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奇點頭笑道:“一點不錯,大概老弟確與江夫人仇深似海,不共戴天,才到處都遇見她手創的羅刹教中人物。”
司空遠略加思索,以一種惑然神色說道:“那位法尊大師,也算是有相當身份的人了,他為何甘冒如此卑鄙下流,盜走那隻泥塑小手則甚?”
宇文奇道:“這還用問,自然是那隻小手,具有重大價值,必須加以奪取,毒彌勒法尊才會甘於不顧身份,不擇手段。”
司空遠搖頭說道:“理雖如此,事卻不然。我不相信那隻泥塑木雕的偶像斷手,會有什麽特殊重大價值?”
宇文奇含笑說道:“泥塑木雕自然無甚價值,隻恐價值在那手腕朱痕上。”
珂空遠注目叫道:“宇文老人家,聽你之言,那隻偶像斷手的腕上朱痕,莫非又蘊含著一段武林秘密?”
宇文奇道:“我認為可能關係著一件被三山五嶽人物,夢寐相求的武林至寶血連環。”
“血連環”三字,把司空遠聽得心中一動,正待繼續探問,忽然山風微拂,吹送來幾聲遠方的低微喝叱。
宇文奇聞聲之下,揚眉叫道:“司空老弟,那位毒彌勒法尊和尚,可能尚未逃遠,便被人截住,我們趕去看看。”
司空遠渴想與羅刹教中人物正麵放手一搏,自然顧不得再問什麽武林至寶血連環,遂隨同宇文奇,向喝叱聲音傳來之處馳去。
他們才出飛雲禪寺,便看見遠遠有兩條黑影鬥在一起。
但就在宇文奇與司空遠遙遙注目之際,雙方勝負已分,一條黑影倒了下來,另一條黑影則如飛逸去。
宇文奇低喝一聲道:“司空老弟,我們要足下加快一些。”
隨著話聲,功力潛凝,一縱便是七八丈遠。
司空遠一麵暗佩這位無相追魂宇文奇老人家的輕功極好,一麵也提氣施為,趕得宛若飛雲掣電。
誰知到了那條黑影倒地之處,卻發現了驚人怪事。
方才他們注目遠眺之時,分明見這條黑影,是於惡鬥中不支倒地。
但如今卻地上無人,隻有幾件長短衣裳,一柄吳鉤劍,和一堆殷然血漬。
宇文奇指著那堆血漬,向司空遠瞪了兩眼,揚眉問道:“司空老弟,你看見了嗎?這恰好證明了黑眚落魂砂的厲害,絕非我替那毒彌勒法尊和尚濫事吹噓。”
司空遠額間微泌冷汗,苦笑搖頭說道:“厲害,厲害,由此可見方才我若非意外僥幸,也已在飛雲禪寺的庭院之中,化作一灘腥臭血水。”
宇文奇眼珠一轉,含笑說道:“如今老弟總該知道,宓紅宓綠姊妹所給你服食那粒萬應清心丹,委實是無價之寶,老弟日後萬一再見她姊妹之時,不可過分薄情,應該有以報答才對。”
司空遠想不到宇文奇會有這麽兩句話兒,一時間,直覺點頭不是,搖頭也不是,俊臉通紅,莫知所對。
宇文奇雖幫宓紅宓綠姊妹,說了兩句好話,卻並不深言,一點便止。
又複轉過話頭,指著地上那柄浸在血漬中的吳鉤劍,向司空遠含笑叫道:“司空老弟,當世武林中,用吳鉤劍之人,雖有幾個,並不太多,你能不能從這柄劍兒之上,判斷出死者身份?”
司空遠想了一想,軒眉說道:“據晚輩所聞,祁連三劍中的穀清泉,和天目隱士侯洵都是慣用吳鉤劍之人……”
無相追魂宇文奇聽至此處,搖頭說道:“老弟不是這樣猜法,要知道穀清泉與侯洵,功力絕非毒彌勒法尊和尚之敵,最多十來個照麵,便將敗陣傷亡,哪裏還會使那狠毒禿驢,舍得施展他極為心愛的黑眚落魂砂呢?”
司空遠點頭說道:“老人家看法透徹,說得極是……”
司空遠說至此處,驀然又複想起一人,不禁失驚叫道:“宇文老人家,照你所揭示的原則看來,這位使用吳鉤劍,慘死於毒彌勒法尊和尚所發黑眚落魂砂之人,莫非竟是華山派的掌門人,華山仙翁夏侯川嗎?”
宇文奇連連點頭,微笑說道:“老弟這種想法,與我完全相同,故而我們不妨把這柄吳鉤劍帶在身邊,日後或有用處。”
司空遠詫然問道:“這柄吳鉤劍日後用處何在?老人家請加指教。”
宇文奇一麵先行取出一些藥粉,擦在手上,然後從血漬中拾起吳鉤劍,加以拂拭。
一麵向司空遠笑道:“倘若死者真是華山仙翁夏侯川,則掌門人一旦失蹤,華山派中好手必然四出尋找,查究原因,則我們隻要以劍為證,便可激使他們去向羅刹教問罪拚鬥,等於是添了不少幫手。”
司空遠聞言,深覺這位無相追魂宇文奇,委實心機極深,思路敏捷,善於利用一切形勢。
宇文奇見他劍眉微蹙,遂含笑問道:“老弟想些什麽?莫非不以我所說為然?”
司空遠自然不便明言心中所想,隻是搖頭答道:“老人家睿智高明,哪有不妥之處。但關於這死者身份,我們隻是出於猜測,似乎未便向華山派遽加指證……”
宇文奇不等司空遠話完,便把那柄業已拂拭潔淨的吳鉤劍,遞向司空遠道:“老弟請看,我們不是完全出於猜測,業經獲得相當有力的證據了呢!”
司空遠接劍看,隻見劍柄上鐫有“夏侯”兩個鐵線篆字。
既有“夏侯”兩字,自然足證死者真是華山仙翁夏侯川。司空遠不禁暗歎堂堂掌門,一代大俠,竟在惡毒暗器之下,化作南柯,歸諸劫數。
他感歎夏侯川的不幸,更複暗忻自己的僥幸,遂越發警意潛生,覺得在這鬼蜮四布的險惡江湖之中,真必須以經驗、機智、武功、品德相輔相生,倘若僅占其一其二,定難有所成就。
宇文奇笑道:“老弟,你的慣用長劍既已毀去,便暫時保存這柄吳鉤劍便了。”
司空遠道:“老人家呢?”
宇文奇接口笑道:“一來我不慣用劍,二來我還有我自己的獨門兵刃。”
司空遠想問問宇文奇,他的獨門兵刃又是何物?但尚未開口,卻突然聽得一片簫聲,隱隱傳到。
司空遠因精於音律,一聽簫聲之下,便覺十分耳熟。
他覺得這簫聲與自己遇著那蠻不講理的黃衣書生時,倚橋獨立的白衣少女所吹極為相似。
當時,他因那白衣少女的身材背影,極像自己魂夢相思的橋上失約之人,曾想追去看看,致與黃衣書生發生衝突,作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殊死之戰。
如今,簫聲又作,極似前聞,司空遠不禁劍眉雙軒,循聲舉步走去。
他這一趕去聽簫,並欲窺看吹簫之人,卻忘記了兩件對日後關係重大的事。
第一件,就是忘記與宇文奇繼續談論那和佛手紅痕有關的武林至寶血連環。第二件,就是忘記向宇文奇探問什麽東西是他慣用獨門兵刃?
宇文奇自也聽見簫聲,他見司空遠循聲舉步,遂含笑問道:“司空老弟,你是否精於音律?對這月夜簫聲,深感興趣?”
司空遠道:“晚輩略通音律,聽出這位吹簫之人,一腔幽憤,是把極度傷心,托諸簫管,遂想前去看看。”
宇文奇聞言笑道:“老弟真是位多情種子,但望吹簫人是位絕代紅顏。”
司空遠赧然說道:“老人家休要取笑,你若這樣說法,我便不去。”
話方至此,倏然住口,劍眉雙蹙,傾耳凝神。
原來,在這沉沉靜夜之中,除了簫聲以外,竟又起了第二種悲涼的樂韻。
司空遠既是知音,自然聽得出那第二種悲涼樂韻。
是有人吹笛。
起初,司空遠以為是偶然巧合,但在一聆聽之下,便知其大有因由。
因為他聽出後吹笛韻,與前吹簫聲似乎有對抗跡象。
一般武林高手,以樂韻對抗時,無非把內家真氣,化入簫笛之中,吹奏出石破天驚,降龍伏虎之曲詞,看誰禁受不起?
如今這簫聲,笛韻,雖有對抗跡象,卻非凝氣爭強,隻是出於純音律,絕不滲雜武功,看誰吹得淒涼,奏得嗚咽?
宇文奇見笛韻一起,司空遠反倒止步,不禁“咦”了一聲,含笑問道:“司空老弟,你不是要去看看吹簫人嗎?怎不……”
司空遠苦笑接道:“老人家難道未曾聽出簫聲笛韻是在競吹心曲。這種比賽,意境極高,我們何必加以破壞?”
宇文奇笑道:“照老弟這樣說來,你是準備就在此處,遠遠地領略一番?”
司空遠歎息一聲,點頭道:“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迴聞?吹簫人和吹笛人的音律造詣均極精奧,這種情調絕高,老人家何妨與我一同靜靜欣賞。”
宇文奇目光一轉,含笑說道:“老弟要我和你靜靜聽這笛韻簫聲的斷腸曲詞,宇文奇自可奉陪,隻惜我身無雅骨,多半是成為對牛彈琴,聲不入耳而已。”
說完,便與司空遠雙雙在一株大樹根際,盤膝坐了下來。
這時,那隱隱傳來的簫聲笛韻,吹奏得越發淒涼,宛如哀猿啼壑,孀婦悲秋,簡直令人不忍卒聞。
以樂聲相競的二人,無論在樂技造詣,及曲調悲涼之上,均差不多,難分強弱。
但靜坐聆聽,遠遠欣賞的二人,卻在感應上,有了顯著差別。
宇文奇始終在嘴角間,掛著他那獨有的神秘笑意,絲毫無動於衷,仿佛對那些悲涼音韻,完全左耳進,右耳出,不曾在他情懷中有半點吸收感受。
司空遠則完全沉醉於這斷腸樂律之中。初時聽,便劍眉深蹙,滿麵愁容,繼而跟隨著簫聲笛韻的越吹越覺悲涼,漸漸流下眼淚。
最後,他竟傷心大慟,珠淚狂流,使所著青衫的前胸,一片盡為水濕。
甚至於在簫聲笛韻兩皆收歇,餘音全消,夜寂如死以後,司空遠仍自滿麵悲愁,木然垂淚。
宇文奇目光一注,看得搖了搖頭,朗聲叫道:“司空老弟,常言道:英雄有淚不輕彈,你為了一點不相幹的蕭聲笛韻,便如此淚濕衣襟,未免太以英雄氣短了吧?”
司空遠被這樣一叫,才驀然驚醒,一麵舉袖拭去滿頰縱橫淚潰,一麵讚歎說道:“音樂之力,本足感人,這吹簫吹笛之人,更複造詣精深,能把滿腔幽怨,化為樂律,從管內、唇邊,曲曲吹出,司空遠佩服萬分,願以師事……”
他直等說到“願以師事”之際,方發覺樂韻早停,不禁目注宇文奇,愕然問道:“宇文老人家,你……你知不知道那簫聲笛韻,何時停歇?”
宇文奇失笑道:“停了好大一會兒,曲終人早散……”
司空遠呀了一聲,不等宇文奇話完,便即閃動身形,向適才簫聲笛韻來處,電疾馳去。
宇文奇知道他是想去追趕吹簫奏笛之人,不禁搖頭一歎,隨在司空遠的身後。
司空遠一路疾馳,一路注目,終於在一片峭壁之前,發現蹊蹺。
這片峭壁,高約百丈,壁下約莫相距丈許,有兩大塊平坦青石。
兩塊青石之上,各顯出一些有人盤膝而坐的痕跡,坐痕深淺相若,肢體細小,足見兩人功力相差不遠,均是身懷上乘內家絕藝的武林紅粉。
正對這兩塊青石的峭壁之上,也一左一右留下了幾行字跡。
左邊那幾行字跡,寫的是:“卿有淚如海,我有淚如江,吹斷簫聲痛斷腸,伊人在何方?”
右邊那幾行字跡,寫的是:“恨!恨!恨!捫心按劍蒼天問,問蒼天是否聵聵?血仇怎刃,伊人怎摁?”
這壁上的幾行字跡,著實把位司空遠,看得呆呆發怔。
宇文奇伸手輕拍司空遠肩頭,含笑叫道:“司空老弟,你認得壁上留題之人嗎?”
司空遠搖頭答道:“留題人並未署名,晚輩如何識得?隻覺得字裏行間,充分透露出無窮鬱恨而已。”
宇文奇見司空遠神情悲淒,好似入了魔道,知道空勸無益,非加刺激不可,遂仰首長空,發出了一陣縱聲狂笑。
司空遠果在聞聲之下愕然問道:“老人家為何發笑?”
宇文奇向他深深看了一眼,點頭歎道:“我懂得老弟何以如此激動,關懷他人的傷心恨事了。”
司空遠苦笑說道:“晚輩隻是自然感觸,老人家卻又有何看法?”
宇文奇雙目之中,精芒微閃,說道:“愛管人間傷心事,隻緣身是傷心人。但老朽認為司空老弟在欲替旁人傷心之前,應該先打點精神,振奮勇氣,先把自己的傷心事,加以消弭才對。”
幾句話兒,果然把司空遠刺激得豪情勃發,閑愁盡散,劍眉雙軒,厲聲叫道:“老人家,我不是忘卻了父母之仇,隻可惜找不著江夫人,不知道羅刹教主壇所在……”
話方至此,突然聽得有人在身後極為低微地哼了一聲。
這一聲,把宇文奇哼得臉紅,把司空遠哼得耳赤。
因為以他們的功力造詣,內家火候,不應該連身後有人,都懵然無覺。
司空遠首先迴身,宇文奇也跟著轉頭,向後看去。
身後闃然無人,隻在二丈來外,有一片並不太高的陡峭石壁。
壁上並無洞穴,隻圍繞著東一堆西一堆的環生雜草,雜草中央,則是方圓四五尺的一塊堅厚平台。
司空遠看不見人,便向宇文奇看了一眼。
這是因他不好意思詢問人在何處,才以眼色代替語言,探詢宇文奇可有發覺?
宇文奇果然在江湖經驗方麵,比司空遠強勝多多,一看便知人在石壁之中。
遂咳嗽一聲,揚眉發話問道:“尊駕何必藏於石壁之中?有甚事兒,敬請現身指教。”
石壁中果然響起一個蒼老人聲答道:“我不和你說話,我要和那年輕娃兒說話。”
宇文奇想不到石壁中人,性情異常怪癖,自己竟碰了一個釘子。
不禁忍著一肚子悶氣,向司空遠苦笑說道:“司空老弟,他不肯和我說話,由你去答話吧!人家看我有點不順眼呢!”
司空遠心中好笑,舉步向前,宇文奇也隻好皺著眉頭,隨同他走去。
到了石壁近前,司空遠因聽出壁中人語音甚蒼老,遂一抱拳,躬身含笑說道:“老人家有何指教?”
壁中人道:“老弟是不是位傷心人?”
司空遠點頭答道:“在下有無限傷心之事。”
壁中人又複問道:“老弟是不是想尋羅刹教主壇所在?”
司空遠聽得這壁中人似乎知曉羅刹教主壇所在,不禁心中暗喜,應聲答道:“當然想尋,在下與羅刹教教主江夫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壁中人道:“江夫人號稱當世第一高手,老弟竟想尋她報仇,力能及嗎?”
司空遠劍眉一挑,朗聲答道:“在下不計力之能及,但求心之能安。”
壁中人哈哈大笑說道:“老弟豪氣淩雲,既懷壯誌,必有絕藝。如今我要和你談一談條件。”
司空遠愕然問道:“要談什麽條件?”
壁中人道:“我把羅刹教主壇所在告知老弟,老弟則替我做件事兒。”
司空遠略一沉吟,揚眉說道:“老人家請先說出是要我替你做什麽事兒,若是傷天害理之事,則在下寧願海角天涯,自行找尋那羅刹教的主壇所在。”
壁中人哈哈笑道:“老弟放心,不是什麽傷天害理之事。我因看你既懷壯誌,必具相當功力,想請你雙掌凝勁,替我打碎一塊石頭。”
司空遠透了一口氣,微笑說道:“這事不難,但不知老人家要我替你打的是塊什麽石頭?”
壁中人道:“就是你正前方峭壁之上,為四周雜草所圍的這塊平坦山石。”
這時,宇文奇突在一旁向司空遠暗打手式。
司空遠會意,向壁中人發話說道:“老人家,我在動手震石之前,還有兩件事兒,想要請教。”
壁中人怪笑說道:“老弟問吧!我能答則答,不能答則恕不奉告。”
司空遠向壁上亂草所圍的那塊平石看了一眼,朗聲問道:“第一件要請教的是,在我震碎這塊石頭之後,對老人家有何益處?”
壁中人笑道:“這個問題,可以答複。因為我和人打賭失敗,立誓自囚,隻有尋得一毫不相幹的年輕好手凝功震碎封洞巨石,才是我唯一脫困希望。”
司空遠哦了一聲,繼續問道:“第二件要請教的是,老人家上姓高名,如何稱謂?”
壁中人默然片刻,說道:“這樁事情,恕我不願答複。我不問老弟是誰,老弟也不必問我是誰,你替我震碎大石,我告訴你羅刹教的地址以後,便誰也不欠誰的人情。即使日後江湖巧遇,也彼此陌不相識。”
如此說法,顯然有悖人情,不合道理。
但司空遠卻覺得這位壁中人,在狂傲無禮之中,則具有一種性格,一種趣味。
在他心中轉念之時,壁中人又自怪笑叫道:“老弟不妨考慮考慮,願意接受我這種交換條件,你便發掌震石,否則,你便揚長自去,我再等待機會。”
這時,宇文奇又在一旁,背過身去,向司空遠暗比手式。
司空遠目光微掃,看出宇文奇所比手式之意,竟是要自己拒絕壁中人的請求,撒手不管而去。
他雖知宇文奇這等暗示,必有深意,但因好奇之心,遂佯作未曾瞥見宇文奇動作,向石壁笑道:“在下願接受你的交換條件,不再問你姓名。”
司空遠如此答話以後,宇文奇臉上立即顯出一種不悅神色。
但這種不悅神色,隻是一閃即逝,轉瞬間,又恢複了他那一向深沉的冷靜態度。
壁中人哈哈大笑說道:“老弟既然答應,便請凝功施為,但要特別注意,擊石之舉,必須一掌立碎。假如你凝勁不足,我老頭子便難免終身幽居,無法出頭了。”
司空遠聞言,一麵盡量提聚自己的內家真氣,一麵向石壁緩步走去。
司空遠略加思索,以一種惑然神色說道:“那位法尊大師,也算是有相當身份的人了,他為何甘冒如此卑鄙下流,盜走那隻泥塑小手則甚?”
宇文奇道:“這還用問,自然是那隻小手,具有重大價值,必須加以奪取,毒彌勒法尊才會甘於不顧身份,不擇手段。”
司空遠搖頭說道:“理雖如此,事卻不然。我不相信那隻泥塑木雕的偶像斷手,會有什麽特殊重大價值?”
宇文奇含笑說道:“泥塑木雕自然無甚價值,隻恐價值在那手腕朱痕上。”
珂空遠注目叫道:“宇文老人家,聽你之言,那隻偶像斷手的腕上朱痕,莫非又蘊含著一段武林秘密?”
宇文奇道:“我認為可能關係著一件被三山五嶽人物,夢寐相求的武林至寶血連環。”
“血連環”三字,把司空遠聽得心中一動,正待繼續探問,忽然山風微拂,吹送來幾聲遠方的低微喝叱。
宇文奇聞聲之下,揚眉叫道:“司空老弟,那位毒彌勒法尊和尚,可能尚未逃遠,便被人截住,我們趕去看看。”
司空遠渴想與羅刹教中人物正麵放手一搏,自然顧不得再問什麽武林至寶血連環,遂隨同宇文奇,向喝叱聲音傳來之處馳去。
他們才出飛雲禪寺,便看見遠遠有兩條黑影鬥在一起。
但就在宇文奇與司空遠遙遙注目之際,雙方勝負已分,一條黑影倒了下來,另一條黑影則如飛逸去。
宇文奇低喝一聲道:“司空老弟,我們要足下加快一些。”
隨著話聲,功力潛凝,一縱便是七八丈遠。
司空遠一麵暗佩這位無相追魂宇文奇老人家的輕功極好,一麵也提氣施為,趕得宛若飛雲掣電。
誰知到了那條黑影倒地之處,卻發現了驚人怪事。
方才他們注目遠眺之時,分明見這條黑影,是於惡鬥中不支倒地。
但如今卻地上無人,隻有幾件長短衣裳,一柄吳鉤劍,和一堆殷然血漬。
宇文奇指著那堆血漬,向司空遠瞪了兩眼,揚眉問道:“司空老弟,你看見了嗎?這恰好證明了黑眚落魂砂的厲害,絕非我替那毒彌勒法尊和尚濫事吹噓。”
司空遠額間微泌冷汗,苦笑搖頭說道:“厲害,厲害,由此可見方才我若非意外僥幸,也已在飛雲禪寺的庭院之中,化作一灘腥臭血水。”
宇文奇眼珠一轉,含笑說道:“如今老弟總該知道,宓紅宓綠姊妹所給你服食那粒萬應清心丹,委實是無價之寶,老弟日後萬一再見她姊妹之時,不可過分薄情,應該有以報答才對。”
司空遠想不到宇文奇會有這麽兩句話兒,一時間,直覺點頭不是,搖頭也不是,俊臉通紅,莫知所對。
宇文奇雖幫宓紅宓綠姊妹,說了兩句好話,卻並不深言,一點便止。
又複轉過話頭,指著地上那柄浸在血漬中的吳鉤劍,向司空遠含笑叫道:“司空老弟,當世武林中,用吳鉤劍之人,雖有幾個,並不太多,你能不能從這柄劍兒之上,判斷出死者身份?”
司空遠想了一想,軒眉說道:“據晚輩所聞,祁連三劍中的穀清泉,和天目隱士侯洵都是慣用吳鉤劍之人……”
無相追魂宇文奇聽至此處,搖頭說道:“老弟不是這樣猜法,要知道穀清泉與侯洵,功力絕非毒彌勒法尊和尚之敵,最多十來個照麵,便將敗陣傷亡,哪裏還會使那狠毒禿驢,舍得施展他極為心愛的黑眚落魂砂呢?”
司空遠點頭說道:“老人家看法透徹,說得極是……”
司空遠說至此處,驀然又複想起一人,不禁失驚叫道:“宇文老人家,照你所揭示的原則看來,這位使用吳鉤劍,慘死於毒彌勒法尊和尚所發黑眚落魂砂之人,莫非竟是華山派的掌門人,華山仙翁夏侯川嗎?”
宇文奇連連點頭,微笑說道:“老弟這種想法,與我完全相同,故而我們不妨把這柄吳鉤劍帶在身邊,日後或有用處。”
司空遠詫然問道:“這柄吳鉤劍日後用處何在?老人家請加指教。”
宇文奇一麵先行取出一些藥粉,擦在手上,然後從血漬中拾起吳鉤劍,加以拂拭。
一麵向司空遠笑道:“倘若死者真是華山仙翁夏侯川,則掌門人一旦失蹤,華山派中好手必然四出尋找,查究原因,則我們隻要以劍為證,便可激使他們去向羅刹教問罪拚鬥,等於是添了不少幫手。”
司空遠聞言,深覺這位無相追魂宇文奇,委實心機極深,思路敏捷,善於利用一切形勢。
宇文奇見他劍眉微蹙,遂含笑問道:“老弟想些什麽?莫非不以我所說為然?”
司空遠自然不便明言心中所想,隻是搖頭答道:“老人家睿智高明,哪有不妥之處。但關於這死者身份,我們隻是出於猜測,似乎未便向華山派遽加指證……”
宇文奇不等司空遠話完,便把那柄業已拂拭潔淨的吳鉤劍,遞向司空遠道:“老弟請看,我們不是完全出於猜測,業經獲得相當有力的證據了呢!”
司空遠接劍看,隻見劍柄上鐫有“夏侯”兩個鐵線篆字。
既有“夏侯”兩字,自然足證死者真是華山仙翁夏侯川。司空遠不禁暗歎堂堂掌門,一代大俠,竟在惡毒暗器之下,化作南柯,歸諸劫數。
他感歎夏侯川的不幸,更複暗忻自己的僥幸,遂越發警意潛生,覺得在這鬼蜮四布的險惡江湖之中,真必須以經驗、機智、武功、品德相輔相生,倘若僅占其一其二,定難有所成就。
宇文奇笑道:“老弟,你的慣用長劍既已毀去,便暫時保存這柄吳鉤劍便了。”
司空遠道:“老人家呢?”
宇文奇接口笑道:“一來我不慣用劍,二來我還有我自己的獨門兵刃。”
司空遠想問問宇文奇,他的獨門兵刃又是何物?但尚未開口,卻突然聽得一片簫聲,隱隱傳到。
司空遠因精於音律,一聽簫聲之下,便覺十分耳熟。
他覺得這簫聲與自己遇著那蠻不講理的黃衣書生時,倚橋獨立的白衣少女所吹極為相似。
當時,他因那白衣少女的身材背影,極像自己魂夢相思的橋上失約之人,曾想追去看看,致與黃衣書生發生衝突,作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殊死之戰。
如今,簫聲又作,極似前聞,司空遠不禁劍眉雙軒,循聲舉步走去。
他這一趕去聽簫,並欲窺看吹簫之人,卻忘記了兩件對日後關係重大的事。
第一件,就是忘記與宇文奇繼續談論那和佛手紅痕有關的武林至寶血連環。第二件,就是忘記向宇文奇探問什麽東西是他慣用獨門兵刃?
宇文奇自也聽見簫聲,他見司空遠循聲舉步,遂含笑問道:“司空老弟,你是否精於音律?對這月夜簫聲,深感興趣?”
司空遠道:“晚輩略通音律,聽出這位吹簫之人,一腔幽憤,是把極度傷心,托諸簫管,遂想前去看看。”
宇文奇聞言笑道:“老弟真是位多情種子,但望吹簫人是位絕代紅顏。”
司空遠赧然說道:“老人家休要取笑,你若這樣說法,我便不去。”
話方至此,倏然住口,劍眉雙蹙,傾耳凝神。
原來,在這沉沉靜夜之中,除了簫聲以外,竟又起了第二種悲涼的樂韻。
司空遠既是知音,自然聽得出那第二種悲涼樂韻。
是有人吹笛。
起初,司空遠以為是偶然巧合,但在一聆聽之下,便知其大有因由。
因為他聽出後吹笛韻,與前吹簫聲似乎有對抗跡象。
一般武林高手,以樂韻對抗時,無非把內家真氣,化入簫笛之中,吹奏出石破天驚,降龍伏虎之曲詞,看誰禁受不起?
如今這簫聲,笛韻,雖有對抗跡象,卻非凝氣爭強,隻是出於純音律,絕不滲雜武功,看誰吹得淒涼,奏得嗚咽?
宇文奇見笛韻一起,司空遠反倒止步,不禁“咦”了一聲,含笑問道:“司空老弟,你不是要去看看吹簫人嗎?怎不……”
司空遠苦笑接道:“老人家難道未曾聽出簫聲笛韻是在競吹心曲。這種比賽,意境極高,我們何必加以破壞?”
宇文奇笑道:“照老弟這樣說來,你是準備就在此處,遠遠地領略一番?”
司空遠歎息一聲,點頭道:“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迴聞?吹簫人和吹笛人的音律造詣均極精奧,這種情調絕高,老人家何妨與我一同靜靜欣賞。”
宇文奇目光一轉,含笑說道:“老弟要我和你靜靜聽這笛韻簫聲的斷腸曲詞,宇文奇自可奉陪,隻惜我身無雅骨,多半是成為對牛彈琴,聲不入耳而已。”
說完,便與司空遠雙雙在一株大樹根際,盤膝坐了下來。
這時,那隱隱傳來的簫聲笛韻,吹奏得越發淒涼,宛如哀猿啼壑,孀婦悲秋,簡直令人不忍卒聞。
以樂聲相競的二人,無論在樂技造詣,及曲調悲涼之上,均差不多,難分強弱。
但靜坐聆聽,遠遠欣賞的二人,卻在感應上,有了顯著差別。
宇文奇始終在嘴角間,掛著他那獨有的神秘笑意,絲毫無動於衷,仿佛對那些悲涼音韻,完全左耳進,右耳出,不曾在他情懷中有半點吸收感受。
司空遠則完全沉醉於這斷腸樂律之中。初時聽,便劍眉深蹙,滿麵愁容,繼而跟隨著簫聲笛韻的越吹越覺悲涼,漸漸流下眼淚。
最後,他竟傷心大慟,珠淚狂流,使所著青衫的前胸,一片盡為水濕。
甚至於在簫聲笛韻兩皆收歇,餘音全消,夜寂如死以後,司空遠仍自滿麵悲愁,木然垂淚。
宇文奇目光一注,看得搖了搖頭,朗聲叫道:“司空老弟,常言道:英雄有淚不輕彈,你為了一點不相幹的蕭聲笛韻,便如此淚濕衣襟,未免太以英雄氣短了吧?”
司空遠被這樣一叫,才驀然驚醒,一麵舉袖拭去滿頰縱橫淚潰,一麵讚歎說道:“音樂之力,本足感人,這吹簫吹笛之人,更複造詣精深,能把滿腔幽怨,化為樂律,從管內、唇邊,曲曲吹出,司空遠佩服萬分,願以師事……”
他直等說到“願以師事”之際,方發覺樂韻早停,不禁目注宇文奇,愕然問道:“宇文老人家,你……你知不知道那簫聲笛韻,何時停歇?”
宇文奇失笑道:“停了好大一會兒,曲終人早散……”
司空遠呀了一聲,不等宇文奇話完,便即閃動身形,向適才簫聲笛韻來處,電疾馳去。
宇文奇知道他是想去追趕吹簫奏笛之人,不禁搖頭一歎,隨在司空遠的身後。
司空遠一路疾馳,一路注目,終於在一片峭壁之前,發現蹊蹺。
這片峭壁,高約百丈,壁下約莫相距丈許,有兩大塊平坦青石。
兩塊青石之上,各顯出一些有人盤膝而坐的痕跡,坐痕深淺相若,肢體細小,足見兩人功力相差不遠,均是身懷上乘內家絕藝的武林紅粉。
正對這兩塊青石的峭壁之上,也一左一右留下了幾行字跡。
左邊那幾行字跡,寫的是:“卿有淚如海,我有淚如江,吹斷簫聲痛斷腸,伊人在何方?”
右邊那幾行字跡,寫的是:“恨!恨!恨!捫心按劍蒼天問,問蒼天是否聵聵?血仇怎刃,伊人怎摁?”
這壁上的幾行字跡,著實把位司空遠,看得呆呆發怔。
宇文奇伸手輕拍司空遠肩頭,含笑叫道:“司空老弟,你認得壁上留題之人嗎?”
司空遠搖頭答道:“留題人並未署名,晚輩如何識得?隻覺得字裏行間,充分透露出無窮鬱恨而已。”
宇文奇見司空遠神情悲淒,好似入了魔道,知道空勸無益,非加刺激不可,遂仰首長空,發出了一陣縱聲狂笑。
司空遠果在聞聲之下愕然問道:“老人家為何發笑?”
宇文奇向他深深看了一眼,點頭歎道:“我懂得老弟何以如此激動,關懷他人的傷心恨事了。”
司空遠苦笑說道:“晚輩隻是自然感觸,老人家卻又有何看法?”
宇文奇雙目之中,精芒微閃,說道:“愛管人間傷心事,隻緣身是傷心人。但老朽認為司空老弟在欲替旁人傷心之前,應該先打點精神,振奮勇氣,先把自己的傷心事,加以消弭才對。”
幾句話兒,果然把司空遠刺激得豪情勃發,閑愁盡散,劍眉雙軒,厲聲叫道:“老人家,我不是忘卻了父母之仇,隻可惜找不著江夫人,不知道羅刹教主壇所在……”
話方至此,突然聽得有人在身後極為低微地哼了一聲。
這一聲,把宇文奇哼得臉紅,把司空遠哼得耳赤。
因為以他們的功力造詣,內家火候,不應該連身後有人,都懵然無覺。
司空遠首先迴身,宇文奇也跟著轉頭,向後看去。
身後闃然無人,隻在二丈來外,有一片並不太高的陡峭石壁。
壁上並無洞穴,隻圍繞著東一堆西一堆的環生雜草,雜草中央,則是方圓四五尺的一塊堅厚平台。
司空遠看不見人,便向宇文奇看了一眼。
這是因他不好意思詢問人在何處,才以眼色代替語言,探詢宇文奇可有發覺?
宇文奇果然在江湖經驗方麵,比司空遠強勝多多,一看便知人在石壁之中。
遂咳嗽一聲,揚眉發話問道:“尊駕何必藏於石壁之中?有甚事兒,敬請現身指教。”
石壁中果然響起一個蒼老人聲答道:“我不和你說話,我要和那年輕娃兒說話。”
宇文奇想不到石壁中人,性情異常怪癖,自己竟碰了一個釘子。
不禁忍著一肚子悶氣,向司空遠苦笑說道:“司空老弟,他不肯和我說話,由你去答話吧!人家看我有點不順眼呢!”
司空遠心中好笑,舉步向前,宇文奇也隻好皺著眉頭,隨同他走去。
到了石壁近前,司空遠因聽出壁中人語音甚蒼老,遂一抱拳,躬身含笑說道:“老人家有何指教?”
壁中人道:“老弟是不是位傷心人?”
司空遠點頭答道:“在下有無限傷心之事。”
壁中人又複問道:“老弟是不是想尋羅刹教主壇所在?”
司空遠聽得這壁中人似乎知曉羅刹教主壇所在,不禁心中暗喜,應聲答道:“當然想尋,在下與羅刹教教主江夫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壁中人道:“江夫人號稱當世第一高手,老弟竟想尋她報仇,力能及嗎?”
司空遠劍眉一挑,朗聲答道:“在下不計力之能及,但求心之能安。”
壁中人哈哈大笑說道:“老弟豪氣淩雲,既懷壯誌,必有絕藝。如今我要和你談一談條件。”
司空遠愕然問道:“要談什麽條件?”
壁中人道:“我把羅刹教主壇所在告知老弟,老弟則替我做件事兒。”
司空遠略一沉吟,揚眉說道:“老人家請先說出是要我替你做什麽事兒,若是傷天害理之事,則在下寧願海角天涯,自行找尋那羅刹教的主壇所在。”
壁中人哈哈笑道:“老弟放心,不是什麽傷天害理之事。我因看你既懷壯誌,必具相當功力,想請你雙掌凝勁,替我打碎一塊石頭。”
司空遠透了一口氣,微笑說道:“這事不難,但不知老人家要我替你打的是塊什麽石頭?”
壁中人道:“就是你正前方峭壁之上,為四周雜草所圍的這塊平坦山石。”
這時,宇文奇突在一旁向司空遠暗打手式。
司空遠會意,向壁中人發話說道:“老人家,我在動手震石之前,還有兩件事兒,想要請教。”
壁中人怪笑說道:“老弟問吧!我能答則答,不能答則恕不奉告。”
司空遠向壁上亂草所圍的那塊平石看了一眼,朗聲問道:“第一件要請教的是,在我震碎這塊石頭之後,對老人家有何益處?”
壁中人笑道:“這個問題,可以答複。因為我和人打賭失敗,立誓自囚,隻有尋得一毫不相幹的年輕好手凝功震碎封洞巨石,才是我唯一脫困希望。”
司空遠哦了一聲,繼續問道:“第二件要請教的是,老人家上姓高名,如何稱謂?”
壁中人默然片刻,說道:“這樁事情,恕我不願答複。我不問老弟是誰,老弟也不必問我是誰,你替我震碎大石,我告訴你羅刹教的地址以後,便誰也不欠誰的人情。即使日後江湖巧遇,也彼此陌不相識。”
如此說法,顯然有悖人情,不合道理。
但司空遠卻覺得這位壁中人,在狂傲無禮之中,則具有一種性格,一種趣味。
在他心中轉念之時,壁中人又自怪笑叫道:“老弟不妨考慮考慮,願意接受我這種交換條件,你便發掌震石,否則,你便揚長自去,我再等待機會。”
這時,宇文奇又在一旁,背過身去,向司空遠暗比手式。
司空遠目光微掃,看出宇文奇所比手式之意,竟是要自己拒絕壁中人的請求,撒手不管而去。
他雖知宇文奇這等暗示,必有深意,但因好奇之心,遂佯作未曾瞥見宇文奇動作,向石壁笑道:“在下願接受你的交換條件,不再問你姓名。”
司空遠如此答話以後,宇文奇臉上立即顯出一種不悅神色。
但這種不悅神色,隻是一閃即逝,轉瞬間,又恢複了他那一向深沉的冷靜態度。
壁中人哈哈大笑說道:“老弟既然答應,便請凝功施為,但要特別注意,擊石之舉,必須一掌立碎。假如你凝勁不足,我老頭子便難免終身幽居,無法出頭了。”
司空遠聞言,一麵盡量提聚自己的內家真氣,一麵向石壁緩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