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隻一寸長、直徑卻也足有一寸的肥蟲,頭上生著兩顆微小的紅色複眼,詭異的是白亮油膩的身軀上爬著數十道猙獰扭曲紅色線條,隻是看一眼便讓人有種腸胃痙攣的感覺。
黎梨失聲叫道:“這是……聖血靈犀蠱?”
聖血靈犀蠱沐浴鮮血而生,喋血嗜殺,最喜食人腦髓,是能夠成長到六天境界的珍稀蠱蟲。更重要的是,聖血靈犀蠱能與主人心意相通,直接通過神魂向人意念。
雲夷文明落後,沒有傳訊符的存在,但是聖血靈犀蠱的存在似乎比所以這一點比起其六天級數的戰鬥力還要珍貴得多。
看到它的一瞬間黎梨便猜到了所謂巫神降下神諭的詳細過程,在滇族神使冊封巫女前,將聖血靈犀蠱的蟲卵埋入祭壇,讓其吸收巫女的血液破卵而出,再由某個修行者煉化。
有道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這蠱蟲雖然醜陋,但是能夠遠隔千裏與主人傳達心意。此後神使和修行者離開,將蠱蟲封印在祭壇中,讓其在土石中以蟲蟻蚯蚓之類小生物為食。
而每當蠱蟲接收到鮮血時,主人都會有所感應,並憑借蠱蟲放出魂力,溝通巫女的意識,從而降下“神諭”。
這樣看似是犧牲了一個多天境界的戰鬥力,然而方圓萬裏有多少部族多少人口?整個雲夷人類聚居的區域……又有幾個千裏?
黎梨看著聖血靈犀蠱猩紅的眼睛,就在熾烈的陽火邊打了個寒戰。
“長成這副蠢樣也能被你們冠上‘聖’字,看來雲夷的審美也真是夠重口味啊。”
寧殤有些嫌惡地揮手打出一道真氣,將之封印起來,隨手收入一直玉匣中。而那蟲子也沒有反抗,似乎是懶得挪動它相對於長度而言過分肥大的身軀。
雲夷的傳承中究竟有沒有上界大能自稱神明,寧殤不知道,但是他確信即便真的有所謂神諭存在,一個族人不過百許頭的小小黎族,是絕不可能接觸到雲夷神諭傳承的核心的。
雲夷明麵上說是原始部族聚居崇尚自由,但滇族作為一地霸主又怎麽可能真的疏於管理?
雲夷民風簡樸不喜拘束,滇族也不好冒大不韙效仿中原王朝強加管製,所以一切手段都在暗中,不說被管轄的小部族蒙在鼓裏,甚至連滇族的非核心修行者也不能知曉。
而巫女,就是這種手段的玄機所在。
巫女聽神諭,需要以自身鮮血祭祀,這是自滇族上古便流傳下來的傳統。滇族巫女憑血脈世代傳承,血祭可以理解,但是其他部族巫女分明是靠天賦選拔卻也遵循這一規則,便不由得讓寧殤懷疑其中有些蹊蹺。
寧殤知道上界一些大宗門需要信仰或氣運之力,便在下界設立傳承,弄出些所謂神諭之類的把戲,大都是利用傳訊印偽裝神祇發號施令。想必雲夷滇族也逃不出這個套路。
之前寧殤在石祭壇上站了許久,神識早在祭壇上掃了數個來迴。祭壇密閉,是用玄真石能量抽盡後所化的粉末輔以其他材料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絕神識探查,但是卻屏蔽不得刺血孽般圖的感知。
內裏有生靈的氣息。
寧殤不禁要冷笑,雲夷修行之道落後,傳訊印必然是沒有的,但是卻可以玄真石布置簡易的傳訊陣法。這便要求言辭務必簡明扼要,除了關鍵性的引導,不免會有些萬金油的性質,聽起來玄之又玄,便是所謂神諭。
原本寧殤初來乍到,也不了解巫女血祭的內情,但是那一絲微弱的生靈氣息已足以暴露真相。
細思巫女冊封的前後流程,最關鍵的一環,大概就是滇族下遣的神使。
雲夷人身體天賦不好,修行往往需借助外力,降頭巫術在雲夷修行道上地位極高。
而正楊真所說,降頭巫術很多都與神魂秘法有關,如這便意味著滇族的神使可以在冊封巫女時做手腳,再借助祭壇上銘刻的陣法,在巫女血祭之時製造“顯聖”之象。
將雲夷畫為千裏棋盤,其上的百餘個小部族,一代又一代巫女,都不過是滇族統治雲夷的棋子罷了。
巫蠱咒術都有些邪性,中原的王朝也素來對少數民族神明的詭異傳承有些忌諱,於是這套手段滇族自壯大開始便一直玩了這許多年。
而這樣簡單的小把戲之所以從未被拆穿,一是雲夷人心思單純,從古時便被洗腦,信仰早已根深蒂固,很難升起質疑的念頭。二則是確保巫女和神諭的神秘性,比如以血祭求神明顯聖這種用常理難以解釋的玄奧手段,不似雲夷的修行者能夠做到。
三說起來會顯得獨斷而殘忍,那就是殺人滅口。一人發現則殺一人,一族醒悟則屠一族。滇族是雲夷以一敵百的超級大族,又占著信仰的至高點,所作所為哪怕有傷天理,隻要不落在自己頭上,治下的小部族便不會去懷疑。
但是寧殤不在這個範圍之內。寧殤的眼界比雲夷人高出不知多少,他連聖人都敢質疑,連天道都敢不恭,所謂神明對他而言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至於追殺滅口?且不說雲夷人的普遍修為都不高,寧殤如今接了生死簿,就意味著大冥官方已經站在他身後,事情鬧的越大,對大冥日後統治雲夷就越有利,怎會讓他單挑麵對滇族?
如今這一局棋,與滇族對弈是大冥,皇帝朱閻對雲夷誌在必得,而滇族巫女失蹤,直接關係到兩地的和平能否維係,寧殤想要展開調查就必須先解開巫女和神諭的真相。
既然外族巫女是統治階級的把戲,那麽此時代大冥落子的寧殤也就無需顧忌滇族的麵子,直接戳穿,讓雲夷群眾認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被動處境,日後也便於大冥的王朝概念融入。
便如此時寧殤一道劍氣劈開祭台,神壇崩塌,某個執拗的巫女的信仰也在同一時間崩塌。
“怎麽會是這樣……”
黎梨站在破碎的祭壇旁重複著,神情有些呆滯,她生於黎族這偏僻弱小的部族,自身天賦在偌大雲夷毫不出眾,巫女的身份是她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驕傲,她一直對巫神的賞識深信不疑,而今日這驕傲卻被毀得體無完膚。
難怪她的族人可以為了一塊獸肉將神諭拋在腦後,因為神諭是假的,神明是假的,信仰是假的。
她本還對族人不顧她的勸阻接受寧殤的贈肉而失望,原來事實上天真的是她自己而已。
“難以接受麽?”寧殤冷淡笑道,“中原王朝的統治光明正大,一旦君主墜入魔道便會被群起而攻之,五千年來被推翻過無數次。相比之下還是滇族愚弄愚人的手段高明得多。”
黎梨咬著嘴唇,低下頭沉默了良久,好似心頭醞釀著火焰。
於是寧殤不懷好意地煽風說道:“你可別忘了,黎舒是巫神傳人。”
聽到這句話,黎梨猛地抬起頭來,雙眼通紅,嘴唇已經咬出了血。一字一句地說:“如果阿舒是被他們所害,我絕不會放過他們!”
寧殤拍了拍手,“那就詳細和我說說情況吧。正好我有興趣去和那些人鬥一鬥,順手幫你查查也不妨事。”
黎梨對寧殤深深行了個禮:“多謝前輩。”
寧殤與這姑娘打了半天交道,黎梨幾乎字字句句都跟自己對著幹,這一禮竟讓寧殤頗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寧殤在心裏笑笑,黎梨的弱點太鮮明,就是重感情。
對黎舒的親情也好,對黎族的責任心也好,對巫神的信仰也好,黎梨都偏執得過頭。寧殤本人心無因果,所以對此有些欣賞,但是卻覺得過猶不及。
譬如此時,寧殤先挑破了她和黎族的關係,又掀開了巫神的老底,然後用黎舒一壓,黎梨便得收斂起脾氣,把所有希望轉移到寧殤身上。
“如果說要和這場大戲背後的始作俑者作對,我們首先要了解滇族,除了他們,似乎也沒有別的勢力能有這樣的實力。”寧殤說道,“巫神巫祖巫女,這套騙術無疑是滇族搞出來的,隻是不知道這次黎族的變故是否與他們有關,是部分人的陰謀還是所有人的共同意誌。而分析滇族的情況,猜測他們的目的和手段,是揭穿真相的基礎。”
黎梨點了點頭,如果沒有感情的幹擾,她的心思也精明得很,她將湯碗放下,理清思路,說道:
“巫神的傳說從雲夷文明伊始至今,已經流傳了四千年,而滇族稱霸雲夷隻有短短一千年,我不認為關於巫祖和巫女的一切都是由他們虛構。”黎梨說道,“我生長在黎族消息閉塞,隻是大概聽說,千年前的巫女並沒有如今這樣普及每一個部族,而千年前滇族崛起,正是因為他們部族誕生了一個驚才絕豔的巫女,名為忘娘。”
“忘娘的修行天賦原本並不出眾,但是卻得到了巫神的真傳,一夜之間神魂之力突破境界,能溝通上天,據說此後滇族正是打著忘娘的旗號統領雲夷,巫女也正是從那時起而成為每個部族必不可少的傳承重位。”
“但是忘娘卻在滇族崛起後失蹤了。”
“這千年來,滇族借忘娘的血脈後代世襲巫女之位,聆聽巫神和巫祖的教誨。”黎梨說著苦笑一聲:“但是既然我們這些巫女都是假的,也不知道滇族巫女又該是什麽情況。”
寧殤沉默不語。
不是他沒有發現疑點,而是這個疑點太大,問黎梨,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答案!
千年!又是千年!
雪無晴是千年,被雪無晴擊殺的陰陽澗上界老祖是千年,通天金橋是千年,雲夷巫女……又是千年!
寧殤一直覺得炎黃域不簡單,不說千年前的眾多神秘人物,單單如今能聚集諸多上界之人,麟離風流兒軒轅晨雲旌以及青姨和自己……這是一方世界的氣運在轉動,猶如命運的車輪,一往無前地碾壓著時間的道路。
雪無晴說她來到炎黃域是因千機閣放出了陰冥天道碎片的消息,但是以寧殤的因果直覺,事情恐怕沒那麽簡單!
千年前,炎黃域究竟發生了什麽?
寧殤默然望著前方,雲夷的晚霧裏,世界的輪廓都變得模糊不清起來。
黎梨失聲叫道:“這是……聖血靈犀蠱?”
聖血靈犀蠱沐浴鮮血而生,喋血嗜殺,最喜食人腦髓,是能夠成長到六天境界的珍稀蠱蟲。更重要的是,聖血靈犀蠱能與主人心意相通,直接通過神魂向人意念。
雲夷文明落後,沒有傳訊符的存在,但是聖血靈犀蠱的存在似乎比所以這一點比起其六天級數的戰鬥力還要珍貴得多。
看到它的一瞬間黎梨便猜到了所謂巫神降下神諭的詳細過程,在滇族神使冊封巫女前,將聖血靈犀蠱的蟲卵埋入祭壇,讓其吸收巫女的血液破卵而出,再由某個修行者煉化。
有道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這蠱蟲雖然醜陋,但是能夠遠隔千裏與主人傳達心意。此後神使和修行者離開,將蠱蟲封印在祭壇中,讓其在土石中以蟲蟻蚯蚓之類小生物為食。
而每當蠱蟲接收到鮮血時,主人都會有所感應,並憑借蠱蟲放出魂力,溝通巫女的意識,從而降下“神諭”。
這樣看似是犧牲了一個多天境界的戰鬥力,然而方圓萬裏有多少部族多少人口?整個雲夷人類聚居的區域……又有幾個千裏?
黎梨看著聖血靈犀蠱猩紅的眼睛,就在熾烈的陽火邊打了個寒戰。
“長成這副蠢樣也能被你們冠上‘聖’字,看來雲夷的審美也真是夠重口味啊。”
寧殤有些嫌惡地揮手打出一道真氣,將之封印起來,隨手收入一直玉匣中。而那蟲子也沒有反抗,似乎是懶得挪動它相對於長度而言過分肥大的身軀。
雲夷的傳承中究竟有沒有上界大能自稱神明,寧殤不知道,但是他確信即便真的有所謂神諭存在,一個族人不過百許頭的小小黎族,是絕不可能接觸到雲夷神諭傳承的核心的。
雲夷明麵上說是原始部族聚居崇尚自由,但滇族作為一地霸主又怎麽可能真的疏於管理?
雲夷民風簡樸不喜拘束,滇族也不好冒大不韙效仿中原王朝強加管製,所以一切手段都在暗中,不說被管轄的小部族蒙在鼓裏,甚至連滇族的非核心修行者也不能知曉。
而巫女,就是這種手段的玄機所在。
巫女聽神諭,需要以自身鮮血祭祀,這是自滇族上古便流傳下來的傳統。滇族巫女憑血脈世代傳承,血祭可以理解,但是其他部族巫女分明是靠天賦選拔卻也遵循這一規則,便不由得讓寧殤懷疑其中有些蹊蹺。
寧殤知道上界一些大宗門需要信仰或氣運之力,便在下界設立傳承,弄出些所謂神諭之類的把戲,大都是利用傳訊印偽裝神祇發號施令。想必雲夷滇族也逃不出這個套路。
之前寧殤在石祭壇上站了許久,神識早在祭壇上掃了數個來迴。祭壇密閉,是用玄真石能量抽盡後所化的粉末輔以其他材料砌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絕神識探查,但是卻屏蔽不得刺血孽般圖的感知。
內裏有生靈的氣息。
寧殤不禁要冷笑,雲夷修行之道落後,傳訊印必然是沒有的,但是卻可以玄真石布置簡易的傳訊陣法。這便要求言辭務必簡明扼要,除了關鍵性的引導,不免會有些萬金油的性質,聽起來玄之又玄,便是所謂神諭。
原本寧殤初來乍到,也不了解巫女血祭的內情,但是那一絲微弱的生靈氣息已足以暴露真相。
細思巫女冊封的前後流程,最關鍵的一環,大概就是滇族下遣的神使。
雲夷人身體天賦不好,修行往往需借助外力,降頭巫術在雲夷修行道上地位極高。
而正楊真所說,降頭巫術很多都與神魂秘法有關,如這便意味著滇族的神使可以在冊封巫女時做手腳,再借助祭壇上銘刻的陣法,在巫女血祭之時製造“顯聖”之象。
將雲夷畫為千裏棋盤,其上的百餘個小部族,一代又一代巫女,都不過是滇族統治雲夷的棋子罷了。
巫蠱咒術都有些邪性,中原的王朝也素來對少數民族神明的詭異傳承有些忌諱,於是這套手段滇族自壯大開始便一直玩了這許多年。
而這樣簡單的小把戲之所以從未被拆穿,一是雲夷人心思單純,從古時便被洗腦,信仰早已根深蒂固,很難升起質疑的念頭。二則是確保巫女和神諭的神秘性,比如以血祭求神明顯聖這種用常理難以解釋的玄奧手段,不似雲夷的修行者能夠做到。
三說起來會顯得獨斷而殘忍,那就是殺人滅口。一人發現則殺一人,一族醒悟則屠一族。滇族是雲夷以一敵百的超級大族,又占著信仰的至高點,所作所為哪怕有傷天理,隻要不落在自己頭上,治下的小部族便不會去懷疑。
但是寧殤不在這個範圍之內。寧殤的眼界比雲夷人高出不知多少,他連聖人都敢質疑,連天道都敢不恭,所謂神明對他而言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至於追殺滅口?且不說雲夷人的普遍修為都不高,寧殤如今接了生死簿,就意味著大冥官方已經站在他身後,事情鬧的越大,對大冥日後統治雲夷就越有利,怎會讓他單挑麵對滇族?
如今這一局棋,與滇族對弈是大冥,皇帝朱閻對雲夷誌在必得,而滇族巫女失蹤,直接關係到兩地的和平能否維係,寧殤想要展開調查就必須先解開巫女和神諭的真相。
既然外族巫女是統治階級的把戲,那麽此時代大冥落子的寧殤也就無需顧忌滇族的麵子,直接戳穿,讓雲夷群眾認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被動處境,日後也便於大冥的王朝概念融入。
便如此時寧殤一道劍氣劈開祭台,神壇崩塌,某個執拗的巫女的信仰也在同一時間崩塌。
“怎麽會是這樣……”
黎梨站在破碎的祭壇旁重複著,神情有些呆滯,她生於黎族這偏僻弱小的部族,自身天賦在偌大雲夷毫不出眾,巫女的身份是她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驕傲,她一直對巫神的賞識深信不疑,而今日這驕傲卻被毀得體無完膚。
難怪她的族人可以為了一塊獸肉將神諭拋在腦後,因為神諭是假的,神明是假的,信仰是假的。
她本還對族人不顧她的勸阻接受寧殤的贈肉而失望,原來事實上天真的是她自己而已。
“難以接受麽?”寧殤冷淡笑道,“中原王朝的統治光明正大,一旦君主墜入魔道便會被群起而攻之,五千年來被推翻過無數次。相比之下還是滇族愚弄愚人的手段高明得多。”
黎梨咬著嘴唇,低下頭沉默了良久,好似心頭醞釀著火焰。
於是寧殤不懷好意地煽風說道:“你可別忘了,黎舒是巫神傳人。”
聽到這句話,黎梨猛地抬起頭來,雙眼通紅,嘴唇已經咬出了血。一字一句地說:“如果阿舒是被他們所害,我絕不會放過他們!”
寧殤拍了拍手,“那就詳細和我說說情況吧。正好我有興趣去和那些人鬥一鬥,順手幫你查查也不妨事。”
黎梨對寧殤深深行了個禮:“多謝前輩。”
寧殤與這姑娘打了半天交道,黎梨幾乎字字句句都跟自己對著幹,這一禮竟讓寧殤頗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寧殤在心裏笑笑,黎梨的弱點太鮮明,就是重感情。
對黎舒的親情也好,對黎族的責任心也好,對巫神的信仰也好,黎梨都偏執得過頭。寧殤本人心無因果,所以對此有些欣賞,但是卻覺得過猶不及。
譬如此時,寧殤先挑破了她和黎族的關係,又掀開了巫神的老底,然後用黎舒一壓,黎梨便得收斂起脾氣,把所有希望轉移到寧殤身上。
“如果說要和這場大戲背後的始作俑者作對,我們首先要了解滇族,除了他們,似乎也沒有別的勢力能有這樣的實力。”寧殤說道,“巫神巫祖巫女,這套騙術無疑是滇族搞出來的,隻是不知道這次黎族的變故是否與他們有關,是部分人的陰謀還是所有人的共同意誌。而分析滇族的情況,猜測他們的目的和手段,是揭穿真相的基礎。”
黎梨點了點頭,如果沒有感情的幹擾,她的心思也精明得很,她將湯碗放下,理清思路,說道:
“巫神的傳說從雲夷文明伊始至今,已經流傳了四千年,而滇族稱霸雲夷隻有短短一千年,我不認為關於巫祖和巫女的一切都是由他們虛構。”黎梨說道,“我生長在黎族消息閉塞,隻是大概聽說,千年前的巫女並沒有如今這樣普及每一個部族,而千年前滇族崛起,正是因為他們部族誕生了一個驚才絕豔的巫女,名為忘娘。”
“忘娘的修行天賦原本並不出眾,但是卻得到了巫神的真傳,一夜之間神魂之力突破境界,能溝通上天,據說此後滇族正是打著忘娘的旗號統領雲夷,巫女也正是從那時起而成為每個部族必不可少的傳承重位。”
“但是忘娘卻在滇族崛起後失蹤了。”
“這千年來,滇族借忘娘的血脈後代世襲巫女之位,聆聽巫神和巫祖的教誨。”黎梨說著苦笑一聲:“但是既然我們這些巫女都是假的,也不知道滇族巫女又該是什麽情況。”
寧殤沉默不語。
不是他沒有發現疑點,而是這個疑點太大,問黎梨,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答案!
千年!又是千年!
雪無晴是千年,被雪無晴擊殺的陰陽澗上界老祖是千年,通天金橋是千年,雲夷巫女……又是千年!
寧殤一直覺得炎黃域不簡單,不說千年前的眾多神秘人物,單單如今能聚集諸多上界之人,麟離風流兒軒轅晨雲旌以及青姨和自己……這是一方世界的氣運在轉動,猶如命運的車輪,一往無前地碾壓著時間的道路。
雪無晴說她來到炎黃域是因千機閣放出了陰冥天道碎片的消息,但是以寧殤的因果直覺,事情恐怕沒那麽簡單!
千年前,炎黃域究竟發生了什麽?
寧殤默然望著前方,雲夷的晚霧裏,世界的輪廓都變得模糊不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