定就是無用功呢?就算真是如此,起碼嚐試過,即便失敗,也可以問心無愧。”
雲清苦笑,她原來也是這麽想的,可是驟然發現所謂的“劇情”不可改變,難免產生動搖,哪怕意識到自己鑽了牛角尖,思維卻轉不過來,在聽到淩風子迴答的這一刻,她才發現,即使腦子還在迷糊,她的心卻早已做好了決定,來找淩風子,不過是想給自己堅定信念罷了,因為,她潛意識裏知道,淩風子隻會有這一個迴答。
淩風子當然能看出雲清心有苦惱,他更清楚的是,這是她修行路上必須經曆的,心有疑慮,思維進入死胡同,鑽牛角尖想不開,每個人都會有這麽個階段,頓悟了,那自然是渡過瓶頸,不受心魔困擾,悟不了,此生難有長進。
偏偏身處這種狀態的人,隻能靠自己領悟,別人幫不上忙,因為道理就是那麽簡單,別人說的再多,當事人領會不了,就是沒有辦法。眼看著雲清陷入困惑中,淩風子暗暗替她著急。
想了想,淩風子又說:“咱們修行之人,想要求長生大道,就要有與天相爭的勇氣,若連嚐試都不敢,有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還求什麽仙、問什麽道?有句話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別管結果如何,努力過了,以後才不會後悔。”
道理她都懂,就是心裏堵得慌。
其實仔細想想,紅樓中人的命運如何,最後是幸福圓滿還是悲慘收尾,跟雲清有什麽關係?他們的命運又不是雲清書寫的,她也不是救世主,沒必要拯救任何一個人,她在這兒著什麽急呢?她已經努力過了呀,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對抗不了劇情的力量,這又不是她的錯,難道還要她來負責任嗎?沒有這個道理!
可是雲清就是扭不過這個勁兒,她左思右想,也不修行也不睡覺,就坐在山石上麵,吹著山風剖析自己的內心,想弄明白自己這股子不甘和憤懣都是從哪兒來的,她不斷拷問自己的內心,想知道為什麽她會對紅樓裏的人這麽關注,明明除了個別人,其他人她連見都沒見過,為什麽總有想要改變他們悲慘結局的想法?這種關注真的正常嗎?
好多問題雲清都想不明白,對紅樓人物的關注來的莫名其妙,她找不到緣由,但是,山風不是白吹的,她找到了不甘和憤懣的原因,那是她對所謂天命的不服,她所不甘的,是自己的命運是不是也是被規劃好的,不論自己怎麽掙紮都無濟於事?
說穿了,不過是物傷其類而已。
就好像,這些本該悲劇的人們,如果能在她的幫助下改變結局,她就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命運一樣,即便那些人本來與她無關,也可以給她帶來巨大的心理安慰。
意識到這一點,對雲清來說並不好受,這讓她發現自己骨子裏是一個利己的人,她一點兒也不崇高偉大,可是,也正是這一發現,讓她忽然間想通了,好像放下了什麽,她就是自私又怎麽了?她又不是聖人!真的沒必要背負太多,想做什麽就去做,隻要不違法亂紀,不違反公共良俗,多為自己考慮一些怎麽了?古人都說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想明白這一點,雲清不說豁然開朗吧,起碼也是念頭通達了,就感覺壓在心底的大石頭,一下子搬走大半,雖然還是憂心對抗不了命運和劇情,卻沒了頹廢和猶豫,就好像充了電一樣,活力滿滿,大有種“天若攔我,我就把天捅個洞”的豪情壯誌。
她這個狀態,把淩風子嚇了一跳,不禁擔憂的問:“你這是要跟誰鬥法嗎?怎麽有種氣衝雲霄的感覺?”
雲清笑道:“我想通了,淩道友你說得對,不能什麽都不做就認命,我要去奮鬥去了。”
偉人曾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她雖然境界低,尚且體會不到這種樂趣,但是管他呢,想到了就去做,或許哪天就感悟到了呢?總要懷揣著能夠進步的美好期待嘛!
淩風子更擔心了,她現在,真的很像馬上要跟人打一架,可是對比前兩天死氣沉沉的樣子,他又有種詭異的安心感,不禁笑道:“這才像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你以前總是老氣橫秋的,缺了點朝氣,這樣好多了。”
雲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她那叫沉著冷靜,什麽老氣橫秋,這個詞形容他自己還差不多。
“不跟你鬥嘴,我要走了,下次有時間再來看你,你要是沒事,也可以去京城找我,還可以去拜訪丹陽真人,那位老前輩心胸開闊見識不凡,有很多地方值得咱們學習。”
淩風子笑著說好,兩人說定,雲清就要告辭,他也不挽留,略送幾步就迴去了,雲清搖頭暗笑,她覺得這位朋友跟黛玉小姑娘肯定很有共同語言,兩個人都是喜聚不喜散,見不得離別的場麵,有機會一定要介紹他們認識,說不定他們能成為忘年交呢!
淩風子的道,跟雲清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跟性子冷硬的何思華不同,淩風子性情溫和通透,待人誠懇又坦率,因此,雲清心中有疑惑時,會想要找他求解。
滿腹愁緒的雲清,在跟淩風子敘過舊之後,沒多少心思繞彎子,很快進入正題,她說:“淩道友,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遇到一個人,知道她未來會過得很慘,你想幫她,卻發現不管做什麽,最後她都會迴到老路上,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這時候你會怎麽辦?”
淩風子微微一笑,哪怕雲清的問題沒頭沒尾,他也不會去追根問底,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迴答說:“不試一試,怎麽能確定就是無用功呢?就算真是如此,起碼嚐試過,即便失敗,也可以問心無愧。”
雲清苦笑,她原來也是這麽想的,可是驟然發現所謂的“劇情”不可改變,難免產生動搖,哪怕意識到自己鑽了牛角尖,思維卻轉不過來,在聽到淩風子迴答的這一刻,她才發現,即使腦子還在迷糊,她的心卻早已做好了決定,來找淩風子,不過是想給自己堅定信念罷了,因為,她潛意識裏知道,淩風子隻會有這一個迴答。
淩風子當然能看出雲清心有苦惱,他更清楚的是,這是她修行路上必須經曆的,心有疑慮,思維進入死胡同,鑽牛角尖想不開,每個人都會有這麽個階段,頓悟了,那自然是渡過瓶頸,不受心魔困擾,悟不了,此生難有長進。
偏偏身處這種狀態的人,隻能靠自己領悟,別人幫不上忙,因為道理就是那麽簡單,別人說的再多,當事人領會不了,就是沒有辦法。眼看著雲清陷入困惑中,淩風子暗暗替她著急。
想了想,淩風子又說:“咱們修行之人,想要求長生大道,就要有與天相爭的勇氣,若連嚐試都不敢,有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還求什麽仙、問什麽道?有句話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別管結果如何,努力過了,以後才不會後悔。”
道理她都懂,就是心裏堵得慌。
其實仔細想想,紅樓中人的命運如何,最後是幸福圓滿還是悲慘收尾,跟雲清有什麽關係?他們的命運又不是雲清書寫的,她也不是救世主,沒必要拯救任何一個人,她在這兒著什麽急呢?她已經努力過了呀,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對抗不了劇情的力量,這又不是她的錯,難道還要她來負責任嗎?沒有這個道理!
可是雲清就是扭不過這個勁兒,她左思右想,也不修行也不睡覺,就坐在山石上麵,吹著山風剖析自己的內心,想弄明白自己這股子不甘和憤懣都是從哪兒來的,她不斷拷問自己的內心,想知道為什麽她會對紅樓裏的人這麽關注,明明除了個別人,其他人她連見都沒見過,為什麽總有想要改變他們悲慘結局的想法?這種關注真的正常嗎?
好多問題雲清都想不明白,對紅樓人物的關注來的莫名其妙,她找不到緣由,但是,山風不是白吹的,她找到了不甘和憤懣的原因,那是她對所謂天命的不服,她所不甘的,是自己的命運是不是也是被規劃好的,不論自己怎麽掙紮都無濟於事?
說穿了,不過是物傷其類而已。
就好像,這些本該悲劇的人們,如果能在她的幫助下改變結局,她就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命運一樣,即便那些人本來與她無關,也可以給她帶來巨大的心理安慰。
意識到這一點,對雲清來說並不好受,這讓她發現自己骨子裏是一個利己的人,她一點兒也不崇高偉大,可是,也正是這一發現,讓她忽然間想通了,好像放下了什麽,她就是自私又怎麽了?她又不是聖人!真的沒必要背負太多,想做什麽就去做,隻要不違法亂紀,不違反公共良俗,多為自己考慮一些怎麽了?古人都說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想明白這一點,雲清不說豁然開朗吧,起碼也是念頭通達了,就感覺壓在心底的大石頭,一下子搬走大半,雖然還是憂心對抗不了命運和劇情,卻沒了頹廢和猶豫,就好像充了電一樣,活力滿滿,大有種“天若攔我,我就把天捅個洞”的豪情壯誌。
她這個狀態,把淩風子嚇了一跳,不禁擔憂的問:“你這是要跟誰鬥法嗎?怎麽有種氣衝雲霄的感覺?”
雲清笑道:“我想通了,淩道友你說得對,不能什麽都不做就認命,我要去奮鬥去了。”
偉人曾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她雖然境界低,尚且體會不到這種樂趣,但是管他呢,想到了就去做,或許哪天就感悟到了呢?總要懷揣著能夠進步的美好期待嘛!
淩風子更擔心了,她現在,真的很像馬上要跟人打一架,可是對比前兩天死氣沉沉的樣子,他又有種詭異的安心感,不禁笑道:“這才像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你以前總是老氣橫秋的,缺了點朝氣,這樣好多了。”
雲清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她那叫沉著冷靜,什麽老氣橫秋,這個詞形容他自己還差不多。
“不跟你鬥嘴,我要走了,下次有時間再來看你,你要是沒事,也可以去京城找我,還可以去拜訪丹陽真人,那位老前輩心胸開闊見識不凡,有很多地方值得咱們學習。”
淩風子笑著說好,兩人說定,雲清就要告辭,他也不挽留,略送幾步就迴去了,雲清搖頭暗笑,她覺得這位朋友跟黛玉小姑娘肯定很有共同語言,兩個人都是喜聚不喜散,見不得離別的場麵,有機會一定要介紹他們認識,說不定他們能成為忘年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