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寧靖和陳虹交給了兩位導演,易青都顧不上晚上再隆重招待一下,又被孟石一個電話給喊到了北影廠。
“孟總!什麽事兒啊?我那邊······”
易青話還沒說完,看到屋裏的一個人,不由得愣住了,第一個反應是眼熟,仔細看看,想起了對方十幾年後說過的一句話: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
陳導,吃饅頭嗎?
陳愷歌!
沒錯,就是這張臉,豁牙子,大眼皮,長得極有特點。
話說扛起未來中國電影大旗的三位國際知名大導長得都不怎麽樣,張一謀典型的西北老農,臉上溝溝壑壑,馮褲子就更別說了,那一嘴牙就跟剛解散的隊列似的,誰也不挨著誰,端詳著最體麵的也就是眼前這位陳導了。
不過陳愷歌不是西影廠的人嗎?
怎麽會出現在孟石的辦公室裏?
“來!小易,我給你介紹一下!”
“不用了,孟總,我認識,陳導是吧!”
易青說著,主動走到了陳愷歌麵前伸出了手,陳愷歌一愣,也連忙起身,他知道眼前這位可了不得,圈子裏現在最火的編劇,更牛的事,人家現在都自己開公司了。
別人都還在觀望的時候,人家已經把第一口肉給吃到了嘴裏。
“您好!您好!我是陳愷歌!”
陳愷歌現在就跟前幾天在這裏第一次見到易青的馮小檸一樣,帶著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一旁的孟石笑道:“小易,我發現你認識的人挺多啊,馮小檸你認識,愷歌你也認識。”
“沒見過麵,不過看過陳導的《黃土地》,拍的是真好。”
哦!拍《黃土地》的時候,陳愷歌應該還在廣西電影製片廠呢,屬於郭保昌導演的隊伍。
想到了郭保昌導演,易青又想到了那部可以載入中國電視劇史冊的《大宅門》。
呃!
想得有些遠了。
“孟總,今天這是······”
孟石看上去心情非常不錯:“有好事,把你喊過來一起分享,怎麽樣,夠意思吧,能想到是什麽好事嗎?”
易青看了看孟石,又看了看一旁的陳愷歌:“《官司》過審了?”
嘿!
孟石一愣,帶著點兒無奈說:“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你,沒錯,《官司》過審了,今個把你和愷歌喊過來,一來呢,是和你這個編劇通報一下,二來呢,也是和你說一聲,這個電影的導演就是愷歌!”
臥槽!
易青聽到這個消息,還真的是被震了一下,他之前把劇本交出去之後,就沒再關注過,當然了,當時也曾想過孟石會選誰來做這部電影的導演。
在他看來,孟石的首選目標肯定是李俊、楊光遠這樣的老導演來親自執導,畢竟國內執導過這類戰爭題材電影的導演不多。
不過再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眼下李導和楊導全都在忙活八一廠的《大決戰》係列,哪有時間來拍《官司》。
可即便不是這幾位,孟石也肯定得選個經驗豐富的老導演過來,萬萬沒想到,孟石居然看上了陳愷歌。
陳愷歌能掌控得了這種戰爭題材電影?
不過好像《官司》也不完全是個戰爭題材吧!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的核心應該挺具有人文情懷的。
連馮褲子那種喜劇出身的導演都能玩得轉,陳愷歌好像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而且,有著電影詩人之稱的陳愷歌拍這種片子,好像比馮褲子更加適合。
對於現在圈裏人來說,陳愷歌或許隻是個富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但是熟知未來走向的易青卻很清楚,這位陳導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電影的扛旗人物。
當然了,即便是現在,陳愷歌也是被業內眾多前輩看好的電影新人,隻是未必有人會知道他將來的成就。
作為中國內地電影第五代導演中的領軍人物,陳愷歌一直被人當作富有精英意識和批判意識的知識分子型導演,一位富有浪漫文學氣息的導演。
後來人們提起他,稱讚的首先會想到那部《霸王別姬》,批判的則會立刻想到讓陳愷歌直接墜入穀底的《無極》。
但是,無論如何,陳愷歌作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的導演,就憑這一個成就,他便足以毫無爭議的成為華語電影難以逾越的豐碑。
至於後來他在中國電影商業化的浪潮中尷尬轉型的作品《無極》,雖然讓他飽受爭議,但其實倒也無損於他在中國電影的地位。
從技術角度來看,陳愷歌的作品,拍攝畫麵角度十分老道,拍攝手法也非常新穎,最重要的是,再大的場麵,也沒有顯示出一點髒亂差的感覺來,給人的感覺效果特別好。
作為導演,陳愷歌向來以駕馭曆史題材見長,當然也偶有涉足當代題材、嚐試玄幻類型,無論拍什麽,他的風格都十分明顯,充滿人文情懷。
這種人文情懷主要體現在他在主題、題材選擇上。
比如他的那部處女作《黃土地》,陳愷歌就以極鮮明而壯闊的造型語言展現了古老而傳統、貧窮又落後的中華大地與新鮮而生動、向往富饒,且渴望更新的華夏子民的對比。
在那片廣闊的黃土地上,生活著淳樸卻又蒙昧的村民,他們來自遙遠的過去,攜帶著最為原始的力量,保留著最地道的風俗,他們蓬勃,他們強健。
然而到當地采風的顧青攜來嶄新的希望,他告訴懵懂的翠巧,延安那邊有自由,可以自己決定怎麽生活,怎麽愛。
老爹說“這是命”,堅持把翠巧嫁給未曾謀麵的丈夫,翠巧不甘屈服,最終邁出土地,獨自乘上黃河上的扁舟,以反抗這樣的“命”,卻最終喪生於湍急的河水中央,完成了自己抗爭未果的命運書寫,唱響了一曲悲劇性的命運挽歌。
陳愷歌的人文情懷自始至終貫穿其中,說大時代時著眼點往往積聚在個人之間的衝突,說個人之間的愛恨時又穿透著時代的拷問,小人物與大時代總是同震蕩,如同一曲高歌的交響曲,相互應和。
說的通俗一點,陳愷歌就是善於將小人物融入於大時代之中,通過對小人物的刻畫,來映襯當時的時代背景,可是卻偏偏不會將那些小人物淹沒於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之下,反而用一種非常細膩的手法,突出人物特點。
這樣看來,孟石選擇陳愷歌還真的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另外,從技術層麵上出發,《官司》這部電影最不好拍的就是汶河南岸阻擊戰,但是交到陳愷歌手裏的話,似乎也不成問題。
看看他的《荊軻刺秦王》就知道了,那場麵拍的,沉穩雄壯,充滿磅礴大氣。
從片頭設計伊始,就給人一種浩瀚之感,古樸而真實的造型設計、秣馬厲兵的征戰場麵,從容地再現古老戰國的曆史質感。
燕太子丹迴國,百姓擊鼓齊鳴,與榮歸的馬身上叮鈴作響的鈴聲相和共振,狂喜的祭司領隊跳躍歡唿,再現神、巫、王、民一體的特殊曆史形態,呈現舉國同樂、巫人共歡的大和諧。
趙女和燕太子丹恭送荊軻,士兵陣仗齊整,發出節奏感強烈的號子聲,畫外音中有人正大氣地念誦著那首著名的篇章:“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號子聲的熱烈、詩句的悲壯以對比蒙太奇複合襯托此刻的蒼涼。
大秦攻入趙國,硝煙四起,幼.童集體跳城自殺,喊聲震撼天地,國民對自己君主的愛戴、對自己國土的忠誠以宏大的場麵得以講述。
一句話,就目前而言,易青還真想不出來,有誰是比陳愷歌更適合來執導《官司》這部電影的。
國內現在善於拍戰爭片的老導演有不少,但是,觀念不一樣,難道拿著十幾二十年前拍《地道戰》、《地雷戰》那種手法來拍《官司》?
易青承認那些老電影同樣是經典,但是,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時代不同了,觀眾們的欣賞水平也在提高,在技術手段上,原先的套路已經沒法滿足現在的觀眾了。
易青和陳愷歌聊了很多,基本上都是他對於《官司》這個故事的了解,還包括了一些前世《集結號》的拍攝手法,以及對於戰爭場麵的鏡頭呈現方式。
陳愷歌是越聽越心驚,原先隻是認為易青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編劇,可是聽了他所說的很多關於電影拍攝的技巧之後,他突然覺得,自己來這裏好像有點兒多餘。
這個故事,易青完全可以自己拍啊!
他本來就是編劇,沒有誰比他更了解這個故事,想要最完美的將這個故事呈現出來,還有比原作者更適合的嗎?
易青可不知道陳愷歌在想什麽,如果知道的話,肯定不敢在陳大導演麵前賣弄了。
讓他來拍電影?
做個執行導演,拍幾個鏡頭幾場戲還行,讓他獨立執導一部作品,易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好了!
現在導演已經有了,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一穀子地誰來演?
“孟總!什麽事兒啊?我那邊······”
易青話還沒說完,看到屋裏的一個人,不由得愣住了,第一個反應是眼熟,仔細看看,想起了對方十幾年後說過的一句話: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
陳導,吃饅頭嗎?
陳愷歌!
沒錯,就是這張臉,豁牙子,大眼皮,長得極有特點。
話說扛起未來中國電影大旗的三位國際知名大導長得都不怎麽樣,張一謀典型的西北老農,臉上溝溝壑壑,馮褲子就更別說了,那一嘴牙就跟剛解散的隊列似的,誰也不挨著誰,端詳著最體麵的也就是眼前這位陳導了。
不過陳愷歌不是西影廠的人嗎?
怎麽會出現在孟石的辦公室裏?
“來!小易,我給你介紹一下!”
“不用了,孟總,我認識,陳導是吧!”
易青說著,主動走到了陳愷歌麵前伸出了手,陳愷歌一愣,也連忙起身,他知道眼前這位可了不得,圈子裏現在最火的編劇,更牛的事,人家現在都自己開公司了。
別人都還在觀望的時候,人家已經把第一口肉給吃到了嘴裏。
“您好!您好!我是陳愷歌!”
陳愷歌現在就跟前幾天在這裏第一次見到易青的馮小檸一樣,帶著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一旁的孟石笑道:“小易,我發現你認識的人挺多啊,馮小檸你認識,愷歌你也認識。”
“沒見過麵,不過看過陳導的《黃土地》,拍的是真好。”
哦!拍《黃土地》的時候,陳愷歌應該還在廣西電影製片廠呢,屬於郭保昌導演的隊伍。
想到了郭保昌導演,易青又想到了那部可以載入中國電視劇史冊的《大宅門》。
呃!
想得有些遠了。
“孟總,今天這是······”
孟石看上去心情非常不錯:“有好事,把你喊過來一起分享,怎麽樣,夠意思吧,能想到是什麽好事嗎?”
易青看了看孟石,又看了看一旁的陳愷歌:“《官司》過審了?”
嘿!
孟石一愣,帶著點兒無奈說:“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你,沒錯,《官司》過審了,今個把你和愷歌喊過來,一來呢,是和你這個編劇通報一下,二來呢,也是和你說一聲,這個電影的導演就是愷歌!”
臥槽!
易青聽到這個消息,還真的是被震了一下,他之前把劇本交出去之後,就沒再關注過,當然了,當時也曾想過孟石會選誰來做這部電影的導演。
在他看來,孟石的首選目標肯定是李俊、楊光遠這樣的老導演來親自執導,畢竟國內執導過這類戰爭題材電影的導演不多。
不過再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眼下李導和楊導全都在忙活八一廠的《大決戰》係列,哪有時間來拍《官司》。
可即便不是這幾位,孟石也肯定得選個經驗豐富的老導演過來,萬萬沒想到,孟石居然看上了陳愷歌。
陳愷歌能掌控得了這種戰爭題材電影?
不過好像《官司》也不完全是個戰爭題材吧!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的核心應該挺具有人文情懷的。
連馮褲子那種喜劇出身的導演都能玩得轉,陳愷歌好像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而且,有著電影詩人之稱的陳愷歌拍這種片子,好像比馮褲子更加適合。
對於現在圈裏人來說,陳愷歌或許隻是個富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但是熟知未來走向的易青卻很清楚,這位陳導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電影的扛旗人物。
當然了,即便是現在,陳愷歌也是被業內眾多前輩看好的電影新人,隻是未必有人會知道他將來的成就。
作為中國內地電影第五代導演中的領軍人物,陳愷歌一直被人當作富有精英意識和批判意識的知識分子型導演,一位富有浪漫文學氣息的導演。
後來人們提起他,稱讚的首先會想到那部《霸王別姬》,批判的則會立刻想到讓陳愷歌直接墜入穀底的《無極》。
但是,無論如何,陳愷歌作為中國第一個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的導演,就憑這一個成就,他便足以毫無爭議的成為華語電影難以逾越的豐碑。
至於後來他在中國電影商業化的浪潮中尷尬轉型的作品《無極》,雖然讓他飽受爭議,但其實倒也無損於他在中國電影的地位。
從技術角度來看,陳愷歌的作品,拍攝畫麵角度十分老道,拍攝手法也非常新穎,最重要的是,再大的場麵,也沒有顯示出一點髒亂差的感覺來,給人的感覺效果特別好。
作為導演,陳愷歌向來以駕馭曆史題材見長,當然也偶有涉足當代題材、嚐試玄幻類型,無論拍什麽,他的風格都十分明顯,充滿人文情懷。
這種人文情懷主要體現在他在主題、題材選擇上。
比如他的那部處女作《黃土地》,陳愷歌就以極鮮明而壯闊的造型語言展現了古老而傳統、貧窮又落後的中華大地與新鮮而生動、向往富饒,且渴望更新的華夏子民的對比。
在那片廣闊的黃土地上,生活著淳樸卻又蒙昧的村民,他們來自遙遠的過去,攜帶著最為原始的力量,保留著最地道的風俗,他們蓬勃,他們強健。
然而到當地采風的顧青攜來嶄新的希望,他告訴懵懂的翠巧,延安那邊有自由,可以自己決定怎麽生活,怎麽愛。
老爹說“這是命”,堅持把翠巧嫁給未曾謀麵的丈夫,翠巧不甘屈服,最終邁出土地,獨自乘上黃河上的扁舟,以反抗這樣的“命”,卻最終喪生於湍急的河水中央,完成了自己抗爭未果的命運書寫,唱響了一曲悲劇性的命運挽歌。
陳愷歌的人文情懷自始至終貫穿其中,說大時代時著眼點往往積聚在個人之間的衝突,說個人之間的愛恨時又穿透著時代的拷問,小人物與大時代總是同震蕩,如同一曲高歌的交響曲,相互應和。
說的通俗一點,陳愷歌就是善於將小人物融入於大時代之中,通過對小人物的刻畫,來映襯當時的時代背景,可是卻偏偏不會將那些小人物淹沒於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之下,反而用一種非常細膩的手法,突出人物特點。
這樣看來,孟石選擇陳愷歌還真的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另外,從技術層麵上出發,《官司》這部電影最不好拍的就是汶河南岸阻擊戰,但是交到陳愷歌手裏的話,似乎也不成問題。
看看他的《荊軻刺秦王》就知道了,那場麵拍的,沉穩雄壯,充滿磅礴大氣。
從片頭設計伊始,就給人一種浩瀚之感,古樸而真實的造型設計、秣馬厲兵的征戰場麵,從容地再現古老戰國的曆史質感。
燕太子丹迴國,百姓擊鼓齊鳴,與榮歸的馬身上叮鈴作響的鈴聲相和共振,狂喜的祭司領隊跳躍歡唿,再現神、巫、王、民一體的特殊曆史形態,呈現舉國同樂、巫人共歡的大和諧。
趙女和燕太子丹恭送荊軻,士兵陣仗齊整,發出節奏感強烈的號子聲,畫外音中有人正大氣地念誦著那首著名的篇章:“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號子聲的熱烈、詩句的悲壯以對比蒙太奇複合襯托此刻的蒼涼。
大秦攻入趙國,硝煙四起,幼.童集體跳城自殺,喊聲震撼天地,國民對自己君主的愛戴、對自己國土的忠誠以宏大的場麵得以講述。
一句話,就目前而言,易青還真想不出來,有誰是比陳愷歌更適合來執導《官司》這部電影的。
國內現在善於拍戰爭片的老導演有不少,但是,觀念不一樣,難道拿著十幾二十年前拍《地道戰》、《地雷戰》那種手法來拍《官司》?
易青承認那些老電影同樣是經典,但是,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時代不同了,觀眾們的欣賞水平也在提高,在技術手段上,原先的套路已經沒法滿足現在的觀眾了。
易青和陳愷歌聊了很多,基本上都是他對於《官司》這個故事的了解,還包括了一些前世《集結號》的拍攝手法,以及對於戰爭場麵的鏡頭呈現方式。
陳愷歌是越聽越心驚,原先隻是認為易青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編劇,可是聽了他所說的很多關於電影拍攝的技巧之後,他突然覺得,自己來這裏好像有點兒多餘。
這個故事,易青完全可以自己拍啊!
他本來就是編劇,沒有誰比他更了解這個故事,想要最完美的將這個故事呈現出來,還有比原作者更適合的嗎?
易青可不知道陳愷歌在想什麽,如果知道的話,肯定不敢在陳大導演麵前賣弄了。
讓他來拍電影?
做個執行導演,拍幾個鏡頭幾場戲還行,讓他獨立執導一部作品,易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好了!
現在導演已經有了,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一穀子地誰來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