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孟德
少年三國誌征文亂三國 作者:白日覺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命之人?”
“不錯。”
“毅遠你?”對麵的少年一臉疑惑地問道。
“正是區區。”楊越謙虛地應道。
“哈哈哈哈!”
曹操拍著幾案,仰天狂笑不止,他現在的姿態肆意放縱,全然沒有了剛與楊越見麵時候的狼狽模樣。
對麵,楊越見到這副情形,也不禁莞爾,同時,心中對麵前的這位老友敬佩不已。
自打當上了西園八校尉之後,曹操的人生經曆大體上可以總結為起起,落落落落。
刺董失敗,九死一生地亡命奔逃,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歇腳之處,卻又碰上了呂伯奢那一檔事,於是又接著抱頭鼠竄。等他跑到中牟,失手被一個小亭長擒獲的時候,曹操徹底跌入了人生的穀底。幸好,命運之神還沒完全拋棄他,這時一位貴人相助,讓曹操得以順利脫身。
之後,曹操終於挨到了陳留,拉起了一支隊伍,倡義旗,伐董卓。然後,便是天下討董,諸侯雲集,口號喊的震天響,可真正出兵擊董的,卻沒有幾個。
楊越倒是出兵了,可是在小勝了一仗之後,楊越便安心地做起了他的拉拉隊員,專注為曹操和孫堅搖旗呐喊。畢竟,那些打慣了羌戎的西涼兵實在是不好對付。
等到曹操執拗地選擇了孤軍奮戰的時候,即便是沒學好曆史的楊越也知道,他的下場,沒個好。
但是,楊越沒能料到的是,曹操的背運完全不像旁人那般隨便走走,而是要經受被命運吊起來,層見迭出的反複捶打。
靠著那數千成軍不久的陳留子弟兵,曹孟德英勇地對陣上了數倍於自己的砍慣了羌戎腦袋的西涼兵,而且還是同徐榮、李儒這樣的人做對手。接下來,就是一套堪稱敗仗標準化模板的流程走下來,曹老板的本錢家當幾乎賠了個底掉。要不是還有個曹洪跟在他身邊,這一次,曹操的三國誌殘卷,恐怕就要留在滎陽戰場上了。
後來,破產的曹老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再創業。討董戰中,孫文台領著數千淮泗子弟衝鋒陷陣,勢如烈火的場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曹操也學孫堅,跑到了揚州去招兵。隻是,這一路上,看好他、願意再次投資他的人,不多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精兵悍將不是誰都能降得住的,最起碼,曹老板就還差點火候。四千淮揚精壯組成的招募軍從丹陽走到龍亢,便嘩變了。
深夜,月黑風高,白天一起相約報國的子弟們燒了曹操的大帳,對其圍追堵截。孟德手中拿著倚天,身後領著少數親信,親手殺了數十人,才得以衝出重圍。等跑到了淮水,他的身邊隻剩了五百多人,孟德自己渾身上下滿是血汙,狀如惡鬼。
這,也是楊越趕到淮水邊時,所見到的曹操的模樣。
九死一生,才走到這裏,一夜之間,卻又幾乎失去了一切,自己也險些讓嘩變的部下搶去了殘卷。遭遇如此挫敗,曹操卻依然能坐在自己對麵,談笑風生,這就是楊越不得不佩服他的地方。
“酸棗一別之後,好久沒聽過孟德如此開懷地大笑了。”望著狂笑的曹操,楊越微笑著說道。
聞聽此言,曹操收斂起了笑容,轉而語氣凝重地說道:“毅遠,你還記得當初仲宣所作的七哀之詩嗎?”
“……”
楊越沉默以對,曹操則望著身旁奔流的淮水,開始自顧自地吟誦:“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楊越艱難地開口道出下句,念完隨即又閉上了嘴。這一次,連曹操也不再說話了,兩人一同陷入了沉默。
頃刻之後,曹操歎息著說道:“當初,你我起兵討董,是為了天下大義,蒼生社稷。可現如今呢?討董之後,三輔地,幾成飛灰,漢家民,顛沛流離。討董之後,猶不及其之先……”
話說到這裏,曹操不禁搖了搖頭:“我大漢,怎麽就走到了如今這步田地?”
楊越不無失落地答道:“人心變了,世道自然也就變了。”
“孟德,留下吧!你兵不過千,就算去了兗州,又能濟什麽事,留下來幫我,安一方太平,不好嗎?”楊越真誠地向對坐的少年發出了邀請。
曹操很不感冒地迴答道:“留下?哈哈!我如留此,勢必要分你之權柄,一處地方,政令兩出,日久必會生亂。若隻你一人在此,興許還能保住這裏的太平。如今兗州雖亂,卻也有轉機,我前去未必不能有所作為。”
“欸!天命之事,虛緲難測,也許確如毅遠你所言。”說到這裏,曹操指了指胸前,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宣言道:“可曹孟德一向是寧負天下,不負此心。操不信天命,隻盡人事。丈夫立世間,焉能隻求苟存,拚出一番作為,方不愧此生。若當真有天命攔於路前,那操便再掙出一個天命來!”
望著麵前慷慨激昂的老友,楊越心中不免生出一陣唏噓。
這麽多年過去了,曹孟德依舊還是當年洛陽城裏那個放蕩不羈,任俠仗義的意氣少年,從未曾變過。
“哈哈!好,曹孟德,英雄誌氣,誓如當初。我等著,看將來天下,到底是君之天命,還是我之天命!來,此杯,我來敬君。”楊越捧起酒杯說道。
說罷,兩個人推杯換盞,飲起了送行酒。
酒酣之時,曹操還提到了一句話:“操如若真的敗亡身死,會著人將我手中的殘卷送與你的。”
對此,楊越不屑地表示道:“哼!你還是自己守著吧!時候到了,我自會從你手中,搶過來!”
淮水之畔,兩人鄭重地踐行道別之後,曹操繼續領著他剩下的兵士們前往兗州,開辟他的事業去了。
亂世一起,如大風卷水,林木為摧,大道日益淪喪,接下來的,將會是一個卑鄙者與機會主義者並起的中原。
然則,縱使這世間風雪再大,也總會有人不顧風雪,萬死不辭,一往無前。
“不錯。”
“毅遠你?”對麵的少年一臉疑惑地問道。
“正是區區。”楊越謙虛地應道。
“哈哈哈哈!”
曹操拍著幾案,仰天狂笑不止,他現在的姿態肆意放縱,全然沒有了剛與楊越見麵時候的狼狽模樣。
對麵,楊越見到這副情形,也不禁莞爾,同時,心中對麵前的這位老友敬佩不已。
自打當上了西園八校尉之後,曹操的人生經曆大體上可以總結為起起,落落落落。
刺董失敗,九死一生地亡命奔逃,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歇腳之處,卻又碰上了呂伯奢那一檔事,於是又接著抱頭鼠竄。等他跑到中牟,失手被一個小亭長擒獲的時候,曹操徹底跌入了人生的穀底。幸好,命運之神還沒完全拋棄他,這時一位貴人相助,讓曹操得以順利脫身。
之後,曹操終於挨到了陳留,拉起了一支隊伍,倡義旗,伐董卓。然後,便是天下討董,諸侯雲集,口號喊的震天響,可真正出兵擊董的,卻沒有幾個。
楊越倒是出兵了,可是在小勝了一仗之後,楊越便安心地做起了他的拉拉隊員,專注為曹操和孫堅搖旗呐喊。畢竟,那些打慣了羌戎的西涼兵實在是不好對付。
等到曹操執拗地選擇了孤軍奮戰的時候,即便是沒學好曆史的楊越也知道,他的下場,沒個好。
但是,楊越沒能料到的是,曹操的背運完全不像旁人那般隨便走走,而是要經受被命運吊起來,層見迭出的反複捶打。
靠著那數千成軍不久的陳留子弟兵,曹孟德英勇地對陣上了數倍於自己的砍慣了羌戎腦袋的西涼兵,而且還是同徐榮、李儒這樣的人做對手。接下來,就是一套堪稱敗仗標準化模板的流程走下來,曹老板的本錢家當幾乎賠了個底掉。要不是還有個曹洪跟在他身邊,這一次,曹操的三國誌殘卷,恐怕就要留在滎陽戰場上了。
後來,破產的曹老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再創業。討董戰中,孫文台領著數千淮泗子弟衝鋒陷陣,勢如烈火的場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曹操也學孫堅,跑到了揚州去招兵。隻是,這一路上,看好他、願意再次投資他的人,不多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精兵悍將不是誰都能降得住的,最起碼,曹老板就還差點火候。四千淮揚精壯組成的招募軍從丹陽走到龍亢,便嘩變了。
深夜,月黑風高,白天一起相約報國的子弟們燒了曹操的大帳,對其圍追堵截。孟德手中拿著倚天,身後領著少數親信,親手殺了數十人,才得以衝出重圍。等跑到了淮水,他的身邊隻剩了五百多人,孟德自己渾身上下滿是血汙,狀如惡鬼。
這,也是楊越趕到淮水邊時,所見到的曹操的模樣。
九死一生,才走到這裏,一夜之間,卻又幾乎失去了一切,自己也險些讓嘩變的部下搶去了殘卷。遭遇如此挫敗,曹操卻依然能坐在自己對麵,談笑風生,這就是楊越不得不佩服他的地方。
“酸棗一別之後,好久沒聽過孟德如此開懷地大笑了。”望著狂笑的曹操,楊越微笑著說道。
聞聽此言,曹操收斂起了笑容,轉而語氣凝重地說道:“毅遠,你還記得當初仲宣所作的七哀之詩嗎?”
“……”
楊越沉默以對,曹操則望著身旁奔流的淮水,開始自顧自地吟誦:“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楊越艱難地開口道出下句,念完隨即又閉上了嘴。這一次,連曹操也不再說話了,兩人一同陷入了沉默。
頃刻之後,曹操歎息著說道:“當初,你我起兵討董,是為了天下大義,蒼生社稷。可現如今呢?討董之後,三輔地,幾成飛灰,漢家民,顛沛流離。討董之後,猶不及其之先……”
話說到這裏,曹操不禁搖了搖頭:“我大漢,怎麽就走到了如今這步田地?”
楊越不無失落地答道:“人心變了,世道自然也就變了。”
“孟德,留下吧!你兵不過千,就算去了兗州,又能濟什麽事,留下來幫我,安一方太平,不好嗎?”楊越真誠地向對坐的少年發出了邀請。
曹操很不感冒地迴答道:“留下?哈哈!我如留此,勢必要分你之權柄,一處地方,政令兩出,日久必會生亂。若隻你一人在此,興許還能保住這裏的太平。如今兗州雖亂,卻也有轉機,我前去未必不能有所作為。”
“欸!天命之事,虛緲難測,也許確如毅遠你所言。”說到這裏,曹操指了指胸前,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宣言道:“可曹孟德一向是寧負天下,不負此心。操不信天命,隻盡人事。丈夫立世間,焉能隻求苟存,拚出一番作為,方不愧此生。若當真有天命攔於路前,那操便再掙出一個天命來!”
望著麵前慷慨激昂的老友,楊越心中不免生出一陣唏噓。
這麽多年過去了,曹孟德依舊還是當年洛陽城裏那個放蕩不羈,任俠仗義的意氣少年,從未曾變過。
“哈哈!好,曹孟德,英雄誌氣,誓如當初。我等著,看將來天下,到底是君之天命,還是我之天命!來,此杯,我來敬君。”楊越捧起酒杯說道。
說罷,兩個人推杯換盞,飲起了送行酒。
酒酣之時,曹操還提到了一句話:“操如若真的敗亡身死,會著人將我手中的殘卷送與你的。”
對此,楊越不屑地表示道:“哼!你還是自己守著吧!時候到了,我自會從你手中,搶過來!”
淮水之畔,兩人鄭重地踐行道別之後,曹操繼續領著他剩下的兵士們前往兗州,開辟他的事業去了。
亂世一起,如大風卷水,林木為摧,大道日益淪喪,接下來的,將會是一個卑鄙者與機會主義者並起的中原。
然則,縱使這世間風雪再大,也總會有人不顧風雪,萬死不辭,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