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引了李逸進屋,轉身就要去喚大夫,李逸原本無事,忙道不必了,他歇歇就好。
趙喜又接著吩咐下頭讓送安神舒氣的湯來,又伺候李逸脫了大衣裳,好讓他自在地靠一靠。
李逸瞧著趙喜忙前忙後,恍如昨日,一時裏屋小侍們都散了出去,隻剩了他二人,李逸便還是忍不住問了,“公公是怎麽跟了殿下的?”
趙喜聞言,心道,這該來的躲不過,早能料到李逸是要問的,不如現下見招拆招。
“大人,您還是叫雜家名兒吧,您尊我聲公公,我聽著卻別扭。”
趙喜這話一出,果然兩人間的氣氛有了些變化,不再似剛才那般生分。
趙喜於是接著道:“先帝令雜家好好服侍殿下,雜家隻奉旨盡本分罷了。”
他這話說來取了個巧,聽著像是趙深臨終把他留給趙淵的,其實不過是趙深往日一句囑咐,但到底半點不曾對李逸撒謊。
李逸果然聽不出玄機,他原有些關於趙深的話想問,卻思量來思量去拿不定主意該問什麽,再想時,又覺得問什麽都已是惘然。
等一碗安神湯都喝幹淨了,李逸才輕道:“先帝是怎麽去的?”
皇帝駕崩之事,並不會對外說得十分清楚,不過是幾句冠冕堂皇的照例話,而趙深更是得急病死的,這樣的事就更不能說了,要避諱,於是官樣文章就完全敷衍了。
趙喜想了想,直說道:“陛下軍中突然得的急症,才撐到入京後沒多久,就駕崩了。”
李逸不再說話,趙喜忙尋機退了出去,他隻怕再待下去,自個的小命非得給李逸問掉半條去。
安神湯果然安神,李逸後頭竟不知不覺睡了過去。等到睜眼時,天已黃昏,屋子裏點著燈,他才動了動胳膊,趙淵從隱在暗處的太師椅中立起,來到李逸睡著的榻側重又坐下。
李逸頓時就要起身,趙淵輕壓了他不讓動彈,伸出指骨分明的手細細替他攏緊薄衾。
“起來給我行那勞什子禮嗎?不必了。”
李逸答:“禮不可廢。”
“本王不是你的學生。”
李逸無言以對。
趙淵忽就道:“以後若再想問關於先帝的事,直接問本王就是,本王知道的比趙喜多。”
李逸腹誹,你倆即便是親兄弟,也不會形影不離,你還能比貼身太監知道得多?然趙淵是攝政王,他說什麽便是什麽吧。
看看天色越來越暗,李逸奇怪道:“殿下怎得不去前頭?”
“今日並沒有置夜宴,前頭都已經散了。”
李逸聞言,微微有些錯愕,隻有宮裏的貴人才尋常不置夜宴,因宮門每晚都要下鑰,夜宴人雜不利守備,故除了元宵,中秋,萬壽,平日裏極少例外。
至於朝中公侯百官,並無禁忌,哪個不是常開夜宴。
攝政王許是為了在皇帝跟前低調吧,想到趙淵如今已是權傾朝野,李逸很是讚同他這未雨綢繆的小心。
趙淵卻是另有理由這般行事,他見李逸已全然醒了,立起身來道:“既已這個時辰了,陪本王用過再迴吧。”
李逸深恨自己睡過了頭,隻得應承下來。
紅燭高照,花廳外,嫋嫋有絲竹傳來,李逸隨趙淵入席,才坐下就見桌上擺了一對玲瓏透光薄玉杯,他拿起其中一隻,果見杯底有極小的一處磕碰,忍不住道:“這是母妃自家中帶入宮的舊物。”
出口,李逸才覺失言,他如今都是庶人了,哪還來的什麽母妃。
趙淵絲毫未覺不妥,點頭道:“原來是這麽個來曆,之前宮裏清點舊物,本王讚了句巧奪天工,就有大璫給送了來,如此說來,倒是物歸原處了。”
攝政王府選的就是太子妃母家,可不是物歸原處。
趙喜在旁忙著斟酒,差點忍不住憋成內傷。
殿下,您就睜著眼瞎說吧,也不知您是怎麽哄得陛下開了金口,翻修府邸的時候,直說缺什麽盡管問宮中要。
這可好,東宮舊人舊物抄家似地被清點了一遍,就差那磚瓦地縫沒給起出來了,連那花花草草都恨不得全搬家來。
哪裏有什麽矜持的等人送上府的事。
席上兩人自不知趙喜心裏嘀咕些什麽,今日是趙淵生辰,李逸自當舉杯先賀。
“祝殿下千歲長生,功成名遂留青史,年年嘉會如今朝。”
白日裏,跟著眾人拜賀時福壽康安的話都已經說過,私底下,李逸斟酌著說了幾句另有深意的話。
趙淵戰功赫赫,如今僅僅屈居一人之下,將來必是要史書留名的,隻留得是美名還是惡名,卻端看這幾年的行事了。
烈火噴油,鮮花著錦之時,當求的應是安然身退,便祝他能得個清名,往後仍能享今日的權勢和安穩。
趙淵端坐上首,見李逸一身緋色,玉麵未醉已撩人,花廳中如竹而立,執盞替他祝壽。
隻覺哪怕李逸此刻敬他一杯毒酒,他也甘之如醴。
他亦不是聽不出李逸話中深意,卻仍不免想,無論日後朝堂沙場,風詭雲譎旦夕有變,他都能坦然受之。唯此刻花前月下美人,實願它年年如今朝。
月影高過樹梢,待酒席漸殘,李逸已被趙淵灌得半醉。喝到後來,趙喜都不知溜到哪裏去了,隻留肅王親自給李逸斟酒。
“殿下,不能再飲了。”李逸酒紅飛上雙頰,色若桃李。
趙淵微微笑道:“怎麽,你還怕本王喝醉不成?”
“自然不是,是逸要不行了。”
一聽這話,趙淵便知道李逸是真的有些醉了,話音不似往日清正,尾聲帶著點揚起,撩人得很。
趙淵明明極愛李逸這醉態,卻還是放下了手中執壺,另給他夾了筷清淡菜。
李逸覺出肅王的體貼,一時有感,有些話還未及深想,便已出口,“殿下為我費心了。”
這一句,語聲亦是十分綿軟,不似平常。
趙淵微愣,放下銀箸看著李逸,“這是從何說起?”
“並不是不識好歹之人,殿下救了我幾次,又費了許多心思保全我。逸都明白。”
趙淵見李逸麵上雖紅,眼神尚算清明,知道他不是全然在說醉話。趙淵並不想接這話,於是隻默默不言。
李逸這些時日卻被趙淵磨得難受,借著酒意,幹脆一氣倒了出來。
“殿下想要李逸什麽?不如趁今日都說了。”
趙淵見眼前人一副豁出去的樣子,心跳竟止不住快了起來,他想了想,毫不猶豫於這當口反問了個自個最想問的。
“你還念著趙深嗎?”
如拔劍揮來,直接了當,且直唿先帝名姓,未留絲毫迴轉餘地。
李逸被趙淵刺得一痛,他本可以撒無數彌天大謊,卻隻選擇了真話。
“恐此生難忘。”
趙淵聽得這句,頓時五味雜陳,未想李逸竟又往下剖開肺腑道:“若要問我的心,逸對殿下亦有好感。隻我也分不清那是因其淵而生的,還是因殿下而生。”
趙淵於漫漫十年後,重聽李逸喚他“其淵”,險些當場把持不住。
再看李逸直直望向他的目光,簡直恨不能將他融了。
他聽李逸幽幽道:“殿下太像其淵了。”
趙喜又接著吩咐下頭讓送安神舒氣的湯來,又伺候李逸脫了大衣裳,好讓他自在地靠一靠。
李逸瞧著趙喜忙前忙後,恍如昨日,一時裏屋小侍們都散了出去,隻剩了他二人,李逸便還是忍不住問了,“公公是怎麽跟了殿下的?”
趙喜聞言,心道,這該來的躲不過,早能料到李逸是要問的,不如現下見招拆招。
“大人,您還是叫雜家名兒吧,您尊我聲公公,我聽著卻別扭。”
趙喜這話一出,果然兩人間的氣氛有了些變化,不再似剛才那般生分。
趙喜於是接著道:“先帝令雜家好好服侍殿下,雜家隻奉旨盡本分罷了。”
他這話說來取了個巧,聽著像是趙深臨終把他留給趙淵的,其實不過是趙深往日一句囑咐,但到底半點不曾對李逸撒謊。
李逸果然聽不出玄機,他原有些關於趙深的話想問,卻思量來思量去拿不定主意該問什麽,再想時,又覺得問什麽都已是惘然。
等一碗安神湯都喝幹淨了,李逸才輕道:“先帝是怎麽去的?”
皇帝駕崩之事,並不會對外說得十分清楚,不過是幾句冠冕堂皇的照例話,而趙深更是得急病死的,這樣的事就更不能說了,要避諱,於是官樣文章就完全敷衍了。
趙喜想了想,直說道:“陛下軍中突然得的急症,才撐到入京後沒多久,就駕崩了。”
李逸不再說話,趙喜忙尋機退了出去,他隻怕再待下去,自個的小命非得給李逸問掉半條去。
安神湯果然安神,李逸後頭竟不知不覺睡了過去。等到睜眼時,天已黃昏,屋子裏點著燈,他才動了動胳膊,趙淵從隱在暗處的太師椅中立起,來到李逸睡著的榻側重又坐下。
李逸頓時就要起身,趙淵輕壓了他不讓動彈,伸出指骨分明的手細細替他攏緊薄衾。
“起來給我行那勞什子禮嗎?不必了。”
李逸答:“禮不可廢。”
“本王不是你的學生。”
李逸無言以對。
趙淵忽就道:“以後若再想問關於先帝的事,直接問本王就是,本王知道的比趙喜多。”
李逸腹誹,你倆即便是親兄弟,也不會形影不離,你還能比貼身太監知道得多?然趙淵是攝政王,他說什麽便是什麽吧。
看看天色越來越暗,李逸奇怪道:“殿下怎得不去前頭?”
“今日並沒有置夜宴,前頭都已經散了。”
李逸聞言,微微有些錯愕,隻有宮裏的貴人才尋常不置夜宴,因宮門每晚都要下鑰,夜宴人雜不利守備,故除了元宵,中秋,萬壽,平日裏極少例外。
至於朝中公侯百官,並無禁忌,哪個不是常開夜宴。
攝政王許是為了在皇帝跟前低調吧,想到趙淵如今已是權傾朝野,李逸很是讚同他這未雨綢繆的小心。
趙淵卻是另有理由這般行事,他見李逸已全然醒了,立起身來道:“既已這個時辰了,陪本王用過再迴吧。”
李逸深恨自己睡過了頭,隻得應承下來。
紅燭高照,花廳外,嫋嫋有絲竹傳來,李逸隨趙淵入席,才坐下就見桌上擺了一對玲瓏透光薄玉杯,他拿起其中一隻,果見杯底有極小的一處磕碰,忍不住道:“這是母妃自家中帶入宮的舊物。”
出口,李逸才覺失言,他如今都是庶人了,哪還來的什麽母妃。
趙淵絲毫未覺不妥,點頭道:“原來是這麽個來曆,之前宮裏清點舊物,本王讚了句巧奪天工,就有大璫給送了來,如此說來,倒是物歸原處了。”
攝政王府選的就是太子妃母家,可不是物歸原處。
趙喜在旁忙著斟酒,差點忍不住憋成內傷。
殿下,您就睜著眼瞎說吧,也不知您是怎麽哄得陛下開了金口,翻修府邸的時候,直說缺什麽盡管問宮中要。
這可好,東宮舊人舊物抄家似地被清點了一遍,就差那磚瓦地縫沒給起出來了,連那花花草草都恨不得全搬家來。
哪裏有什麽矜持的等人送上府的事。
席上兩人自不知趙喜心裏嘀咕些什麽,今日是趙淵生辰,李逸自當舉杯先賀。
“祝殿下千歲長生,功成名遂留青史,年年嘉會如今朝。”
白日裏,跟著眾人拜賀時福壽康安的話都已經說過,私底下,李逸斟酌著說了幾句另有深意的話。
趙淵戰功赫赫,如今僅僅屈居一人之下,將來必是要史書留名的,隻留得是美名還是惡名,卻端看這幾年的行事了。
烈火噴油,鮮花著錦之時,當求的應是安然身退,便祝他能得個清名,往後仍能享今日的權勢和安穩。
趙淵端坐上首,見李逸一身緋色,玉麵未醉已撩人,花廳中如竹而立,執盞替他祝壽。
隻覺哪怕李逸此刻敬他一杯毒酒,他也甘之如醴。
他亦不是聽不出李逸話中深意,卻仍不免想,無論日後朝堂沙場,風詭雲譎旦夕有變,他都能坦然受之。唯此刻花前月下美人,實願它年年如今朝。
月影高過樹梢,待酒席漸殘,李逸已被趙淵灌得半醉。喝到後來,趙喜都不知溜到哪裏去了,隻留肅王親自給李逸斟酒。
“殿下,不能再飲了。”李逸酒紅飛上雙頰,色若桃李。
趙淵微微笑道:“怎麽,你還怕本王喝醉不成?”
“自然不是,是逸要不行了。”
一聽這話,趙淵便知道李逸是真的有些醉了,話音不似往日清正,尾聲帶著點揚起,撩人得很。
趙淵明明極愛李逸這醉態,卻還是放下了手中執壺,另給他夾了筷清淡菜。
李逸覺出肅王的體貼,一時有感,有些話還未及深想,便已出口,“殿下為我費心了。”
這一句,語聲亦是十分綿軟,不似平常。
趙淵微愣,放下銀箸看著李逸,“這是從何說起?”
“並不是不識好歹之人,殿下救了我幾次,又費了許多心思保全我。逸都明白。”
趙淵見李逸麵上雖紅,眼神尚算清明,知道他不是全然在說醉話。趙淵並不想接這話,於是隻默默不言。
李逸這些時日卻被趙淵磨得難受,借著酒意,幹脆一氣倒了出來。
“殿下想要李逸什麽?不如趁今日都說了。”
趙淵見眼前人一副豁出去的樣子,心跳竟止不住快了起來,他想了想,毫不猶豫於這當口反問了個自個最想問的。
“你還念著趙深嗎?”
如拔劍揮來,直接了當,且直唿先帝名姓,未留絲毫迴轉餘地。
李逸被趙淵刺得一痛,他本可以撒無數彌天大謊,卻隻選擇了真話。
“恐此生難忘。”
趙淵聽得這句,頓時五味雜陳,未想李逸竟又往下剖開肺腑道:“若要問我的心,逸對殿下亦有好感。隻我也分不清那是因其淵而生的,還是因殿下而生。”
趙淵於漫漫十年後,重聽李逸喚他“其淵”,險些當場把持不住。
再看李逸直直望向他的目光,簡直恨不能將他融了。
他聽李逸幽幽道:“殿下太像其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