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周文淵也知道,自己的武功,和上官如龍,在伯仲之間,而上官如龍卻有柄昆吾金刀,等於平空增添了一半功力。
而除了昆吾金刀以外,上官如龍尚擅“阿修羅秘魔妙音”之法。
雖然,他因為背後和肩頭上的毒氣,一直未曾驅盡,而對於其中最厲害的三種功夫,“魔相入竅”,“無聲妙音”,“無色妙相”,不敢使用?但是如果時到急處,一樣可以用來拚命!
周文淵將上官如龍的情形,想了一想,覺得對方實是強過自己。
但是,他卻又一點也不放棄報仇雪恨,卷土重來的念頭。
因為他知道自己有一樣,是勝過上官如龍的。那便是他的聰明機智,在上官如龍之上!
周文淵決定要憑自己的聰明機智,和比自己形勢有利得多的敵人,周旋到底!
在七日七夜,他傷勢痊愈之後,他緩緩地站了起來,對著初升的旭日,罰下了這個誓言,然後,才向山峰下走去。
他還未來到山腳,心中突然猛地一動。
他想起了自己在東崆峒絕頂之上,失敗之際的經過情形來。
自然而然地,他想到了上官如龍從他手中奪刀的那一式怪招。
也想起了況月晶和自己的那一下對掌,況月晶的內力,竟然大增。
上官如龍的武功,周文淵心中再熟悉也沒有,可以說,他所使的每一招,都能夠叫出名堂來,但是他此際想起那一招空手入白刃功夫,他以前卻是從來也未曾見上官如龍使過!
而且,況月晶的武功,也不應該在幾天之中,便能激進!
周文淵本是一個不世奇才,心地之聰穎,更是人所罕及,一想到這裏,便立即又展開輕功,向巔峰竄了上去。
到了山頂,采了些野果子充饑,來到了絕壑邊上,冒著滾滾襲出,強勁已極的罡風,望著那漆也似黑,宛若地獄的入口處似的絕壑,又將自己失敗的情形,想了一遍。
上官如龍和況月晶兩人,是在絕對的劣勢之下,被他趕入絕壑之中的。
但是,他們在絕壑之內,非但沒因罡風襲體,而減退了功力,反倒一出絕壑之後,便功力陡增!這豈不是怪事?
周文淵獨自想到此處,心中突然如同閃電也似地亮了一亮!
向下看去,那兩串如此光亮的照夜明珠,在絕壑底上,宛若一點螢火。
周文淵也已然想起了,當那兩串照夜明珠,照亮絕壑的時候,所看到的那“天下武匯”四個大字來,他立即明白上官如龍和況月晶兩人,是怎樣勝過他的了!而且,他也決定,他要以同樣的方法,來轉敗為勝!
因此,他便下山獵獸,烤熟了運上山來,化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作準備,他將自己,縋下絕壑去,雙手在壁上摸索,以手的感覺,來判斷字體,以習那絕頂武功,“天下武匯”!
周文淵足足在東崆峒絕頂之上,過了一年。
在這一年之中,他不但學會了三十餘招,奇幻無比,世所未見的招式——其中也包括了上官如龍所使的那一招空手入白刃功夫在內,而且,內力方麵,也是大有進益!
周文淵已然知道,自己的功力,無論如何,已然在上官如龍之上!
以自己此際的內功修為而論,隻怕連上官如龍使出了阿修羅秘魔妙法,也不能傷害自己了!但是,他卻也知道,上官如龍一日有昆吾金刀在手,自己要勝過上官如龍,亦非易事!
這其中,還要經過極其頑強,極其困苦的激鬥,方能成事!
他感到武功方麵,自己已然可以穩操勝券,是以便離開了東崆峒。
一到了鎮市之中,他便將自己化裝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
周文淵化裝術之精,天下無雙,他兒子周深,隻學得幾分,用來也可以混過他人的耳目,他扮來當然是惟妙惟肖。
一路向中原走去,也一路聽得人說起“無名幫”近年來的煊赫聲勢。
周文淵每聽到人家提起“無名幫”一次,心中便怒火中燃。
但是,他卻知道,自己憑一人之力,要對付那麽大的一個組織,絕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他也一直不露出聲色來。
直到聽說無名幫要在武當山上,召開組幫大會,他才靈機一動!
他知道,那是對自己的一個絕佳時機!若是上官如龍知道自己,尚在世上,他一定不敢弄這一套,因為在那種情形之下,自己隻消勝過了上官如龍一人,便可以震懾無數無名幫眾!
所以,他便一直向武當山頂來,而且,一路改變他的化裝。
最後,他更想出了假裝雙腿殘廢的妙法,打了一對鋼拐,上了武當山。
周深和袁燕飛兩人的化裝,可以瞞得過別人,但是卻萬萬瞞不過周文淵,他一到武當山上,便已然認出,自己的兒子,尚在人間!
周文淵的心中,自然更是高興,但是他為了怕事情泄露,仍然是不動聲色。
直到袁燕飛奪了“副幫主”之位,他感到事情已然定了一半,才出麵和上官如龍動手!果然,他假裝的殘廢,竟也將上官如龍瞞過,又使了一招自“天下武匯”之中,所學來的怪招,自上官如龍手中,奪過了前古奇珍,昆吾金刀!
形勢因為金刀的易主,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變化!無名幫竟變成了五逆門!
當周文淵將這些經過,在歡宴之中,講了出來之際,眾人更是趁機湊趣,大聲讚揚,燈火如晝,觥籌交錯,半山的石坪之上,熱鬧到了極點!
但是,在山腳之下,一輪明月,照著一座林子,卻是顯得那樣地清疏。
林子中有一處地方,隻是稀稀地長著幾株小鬆,月光照在小鬆之上,在地上劃出了有格一格的樹影,一個人,正以手支頤,一動也不動地坐在一個樹根之上,在沉沉思索。
那個人,便是楊華。
楊華這時候,心中當真是萬念俱灰!因為,袁燕飛竟因為戀著周深,而不肯離開五逆門!楊華的心中,從來也未曾有過那麽灰心,那樣毫不起勁,對一切俱皆失望的感覺過。
他出世沒有多久,便為狼群銜走,但是卻被一頭母狼,養育了下來。
因此,他可以說是在狼群中長大的。
狼,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隻不過是殘忍,好殺的動物。狼有狼的生活方式,它們的鬥誌,求生的堅忍,俱是其他野獸所比不上的。
所以,楊華的心中,根本不知道失望、灰心這些字眼的。
可是這時候,他卻真切地感到了那種難言的感覺,有力地襲擊著他的心頭。
在他周文淵麵前,固然曾經罰下誓言,一定要憑一己之力,將五逆門消滅。
但是,當他下山來以後,再想起自己這句當時說來,豪氣幹雲的那句話時,不由得心冷!因為,五逆門的副掌門,乃是他最心愛的姑娘。
如果,他有力量,消滅五逆門的話,他將對袁燕飛如何處置呢?
他沒有法子,再向下想下去。
當然,他要與五逆門為敵的決心,仍然未曾動搖,但是他卻感到了極度的彷徨!
那種彷徨的心理,以前,楊華是從來也未曾發生過的。即使是在他的處境,最驚險,最苦危的時候,也未曾發生過。
那是在他和袁燕飛兩人,遠赴天竺阿旃檀寺,準備去向丹峰活佛,求“綿勁”絕技,而路逢無名幫的七大高手,楊華失手,被七人所擒之際!
那一次,袁燕飛隻當楊華,一定是死定了,但楊華卻居然沒有死。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
當時,楊華被青螺穀主龔春,以他一條驅趕獒犬的長鞭,將全身卷住,帶了便向前,疾逸了出去,其餘眾人,便隨後追趕。
此眾,楊華實是萬無生理的,因為,他不單是身子已然落在兇惡無比的敵人手中,而且,他早些時候,所中的劇毒,此際也已然漸漸發作了!
他隻感到口燥,舌幹,頭昏,目眩,簡直連一點反航的餘力都沒有。
他隻是在昏昏沉沉之中,感到身子顛簸不已,是在被人挾著前進而已。
可是,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光景,他突然聞到了一股極是辛辣的臭味,刺鼻而入。
那股臭味,令人難受到了極點!但是,卻又令得他頭腦清醒了許多!
楊華心中一清醒,便感到大是奇怪,睜開眼來看時,隻見自己,仍然被龔春夾在肋下,在向前飛馳,而龔春的身後,也是追著四五個人,一切,和剛才並沒有什麽兩樣。
但是楊華卻越來越感到,那股辛辣的臭味,實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因為,若不是這股辛辣的臭味,直衝鼻觀,他頭腦一定無法清醒,而且,前後隻不過是極短的時間,他已然感到自己所中的奇毒,仿佛已然盡皆消去,重又精神煥發!
楊華自始至終,一直是莫名其妙,不知道他當時是如何獲救的。
他隻是在一覺出自己的身子,已然全都恢複正常之後,便用力一掙,青螺穀主萬料不到楊華會在那個時候,發出那麽大的力道來,因此,經他一震之後,不由得一個踉蹌,仰天一交,跌倒在地!
而隨後追到的散發生,郝氏弟兄等人,本就和龔春相去不遠,龔春一跌倒,他們為了要爭功,早已然一湧而上!
楊華早在用力一掙之際,便已然一躍而起,此際,他隻覺得自己,精神倍增,生龍活虎。他被擒以後,藍龍鞭一直在手中,未曾棄去,此際,手腕震動,“霍霍霍”一連揮出了三鞭,將眾人的來勢,盡皆阻住!
本來,他此際若是再接連進攻,至少也可以傷上幾個敵人。
但是,他卻因為心中記掛著袁燕飛的安危,無心與他們戀戰。
三鞭一經揮出,便自足尖一點,一提真氣,向一旁飛掠而出!
那六七人再想去追趕他時,哪裏還能追得上?不由得相互埋怨,又怕迴到武當之後,受上官如龍的責罵,因此便相約絕口不提此事。所以,當日後,袁燕飛向她妹妹袁晶晶,說起楊華曾被擒住一事,袁晶晶竟一點也不知道!
如今卻說楊華在飛掠而出之後,便向前撲去,撲出了裏許,他迴頭一打量,不禁為之一怔。因為,在他的感覺之中,自己被龔春挾出,至多也不過是半個時辰左右的事。
在半個時辰之中,照理,至多也隻可能馳出三四十裏遠近。
但是楊華一打量四周圍,卻是景色全非,竟不知自己置身何處!
這一點,和他自己突然之際,奇毒盡去一樣,楊華也是直未曾弄明白的。原來他自己昏昏沉沉,隻當隻有過了半個時辰,可是實則上,龔春挾著他逸出,卻已足有兩個時辰之久!
龔春本是西藏青螺穀主,對於天竺和中國交界處的地形,也極是熟悉。
所以,在兩個時辰之中,他專走小路,已然逸出了一百餘裏。楊華再想要尋覓原路,迴到袁燕飛身旁,當時沒有可能了!
楊華呆了一會,不由得大是沮喪,但是卻也沒有辦法,隻得一直向前走去。
到天色微明時分,他已然來到了一個山穀之中。
那山穀中,生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而樹木上,又盤滿了奇形怪狀的野藤,嚴嚴密密,連人都走不進去。
楊華心知,袁燕飛隻要無事,一定仍然會到阿旃檀寺去的,而他也要到阿旃檀寺去,才能夠見到袁燕飛,所以他仍然是朝著向天竺而去的方向行進的,此際,也必須要穿過這個山穀。
楊華在山穀之旁,皺了皺濃眉,又退後十來丈,抬頭看去,若是要繞過這個山穀,必需橫越一座插天也似的高峰!
比較起來,隻怕比從山穀中穿過去,更加要費時失事。
因此,楊華便揮鞭開路,向山穀之中走去,隻見藍影幌動,樹枝紛紛斷落,楊華也一直向山穀之中,走了進去。
一個上午,他才走了五六裏路程,來到了那山穀的中心。
越是向前走去,林木野藤,也越是茂密,算來應該是中午時分,但是,穀中陰沉沉地,卻如同黃昏!
楊華生怕走錯了方向,行動更是小心,又向前走了兩三裏,居然出現了一塊空地!
那空地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水池。楊華來到水池邊上,隻見水池倒映出自己的臉容來,額上的那一道黃印,已然不見。
那也原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他卻仍然不明白,何以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毒去身健!
他以手掏起了池水,隻覺得清澈無比,剛想俯身,去飲上幾口時,忽然聽得身後,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道:“不可飲!”
那一下聲音,在這樣的蠻荒之地傳出,而且又是如此地突如其來,楊華不禁嚇了一跳,手一抖,那一捧水,也全已灑在地上。
楊華連忙轉過身來,隻見在身後不遠處,一株極高的大樹之上,以樹枝紮出了一個丈許方圓的木排,擱在樹枝之上。
在木排上麵,一個鶉衣百結,發亂如蓬的老者,正盤腿而坐!
楊華剛才,仗著藍龍鞭開路,走進山穀中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心中知道,要進得這個山穀,並非易事,而那個老者,竟然存身在這樣奇特的地方,可知一定不是等閑人物!
接著,他又想起自己莫名其妙遇救一事,心想,莫非救了自己一命的,正是這個老者?因此口氣便放得極是恭敬,道:“敢問老丈,如何不可飲?”
那老者道:“這水池乃是一個毒泉,水含劇毒,一飲便亡!”
楊華心中駭然,又是感激,忙下拜道:“多謝老丈兩番相救之恩!”
那老者聽了,反倒訝然,道:“你說什麽?我以前並未見過你,如何說我於你有兩番相救之恩?”楊華還以為自己性命,一定是那老者所救,而既是高人異士,自然不喜居功。
因此又道:“晚輩落在青螺穀主,散發生一幹人等手中,又身中七毒網的奇毒,隻怕若不是老丈相救,早已死了!”
那老者奇道:“豈有此理,你既能與這些人物為敵,隻怕武功尚在老夫之上,老夫又焉能出手救你,別胡思亂想了!”
楊華給他說得莫名其妙,暗忖聽那老者的口氣,倒不像是客氣,而像是他確實未曾出手救過自己一樣,然則救自己的,又是什麽人?
呆了一呆,道:“老丈既然在此居住,晚輩想穿過此穀,不知有何途徑?”
那老者“唉”地歎了一口氣,道:“這個小穀,當地土著,稱之為地獄穀。常言說得好,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你為什麽偏偏會得闖進了這個地獄穀來?”
楊華聽得那老者的話,像是極含玄機,但是一時之間,卻又領略不了。
一麵心中發怔,一麵仰頭上望,那老者又道:“你且上來再說!”
楊華連忙答應,來到了樹下,手中藍龍鞭,疾揮而出。
一揮之下,“叭”地一聲,鞭梢已然搭在樹枝之上,身子一聳,便淩空騰了起來,到了半空,足尖在樹幹上一點,又已然拔起了七八尺,藍龍鞭再揮起時,已然到了那木排之上。
一到木排之上,他再細心打量那老者時,心中不禁更是吃驚。
因為剛才在下麵,還看不很真切,此時一到了近前,隻見那老者如蓬亂發之上,竟然已生出了不少青苔來!
由此可見,他坐在這木排之上,一定也已有很久的時間了!
楊華呆了一呆之後,正想講話,那老者已然伸手一指,道:“你看!”
楊華循他所指,向前看去,隻見那山穀的下麵,全是樹木阻路,但是從上向下望去,卻是甚為平坦,因為樹木實在生得太以茂密了,所以樹葉更是緊緊地挨擠著,竟像是一片平地!
那老者又以極其平靜的聲音道:“你看到了?要通過此穀,何必在下麵披荊斬棘,以你的輕功而論,足可在樹葉上麵,飛掠而過!”
一言提醒了楊華,不禁伸手在自己額角上,拍了一下,“啊”地一聲道:“若不是老丈提醒,我再也想不到有此捷徑!”
那老者淡然一笑,道:“捷徑雖然是捷徑,但如果輕功造詣不夠,也是無法。要知道世事無不有捷徑可走,但本身卻也要有走捷徑之能!”
楊華知道那老者言含教訓之意,連忙謝道:“多謝老丈指點!”
那老者向楊華又打量了幾眼,道:“可惜你這樣的一個人物,如何與苗疆雙兇,成了一路人物?”
楊華聞說,不由得大是愕然,道:“老丈何出斯言?”老者向楊華手中的藍龍鞭一指,道:“你這條鞭,卻是他們兩人的第二條命!”
楊華“哈哈”一笑,道:“他們兩人的第一條命也沒有了,哪裏還顧得了第二條命?”老者麵露訝色,道:“他們莫非已然死在你的手下?”
楊華道:“不錯。”老者點頭道:“翦除這等奸惡之徒,正是我等學武之士的本份。”楊華聽那老者,談吐不俗,便又問道:“不知老丈如何稱唿,可賜見告否?”
那老者又歎了一口氣,道:“垂死之人,老朽之名,還提他作甚?倒是老夫有幾句話,想要請問閣下的,尚祈如怪。”
楊華忙道:“老丈說哪裏話來,有何見教,隻管說便了。”
那老者頓了一頓,道:“看閣下的情形,像是從中原來?”
楊華道:“正是從中原來。”
那老者又道:“中原武林之中,最近發生的大事,當然是老龍灣武林盛會了?”
楊華聽了,心中不禁暗暗稱怪,心忖看他的情形,像是在這個地獄穀中,不知住了多久的樣子,何以他也知道老龍灣的武林盛會一事?
當下便答道:“正是,武林盛會一事,當真是前所未有。”
那老者忽然之間,神情像是極為注意,道:“尊駕可曾去到老龍灣?”
楊華之到老龍灣去,原是為了心儀袁燕飛,所以才一路跟了去的,武林中的是非爭奪,原就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他道:“我也去了,但卻不是存心為參加此一盛會而去的。”
那老者似乎對揚華是為什麽而去的,一點也不感興趣,隻是又急急地問道:“在老龍灣的盛會之中,發生了什麽事,你講給我聽聽?”
楊華心中,又起了一陣怪意,心忖那老者既然隱居在這樣一個,連飛鳥也罕至的地方,便應該對世事全然不聞不問才是,卻又如何會對老龍灣上所發生的事,如此關切?
他心有所思,麵上自然也不免露出一片不解的神情來。
老者看在眼中,已然知道楊華的心意,苦笑一下,道;“尊駕心中,一定在暗自奇怪?其實,我來此處,也並未多久,而且,那次大會,與我兩個至親至愛的人,有著極大的關係,所以我縱使心如槁木,也是非要問一問不可!”
楊華聽他講得真摯,暗忖自己隻不過是要趕路,就算遲上半天,也不算什麽,何不與他詳細說知,滿足他的這一希望?
因此,便點頭道:“好,隻不過說來話長,老丈休嫌絮煩!”
老者急急道:“不會的,你講得越是詳盡越好!”楊華便也坐了下來,將老龍灣中所發生的一切,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
當日在老龍灣中。所發生的事,何等煩複,而且了無頭緒,幸而楊華自始至終,隻是存心旁觀,因此講來,頭頭是道。
但是等楊華講完,天色也是已經到了傍晚時分,那老者像是意猶未足,道:“難道就這樣,這個大會便自散了?”
楊華歎了一口氣,道:“這還不夠麽?會後,已然有不知多少武林中人,遭了劫數!”老者道:“我不問那些,在會上,你難道未曾見到雙珠合一?”楊華奇道:“雙珠合一?”
老者道:“不錯,你看到了沒有?”
楊華笑道:“老丈,什麽叫著雙珠合一,我也是不明白!”
老者歎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我一番心血,難道竟白費了?”
楊華越聽越覺得奇怪,不由得問道:“老丈,聽你的口氣,像是你雖然不在老龍灣上,但是這次大會,卻和你極有關係一樣!”
老者點頭歎道:“你說得不錯,事實上真是如此!”
楊華怪道:“老丈,你身在萬裏之外,和老龍灣大會,又有何關?”
老者並不言語,隻是仰頭向天,在月色的照映之下,楊華發現,他雙眼之中,淚光閃閃,像是想起了什麽傷心的事。
楊華也就不敢言語,過了半晌,老者才道:“老弟,你是一個正人君子——”
老者才講到此處,楊華便肅然道:“老丈,正人君子四字,何等尊重,晚輩曷敢當此?”老者歎道:“不錯!不錯!正人君子,真是談何容易之事,我為人一生嚴謹,但到頭來,也不免失足,以致遺恨至今,無法彌補!”
楊華聽罷,默然半晌,才道:“老丈,聖人有雲,人孰無過,何必自責太甚?”
老者又歎了一口氣,道:“你年紀尚輕,有一些事,你也是無法明白,既然已經講開了頭,我不妨將自己的一切,和你說上一說?”
楊華正想弄明白,那老者是什麽來曆,連忙道:“晚輩恭聆。”
老者緩緩地道:“老夫姓袁,名濮。”
那老者才講了這一句話,楊華已然猛地一驚,失聲道:“原來老丈,便是人稱金銀奪魄,袁濮袁老英雄麽?”
老者麵上,神情木然,道:“我正是金銀奪魄袁濮,老英雄三字,卻休再提起。”
楊華做夢也未曾想到,誤打誤撞,竟會在此處遇見了袁燕飛的父親!驚奇之餘,忙道:“袁老……前輩,兩位令媛,我全都見過,剛才我已然說與你知道了!”袁濮點頭道:“我也全知了,她們的結果如何,我已然無法過間,唯是她們的身世,我卻要說上一說。”
楊華道:“我知道,她們隻是同父,並非同母。”袁濮奇道:“咦,你怎麽又知道了?”
楊華便又將自己如何結識袁燕飛,又如何在武當山上,蒙袁晶晶相助,自己和袁燕飛兩人,才能逃了下來一事,講了一遍。
袁濮道:“唉!難怪銀爪娘子況月晶,會如此恨我,我確是對她不住!”
楊華望著袁濮,並不言語,過了一會,袁濮又道:“當年,燕飛還隻有六個月大時,她母親便已然去世,天婦中道死別,我心中自然哀痛不已。這時候,銀爪娘子況月晶,剛在武林中行走,因聽得我所用的兵刃,乃是金銀雙抓,她心中不服,竟然尋上門來,一定要我和她比試!”
“唉!這時候,我正當喪偶之初,哪有心思,和她比武?”
“但是,我卻無法好言好語將她打發開去,終於與她動上了手,在第三十四招頭上,我便已然勝過了她。本來,那一招,去勢極疾,她不死也得重傷,但是我無意傷人,臨急收招,反倒被她一抓,在我右肩之上,抓出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她雖然將我抓傷,但是她卻也知道,若不是我手下留情,她自己所受的傷更重,因此立即住手,甘心認輸,又助我包紮傷口,我們兩人,竟然因此,打成了相識。”
“事後,她一直不肯離去,我已然看出了她的心,對我已有愛意。”
“但是,我愛妻屍骨未寒,我又怎能接受她的愛意?是以我隻是詐作不知。這樣,幾天,她忽然取出了兩串照夜明珠,給我觀看。”
“那兩串照夜明珠,顆顆渾圓,光芒四射,的確是稀世罕見的異寶,但是,我見了卻也並不會動心,可是她卻又說出了一番話禁使得我為之怦然心動!”
“她說,那兩串照夜明珠,和武林之中,傳說了數百年的那一部‘天下武匯’有關,唯有那兩串照夜明珠,合在一起,才能夠在東崆峒的絕頂的絕壑之中,照出刻在壁上的絕世武功!”
“她又說,她願意嫁給我,然後,兩個去尋那部天下武匯。”
袁濮講到此處,呆了半晌,不再言語。
楊華也聽得出了神,更不出聲去打斷袁濮的話頭。
停了好一會,袁濮才歎了一口氣,續道:“我聽了她的話,貪念陡生,便答應和她成婚,實則上,我卻並不愛她!”
“因為我喪偶不久,若再續娶,恐遭物議,便帶了燕飛,和她兩人,悄悄地到別的地方,住了下來。第二年,晶晶便出世了。”
“而在這一年之中,我貪念越來越熾,到了最後,竟想獨自一人,問鼎這部天下武匯。到了第二年,我們一起向西域進發的時候,到了半路,我竟然出手,將她……打成了重傷,並且……還出手……點盲了她的一雙眼睛!”
而除了昆吾金刀以外,上官如龍尚擅“阿修羅秘魔妙音”之法。
雖然,他因為背後和肩頭上的毒氣,一直未曾驅盡,而對於其中最厲害的三種功夫,“魔相入竅”,“無聲妙音”,“無色妙相”,不敢使用?但是如果時到急處,一樣可以用來拚命!
周文淵將上官如龍的情形,想了一想,覺得對方實是強過自己。
但是,他卻又一點也不放棄報仇雪恨,卷土重來的念頭。
因為他知道自己有一樣,是勝過上官如龍的。那便是他的聰明機智,在上官如龍之上!
周文淵決定要憑自己的聰明機智,和比自己形勢有利得多的敵人,周旋到底!
在七日七夜,他傷勢痊愈之後,他緩緩地站了起來,對著初升的旭日,罰下了這個誓言,然後,才向山峰下走去。
他還未來到山腳,心中突然猛地一動。
他想起了自己在東崆峒絕頂之上,失敗之際的經過情形來。
自然而然地,他想到了上官如龍從他手中奪刀的那一式怪招。
也想起了況月晶和自己的那一下對掌,況月晶的內力,竟然大增。
上官如龍的武功,周文淵心中再熟悉也沒有,可以說,他所使的每一招,都能夠叫出名堂來,但是他此際想起那一招空手入白刃功夫,他以前卻是從來也未曾見上官如龍使過!
而且,況月晶的武功,也不應該在幾天之中,便能激進!
周文淵本是一個不世奇才,心地之聰穎,更是人所罕及,一想到這裏,便立即又展開輕功,向巔峰竄了上去。
到了山頂,采了些野果子充饑,來到了絕壑邊上,冒著滾滾襲出,強勁已極的罡風,望著那漆也似黑,宛若地獄的入口處似的絕壑,又將自己失敗的情形,想了一遍。
上官如龍和況月晶兩人,是在絕對的劣勢之下,被他趕入絕壑之中的。
但是,他們在絕壑之內,非但沒因罡風襲體,而減退了功力,反倒一出絕壑之後,便功力陡增!這豈不是怪事?
周文淵獨自想到此處,心中突然如同閃電也似地亮了一亮!
向下看去,那兩串如此光亮的照夜明珠,在絕壑底上,宛若一點螢火。
周文淵也已然想起了,當那兩串照夜明珠,照亮絕壑的時候,所看到的那“天下武匯”四個大字來,他立即明白上官如龍和況月晶兩人,是怎樣勝過他的了!而且,他也決定,他要以同樣的方法,來轉敗為勝!
因此,他便下山獵獸,烤熟了運上山來,化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作準備,他將自己,縋下絕壑去,雙手在壁上摸索,以手的感覺,來判斷字體,以習那絕頂武功,“天下武匯”!
周文淵足足在東崆峒絕頂之上,過了一年。
在這一年之中,他不但學會了三十餘招,奇幻無比,世所未見的招式——其中也包括了上官如龍所使的那一招空手入白刃功夫在內,而且,內力方麵,也是大有進益!
周文淵已然知道,自己的功力,無論如何,已然在上官如龍之上!
以自己此際的內功修為而論,隻怕連上官如龍使出了阿修羅秘魔妙法,也不能傷害自己了!但是,他卻也知道,上官如龍一日有昆吾金刀在手,自己要勝過上官如龍,亦非易事!
這其中,還要經過極其頑強,極其困苦的激鬥,方能成事!
他感到武功方麵,自己已然可以穩操勝券,是以便離開了東崆峒。
一到了鎮市之中,他便將自己化裝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
周文淵化裝術之精,天下無雙,他兒子周深,隻學得幾分,用來也可以混過他人的耳目,他扮來當然是惟妙惟肖。
一路向中原走去,也一路聽得人說起“無名幫”近年來的煊赫聲勢。
周文淵每聽到人家提起“無名幫”一次,心中便怒火中燃。
但是,他卻知道,自己憑一人之力,要對付那麽大的一個組織,絕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他也一直不露出聲色來。
直到聽說無名幫要在武當山上,召開組幫大會,他才靈機一動!
他知道,那是對自己的一個絕佳時機!若是上官如龍知道自己,尚在世上,他一定不敢弄這一套,因為在那種情形之下,自己隻消勝過了上官如龍一人,便可以震懾無數無名幫眾!
所以,他便一直向武當山頂來,而且,一路改變他的化裝。
最後,他更想出了假裝雙腿殘廢的妙法,打了一對鋼拐,上了武當山。
周深和袁燕飛兩人的化裝,可以瞞得過別人,但是卻萬萬瞞不過周文淵,他一到武當山上,便已然認出,自己的兒子,尚在人間!
周文淵的心中,自然更是高興,但是他為了怕事情泄露,仍然是不動聲色。
直到袁燕飛奪了“副幫主”之位,他感到事情已然定了一半,才出麵和上官如龍動手!果然,他假裝的殘廢,竟也將上官如龍瞞過,又使了一招自“天下武匯”之中,所學來的怪招,自上官如龍手中,奪過了前古奇珍,昆吾金刀!
形勢因為金刀的易主,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變化!無名幫竟變成了五逆門!
當周文淵將這些經過,在歡宴之中,講了出來之際,眾人更是趁機湊趣,大聲讚揚,燈火如晝,觥籌交錯,半山的石坪之上,熱鬧到了極點!
但是,在山腳之下,一輪明月,照著一座林子,卻是顯得那樣地清疏。
林子中有一處地方,隻是稀稀地長著幾株小鬆,月光照在小鬆之上,在地上劃出了有格一格的樹影,一個人,正以手支頤,一動也不動地坐在一個樹根之上,在沉沉思索。
那個人,便是楊華。
楊華這時候,心中當真是萬念俱灰!因為,袁燕飛竟因為戀著周深,而不肯離開五逆門!楊華的心中,從來也未曾有過那麽灰心,那樣毫不起勁,對一切俱皆失望的感覺過。
他出世沒有多久,便為狼群銜走,但是卻被一頭母狼,養育了下來。
因此,他可以說是在狼群中長大的。
狼,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隻不過是殘忍,好殺的動物。狼有狼的生活方式,它們的鬥誌,求生的堅忍,俱是其他野獸所比不上的。
所以,楊華的心中,根本不知道失望、灰心這些字眼的。
可是這時候,他卻真切地感到了那種難言的感覺,有力地襲擊著他的心頭。
在他周文淵麵前,固然曾經罰下誓言,一定要憑一己之力,將五逆門消滅。
但是,當他下山來以後,再想起自己這句當時說來,豪氣幹雲的那句話時,不由得心冷!因為,五逆門的副掌門,乃是他最心愛的姑娘。
如果,他有力量,消滅五逆門的話,他將對袁燕飛如何處置呢?
他沒有法子,再向下想下去。
當然,他要與五逆門為敵的決心,仍然未曾動搖,但是他卻感到了極度的彷徨!
那種彷徨的心理,以前,楊華是從來也未曾發生過的。即使是在他的處境,最驚險,最苦危的時候,也未曾發生過。
那是在他和袁燕飛兩人,遠赴天竺阿旃檀寺,準備去向丹峰活佛,求“綿勁”絕技,而路逢無名幫的七大高手,楊華失手,被七人所擒之際!
那一次,袁燕飛隻當楊華,一定是死定了,但楊華卻居然沒有死。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
當時,楊華被青螺穀主龔春,以他一條驅趕獒犬的長鞭,將全身卷住,帶了便向前,疾逸了出去,其餘眾人,便隨後追趕。
此眾,楊華實是萬無生理的,因為,他不單是身子已然落在兇惡無比的敵人手中,而且,他早些時候,所中的劇毒,此際也已然漸漸發作了!
他隻感到口燥,舌幹,頭昏,目眩,簡直連一點反航的餘力都沒有。
他隻是在昏昏沉沉之中,感到身子顛簸不已,是在被人挾著前進而已。
可是,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光景,他突然聞到了一股極是辛辣的臭味,刺鼻而入。
那股臭味,令人難受到了極點!但是,卻又令得他頭腦清醒了許多!
楊華心中一清醒,便感到大是奇怪,睜開眼來看時,隻見自己,仍然被龔春夾在肋下,在向前飛馳,而龔春的身後,也是追著四五個人,一切,和剛才並沒有什麽兩樣。
但是楊華卻越來越感到,那股辛辣的臭味,實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因為,若不是這股辛辣的臭味,直衝鼻觀,他頭腦一定無法清醒,而且,前後隻不過是極短的時間,他已然感到自己所中的奇毒,仿佛已然盡皆消去,重又精神煥發!
楊華自始至終,一直是莫名其妙,不知道他當時是如何獲救的。
他隻是在一覺出自己的身子,已然全都恢複正常之後,便用力一掙,青螺穀主萬料不到楊華會在那個時候,發出那麽大的力道來,因此,經他一震之後,不由得一個踉蹌,仰天一交,跌倒在地!
而隨後追到的散發生,郝氏弟兄等人,本就和龔春相去不遠,龔春一跌倒,他們為了要爭功,早已然一湧而上!
楊華早在用力一掙之際,便已然一躍而起,此際,他隻覺得自己,精神倍增,生龍活虎。他被擒以後,藍龍鞭一直在手中,未曾棄去,此際,手腕震動,“霍霍霍”一連揮出了三鞭,將眾人的來勢,盡皆阻住!
本來,他此際若是再接連進攻,至少也可以傷上幾個敵人。
但是,他卻因為心中記掛著袁燕飛的安危,無心與他們戀戰。
三鞭一經揮出,便自足尖一點,一提真氣,向一旁飛掠而出!
那六七人再想去追趕他時,哪裏還能追得上?不由得相互埋怨,又怕迴到武當之後,受上官如龍的責罵,因此便相約絕口不提此事。所以,當日後,袁燕飛向她妹妹袁晶晶,說起楊華曾被擒住一事,袁晶晶竟一點也不知道!
如今卻說楊華在飛掠而出之後,便向前撲去,撲出了裏許,他迴頭一打量,不禁為之一怔。因為,在他的感覺之中,自己被龔春挾出,至多也不過是半個時辰左右的事。
在半個時辰之中,照理,至多也隻可能馳出三四十裏遠近。
但是楊華一打量四周圍,卻是景色全非,竟不知自己置身何處!
這一點,和他自己突然之際,奇毒盡去一樣,楊華也是直未曾弄明白的。原來他自己昏昏沉沉,隻當隻有過了半個時辰,可是實則上,龔春挾著他逸出,卻已足有兩個時辰之久!
龔春本是西藏青螺穀主,對於天竺和中國交界處的地形,也極是熟悉。
所以,在兩個時辰之中,他專走小路,已然逸出了一百餘裏。楊華再想要尋覓原路,迴到袁燕飛身旁,當時沒有可能了!
楊華呆了一會,不由得大是沮喪,但是卻也沒有辦法,隻得一直向前走去。
到天色微明時分,他已然來到了一個山穀之中。
那山穀中,生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而樹木上,又盤滿了奇形怪狀的野藤,嚴嚴密密,連人都走不進去。
楊華心知,袁燕飛隻要無事,一定仍然會到阿旃檀寺去的,而他也要到阿旃檀寺去,才能夠見到袁燕飛,所以他仍然是朝著向天竺而去的方向行進的,此際,也必須要穿過這個山穀。
楊華在山穀之旁,皺了皺濃眉,又退後十來丈,抬頭看去,若是要繞過這個山穀,必需橫越一座插天也似的高峰!
比較起來,隻怕比從山穀中穿過去,更加要費時失事。
因此,楊華便揮鞭開路,向山穀之中走去,隻見藍影幌動,樹枝紛紛斷落,楊華也一直向山穀之中,走了進去。
一個上午,他才走了五六裏路程,來到了那山穀的中心。
越是向前走去,林木野藤,也越是茂密,算來應該是中午時分,但是,穀中陰沉沉地,卻如同黃昏!
楊華生怕走錯了方向,行動更是小心,又向前走了兩三裏,居然出現了一塊空地!
那空地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水池。楊華來到水池邊上,隻見水池倒映出自己的臉容來,額上的那一道黃印,已然不見。
那也原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他卻仍然不明白,何以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毒去身健!
他以手掏起了池水,隻覺得清澈無比,剛想俯身,去飲上幾口時,忽然聽得身後,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道:“不可飲!”
那一下聲音,在這樣的蠻荒之地傳出,而且又是如此地突如其來,楊華不禁嚇了一跳,手一抖,那一捧水,也全已灑在地上。
楊華連忙轉過身來,隻見在身後不遠處,一株極高的大樹之上,以樹枝紮出了一個丈許方圓的木排,擱在樹枝之上。
在木排上麵,一個鶉衣百結,發亂如蓬的老者,正盤腿而坐!
楊華剛才,仗著藍龍鞭開路,走進山穀中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心中知道,要進得這個山穀,並非易事,而那個老者,竟然存身在這樣奇特的地方,可知一定不是等閑人物!
接著,他又想起自己莫名其妙遇救一事,心想,莫非救了自己一命的,正是這個老者?因此口氣便放得極是恭敬,道:“敢問老丈,如何不可飲?”
那老者道:“這水池乃是一個毒泉,水含劇毒,一飲便亡!”
楊華心中駭然,又是感激,忙下拜道:“多謝老丈兩番相救之恩!”
那老者聽了,反倒訝然,道:“你說什麽?我以前並未見過你,如何說我於你有兩番相救之恩?”楊華還以為自己性命,一定是那老者所救,而既是高人異士,自然不喜居功。
因此又道:“晚輩落在青螺穀主,散發生一幹人等手中,又身中七毒網的奇毒,隻怕若不是老丈相救,早已死了!”
那老者奇道:“豈有此理,你既能與這些人物為敵,隻怕武功尚在老夫之上,老夫又焉能出手救你,別胡思亂想了!”
楊華給他說得莫名其妙,暗忖聽那老者的口氣,倒不像是客氣,而像是他確實未曾出手救過自己一樣,然則救自己的,又是什麽人?
呆了一呆,道:“老丈既然在此居住,晚輩想穿過此穀,不知有何途徑?”
那老者“唉”地歎了一口氣,道:“這個小穀,當地土著,稱之為地獄穀。常言說得好,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你為什麽偏偏會得闖進了這個地獄穀來?”
楊華聽得那老者的話,像是極含玄機,但是一時之間,卻又領略不了。
一麵心中發怔,一麵仰頭上望,那老者又道:“你且上來再說!”
楊華連忙答應,來到了樹下,手中藍龍鞭,疾揮而出。
一揮之下,“叭”地一聲,鞭梢已然搭在樹枝之上,身子一聳,便淩空騰了起來,到了半空,足尖在樹幹上一點,又已然拔起了七八尺,藍龍鞭再揮起時,已然到了那木排之上。
一到木排之上,他再細心打量那老者時,心中不禁更是吃驚。
因為剛才在下麵,還看不很真切,此時一到了近前,隻見那老者如蓬亂發之上,竟然已生出了不少青苔來!
由此可見,他坐在這木排之上,一定也已有很久的時間了!
楊華呆了一呆之後,正想講話,那老者已然伸手一指,道:“你看!”
楊華循他所指,向前看去,隻見那山穀的下麵,全是樹木阻路,但是從上向下望去,卻是甚為平坦,因為樹木實在生得太以茂密了,所以樹葉更是緊緊地挨擠著,竟像是一片平地!
那老者又以極其平靜的聲音道:“你看到了?要通過此穀,何必在下麵披荊斬棘,以你的輕功而論,足可在樹葉上麵,飛掠而過!”
一言提醒了楊華,不禁伸手在自己額角上,拍了一下,“啊”地一聲道:“若不是老丈提醒,我再也想不到有此捷徑!”
那老者淡然一笑,道:“捷徑雖然是捷徑,但如果輕功造詣不夠,也是無法。要知道世事無不有捷徑可走,但本身卻也要有走捷徑之能!”
楊華知道那老者言含教訓之意,連忙謝道:“多謝老丈指點!”
那老者向楊華又打量了幾眼,道:“可惜你這樣的一個人物,如何與苗疆雙兇,成了一路人物?”
楊華聞說,不由得大是愕然,道:“老丈何出斯言?”老者向楊華手中的藍龍鞭一指,道:“你這條鞭,卻是他們兩人的第二條命!”
楊華“哈哈”一笑,道:“他們兩人的第一條命也沒有了,哪裏還顧得了第二條命?”老者麵露訝色,道:“他們莫非已然死在你的手下?”
楊華道:“不錯。”老者點頭道:“翦除這等奸惡之徒,正是我等學武之士的本份。”楊華聽那老者,談吐不俗,便又問道:“不知老丈如何稱唿,可賜見告否?”
那老者又歎了一口氣,道:“垂死之人,老朽之名,還提他作甚?倒是老夫有幾句話,想要請問閣下的,尚祈如怪。”
楊華忙道:“老丈說哪裏話來,有何見教,隻管說便了。”
那老者頓了一頓,道:“看閣下的情形,像是從中原來?”
楊華道:“正是從中原來。”
那老者又道:“中原武林之中,最近發生的大事,當然是老龍灣武林盛會了?”
楊華聽了,心中不禁暗暗稱怪,心忖看他的情形,像是在這個地獄穀中,不知住了多久的樣子,何以他也知道老龍灣的武林盛會一事?
當下便答道:“正是,武林盛會一事,當真是前所未有。”
那老者忽然之間,神情像是極為注意,道:“尊駕可曾去到老龍灣?”
楊華之到老龍灣去,原是為了心儀袁燕飛,所以才一路跟了去的,武林中的是非爭奪,原就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他道:“我也去了,但卻不是存心為參加此一盛會而去的。”
那老者似乎對揚華是為什麽而去的,一點也不感興趣,隻是又急急地問道:“在老龍灣的盛會之中,發生了什麽事,你講給我聽聽?”
楊華心中,又起了一陣怪意,心忖那老者既然隱居在這樣一個,連飛鳥也罕至的地方,便應該對世事全然不聞不問才是,卻又如何會對老龍灣上所發生的事,如此關切?
他心有所思,麵上自然也不免露出一片不解的神情來。
老者看在眼中,已然知道楊華的心意,苦笑一下,道;“尊駕心中,一定在暗自奇怪?其實,我來此處,也並未多久,而且,那次大會,與我兩個至親至愛的人,有著極大的關係,所以我縱使心如槁木,也是非要問一問不可!”
楊華聽他講得真摯,暗忖自己隻不過是要趕路,就算遲上半天,也不算什麽,何不與他詳細說知,滿足他的這一希望?
因此,便點頭道:“好,隻不過說來話長,老丈休嫌絮煩!”
老者急急道:“不會的,你講得越是詳盡越好!”楊華便也坐了下來,將老龍灣中所發生的一切,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
當日在老龍灣中。所發生的事,何等煩複,而且了無頭緒,幸而楊華自始至終,隻是存心旁觀,因此講來,頭頭是道。
但是等楊華講完,天色也是已經到了傍晚時分,那老者像是意猶未足,道:“難道就這樣,這個大會便自散了?”
楊華歎了一口氣,道:“這還不夠麽?會後,已然有不知多少武林中人,遭了劫數!”老者道:“我不問那些,在會上,你難道未曾見到雙珠合一?”楊華奇道:“雙珠合一?”
老者道:“不錯,你看到了沒有?”
楊華笑道:“老丈,什麽叫著雙珠合一,我也是不明白!”
老者歎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我一番心血,難道竟白費了?”
楊華越聽越覺得奇怪,不由得問道:“老丈,聽你的口氣,像是你雖然不在老龍灣上,但是這次大會,卻和你極有關係一樣!”
老者點頭歎道:“你說得不錯,事實上真是如此!”
楊華怪道:“老丈,你身在萬裏之外,和老龍灣大會,又有何關?”
老者並不言語,隻是仰頭向天,在月色的照映之下,楊華發現,他雙眼之中,淚光閃閃,像是想起了什麽傷心的事。
楊華也就不敢言語,過了半晌,老者才道:“老弟,你是一個正人君子——”
老者才講到此處,楊華便肅然道:“老丈,正人君子四字,何等尊重,晚輩曷敢當此?”老者歎道:“不錯!不錯!正人君子,真是談何容易之事,我為人一生嚴謹,但到頭來,也不免失足,以致遺恨至今,無法彌補!”
楊華聽罷,默然半晌,才道:“老丈,聖人有雲,人孰無過,何必自責太甚?”
老者又歎了一口氣,道:“你年紀尚輕,有一些事,你也是無法明白,既然已經講開了頭,我不妨將自己的一切,和你說上一說?”
楊華正想弄明白,那老者是什麽來曆,連忙道:“晚輩恭聆。”
老者緩緩地道:“老夫姓袁,名濮。”
那老者才講了這一句話,楊華已然猛地一驚,失聲道:“原來老丈,便是人稱金銀奪魄,袁濮袁老英雄麽?”
老者麵上,神情木然,道:“我正是金銀奪魄袁濮,老英雄三字,卻休再提起。”
楊華做夢也未曾想到,誤打誤撞,竟會在此處遇見了袁燕飛的父親!驚奇之餘,忙道:“袁老……前輩,兩位令媛,我全都見過,剛才我已然說與你知道了!”袁濮點頭道:“我也全知了,她們的結果如何,我已然無法過間,唯是她們的身世,我卻要說上一說。”
楊華道:“我知道,她們隻是同父,並非同母。”袁濮奇道:“咦,你怎麽又知道了?”
楊華便又將自己如何結識袁燕飛,又如何在武當山上,蒙袁晶晶相助,自己和袁燕飛兩人,才能逃了下來一事,講了一遍。
袁濮道:“唉!難怪銀爪娘子況月晶,會如此恨我,我確是對她不住!”
楊華望著袁濮,並不言語,過了一會,袁濮又道:“當年,燕飛還隻有六個月大時,她母親便已然去世,天婦中道死別,我心中自然哀痛不已。這時候,銀爪娘子況月晶,剛在武林中行走,因聽得我所用的兵刃,乃是金銀雙抓,她心中不服,竟然尋上門來,一定要我和她比試!”
“唉!這時候,我正當喪偶之初,哪有心思,和她比武?”
“但是,我卻無法好言好語將她打發開去,終於與她動上了手,在第三十四招頭上,我便已然勝過了她。本來,那一招,去勢極疾,她不死也得重傷,但是我無意傷人,臨急收招,反倒被她一抓,在我右肩之上,抓出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她雖然將我抓傷,但是她卻也知道,若不是我手下留情,她自己所受的傷更重,因此立即住手,甘心認輸,又助我包紮傷口,我們兩人,竟然因此,打成了相識。”
“事後,她一直不肯離去,我已然看出了她的心,對我已有愛意。”
“但是,我愛妻屍骨未寒,我又怎能接受她的愛意?是以我隻是詐作不知。這樣,幾天,她忽然取出了兩串照夜明珠,給我觀看。”
“那兩串照夜明珠,顆顆渾圓,光芒四射,的確是稀世罕見的異寶,但是,我見了卻也並不會動心,可是她卻又說出了一番話禁使得我為之怦然心動!”
“她說,那兩串照夜明珠,和武林之中,傳說了數百年的那一部‘天下武匯’有關,唯有那兩串照夜明珠,合在一起,才能夠在東崆峒的絕頂的絕壑之中,照出刻在壁上的絕世武功!”
“她又說,她願意嫁給我,然後,兩個去尋那部天下武匯。”
袁濮講到此處,呆了半晌,不再言語。
楊華也聽得出了神,更不出聲去打斷袁濮的話頭。
停了好一會,袁濮才歎了一口氣,續道:“我聽了她的話,貪念陡生,便答應和她成婚,實則上,我卻並不愛她!”
“因為我喪偶不久,若再續娶,恐遭物議,便帶了燕飛,和她兩人,悄悄地到別的地方,住了下來。第二年,晶晶便出世了。”
“而在這一年之中,我貪念越來越熾,到了最後,竟想獨自一人,問鼎這部天下武匯。到了第二年,我們一起向西域進發的時候,到了半路,我竟然出手,將她……打成了重傷,並且……還出手……點盲了她的一雙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