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德森一起用過飯,胤祚便帶他去了林府。
段太醫和廚娘自然是早就搬迴了郡王府,林府除了一些雇來的短工,就隻剩了那三十多個護衛,胤祚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將他們召集起來,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安德森出海。
工作是協助並監督安德森完成他安排的任務,好處是,船出海取得的利益,有他們一份。如果答應,先每人發兩百兩銀子的安家費,然後直接跟著去買船、出海,如果不答應,也是每人兩百兩銀子,拿錢走人。
三十多人,沒有一個人是直接拒絕的。
一小半當即答應,這些人既不貪生怕死,又無牽無掛的,和背後的人也不過是金錢交易,雖然那些人給的銀子不少,但比起出海的利益來,這點錢就不夠看了。
另一大半的人說要考慮一下,想必是要去征求家人和背後主子的意見,胤祚也爽快的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
然而遠沒有用到三天,最晚了到第二天早上,也帶來了肯定的迴話,也就是說,他三十多的侍衛,如今全都變成了他的船員。
最讓胤祚意外的卻是陳拙,陳拙畢竟身份不同,胤祚根本就沒把他算進去,但他居然主動要去。
“這是怎麽了?發燒了?”胤祚伸手摸他的頭:“反清複明的大業還沒完成呢,就想當逃兵了?”
陳拙一把拍開他的手,道:“少動手動腳!”
胤祚拿反清複明來玩笑,陳拙卻出奇的沒有生氣,一屁股坐下來,攤在椅子上,淡淡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很可笑?”
胤祚臉上玩笑褪去,在他身邊坐下,道:“別玩了,傷春悲秋可不適合你啊,陳壯士。”
陳拙嗤笑一聲,仰頭看這房頂:“我懷著滿腔熱血來到京城,以為會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可事實是,我根本不知道可以做什麽。”
“我苦練二十年武藝,卻沒有把握在你兩天內做出來的火銃下逃生!我自認一心解救百姓,可對著滿目瘡痍我卻束手無策……賑災的是康熙,治河的是康熙,救人的是康熙!連一個廢物皇子,在旱災麵前,都比我有見識,都比我有用!我恨蠻夷占我土地、犯我百姓,可上數千年,有幾個皇帝可以讓草原各部俯首帖耳,寸土不敢侵我中土……”
“可是,可是這又怎麽樣……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了多少漢人?”陳拙聲音漸漸大了起來:“殺親之仇,滅國之恨,難道不該報嗎?難道就因為你們出了個明君,就能將這一切抹殺掉?!”
胤祚靜靜坐在一邊,默然不語。
陳拙沉默許久,又嗤笑一聲,再次開口:“可是……起事也罷、刺駕也罷,我不是不想做,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不敢……我他媽的居然不敢!我不敢將戰火,親手帶到這片需要休養生息的土地,我不敢,看到百姓眼中的希望重新化為絕望,我不敢,讓蒙古的鐵騎再一次踐踏這片河山……我他媽的不敢……我他媽的不敢!”
看著陳拙大力的拍擊著桌案,胤祚輕輕歎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道:“那就出去走走吧!世界這麽大,是該去看看的。”
他了解陳拙心中的痛苦,卻無法替他排解,或者,沒有人能夠排解。也許等他看得多了,懂得多了,自己就想通了。
有了陳拙在,很多事就簡單了。雖然立場不同,但胤祚對於陳拙的人品還是相當信任的,索性連管事賬房都不派了,直接將銀子交給陳拙,讓他去全權打理——憑他跑江湖的經驗和人脈,也不會讓人隨隨便便給騙了。
——
“主子……”旺財卻對這個結果相當不滿,道:“主子您明明知道這些人都不懷好意,為什麽連一個可靠的人都不派,迴頭他們把銀子卷了一走了之怎麽辦?”
胤祚定定看著他,道:“可是爺舍不得旺財你啊……”
“啊?”旺財愕然,怎麽和自己扯上關係了?
胤祚幽幽歎道:“除了旺財你,爺身邊哪還有什麽可靠的人啊……”
見旺財心酸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胤祚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小子也太好逗了。
旺財哪還不知道上當,氣哼哼走了:“奴才去喂洪福!”
胤祚身為得寵皇子,便利多多,且升為郡王之後,又給他分配了佐領和包衣,怎麽可能連個心腹都找不到?隻不過他懶得去找罷了。他若真要用人,從小到大,他順手幫過的文臣、武官、侍衛、宮女不知道有多少,便是宮裏的奴才,聽他話的也不比聽太子的人少。
到了晚上,胤禛便來了,出手便又是一疊銀票,道:“錢要不夠花了吧?”
六萬兩的狗、十萬兩的鳥、二十萬兩的大海船……胤祚這兩個月,何止是花錢如流水。
胤祚笑道:“這該是四哥你的私房錢了吧?我暫時沒什麽大的開銷,用不上,四哥你還是留著自己花吧!”
那些個超市又不是印鈔機,哪能短時間就來這麽多銀子。
胤禛道:“你還蓋著園子呢,若突然節儉起來,倒要讓人起疑了。你放心,我好歹管著戶部呢,再窮也窮不到我身上。你隻管可勁的花就是了。”
胤祚見狀,也不同他客氣,伸手接了過來——奉命敗家這種事,做慣了其實也挺爽的。
胤禛又問道:“你的船出海,需不需要我派幾個可靠的人跟著?”
胤祚搖頭,道:“不需要,那些人用的挺順的,功夫好,能力也不賴,而且還可以大大方方的將消息遞給他們主子,省的我還要自個兒到處去說,我又花錢買了條船什麽的……反正船上也沒什麽手腳可做,最大不了,損失點銀子罷了,無所謂了。”
胤禛手指撫弄茶杯,好一陣才忽然問道:“陳拙是誰的人?”
胤祚愣了愣,露出笑容,道:“我的人。”
胤禛定定看著他:“你的人?”
“嗯,我的人。”胤祚早知道胤禛會由此一問,笑道:“你知道我的功夫是跟著幾個漢人師傅學的,後來我開府不在上書房念書習武了,他們就都走了。陳拙是拿著其中一個的親筆書信來的,說是他的親傳弟子,武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忍心陳拙這身好功夫在鄉下埋沒了,所以寫信來讓我賞他個前程——說起來,他也算是我的師兄吧!”
又道:“他為人是有些不拘小節,但是人品還是信得過的,武功更是一流——說真的,我還沒見過功夫比他更好的人呢,這樣的人才,不用可惜了。”
胤禛皺眉道:“到底是漢人,用可以,但不可深信。”
胤祚道:“四哥放心,我省得的。不過就是托付點錢財罷了,哪裏就算深信了。”
——
送走胤禛,胤祚便收拾下進宮去了。
入了宮先去找德妃,可惜德妃現在一心撲在她的小孫孫身上,盡沒空理他——佟佳氏沒了,胤禛府上連個側福晉都沒有,總不能將嫡出的大阿哥交給侍妾格格帶吧?隻交給下人德妃也不放心,索性就稟了康熙,先帶在身邊養著,等胤禛娶了繼福晉,再送迴去。
她年紀大了,早已無寵,康熙即使過來,也不過是一起吃頓飯、說說話罷了,幾個兒子或者自己開了府,或者去了阿哥所,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如今有個小孫子在身邊,正好可以排解寂寞。
陪德妃說說話,逗了逗小侄兒,胤祚便去找康熙。
康熙可沒德妃這麽閑,胤祚去的時候,正和李光地幾個內閣大臣說著話,太子也在一旁,胤祚也沒去打擾,在側殿看了會書,就被叫了進去,這時裏麵便隻剩了康熙和太子。
“你現在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平時朕請你都請不到……說吧,今兒來找朕是有什麽事?”
“皇阿瑪,”胤祚覥著臉道:“兒子沒錢花了……”
康熙一口水噴了出來,嗆得咳嗽幾聲,好容易順了氣,指著他道:“朕瞧著你也該沒錢花了!”
“六萬兩銀子買條狗,十萬兩銀子買隻鳥……這會兒又要買海船,你花的時候怎麽不心疼?這會兒知道跟朕哭窮了?”
胤祚理直氣壯道:“那十萬兩還被胤禎揣在口袋裏呢,那小子厚著臉皮不還我,兒子有什麽法子?還有海船,皇阿瑪您知道兒子就這麽點嗜好,喜歡外麵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可是憑著那些商船偶爾帶的零星半點,隔靴搔癢似得……皇阿瑪您又不許兒子出海,兒子除了自己買船去,還能怎麽著?”
“你還有理了是吧?”康熙被他氣樂了,罵道:“有本事買船,有本事別哭窮啊!”
“我不管!”胤祚道:“皇阿瑪您要是不接濟兒子,兒子就把庫裏禦賜的東西拿去當鋪裏換銀子!”
見康熙氣的直喘氣,胤祚又放軟了口氣,央求道:“皇阿瑪,您要是真不管兒子,兒子這個冬天就隻能吃糠咽菜了,皇阿瑪……皇阿瑪……”
康熙被他磨的無法,隻得喚在一旁偷笑的梁九功,道:“去去,給他在朕的內庫裏支十萬兩銀子。”
見胤祚眉開眼笑,又警告道:“就這一次啊,再這麽亂花,朕可不管你了!”
胤祚又訕笑道:“皇阿瑪,內務府那邊不是在幫兒子蓋園子嗎?讓他們兩邊一起蓋了唄……兒子郊外那座園子,蓋得又慢又糙,哪裏比得上內務府的手藝……”
康熙冷哼道:“是嫌他們糙呢,還是沒錢付工錢了?”
胤祚幹笑道:“那不都一樣嗎……”
沒銀子才又慢又糙啊!
康熙向來拿胤祚沒法子,也知道十萬兩銀子若是花在園子上還真不夠看,無奈道:“知道了,朕這就給海拉遜下旨。”
胤祚笑嘻嘻的謝恩。
在康熙這兒撈足了好處,又蹭了頓午飯,胤祚這才出宮,一出去,大手一揮,又在郊區買了塊地。
得到消息的康熙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氣的對來迴事兒的胤褆、胤禛、胤祉、胤禩幾個直拍桌子:“以後老六要是再哭窮,誰也不許理他!”
胤褆酸溜溜道:“皇阿瑪,兒子比老六還窮呢,哪有錢借給他……您還是先自個兒把持住吧,他再沒錢了,一準還是先找您。”
他更想說的是:您要拍桌子對著老六拍去啊,衝我們拍啥呢!咱兄弟麽沒敢找您要過銀子。
當然這話還是在肚子裏轉轉得了。
——
為了不讓那小子無所事事就知道敗家,康熙幹脆給他派了差,讓他去管新修的工坊,開始批量的造火槍。
康熙實在是多慮了,不用自己掏錢修園子以後,那十萬兩銀子夠胤祚花很長一段時間了。
於是康熙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看見胤祚,連德妃那兒都找不到他的影子。
康熙看見胤祚生氣,不看見又有點想,他也想看看火器工坊運作的如何了,於是決定親自去找他,將正好呆在身邊的幾個兒子都帶上,再加上幾個內閣大臣,就出了宮。
火器工坊的防衛堪比紫禁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二十四小說不停的巡邏隊,看衛的極其嚴密,康熙很滿意的進去內層,然後愣住了……
人呢?
東西呢?
從全國各地精心挑選出來的能工巧匠、火藥大師呢?
從內務府調配過來的最好的爐子、木炭、煤炭、鐵礦、鐵胎呢?
這裏麵連根鳥毛都不見!更別提什麽完工的手銃、火銃了。
敢情這麽多守衛,就守著個空房子!
以康熙的涵養都差點氣急敗壞,怒道:“人呢!”
負責日常工坊運作的管事頭差點縮進胸腔裏,戰戰兢兢答道:“在郊外的莊子……”
“什麽郊外的莊子?”
管事道:“就是六、六爺在郊外買的一塊地……”
康熙一揮袖子:“還不帶路!”
這次胤祚買的地離京城有點距離,幾人騎馬走了小半個時辰才到,這裏麵倒是熱鬧的很,遠遠的就聽到有轟隆轟隆的聲音傳來。
大門敞開著,門口一個人都沒有,康熙帶著人,就那麽隨隨便便就進來了,裏麵幹活的人見了,連問都沒問一聲,自顧自的忙著。
康熙等人繞著那轟隆隆響的幾個大怪物走了一圈,才終於找到一個看起來閑一點兒的人,問道:“這是什麽東西?”
“這都不認識?這是煉鐵的高爐,可以把鐵礦石煉成鐵,變成鐵水流出來。”那人鄙視的看了幾人一眼,答道:“這玩意兒西漢時候就有了,不過六阿哥做了點改動,把燒木炭改成燒石炭了,裏麵溫度更高,速度更快,鐵也出的好。”
“那這幾個也是?”
“不是,那個是炒鋼用的,”那人道:“不過六阿哥在底下加了個吹氣的東西,還硬是把名字改了,不叫炒鋼了,叫轉爐——不過,煉出來的東西是不錯就是了。”
他看起來對胤祚改名字很是不滿,說話語氣都是憤憤的。
胤褆問道:“什麽叫炒鋼?”
那人瞪了他一眼,道:“連炒鋼不知道?《太平經》卷七十二中記載:‘使工師擊冶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說的就是炒鋼。”
胤褆還是聽了個半懂不懂,康熙卻是明白了,問道:“有沒有成品?拿來給我們看一看。”
那人隨手伸手一指,道:“那邊是庫房,自己去看吧!我還忙著呢!”
康熙皺眉道:“隨便什麽人來,你們就讓他們進來隨意看?”
那人伸手指指那個管事的,道:“這個人,不是那什麽什麽官嗎?他帶來的,應該不是什麽壞人吧?”
康熙一時無語,揮揮手讓他退下,帶人去了所謂的庫房,庫房裏,亂七八糟堆了一屋子的槍管、槍托之類的零件,數量之大遠超康熙想象,但管理之亂,也遠超他的想象。
康熙隨手拿了兩件槍托起來,發現兩件的形狀、重量、尺寸竟然分毫不差,略試了試質量,竟也屬上成。
胤禛道:“這應該是鐵水直接倒在模子裏鑄出來的,但難得是質量竟然比一般的錘煉出來的鍛鐵還要好些。”
看來應該就是那幾個大怪物做出來的了,東西是不錯,但是……偌大一個倉庫,裏麵裝滿火槍零件,居然大敞著門,一個看守的都沒有,真是……
不光康熙,連隨行的人都無語了。
正詭異的沉默著,兩個人抬著箱子進來,將東西隨意朝地上一倒,轉身就走,看都不看屋子裏的人一眼。
胤禛叫住一個人,道:“六阿哥呢?”
那人眼睛立刻亮了:“你認識六阿哥?”
胤禛點頭,那人一掃先前的無視,激動的拽住他的袖子,道:“那你能不能跟六阿哥說說,別讓我們幹這個了成不?咱們雖然也是吃力氣飯的,可那也算是手藝人,打鐵的手藝可是一等一的,四村八鄉都知道。可你看看,我們現在在這兒,盡幹些搬搬抬抬的事,這叫什麽事兒啊!”
胤禛道:“好,我去說。你先告訴我他在哪兒?”
那人一指對麵的一片房子,道:“你們來的巧,剛好六阿哥在,他現在應該在那排房子記錄啥東西,你們得快點,他每次記完就走。”
那一大排房子從外麵看起來齊整的很,其實裏麵全部打通,空蕩蕩的什麽家夥什都沒有,隻擺滿了半浸在水中的鐵尺,乍一看場麵甚是宏大。
房子裏除了胤祚和旺財,還有一個人,緊跟在胤祚身後,道:“甲戊號雖然也會生鏽,但是耐磨,硬度也不錯,若是能抗高溫的話,用它做槍管要比之前的都要好。”
胤祚道:“那你就試試,如果真好,就把之前做的槍管都融了重新做。”
“是。”
“沒有不生鏽的?”
“有的地方鏽的慢些,但是完全不生鏽的沒有。”
“那就用鏽的慢些的,用料上添減一點再試。”胤祚歎氣道:“再弄不出來,額娘要不高興了……”
康熙推門而入,道:“什麽弄不出來德妃要生氣了啊?”
“皇阿瑪?”胤祚忙請安,末了答道:“前兒我不是給額娘做了一個榨汁機嗎?額娘說好用,又答應給幾位娘娘一人送一個。可是兒子到哪兒去找那麽多鋼玉呢?我想著用改鐵刀片吧,可是鐵泡在酸水中,鏽的厲害,所以我想做一種不會生鏽的鋼,好給額娘做榨汁機。”
為了做個榨汁機,所以想要做一種不會生鏽的鋼出來……
康熙的手指比了又比,最後還是沒忍住,戳在胤祚腦門上:“敢情你擺出這麽大的陣仗,就是為了給你額娘做榨汁機?”
“嗯,”胤祚理所當然道:“額娘不過就是想要幾個榨汁機而已啊,兒子若連這點小小的心願都滿足不了的話,那算什麽兒子啊?”
兒子孝順,你還怎麽說?
康熙道:“那外麵那些又是怎麽迴事?”
胤祚茫然道:“不是阿瑪您說要批量生產嗎?”
一個人拿著大鐵錘,一錘一錘、一點一點的敲出來,那能叫批量生產嗎?就算一百個鐵匠一起敲,也不能叫批量吧?
我好不容易把高爐和轉爐做出來,雖然是簡化版加小型版的,但是也值一個表揚吧?好不好這麽打擊人的積極性啊!
康熙忍了又忍,道:“東西就不說了,為什麽外麵一個侍衛都沒有?庫房裏也沒有半個守衛,大門敞著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像話嗎?”
胤祚眨眨眼,茫然道:“這個也要兒子管嗎?”
“你……”康熙無力的擺手,道:“算了!算了!朕自己派人來管行了吧?”
“可是這是兒子的莊子啊!”
康熙望向他:“所以呢?”
胤祚興奮起來,道:“所以皇阿瑪再還兒子一個怎麽樣?兒子在小湯山買了塊地,您幫我修個莊子唄,這個冬天可冷死兒子了……”
“修!”康熙咬牙道:“朕給你修!”
作者有話要說: 工業上的事兒,純屬yy,求專業人士請勿較真,拜托拜托……
所謂“科普”:所謂全民拾棉花大概是新疆農牧團場的一大特色吧,一到棉花豐收的時候,所有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工廠全部職工,都要下地拾棉花,包括小學四年級以上的所有學生,個體小商店的老板等等……因為多多是南疆某團場工作人員,所以也有每天四十五公斤的任務,不過因為有七個月的寶寶需要喂養,所以每天隻用下地半天,這才有時間碼點兒字……
段太醫和廚娘自然是早就搬迴了郡王府,林府除了一些雇來的短工,就隻剩了那三十多個護衛,胤祚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將他們召集起來,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安德森出海。
工作是協助並監督安德森完成他安排的任務,好處是,船出海取得的利益,有他們一份。如果答應,先每人發兩百兩銀子的安家費,然後直接跟著去買船、出海,如果不答應,也是每人兩百兩銀子,拿錢走人。
三十多人,沒有一個人是直接拒絕的。
一小半當即答應,這些人既不貪生怕死,又無牽無掛的,和背後的人也不過是金錢交易,雖然那些人給的銀子不少,但比起出海的利益來,這點錢就不夠看了。
另一大半的人說要考慮一下,想必是要去征求家人和背後主子的意見,胤祚也爽快的給了他們三天的時間。
然而遠沒有用到三天,最晚了到第二天早上,也帶來了肯定的迴話,也就是說,他三十多的侍衛,如今全都變成了他的船員。
最讓胤祚意外的卻是陳拙,陳拙畢竟身份不同,胤祚根本就沒把他算進去,但他居然主動要去。
“這是怎麽了?發燒了?”胤祚伸手摸他的頭:“反清複明的大業還沒完成呢,就想當逃兵了?”
陳拙一把拍開他的手,道:“少動手動腳!”
胤祚拿反清複明來玩笑,陳拙卻出奇的沒有生氣,一屁股坐下來,攤在椅子上,淡淡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很可笑?”
胤祚臉上玩笑褪去,在他身邊坐下,道:“別玩了,傷春悲秋可不適合你啊,陳壯士。”
陳拙嗤笑一聲,仰頭看這房頂:“我懷著滿腔熱血來到京城,以為會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可事實是,我根本不知道可以做什麽。”
“我苦練二十年武藝,卻沒有把握在你兩天內做出來的火銃下逃生!我自認一心解救百姓,可對著滿目瘡痍我卻束手無策……賑災的是康熙,治河的是康熙,救人的是康熙!連一個廢物皇子,在旱災麵前,都比我有見識,都比我有用!我恨蠻夷占我土地、犯我百姓,可上數千年,有幾個皇帝可以讓草原各部俯首帖耳,寸土不敢侵我中土……”
“可是,可是這又怎麽樣……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了多少漢人?”陳拙聲音漸漸大了起來:“殺親之仇,滅國之恨,難道不該報嗎?難道就因為你們出了個明君,就能將這一切抹殺掉?!”
胤祚靜靜坐在一邊,默然不語。
陳拙沉默許久,又嗤笑一聲,再次開口:“可是……起事也罷、刺駕也罷,我不是不想做,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不敢……我他媽的居然不敢!我不敢將戰火,親手帶到這片需要休養生息的土地,我不敢,看到百姓眼中的希望重新化為絕望,我不敢,讓蒙古的鐵騎再一次踐踏這片河山……我他媽的不敢……我他媽的不敢!”
看著陳拙大力的拍擊著桌案,胤祚輕輕歎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道:“那就出去走走吧!世界這麽大,是該去看看的。”
他了解陳拙心中的痛苦,卻無法替他排解,或者,沒有人能夠排解。也許等他看得多了,懂得多了,自己就想通了。
有了陳拙在,很多事就簡單了。雖然立場不同,但胤祚對於陳拙的人品還是相當信任的,索性連管事賬房都不派了,直接將銀子交給陳拙,讓他去全權打理——憑他跑江湖的經驗和人脈,也不會讓人隨隨便便給騙了。
——
“主子……”旺財卻對這個結果相當不滿,道:“主子您明明知道這些人都不懷好意,為什麽連一個可靠的人都不派,迴頭他們把銀子卷了一走了之怎麽辦?”
胤祚定定看著他,道:“可是爺舍不得旺財你啊……”
“啊?”旺財愕然,怎麽和自己扯上關係了?
胤祚幽幽歎道:“除了旺財你,爺身邊哪還有什麽可靠的人啊……”
見旺財心酸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胤祚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小子也太好逗了。
旺財哪還不知道上當,氣哼哼走了:“奴才去喂洪福!”
胤祚身為得寵皇子,便利多多,且升為郡王之後,又給他分配了佐領和包衣,怎麽可能連個心腹都找不到?隻不過他懶得去找罷了。他若真要用人,從小到大,他順手幫過的文臣、武官、侍衛、宮女不知道有多少,便是宮裏的奴才,聽他話的也不比聽太子的人少。
到了晚上,胤禛便來了,出手便又是一疊銀票,道:“錢要不夠花了吧?”
六萬兩的狗、十萬兩的鳥、二十萬兩的大海船……胤祚這兩個月,何止是花錢如流水。
胤祚笑道:“這該是四哥你的私房錢了吧?我暫時沒什麽大的開銷,用不上,四哥你還是留著自己花吧!”
那些個超市又不是印鈔機,哪能短時間就來這麽多銀子。
胤禛道:“你還蓋著園子呢,若突然節儉起來,倒要讓人起疑了。你放心,我好歹管著戶部呢,再窮也窮不到我身上。你隻管可勁的花就是了。”
胤祚見狀,也不同他客氣,伸手接了過來——奉命敗家這種事,做慣了其實也挺爽的。
胤禛又問道:“你的船出海,需不需要我派幾個可靠的人跟著?”
胤祚搖頭,道:“不需要,那些人用的挺順的,功夫好,能力也不賴,而且還可以大大方方的將消息遞給他們主子,省的我還要自個兒到處去說,我又花錢買了條船什麽的……反正船上也沒什麽手腳可做,最大不了,損失點銀子罷了,無所謂了。”
胤禛手指撫弄茶杯,好一陣才忽然問道:“陳拙是誰的人?”
胤祚愣了愣,露出笑容,道:“我的人。”
胤禛定定看著他:“你的人?”
“嗯,我的人。”胤祚早知道胤禛會由此一問,笑道:“你知道我的功夫是跟著幾個漢人師傅學的,後來我開府不在上書房念書習武了,他們就都走了。陳拙是拿著其中一個的親筆書信來的,說是他的親傳弟子,武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忍心陳拙這身好功夫在鄉下埋沒了,所以寫信來讓我賞他個前程——說起來,他也算是我的師兄吧!”
又道:“他為人是有些不拘小節,但是人品還是信得過的,武功更是一流——說真的,我還沒見過功夫比他更好的人呢,這樣的人才,不用可惜了。”
胤禛皺眉道:“到底是漢人,用可以,但不可深信。”
胤祚道:“四哥放心,我省得的。不過就是托付點錢財罷了,哪裏就算深信了。”
——
送走胤禛,胤祚便收拾下進宮去了。
入了宮先去找德妃,可惜德妃現在一心撲在她的小孫孫身上,盡沒空理他——佟佳氏沒了,胤禛府上連個側福晉都沒有,總不能將嫡出的大阿哥交給侍妾格格帶吧?隻交給下人德妃也不放心,索性就稟了康熙,先帶在身邊養著,等胤禛娶了繼福晉,再送迴去。
她年紀大了,早已無寵,康熙即使過來,也不過是一起吃頓飯、說說話罷了,幾個兒子或者自己開了府,或者去了阿哥所,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如今有個小孫子在身邊,正好可以排解寂寞。
陪德妃說說話,逗了逗小侄兒,胤祚便去找康熙。
康熙可沒德妃這麽閑,胤祚去的時候,正和李光地幾個內閣大臣說著話,太子也在一旁,胤祚也沒去打擾,在側殿看了會書,就被叫了進去,這時裏麵便隻剩了康熙和太子。
“你現在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平時朕請你都請不到……說吧,今兒來找朕是有什麽事?”
“皇阿瑪,”胤祚覥著臉道:“兒子沒錢花了……”
康熙一口水噴了出來,嗆得咳嗽幾聲,好容易順了氣,指著他道:“朕瞧著你也該沒錢花了!”
“六萬兩銀子買條狗,十萬兩銀子買隻鳥……這會兒又要買海船,你花的時候怎麽不心疼?這會兒知道跟朕哭窮了?”
胤祚理直氣壯道:“那十萬兩還被胤禎揣在口袋裏呢,那小子厚著臉皮不還我,兒子有什麽法子?還有海船,皇阿瑪您知道兒子就這麽點嗜好,喜歡外麵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可是憑著那些商船偶爾帶的零星半點,隔靴搔癢似得……皇阿瑪您又不許兒子出海,兒子除了自己買船去,還能怎麽著?”
“你還有理了是吧?”康熙被他氣樂了,罵道:“有本事買船,有本事別哭窮啊!”
“我不管!”胤祚道:“皇阿瑪您要是不接濟兒子,兒子就把庫裏禦賜的東西拿去當鋪裏換銀子!”
見康熙氣的直喘氣,胤祚又放軟了口氣,央求道:“皇阿瑪,您要是真不管兒子,兒子這個冬天就隻能吃糠咽菜了,皇阿瑪……皇阿瑪……”
康熙被他磨的無法,隻得喚在一旁偷笑的梁九功,道:“去去,給他在朕的內庫裏支十萬兩銀子。”
見胤祚眉開眼笑,又警告道:“就這一次啊,再這麽亂花,朕可不管你了!”
胤祚又訕笑道:“皇阿瑪,內務府那邊不是在幫兒子蓋園子嗎?讓他們兩邊一起蓋了唄……兒子郊外那座園子,蓋得又慢又糙,哪裏比得上內務府的手藝……”
康熙冷哼道:“是嫌他們糙呢,還是沒錢付工錢了?”
胤祚幹笑道:“那不都一樣嗎……”
沒銀子才又慢又糙啊!
康熙向來拿胤祚沒法子,也知道十萬兩銀子若是花在園子上還真不夠看,無奈道:“知道了,朕這就給海拉遜下旨。”
胤祚笑嘻嘻的謝恩。
在康熙這兒撈足了好處,又蹭了頓午飯,胤祚這才出宮,一出去,大手一揮,又在郊區買了塊地。
得到消息的康熙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氣的對來迴事兒的胤褆、胤禛、胤祉、胤禩幾個直拍桌子:“以後老六要是再哭窮,誰也不許理他!”
胤褆酸溜溜道:“皇阿瑪,兒子比老六還窮呢,哪有錢借給他……您還是先自個兒把持住吧,他再沒錢了,一準還是先找您。”
他更想說的是:您要拍桌子對著老六拍去啊,衝我們拍啥呢!咱兄弟麽沒敢找您要過銀子。
當然這話還是在肚子裏轉轉得了。
——
為了不讓那小子無所事事就知道敗家,康熙幹脆給他派了差,讓他去管新修的工坊,開始批量的造火槍。
康熙實在是多慮了,不用自己掏錢修園子以後,那十萬兩銀子夠胤祚花很長一段時間了。
於是康熙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看見胤祚,連德妃那兒都找不到他的影子。
康熙看見胤祚生氣,不看見又有點想,他也想看看火器工坊運作的如何了,於是決定親自去找他,將正好呆在身邊的幾個兒子都帶上,再加上幾個內閣大臣,就出了宮。
火器工坊的防衛堪比紫禁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二十四小說不停的巡邏隊,看衛的極其嚴密,康熙很滿意的進去內層,然後愣住了……
人呢?
東西呢?
從全國各地精心挑選出來的能工巧匠、火藥大師呢?
從內務府調配過來的最好的爐子、木炭、煤炭、鐵礦、鐵胎呢?
這裏麵連根鳥毛都不見!更別提什麽完工的手銃、火銃了。
敢情這麽多守衛,就守著個空房子!
以康熙的涵養都差點氣急敗壞,怒道:“人呢!”
負責日常工坊運作的管事頭差點縮進胸腔裏,戰戰兢兢答道:“在郊外的莊子……”
“什麽郊外的莊子?”
管事道:“就是六、六爺在郊外買的一塊地……”
康熙一揮袖子:“還不帶路!”
這次胤祚買的地離京城有點距離,幾人騎馬走了小半個時辰才到,這裏麵倒是熱鬧的很,遠遠的就聽到有轟隆轟隆的聲音傳來。
大門敞開著,門口一個人都沒有,康熙帶著人,就那麽隨隨便便就進來了,裏麵幹活的人見了,連問都沒問一聲,自顧自的忙著。
康熙等人繞著那轟隆隆響的幾個大怪物走了一圈,才終於找到一個看起來閑一點兒的人,問道:“這是什麽東西?”
“這都不認識?這是煉鐵的高爐,可以把鐵礦石煉成鐵,變成鐵水流出來。”那人鄙視的看了幾人一眼,答道:“這玩意兒西漢時候就有了,不過六阿哥做了點改動,把燒木炭改成燒石炭了,裏麵溫度更高,速度更快,鐵也出的好。”
“那這幾個也是?”
“不是,那個是炒鋼用的,”那人道:“不過六阿哥在底下加了個吹氣的東西,還硬是把名字改了,不叫炒鋼了,叫轉爐——不過,煉出來的東西是不錯就是了。”
他看起來對胤祚改名字很是不滿,說話語氣都是憤憤的。
胤褆問道:“什麽叫炒鋼?”
那人瞪了他一眼,道:“連炒鋼不知道?《太平經》卷七十二中記載:‘使工師擊冶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說的就是炒鋼。”
胤褆還是聽了個半懂不懂,康熙卻是明白了,問道:“有沒有成品?拿來給我們看一看。”
那人隨手伸手一指,道:“那邊是庫房,自己去看吧!我還忙著呢!”
康熙皺眉道:“隨便什麽人來,你們就讓他們進來隨意看?”
那人伸手指指那個管事的,道:“這個人,不是那什麽什麽官嗎?他帶來的,應該不是什麽壞人吧?”
康熙一時無語,揮揮手讓他退下,帶人去了所謂的庫房,庫房裏,亂七八糟堆了一屋子的槍管、槍托之類的零件,數量之大遠超康熙想象,但管理之亂,也遠超他的想象。
康熙隨手拿了兩件槍托起來,發現兩件的形狀、重量、尺寸竟然分毫不差,略試了試質量,竟也屬上成。
胤禛道:“這應該是鐵水直接倒在模子裏鑄出來的,但難得是質量竟然比一般的錘煉出來的鍛鐵還要好些。”
看來應該就是那幾個大怪物做出來的了,東西是不錯,但是……偌大一個倉庫,裏麵裝滿火槍零件,居然大敞著門,一個看守的都沒有,真是……
不光康熙,連隨行的人都無語了。
正詭異的沉默著,兩個人抬著箱子進來,將東西隨意朝地上一倒,轉身就走,看都不看屋子裏的人一眼。
胤禛叫住一個人,道:“六阿哥呢?”
那人眼睛立刻亮了:“你認識六阿哥?”
胤禛點頭,那人一掃先前的無視,激動的拽住他的袖子,道:“那你能不能跟六阿哥說說,別讓我們幹這個了成不?咱們雖然也是吃力氣飯的,可那也算是手藝人,打鐵的手藝可是一等一的,四村八鄉都知道。可你看看,我們現在在這兒,盡幹些搬搬抬抬的事,這叫什麽事兒啊!”
胤禛道:“好,我去說。你先告訴我他在哪兒?”
那人一指對麵的一片房子,道:“你們來的巧,剛好六阿哥在,他現在應該在那排房子記錄啥東西,你們得快點,他每次記完就走。”
那一大排房子從外麵看起來齊整的很,其實裏麵全部打通,空蕩蕩的什麽家夥什都沒有,隻擺滿了半浸在水中的鐵尺,乍一看場麵甚是宏大。
房子裏除了胤祚和旺財,還有一個人,緊跟在胤祚身後,道:“甲戊號雖然也會生鏽,但是耐磨,硬度也不錯,若是能抗高溫的話,用它做槍管要比之前的都要好。”
胤祚道:“那你就試試,如果真好,就把之前做的槍管都融了重新做。”
“是。”
“沒有不生鏽的?”
“有的地方鏽的慢些,但是完全不生鏽的沒有。”
“那就用鏽的慢些的,用料上添減一點再試。”胤祚歎氣道:“再弄不出來,額娘要不高興了……”
康熙推門而入,道:“什麽弄不出來德妃要生氣了啊?”
“皇阿瑪?”胤祚忙請安,末了答道:“前兒我不是給額娘做了一個榨汁機嗎?額娘說好用,又答應給幾位娘娘一人送一個。可是兒子到哪兒去找那麽多鋼玉呢?我想著用改鐵刀片吧,可是鐵泡在酸水中,鏽的厲害,所以我想做一種不會生鏽的鋼,好給額娘做榨汁機。”
為了做個榨汁機,所以想要做一種不會生鏽的鋼出來……
康熙的手指比了又比,最後還是沒忍住,戳在胤祚腦門上:“敢情你擺出這麽大的陣仗,就是為了給你額娘做榨汁機?”
“嗯,”胤祚理所當然道:“額娘不過就是想要幾個榨汁機而已啊,兒子若連這點小小的心願都滿足不了的話,那算什麽兒子啊?”
兒子孝順,你還怎麽說?
康熙道:“那外麵那些又是怎麽迴事?”
胤祚茫然道:“不是阿瑪您說要批量生產嗎?”
一個人拿著大鐵錘,一錘一錘、一點一點的敲出來,那能叫批量生產嗎?就算一百個鐵匠一起敲,也不能叫批量吧?
我好不容易把高爐和轉爐做出來,雖然是簡化版加小型版的,但是也值一個表揚吧?好不好這麽打擊人的積極性啊!
康熙忍了又忍,道:“東西就不說了,為什麽外麵一個侍衛都沒有?庫房裏也沒有半個守衛,大門敞著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像話嗎?”
胤祚眨眨眼,茫然道:“這個也要兒子管嗎?”
“你……”康熙無力的擺手,道:“算了!算了!朕自己派人來管行了吧?”
“可是這是兒子的莊子啊!”
康熙望向他:“所以呢?”
胤祚興奮起來,道:“所以皇阿瑪再還兒子一個怎麽樣?兒子在小湯山買了塊地,您幫我修個莊子唄,這個冬天可冷死兒子了……”
“修!”康熙咬牙道:“朕給你修!”
作者有話要說: 工業上的事兒,純屬yy,求專業人士請勿較真,拜托拜托……
所謂“科普”:所謂全民拾棉花大概是新疆農牧團場的一大特色吧,一到棉花豐收的時候,所有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工廠全部職工,都要下地拾棉花,包括小學四年級以上的所有學生,個體小商店的老板等等……因為多多是南疆某團場工作人員,所以也有每天四十五公斤的任務,不過因為有七個月的寶寶需要喂養,所以每天隻用下地半天,這才有時間碼點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