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發的關頭,柳長寧卻走了神。她不由自主地想起許多淡忘的往事,原來這個乳母吳氏自己卻是認得的。
柳長寧剛剛嫁到王府那年,對於楚王府的一切還帶著質樸的好奇。偶然看到東邊荒地上那座遺世獨立的小院子,不顧旁人的勸阻,一意孤行地走了進去。院子的主人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嬤嬤,雖然也有一個婆子照看著,卻不像是安老,更像是軟禁,叫人看著心酸。
吳嬤嬤臨死前,曾經用衰老枯瘦的手緊緊握著柳長寧的手,苦苦哀求她見李正煜最後一麵。柳長寧看她可憐不過,便毫不隱瞞地同李正煜說了,誰知他隻丟下一句“死生不複見”,便拂袖自顧自地離去了。
那時的柳長寧為他的做法寒了心,一個人竟然連垂死老人的心願都不肯答應,這心該是何等的涼薄!此時忽然想起,那嬤嬤自稱姓吳,看來便是李正煜口中的乳母吳氏。原來這其中竟有如此緣故,柳長寧的心裏不由得對自己曾經的判斷產生了動搖。
她緩聲道:“敢問王爺要怎樣處置那吳氏乳母?”
李正煜神色黯然,手指因為用力,關節處現出一片青白:“這事我自有安排,既然大家送了我一頂‘李家玉郎’的高帽子,我自然不能虧待了她,無端給人落下口實。倒是聽說前些日子吳嬤嬤的兒子胡天一舉了孝廉,既是故人之子,你抽空替孤送份厚禮給他吧。”
柳長寧輕輕地應了一聲“喏”,便同劉得遠一道退了出去。
房門被輕輕掩上,李正煜一個人立在陰影裏,忽然被遺世的孤獨感擊個正著。李正煜俊朗堅毅臉上滑過兩道淚痕,那水跡雖是無色,遠遠望去竟像是醜陋的傷疤。生於天子之家,李正煜從小被教導動心忍性、喜怒不行於色。父親於他隻是一個遙遠的符號,母親把一腔親情都用在了弟弟的身上。如今,又有誰能想起他也不過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柳長寧當日便命管理庫房的王公公開了倉庫,兜兜轉轉挑了半天,終於挑到了一方雕工極佳的端硯並一支紫竹鼠毫,又命人用親王才可用金黃色綢緞包了,裝入錦盒裏。柳長寧眼凝冰雪,這樣規格的贈禮,處處顯示出李正煜對吳氏的尊崇,無疑也讓他“賢明仁義”的形象又豐滿了幾分。
柳長寧撫著額頭暗自出神,事情的複雜程度已經超過了她的預想。從劉得遠打探到的情況來看,推舉胡天一的縣令李彪官位不過七品,看起來實在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等柳長寧仔細翻閱了幾大家族的族譜,才發現這李彪的外祖母竟是出生徐州魏氏,隻因是旁支庶女,最後便草草下嫁了當時的趙府管家。現如今,若是魏氏主枝的族長發話,再許一些恩惠,李彪絕沒有推辭之理。
柳長寧思忖著,若是吳嬤嬤行事順利,恐怕不出兩個月,李彪這個七品縣令便會因“政績”平步青雲,成為政壇矚目的新星了。她心思微動,轉念又想起,淑妃膝下無子,便將母親早逝的燕王李正煬收入自己宮中撫養。魏氏一族機關算盡,為的便是這個身為長子卻出生低微的燕王了。
賀禮預備妥當,柳長寧也不忘著意盛裝打扮一番。她讓侍女開箱找出了禦賜的紫綾如意雲紋衫和飛鳥描花長裙,長達六尺的披帛輕若無物,還不到一兩之重。因為尚未及笄,隻梳了一個嬌俏的百合髻,正中插一支鎏金細齒銀篦。臉上略施脂粉,眉形作桂葉之狀,眉間點出桃花狀的花鈿。遠遠望去既有朝廷女官的威嚴,也有名門閨秀的高貴之態。
柳長寧婷婷嫋嫋地下得車來,正迎上麵帶笑意向賀者致謝的胡天一。到場之人無非是微末的小官與鄉紳儒士,乍見柳長寧一襲華裝、容彩照人,皆被她的氣勢所諤,愣在了當場。虧得胡天一反應靈敏,他率先迴過神來,又聽說了柳長寧的來意,臉上綻出絢爛的笑容:“王爺這等恩賜,實是胡家之幸。想來下官真是有虧孝廉二字,該是有一個月不曾見到母親了,不知母親可好?”
柳長寧淺淺一笑:“前些天吳嬤嬤偶感風寒,現在已經無礙了。王爺還特賜吳嬤嬤在府中靜養,孝廉不必過於自責。”
胡天一拱手,語氣極是誠懇:“王爺大恩,下官必不敢忘。”
身旁的侍女將錦盒奉上,柳長寧緩緩抽取覆在其上的金黃色錦緞,端硯與鼠毫便露了出來。眾人眼中皆是驚異之色,胡天一卻是臉色微變:“禦用之物下官怎堪消受,王爺折煞下官也。”
柳長寧眉眼含笑:“王爺說了,他與吳嬤嬤名為主仆,實有母子之情,這樣的禮物猶不能表達他對於胡公子查舉孝廉的欣喜之情。他還說,希望胡公子再接再厲,為胡家揚名,也慰吳嬤嬤的舌忝犢深情。”
胡天一眼圈微紅,雙手作揖:“王爺與姑姑的恩情天一終身不忘。”
柳長寧瞧他這樣的表現,心中思忖,看來他是真不知其中有詐。若非如此,此人心思之深沉,實難想象,唯有除之而後快了。
出了胡府,柳長寧心中仍是愁腸百結,她看到街邊店招迎風而舞,大大的一個“酒”字,心中道,什麽愁慮陰謀都先放一放好了,世間最美,還是一壺杜康!她迴頭吩咐身邊的侍女:“我還有些事要自行處理,你們先迴去吧。”
那侍女微微一笑,語氣甚是謙和:“姑姑隨意,奴婢先告退了。”
侍女不卑不亢的表現落在柳長寧的眼裏,果然是個聰慧的丫頭。自己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雖然可以尋求劉得遠和暗衛的幫助,但終究並不能完全為自己所控。這個丫頭就不一樣了,如果能夠為自己所用,很多事就會簡單的多。柳長寧眼珠一輪便有了計較:總得尋個時間敲打敲打她。
隆重推薦
柳長寧剛剛嫁到王府那年,對於楚王府的一切還帶著質樸的好奇。偶然看到東邊荒地上那座遺世獨立的小院子,不顧旁人的勸阻,一意孤行地走了進去。院子的主人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嬤嬤,雖然也有一個婆子照看著,卻不像是安老,更像是軟禁,叫人看著心酸。
吳嬤嬤臨死前,曾經用衰老枯瘦的手緊緊握著柳長寧的手,苦苦哀求她見李正煜最後一麵。柳長寧看她可憐不過,便毫不隱瞞地同李正煜說了,誰知他隻丟下一句“死生不複見”,便拂袖自顧自地離去了。
那時的柳長寧為他的做法寒了心,一個人竟然連垂死老人的心願都不肯答應,這心該是何等的涼薄!此時忽然想起,那嬤嬤自稱姓吳,看來便是李正煜口中的乳母吳氏。原來這其中竟有如此緣故,柳長寧的心裏不由得對自己曾經的判斷產生了動搖。
她緩聲道:“敢問王爺要怎樣處置那吳氏乳母?”
李正煜神色黯然,手指因為用力,關節處現出一片青白:“這事我自有安排,既然大家送了我一頂‘李家玉郎’的高帽子,我自然不能虧待了她,無端給人落下口實。倒是聽說前些日子吳嬤嬤的兒子胡天一舉了孝廉,既是故人之子,你抽空替孤送份厚禮給他吧。”
柳長寧輕輕地應了一聲“喏”,便同劉得遠一道退了出去。
房門被輕輕掩上,李正煜一個人立在陰影裏,忽然被遺世的孤獨感擊個正著。李正煜俊朗堅毅臉上滑過兩道淚痕,那水跡雖是無色,遠遠望去竟像是醜陋的傷疤。生於天子之家,李正煜從小被教導動心忍性、喜怒不行於色。父親於他隻是一個遙遠的符號,母親把一腔親情都用在了弟弟的身上。如今,又有誰能想起他也不過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柳長寧當日便命管理庫房的王公公開了倉庫,兜兜轉轉挑了半天,終於挑到了一方雕工極佳的端硯並一支紫竹鼠毫,又命人用親王才可用金黃色綢緞包了,裝入錦盒裏。柳長寧眼凝冰雪,這樣規格的贈禮,處處顯示出李正煜對吳氏的尊崇,無疑也讓他“賢明仁義”的形象又豐滿了幾分。
柳長寧撫著額頭暗自出神,事情的複雜程度已經超過了她的預想。從劉得遠打探到的情況來看,推舉胡天一的縣令李彪官位不過七品,看起來實在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等柳長寧仔細翻閱了幾大家族的族譜,才發現這李彪的外祖母竟是出生徐州魏氏,隻因是旁支庶女,最後便草草下嫁了當時的趙府管家。現如今,若是魏氏主枝的族長發話,再許一些恩惠,李彪絕沒有推辭之理。
柳長寧思忖著,若是吳嬤嬤行事順利,恐怕不出兩個月,李彪這個七品縣令便會因“政績”平步青雲,成為政壇矚目的新星了。她心思微動,轉念又想起,淑妃膝下無子,便將母親早逝的燕王李正煬收入自己宮中撫養。魏氏一族機關算盡,為的便是這個身為長子卻出生低微的燕王了。
賀禮預備妥當,柳長寧也不忘著意盛裝打扮一番。她讓侍女開箱找出了禦賜的紫綾如意雲紋衫和飛鳥描花長裙,長達六尺的披帛輕若無物,還不到一兩之重。因為尚未及笄,隻梳了一個嬌俏的百合髻,正中插一支鎏金細齒銀篦。臉上略施脂粉,眉形作桂葉之狀,眉間點出桃花狀的花鈿。遠遠望去既有朝廷女官的威嚴,也有名門閨秀的高貴之態。
柳長寧婷婷嫋嫋地下得車來,正迎上麵帶笑意向賀者致謝的胡天一。到場之人無非是微末的小官與鄉紳儒士,乍見柳長寧一襲華裝、容彩照人,皆被她的氣勢所諤,愣在了當場。虧得胡天一反應靈敏,他率先迴過神來,又聽說了柳長寧的來意,臉上綻出絢爛的笑容:“王爺這等恩賜,實是胡家之幸。想來下官真是有虧孝廉二字,該是有一個月不曾見到母親了,不知母親可好?”
柳長寧淺淺一笑:“前些天吳嬤嬤偶感風寒,現在已經無礙了。王爺還特賜吳嬤嬤在府中靜養,孝廉不必過於自責。”
胡天一拱手,語氣極是誠懇:“王爺大恩,下官必不敢忘。”
身旁的侍女將錦盒奉上,柳長寧緩緩抽取覆在其上的金黃色錦緞,端硯與鼠毫便露了出來。眾人眼中皆是驚異之色,胡天一卻是臉色微變:“禦用之物下官怎堪消受,王爺折煞下官也。”
柳長寧眉眼含笑:“王爺說了,他與吳嬤嬤名為主仆,實有母子之情,這樣的禮物猶不能表達他對於胡公子查舉孝廉的欣喜之情。他還說,希望胡公子再接再厲,為胡家揚名,也慰吳嬤嬤的舌忝犢深情。”
胡天一眼圈微紅,雙手作揖:“王爺與姑姑的恩情天一終身不忘。”
柳長寧瞧他這樣的表現,心中思忖,看來他是真不知其中有詐。若非如此,此人心思之深沉,實難想象,唯有除之而後快了。
出了胡府,柳長寧心中仍是愁腸百結,她看到街邊店招迎風而舞,大大的一個“酒”字,心中道,什麽愁慮陰謀都先放一放好了,世間最美,還是一壺杜康!她迴頭吩咐身邊的侍女:“我還有些事要自行處理,你們先迴去吧。”
那侍女微微一笑,語氣甚是謙和:“姑姑隨意,奴婢先告退了。”
侍女不卑不亢的表現落在柳長寧的眼裏,果然是個聰慧的丫頭。自己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雖然可以尋求劉得遠和暗衛的幫助,但終究並不能完全為自己所控。這個丫頭就不一樣了,如果能夠為自己所用,很多事就會簡單的多。柳長寧眼珠一輪便有了計較:總得尋個時間敲打敲打她。
隆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