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六月,正是雨水豐富的季節,藏人有言日:“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頭。七八九,真好走。十冬臘,肉開裂。”
現在正是西藏的六月。酷熱如沸,這時不過是五更時分,天上正在落著濛濛細雨,布達拉宮的僧人們,都在誦著早課,晨鍾悠遠,加雜著輕脆的木魚聲,和喇嘛們的梵唱,是一片和穆寧靜的氣氛。
在布達拉宮門口的石階上,睡著一個小喇嘛,他年約十八九歲,生得甚是粗壯,劍眉朗目,直鼻方口。他坦露著健壯的胸脯,露出了一塊塊結實的肌肉,讓濛濛的細雨沐浴著,並不時地把兩隻光腳高舉,用雨水來洗滌,他兩隻手不停的在空中畫著圈子,口中喁喁自語,直如瘋魔一般。
他一直睡了好久,等到身上的衣服都淋透了,這才爬起來,自語道:“還不會,唉!真難!”
這時另一小喇嘛跑到廟門,用藏語叫道:“心燈!吃早飯了。”
心燈一骨碌爬起來道:“好啊!我早就餓了。”
“都濕透了,看你非受罰不可!”
心燈聞言停下道:“怎麽辦?我的衣服沒有了,你先借我一件罷!”那小喇嘛思索了一下道:“誰叫你每天都要換?再給你十套也不夠穿!罷,你跟我去換去。”
說著,兩個小喇嘛如飛的向左拐去,奔入了一座禪房,這間禪房一共住了八個小喇嘛,是全寺中最擁擠的一間了,心燈一進門,立刻把滿身僧衣脫得精光,嚇得那同來的“掩海”小喇嘛,連忙把禪門關上道:“心燈!你太隨便了,要讓師父們看見,又要罰你念經了!”
心燈笑道:“我不怕,我的經卷全部都會背了。”
說時掩海已然丟過了一件幹淨的僧衣,心燈接過匆匆地穿在身上,把濕衣塞在榻下,這時寺頂響起了三聲悠長的鍾聲,眾小喇嘛紛紛拿了碗筷,魚貫向齋堂走去。
這座齋堂可大得驚人,滿寺的喇嘛七千餘人,除了主持及少數高僧外,均在此處進食,這時七千餘喇嘛,分成十五路,排好了隊進齋堂。
約有半個時辰,眾喇嘛才進完,各將碗筷放在案頭,竟沒有發出一絲相觸之聲,七千餘喇嘛更是沒有一人談話,滿堂除了輕微的衣履聲外,簡直找不出一點其他的聲音。
這時佛鈴三響,一個老年的喇嘛,由三個喇嘛陪同,由正門而入,走往正坐,麵對七千餘喇嘛。眾喇嘛一齊雙手合十,低頭躬軀,高唱道:“阿彌陀佛!”
那老喇嘛名喀古,在寺中掌齋堂之職,地位甚高,他雙手合十,還了一禮,然後落坐,這時眾喇嘛紛紛就坐,喀古喇嘛用藏語高聲道:“近來各弟子均能愛惜天物,齋堂秩序也大有進步,本座至為高興,所以今天特別來此陪食,各弟子不必拘束,就開始吧!”
言罷眾喇嘛一齊將碗高舉過頭頂,閉目垂簾,動也不動。早有數百小喇嘛,分別提著茶桶及食盤,往每個喇嘛碗中注茶,每人麵前並放了兩大塊糌粑,如此而已。
眾小喇嘛好似受過了特別訓練,一個個步履輕快,不一時便分配完畢,這時又是一聲佛鈴響過,眾喇嘛立時低頭就食,滿堂竟連一點聲息也沒有,有些喝完了茶的喇嘛,隻須把碗高舉,立時有小喇嘛添上,而糌粑則不再添,食畢的喇嘛不再行禮,可自行退下。
心燈吃得甚快,不一時便吃完出來,將碗筷洗淨,放人禪房,正要尋個地方玩耍,突見經堂執事喇嘛耶土前來道:“心燈!經堂師父找你,快跟我去。”
心燈聽罷一吐舌,心知不是好事,但又不得不去,當下隻好硬著頭皮,隨著耶土喇嘛而去,沿途問道:“耶土師父,你可知道依克師父找我幹什麽?”
耶土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反正你逃不了一頓罵就是了。”
二人說著已經繞過了齋堂,由一條極寬的走道,奔向經堂。那經堂設在布達拉宮之第二層,藏經極為豐富,且有不少印文真經,每年內地均有不少遊僧來此求經。
心燈隨著耶土登階而上,逕入經堂主持大師依克喇嘛之禪房,抵達門口,耶土自行退去,心燈推門而入,這時依克喇嘛早齋方畢,他睜著一雙精光四射的修目,用漢語對心燈笑道:“心燈!你坐下,我有些問題要問你。”
原來這依克喇嘛並非藏人,傳為少林高僧遊方至此,以其佛理高深,且曉武事,深得主持藏塔大師器重,委以經堂之職。
心燈聞言坐定,依克撫手含笑道:“心燈!今天早課你到哪裏去了?”
心燈聞言一驚,心知依克必定查過早課,隻好道:“我在門口洗澡,還背了一卷經!”
依克聞言嗬嗬大笑,良久方止,點頭道:“好個用功的小和尚,你稟性聰慧,天資過人,可惜你野性太重,你可知道像你這樣是永遠成不了佛的,本寺上至主持,下至知客,無不對你愛護,尤其是本座。對你更是厚愛,十八年來每日單獨給你上課,為的就是要你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參悟佛門至理,即使不能成佛。也不負你一番修為,可是你卻令我太失望了。前天打傷人,昨天酗酒,今天又逃了早課去洗澡,你既然背了經卷,現在你就把今晨早課背來我聽,如果背不出來,我可要責罰你了。”
心燈聞言二話不說,把眼一閉,一張口“嗎咪唵噠!”滔滔不絕的背了下去,不到一盞茶時,便將一卷佛經背完,連一個錯字都沒有。依克聽罷滿心歡喜,笑道:“你果然聰慧過人,我問你,你可曾習過武功?”
心燈聞言不由一驚,立時答道:“沒有,沒有,我們佛家人,不學那些兇殺之事。”
依克聞言又上下把心燈看了一陣,直看得心燈心頭怦怦亂跳,耳中聽得依克道:“好了,沒有什麽事了,你午後再來吧。”
心燈才喘過一口氣來,連忙合十為禮,躬身退下。這心燈小喇嘛,在寺內因得主持大師藏塔喜愛,所以最為舒適,喇嘛均讓他三分。他並且經常逃課,可是考詢起來,他又能對答如流,所以日久他逃課,也無人責怪了。
這時,心燈跑往寺外遊玩,直到近午方才迴來,喇嘛們的午餐較為豐富,除糌粑酥油外,並有少許牛羊肉及蔬菜等。
心燈吃過了午飯,獨往經堂由依克大喇嘛單獨授課,依克喇嘛學富五車,怪的是他除了講授佛經外,其餘儒、道、墨諸家學術亦在講授之列,所以心燈得益匪淺。
到了晚上是眾喇嘛學禪之時,關於這一點,心燈顯得最為用功,他往往一坐要比其他喇嘛多坐上好幾個時辰,
這日心燈坐完了禪,已是二更時分,他出得房來,隻見皓月當空,滿天星鬥,他左右看了看。突見他僧袖擺處,身如飄風,一躍就是四五丈遠,沿著院牆向後奔去,片刻之後,他已繞到了經堂之後,隻見他“天風激絮”,身如巧燕般拔上了七丈餘,落向了“藏經樓”的窗台。
就在他腳尖才觸及窗台之時,突見他倏地翻身,“海鳥掠波”又落了下來,他才一站定,立往暗影石柱後隱去。
心燈才藏好了身子,便見一條黑影自經堂掠下。身如巨鳥,落地無聲,在月光下看清了,這人正是經堂大師依克喇嘛,他神色似乎有些慌張,睜大了一雙精光四射的小眼,四下不停地搜索著,良久才說了一聲:“怪了!”
依克說完此話,他二次擰身,撲迴了經堂,心燈嚇出了一身冷汗,心道:“好險哪!”
他可不敢馬上出來,足等了好久不見動靜,這才如飛的離開了經堂,他逕撲上了後院牆,四丈多高的牆躍身便過,在月光下,這個小喇嘛直如一粒滾珠,急若閃電地撲上了一片小丘。
在後嶺之處。一株枝葉稀疏的大樹下,倚靠著一個白發老人,他年過八旬,長眉入鬢,生得甚是枯瘦,可是他雙目開合之間,精光四射,令人不敢逼視。心燈見了老人,並不行禮,隻是笑著坐在老人對麵道:“師父,你來了多久了?”
老人冷冷道:“我問你。這十日以來,你總不準時到來,莫非你對於武學一途,已經淡薄了麽?”
心燈聞言一驚,他雙手合十行著佛禮道:“阿彌陀佛!師父你怎麽這樣說?弟子自遇師父以來,得益至多,隻怕師父不肯傳授,弟子哪敢有厭倦之心?”
說著又道了一聲“阿彌陀佛!”老人忍不住笑了起來,揚起了枯瘦的右手,在心燈的光頭上,輕輕的打了一下,含笑道:“你這個孩子,真不像修行的人,你既然如此說,我問你,你從我學藝有幾年了?”
心燈聞言,用手摸著光頭,思索了一下道:“弟子從師父學藝已有十年了。”
老人含笑點頭,雙眼無限摯愛地,把心燈看了看道:“不錯,你從我學藝已經有十年了,你可知道我為什麽,花費了十年的時間,不分寒暑的,把我全身的功夫都傳授給你?”
心燈聞言心中一動,搖頭道:“弟子不知……不過師父曾經說過,練武為的是防身護命,難道還有什麽別的用處嗎?”
老人搖搖頭道:“你好蠢!若說強身護命,我隻要傳你三年功夫就成了,何必花費十年的心血?我現在告訴你,習武之人是離不開江湖的,你既學了武,便由不得你了,你本非佛門中人,何必徒自浪費?現在為師要離開西藏,大概要一年後方可迴來,所以你在明年中秋以前,一定要向藏塔要求還俗。”
話未說完,心燈已是驚出了一身冷汗,驚道:“師父!我是佛門中人,我不能還俗。”
老人聞言麵色一變,冷笑道:“哼!你說什麽?你是佛門中人?我問你,何謂佛?佛在心頭坐,真正的佛門弟子,並不見得非要出家,隻須把佛放在心頭即可。多少修為多年的高僧,都不敢說是佛門中人,你不過剃了十幾年的光頭,居然自稱是佛門中人,小子!你太不懂事了,如果你不答應還俗,我立刻將你斃於掌下!”
老人說著,把那隻枯瘦如柴的手,慢慢的揚了起來,似乎真的就要把心燈抓死似的。心燈見老人目射精光,神色不善,不由嚇得說不出話來,老人又慢慢把手放下,看了心燈半天,微微地歎了一口氣:“唉!年青人是不該學佛的,你看你,小小年紀,正是闖蕩江湖的時候,卻被“成佛”這兩個字害苦了,也許我太自私了,當初我傳你武藝時,便存了私心,要你藝成之後,替我辦一件大事,否則我是不會傳藝於人的。你現在想一想,如果你終生不離開西藏,我立時把你武功廢了,同時你絕對不會感到痛苦的,如果你不欲喪失這身功夫,那麽你明年便要還俗,退出布達拉宮,替我辦完這件大事,然後你行止如何,我就不加約束了。”
心燈聽罷直嚇得心膽俱碎,他珍惜自己這身得來不易,出奇的功夫,可是他更眷念這恩育自己十八年的喇嘛寺,和那些長年相處的夥伴們。
老人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心燈,靜等著他的迴答,心燈想了半晌,最後咬了一下嘴唇道:“師父!我想過了,我……我答應你。”
說到後來,心燈竟流下了兩顆眼淚。老人這時臉上才浮上了一層安慰的笑容,歎道:“唉!你太軟弱了,太軟弱了!平白的辜負了天賦的異稟和我傳授的一身奇技。好了,不要哭了,你今天既然親口答應我,便是你出於自願,日後若有反悔,可別怪我不講師徒之情。現在你把‘落魂劍’舞一遍,從第八招起。”
老人說著,隨手拾了一節枯枝,遞與了心燈。心燈接在手中,站起了身子,把激動的心情,盡量的定了定,沉氣凝神,六合歸一,停了片刻,自己覺著漸入佳境,當下右臂平招,枯枝前伸,雙目平視,這正是“落魂劍”第八招第一式“泰山觀月”,端的是氣重山河,宛如一座金身菩薩,單這氣勢就夠驚人的了。
心燈這樣站了片刻,“驀”的一聲大喝,突見他身如飛弩,平空拔起了八尺,身在空中宛如一隻鴻雁,枯枝抖處,閃出了層層鞭影,才端詳,劍勢又變。“滄海尋珠”枯枝下壓,雙足空中虛蕩,競把整個身子扯平,身如鯉魚穿波,離地麵少有三尺時,猛收腿,身成坐姿,“浪裏迴頭”身若滾珠般,整個的轉了一個圈,枯枝伸處,帶出了破空勁風,直取敵人中盤。
這不過是霎那的功夫,心燈已在空中連使三式,且三式均不相連,上下前後均已襲到,端的神乎其技。
這時心燈劍勢展開,隻見倏前忽後,才上又下,僧袍飄飄,若大一個身軀,猶如在天風激蕩中的一顆飛塵,又似暴風狂飆裏的一團輕絮,快得讓人不可捉摸。劍風響成一片,遠遠望去,隻見一片枝影中,浮蕩著一團黑影,似幽靈,似鬼魅,天風激浪,狂龍舞空,銀河興波,靈池噴珠,輕巧快速到了極點,簡直讓你看不出是個人來。
老人以手撫髯,含笑旁觀,他心中充滿了驕傲和快樂,這個小喇嘛的舞姿,仿佛又把他帶迴到少年時代,憶起了自己劍掃江湖的雄姿盛事。
良久,心燈“一佛朝天”收住了劍勢,他好像個沒事人一般,競連一些唿吸的聲音都聽不見。
老人笑容未斂,用手拍了拍他道:“辛苦了,你坐下,我還有事給你講。”
心燈聞言坐好。老人伸手將枯枝接過道:“心燈!你這一年來功力最為長進,方才你那套‘落魂劍’是我成名江湖數十年的絕技,不知多少奇人折在我劍下,這套劍法妙在招數之變換不循常理,令人無法測防,用劍之人,最要者是能夠守定心神,以意念來馭劍勢,能夠做到這一步。往往自己一式出去,即可知道敵人三招內的變化。你方才舞劍時,我詳細的看過了。難為你小小年紀,竟能做到心神不懈,以意引勢。這也是你十餘年來,每晚坐禪之功,現在我把你的缺點告訴你,你要詳細聽著。”
說著老人以枝代劍,坐在地上一招一式的比劃起來,並詳細地為之解說。心燈聰慧過人。一聽便能記得,等老人講完這套劍法,已經過去一個更次了,老人隨手將枯枝丟掉,吐了一口氣道:“我快要走了,此去一年,我現在把一些必然的話告訴你,你從我學藝已有十年了。你可知為師我的姓名麽?”
心燈十年來學藝,一直稱老人為師父,可從來就沒問過老人姓名,聞言被提醒了,不由笑道:“師父!不是你老人家提起,我還想不到呢。”
老人仰頭看了看天空的明月,迴憶著說道:“我姓冷,名叫冷古。關於我的來曆現在暫不告訴你,我今年已經八十二了。遠在六十餘年前,我十五歲時即名滿江湖。因為我生性奇特,一意孤行,正邪各派都對我既恨且怕。因我酷愛修竹,尤其是年久老竹,所以江湖上稱我為“枯竹客”,到了我五十歲後便自稱枯竹老人,行道江湖。由於我幼得異人傳授,武功奇高,江湖上幾無對手,正邪兩途不知被我毀了多少人,就在十八年前,在西藏拉薩,我被天下十多個奇人圍攻,我一時不察,中了他們奸計,結果我為勢所迫,無奈之下親口答允,今生永遠退出江湖,這些事以後再與你詳談。我尚有事要辦,可是我已發過誓,今生不出江湖,所以我一定要找個替身。為我辦那未了之事,僥幸遇見了你,現我已將全身功夫傳你,這個責任自然要你負了。你如果能夠成功,便可複我自由,我還有一口氣沒出,在我死以前,我必須要出這口氣。
關於我要你辦什麽事,暫時還不能告訴你,等明年中秋,你離開此地時,我當詳細告你。我現在要走了。你功夫切不可擱下,我昨天傳你的口訣心法。一定要每晚要參悟一遍。
以前每次都是你先走,我們相處十年,你尚未見我站起來過,今天我要先走……”
枯竹老人冷古說完,未見動一動,身子已然站起來,心燈這才看清他隻有單足落地,另一隻腳虛空著,像是受了重傷,以往他一直坐著,有長袍掩著,卻不料他竟是一個殘廢,心燈當時不由驚得出了聲。
冷古哼了一聲,臉上帶出了一股仇恨之色,獰笑道:“這隻腳就是我未了之事,我死之前這口氣是非出不可的。好了!記住我說的話,明年中秋,你在此蓄發相見。”
說罷肥大的袖袍一擺,人已出去十餘丈,心燈忙道:“師父!……你等一下,我還有話……”
話未說完,冷古往空搖搖手道:“有話明年中秋再講,快迴去吧!”
他最後一句話說完,人如飄風,已然消失在茫茫的月夜裏。心燈癡立月下,心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個佛門的小喇嘛,被冷古攪亂了心,從此步入江湖,參與武林。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翌晨,早飯完畢,心燈忽蒙掌院大師藏塔召見,當下匆忙換了一身淨潔僧衣,套上了一雙僧鞋,由香堂主持全經喇嘛陪同,一齊往主持大師淨修禪房走去。
這藏塔喇嘛是布達拉宮的主持,年已七旬,為一有道高僧,他一年難得出房幾次,但是對於心燈,他似乎特別寵愛,每年總召見個十次以上。
藏塔喇嘛住在布達拉宮之第四層,心燈隨著全經登階而上,心中溫習著近日所學經卷,以備藏塔垂問。
布達拉宮十三層,其中以第四層布置得最為簡陋,然而藏塔一住數十年,從未移居。心燈這時走上了一條極長的甬道,腳下均鋪有編織極細的羊毛氈,沿途燃著油燈,愈加顯得這條甬道深遠莊嚴。
心燈來到藏塔禪房,門口掛著黃綾門簾,那全經喇嘛自行退下,心燈屏氣凝神,合十而入。
藏塔年已七旬,生得甚是枯瘦,他有著一對修長的白眉,那雙慈祥的眼睛,雖然由於年邁而失去了一部分生命的光彩,可是他那凝靜穩重的氣度,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可以使任何罪惡,在他的麵前低頭。
他這時盤坐在一幅巨大的佛像之前,右手執著一串佛珠,心燈連忙跪地“膜拜”。(按:膜拜為藏人對長者最敬之禮,即五體投地之跪拜磕頭也。)
藏塔微微一笑,合十答禮,笑道:“心燈!你且坐下,我有話與你詳談。”
心燈爬起來,畢恭畢敬的盤坐在藏塔的對麵,藏塔嘴角帶著笑,慈祥和藹的目光,在心燈臉上停留了好一陣,不由把個心燈小和尚看得心頭亂跳,耳聽藏塔道:“你先把你近日所習經卷背些我聽。”
心燈連忙應諾,遂按著教授秩序,一篇篇的背了下去,才背了三篇,藏塔含笑道:“很好!不用背了,我再問你幾個佛典。”
說著提出了很多佛經上的典故,心燈均能對答如流,藏塔顯得極為高興,但他卻突然轉了一聲輕歎,自語道:“明明是佛門中人,卻不能皈依我佛,這又如何解釋呢?”
心燈聽不懂他的話,可是又不敢問,這時藏塔又道:“心燈!你到這已十七年了,你可知我為何隻讓你剃發,而不讓你受戒麽?”
心燈雖然知道自己不是藏人,並且在寺中的地位,也比較別的小喇嘛來得突出,但他卻不知道為什麽,當下答道:“弟子不知。”
藏塔大師順手放下了佛珠,用著穩重的調子道:“你本姓蕭。名正庸。十八年前,有一奇人淩懷冰將你送此。至於你的父母為誰,以及淩施主與你是什麽關係,我均不知道,不過淩施主是我故友,他送你來此前,曾與我作長談,看他神色似有難言之處,當時言明將你寄此十五年,十五年後他來接你出寺,如果過了十一五年他還不來,就要你終生為僧了,我已經多等了他兩年了。”
“我今滅叫你來,就是要問問你,你是否有終生皈依我佛的決心,或是你另有打算……
心燈第一次聽到了自己的身世,也是他十八年來第一次想到生身的父母,這種意念立刻變成了一股奇怪的力量,使得他一向平靜如水的心田,掀起了一陣無法遏止的波瀾。
心燈被這個突來的消息所困擾著,他根本沒有聽見藏塔最後所說的是什麽。他隻是不停地想道:“我真該還俗了,我總要去找我的爹娘呀!我怎麽一向沒有想起過這個問題呢?”
藏塔見他雙目呆癡,不由輕2義了一口氣道:“我知道這麽說會擾亂你的心,可是你不同於一般受戒的喇嘛,所以一切事還是你自己作主好了。”
話末說完,心燈突然仰起了頭,眼睛裏閃出了奇異的光亮道:“大師!我……我想從今天起蓄發,明年中秋我要還俗。”
藏塔大師似乎吃了一驚,但立即恢複平靜道:“你這樣決定很好,我答應你蓄發的要求。從今天起你可以不參加寺內一切課業,你下去後,可以立刻搬到藏經樓去住。如果你有興趣,再多念點佛經,這樣到你明年離開時,你又可以多學不少,十九年!就算你與佛門結了一段善緣吧。”
心燈聞言正要講話,藏塔已搖手道:“你下去罷!我這就通知經堂。”
心燈不敢再說話,行禮而退,到了門外,似乎還聽得藏塔歎息著道:“明是佛門中人,卻有這一身糾纏。”
心燈踽踽的迴到了禪房,心中百感交集,他想到自己明年就要脫離喇嘛生活,到江湖上去闖蕩,去尋找自己的爹娘和十八年前送自己入寺的淩懷冰。
當晚,心燈就宿在藏經樓內,他隻燃了一盞昏燈,麵對著繁浩如山的經卷發呆,他想道:“把這些經卷全讀完,也許就可以成佛了!可是……它們現在對我已經毫無用處,我就要脫離這裏了。”
心燈癡想了片刻,把門掩上,複習了一下拳劍,然後又坐了一陣禪,將枯竹老人所傳內功口訣背習一番,這時天已三鼓,酷熱的西藏,已經開始有些清涼的夜風,心燈覺得甚是困乏,就在一張鋪有草席的木床上躺了下來,他心中起伏不定地,思索著未來的事物,這對於他整個的生命來講,確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大約有半個更次過去,心燈已快入睡,突然聽得門外有輕輕的衣履之聲,當時不由一驚,心道:“這麽晚還有誰來?莫非有人想偷經卷不成?”
心燈想到這裏,不由得緊張起來,他本是麵門而臥,當下連忙虛睜了眼睛,緊緊地注視著門口,不久房門果然被人推開了,進來了一個老喇嘛,他已年過七旬,可是那一對眼睛,仍然射出了逼人的寒光,令人看得出他是有著極高的武功的。
心燈見是依克進來,心中不由更為驚疑,當下仍然佯睡不起,那依克隨手將門帶上,輕輕地走到心燈身前,心燈嚇得把那雙開得僅有一線的眼睛也閉上了,耳中聽得依克輕聲的喚道:“心燈!心燈!”
心燈當是依克尋他有事,正要睜眼,突覺一股急快的勁力向自己睡穴按到,心燈大吃一驚,又不敢逃避,以防露出會武,當下連忙運氣護穴,依克二指已然按到,心燈怕他覺察,等到二股勁力才一接觸,依克指力吐完時,自己立刻也將內力驅散,然後假裝著,蠕動了一下身子睡去,好似中了穴道一樣。
那依克喇嘛果然未曾發覺,隻聽他輕輕冷笑一聲,自語道:“哼!有這個小和尚,倒添了我不少麻煩。”
說罷轉身離去,心燈又眯縫著眼望去,他不知道依克要幹什麽,他更不知道依克為何要點自己睡穴。
這時依克立身站在經架旁,似乎在思索什麽,心燈見他左手拿著一本紙簿及筆墨,一對眼睛不住地在經架上搜索,心中大為奇怪,暗道:“難道他要抄經卷?……他為什麽要半夜三更抄?……為什麽還要點我‘睡穴’呢?”
心燈正在納悶,突聽依克自語道:“就在這一套經裏,絕不會錯,二十二年都過去了,我不能空手而去!”
隨見他把手中紙簿筆墨,放在桌案上,然後開始去翻閱經架上一本本的經卷,心燈見他雙手翻飛,抽出一本經卷,便飛快的翻閱一遍,看完之後又放迴原處,然後又抽出另一本來,好似在尋找什麽一樣。
不一時他已把最下一層,每一本都翻過了,然後開始翻第二層,這經架頗高,第二層已經到了依克胸前,他極快地翻閱一遍,仍未找出什麽東西來,然後又翻閱第三層。
這種經架共有六層,足有三丈多高,依克把第三層也翻完了,看樣子仍是毫無所得,他停了手,漸漸地變得急燥起來,恨恨的自語道:“二十二年來,這些經卷我都翻遍了。”
心燈聽到這裏不由吃了一驚,本能的向這間巨大的經室看了一眼,心中暗暗驚異,這成千累萬的經卷,居然每一頁都被他翻到了,他到底是要找什麽呢?
心燈才想到這裏,又聽得依克自語道:“現在就剩了這三層,如果再找不到……那我真是死不瞑目了!”
說著又見他一躍八尺,由第四層上抽下了一本經卷,又開始翻閱起來,心燈隻覺得人影飄搖,不一時依克已翻到了最後一層,心燈突聽他一聲喜叫道:“有了,有了,哈哈!”
心燈聞言連忙看去,隻見依克雙手捧著一卷經卷,那張枯瘦的臉上泛出了笑容,他眸子裏閃礫出的光輝,使人可以看出他在極度的快樂和滿足中。
依克捧住了那卷經卷,好似獲得了奇珍異寶一樣,走到了書案前,那雙光亮的眼睛,向心燈掃來,嚇得心燈連忙將眼睛閉上。
那依克好似高興過度,對著心燈道:“可憐的小喇嘛,你還真想成佛?哈哈!我如果不為了這本東西,我會跑到這來受罪?我就要離開這裏了。”
心燈聽得依克所說的話,不由得一陣陣的心驚肉跳,暗道:“誰又想得到,這樣一個修為多年的高僧,竟是一副假麵目?”
隨見依克坐好,立時在桌上倒水研墨,打開了紙簿,立時揮筆急書,抄寫起來。
這時突聽值更的和尚打起四更,依克似乎吃了一驚,“啊”了一聲,將他才抄了兩句的紙簿卷了起來,又將那本經卷放迴原處,攜了筆墨,迅速的離開了。
這時已有早起用功的喇嘛,在焚香念經了,陣陣清脆的木魚傳了出來。
現在正是西藏的六月。酷熱如沸,這時不過是五更時分,天上正在落著濛濛細雨,布達拉宮的僧人們,都在誦著早課,晨鍾悠遠,加雜著輕脆的木魚聲,和喇嘛們的梵唱,是一片和穆寧靜的氣氛。
在布達拉宮門口的石階上,睡著一個小喇嘛,他年約十八九歲,生得甚是粗壯,劍眉朗目,直鼻方口。他坦露著健壯的胸脯,露出了一塊塊結實的肌肉,讓濛濛的細雨沐浴著,並不時地把兩隻光腳高舉,用雨水來洗滌,他兩隻手不停的在空中畫著圈子,口中喁喁自語,直如瘋魔一般。
他一直睡了好久,等到身上的衣服都淋透了,這才爬起來,自語道:“還不會,唉!真難!”
這時另一小喇嘛跑到廟門,用藏語叫道:“心燈!吃早飯了。”
心燈一骨碌爬起來道:“好啊!我早就餓了。”
“都濕透了,看你非受罰不可!”
心燈聞言停下道:“怎麽辦?我的衣服沒有了,你先借我一件罷!”那小喇嘛思索了一下道:“誰叫你每天都要換?再給你十套也不夠穿!罷,你跟我去換去。”
說著,兩個小喇嘛如飛的向左拐去,奔入了一座禪房,這間禪房一共住了八個小喇嘛,是全寺中最擁擠的一間了,心燈一進門,立刻把滿身僧衣脫得精光,嚇得那同來的“掩海”小喇嘛,連忙把禪門關上道:“心燈!你太隨便了,要讓師父們看見,又要罰你念經了!”
心燈笑道:“我不怕,我的經卷全部都會背了。”
說時掩海已然丟過了一件幹淨的僧衣,心燈接過匆匆地穿在身上,把濕衣塞在榻下,這時寺頂響起了三聲悠長的鍾聲,眾小喇嘛紛紛拿了碗筷,魚貫向齋堂走去。
這座齋堂可大得驚人,滿寺的喇嘛七千餘人,除了主持及少數高僧外,均在此處進食,這時七千餘喇嘛,分成十五路,排好了隊進齋堂。
約有半個時辰,眾喇嘛才進完,各將碗筷放在案頭,竟沒有發出一絲相觸之聲,七千餘喇嘛更是沒有一人談話,滿堂除了輕微的衣履聲外,簡直找不出一點其他的聲音。
這時佛鈴三響,一個老年的喇嘛,由三個喇嘛陪同,由正門而入,走往正坐,麵對七千餘喇嘛。眾喇嘛一齊雙手合十,低頭躬軀,高唱道:“阿彌陀佛!”
那老喇嘛名喀古,在寺中掌齋堂之職,地位甚高,他雙手合十,還了一禮,然後落坐,這時眾喇嘛紛紛就坐,喀古喇嘛用藏語高聲道:“近來各弟子均能愛惜天物,齋堂秩序也大有進步,本座至為高興,所以今天特別來此陪食,各弟子不必拘束,就開始吧!”
言罷眾喇嘛一齊將碗高舉過頭頂,閉目垂簾,動也不動。早有數百小喇嘛,分別提著茶桶及食盤,往每個喇嘛碗中注茶,每人麵前並放了兩大塊糌粑,如此而已。
眾小喇嘛好似受過了特別訓練,一個個步履輕快,不一時便分配完畢,這時又是一聲佛鈴響過,眾喇嘛立時低頭就食,滿堂竟連一點聲息也沒有,有些喝完了茶的喇嘛,隻須把碗高舉,立時有小喇嘛添上,而糌粑則不再添,食畢的喇嘛不再行禮,可自行退下。
心燈吃得甚快,不一時便吃完出來,將碗筷洗淨,放人禪房,正要尋個地方玩耍,突見經堂執事喇嘛耶土前來道:“心燈!經堂師父找你,快跟我去。”
心燈聽罷一吐舌,心知不是好事,但又不得不去,當下隻好硬著頭皮,隨著耶土喇嘛而去,沿途問道:“耶土師父,你可知道依克師父找我幹什麽?”
耶土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反正你逃不了一頓罵就是了。”
二人說著已經繞過了齋堂,由一條極寬的走道,奔向經堂。那經堂設在布達拉宮之第二層,藏經極為豐富,且有不少印文真經,每年內地均有不少遊僧來此求經。
心燈隨著耶土登階而上,逕入經堂主持大師依克喇嘛之禪房,抵達門口,耶土自行退去,心燈推門而入,這時依克喇嘛早齋方畢,他睜著一雙精光四射的修目,用漢語對心燈笑道:“心燈!你坐下,我有些問題要問你。”
原來這依克喇嘛並非藏人,傳為少林高僧遊方至此,以其佛理高深,且曉武事,深得主持藏塔大師器重,委以經堂之職。
心燈聞言坐定,依克撫手含笑道:“心燈!今天早課你到哪裏去了?”
心燈聞言一驚,心知依克必定查過早課,隻好道:“我在門口洗澡,還背了一卷經!”
依克聞言嗬嗬大笑,良久方止,點頭道:“好個用功的小和尚,你稟性聰慧,天資過人,可惜你野性太重,你可知道像你這樣是永遠成不了佛的,本寺上至主持,下至知客,無不對你愛護,尤其是本座。對你更是厚愛,十八年來每日單獨給你上課,為的就是要你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參悟佛門至理,即使不能成佛。也不負你一番修為,可是你卻令我太失望了。前天打傷人,昨天酗酒,今天又逃了早課去洗澡,你既然背了經卷,現在你就把今晨早課背來我聽,如果背不出來,我可要責罰你了。”
心燈聞言二話不說,把眼一閉,一張口“嗎咪唵噠!”滔滔不絕的背了下去,不到一盞茶時,便將一卷佛經背完,連一個錯字都沒有。依克聽罷滿心歡喜,笑道:“你果然聰慧過人,我問你,你可曾習過武功?”
心燈聞言不由一驚,立時答道:“沒有,沒有,我們佛家人,不學那些兇殺之事。”
依克聞言又上下把心燈看了一陣,直看得心燈心頭怦怦亂跳,耳中聽得依克道:“好了,沒有什麽事了,你午後再來吧。”
心燈才喘過一口氣來,連忙合十為禮,躬身退下。這心燈小喇嘛,在寺內因得主持大師藏塔喜愛,所以最為舒適,喇嘛均讓他三分。他並且經常逃課,可是考詢起來,他又能對答如流,所以日久他逃課,也無人責怪了。
這時,心燈跑往寺外遊玩,直到近午方才迴來,喇嘛們的午餐較為豐富,除糌粑酥油外,並有少許牛羊肉及蔬菜等。
心燈吃過了午飯,獨往經堂由依克大喇嘛單獨授課,依克喇嘛學富五車,怪的是他除了講授佛經外,其餘儒、道、墨諸家學術亦在講授之列,所以心燈得益匪淺。
到了晚上是眾喇嘛學禪之時,關於這一點,心燈顯得最為用功,他往往一坐要比其他喇嘛多坐上好幾個時辰,
這日心燈坐完了禪,已是二更時分,他出得房來,隻見皓月當空,滿天星鬥,他左右看了看。突見他僧袖擺處,身如飄風,一躍就是四五丈遠,沿著院牆向後奔去,片刻之後,他已繞到了經堂之後,隻見他“天風激絮”,身如巧燕般拔上了七丈餘,落向了“藏經樓”的窗台。
就在他腳尖才觸及窗台之時,突見他倏地翻身,“海鳥掠波”又落了下來,他才一站定,立往暗影石柱後隱去。
心燈才藏好了身子,便見一條黑影自經堂掠下。身如巨鳥,落地無聲,在月光下看清了,這人正是經堂大師依克喇嘛,他神色似乎有些慌張,睜大了一雙精光四射的小眼,四下不停地搜索著,良久才說了一聲:“怪了!”
依克說完此話,他二次擰身,撲迴了經堂,心燈嚇出了一身冷汗,心道:“好險哪!”
他可不敢馬上出來,足等了好久不見動靜,這才如飛的離開了經堂,他逕撲上了後院牆,四丈多高的牆躍身便過,在月光下,這個小喇嘛直如一粒滾珠,急若閃電地撲上了一片小丘。
在後嶺之處。一株枝葉稀疏的大樹下,倚靠著一個白發老人,他年過八旬,長眉入鬢,生得甚是枯瘦,可是他雙目開合之間,精光四射,令人不敢逼視。心燈見了老人,並不行禮,隻是笑著坐在老人對麵道:“師父,你來了多久了?”
老人冷冷道:“我問你。這十日以來,你總不準時到來,莫非你對於武學一途,已經淡薄了麽?”
心燈聞言一驚,他雙手合十行著佛禮道:“阿彌陀佛!師父你怎麽這樣說?弟子自遇師父以來,得益至多,隻怕師父不肯傳授,弟子哪敢有厭倦之心?”
說著又道了一聲“阿彌陀佛!”老人忍不住笑了起來,揚起了枯瘦的右手,在心燈的光頭上,輕輕的打了一下,含笑道:“你這個孩子,真不像修行的人,你既然如此說,我問你,你從我學藝有幾年了?”
心燈聞言,用手摸著光頭,思索了一下道:“弟子從師父學藝已有十年了。”
老人含笑點頭,雙眼無限摯愛地,把心燈看了看道:“不錯,你從我學藝已經有十年了,你可知道我為什麽,花費了十年的時間,不分寒暑的,把我全身的功夫都傳授給你?”
心燈聞言心中一動,搖頭道:“弟子不知……不過師父曾經說過,練武為的是防身護命,難道還有什麽別的用處嗎?”
老人搖搖頭道:“你好蠢!若說強身護命,我隻要傳你三年功夫就成了,何必花費十年的心血?我現在告訴你,習武之人是離不開江湖的,你既學了武,便由不得你了,你本非佛門中人,何必徒自浪費?現在為師要離開西藏,大概要一年後方可迴來,所以你在明年中秋以前,一定要向藏塔要求還俗。”
話未說完,心燈已是驚出了一身冷汗,驚道:“師父!我是佛門中人,我不能還俗。”
老人聞言麵色一變,冷笑道:“哼!你說什麽?你是佛門中人?我問你,何謂佛?佛在心頭坐,真正的佛門弟子,並不見得非要出家,隻須把佛放在心頭即可。多少修為多年的高僧,都不敢說是佛門中人,你不過剃了十幾年的光頭,居然自稱是佛門中人,小子!你太不懂事了,如果你不答應還俗,我立刻將你斃於掌下!”
老人說著,把那隻枯瘦如柴的手,慢慢的揚了起來,似乎真的就要把心燈抓死似的。心燈見老人目射精光,神色不善,不由嚇得說不出話來,老人又慢慢把手放下,看了心燈半天,微微地歎了一口氣:“唉!年青人是不該學佛的,你看你,小小年紀,正是闖蕩江湖的時候,卻被“成佛”這兩個字害苦了,也許我太自私了,當初我傳你武藝時,便存了私心,要你藝成之後,替我辦一件大事,否則我是不會傳藝於人的。你現在想一想,如果你終生不離開西藏,我立時把你武功廢了,同時你絕對不會感到痛苦的,如果你不欲喪失這身功夫,那麽你明年便要還俗,退出布達拉宮,替我辦完這件大事,然後你行止如何,我就不加約束了。”
心燈聽罷直嚇得心膽俱碎,他珍惜自己這身得來不易,出奇的功夫,可是他更眷念這恩育自己十八年的喇嘛寺,和那些長年相處的夥伴們。
老人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心燈,靜等著他的迴答,心燈想了半晌,最後咬了一下嘴唇道:“師父!我想過了,我……我答應你。”
說到後來,心燈竟流下了兩顆眼淚。老人這時臉上才浮上了一層安慰的笑容,歎道:“唉!你太軟弱了,太軟弱了!平白的辜負了天賦的異稟和我傳授的一身奇技。好了,不要哭了,你今天既然親口答應我,便是你出於自願,日後若有反悔,可別怪我不講師徒之情。現在你把‘落魂劍’舞一遍,從第八招起。”
老人說著,隨手拾了一節枯枝,遞與了心燈。心燈接在手中,站起了身子,把激動的心情,盡量的定了定,沉氣凝神,六合歸一,停了片刻,自己覺著漸入佳境,當下右臂平招,枯枝前伸,雙目平視,這正是“落魂劍”第八招第一式“泰山觀月”,端的是氣重山河,宛如一座金身菩薩,單這氣勢就夠驚人的了。
心燈這樣站了片刻,“驀”的一聲大喝,突見他身如飛弩,平空拔起了八尺,身在空中宛如一隻鴻雁,枯枝抖處,閃出了層層鞭影,才端詳,劍勢又變。“滄海尋珠”枯枝下壓,雙足空中虛蕩,競把整個身子扯平,身如鯉魚穿波,離地麵少有三尺時,猛收腿,身成坐姿,“浪裏迴頭”身若滾珠般,整個的轉了一個圈,枯枝伸處,帶出了破空勁風,直取敵人中盤。
這不過是霎那的功夫,心燈已在空中連使三式,且三式均不相連,上下前後均已襲到,端的神乎其技。
這時心燈劍勢展開,隻見倏前忽後,才上又下,僧袍飄飄,若大一個身軀,猶如在天風激蕩中的一顆飛塵,又似暴風狂飆裏的一團輕絮,快得讓人不可捉摸。劍風響成一片,遠遠望去,隻見一片枝影中,浮蕩著一團黑影,似幽靈,似鬼魅,天風激浪,狂龍舞空,銀河興波,靈池噴珠,輕巧快速到了極點,簡直讓你看不出是個人來。
老人以手撫髯,含笑旁觀,他心中充滿了驕傲和快樂,這個小喇嘛的舞姿,仿佛又把他帶迴到少年時代,憶起了自己劍掃江湖的雄姿盛事。
良久,心燈“一佛朝天”收住了劍勢,他好像個沒事人一般,競連一些唿吸的聲音都聽不見。
老人笑容未斂,用手拍了拍他道:“辛苦了,你坐下,我還有事給你講。”
心燈聞言坐好。老人伸手將枯枝接過道:“心燈!你這一年來功力最為長進,方才你那套‘落魂劍’是我成名江湖數十年的絕技,不知多少奇人折在我劍下,這套劍法妙在招數之變換不循常理,令人無法測防,用劍之人,最要者是能夠守定心神,以意念來馭劍勢,能夠做到這一步。往往自己一式出去,即可知道敵人三招內的變化。你方才舞劍時,我詳細的看過了。難為你小小年紀,竟能做到心神不懈,以意引勢。這也是你十餘年來,每晚坐禪之功,現在我把你的缺點告訴你,你要詳細聽著。”
說著老人以枝代劍,坐在地上一招一式的比劃起來,並詳細地為之解說。心燈聰慧過人。一聽便能記得,等老人講完這套劍法,已經過去一個更次了,老人隨手將枯枝丟掉,吐了一口氣道:“我快要走了,此去一年,我現在把一些必然的話告訴你,你從我學藝已有十年了。你可知為師我的姓名麽?”
心燈十年來學藝,一直稱老人為師父,可從來就沒問過老人姓名,聞言被提醒了,不由笑道:“師父!不是你老人家提起,我還想不到呢。”
老人仰頭看了看天空的明月,迴憶著說道:“我姓冷,名叫冷古。關於我的來曆現在暫不告訴你,我今年已經八十二了。遠在六十餘年前,我十五歲時即名滿江湖。因為我生性奇特,一意孤行,正邪各派都對我既恨且怕。因我酷愛修竹,尤其是年久老竹,所以江湖上稱我為“枯竹客”,到了我五十歲後便自稱枯竹老人,行道江湖。由於我幼得異人傳授,武功奇高,江湖上幾無對手,正邪兩途不知被我毀了多少人,就在十八年前,在西藏拉薩,我被天下十多個奇人圍攻,我一時不察,中了他們奸計,結果我為勢所迫,無奈之下親口答允,今生永遠退出江湖,這些事以後再與你詳談。我尚有事要辦,可是我已發過誓,今生不出江湖,所以我一定要找個替身。為我辦那未了之事,僥幸遇見了你,現我已將全身功夫傳你,這個責任自然要你負了。你如果能夠成功,便可複我自由,我還有一口氣沒出,在我死以前,我必須要出這口氣。
關於我要你辦什麽事,暫時還不能告訴你,等明年中秋,你離開此地時,我當詳細告你。我現在要走了。你功夫切不可擱下,我昨天傳你的口訣心法。一定要每晚要參悟一遍。
以前每次都是你先走,我們相處十年,你尚未見我站起來過,今天我要先走……”
枯竹老人冷古說完,未見動一動,身子已然站起來,心燈這才看清他隻有單足落地,另一隻腳虛空著,像是受了重傷,以往他一直坐著,有長袍掩著,卻不料他竟是一個殘廢,心燈當時不由驚得出了聲。
冷古哼了一聲,臉上帶出了一股仇恨之色,獰笑道:“這隻腳就是我未了之事,我死之前這口氣是非出不可的。好了!記住我說的話,明年中秋,你在此蓄發相見。”
說罷肥大的袖袍一擺,人已出去十餘丈,心燈忙道:“師父!……你等一下,我還有話……”
話未說完,冷古往空搖搖手道:“有話明年中秋再講,快迴去吧!”
他最後一句話說完,人如飄風,已然消失在茫茫的月夜裏。心燈癡立月下,心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個佛門的小喇嘛,被冷古攪亂了心,從此步入江湖,參與武林。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翌晨,早飯完畢,心燈忽蒙掌院大師藏塔召見,當下匆忙換了一身淨潔僧衣,套上了一雙僧鞋,由香堂主持全經喇嘛陪同,一齊往主持大師淨修禪房走去。
這藏塔喇嘛是布達拉宮的主持,年已七旬,為一有道高僧,他一年難得出房幾次,但是對於心燈,他似乎特別寵愛,每年總召見個十次以上。
藏塔喇嘛住在布達拉宮之第四層,心燈隨著全經登階而上,心中溫習著近日所學經卷,以備藏塔垂問。
布達拉宮十三層,其中以第四層布置得最為簡陋,然而藏塔一住數十年,從未移居。心燈這時走上了一條極長的甬道,腳下均鋪有編織極細的羊毛氈,沿途燃著油燈,愈加顯得這條甬道深遠莊嚴。
心燈來到藏塔禪房,門口掛著黃綾門簾,那全經喇嘛自行退下,心燈屏氣凝神,合十而入。
藏塔年已七旬,生得甚是枯瘦,他有著一對修長的白眉,那雙慈祥的眼睛,雖然由於年邁而失去了一部分生命的光彩,可是他那凝靜穩重的氣度,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可以使任何罪惡,在他的麵前低頭。
他這時盤坐在一幅巨大的佛像之前,右手執著一串佛珠,心燈連忙跪地“膜拜”。(按:膜拜為藏人對長者最敬之禮,即五體投地之跪拜磕頭也。)
藏塔微微一笑,合十答禮,笑道:“心燈!你且坐下,我有話與你詳談。”
心燈爬起來,畢恭畢敬的盤坐在藏塔的對麵,藏塔嘴角帶著笑,慈祥和藹的目光,在心燈臉上停留了好一陣,不由把個心燈小和尚看得心頭亂跳,耳聽藏塔道:“你先把你近日所習經卷背些我聽。”
心燈連忙應諾,遂按著教授秩序,一篇篇的背了下去,才背了三篇,藏塔含笑道:“很好!不用背了,我再問你幾個佛典。”
說著提出了很多佛經上的典故,心燈均能對答如流,藏塔顯得極為高興,但他卻突然轉了一聲輕歎,自語道:“明明是佛門中人,卻不能皈依我佛,這又如何解釋呢?”
心燈聽不懂他的話,可是又不敢問,這時藏塔又道:“心燈!你到這已十七年了,你可知我為何隻讓你剃發,而不讓你受戒麽?”
心燈雖然知道自己不是藏人,並且在寺中的地位,也比較別的小喇嘛來得突出,但他卻不知道為什麽,當下答道:“弟子不知。”
藏塔大師順手放下了佛珠,用著穩重的調子道:“你本姓蕭。名正庸。十八年前,有一奇人淩懷冰將你送此。至於你的父母為誰,以及淩施主與你是什麽關係,我均不知道,不過淩施主是我故友,他送你來此前,曾與我作長談,看他神色似有難言之處,當時言明將你寄此十五年,十五年後他來接你出寺,如果過了十一五年他還不來,就要你終生為僧了,我已經多等了他兩年了。”
“我今滅叫你來,就是要問問你,你是否有終生皈依我佛的決心,或是你另有打算……
心燈第一次聽到了自己的身世,也是他十八年來第一次想到生身的父母,這種意念立刻變成了一股奇怪的力量,使得他一向平靜如水的心田,掀起了一陣無法遏止的波瀾。
心燈被這個突來的消息所困擾著,他根本沒有聽見藏塔最後所說的是什麽。他隻是不停地想道:“我真該還俗了,我總要去找我的爹娘呀!我怎麽一向沒有想起過這個問題呢?”
藏塔見他雙目呆癡,不由輕2義了一口氣道:“我知道這麽說會擾亂你的心,可是你不同於一般受戒的喇嘛,所以一切事還是你自己作主好了。”
話末說完,心燈突然仰起了頭,眼睛裏閃出了奇異的光亮道:“大師!我……我想從今天起蓄發,明年中秋我要還俗。”
藏塔大師似乎吃了一驚,但立即恢複平靜道:“你這樣決定很好,我答應你蓄發的要求。從今天起你可以不參加寺內一切課業,你下去後,可以立刻搬到藏經樓去住。如果你有興趣,再多念點佛經,這樣到你明年離開時,你又可以多學不少,十九年!就算你與佛門結了一段善緣吧。”
心燈聞言正要講話,藏塔已搖手道:“你下去罷!我這就通知經堂。”
心燈不敢再說話,行禮而退,到了門外,似乎還聽得藏塔歎息著道:“明是佛門中人,卻有這一身糾纏。”
心燈踽踽的迴到了禪房,心中百感交集,他想到自己明年就要脫離喇嘛生活,到江湖上去闖蕩,去尋找自己的爹娘和十八年前送自己入寺的淩懷冰。
當晚,心燈就宿在藏經樓內,他隻燃了一盞昏燈,麵對著繁浩如山的經卷發呆,他想道:“把這些經卷全讀完,也許就可以成佛了!可是……它們現在對我已經毫無用處,我就要脫離這裏了。”
心燈癡想了片刻,把門掩上,複習了一下拳劍,然後又坐了一陣禪,將枯竹老人所傳內功口訣背習一番,這時天已三鼓,酷熱的西藏,已經開始有些清涼的夜風,心燈覺得甚是困乏,就在一張鋪有草席的木床上躺了下來,他心中起伏不定地,思索著未來的事物,這對於他整個的生命來講,確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大約有半個更次過去,心燈已快入睡,突然聽得門外有輕輕的衣履之聲,當時不由一驚,心道:“這麽晚還有誰來?莫非有人想偷經卷不成?”
心燈想到這裏,不由得緊張起來,他本是麵門而臥,當下連忙虛睜了眼睛,緊緊地注視著門口,不久房門果然被人推開了,進來了一個老喇嘛,他已年過七旬,可是那一對眼睛,仍然射出了逼人的寒光,令人看得出他是有著極高的武功的。
心燈見是依克進來,心中不由更為驚疑,當下仍然佯睡不起,那依克隨手將門帶上,輕輕地走到心燈身前,心燈嚇得把那雙開得僅有一線的眼睛也閉上了,耳中聽得依克輕聲的喚道:“心燈!心燈!”
心燈當是依克尋他有事,正要睜眼,突覺一股急快的勁力向自己睡穴按到,心燈大吃一驚,又不敢逃避,以防露出會武,當下連忙運氣護穴,依克二指已然按到,心燈怕他覺察,等到二股勁力才一接觸,依克指力吐完時,自己立刻也將內力驅散,然後假裝著,蠕動了一下身子睡去,好似中了穴道一樣。
那依克喇嘛果然未曾發覺,隻聽他輕輕冷笑一聲,自語道:“哼!有這個小和尚,倒添了我不少麻煩。”
說罷轉身離去,心燈又眯縫著眼望去,他不知道依克要幹什麽,他更不知道依克為何要點自己睡穴。
這時依克立身站在經架旁,似乎在思索什麽,心燈見他左手拿著一本紙簿及筆墨,一對眼睛不住地在經架上搜索,心中大為奇怪,暗道:“難道他要抄經卷?……他為什麽要半夜三更抄?……為什麽還要點我‘睡穴’呢?”
心燈正在納悶,突聽依克自語道:“就在這一套經裏,絕不會錯,二十二年都過去了,我不能空手而去!”
隨見他把手中紙簿筆墨,放在桌案上,然後開始去翻閱經架上一本本的經卷,心燈見他雙手翻飛,抽出一本經卷,便飛快的翻閱一遍,看完之後又放迴原處,然後又抽出另一本來,好似在尋找什麽一樣。
不一時他已把最下一層,每一本都翻過了,然後開始翻第二層,這經架頗高,第二層已經到了依克胸前,他極快地翻閱一遍,仍未找出什麽東西來,然後又翻閱第三層。
這種經架共有六層,足有三丈多高,依克把第三層也翻完了,看樣子仍是毫無所得,他停了手,漸漸地變得急燥起來,恨恨的自語道:“二十二年來,這些經卷我都翻遍了。”
心燈聽到這裏不由吃了一驚,本能的向這間巨大的經室看了一眼,心中暗暗驚異,這成千累萬的經卷,居然每一頁都被他翻到了,他到底是要找什麽呢?
心燈才想到這裏,又聽得依克自語道:“現在就剩了這三層,如果再找不到……那我真是死不瞑目了!”
說著又見他一躍八尺,由第四層上抽下了一本經卷,又開始翻閱起來,心燈隻覺得人影飄搖,不一時依克已翻到了最後一層,心燈突聽他一聲喜叫道:“有了,有了,哈哈!”
心燈聞言連忙看去,隻見依克雙手捧著一卷經卷,那張枯瘦的臉上泛出了笑容,他眸子裏閃礫出的光輝,使人可以看出他在極度的快樂和滿足中。
依克捧住了那卷經卷,好似獲得了奇珍異寶一樣,走到了書案前,那雙光亮的眼睛,向心燈掃來,嚇得心燈連忙將眼睛閉上。
那依克好似高興過度,對著心燈道:“可憐的小喇嘛,你還真想成佛?哈哈!我如果不為了這本東西,我會跑到這來受罪?我就要離開這裏了。”
心燈聽得依克所說的話,不由得一陣陣的心驚肉跳,暗道:“誰又想得到,這樣一個修為多年的高僧,竟是一副假麵目?”
隨見依克坐好,立時在桌上倒水研墨,打開了紙簿,立時揮筆急書,抄寫起來。
這時突聽值更的和尚打起四更,依克似乎吃了一驚,“啊”了一聲,將他才抄了兩句的紙簿卷了起來,又將那本經卷放迴原處,攜了筆墨,迅速的離開了。
這時已有早起用功的喇嘛,在焚香念經了,陣陣清脆的木魚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