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書記聽葉鳴說如果他答不上來,就願意喝兩杯酒,對他這份自信非常滿意,微微點了點頭,說:“好,那我們現在開始。司馬光在編撰《資治通鑒》時,經常會對一些曆史事件或是人物做出自己的評價,以供閱讀這本書的皇帝參考。這些評價很多都是經典名言,在開頭都會加上三個字:‘臣光言’,意思就是‘微臣司馬光認為’。我的問題是:在《資治通鑒》開篇時,第一段‘臣光言’,是談論什麽主題的?你能背誦一下其中最經典的幾句話嗎?”
葉鳴通讀過兩遍《資治通鑒》,對裏麵一些司馬光的觀點很感興趣,所以,這個問題自然難不倒他。而且,他猜出鹿書記要自己迴答這個並不算難的問題,目的也是順便給在座的李書記、夏必成、徐立忠上上課,讓他們也知道一下什麽是君子、什麽是小人。
於是,他便侃侃而談道:“鹿書記,這是司馬光在總結春秋末年智伯敗亡的教訓,而得出的一個關於德和才之間關係的論斷。他說:德才兼備者謂之聖人,德才兼亡者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凡選人用人,如果得不到聖人、君子,寧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愚人智商不高,能力不行,即使作惡也翻不起什麽大浪;而小人有才無德,他挾才以作惡,智力足以使其奸謀得逞,如虎添翼,危害不淺。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是很多的。這也就是司馬光的‘德才觀’:既注重‘才’,更注重‘德’,推崇有德行的聖人、君子,鄙視雖有才卻無德的小人。在談及那個寧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的觀點時,他還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原文是這樣的:‘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製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意思就是:愚者要害人,但能力不足,就好比一條想要咬人的乳狗,被咬的人很容易製服它;但是,小人能力很強,他要害人,就好比一隻長了翅膀的惡虎,對人的危害非常大。”
鹿書記聽他將這段話闡釋得非常明白,而且信口就背出了一段原文,不由頻頻頷首,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語重心長地說:“小葉對這段司馬光的德才觀闡釋得很透徹。同誌們,司馬光的這段話,對於我們這些領導幹部如何選人用人,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啊!到了我們這個級別的領導,周圍圍著自己轉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之中,聖人我估計是鳳毛麟角,但肯定有很多君子、賢人,也肯定有很多愚人、小人。所以,我們就要有明察秋毫的本事,要有一雙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要時刻注意區分哪些是君子、賢人,哪些是愚人、小人。而那些小人,往往都是一些能力很強的人,平時也很善於偽裝,很善於投機取巧,很善於巴結領導、討好領導。但往往是這些很有本事但德行很差的小人,對我們的事業危害最大。
以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小人王莽為例。這個大野心家、陰謀家,在篡位之前,拚命討好漢成帝和孝元皇太後。在時機未成熟的時候,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以致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他。為了獲得公正無私的好名聲,他甚至還先後逼自己兩個犯了過錯但罪不至死的兒子王獲、王宇自殺,致使他的夫人因為傷心過度而哭瞎了雙眼。就是這樣一個虛偽小人,在漢成帝死後,立即翻臉,毒死了自己的女婿漢平帝,並借一些祥瑞和圖讖,唆使人擁戴自己為帝,建立了一個短命的新朝,斷送了西漢的江山,並引發了綠林、赤眉起義,使天下動蕩了十多年,害得千千萬萬的人顛沛流離、家破人亡。所以說,小人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我們一定要時時警醒、處處留心,絕不能讓小人得誌,絕不能讓小人當權。”
說到這裏時,他眼睛看著葉鳴,微微一笑說:“小葉,我又要考校你一下了:唐代有一位大詩人,對王莽的虛偽有幾句生動的描寫。這位詩人是誰?詩的題目是什麽?這首詩的全文又是怎樣的?”
這個題目一出,李書記、夏必成雖然知道其中幾句,但至於這是誰寫的、原詩又是怎樣的,他們卻也搞不清楚,便都把目光投向葉鳴,看他是否答得上來。
葉鳴稍一思索,便胸有成竹地答道:“鹿書記,那首詩應該是白居易寫的,題目好像是叫《放言》,全詩共八句:‘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其中最後那四句是非常有名的,我想李書記、夏局長等領導應該都知道。”
夏必成點點頭,很佩服地說:“小葉,我原來聽徐飛說你博聞強記,知識麵非常廣,記憶力驚人,當時我還不大相信。現在看來,你確實是有過人之才。比如剛剛那首詩,我就隻知道後麵那四句,根本不知道前麵還有四句比較生澀的詩句。看來,你們k市地稅係統將你譽為係統內第一才子,並不是溢美之詞啊!”
坐在葉鳴右邊的夏楚楚,見自己的心上人麵對省委書記的考校,應答如流,還得到了自己父親的有種讚歎,不由既自豪又歡喜,目光緊緊地盯著葉鳴那張神采飛揚的臉,隻覺得自己現在幸福得像天仙一樣。
而鹿書記,他考校葉鳴的目的,一是要驗證一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另一方麵,也是想要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在李書記、夏必成等人麵前露一手,好滿足一下自己的自豪感。
因此,在聽完夏必成那段讚揚葉鳴的話之後,他臉上露出了自得和滿足的笑容,又喝了半杯酒,開始思考要出一個難一點的題目來考考葉鳴。如果他也答出來了,那自己就更應該高興了。
葉鳴通讀過兩遍《資治通鑒》,對裏麵一些司馬光的觀點很感興趣,所以,這個問題自然難不倒他。而且,他猜出鹿書記要自己迴答這個並不算難的問題,目的也是順便給在座的李書記、夏必成、徐立忠上上課,讓他們也知道一下什麽是君子、什麽是小人。
於是,他便侃侃而談道:“鹿書記,這是司馬光在總結春秋末年智伯敗亡的教訓,而得出的一個關於德和才之間關係的論斷。他說:德才兼備者謂之聖人,德才兼亡者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凡選人用人,如果得不到聖人、君子,寧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愚人智商不高,能力不行,即使作惡也翻不起什麽大浪;而小人有才無德,他挾才以作惡,智力足以使其奸謀得逞,如虎添翼,危害不淺。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是很多的。這也就是司馬光的‘德才觀’:既注重‘才’,更注重‘德’,推崇有德行的聖人、君子,鄙視雖有才卻無德的小人。在談及那個寧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的觀點時,他還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原文是這樣的:‘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製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意思就是:愚者要害人,但能力不足,就好比一條想要咬人的乳狗,被咬的人很容易製服它;但是,小人能力很強,他要害人,就好比一隻長了翅膀的惡虎,對人的危害非常大。”
鹿書記聽他將這段話闡釋得非常明白,而且信口就背出了一段原文,不由頻頻頷首,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語重心長地說:“小葉對這段司馬光的德才觀闡釋得很透徹。同誌們,司馬光的這段話,對於我們這些領導幹部如何選人用人,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啊!到了我們這個級別的領導,周圍圍著自己轉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之中,聖人我估計是鳳毛麟角,但肯定有很多君子、賢人,也肯定有很多愚人、小人。所以,我們就要有明察秋毫的本事,要有一雙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要時刻注意區分哪些是君子、賢人,哪些是愚人、小人。而那些小人,往往都是一些能力很強的人,平時也很善於偽裝,很善於投機取巧,很善於巴結領導、討好領導。但往往是這些很有本事但德行很差的小人,對我們的事業危害最大。
以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小人王莽為例。這個大野心家、陰謀家,在篡位之前,拚命討好漢成帝和孝元皇太後。在時機未成熟的時候,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以致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他。為了獲得公正無私的好名聲,他甚至還先後逼自己兩個犯了過錯但罪不至死的兒子王獲、王宇自殺,致使他的夫人因為傷心過度而哭瞎了雙眼。就是這樣一個虛偽小人,在漢成帝死後,立即翻臉,毒死了自己的女婿漢平帝,並借一些祥瑞和圖讖,唆使人擁戴自己為帝,建立了一個短命的新朝,斷送了西漢的江山,並引發了綠林、赤眉起義,使天下動蕩了十多年,害得千千萬萬的人顛沛流離、家破人亡。所以說,小人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我們一定要時時警醒、處處留心,絕不能讓小人得誌,絕不能讓小人當權。”
說到這裏時,他眼睛看著葉鳴,微微一笑說:“小葉,我又要考校你一下了:唐代有一位大詩人,對王莽的虛偽有幾句生動的描寫。這位詩人是誰?詩的題目是什麽?這首詩的全文又是怎樣的?”
這個題目一出,李書記、夏必成雖然知道其中幾句,但至於這是誰寫的、原詩又是怎樣的,他們卻也搞不清楚,便都把目光投向葉鳴,看他是否答得上來。
葉鳴稍一思索,便胸有成竹地答道:“鹿書記,那首詩應該是白居易寫的,題目好像是叫《放言》,全詩共八句:‘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其中最後那四句是非常有名的,我想李書記、夏局長等領導應該都知道。”
夏必成點點頭,很佩服地說:“小葉,我原來聽徐飛說你博聞強記,知識麵非常廣,記憶力驚人,當時我還不大相信。現在看來,你確實是有過人之才。比如剛剛那首詩,我就隻知道後麵那四句,根本不知道前麵還有四句比較生澀的詩句。看來,你們k市地稅係統將你譽為係統內第一才子,並不是溢美之詞啊!”
坐在葉鳴右邊的夏楚楚,見自己的心上人麵對省委書記的考校,應答如流,還得到了自己父親的有種讚歎,不由既自豪又歡喜,目光緊緊地盯著葉鳴那張神采飛揚的臉,隻覺得自己現在幸福得像天仙一樣。
而鹿書記,他考校葉鳴的目的,一是要驗證一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另一方麵,也是想要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在李書記、夏必成等人麵前露一手,好滿足一下自己的自豪感。
因此,在聽完夏必成那段讚揚葉鳴的話之後,他臉上露出了自得和滿足的笑容,又喝了半杯酒,開始思考要出一個難一點的題目來考考葉鳴。如果他也答出來了,那自己就更應該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