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安迴到沈府。
送走劉堯的人後,他當即就關上房門,著心腹長隨悄悄帶來府裏供養的大夫。
大夫見他氣色紅\/潤,不由得有些疑惑:“大人,老朽瞧著您身體應當沒事,怎會急匆匆喚老朽過來?”
沈自安沒有說話,隻是把手伸出來。
大夫不敢耽擱,當即就取出脈枕,替沈自安號脈。
他的神色越來越凝重。
長隨有些緊張:“大夫,大人這是怎麽了?”
大夫一捋胡須,眉頭卻深深皺起。
凝神號了許久,他才放開沈自安的手。
“大人,您這脈象有些奇怪,乍一看是心火鬱結,氣躁煩悶之兆。可仔細深究,倒像是中毒了。”
沈自安收迴手,用袖子把手腕蓋住。
長隨憂焚不已:“大夫,您說大人中毒了,這是怎麽一迴事?”
大夫緩緩解釋:“這種毒不會要人性命,但卻會擾亂人的心智,輕則讓人失去冷靜與判斷力,重則癡傻。”
長隨連忙開口:“那就快給大人解藥,為大人解毒啊!”
大夫不緊不慢:“大人無需解藥,這毒最多能在人體之中停留十二個時辰,多喝水能加快毒素的排出。”
“大人隻需靜待時間過去,並且多飲些茶,期間戒酒不飲,那麽毒素很快就能清幹淨。”
沈自安頷首:“本官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長隨當即叮囑:“今日的事,還請大夫不要泄露半句。”
大夫鄭重頷首。
隨後背著藥箱離去。
像他們這種被大戶人家供養得大夫,還指著這一家人養老,嘴向來嚴得很。
自然不會透露出去。
大夫走後,長隨萬分不解:“大人,您為何讓大夫離開,這毒尚未不知是以何種方式進入您的體內。”
“大夫在的話,還能分析分析。要是知曉您中毒的原因,以後也能設防,避免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長隨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勸說。
沈自安卻無動於衷。
他坐在椅子上,一手搭著椅子扶手。
腦袋微微垂著。
雖然他坐得端正筆直,但隻是這麽個動作,卻叫他看起來分外頹然滄桑。
因為他的心,已經徹底被擊潰了。
他向來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從來不會隨便飲用任何東西。
然而那杯茶,卻是早朝之前,於承明殿議事時,元貞帝親自賜下的。
白府的前車之鑒,讓他對自己的結局已經有所預料。
但他卻沒想到,竟會以這種方式——
隻為阻止他,把銀兩用到江北的災民身上。
上位者以天下人命為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是為君者,每一個子民都彌足珍貴。
很顯然,東陵陛下從來都把自己定義為上位者,而非一國之君。
思及此處,沈自安忽然以手掩麵。
淚水從他的指縫中溢出,他已是泣不成聲。
長隨“砰”地跪下,苦心安慰:“大人,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您切勿憂思過度,以免傷害您的貴體。”
沈自安老淚縱橫,唇角卻掛著嘲諷的笑意:“長貴,這事本官解決不了,江北的百姓,本官也無能為力。”
長隨紅著眼眶:“大人,自從江北災害發生後,您幾乎沒合過眼,有您如此上心,沒有什麽事情是解決不了的。”
沈自安抹去臉上的淚痕,他苦笑不已:“長貴,你不明白,這事它解決不了。”
因為藥物的影響,他失去了該有的冷靜。
那苦苦請求陛下撥銀的行為,必然被認定為言行無狀。
他的職位是否能保住,都還兩說。
更不用說解決江北的災情。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果然,長貴尚且沒有想到其他安慰的話,宮中的聖旨便來了。
沈自安跪伏在地上,一言不發。
宣旨內侍朗聲宣讀了旨意。
剔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寒暄虛話,總結出來就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他被禁足罰俸了。
沈自安麵目表情地接了聖旨,待送走宣旨內侍,他捧著聖旨癱跪在地,禁不住嚎啕大哭:
“江北百姓千千萬,成千上萬條生命呐!成千上萬隻條生命呐……”
就這樣,沈自安一口氣提不上來,兩眼一翻昏了過去。
不是他不敢相信聖上竟然要犧牲江北的百姓,而是那種無能為力的愧疚感,如同大石頭沉沉壓在他的胸膛。
叫他一時之間,經受不住而暈厥。
長隨連忙把他搬進屋,手忙腳亂地給他掐人中。
好一會兒,可算叫他徐徐睜開眼睛。
長隨以為大人必然因為承受不住打擊,再度行為異常。
可想象中的崩潰並未出現。
此時的沈自安,已經冷靜不少。
那股無能為力的悲憤和愧疚,也被他很好地壓製。
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直到長隨喂他喝下茶水,他才一把拽住長隨的手,一字一句:
“你去見九殿下,叫他想辦法湊些銀錢,能湊多少是多少,湊到銀錢便立即北上,本官就算豁出這條性命,也會協助他!”
長隨沒有立即離開,直到聽到沈老太太的聲音,他才拱手,退了出去。
他前腳剛走,沈老夫人後腳便到。
看到夫君麵色灰敗慘白,她衝上前急切問答:“老爺子,這是怎麽迴事?你怎麽傷心成這樣?”
沈自安望著躺在手心的聖旨,明黃的帛布,彰顯著皇家威嚴的同時,也格外刺目。
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此刻他究竟有多絕望。
……
另一邊,蕭重淵最先收到沈自安被禁足罰俸的消息。
阿六一五一十道出前因後果,隨即道:“主子,沈大人這一次栽了,怕是整個江北災情,他都插不上手。”
“秦豐業和太子他們,不可謂不狠,竟然連三朝元老戶部尚書,都隨意玩弄於股掌,可不是人幹的事情。”
蕭重淵淡聲開口:“意料中的事情,他們想用賑災銀給小姑娘設障礙,首先第一個踢開的,就是戶部尚書沈自安。”
阿六不解:“既然主子早已預見會有今日,為何不提醒沈大人,幫他一幫?”
蕭重淵徐徐道來:“本王不說,便是在幫沈自安。如今沈自安不僅觸怒劉泓,甚至還惹得太子與秦豐業不痛快。”
“要是讓他繼續留在朝野,怕是腦袋不保,如今的確應該避其鋒芒,退到幕後休養生息,這才是保命之道。”
阿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屬下明白了。但是沈大人一倒下,賑災銀的事怎麽辦呢?”
“皇帝一日不撥賑災銀,九皇子就一日無法啟程出發,等到他可以離開時,江北的人怕是都已經死了,這不是姑娘拚死也要達到的目的。”
蕭重淵胸有成竹:“小姑娘看上的人,不應當隻是繡花枕頭,此事就看九皇子劉堯怎麽處理,我們且等著看好戲便是。”
送走劉堯的人後,他當即就關上房門,著心腹長隨悄悄帶來府裏供養的大夫。
大夫見他氣色紅\/潤,不由得有些疑惑:“大人,老朽瞧著您身體應當沒事,怎會急匆匆喚老朽過來?”
沈自安沒有說話,隻是把手伸出來。
大夫不敢耽擱,當即就取出脈枕,替沈自安號脈。
他的神色越來越凝重。
長隨有些緊張:“大夫,大人這是怎麽了?”
大夫一捋胡須,眉頭卻深深皺起。
凝神號了許久,他才放開沈自安的手。
“大人,您這脈象有些奇怪,乍一看是心火鬱結,氣躁煩悶之兆。可仔細深究,倒像是中毒了。”
沈自安收迴手,用袖子把手腕蓋住。
長隨憂焚不已:“大夫,您說大人中毒了,這是怎麽一迴事?”
大夫緩緩解釋:“這種毒不會要人性命,但卻會擾亂人的心智,輕則讓人失去冷靜與判斷力,重則癡傻。”
長隨連忙開口:“那就快給大人解藥,為大人解毒啊!”
大夫不緊不慢:“大人無需解藥,這毒最多能在人體之中停留十二個時辰,多喝水能加快毒素的排出。”
“大人隻需靜待時間過去,並且多飲些茶,期間戒酒不飲,那麽毒素很快就能清幹淨。”
沈自安頷首:“本官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長隨當即叮囑:“今日的事,還請大夫不要泄露半句。”
大夫鄭重頷首。
隨後背著藥箱離去。
像他們這種被大戶人家供養得大夫,還指著這一家人養老,嘴向來嚴得很。
自然不會透露出去。
大夫走後,長隨萬分不解:“大人,您為何讓大夫離開,這毒尚未不知是以何種方式進入您的體內。”
“大夫在的話,還能分析分析。要是知曉您中毒的原因,以後也能設防,避免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長隨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勸說。
沈自安卻無動於衷。
他坐在椅子上,一手搭著椅子扶手。
腦袋微微垂著。
雖然他坐得端正筆直,但隻是這麽個動作,卻叫他看起來分外頹然滄桑。
因為他的心,已經徹底被擊潰了。
他向來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從來不會隨便飲用任何東西。
然而那杯茶,卻是早朝之前,於承明殿議事時,元貞帝親自賜下的。
白府的前車之鑒,讓他對自己的結局已經有所預料。
但他卻沒想到,竟會以這種方式——
隻為阻止他,把銀兩用到江北的災民身上。
上位者以天下人命為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是為君者,每一個子民都彌足珍貴。
很顯然,東陵陛下從來都把自己定義為上位者,而非一國之君。
思及此處,沈自安忽然以手掩麵。
淚水從他的指縫中溢出,他已是泣不成聲。
長隨“砰”地跪下,苦心安慰:“大人,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您切勿憂思過度,以免傷害您的貴體。”
沈自安老淚縱橫,唇角卻掛著嘲諷的笑意:“長貴,這事本官解決不了,江北的百姓,本官也無能為力。”
長隨紅著眼眶:“大人,自從江北災害發生後,您幾乎沒合過眼,有您如此上心,沒有什麽事情是解決不了的。”
沈自安抹去臉上的淚痕,他苦笑不已:“長貴,你不明白,這事它解決不了。”
因為藥物的影響,他失去了該有的冷靜。
那苦苦請求陛下撥銀的行為,必然被認定為言行無狀。
他的職位是否能保住,都還兩說。
更不用說解決江北的災情。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果然,長貴尚且沒有想到其他安慰的話,宮中的聖旨便來了。
沈自安跪伏在地上,一言不發。
宣旨內侍朗聲宣讀了旨意。
剔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寒暄虛話,總結出來就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他被禁足罰俸了。
沈自安麵目表情地接了聖旨,待送走宣旨內侍,他捧著聖旨癱跪在地,禁不住嚎啕大哭:
“江北百姓千千萬,成千上萬條生命呐!成千上萬隻條生命呐……”
就這樣,沈自安一口氣提不上來,兩眼一翻昏了過去。
不是他不敢相信聖上竟然要犧牲江北的百姓,而是那種無能為力的愧疚感,如同大石頭沉沉壓在他的胸膛。
叫他一時之間,經受不住而暈厥。
長隨連忙把他搬進屋,手忙腳亂地給他掐人中。
好一會兒,可算叫他徐徐睜開眼睛。
長隨以為大人必然因為承受不住打擊,再度行為異常。
可想象中的崩潰並未出現。
此時的沈自安,已經冷靜不少。
那股無能為力的悲憤和愧疚,也被他很好地壓製。
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直到長隨喂他喝下茶水,他才一把拽住長隨的手,一字一句:
“你去見九殿下,叫他想辦法湊些銀錢,能湊多少是多少,湊到銀錢便立即北上,本官就算豁出這條性命,也會協助他!”
長隨沒有立即離開,直到聽到沈老太太的聲音,他才拱手,退了出去。
他前腳剛走,沈老夫人後腳便到。
看到夫君麵色灰敗慘白,她衝上前急切問答:“老爺子,這是怎麽迴事?你怎麽傷心成這樣?”
沈自安望著躺在手心的聖旨,明黃的帛布,彰顯著皇家威嚴的同時,也格外刺目。
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此刻他究竟有多絕望。
……
另一邊,蕭重淵最先收到沈自安被禁足罰俸的消息。
阿六一五一十道出前因後果,隨即道:“主子,沈大人這一次栽了,怕是整個江北災情,他都插不上手。”
“秦豐業和太子他們,不可謂不狠,竟然連三朝元老戶部尚書,都隨意玩弄於股掌,可不是人幹的事情。”
蕭重淵淡聲開口:“意料中的事情,他們想用賑災銀給小姑娘設障礙,首先第一個踢開的,就是戶部尚書沈自安。”
阿六不解:“既然主子早已預見會有今日,為何不提醒沈大人,幫他一幫?”
蕭重淵徐徐道來:“本王不說,便是在幫沈自安。如今沈自安不僅觸怒劉泓,甚至還惹得太子與秦豐業不痛快。”
“要是讓他繼續留在朝野,怕是腦袋不保,如今的確應該避其鋒芒,退到幕後休養生息,這才是保命之道。”
阿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屬下明白了。但是沈大人一倒下,賑災銀的事怎麽辦呢?”
“皇帝一日不撥賑災銀,九皇子就一日無法啟程出發,等到他可以離開時,江北的人怕是都已經死了,這不是姑娘拚死也要達到的目的。”
蕭重淵胸有成竹:“小姑娘看上的人,不應當隻是繡花枕頭,此事就看九皇子劉堯怎麽處理,我們且等著看好戲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