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卷篇二應曰:渾沌之元聚而為始,盤古生而開天辟地;渾沌之元散而返終,盤古死而身體化為宇宙間的萬物。元神雖溘然長逝,廣大宇宙成焉。有天有地,有日有月,有雷有風,有水有火,有山有澤,有花有樹,有獸有禽,有走有飛,有神有魔,有妖有鬼,有四時變幻,有雨潤雪裹,有縱橫,有生命嚎歌,有鷹擊長空,有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遼闊。開元神功殊業,萬古億年流傳。
幾萬幾萬年的時間匆匆而過。這樣的世界卻一直充滿著、平淡、無聊和寂寞。因為這個世界,雖然有物種萬類、生命千族,卻都無思無戀,無情無愛,無憂無喜,無悲無歡。所謂神,所謂魔,所謂妖,所謂怪,不過是能控製山川洪火的異能獸,不過是能支配諸生萬物的長壽禽,或者是天賦魔法奇力的各種異形怪。諸神隱於天上,出沒於水陸間,是整個宇宙的主宰,是世界上最為稀有最為長壽最為高貴的生命種類;他們是自然的產兒,天孕其母,無性而生,命終而散歸自然;在他們長達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壽命裏,除了無休無止的修煉功法,除了倒頭一睡就是上百年的眠休,除了餓了暴食生肉野果、渴了痛飲山泉湖水的飲食過程,就剩下形單影隻的遊走、和獨對山川美景的孤坐,他們幾乎就沒有什麽情感。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感受到一點點的孤獨和寂寥,可是若想找個同類的玩伴,需要象後世過年過節一樣地等待,即便僥幸遇上另外的一個神,因為彼此孤單慣了,也玩不到一塊兒去,很快又會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實在無聊透頂時,也隻有騰雲駕霧地狂奔一番、或獨自在那兒移山倒海、或對著山川引洪爆火,自我玩鬧罷了;要麽就追逐身旁的猛獸飛禽,或者一爪破開它的內膛,望著它在痛苦的哀號中死去,或者一掌將它拍擊到山岩上,看著它一聲不鳴地瞬間暴斃。
天道碑碑文段三曰:一闔一辟,謂之變也,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形而上者,謂之道也,形而下者,謂之器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也,推而行之,調之通也。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悅,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天書卷篇三應曰:又是幾萬年如疾風而過。這時出現了一個名叫女媧的女神。她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美麗的神,經常麵對大澤欣賞自己的美貌和倩影。在經年累月地自我欣賞的過程中,她逐漸產生了愉悅的情感和體會,漸漸地變成了一位心感較強的會體念情緒的神,也就體會到了更淡的單調、更多的寂寥、和更深的孤獨。終於有一天,坐在澤邊對著如鏡湖麵的她,靈感乍現,順手仿著自己捏起泥像來。她把這些泥像稱作為“人”。為了讓泥人不再象神一般地孤獨和憂鬱,她不遠千裏飛往牛首山,摘取了很多鮮紅如火的鬼草,絞碎了和入泥中,因為鬼草能消除憂鬱和孤獨。這時她又冒出一個更為新鮮的想法,因為見慣了飛禽走獸的雌雄相合、和它們結伴成群地群居生活——而這一直是天神界所不恥的囉嗦而低能的行為,於是就試著用這個辦法、把這些泥象分成了“男”和“女”兩類。接著她又不遠萬裏飛往南荒大野,采摘了無數火紅火紅的紅豆,將每枚紅豆都一剖兩半,分別摶入兩個不同性別的泥人心胸,以便讓每對男女都會產生相思之情,從而真正地消除掉她(他)的孤單。當然她還摻入了許多其他多種有益的奇花異草,反正是能想到的都做了。最後向這一排排的泥人吹了一口魔法仙氣激活了她們。從此,一群嶄新的生命在天地間悄然誕生了,她們共同的名字就叫做“人類”。
當是時也,天上時時有猛禽飛掠,陸上處處有兇獸出沒,水澤之中有蛟龍稱霸,山莽之間有妖怪橫行,夜深人靜時還會有幽鬼出來覓命,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變得極為惡劣和兇險。但是女媧神俯瞰世間,對此早已洞若觀火、了如指掌了,因此在摶土捏人的過程中,她還摻入了絞碎的勤勞根、勇氣柯、堅韌核、智慧果、細巧葉和鑽琢芯,賦於了人類勤勞、勇敢、堅韌、智慧、細心、靈巧和善於模仿鑽研的本能。嶄新的人類看上去很脆弱,他們在體能上遠不如猛禽兇獸,在手段上更不及妖精幽鬼,在功法上遠不及仙怪,但是由於女媧神賦於的本能和基質,他們不但在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繁衍開來,而且一直與周圍惡劣的環境進行著不屈不撓地抗爭和戰鬥,並在數千年的爭鬥中,逐漸將自己演化成了一個又一個知慧而強大的群族部落,遍布中土大陸,成為與神族、水族、獸族、禽族、魔族、妖族、蟲族、鬼族並存於天上地下的九大族種之一,蒸蒸然竟有超越陸上諸族的勢頭。
人族的蒸蒸發展引起了九天之上神族們心中極大的恐慌,可是人類已經在下界燎原成勢,天神想徹底地消滅他們也已經無能為力了,隻好說服天帝召來了女媧神,想讓她去湮滅這些人類族群。因為女媧是人類族群的母神,任何一個生命族群,不論它有多麽得強大,母神永遠都有能力瞬間決定其生死存亡。可是這些人類族群就是她自己的孩子啊!而且,這些孩子們因為懂得了相思而懂得了相戀,因相戀而產生了相愛,因相愛而有了美麗而悅心的感情。她(他)們因想愛而相合,男女歡愉地相合而繁衍著後代;她(他)們遠離了憂鬱,告別了孤獨,過著團結如蟻的群族生活,衣食相助,強弱相幫,老幼相扶;她(他)們的思戀與情愛交織在一起,彼此之間悲歡與離合共生,歡喜與擔憂並溶;她(他)們才是這天上地下最讓人羨慕的生命族類。這麽美好燦爛的生命族類,別說是自己的孩子們,就是與自己無關,也不忍心去湮滅或摧殘她(他)們啊?美麗的女媧神毅然拒絕了九天之上神族天君無理無情的要求,天帝一怒之下要削除女媧在九天之上的神籍,逐下凡間落為凡女。女媧的哥哥伏羲神憤然站了出來,替妹妹打抱不平,天帝便將二人一同流放到了下界。孤獨而蕭縮的天界本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隻是連累了伏羲,女媧的心裏著實有些歉然。伏羲心裏卻並沒有絲毫的怨言,他也早就聽說下界人類族群的事了,也早就想下去看一看,便坦然隨女媧來到了下界的中土大陸。
神族們心病難除,心中不甘,便縱容一些天神到下界破壞和搗亂,甚至暗派一些惡神下凡來製造災難禍端。先是水神共工大戰火神祝融、不周山崩而天塌地陷,女媧就煉五彩石補天;而後不斷有惡龍猛獸毒蟲前來禍害人類,女媧與伏羲斬龍殺獸,造福人間,人類重新獲得了新生,又能安居樂業了。女媧和伏羲被人類情感豐富的美好生活方式所深深地吸引和打動了,兩人遂兄妹相婚,一起過上了靈肉交融的幸福生活。後又為人類製婚姻,定嫁娶,兩人再也沒有迴天界,而是與人類的族群為鄰,結廬而居,相依相伴生活了下來。伏羲教人結網捕魚、引天火烤肉庖食、結繩記事、畫爻製卦、悟天地之理、明修真之道。他們從天上最強大的神族中覓得天機,摸索出了一套叫作修真悟道、煉氣成仙的方法,可以仰神族修長生,俯鬼族窺鬼計,向妖族煉體魄,從魔族學魔法,傳教給了人類。三千年後,兩人終老在中土大陸,肉身被天界依天規收走,但兩人提前作了準備,將自己的精神魂魄在終逝之前注入了這一對碧色青青的玉雕肖像裏,悄悄地合葬在了紫陽山無極峰上,永遠留在了中土大陸的人世間。
天書卷卷末還有一段附言:
兩尊遺言合眠中土。為瞞天蔽神,弟子道德、元始與靈寶三人,秉承師意,秘鑿陵槨,摹其自繪,雕琢肖像,於外隱匿威芒,於內存容精神,秘葬於繁樹之下,蒼石之內。弟子們不忍雙尊神名沉沒入光陰流海,乃違逆兩師尊意,共推大師兄道德,除鑿石刻碑外,另書帛留卷,匿於陵中,驕緬雙尊,永銘功業。
後人讚曰:
美哉女媧!容美貌麗,心慈善仁,神工絕技!您不但是人類的元母始祖,更是因為您對澤而悅,敏感多思,才賦於了人族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揭開了人族演化史中情愛交映的繽紛畫卷。從此以後,仙侶傳奇廣為流傳,塵世情緣繁如夏花。
神哉伏羲!您不但是人類的婚姻之父,您的八卦易理,開啟了中土大陸文明的先河,成為後世的“群經之首”、“萬經之王”;更是您埋下了中土大陸的道真易理的思想源頭。從此,修真悟道之人如過江之鯽,時空任我縱橫,光陰由心逆轉,玄真異事層出不斷。
聖哉三尊!居功至偉!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位天尊,秉承師意,秘鑿陵槨,摹其自繪,雕琢肖像,不世神功也;尤其是不忍之舉,鑿石刻碑,書帛留卷,方啟這千萬年的道德真源。三位天尊,上承兩位天神,下製天道碑、天書帛;尤其是道德天尊,實為道祖也。您據此體會千年,另書《道德真經》一卷,洋洋五千言,廣傳世間,影響萬代,誰能悟得透其中的奧理?誰又能說得透其中的奧妙?嗟乎哉!……
幾萬幾萬年的時間匆匆而過。這樣的世界卻一直充滿著、平淡、無聊和寂寞。因為這個世界,雖然有物種萬類、生命千族,卻都無思無戀,無情無愛,無憂無喜,無悲無歡。所謂神,所謂魔,所謂妖,所謂怪,不過是能控製山川洪火的異能獸,不過是能支配諸生萬物的長壽禽,或者是天賦魔法奇力的各種異形怪。諸神隱於天上,出沒於水陸間,是整個宇宙的主宰,是世界上最為稀有最為長壽最為高貴的生命種類;他們是自然的產兒,天孕其母,無性而生,命終而散歸自然;在他們長達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壽命裏,除了無休無止的修煉功法,除了倒頭一睡就是上百年的眠休,除了餓了暴食生肉野果、渴了痛飲山泉湖水的飲食過程,就剩下形單影隻的遊走、和獨對山川美景的孤坐,他們幾乎就沒有什麽情感。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感受到一點點的孤獨和寂寥,可是若想找個同類的玩伴,需要象後世過年過節一樣地等待,即便僥幸遇上另外的一個神,因為彼此孤單慣了,也玩不到一塊兒去,很快又會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實在無聊透頂時,也隻有騰雲駕霧地狂奔一番、或獨自在那兒移山倒海、或對著山川引洪爆火,自我玩鬧罷了;要麽就追逐身旁的猛獸飛禽,或者一爪破開它的內膛,望著它在痛苦的哀號中死去,或者一掌將它拍擊到山岩上,看著它一聲不鳴地瞬間暴斃。
天道碑碑文段三曰:一闔一辟,謂之變也,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形而上者,謂之道也,形而下者,謂之器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也,推而行之,調之通也。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悅,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天書卷篇三應曰:又是幾萬年如疾風而過。這時出現了一個名叫女媧的女神。她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美麗的神,經常麵對大澤欣賞自己的美貌和倩影。在經年累月地自我欣賞的過程中,她逐漸產生了愉悅的情感和體會,漸漸地變成了一位心感較強的會體念情緒的神,也就體會到了更淡的單調、更多的寂寥、和更深的孤獨。終於有一天,坐在澤邊對著如鏡湖麵的她,靈感乍現,順手仿著自己捏起泥像來。她把這些泥像稱作為“人”。為了讓泥人不再象神一般地孤獨和憂鬱,她不遠千裏飛往牛首山,摘取了很多鮮紅如火的鬼草,絞碎了和入泥中,因為鬼草能消除憂鬱和孤獨。這時她又冒出一個更為新鮮的想法,因為見慣了飛禽走獸的雌雄相合、和它們結伴成群地群居生活——而這一直是天神界所不恥的囉嗦而低能的行為,於是就試著用這個辦法、把這些泥象分成了“男”和“女”兩類。接著她又不遠萬裏飛往南荒大野,采摘了無數火紅火紅的紅豆,將每枚紅豆都一剖兩半,分別摶入兩個不同性別的泥人心胸,以便讓每對男女都會產生相思之情,從而真正地消除掉她(他)的孤單。當然她還摻入了許多其他多種有益的奇花異草,反正是能想到的都做了。最後向這一排排的泥人吹了一口魔法仙氣激活了她們。從此,一群嶄新的生命在天地間悄然誕生了,她們共同的名字就叫做“人類”。
當是時也,天上時時有猛禽飛掠,陸上處處有兇獸出沒,水澤之中有蛟龍稱霸,山莽之間有妖怪橫行,夜深人靜時還會有幽鬼出來覓命,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變得極為惡劣和兇險。但是女媧神俯瞰世間,對此早已洞若觀火、了如指掌了,因此在摶土捏人的過程中,她還摻入了絞碎的勤勞根、勇氣柯、堅韌核、智慧果、細巧葉和鑽琢芯,賦於了人類勤勞、勇敢、堅韌、智慧、細心、靈巧和善於模仿鑽研的本能。嶄新的人類看上去很脆弱,他們在體能上遠不如猛禽兇獸,在手段上更不及妖精幽鬼,在功法上遠不及仙怪,但是由於女媧神賦於的本能和基質,他們不但在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繁衍開來,而且一直與周圍惡劣的環境進行著不屈不撓地抗爭和戰鬥,並在數千年的爭鬥中,逐漸將自己演化成了一個又一個知慧而強大的群族部落,遍布中土大陸,成為與神族、水族、獸族、禽族、魔族、妖族、蟲族、鬼族並存於天上地下的九大族種之一,蒸蒸然竟有超越陸上諸族的勢頭。
人族的蒸蒸發展引起了九天之上神族們心中極大的恐慌,可是人類已經在下界燎原成勢,天神想徹底地消滅他們也已經無能為力了,隻好說服天帝召來了女媧神,想讓她去湮滅這些人類族群。因為女媧是人類族群的母神,任何一個生命族群,不論它有多麽得強大,母神永遠都有能力瞬間決定其生死存亡。可是這些人類族群就是她自己的孩子啊!而且,這些孩子們因為懂得了相思而懂得了相戀,因相戀而產生了相愛,因相愛而有了美麗而悅心的感情。她(他)們因想愛而相合,男女歡愉地相合而繁衍著後代;她(他)們遠離了憂鬱,告別了孤獨,過著團結如蟻的群族生活,衣食相助,強弱相幫,老幼相扶;她(他)們的思戀與情愛交織在一起,彼此之間悲歡與離合共生,歡喜與擔憂並溶;她(他)們才是這天上地下最讓人羨慕的生命族類。這麽美好燦爛的生命族類,別說是自己的孩子們,就是與自己無關,也不忍心去湮滅或摧殘她(他)們啊?美麗的女媧神毅然拒絕了九天之上神族天君無理無情的要求,天帝一怒之下要削除女媧在九天之上的神籍,逐下凡間落為凡女。女媧的哥哥伏羲神憤然站了出來,替妹妹打抱不平,天帝便將二人一同流放到了下界。孤獨而蕭縮的天界本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隻是連累了伏羲,女媧的心裏著實有些歉然。伏羲心裏卻並沒有絲毫的怨言,他也早就聽說下界人類族群的事了,也早就想下去看一看,便坦然隨女媧來到了下界的中土大陸。
神族們心病難除,心中不甘,便縱容一些天神到下界破壞和搗亂,甚至暗派一些惡神下凡來製造災難禍端。先是水神共工大戰火神祝融、不周山崩而天塌地陷,女媧就煉五彩石補天;而後不斷有惡龍猛獸毒蟲前來禍害人類,女媧與伏羲斬龍殺獸,造福人間,人類重新獲得了新生,又能安居樂業了。女媧和伏羲被人類情感豐富的美好生活方式所深深地吸引和打動了,兩人遂兄妹相婚,一起過上了靈肉交融的幸福生活。後又為人類製婚姻,定嫁娶,兩人再也沒有迴天界,而是與人類的族群為鄰,結廬而居,相依相伴生活了下來。伏羲教人結網捕魚、引天火烤肉庖食、結繩記事、畫爻製卦、悟天地之理、明修真之道。他們從天上最強大的神族中覓得天機,摸索出了一套叫作修真悟道、煉氣成仙的方法,可以仰神族修長生,俯鬼族窺鬼計,向妖族煉體魄,從魔族學魔法,傳教給了人類。三千年後,兩人終老在中土大陸,肉身被天界依天規收走,但兩人提前作了準備,將自己的精神魂魄在終逝之前注入了這一對碧色青青的玉雕肖像裏,悄悄地合葬在了紫陽山無極峰上,永遠留在了中土大陸的人世間。
天書卷卷末還有一段附言:
兩尊遺言合眠中土。為瞞天蔽神,弟子道德、元始與靈寶三人,秉承師意,秘鑿陵槨,摹其自繪,雕琢肖像,於外隱匿威芒,於內存容精神,秘葬於繁樹之下,蒼石之內。弟子們不忍雙尊神名沉沒入光陰流海,乃違逆兩師尊意,共推大師兄道德,除鑿石刻碑外,另書帛留卷,匿於陵中,驕緬雙尊,永銘功業。
後人讚曰:
美哉女媧!容美貌麗,心慈善仁,神工絕技!您不但是人類的元母始祖,更是因為您對澤而悅,敏感多思,才賦於了人族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揭開了人族演化史中情愛交映的繽紛畫卷。從此以後,仙侶傳奇廣為流傳,塵世情緣繁如夏花。
神哉伏羲!您不但是人類的婚姻之父,您的八卦易理,開啟了中土大陸文明的先河,成為後世的“群經之首”、“萬經之王”;更是您埋下了中土大陸的道真易理的思想源頭。從此,修真悟道之人如過江之鯽,時空任我縱橫,光陰由心逆轉,玄真異事層出不斷。
聖哉三尊!居功至偉!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位天尊,秉承師意,秘鑿陵槨,摹其自繪,雕琢肖像,不世神功也;尤其是不忍之舉,鑿石刻碑,書帛留卷,方啟這千萬年的道德真源。三位天尊,上承兩位天神,下製天道碑、天書帛;尤其是道德天尊,實為道祖也。您據此體會千年,另書《道德真經》一卷,洋洋五千言,廣傳世間,影響萬代,誰能悟得透其中的奧理?誰又能說得透其中的奧妙?嗟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