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季的第二件大事,是道真功法大會,在穀神殿舉行,每年都由“玄”字輩的幾位師尊輪留講授或解讀千年傳承的道藏真法和古箴典文,一般都是先由一位師尊宣讀一段,接著講解,然後結合修真的實踐共同辨論,這樣更利於修行中的糾歧納正和開愚啟智。


    今天的功法大會,掌門玄極子親自誦讀了剛才祭文中的那三段古老的道藏真經:“初有太極,是生兩儀。惟初大一,道立於一;陽升陰降,造分天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一闔一辟,謂之變也,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形而上者,謂之道也,形而下者,謂之器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也,推而行之,調之通也……”


    李青童一聽,不還是剛才那一套嗎?便又心猿意馬起來,因為心有旁騖,根本就聽不進心裏,好在他曆經了奇劫奇遇,又沐浴過“混沌洞”,雖差點喪命,但因為服了青陽派的“至寶三丹”,化腐朽為神奇,飛速地完成了洗髓拓脈的築基過程,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轉變,不知不覺中已煉就了過目不忘的神技和聞耳不遺的本領,所以雖然沒有用心去聽,卻已印記在了心裏,以後可以反複心讀。


    後來他就斷斷續續地聽見師傅講解的聲音,大意是:這段古老的道藏箴文,相傳是從紫陽山無極峰上發現的太古古陵天道陵前的天道碑上拓下來的,是幾千年前人類的始祖女媧娘娘和伏羲聖皇時代留下來的仙鳥靈獸體文,也許是幾萬年以前的遠古智慧也未可知,反證是沒有明確的歲月記載,更無法考證其具體的年代。據說當時還在天道陵中發現了一本薄薄的帛書,帛書也用仙鳥靈獸體文字寫成,書中記載了一些有關人族起源的傳說和神話故事,還提到了元始、道德和靈寶三個自稱是弟子的人。相傳僅僅把那些仙鳥靈獸體的文字破解出來,以便讓後人看懂,就花費了紫陽派前三代祖師三百年的時間,還有幾十人甚至數百人的心血,至於對這些道藏古文如何理解,幾千年以來,那更是百人百解千人千意了……


    李青童坐在大殿裏,時不時斜掃一眼旁邊的藍青玥,心不在焉地聽著師傅的講解,根本就聽不到心神裏去,好在他腦中象裝上了現代的留聲機和錄音筆似的,雖然沒有用心神去聽,卻都一音不漏地留在了自已的記憶裏,日後還可以去迴聽迴放。


    藍青玥因為是東脈最小的弟子,和他同樣坐在了最後一排,中間橫隔著一道四、五步寬的殿中通道,隻見她安然盤坐在那兒,衣若白雪,人如蠟像,寂靜地諦聽著掌門師尊的誦讀和講解。一陣秋風從殿門吹來,將後麵挨著門口的兩排人都吹得衣襟飛舞,頭發飄揚。諸人急忙去整理衣襟,撫攏亂發,窸窸窣窣的聲音驟然響起,殿內頓時一片紛擾,但掌門師尊的誦講卻是依然如故,未受一絲一毫的影響。李青童乘機大膽地轉頭向右側看去,但見藍青玥白衣鼓蕩,黑發躍舞,身體卻依然是紋絲無動。上午的陽光斜照進殿裏,落在了諸人的臉上和身上,她那如玉雕雪塑般的皎白麵龐,恰好映罩在了淡金色的光暈裏,雖然清冷如故,看不出一絲的歡顏悅情,卻還是透閃出了些許溫潤的光澤,在李青童看來,就多了一抹若有若無的溫情和馨意;一雙明亮的瞳眸,卻一直是深若秋水,靜若沉丸,跟著師尊的誦講聲,沉浸在無盡的道虛裏,神遊在精神的世界中,融合在信仰的歡愉間,對身邊的一切都是視若無睹,觀若無物,見而無見;秋風鼓蕩的白衣下,隱隱能見到她線條玲瓏的美妙身軀,在秋風暖陽的溫浴中,此刻也散發著青春的芬芳,隻是沉穩如塑,宛若金身銀骨,意念與道虛熔鑄在了一起,身心如一,物我兩忘,更顯得其神色超然,魅力天生,猶如天使聖女飄落凡塵,安坐殿間……


    後來,潛神凝誌的藍青鑰被諸人的爭辨聲吵醒了,整個大殿上的人群都進入了道藏精典的激烈辨論中,結合修行實踐的辨論是熱烈而尖銳的,無論是師尊們還是弟子們,都在自由自在的抒發著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弟子不讓師傅——不用象平時一樣顧忌師傅的尊嚴,師傅不矜弟子——不用象往常那樣保持做尊上的矜持,很多人都爭得麵紅耳赤,認為對的就堅持自己的真知灼見,認為錯了就虛心接受對方的真知,誰的妙語如流星閃耀,立即就會引起滿殿的喝彩,誰得的真知如真珠般地發出爍爍的光華,也會引發眾人發自內心的由衷的讚歎,全場的辨論異彩紛呈,大道流光,高潮迭起。藍青玥第一次參加這種道功法會的辯論,這才感受到了初入茅廬的年幼與無知,更初步體會到,道藏如大海,個人如水滴,道德之法寬廣無界限,修真之路漫長無絕期。


    而李青童呢,卻在這個秋風拂葉的光陰中心旌搖曳,在這個暖陽斜照的大殿上心猿意馬,秋風拂葉拂動了他初開的情扉,暖陽斜照照化出他少年的浮躁,眸光飄閃,心隨情飛,皆為伊人而縈繞,道藏功法雖然流入了記憶,卻幾乎是一句也沒有聽懂,一上午的時間便在這浮躁的暖陽裏匆匆飛躍,飛速流逝了。


    中午過後開始第三項活動,也是今年的大考季裏最主要的活動,那就是弟子們的定價升級考試,安排在穀神殿殿前闊大的穀神廣場上,分組進行。


    兩脈五峰的弟子們,無論是真傳弟子還是記名弟子,都是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今年正逢大考之年。以往都是在“玄”字輩師尊中推舉一人主持,其他師尊共同組成考評團。主持考評是青陽派內一件無上的榮光,這一次因為雷震子高調過來參加秋白節活動,玄極子掌門就把此次光榮的機會直接讓給了他,其他幾位師尊,包括玄極子掌門本人、都隻是作為考評團的普通考官來參加考評的,大師尊雲中子也是樂哈哈地跟在其中、居中調謔,三師尊玄鳴道人神色沉寂、寡言少語,四師尊風彩依舊,美神般地端坐在那兒,時而妙喻連珠,語驚四座,時而溫潤如玉,頤然如風。


    考試的內容與形式並不複雜,就三個科目:凝神坐道,這一個是必考科目,重點考察弟子們的基本功;製器與煉丹,這個二選一;拳法與劍法,也是二選一。往屆也是如此。所有參加考試的弟子組合在一起,不分真傳弟子還是記名弟子,根據不同的科目分成不同的若幹組,參加流水考試;整個青陽山上的人,包括師尊、弟子、顯者、隱者、長使、短雇、勞工、幫役等形色諸人,誰都可以前來觀摹體悟,感受道藏心法,觀摩武功拳劍。


    考試項目中首先進行的是凝神坐道。凡參加評級進階的弟子都要參加這項考試,所以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數最多,兩脈五峰的所有弟子幾乎全都報了名。


    凝神坐道了分成了四場,以抽簽的方式將人分組合團,每百名弟子為一個團隊,依次序參加各場的考試,故被稱作“百人團”。“百人團”中的百名弟子是一起進行的,他們不是比時間,而是比坐定中自己心相的變化,具體說來就是每個人體內小天地的境界、內丹形成與否、以及內丹孕育出的元嬰的演化。大殿台階上的五位師尊與諸弟子們一起坐道,他們以自己的神識,隔空潛入每名弟子的神識,從而感知出每名弟子的心象變化,最後判定出了每個人凝神坐道的品質品階。這項考核純屬於內行看門道,但外行卻看不到半點的熱鬧。


    李青童心中頓時生出無限的感慨,為自己的不定性而內感羞慚,再也不敢忽思亂想了,乃凝心定力,全力迎接自己入山以來的首次定階考試。於是,他果斷地收起這無韁的心猿意馬,把自己的心神思緒集攏起來,將神識沉沒於內心深處,深潛入道虛的境界裏,自己也漸漸進入了一個渾渾沌沌、無光無色的世界,內觀自己的身體中,漸漸跳躍出一個亮光、一個象嬰兒似的有形又無形的生命體,將自己的心神照亮,將周圍的世界漸漸照亮。他好象來到了一個廣闊的宇外世界,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地展荒原,廣闊無邊。天上有個太陽,雲中百鳥朝陽,有人在飛;水中有個月亮,地上百草豐茂,有獸縱躍;山水之間,草木之伴,有人群來來往往。太陽如燭紅的轉盤,轉走了一個個黑暗的夜幕,轉來了一個個明朗的天空;轉走了彌望無際的大海,轉來了蒼茫連綿的群山;轉走了一個萬木凋零冰雪凱凱的秋冬,又轉來了一個百花爭豔草木芳華的春夏。天上的雲層如神奇的魔幕,一會兒瓊白,一會兒紅彤,一會兒烏黑,變幻著不同的顏色,也變幻出無數的意象:鳥一樣的獸,獸一樣的妖,妖一樣的怪,怪一樣的魔,魔一樣的鬼,鬼一樣的神,神一樣的人;人一樣的鳥,人一樣的獸,人一樣的妖,人一樣的怪,人一樣的魔,人一樣的鬼,人一樣的神……一個千奇百怪的真幻世界,在他的冥思凝想中恍然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紫樹真傳異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鬼衣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鬼衣蟲並收藏青華紫樹真傳異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