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跨出侯府東門,一條石板鋪砌的街道直通向前。兩邊五步一楊,十步一柳,一株株翠樹猶如碧玉妝立,夾道相擁。左側道外即是山林,但見佳木蔥籠,碧草繁茂,高低錯落,繁花似錦;右側幾十步之外,漸增市井人家,白牆青瓦,院舍陸離,雞鳴犬吠,玩童嘻追。
“我好象記得我們這個地方叫奈何城?”
他一邊走一邊搜索著自己的記憶。
“你終於記起來了!”她驚喜地問。
“模模糊糊的有點印象,隻是除了這名字之外,別的什麽都想不起了。”
“別著急,慢慢來,一定會記起的。我先給你講講吧。你還記得這座城,為什麽叫奈何城嗎?”
“不知道,也不記得。”
“因為它地勢險要,位置重要,一將守城,誰奈我何——!”
貞兒說著,後半句變成了類似戲曲裏的唱腔,“何”字發音也挑了上去,同時還一跺腳一揮手、擺了一個大將軍揮手的姿式。這誇張有趣的動作,一下子把李丙童給逗樂了。
走了一會,漸覺得眼前明亮起來,一會兒就看見了一片一望無際的碧波清湖。湖中長堤橫貫,堤島相銜;紅亭白橋,水中倒影;粉荷碧草,香幽相連。還有木舟輕泛,竹篙撐蕩,老翁網魚,兒童采蓮,簫聲悠遠,笛聲輕揚……好一幅水鄉勝景!
“我再朗誦一首詩詞,誇讚這座奈何城的,你聽一聽不?”貞兒說罷,不等他迴答,就用揚抑頓錯的童音高聲朗誦起來:
“山海形勝,江岸都會,奈何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讞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好!”他大聲叫道。
“詩詞寫得好啊還是眼前的景好?”貞兒歪著頭問他。
“都好!這是誰寫的?”
“傳說是幾十年前青陽山的一名道仙寫的,詩詞之名好象叫作什麽‘望海潮’,大概就是站在青陽山上,左看看奈何城,右望望東海的潮水寫得吧!”
“青陽山在哪兒?”
“啊!青陽山你都忘沒了?青陽山就是前麵奈何城外的那一片山啊!綿延上百裏,直達海濱江邊。山上奇峰聳立,最高最神秘的,當屬那靈虛峰和縹緲峰,名聞遐邇的青陽派靈虛閣和穀神宮,就分別座落在這兩座峰頂上,據說靈虛峰還能夠上達天界呢。”
“這麽說來,這山肯定好玩。”
“還想著玩呢,你這次摔下來,就是從城東門外那座妙門峰前的高樹上摔下來的。”
“我記得了,我一醒來,我娘我爹就老是問我,為什麽老是去爬那山爬那樹的。”
貞兒聽到這兒,就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緊緊抓住他的手腕,凝視著他的眼睛。
“那你現在能告訴我,是什麽原因吧?童兒哥?”她的口氣嚴肅而認真地問。
他眼睛沉澱一下,想了想。
“真得想不起來了。哎——!”他說著,不由地長歎了一口氣。
“算了,想不起來就別硬想了。別再累傻了腦子!”
“你知道就好,不是我不告訴你。”
“好了,說說眼前的吧。你看我們腳底下的這條青石板街,出了將軍府東門一直往前走,你摔傻前我們經常走的,還有印象嗎?”
“你才摔傻了呢?”他有點小憤怒。
“嗬嗬!”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說你有沒有印象吧?”
“好象有點。”他看了看兩邊綠如青簾的垂楊柳說。“到了丁字路口了,該右拐了吧?”
“對呀!再往南走兩百多步,就是將軍府正門前的那條大街了。”
“正陽街?”
“對呀!”
“走,去那邊的鍾鼓樓看熱鬧去嘍!”她也好幾天沒出來玩了,高興地蹦嗒著,帶著他向左拐入了正陽街。
兩個人蹦蹦嗒嗒,走在涼爽的秋風裏,你一言,我一語,一會兒就忘記了煩惱,也就不再有煩憂。
街邊綠柳成蔭,青瓦白牆的雅致院落一座接著一座,往來的行人也越來越多。走了一會,開始有零零落落的店鋪出現,抬頭往前一看,能望見遠處巍峨的鍾鼓樓了。
店鋪越來越多,一座座兩三層的古色古香小樓夾街而立,白牆青瓦,飛簷鬥角,漸呈繁華之象;行人和車馬也越來越擁擠,堪稱車水馬龍。林立的店鋪,飄揚的旗幌,東西的商貨,南北的珍寶,熙攘的人群,五色的麗裳,花腔般的喊賣聲,越劇似的唱賣曲,交織出繁華的街麵。李丙童也被這異彩紛呈的街市繁華氣象吸引住了,和貞兒東瞧瞧,西看看,嚐嚐佳肴,挑挑寶貝,看著那耍雜賣藝的刀光劍影如亮球般地旋轉,聽著那婉轉激越的簫聲鼓點從銀樓明窗裏向外飄飛,臉上綻露出了久違的開心與笑容。
鍾鼓樓位於正陽街和順陽街兩條大街交叉的十字路口,也是這奈何城最繁化的地段。兩人逛完正陽街,就折向南邊的順陽街去了。一轉過拐角,看到街邊幾十步開外的一個小攤上,擺著赤橙黃綠各種顏色的天仙傘,甚是斑爛奪目。一個頭梳黑發雲髻、身穿霞紅羅衫的靚麗女子,站在旁邊嬌聲叫賣:
“買傘了!賣傘了!上好的天仙傘!金色的是金榜題名傘,烈日遮陽,雨天擋雨,一百文一把。小哥!一看您就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秀才,來一把吧?”
“拿那把金色的!”
“好咧!賣傘了!買傘了!上好的天仙傘!綠色的是環保美容傘,翠山芭蕉葉做的,外附透明金剛紙,能阻擋沙塵,內附養生蘆薈膜,能保濕美容,姑娘您這麽漂亮,一把才一百文,您不來一把?”
“那就來這一把吧!”
“好咧!買傘了!賣傘了!上好的天仙傘!……”
“走,看看傘去!”
貞兒被這天仙傘吸引住了,在前麵朝他擺了擺手喊道。兩人就疾奔了過去。
剛走了十幾步,就看到一個年輕的綠衣闊公子從對麵的人群裏一橫一晃地走了過去,後麵還跟著兩名帶刀侍衛。
“賣傘的美人在哪兒?賣傘的美人在哪?”
一身綠衣錦緞的富家公子,一邊走一邊尋聲喊著,終於看到了賣傘的姑娘,頓時嬉笑開懷,三步並作兩步疾走到攤前。
“聲音美妙動聽,沒想到人兒更是美豔動人啊!”綠衣闊少嘻嘻哈哈地說。
“公子買傘?”
“傘不買,想買美人!小臉蛋長得這麽招人喜愛啊!都是這天仙傘美容的?”
“公子說笑了!”姑娘登時滿臉通紅。
“這小手!水嫩水嫩的,也是天仙傘的作用?”綠衣闊少說著,伸手抓住了賣傘姑娘的右手腕,四指迅速扣住其腕部內側經脈的四個要穴,另一隻手若無其事地撫摸著其白嫩的手背。
“公子請自重!”姑娘說著用力摔了一下,沒有掙脫掉。
“姑娘就別不好意思了,不如跟本公子去水晶宮吧,那兒奇珍異寶保你留戀忘返,珍羞美食保你樂不思蜀,遠勝卻站在這街邊風吹日曬地賣傘喲!”
“你放開我!”姑娘冷臉喊道。由於腕脈的要穴被點,手三陰三條經脈被鎖住,臉色瞬間虛白無力。
“放開你?放了你,欠我家的銀債誰還?”
“誰欠你家的銀子了?我不認識你。”
“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三年前我就認識你了。”綠衣闊少盯著她的雙眸說,最後一句,一字一頓,意猶深遠。
“你是誰?”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誰。你爹不是豐螺鎮的老黃頭嗎?三年以來,租種我家桑田,欠了近百兩的銀子不還,本利疊滾,至少得翻倍了吧?我看這輩子也還不清了,幹脆拿你抵債吧!”
“前年台風肆虐,暴雨傾盆,桑田盡毀;去年又連月無雨,田旱地裂,蠶寶不生;好在今年風調雨順了,桑葉青甜,蠶寶豐生,我們黃家是桑蠶世家,到時候煮繭抽絲,織得綾羅綢緞,總能還得上你們家的田租欠銀的。”
“哼!說得倒是好聽!你們父女倆都從豐螺鎮逃到這幾百裏之外的奈何城了,還能再迴去還錢?還敢誇口說紡織還欠?真當本公子是三歲小兒了,糊弄誰呢?”
“這兩年來桑蠶無收,我們總得生活吧,故暫時來到這奈何城裏,做得這些天仙傘賣掉,換些碎銀小錢來糊口營生,這已是最後一批傘了。爹爹兩個月前就迴豐螺鎮了,留下我將這些剩下的天仙傘賣掉,這幾天也要迴去忙碌桑蠶的。”
“休得狡辯,蝦侍蟹衛,你們二人還不趕緊上來、將這個黃姑娘給我帶走!”
“諾!”
後麵的兩名侍衛應聲躍上前來,一左一右衝向賣傘姑娘,一人架起姑娘的一隻臂膀,就要往後拖。
忽聽得“啪啪”兩聲,一根粗實的竹杆突然從背後疾揮過來,杆影如風,閃擊在兩名侍衛的後背上。兩人隨即鬆開了手,“嗷嗷”地叫著跳到了一邊。
旁邊一個一身白裙的小女孩,乘機疾步上前,扶住了傾斜欲倒的賣傘姑娘,見她身體僵遲,不能隨心而動,知道是被被點封了穴道,就攙扶著她退到了一邊。
“何人如此大膽!敢傷我東海水晶宮龍七少的人?”
綠衣闊少高聲大喊。
“我好象記得我們這個地方叫奈何城?”
他一邊走一邊搜索著自己的記憶。
“你終於記起來了!”她驚喜地問。
“模模糊糊的有點印象,隻是除了這名字之外,別的什麽都想不起了。”
“別著急,慢慢來,一定會記起的。我先給你講講吧。你還記得這座城,為什麽叫奈何城嗎?”
“不知道,也不記得。”
“因為它地勢險要,位置重要,一將守城,誰奈我何——!”
貞兒說著,後半句變成了類似戲曲裏的唱腔,“何”字發音也挑了上去,同時還一跺腳一揮手、擺了一個大將軍揮手的姿式。這誇張有趣的動作,一下子把李丙童給逗樂了。
走了一會,漸覺得眼前明亮起來,一會兒就看見了一片一望無際的碧波清湖。湖中長堤橫貫,堤島相銜;紅亭白橋,水中倒影;粉荷碧草,香幽相連。還有木舟輕泛,竹篙撐蕩,老翁網魚,兒童采蓮,簫聲悠遠,笛聲輕揚……好一幅水鄉勝景!
“我再朗誦一首詩詞,誇讚這座奈何城的,你聽一聽不?”貞兒說罷,不等他迴答,就用揚抑頓錯的童音高聲朗誦起來:
“山海形勝,江岸都會,奈何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讞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好!”他大聲叫道。
“詩詞寫得好啊還是眼前的景好?”貞兒歪著頭問他。
“都好!這是誰寫的?”
“傳說是幾十年前青陽山的一名道仙寫的,詩詞之名好象叫作什麽‘望海潮’,大概就是站在青陽山上,左看看奈何城,右望望東海的潮水寫得吧!”
“青陽山在哪兒?”
“啊!青陽山你都忘沒了?青陽山就是前麵奈何城外的那一片山啊!綿延上百裏,直達海濱江邊。山上奇峰聳立,最高最神秘的,當屬那靈虛峰和縹緲峰,名聞遐邇的青陽派靈虛閣和穀神宮,就分別座落在這兩座峰頂上,據說靈虛峰還能夠上達天界呢。”
“這麽說來,這山肯定好玩。”
“還想著玩呢,你這次摔下來,就是從城東門外那座妙門峰前的高樹上摔下來的。”
“我記得了,我一醒來,我娘我爹就老是問我,為什麽老是去爬那山爬那樹的。”
貞兒聽到這兒,就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緊緊抓住他的手腕,凝視著他的眼睛。
“那你現在能告訴我,是什麽原因吧?童兒哥?”她的口氣嚴肅而認真地問。
他眼睛沉澱一下,想了想。
“真得想不起來了。哎——!”他說著,不由地長歎了一口氣。
“算了,想不起來就別硬想了。別再累傻了腦子!”
“你知道就好,不是我不告訴你。”
“好了,說說眼前的吧。你看我們腳底下的這條青石板街,出了將軍府東門一直往前走,你摔傻前我們經常走的,還有印象嗎?”
“你才摔傻了呢?”他有點小憤怒。
“嗬嗬!”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說你有沒有印象吧?”
“好象有點。”他看了看兩邊綠如青簾的垂楊柳說。“到了丁字路口了,該右拐了吧?”
“對呀!再往南走兩百多步,就是將軍府正門前的那條大街了。”
“正陽街?”
“對呀!”
“走,去那邊的鍾鼓樓看熱鬧去嘍!”她也好幾天沒出來玩了,高興地蹦嗒著,帶著他向左拐入了正陽街。
兩個人蹦蹦嗒嗒,走在涼爽的秋風裏,你一言,我一語,一會兒就忘記了煩惱,也就不再有煩憂。
街邊綠柳成蔭,青瓦白牆的雅致院落一座接著一座,往來的行人也越來越多。走了一會,開始有零零落落的店鋪出現,抬頭往前一看,能望見遠處巍峨的鍾鼓樓了。
店鋪越來越多,一座座兩三層的古色古香小樓夾街而立,白牆青瓦,飛簷鬥角,漸呈繁華之象;行人和車馬也越來越擁擠,堪稱車水馬龍。林立的店鋪,飄揚的旗幌,東西的商貨,南北的珍寶,熙攘的人群,五色的麗裳,花腔般的喊賣聲,越劇似的唱賣曲,交織出繁華的街麵。李丙童也被這異彩紛呈的街市繁華氣象吸引住了,和貞兒東瞧瞧,西看看,嚐嚐佳肴,挑挑寶貝,看著那耍雜賣藝的刀光劍影如亮球般地旋轉,聽著那婉轉激越的簫聲鼓點從銀樓明窗裏向外飄飛,臉上綻露出了久違的開心與笑容。
鍾鼓樓位於正陽街和順陽街兩條大街交叉的十字路口,也是這奈何城最繁化的地段。兩人逛完正陽街,就折向南邊的順陽街去了。一轉過拐角,看到街邊幾十步開外的一個小攤上,擺著赤橙黃綠各種顏色的天仙傘,甚是斑爛奪目。一個頭梳黑發雲髻、身穿霞紅羅衫的靚麗女子,站在旁邊嬌聲叫賣:
“買傘了!賣傘了!上好的天仙傘!金色的是金榜題名傘,烈日遮陽,雨天擋雨,一百文一把。小哥!一看您就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秀才,來一把吧?”
“拿那把金色的!”
“好咧!賣傘了!買傘了!上好的天仙傘!綠色的是環保美容傘,翠山芭蕉葉做的,外附透明金剛紙,能阻擋沙塵,內附養生蘆薈膜,能保濕美容,姑娘您這麽漂亮,一把才一百文,您不來一把?”
“那就來這一把吧!”
“好咧!買傘了!賣傘了!上好的天仙傘!……”
“走,看看傘去!”
貞兒被這天仙傘吸引住了,在前麵朝他擺了擺手喊道。兩人就疾奔了過去。
剛走了十幾步,就看到一個年輕的綠衣闊公子從對麵的人群裏一橫一晃地走了過去,後麵還跟著兩名帶刀侍衛。
“賣傘的美人在哪兒?賣傘的美人在哪?”
一身綠衣錦緞的富家公子,一邊走一邊尋聲喊著,終於看到了賣傘的姑娘,頓時嬉笑開懷,三步並作兩步疾走到攤前。
“聲音美妙動聽,沒想到人兒更是美豔動人啊!”綠衣闊少嘻嘻哈哈地說。
“公子買傘?”
“傘不買,想買美人!小臉蛋長得這麽招人喜愛啊!都是這天仙傘美容的?”
“公子說笑了!”姑娘登時滿臉通紅。
“這小手!水嫩水嫩的,也是天仙傘的作用?”綠衣闊少說著,伸手抓住了賣傘姑娘的右手腕,四指迅速扣住其腕部內側經脈的四個要穴,另一隻手若無其事地撫摸著其白嫩的手背。
“公子請自重!”姑娘說著用力摔了一下,沒有掙脫掉。
“姑娘就別不好意思了,不如跟本公子去水晶宮吧,那兒奇珍異寶保你留戀忘返,珍羞美食保你樂不思蜀,遠勝卻站在這街邊風吹日曬地賣傘喲!”
“你放開我!”姑娘冷臉喊道。由於腕脈的要穴被點,手三陰三條經脈被鎖住,臉色瞬間虛白無力。
“放開你?放了你,欠我家的銀債誰還?”
“誰欠你家的銀子了?我不認識你。”
“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三年前我就認識你了。”綠衣闊少盯著她的雙眸說,最後一句,一字一頓,意猶深遠。
“你是誰?”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誰。你爹不是豐螺鎮的老黃頭嗎?三年以來,租種我家桑田,欠了近百兩的銀子不還,本利疊滾,至少得翻倍了吧?我看這輩子也還不清了,幹脆拿你抵債吧!”
“前年台風肆虐,暴雨傾盆,桑田盡毀;去年又連月無雨,田旱地裂,蠶寶不生;好在今年風調雨順了,桑葉青甜,蠶寶豐生,我們黃家是桑蠶世家,到時候煮繭抽絲,織得綾羅綢緞,總能還得上你們家的田租欠銀的。”
“哼!說得倒是好聽!你們父女倆都從豐螺鎮逃到這幾百裏之外的奈何城了,還能再迴去還錢?還敢誇口說紡織還欠?真當本公子是三歲小兒了,糊弄誰呢?”
“這兩年來桑蠶無收,我們總得生活吧,故暫時來到這奈何城裏,做得這些天仙傘賣掉,換些碎銀小錢來糊口營生,這已是最後一批傘了。爹爹兩個月前就迴豐螺鎮了,留下我將這些剩下的天仙傘賣掉,這幾天也要迴去忙碌桑蠶的。”
“休得狡辯,蝦侍蟹衛,你們二人還不趕緊上來、將這個黃姑娘給我帶走!”
“諾!”
後麵的兩名侍衛應聲躍上前來,一左一右衝向賣傘姑娘,一人架起姑娘的一隻臂膀,就要往後拖。
忽聽得“啪啪”兩聲,一根粗實的竹杆突然從背後疾揮過來,杆影如風,閃擊在兩名侍衛的後背上。兩人隨即鬆開了手,“嗷嗷”地叫著跳到了一邊。
旁邊一個一身白裙的小女孩,乘機疾步上前,扶住了傾斜欲倒的賣傘姑娘,見她身體僵遲,不能隨心而動,知道是被被點封了穴道,就攙扶著她退到了一邊。
“何人如此大膽!敢傷我東海水晶宮龍七少的人?”
綠衣闊少高聲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