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有弟子奉上紫砂清茶,也許是掌門講功太久,舌幹喉燥了,飲之如甘怡,臉上遂展現出舒然的神態,然後接著往下講。
“從四階開始,每三階合起來稱為一境,分別稱為這一境界的下中上三品,每一境界的上品和後麵更高一境界的下品是相互搭接重疊的,而每一境界的每一品階又是都要度劫方能躍升的,每一劫都是進階中的磨難,同時也是進境中躍升的階梯。四階是玉清的下品,五階是玉清的中品,六階是玉清的上品,同時也是後麵更高一境界上清的下品。”
“要想將四階修滿進入五階玉龍玉鳳就必須度劫了,否則絕難往上修,這個劫俗稱‘地劫’;隻有‘度劫’成功的人才能順利進入五階從而龍飛鳳舞的,但是‘度劫’都是有風險的,所以很多凡常之人修到四階就戛然止步,不再深修了。如果誰能從四階成功度劫,躍淵而上,真正到達了五階的修真境界,那就是人中之龍鳳,就真正謂之曰‘玉清’了。進入五階後的修煉是漫長而艱難的,如果問我世上最難的事是什麽,那我告訴你,就是五階玉龍玉鳳的修業,世上很多能人異士、煉氣士煉家子,修到了五階之後,窮極一生,卻再也難以向上突破,因為五階要想修滿必須度‘天劫’。修真界有句名言,叫作‘龍鳳易修,天劫難度’;既然如此難修的五階玉龍玉鳳,在‘天劫’麵前都變成‘好修’了,你可以想像‘天劫’的難度。”
“五階的修業一旦圓滿,那就進入六階‘玄黃’了。六階‘玄黃’是‘玉清’的上品境界,同時也是‘上清’的入境階段,稱為‘上清’下品,兩境界之間本就沒有什麽絕對的界限,都是漸修漸變的。‘玄黃’之人就是真正的所謂‘半仙之體’了,可以開始煉神還虛的探索。六階‘玄黃’如果還想往上提升功力,增加修為,百度竿頭再進一階,那就隻有去度‘仙劫’了。度過‘仙劫’方能修入七階‘亨通’。七階‘亨通’就是大道初成,仙味馥鬱了,所以七階‘亨通’之身就不同於凡人了,也算是仙了,隻不過是仙的最初品階,世俗的稱唿是‘散仙’,修真界的專謂曰‘亨通’。七階‘亨通’是上清的中品,之後再往上,八階為‘真仙’,也稱作‘金仙’,九階為‘昊神’,修真界的專謂曰‘大羅金仙’。七八九三階,都是修真的極品境界,那就是修法各異,再也沒有任何的成規了。”
“‘玉清’之上,謂之‘上清’。如果說‘玉清’靠的是天賦加努力,那麽欲修成‘上清’,除了天賦和努力外,還有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因素,那就是機緣。‘上清’之上,謂之‘太清’。八階為仙,九階為神,修真而成的諸仙諸神,肯定都是‘上清’境界了,但未必就能修成太清。所以,諸仙諸神也還是要繼續修行的,而且要想修成‘太清’,更是整個修真界極難極難的事。‘太清’啊‘太清’!那隻能說是三界中的神話傳說了……”
“話說得越來越遠了,還得迴到眼下,迴到我們青陽派,迴到你們眼下具體的修真修行上來。那麽我們青陽派,我青陽派煉功修真,到底有沒有什麽秘決和法門呢?”
掌門講到這兒,又停了下來,喝了一碗茶,向下望了一眼弟子們一雙雙期待的眼神。
“下麵就請你們的四師叔,來給你們講些修練的道功法門吧!”
玄極子飲下碗中茶後,說了這麽一句,眾弟子這才坦然放下心來,遂後就聽到梅仙子師叔清潤悅耳的女中音。
“我們青陽派修真煉功,並沒有世人傳說得那麽玄乎其玄,那麽神乎其神,什麽世間不傳秘法、修真界不二法門,什麽江湖奇技、武林異器。那麽,我們青陽派修煉到底有沒有什麽法門呢?當然還是有些的,但是我說出來恐怕你們會要失望的,所以我將此話講在前頭,你們再往下聽,免得你們期之如甘怡,得之如淡水。”
“不會吧?”下麵開始有人小聲議論。
“我們青陽派,講究的是外煉內修。所謂基本的修煉法門,無外乎就是外三內四,三從四德。大概也有這麽十幾條。第一條是外煉,外煉什麽?煉腿煉臂,煉足煉手,煉頸煉軀,煉筋骨皮,煉體格,強筋壯骨;第二條是外吸,外吸什麽?外吸自然之氣,外吸天宇之磁,外吸萬物之生力,外吸一切看得見看不見之氣之力、之能之量,取之於外,固之於己,方築自我之功法大成;第三條是外施,就是自身內在之功力,如何施之於外,著重從力道、速度、反應和本能這四者之上,這個頗為複雜,以後再細講。以上就是所謂的‘外三條’。第四條是目內觀,確言之就是放外視內,放大視小,內觀自身;第五條就是耳內聽,也是棄外聽內,棄宏聽微,聽自己之唿吸,聽自己之心脈;第六條是心內著,棄亂思,棄暢想,心內著於肚臍丹田,也謂之守中;第七條是氣內行,四五六條做到了,氣自然而生。這就是‘內四條’。‘內四條’煉到家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以意引氣,內循於身內周天之小宇宙,就會元身剛健,青春長在而不衰;外發於身外天地之大宇宙,就會功法無敵,歲月滄桑而不老,這不正是修真需要的結果嗎?”
弟子們都聽得全神貫注,梅仙子清潤的聲音卻戛然而止。眾人期待之間,旁邊侍立的弟子急忙奉上清茶,梅仙子呷了一口,潤了潤喉嗓,接著往下講。
“那麽何謂‘三從四德’呢?所謂‘三從’,第一條是從天。修真人常說,修真之道,順天成人,逆天成仙,此言本是真知,但是卻被絕大多數常人凡士所誤解,拚命地逆天修煉,以至於走火入魔者數不勝數,釀成無數修煉慘劇。逆天本意上是指修真之三大步序要巔倒逆煉,並非真正的逆天修煉;而真正的煉法,卻要順天時,從四季,和五髒,春煉肝,夏煉心,暑煉脾,秋煉肺,冬煉腎,肝心脾肺腎煉得剛強無比,目舌口鼻耳就會產生所謂的異功神法,感知萬裏,怒思喜悲恐才能撼天地動山河,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成神成仙了嗎?第二條是從心。心者,意也,識也,靈也;從心而煉,氣從精生,順意行,聚而為神,升而為靈,內光反照,六脈同力,金胎頓成,煉神還虛,玄珠漸顯,元神大功;最後方能離體附體,化刃封物,遠觀遙聽,變化無窮。第三條是從自然,道法自然,一切修煉,皆從自然,順勢而為,方可成就。小到衣食住行,不忌不禁,不縱不欲,節而不逆,從自然;大到家國天下,仁義禮信不可違,忠孝愛恩不可廢,人雖有個性異情,但大節不違不逆,從世事之自然。這就是我們青陽派之‘三從’。何謂‘四德’呢?所謂‘四德’,就是‘四道’,道德道德,在天為道,在人為德,這麽一說就簡單了吧;簡而言之,就是人道,地道,天道,道道;何謂‘道道’?道亦有道啊!這也拆作四條,但細講就多了,每一條縱是講上三天三宿也講不完,在此我就不拆分細說了,但汝等一定要切記,眾人法地,大地法天,蒼天法道,道法自然。以上所講述的,‘外三內四’,‘三從四德’,共計一十四條。”
“此外,修真煉道,雖然要眼望未來之標目,但是重點卻在日常的修煉之過程,在於平時的一點一滴,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過程重於未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隻有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不停地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修煉的過程中,要多多地進行冥想體味,尤其要多多去體會‘三境’和‘兩儀’。‘三境’就是修煉進階中的玉清、上清、太清這三種境界,又叫‘三清三境’,當然每一種境界的體會是要看個人修為的,修為不到者是體會不到的,這就有點高度和難度了,而且越是靠後的境界,越是難以體會。‘兩儀’乃是陽和陰的兩象、和兩象之間的相互轉化,既是道之根本,遠高於‘外三內四’‘三從四德’和‘三清三境’,總括一切象和一切的造化;又是最為凡常的,總伴在你我的身邊、左右,如影隨形,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麽究竟何謂陰?何謂陽?比如說吧,地為陰、天為陽,月為陰、日為陽,澤為陰、山為陽,風為陰,雷為陽,這四對宇望之間最大的陰陽象,也是易經八卦中最大的象;再比如,水為陰、火為陽,夜為陰、晝為陽,下為陰、上為陽,內為陰、外為陽,凹為陰、凸為陽,偶為陰、奇為陽,靜為陰、動為陽,柔為陰、剛為陽,虛為陰、實為陽,器為陰、功為陽,髒為陰、腑為陽……如此之對,數不勝數。一陰一陽謂之道也,一闔一辟謂之變也,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以上所講的這些,合在一起,就是我們青陽派修煉的不二法門。修煉的方法千千萬,千人千樣,歸納起來,卻不外乎這些……”
殿前廣場一片肅寂,空中清風停步,頭頂白雲駐目,連小鳥都安靜地立在枝頭,遠遠地諦聽著這蕩漾在穀神殿廣場上空的無上功法,醉心其中了。
道法講授完畢,眾弟子皆肅立在殿前廣場,正準備恭送兩位師尊。玄極子卻立即讓人把商青田、梁青山和李青童叫了上來。
玄極子問:“青山,十七最近的功法進展,你覺得怎麽樣了?”
青山躬身道:“迴稟師尊,十七師弟潛質深厚,天資聰穎,又刻苦努力,每天都煉功七、八個時辰,功力迅進如飛,都直追弟子了。”
玄極子驚問:“直追你了?”
青山正色道:“是的。當然我說的是他自身修煉的功力,而不是功法,因為有很多三階四階的功法,他還沒有學到呢,何時傳授,還要等師尊的吩囑。”
玄極子道:“青田,你來試試十七的掌上功力如何?”
青田躬身道:“弟子遵命!”
青童問:“就這兒嗎?”
青田反問:“有什麽不妥嗎?十七師弟!”
青童自負地說:“四師兄,我怕我掌力過猛,損毀著大殿。”
梅仙子道:“這還不簡單!”說罷,她站起身走上前來,站到兩人中間,順手從頭上拔下一隻青翠的飛鳥形金絲芯簪,合在兩手掌之間,輕輕碾旋了一圈,口裏輕聲念道:“玉鳳縈飛,環前繞後,金簪括宇,上下左右,三丈有三,六合自守。結!”遂迅速脫開兩掌,但見玉鳳金芯簪突然幻化成了一隻奇異的翠色飛鳥,從她手掌間疾然飛出,圍繞著他們三人轉了一個圈,畫出了一個方圓三丈三的若隱若現的金絲圓圈,接著躍到她的頭頂上方,在離地三丈三的半空,豎向畫下一個同樣的金絲拱環,最後倏然飛迴梅仙子展開的手掌上,又變迴了那隻青翠的飛鳥形玉鳳金芯簪,與原先絲毫無異。
台下諸弟子個個看得目瞪口呆。
梅仙子將玉金簪插迴一頭的青絲秀發之中,兩個金絲圓環也轉瞬間從諸人的視野中消失了。
“無妨了!我已經用玉鳳金簪劃出了一個獨立的結界,把你們兩人都罩在了這個咫尺世界裏,與周圍一切隔離開來、毫無相幹了。你們倆人盡管發力就成了。”
梅仙子說著,飛步邁開,倏然越出結界,立在一側。就在她飛速穿出結界的那一刹那,青童聽到“錚”的一聲尖響,看到身外一個直徑三、四丈的玻璃般透明球體顫動著顯現出來,晃了幾晃,接著又隱於無形,他知道那就是結界了。
青童高聲道:“四師兄,那我就先出招了?”
青田笑道:“十七師弟,你先請!”
“從四階開始,每三階合起來稱為一境,分別稱為這一境界的下中上三品,每一境界的上品和後麵更高一境界的下品是相互搭接重疊的,而每一境界的每一品階又是都要度劫方能躍升的,每一劫都是進階中的磨難,同時也是進境中躍升的階梯。四階是玉清的下品,五階是玉清的中品,六階是玉清的上品,同時也是後麵更高一境界上清的下品。”
“要想將四階修滿進入五階玉龍玉鳳就必須度劫了,否則絕難往上修,這個劫俗稱‘地劫’;隻有‘度劫’成功的人才能順利進入五階從而龍飛鳳舞的,但是‘度劫’都是有風險的,所以很多凡常之人修到四階就戛然止步,不再深修了。如果誰能從四階成功度劫,躍淵而上,真正到達了五階的修真境界,那就是人中之龍鳳,就真正謂之曰‘玉清’了。進入五階後的修煉是漫長而艱難的,如果問我世上最難的事是什麽,那我告訴你,就是五階玉龍玉鳳的修業,世上很多能人異士、煉氣士煉家子,修到了五階之後,窮極一生,卻再也難以向上突破,因為五階要想修滿必須度‘天劫’。修真界有句名言,叫作‘龍鳳易修,天劫難度’;既然如此難修的五階玉龍玉鳳,在‘天劫’麵前都變成‘好修’了,你可以想像‘天劫’的難度。”
“五階的修業一旦圓滿,那就進入六階‘玄黃’了。六階‘玄黃’是‘玉清’的上品境界,同時也是‘上清’的入境階段,稱為‘上清’下品,兩境界之間本就沒有什麽絕對的界限,都是漸修漸變的。‘玄黃’之人就是真正的所謂‘半仙之體’了,可以開始煉神還虛的探索。六階‘玄黃’如果還想往上提升功力,增加修為,百度竿頭再進一階,那就隻有去度‘仙劫’了。度過‘仙劫’方能修入七階‘亨通’。七階‘亨通’就是大道初成,仙味馥鬱了,所以七階‘亨通’之身就不同於凡人了,也算是仙了,隻不過是仙的最初品階,世俗的稱唿是‘散仙’,修真界的專謂曰‘亨通’。七階‘亨通’是上清的中品,之後再往上,八階為‘真仙’,也稱作‘金仙’,九階為‘昊神’,修真界的專謂曰‘大羅金仙’。七八九三階,都是修真的極品境界,那就是修法各異,再也沒有任何的成規了。”
“‘玉清’之上,謂之‘上清’。如果說‘玉清’靠的是天賦加努力,那麽欲修成‘上清’,除了天賦和努力外,還有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因素,那就是機緣。‘上清’之上,謂之‘太清’。八階為仙,九階為神,修真而成的諸仙諸神,肯定都是‘上清’境界了,但未必就能修成太清。所以,諸仙諸神也還是要繼續修行的,而且要想修成‘太清’,更是整個修真界極難極難的事。‘太清’啊‘太清’!那隻能說是三界中的神話傳說了……”
“話說得越來越遠了,還得迴到眼下,迴到我們青陽派,迴到你們眼下具體的修真修行上來。那麽我們青陽派,我青陽派煉功修真,到底有沒有什麽秘決和法門呢?”
掌門講到這兒,又停了下來,喝了一碗茶,向下望了一眼弟子們一雙雙期待的眼神。
“下麵就請你們的四師叔,來給你們講些修練的道功法門吧!”
玄極子飲下碗中茶後,說了這麽一句,眾弟子這才坦然放下心來,遂後就聽到梅仙子師叔清潤悅耳的女中音。
“我們青陽派修真煉功,並沒有世人傳說得那麽玄乎其玄,那麽神乎其神,什麽世間不傳秘法、修真界不二法門,什麽江湖奇技、武林異器。那麽,我們青陽派修煉到底有沒有什麽法門呢?當然還是有些的,但是我說出來恐怕你們會要失望的,所以我將此話講在前頭,你們再往下聽,免得你們期之如甘怡,得之如淡水。”
“不會吧?”下麵開始有人小聲議論。
“我們青陽派,講究的是外煉內修。所謂基本的修煉法門,無外乎就是外三內四,三從四德。大概也有這麽十幾條。第一條是外煉,外煉什麽?煉腿煉臂,煉足煉手,煉頸煉軀,煉筋骨皮,煉體格,強筋壯骨;第二條是外吸,外吸什麽?外吸自然之氣,外吸天宇之磁,外吸萬物之生力,外吸一切看得見看不見之氣之力、之能之量,取之於外,固之於己,方築自我之功法大成;第三條是外施,就是自身內在之功力,如何施之於外,著重從力道、速度、反應和本能這四者之上,這個頗為複雜,以後再細講。以上就是所謂的‘外三條’。第四條是目內觀,確言之就是放外視內,放大視小,內觀自身;第五條就是耳內聽,也是棄外聽內,棄宏聽微,聽自己之唿吸,聽自己之心脈;第六條是心內著,棄亂思,棄暢想,心內著於肚臍丹田,也謂之守中;第七條是氣內行,四五六條做到了,氣自然而生。這就是‘內四條’。‘內四條’煉到家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以意引氣,內循於身內周天之小宇宙,就會元身剛健,青春長在而不衰;外發於身外天地之大宇宙,就會功法無敵,歲月滄桑而不老,這不正是修真需要的結果嗎?”
弟子們都聽得全神貫注,梅仙子清潤的聲音卻戛然而止。眾人期待之間,旁邊侍立的弟子急忙奉上清茶,梅仙子呷了一口,潤了潤喉嗓,接著往下講。
“那麽何謂‘三從四德’呢?所謂‘三從’,第一條是從天。修真人常說,修真之道,順天成人,逆天成仙,此言本是真知,但是卻被絕大多數常人凡士所誤解,拚命地逆天修煉,以至於走火入魔者數不勝數,釀成無數修煉慘劇。逆天本意上是指修真之三大步序要巔倒逆煉,並非真正的逆天修煉;而真正的煉法,卻要順天時,從四季,和五髒,春煉肝,夏煉心,暑煉脾,秋煉肺,冬煉腎,肝心脾肺腎煉得剛強無比,目舌口鼻耳就會產生所謂的異功神法,感知萬裏,怒思喜悲恐才能撼天地動山河,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成神成仙了嗎?第二條是從心。心者,意也,識也,靈也;從心而煉,氣從精生,順意行,聚而為神,升而為靈,內光反照,六脈同力,金胎頓成,煉神還虛,玄珠漸顯,元神大功;最後方能離體附體,化刃封物,遠觀遙聽,變化無窮。第三條是從自然,道法自然,一切修煉,皆從自然,順勢而為,方可成就。小到衣食住行,不忌不禁,不縱不欲,節而不逆,從自然;大到家國天下,仁義禮信不可違,忠孝愛恩不可廢,人雖有個性異情,但大節不違不逆,從世事之自然。這就是我們青陽派之‘三從’。何謂‘四德’呢?所謂‘四德’,就是‘四道’,道德道德,在天為道,在人為德,這麽一說就簡單了吧;簡而言之,就是人道,地道,天道,道道;何謂‘道道’?道亦有道啊!這也拆作四條,但細講就多了,每一條縱是講上三天三宿也講不完,在此我就不拆分細說了,但汝等一定要切記,眾人法地,大地法天,蒼天法道,道法自然。以上所講述的,‘外三內四’,‘三從四德’,共計一十四條。”
“此外,修真煉道,雖然要眼望未來之標目,但是重點卻在日常的修煉之過程,在於平時的一點一滴,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過程重於未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隻有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不停地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修煉的過程中,要多多地進行冥想體味,尤其要多多去體會‘三境’和‘兩儀’。‘三境’就是修煉進階中的玉清、上清、太清這三種境界,又叫‘三清三境’,當然每一種境界的體會是要看個人修為的,修為不到者是體會不到的,這就有點高度和難度了,而且越是靠後的境界,越是難以體會。‘兩儀’乃是陽和陰的兩象、和兩象之間的相互轉化,既是道之根本,遠高於‘外三內四’‘三從四德’和‘三清三境’,總括一切象和一切的造化;又是最為凡常的,總伴在你我的身邊、左右,如影隨形,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麽究竟何謂陰?何謂陽?比如說吧,地為陰、天為陽,月為陰、日為陽,澤為陰、山為陽,風為陰,雷為陽,這四對宇望之間最大的陰陽象,也是易經八卦中最大的象;再比如,水為陰、火為陽,夜為陰、晝為陽,下為陰、上為陽,內為陰、外為陽,凹為陰、凸為陽,偶為陰、奇為陽,靜為陰、動為陽,柔為陰、剛為陽,虛為陰、實為陽,器為陰、功為陽,髒為陰、腑為陽……如此之對,數不勝數。一陰一陽謂之道也,一闔一辟謂之變也,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以上所講的這些,合在一起,就是我們青陽派修煉的不二法門。修煉的方法千千萬,千人千樣,歸納起來,卻不外乎這些……”
殿前廣場一片肅寂,空中清風停步,頭頂白雲駐目,連小鳥都安靜地立在枝頭,遠遠地諦聽著這蕩漾在穀神殿廣場上空的無上功法,醉心其中了。
道法講授完畢,眾弟子皆肅立在殿前廣場,正準備恭送兩位師尊。玄極子卻立即讓人把商青田、梁青山和李青童叫了上來。
玄極子問:“青山,十七最近的功法進展,你覺得怎麽樣了?”
青山躬身道:“迴稟師尊,十七師弟潛質深厚,天資聰穎,又刻苦努力,每天都煉功七、八個時辰,功力迅進如飛,都直追弟子了。”
玄極子驚問:“直追你了?”
青山正色道:“是的。當然我說的是他自身修煉的功力,而不是功法,因為有很多三階四階的功法,他還沒有學到呢,何時傳授,還要等師尊的吩囑。”
玄極子道:“青田,你來試試十七的掌上功力如何?”
青田躬身道:“弟子遵命!”
青童問:“就這兒嗎?”
青田反問:“有什麽不妥嗎?十七師弟!”
青童自負地說:“四師兄,我怕我掌力過猛,損毀著大殿。”
梅仙子道:“這還不簡單!”說罷,她站起身走上前來,站到兩人中間,順手從頭上拔下一隻青翠的飛鳥形金絲芯簪,合在兩手掌之間,輕輕碾旋了一圈,口裏輕聲念道:“玉鳳縈飛,環前繞後,金簪括宇,上下左右,三丈有三,六合自守。結!”遂迅速脫開兩掌,但見玉鳳金芯簪突然幻化成了一隻奇異的翠色飛鳥,從她手掌間疾然飛出,圍繞著他們三人轉了一個圈,畫出了一個方圓三丈三的若隱若現的金絲圓圈,接著躍到她的頭頂上方,在離地三丈三的半空,豎向畫下一個同樣的金絲拱環,最後倏然飛迴梅仙子展開的手掌上,又變迴了那隻青翠的飛鳥形玉鳳金芯簪,與原先絲毫無異。
台下諸弟子個個看得目瞪口呆。
梅仙子將玉金簪插迴一頭的青絲秀發之中,兩個金絲圓環也轉瞬間從諸人的視野中消失了。
“無妨了!我已經用玉鳳金簪劃出了一個獨立的結界,把你們兩人都罩在了這個咫尺世界裏,與周圍一切隔離開來、毫無相幹了。你們倆人盡管發力就成了。”
梅仙子說著,飛步邁開,倏然越出結界,立在一側。就在她飛速穿出結界的那一刹那,青童聽到“錚”的一聲尖響,看到身外一個直徑三、四丈的玻璃般透明球體顫動著顯現出來,晃了幾晃,接著又隱於無形,他知道那就是結界了。
青童高聲道:“四師兄,那我就先出招了?”
青田笑道:“十七師弟,你先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