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時間過得象十個月一樣漫長。
李青童天天吃了睡,睡了吃,除了在宮內和宮門前溜達,什麽也不能幹,哪兒都不能去,連穀神宮後麵的太極頂都不讓去,理由是山石峻險,不能攀高登險,以至於十多天的時間裏,連“十大奇景”中排名第一的縹緲仙景也沒看到全貌。但這十天的閑暇裏,總算幹了一件正事,就是給自己的蝸居起了個合心的名字——“青板童硯”。
總算把這十天熬過去了。這一天早晨起來,用完早餐,李青童跟著五師兄梁青山、九師兄許青江和十二師兄鍾青火往迴走。
梁青山道:“再給你兩天時間舒活筋骨,兩天之後正式開始給你傳授功法。”
李青童急切地說:“麻煩師兄稟報一下師尊,能不能今天就開始?我這麽呆著實在悶得慌!”
“無需稟報師尊,你忘了入山拜師時,師尊命我代師授藝的事?”
“真是報歉,五師兄,我這些日子幾睡幾醒的,記憶都昏沉如霧了。如此說來那就更好了,勞煩五師兄今天就開始吧。”
二人說開始就開始,直奔後院的道堂來。
梁青山道:“我青陽派的道德功法,仰之如高山,遊之如大海,高深莫測,廣闊無邊,不是我這個做弟子的能傳授了的,我隻是教你些最基本的入門功法罷了。”
“五師兄你太謙虛了,現在山上眾多的師兄師姐中,聽說隻有你和四師兄進修到了五階之上,漸入‘玉清’佳境了。”
“我哪比得了四師兄啊?四師兄早就踏入‘玉清’境界,都爐火純青了,我卻是一隻腳剛剛邁上‘玉清’境的門坎,另一隻腳還陷在四階的泥淵裏呢。隻是沒想到你也知道‘玉清’之事?你聽誰說的?”梁青山道。
“上次在穀神穀後院,你忘了你剛一提到‘玉清’之事就被鍾師兄他們喊去吃飯給打斷了。前幾天病痛臥床時,曾請教過七師姐何謂‘三清’的,七師姐給我講了很多。”
“哦!這太好了,省卻我再繼續為你講解‘三清’境界了。其實這十幾個師弟師妹們都很用功,且潛質天成,修成得都很快。六師弟、七師妹、八師弟、十師弟也都修入四階了。小十六雖然入山才三年,也已提前三年完成築基,與小十五一同邁入了二階行列。其他人雖然大都在三階中努力,可也各有千秋,尤其是十四師弟,別看年齡隻有十五、六歲,入山也不過七、八個年頭,前幾天聽四師叔說,二階快要修滿了,正在向三階的門坎衝刺呢,真是後生可畏啊!”
“你說得可是青台師兄?”李青童驚問。
“正是。青台師弟天資聰穎,修煉又努力刻苦,這樣下去,遲早會成為我們青陽山的翹楚。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抓緊練功吧!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要從最基本起步功法學起。”
“一切聽師兄安排。”
“這第一天要教你的,乃是天下武學最基本的基本功法——樁功,叫作‘三體樁’。正所謂‘萬變不離三體樁’,三體樁是所有武術門派的入門基本功。看好了——”
梁青山便說邊在前麵演示起來。
“身體正立,兩手自然下垂,兩掌沿體側徐徐上舉,掌心向上,沉肩墜肘;到胸前,小臂內旋,兩手合扣,同時下蹲屈膝;到腹前,雙掌變拳,兩手一勒,定住氣,這個動作就叫作站丹田。看清楚了嗎?”
“看清楚了,師兄。”
“第二招,左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外掰;右拳沿身體中線鑽出;進左步,同時左拳上鑽;兩拳相遇同時變掌,左拳推出,右拳撤迴。”說到這裏,梁青山轉過身來看著李青童。
“對。就這樣站著不動,要站半刻鍾不動。”
站了約半刻鍾,接著又往下做。
“現在是收式,跟我來,右手向後,小臂外旋,變掌,往上平舉;同時,右腳跟著左腳,兩掌收迴腹部,立起。好了,休息休息吧。記住了嗎?”
“記住了,五師兄。”
“那你做一遍我看看。”
李青童就利落地擺了一個三體式站樁。
“嗬嗬,還不錯,這三頂三扣三圓三抱、三擺三垂三曲三挺,還有鼻有眼的。”梁青山說著,給他糾正了幾個基本動作。
“你看看能否堅持兩刻鍾,要穩,我過一會迴來看。”
結果梁青山一出去,師尊安排的一堆事就把他陷進去了,等他忙完,兩個時辰倏然過去了。迴來一看,李青童還一動不動站在那兒。
“你一直就這麽站著?”他驚訝地問。
“對啊!”
“中間沒收勢休息過?”
“沒有。”
梁青山見他不但姿式端正符合要領,而且還站如鬆,穩如鍾,大感驚訝。問:“你以前是否練過三體樁?”
“我以前的確煉過幾天樁功,但不是三分體,叫什麽來著?我也記不住了,但最多也隻能站兩刻鍾,就胳膊腿累得酸酸的撐不下去了,沒想到今天一站就站了兩個時辰,還沒覺得累。”
李青童說著,身體仍然紋絲沒動。
“好了,十七,收了吃午飯去吧。這個你過關了。”
第二天,早飯後,梁青山帶他又來到道堂。
“我今天要教你的,乃是天下修真最基本的基本功——齋心守一、靜坐煉氣。”
“‘齋心’是什麽意思?”李青童問。
“‘齋心’是清心之義,心齋指內心清虛寧靜。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大道至虛至靜,因此人心應當清虛寧靜,以合大道。所以,‘心齋’所講的真正齋法,並不是外表吃素飲清就謂之齋,其本意是指內在的心裏幹淨,這才是我們青陽派修養的高妙義諦之所在。所謂‘守一’,指的是意守一處,是一種通過反觀內省達到調和形神的內修功法。道德真經中說‘抱元守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至柔,能嬰兒乎?’;南華經中也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這些都是講‘守一法’的。總之,守一可以有效地入靜,入靜又可以保養人體真氣,使人長生久視,還能體內達外,獲取道的真諦,故有‘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守一之法,為萬神之根本’等真言悟語。這兒有幾句簡單的心訣,你先默念記下。”
李青童跟著默念了幾遍,道:“五師兄,我記下了。”
“那如何齋心守一、靜坐煉氣呢?”
“首先人要處於自然狀態,寬衣解帶,舒適自然,心情放鬆,肌肉鬆馳,或行或立,或坐或臥,不必拘於形式。下麵我就用盤膝坐的形式演示給你,看好了。”
梁青山開始一邊做一邊講解。
“兩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兩足壓在大腿下,自然盤膝,雙手仰掌疊放一起置於臍上,或掐訣默念;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然後調息,吸長唿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收腹唿氣。與此同時,默念心訣,排除雜念,悠然入靜,意守丹田。慢慢地,隨著一唿一吸,用意識引領丹田之氣循著小腹的中線下行,至會陰從長項穴出,繞過尾閭轉沿督脈上行,過命門穿脊柱,過大椎風府穴,直達腦頂百會;然後真氣沿鼻柱下行,走任脈過咽部,過膻中走巨闕,複迴於丹田穴。如此以意領氣,意隨氣行,氣逐意動,周天循環,打通經脈。這樣周而複始,經循氣旺,將右手食指中指化成劍指,指向前方,默念口訣,指端就會有氣感。如此功法,堅持做下去,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久而久之,氣感會越來越強,真氣就會綿綿地從劍指射出。好了,你自己先做一遍吧。”
李青童如是而坐,靜座運氣,默念心訣,須臾之間,手指劍指前方,竟然徐徐輻射出一縷藍色的氣柱。
“這個你也學過?”梁青山驚問。
“我入山之前,因身體攝取了能魔之氣,醫伯先生,哦不,是雲中子師伯,是大師尊,為了給我治病,以便化解我體內的‘脹魔之氣’,教過我一個凝神行意、驅魔化氣的功法,並教我記了些簡要的穴位,隻是運氣行氣的方向剛好與這個功法相反,還有就是心訣不同,但其他方麵都差不多,所以現在學來很是方便,隻要口念心訣逆向做一遍即可。我上山前是天天做的,一天至少做兩遍,但那時並沒有出現過手指射出藍色氣柱的現象啊?”
“十七,真有你的!這個你也算學會了。今天的這個功法本是煉精化氣的第一步,叫作齋心守一、凝神煉氣的,也簡稱作齋心凝氣,後麵還有三、四步才能真正修成煉精化氣、劍指氣出,常人要修五、六年才成的,沒想到你一下子就全部貫通了。雖然氣柱不是很強,但也說明你已全部掌握,隻差日積月累的火侯功夫了。至於你手指出現的氣柱為什麽是藍色的?以及大師伯以前教的驅魔功法,這些——說實話,我心中也不明白,我們還是去請教師尊吧!”
掌門玄極子平時就在“至尊堂”煉功修行,同在穀神宮後院,相隔也不是很遠。兩人來到堂前,輕扣丹門,被侍童傳了進去,見到了師尊。
玄極子聽完二人的來意,道:
“你大師伯也向我提過,你以前煉的那個功法是你大師伯行醫中獨創的,叫作‘煉神化氣’。當初的目的就是讓你煉意煉神,暫時用來化解和貯藏你遍布全身的魔障之氣,因為,當時的你,作為一個凡常之人,身體沒經過洗髓築基,經脈是很脆弱的,根本經受不起這種強橫魔氣的衝擊,所以才有了你剛入山時的骨斷脈折,雖然曆經了渾沌洞的洗曆,也沒能救你躲過那能魔之氣帶給你的這場生死劫。所幸你現在已是安全度過了,而且,由於這幾天你經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築基已經完成,經脈拓寬了,而且堅韌厚實,你現在的身體已經完全能抗得住這種能魔之氣的衝擊。所以剛才你一煉內功,煉精化氣,封藏在丹田氣海裏的強橫之氣就被釋放出了一部分,與你經脈中的真氣融為一體,化作劍氣從指端射出。”
“師尊,我現在應如何修煉呢?”李青童問。
玄極子道:“你現在可以兩功並修,早上去縹緲峰頂,坦心舒懷,冥神靜座,吸收天地之精化,但不要用劍指以防外瀉,主要是煉精化氣,修養內體。白天按老五的安排正常煉功習武。下午或晚上煉你大師伯傳教的功法,煉神化氣,以早上白天吸收的自然之精氣、與自身的元氣、體內封存的能氣為藥物,以身體為鼎爐,以神識控之,合而為一,熔煉真氣,再配以劍指,以神控氣,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心中有了劍,手中就會化氣成劍,最後將氣存入丹田。如此早出操,晚勤練,日久天長,日積月累,乾轉坤合,歲月流轉,不但能徹底地將能魔之氣,轉化成自身的真氣,而且能將自身煉成一個小宇宙,內煉成丹,手中無物,心中有物,心中有何物,手中就會化氣成物。再假以天年,製甲煉器,隔空驅物,神氣自如,身輕似燕,禦空飛天,降虎伏魔,法器封印,無所不能也。”
“多謝師傅教誨!”
李青童聽師傅講完,心中大喜,燦爛美好的前景令他心向神望。
李青童天天吃了睡,睡了吃,除了在宮內和宮門前溜達,什麽也不能幹,哪兒都不能去,連穀神宮後麵的太極頂都不讓去,理由是山石峻險,不能攀高登險,以至於十多天的時間裏,連“十大奇景”中排名第一的縹緲仙景也沒看到全貌。但這十天的閑暇裏,總算幹了一件正事,就是給自己的蝸居起了個合心的名字——“青板童硯”。
總算把這十天熬過去了。這一天早晨起來,用完早餐,李青童跟著五師兄梁青山、九師兄許青江和十二師兄鍾青火往迴走。
梁青山道:“再給你兩天時間舒活筋骨,兩天之後正式開始給你傳授功法。”
李青童急切地說:“麻煩師兄稟報一下師尊,能不能今天就開始?我這麽呆著實在悶得慌!”
“無需稟報師尊,你忘了入山拜師時,師尊命我代師授藝的事?”
“真是報歉,五師兄,我這些日子幾睡幾醒的,記憶都昏沉如霧了。如此說來那就更好了,勞煩五師兄今天就開始吧。”
二人說開始就開始,直奔後院的道堂來。
梁青山道:“我青陽派的道德功法,仰之如高山,遊之如大海,高深莫測,廣闊無邊,不是我這個做弟子的能傳授了的,我隻是教你些最基本的入門功法罷了。”
“五師兄你太謙虛了,現在山上眾多的師兄師姐中,聽說隻有你和四師兄進修到了五階之上,漸入‘玉清’佳境了。”
“我哪比得了四師兄啊?四師兄早就踏入‘玉清’境界,都爐火純青了,我卻是一隻腳剛剛邁上‘玉清’境的門坎,另一隻腳還陷在四階的泥淵裏呢。隻是沒想到你也知道‘玉清’之事?你聽誰說的?”梁青山道。
“上次在穀神穀後院,你忘了你剛一提到‘玉清’之事就被鍾師兄他們喊去吃飯給打斷了。前幾天病痛臥床時,曾請教過七師姐何謂‘三清’的,七師姐給我講了很多。”
“哦!這太好了,省卻我再繼續為你講解‘三清’境界了。其實這十幾個師弟師妹們都很用功,且潛質天成,修成得都很快。六師弟、七師妹、八師弟、十師弟也都修入四階了。小十六雖然入山才三年,也已提前三年完成築基,與小十五一同邁入了二階行列。其他人雖然大都在三階中努力,可也各有千秋,尤其是十四師弟,別看年齡隻有十五、六歲,入山也不過七、八個年頭,前幾天聽四師叔說,二階快要修滿了,正在向三階的門坎衝刺呢,真是後生可畏啊!”
“你說得可是青台師兄?”李青童驚問。
“正是。青台師弟天資聰穎,修煉又努力刻苦,這樣下去,遲早會成為我們青陽山的翹楚。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抓緊練功吧!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要從最基本起步功法學起。”
“一切聽師兄安排。”
“這第一天要教你的,乃是天下武學最基本的基本功法——樁功,叫作‘三體樁’。正所謂‘萬變不離三體樁’,三體樁是所有武術門派的入門基本功。看好了——”
梁青山便說邊在前麵演示起來。
“身體正立,兩手自然下垂,兩掌沿體側徐徐上舉,掌心向上,沉肩墜肘;到胸前,小臂內旋,兩手合扣,同時下蹲屈膝;到腹前,雙掌變拳,兩手一勒,定住氣,這個動作就叫作站丹田。看清楚了嗎?”
“看清楚了,師兄。”
“第二招,左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外掰;右拳沿身體中線鑽出;進左步,同時左拳上鑽;兩拳相遇同時變掌,左拳推出,右拳撤迴。”說到這裏,梁青山轉過身來看著李青童。
“對。就這樣站著不動,要站半刻鍾不動。”
站了約半刻鍾,接著又往下做。
“現在是收式,跟我來,右手向後,小臂外旋,變掌,往上平舉;同時,右腳跟著左腳,兩掌收迴腹部,立起。好了,休息休息吧。記住了嗎?”
“記住了,五師兄。”
“那你做一遍我看看。”
李青童就利落地擺了一個三體式站樁。
“嗬嗬,還不錯,這三頂三扣三圓三抱、三擺三垂三曲三挺,還有鼻有眼的。”梁青山說著,給他糾正了幾個基本動作。
“你看看能否堅持兩刻鍾,要穩,我過一會迴來看。”
結果梁青山一出去,師尊安排的一堆事就把他陷進去了,等他忙完,兩個時辰倏然過去了。迴來一看,李青童還一動不動站在那兒。
“你一直就這麽站著?”他驚訝地問。
“對啊!”
“中間沒收勢休息過?”
“沒有。”
梁青山見他不但姿式端正符合要領,而且還站如鬆,穩如鍾,大感驚訝。問:“你以前是否練過三體樁?”
“我以前的確煉過幾天樁功,但不是三分體,叫什麽來著?我也記不住了,但最多也隻能站兩刻鍾,就胳膊腿累得酸酸的撐不下去了,沒想到今天一站就站了兩個時辰,還沒覺得累。”
李青童說著,身體仍然紋絲沒動。
“好了,十七,收了吃午飯去吧。這個你過關了。”
第二天,早飯後,梁青山帶他又來到道堂。
“我今天要教你的,乃是天下修真最基本的基本功——齋心守一、靜坐煉氣。”
“‘齋心’是什麽意思?”李青童問。
“‘齋心’是清心之義,心齋指內心清虛寧靜。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大道至虛至靜,因此人心應當清虛寧靜,以合大道。所以,‘心齋’所講的真正齋法,並不是外表吃素飲清就謂之齋,其本意是指內在的心裏幹淨,這才是我們青陽派修養的高妙義諦之所在。所謂‘守一’,指的是意守一處,是一種通過反觀內省達到調和形神的內修功法。道德真經中說‘抱元守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至柔,能嬰兒乎?’;南華經中也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這些都是講‘守一法’的。總之,守一可以有效地入靜,入靜又可以保養人體真氣,使人長生久視,還能體內達外,獲取道的真諦,故有‘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守一之法,為萬神之根本’等真言悟語。這兒有幾句簡單的心訣,你先默念記下。”
李青童跟著默念了幾遍,道:“五師兄,我記下了。”
“那如何齋心守一、靜坐煉氣呢?”
“首先人要處於自然狀態,寬衣解帶,舒適自然,心情放鬆,肌肉鬆馳,或行或立,或坐或臥,不必拘於形式。下麵我就用盤膝坐的形式演示給你,看好了。”
梁青山開始一邊做一邊講解。
“兩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兩足壓在大腿下,自然盤膝,雙手仰掌疊放一起置於臍上,或掐訣默念;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然後調息,吸長唿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收腹唿氣。與此同時,默念心訣,排除雜念,悠然入靜,意守丹田。慢慢地,隨著一唿一吸,用意識引領丹田之氣循著小腹的中線下行,至會陰從長項穴出,繞過尾閭轉沿督脈上行,過命門穿脊柱,過大椎風府穴,直達腦頂百會;然後真氣沿鼻柱下行,走任脈過咽部,過膻中走巨闕,複迴於丹田穴。如此以意領氣,意隨氣行,氣逐意動,周天循環,打通經脈。這樣周而複始,經循氣旺,將右手食指中指化成劍指,指向前方,默念口訣,指端就會有氣感。如此功法,堅持做下去,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久而久之,氣感會越來越強,真氣就會綿綿地從劍指射出。好了,你自己先做一遍吧。”
李青童如是而坐,靜座運氣,默念心訣,須臾之間,手指劍指前方,竟然徐徐輻射出一縷藍色的氣柱。
“這個你也學過?”梁青山驚問。
“我入山之前,因身體攝取了能魔之氣,醫伯先生,哦不,是雲中子師伯,是大師尊,為了給我治病,以便化解我體內的‘脹魔之氣’,教過我一個凝神行意、驅魔化氣的功法,並教我記了些簡要的穴位,隻是運氣行氣的方向剛好與這個功法相反,還有就是心訣不同,但其他方麵都差不多,所以現在學來很是方便,隻要口念心訣逆向做一遍即可。我上山前是天天做的,一天至少做兩遍,但那時並沒有出現過手指射出藍色氣柱的現象啊?”
“十七,真有你的!這個你也算學會了。今天的這個功法本是煉精化氣的第一步,叫作齋心守一、凝神煉氣的,也簡稱作齋心凝氣,後麵還有三、四步才能真正修成煉精化氣、劍指氣出,常人要修五、六年才成的,沒想到你一下子就全部貫通了。雖然氣柱不是很強,但也說明你已全部掌握,隻差日積月累的火侯功夫了。至於你手指出現的氣柱為什麽是藍色的?以及大師伯以前教的驅魔功法,這些——說實話,我心中也不明白,我們還是去請教師尊吧!”
掌門玄極子平時就在“至尊堂”煉功修行,同在穀神宮後院,相隔也不是很遠。兩人來到堂前,輕扣丹門,被侍童傳了進去,見到了師尊。
玄極子聽完二人的來意,道:
“你大師伯也向我提過,你以前煉的那個功法是你大師伯行醫中獨創的,叫作‘煉神化氣’。當初的目的就是讓你煉意煉神,暫時用來化解和貯藏你遍布全身的魔障之氣,因為,當時的你,作為一個凡常之人,身體沒經過洗髓築基,經脈是很脆弱的,根本經受不起這種強橫魔氣的衝擊,所以才有了你剛入山時的骨斷脈折,雖然曆經了渾沌洞的洗曆,也沒能救你躲過那能魔之氣帶給你的這場生死劫。所幸你現在已是安全度過了,而且,由於這幾天你經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築基已經完成,經脈拓寬了,而且堅韌厚實,你現在的身體已經完全能抗得住這種能魔之氣的衝擊。所以剛才你一煉內功,煉精化氣,封藏在丹田氣海裏的強橫之氣就被釋放出了一部分,與你經脈中的真氣融為一體,化作劍氣從指端射出。”
“師尊,我現在應如何修煉呢?”李青童問。
玄極子道:“你現在可以兩功並修,早上去縹緲峰頂,坦心舒懷,冥神靜座,吸收天地之精化,但不要用劍指以防外瀉,主要是煉精化氣,修養內體。白天按老五的安排正常煉功習武。下午或晚上煉你大師伯傳教的功法,煉神化氣,以早上白天吸收的自然之精氣、與自身的元氣、體內封存的能氣為藥物,以身體為鼎爐,以神識控之,合而為一,熔煉真氣,再配以劍指,以神控氣,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心中有了劍,手中就會化氣成劍,最後將氣存入丹田。如此早出操,晚勤練,日久天長,日積月累,乾轉坤合,歲月流轉,不但能徹底地將能魔之氣,轉化成自身的真氣,而且能將自身煉成一個小宇宙,內煉成丹,手中無物,心中有物,心中有何物,手中就會化氣成物。再假以天年,製甲煉器,隔空驅物,神氣自如,身輕似燕,禦空飛天,降虎伏魔,法器封印,無所不能也。”
“多謝師傅教誨!”
李青童聽師傅講完,心中大喜,燦爛美好的前景令他心向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