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不亮,趙昀率武陵軍前去迎接聖駕。崇昭皇帝此次出宮,身邊除卻禦林軍以外,還有不少王室子孫、文武官員隨行。
眾人先於寶鹿林中舉行了一場拜天祭祖的儀典,之後就來了寶鹿苑。
肅王早在苑中安排好春宴,崇昭皇帝端坐在宴台中央,台下雅樂曼舞,台上設了陪席位,老太師身體抱恙,沒來湊這場熱鬧,除了他,肅王爺、謝知章、裴長淮、徐世昌等人均在座。
隨著一陣錚錚的擂鼓聲,昨日前去寶鹿林打獵的隊伍也滿車滿載地歸來。
謝知鈞所率領的赤羽營收獲頗豐,行首的獵物乃是一頭灰狼。
這頭狼體型精壯,腹部、背上都紮滿赤羽箭,口鼻中皆有血流出,兩顆眼珠渾濁不清,躺在木架上,顯然已死去多時。
四名仆從共抬,將這頭灰狼一步一沉地架到宴台上來。
崇昭皇帝看見灰狼所受的致命傷是在頸間,赤羽箭從側方射入,一箭貫了個對穿,此箭力道之兇猛可想而知。
而射出這致命一箭的人正是謝知鈞。
自高處遠遠望去,在眾人當中,唯獨這位肅王世子頭上束戴銀冠,身上的深藍箭衣繡著銀絨花,風采灼灼。他的長相近似他母親肅王妃,鳳目長眉,極為俊美,本就是個漂亮人物,如今在烏泱泱的人影中更顯卓爾不群。
謝知鈞將弓箭解下,交給禦林軍,沿石階登上高台,步伐颯遝,走到崇昭皇帝麵前,屈膝跪拜道:“皇上萬安,瞧聞滄為您獵了什麽來。”
他攤開掌心,兩顆狼牙齒赫然在目。
謝知章淡淡一笑,起身跟皇上迴稟道:“聽說昨夜春獵的營地給狼群盯上了,多虧聞滄機警,率人先行射殺了這隻頭狼,否則還不知會出什麽樣的事。”
崇昭皇帝似乎對此有些興趣,抬了一抬手指。
他身旁的首領太監鄭觀會意,上前將狼牙取來,奉給崇昭皇帝觀看。
這兩顆獠牙經過簡單的清洗和打磨,如月鉤般白潤鋒銳,這成色卻是極罕見的。
崇昭皇帝微笑著點點頭,對謝知鈞說:“好箭法,不愧是謝家的兒郎。這些年你在青雲道觀裏長進不少,人也穩重許多,總算沒有枉費父母兄長對你的一片愛護之心……平身罷。”
謝知鈞道:“謝皇上。”
崇昭皇帝望著他的眼神意味深長,過了片刻,他又緩聲說道:“聞滄,你也不小了,正是建功立業的年紀,來朝中為朕分憂效力才是正事。以後看上誰家的姑娘也跟朕說,你的婚事自有朕這個做叔叔的為你做主。”
話裏話外都是要謝知鈞入朝為官的意思。
肅王稍稍揚起頭來,自然驕傲於心。
謝知章聽後比謝知鈞還要高興,忙道:“聞滄,還不快謝過皇上恩典?”
謝知鈞勾唇一笑,跪下謝恩。
肅王府的人自然都欣喜,徐世昌則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裴長淮,隻見他握緊酒盞,一言不發,臉色明顯冷淡下來。
徐世昌暗暗輕歎一口氣,大抵明白裴長淮緣何不快。
皇上終將會原諒謝知鈞當年的所作所為,眼前這人才是他的骨肉血親,謝從雋又算什麽呢?
功臣之後,先帝托孤……
雖說謝從雋曾在宮中備受寵愛,可他到底沒有父母兄弟,他死了,就沒人再為他的遭遇鳴不平。可謝知鈞不一樣,他還有父母和哥哥袒護,就算皇上還記著他從前的過錯,也不得不顧及肅王的顏麵,給謝知鈞一些蔭護和恩賜。
更何況,聽皇上這口氣,他也已經不再因為謝從雋的事而責怪謝知鈞了。
裴長淮也並非不依不饒之人,十年幽拘,謝知鈞為當年的過錯受到了不小的懲罰,隻是他想到謝從雋一死,就無人再惦念他的委屈,心中還是鬱鬱不快。
他有些坐不下去了,想要辭宴,趕上崇昭皇帝說話,又即刻靜默下來。
崇昭皇帝對謝知鈞說道:“你今日獵了好物迴來,朕也要嘉獎你,說說看,你想要什麽恩賜?”
謝知鈞瞥了裴長淮一眼,輕笑道:“之前同正則侯鬧了點誤會,皇上真要賞,就將這狼牙賞他罷,讓小侯爺別再生我的氣了。”
上次鬧到禦前的還是謝知鈞跟裴長淮在金玉賭坊打架那一迴事。
那時謝知章授意金玉賭坊的人把裴元茂扣下,目的就是故意生事,引裴長淮犯錯,好借此在朝中參他一本,削一削裴長淮的威勢,讓趙昀在北營中得以施展拳腳。
當然,謝知章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幫趙昀,而是為了幫太師府。
裴元茂乃是裴長淮不可觸摸的逆鱗,謝知鈞生怕他情急之下失去分寸,動手鬧出人命,讓局麵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才趕去金玉賭坊,先行贖出了裴元茂。
裴長淮誤以為扣押裴元茂是他授意,更為了謝從雋一事與他大打出手,到底落下了把柄。
謝知鈞受了冤屈,惱他惱得厲害,之後也就任由哥哥施手對付裴長淮了。他想,索性給裴長淮吃些教訓,若他被逼到走投無路之際,自會來低頭求他。
可誰成想這廝早就不像少年時那樣軟弱可欺,即便丟了武陵軍的掌權,也不肯輕易示弱。
謝知鈞拿他最是沒有辦法,他自恃大度,也不想再跟他計較,方才借機示好,要裴長淮不承也得承。
連崇昭皇帝也說:“朕還沒見過你這小子向別人低過頭。”
謝知鈞一笑。
崇昭皇帝再道:“且放心好了,正則侯可不是記仇的人。鄭觀,吩咐下去,請能工巧匠將這對狼牙製成金字牙符,一個賞給正則侯,一個賞給聞滄。”
鄭觀道:“遵命。”
事成,謝知鈞眯著鳳目看向裴長淮。裴長淮輕蹙起眉,站了半晌後,也隻能走到謝知鈞身側,與他一同躬身行禮,謝主隆恩。
拜禮時,謝知鈞側首偷瞧了裴長淮一眼,朝他揚了揚眉毛,神色得意輕狂。裴長淮則冷著一張臉,並不理會。
徐世昌在一旁看這情形,更像是皇上成心要緩和正則侯府和肅王府的關係。
他一邊歎一邊想,眾人來寶鹿苑參加春宴,眼前好吃好喝好看好玩的都生怕顧不過來呢,竟還要管這麽多利害牽扯,真是好沒意思,還不如逃去芙蓉樓裏快活快活。
餘下那些參加春獵的陣營,崇昭皇帝也都一一封了賞。
宴中時,崇昭皇帝離去更衣,準備午後駕馬到寶鹿林中遊獵。
趙昀沒有來赴宴,而是先行去巡查寶鹿林周邊的防務,衛風臨一直跟在趙昀身邊。
衛風臨嘴角還青著,趙昀打他那一拳打得著實不輕。挨過打,他也清醒了過來,自己的一時衝動很有可能為將軍府的所有人帶來滅頂之災,他不該如此草率,正如趙昀所言,他必須要耐心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能一擊致命、讓敵人再無還手之力的時機。
隻是這樣的時機何時會來?
他不知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趙昀。
趙昀在一處野林中勒停,下馬以後,他隨手將野果喂到駿馬的嘴裏。他肩上有傷,左手一動就會牽動傷口,他改換右手,又輕輕地摸了摸它的鬃毛。
衛風臨見他如此,擔心地問道:“肩膀上的傷真的沒事麽?”
“小事。”
趙昀心不在焉的,腦子裏還在想著謝知章。
眼下給他知曉衛風臨、衛福臨的真實身份絕非什麽好事,謝知章已有了對付衛風臨的心思,保不定會使什麽陰招,需得早做防備。
趙昀略一思索,倒是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對衛風臨說:“你取來弓箭,午後隨我一同陪著皇上狩獵。”
“我也要去?”
“去。從前我教你不露圭角,韜光養晦,不過有時候更需要你現一現本事,才不至於令人看輕了你。”
衛風臨點了點頭:“明白。”
崇昭皇帝又在寶鹿苑小憩片刻,養足精神以後,乘靈輿入了寶鹿林。
天子出獵,百官隨從,隻聽車馳馬奔之聲,如滾滾奔雷,自高處放眼望去,叢林中有千騎萬乘,行動起來更是地震山搖。
崇昭皇帝年過半百,卻依舊雄姿英發。
先帝當年為爭迴皇位大殺四方,崇昭皇帝身為嫡長子,跟隨父親一同征戰,練就了一手好箭法。
眼下獵場亦如戰場,崇昭皇帝拉弓射箭時,手法老練利落,從他身上,依稀還能瞧見從前那個少年英雄的影子。
崇昭皇帝射殺一隻野兔,隨行的宮人奔過去將野兔撿來,奉給眾人觀看。
在一片叫好聲中,崇昭皇帝搖頭笑了笑,低低歎道:“終歸是老了。”
他轉頭看向趙昀,道:“愛卿,朕的這把弓箭賞你,接著!”
趙昀伸手穩穩地接住弓箭,崇昭皇帝這把箭是雲杉木所製,銀絲為弦,雕翎作箭,既柔且韌。
崇昭皇帝道:“早就聽太師稱讚,朕的大都統百步穿楊,箭術可謂萬中無一,今日就讓朕親眼瞧一瞧愛卿的本事。”
謝知鈞聞言譏笑一聲,與身旁的謝知章對視一眼,謝知章心領神會,亦對他笑了一笑。
趙昀剛被刺傷,那傷勢即便不致命,卻也影響他用手,崇昭皇帝命他射箭簡直正中下懷。
禦前露醜,足以令趙昀抬不起頭來。
裴長淮也一下想到趙昀肩膀上還有傷,旋即策馬上前,欲替他解圍道:“皇上……”
不料趙昀先行下馬,向皇上拜道:“太師謬讚,臣萬不敢當。若論箭術,臣麾下有一侍從才是當之無愧的神箭手,臣的箭法便是跟他學來的。”
崇昭皇帝登感好奇:“哦?是誰?”
“請皇上準臣引薦。”趙昀朝隊伍後方的喊道,“衛風臨!”
衛風臨下馬,闊步上前見駕。崇昭皇帝看他步伐輕快又沉穩,似有幾分本事。
趙昀將手中的弓箭交給衛風臨,拍了一拍他的肩膀,輕聲道:“按我說的做。”
衛風臨鄭重地點了點頭。
隨後,車馬再行。
趙昀騎馬時故意慢了一步,正好與裴長淮並排。趙昀朝他一笑,問:“侯爺方才可是擔心我了?”
裴長淮瞧他眼神促狹,自然不肯承認,淡著聲音說:“本侯是怕你浪費了那麽好的弓箭。”
趙昀笑得更深,“裴長淮啊裴長淮,得你一句好話怎麽就這麽難?”
這話聽著分明也無旖旎,裴長淮卻有些臉熱。
崇昭皇帝不再持弓,隨他一起出行的人才開始四散開來,去林中狩獵。
他們大都想著在禦前好好表現一番,盡盯著些好物去獵。
叢林當中,樹葉紛飛。
衛風臨引箭在弦,朝空中迅猛一發,轉眼間,一隻山鳥就直直地掉落下來。
隨從去將這隻鳥撿來,奉給皇上看,眾人見了,都有些想笑,誰料到衛風臨出手先獵了這麽個小東西。
不過崇昭皇帝卻一直微笑著,似乎對衛風臨沒有一絲的失望。
這山鳥雖不是什麽猛獸,但身小而矯捷,且天性機敏警覺,若無精準的箭法,極難射中。
衛風臨有了在聖上麵前嶄露頭角的機會,卻沒選擇去獵殺猛獸大出風頭,由此可見是個不驕不躁、極會拿捏分寸的一個人。
崇昭皇帝喜歡這樣的性情,這樣的人傑。
“你很好,在北營軍中擔任什麽職位?”皇帝問道。
衛風臨迴答道:“臣不在軍中,隻是趙都統身邊的隨從。”
“小小的隨從就能有如此精湛的箭法,可見我大梁藏龍臥虎,盡是英雄豪傑!”崇昭皇帝大笑兩聲,道,“你叫什麽名字?”
衛風臨低下頭,沉聲道:“臣,衛風臨。”
“衛風臨?長風臨山河,好名字,好箭法!”崇昭皇帝道,“鄭觀,賞——!”
鄭觀依命記下衛風臨的名字。
眾人隨之齊唿:“萬歲萬萬歲!”
正值此時,山野間群鳥驚飛,遠處驀地傳來一聲聲尖銳的叫喊,似是一名女子在竭力唿救。
“什麽動靜?”鄭觀喝道,“護駕,護駕!”
崇昭皇帝卻是沉定自若,不曾有半分慌亂。
趙昀和裴長淮策馬行到最前方來,裴長淮出劍,將皇上護在身後,趙昀則吩咐衛風臨,道:“去探。”
衛風臨即刻上馬,去前方探查。
此時那唿救聲更近了,衛風臨看到前方有一女子,身穿著破爛鬥篷,似野兔一樣在林中飛奔,一邊奔逃一邊唿喊。
“救命!救我!救我——!”
她身後追著錚錚馬蹄聲,十多名黑衣人緊隨其後。
衛風臨厲聲道:“禦駕在此,爾等何人!”
那奔跑的女子看到衛風臨,猶如看到救命稻草,瘋了一般朝他跑去,不想一個分神,腳下絆倒,猛地跌在地上。
衛風臨勒令他們停下,但那些黑衣人不聞不顧,直接衝那女子殺來。
衛風臨見他們來者不善,策馬衝進敵陣,在千鈞一發之際,用劍鞘擋住那砍向女子的彎刀,將那刺客殺下馬去。
隨後,衛風臨也翻身落地,一手將這女子挾抱上馬,劍鞘一擊馬臀,馬一下狂奔起來,負著那女子往趙昀的方向跑去。
到了禦前,這女子從馬上跌落下來,半躺在地上,赫赫喘著氣,喘急了連心髒都在疼,她捂住胸口,想要說話,喉嚨裏一直往上冒血腥氣,隻好作罷,先將氣喘勻再說。
崇昭皇帝沒有先過問這女子,而是望著前方的衛風臨和那些黑衣人。
趙昀方才見到那些人出刀,就對戰局的勝負有了判斷,他道:“皇上莫憂,對付這些個人,衛風臨一人足矣。”
衛風臨先擒一名黑衣人,自他手中奪來彎刀,反手往他頸間一劃!招式利落幹脆,鮮血自刀刃下猛地噴出,頓時濺了衛風臨半身!
他使刀遠比使劍要威猛,轉眼間就砍殺數人。
這些黑衣人見衛風臨竟如此兇悍,心生懼意,餘下兩人果斷扯轉馬韁,往後方逃竄,衛風臨飛身上去抓住韁繩,將他們連人帶馬一起扯將下來。
戰局落定,武陵軍的士兵追上前,將那兩個黑衣人生擒,押到禦前來。
士兵分別扯掉他們蒙麵的黑紗。
裴長淮一眼就看見這兩人左頸處紋著的赤鷹刺青,一下握緊了手中劍柄。
他眼睛發紅,如見仇敵:“你們是北羌人?!”
——
今天先寫這些,明天再加更。
為慶祝萬收,我又抽獎了,想參與的uu可以來微博!|?.?)?
眾人先於寶鹿林中舉行了一場拜天祭祖的儀典,之後就來了寶鹿苑。
肅王早在苑中安排好春宴,崇昭皇帝端坐在宴台中央,台下雅樂曼舞,台上設了陪席位,老太師身體抱恙,沒來湊這場熱鬧,除了他,肅王爺、謝知章、裴長淮、徐世昌等人均在座。
隨著一陣錚錚的擂鼓聲,昨日前去寶鹿林打獵的隊伍也滿車滿載地歸來。
謝知鈞所率領的赤羽營收獲頗豐,行首的獵物乃是一頭灰狼。
這頭狼體型精壯,腹部、背上都紮滿赤羽箭,口鼻中皆有血流出,兩顆眼珠渾濁不清,躺在木架上,顯然已死去多時。
四名仆從共抬,將這頭灰狼一步一沉地架到宴台上來。
崇昭皇帝看見灰狼所受的致命傷是在頸間,赤羽箭從側方射入,一箭貫了個對穿,此箭力道之兇猛可想而知。
而射出這致命一箭的人正是謝知鈞。
自高處遠遠望去,在眾人當中,唯獨這位肅王世子頭上束戴銀冠,身上的深藍箭衣繡著銀絨花,風采灼灼。他的長相近似他母親肅王妃,鳳目長眉,極為俊美,本就是個漂亮人物,如今在烏泱泱的人影中更顯卓爾不群。
謝知鈞將弓箭解下,交給禦林軍,沿石階登上高台,步伐颯遝,走到崇昭皇帝麵前,屈膝跪拜道:“皇上萬安,瞧聞滄為您獵了什麽來。”
他攤開掌心,兩顆狼牙齒赫然在目。
謝知章淡淡一笑,起身跟皇上迴稟道:“聽說昨夜春獵的營地給狼群盯上了,多虧聞滄機警,率人先行射殺了這隻頭狼,否則還不知會出什麽樣的事。”
崇昭皇帝似乎對此有些興趣,抬了一抬手指。
他身旁的首領太監鄭觀會意,上前將狼牙取來,奉給崇昭皇帝觀看。
這兩顆獠牙經過簡單的清洗和打磨,如月鉤般白潤鋒銳,這成色卻是極罕見的。
崇昭皇帝微笑著點點頭,對謝知鈞說:“好箭法,不愧是謝家的兒郎。這些年你在青雲道觀裏長進不少,人也穩重許多,總算沒有枉費父母兄長對你的一片愛護之心……平身罷。”
謝知鈞道:“謝皇上。”
崇昭皇帝望著他的眼神意味深長,過了片刻,他又緩聲說道:“聞滄,你也不小了,正是建功立業的年紀,來朝中為朕分憂效力才是正事。以後看上誰家的姑娘也跟朕說,你的婚事自有朕這個做叔叔的為你做主。”
話裏話外都是要謝知鈞入朝為官的意思。
肅王稍稍揚起頭來,自然驕傲於心。
謝知章聽後比謝知鈞還要高興,忙道:“聞滄,還不快謝過皇上恩典?”
謝知鈞勾唇一笑,跪下謝恩。
肅王府的人自然都欣喜,徐世昌則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裴長淮,隻見他握緊酒盞,一言不發,臉色明顯冷淡下來。
徐世昌暗暗輕歎一口氣,大抵明白裴長淮緣何不快。
皇上終將會原諒謝知鈞當年的所作所為,眼前這人才是他的骨肉血親,謝從雋又算什麽呢?
功臣之後,先帝托孤……
雖說謝從雋曾在宮中備受寵愛,可他到底沒有父母兄弟,他死了,就沒人再為他的遭遇鳴不平。可謝知鈞不一樣,他還有父母和哥哥袒護,就算皇上還記著他從前的過錯,也不得不顧及肅王的顏麵,給謝知鈞一些蔭護和恩賜。
更何況,聽皇上這口氣,他也已經不再因為謝從雋的事而責怪謝知鈞了。
裴長淮也並非不依不饒之人,十年幽拘,謝知鈞為當年的過錯受到了不小的懲罰,隻是他想到謝從雋一死,就無人再惦念他的委屈,心中還是鬱鬱不快。
他有些坐不下去了,想要辭宴,趕上崇昭皇帝說話,又即刻靜默下來。
崇昭皇帝對謝知鈞說道:“你今日獵了好物迴來,朕也要嘉獎你,說說看,你想要什麽恩賜?”
謝知鈞瞥了裴長淮一眼,輕笑道:“之前同正則侯鬧了點誤會,皇上真要賞,就將這狼牙賞他罷,讓小侯爺別再生我的氣了。”
上次鬧到禦前的還是謝知鈞跟裴長淮在金玉賭坊打架那一迴事。
那時謝知章授意金玉賭坊的人把裴元茂扣下,目的就是故意生事,引裴長淮犯錯,好借此在朝中參他一本,削一削裴長淮的威勢,讓趙昀在北營中得以施展拳腳。
當然,謝知章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幫趙昀,而是為了幫太師府。
裴元茂乃是裴長淮不可觸摸的逆鱗,謝知鈞生怕他情急之下失去分寸,動手鬧出人命,讓局麵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才趕去金玉賭坊,先行贖出了裴元茂。
裴長淮誤以為扣押裴元茂是他授意,更為了謝從雋一事與他大打出手,到底落下了把柄。
謝知鈞受了冤屈,惱他惱得厲害,之後也就任由哥哥施手對付裴長淮了。他想,索性給裴長淮吃些教訓,若他被逼到走投無路之際,自會來低頭求他。
可誰成想這廝早就不像少年時那樣軟弱可欺,即便丟了武陵軍的掌權,也不肯輕易示弱。
謝知鈞拿他最是沒有辦法,他自恃大度,也不想再跟他計較,方才借機示好,要裴長淮不承也得承。
連崇昭皇帝也說:“朕還沒見過你這小子向別人低過頭。”
謝知鈞一笑。
崇昭皇帝再道:“且放心好了,正則侯可不是記仇的人。鄭觀,吩咐下去,請能工巧匠將這對狼牙製成金字牙符,一個賞給正則侯,一個賞給聞滄。”
鄭觀道:“遵命。”
事成,謝知鈞眯著鳳目看向裴長淮。裴長淮輕蹙起眉,站了半晌後,也隻能走到謝知鈞身側,與他一同躬身行禮,謝主隆恩。
拜禮時,謝知鈞側首偷瞧了裴長淮一眼,朝他揚了揚眉毛,神色得意輕狂。裴長淮則冷著一張臉,並不理會。
徐世昌在一旁看這情形,更像是皇上成心要緩和正則侯府和肅王府的關係。
他一邊歎一邊想,眾人來寶鹿苑參加春宴,眼前好吃好喝好看好玩的都生怕顧不過來呢,竟還要管這麽多利害牽扯,真是好沒意思,還不如逃去芙蓉樓裏快活快活。
餘下那些參加春獵的陣營,崇昭皇帝也都一一封了賞。
宴中時,崇昭皇帝離去更衣,準備午後駕馬到寶鹿林中遊獵。
趙昀沒有來赴宴,而是先行去巡查寶鹿林周邊的防務,衛風臨一直跟在趙昀身邊。
衛風臨嘴角還青著,趙昀打他那一拳打得著實不輕。挨過打,他也清醒了過來,自己的一時衝動很有可能為將軍府的所有人帶來滅頂之災,他不該如此草率,正如趙昀所言,他必須要耐心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能一擊致命、讓敵人再無還手之力的時機。
隻是這樣的時機何時會來?
他不知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趙昀。
趙昀在一處野林中勒停,下馬以後,他隨手將野果喂到駿馬的嘴裏。他肩上有傷,左手一動就會牽動傷口,他改換右手,又輕輕地摸了摸它的鬃毛。
衛風臨見他如此,擔心地問道:“肩膀上的傷真的沒事麽?”
“小事。”
趙昀心不在焉的,腦子裏還在想著謝知章。
眼下給他知曉衛風臨、衛福臨的真實身份絕非什麽好事,謝知章已有了對付衛風臨的心思,保不定會使什麽陰招,需得早做防備。
趙昀略一思索,倒是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對衛風臨說:“你取來弓箭,午後隨我一同陪著皇上狩獵。”
“我也要去?”
“去。從前我教你不露圭角,韜光養晦,不過有時候更需要你現一現本事,才不至於令人看輕了你。”
衛風臨點了點頭:“明白。”
崇昭皇帝又在寶鹿苑小憩片刻,養足精神以後,乘靈輿入了寶鹿林。
天子出獵,百官隨從,隻聽車馳馬奔之聲,如滾滾奔雷,自高處放眼望去,叢林中有千騎萬乘,行動起來更是地震山搖。
崇昭皇帝年過半百,卻依舊雄姿英發。
先帝當年為爭迴皇位大殺四方,崇昭皇帝身為嫡長子,跟隨父親一同征戰,練就了一手好箭法。
眼下獵場亦如戰場,崇昭皇帝拉弓射箭時,手法老練利落,從他身上,依稀還能瞧見從前那個少年英雄的影子。
崇昭皇帝射殺一隻野兔,隨行的宮人奔過去將野兔撿來,奉給眾人觀看。
在一片叫好聲中,崇昭皇帝搖頭笑了笑,低低歎道:“終歸是老了。”
他轉頭看向趙昀,道:“愛卿,朕的這把弓箭賞你,接著!”
趙昀伸手穩穩地接住弓箭,崇昭皇帝這把箭是雲杉木所製,銀絲為弦,雕翎作箭,既柔且韌。
崇昭皇帝道:“早就聽太師稱讚,朕的大都統百步穿楊,箭術可謂萬中無一,今日就讓朕親眼瞧一瞧愛卿的本事。”
謝知鈞聞言譏笑一聲,與身旁的謝知章對視一眼,謝知章心領神會,亦對他笑了一笑。
趙昀剛被刺傷,那傷勢即便不致命,卻也影響他用手,崇昭皇帝命他射箭簡直正中下懷。
禦前露醜,足以令趙昀抬不起頭來。
裴長淮也一下想到趙昀肩膀上還有傷,旋即策馬上前,欲替他解圍道:“皇上……”
不料趙昀先行下馬,向皇上拜道:“太師謬讚,臣萬不敢當。若論箭術,臣麾下有一侍從才是當之無愧的神箭手,臣的箭法便是跟他學來的。”
崇昭皇帝登感好奇:“哦?是誰?”
“請皇上準臣引薦。”趙昀朝隊伍後方的喊道,“衛風臨!”
衛風臨下馬,闊步上前見駕。崇昭皇帝看他步伐輕快又沉穩,似有幾分本事。
趙昀將手中的弓箭交給衛風臨,拍了一拍他的肩膀,輕聲道:“按我說的做。”
衛風臨鄭重地點了點頭。
隨後,車馬再行。
趙昀騎馬時故意慢了一步,正好與裴長淮並排。趙昀朝他一笑,問:“侯爺方才可是擔心我了?”
裴長淮瞧他眼神促狹,自然不肯承認,淡著聲音說:“本侯是怕你浪費了那麽好的弓箭。”
趙昀笑得更深,“裴長淮啊裴長淮,得你一句好話怎麽就這麽難?”
這話聽著分明也無旖旎,裴長淮卻有些臉熱。
崇昭皇帝不再持弓,隨他一起出行的人才開始四散開來,去林中狩獵。
他們大都想著在禦前好好表現一番,盡盯著些好物去獵。
叢林當中,樹葉紛飛。
衛風臨引箭在弦,朝空中迅猛一發,轉眼間,一隻山鳥就直直地掉落下來。
隨從去將這隻鳥撿來,奉給皇上看,眾人見了,都有些想笑,誰料到衛風臨出手先獵了這麽個小東西。
不過崇昭皇帝卻一直微笑著,似乎對衛風臨沒有一絲的失望。
這山鳥雖不是什麽猛獸,但身小而矯捷,且天性機敏警覺,若無精準的箭法,極難射中。
衛風臨有了在聖上麵前嶄露頭角的機會,卻沒選擇去獵殺猛獸大出風頭,由此可見是個不驕不躁、極會拿捏分寸的一個人。
崇昭皇帝喜歡這樣的性情,這樣的人傑。
“你很好,在北營軍中擔任什麽職位?”皇帝問道。
衛風臨迴答道:“臣不在軍中,隻是趙都統身邊的隨從。”
“小小的隨從就能有如此精湛的箭法,可見我大梁藏龍臥虎,盡是英雄豪傑!”崇昭皇帝大笑兩聲,道,“你叫什麽名字?”
衛風臨低下頭,沉聲道:“臣,衛風臨。”
“衛風臨?長風臨山河,好名字,好箭法!”崇昭皇帝道,“鄭觀,賞——!”
鄭觀依命記下衛風臨的名字。
眾人隨之齊唿:“萬歲萬萬歲!”
正值此時,山野間群鳥驚飛,遠處驀地傳來一聲聲尖銳的叫喊,似是一名女子在竭力唿救。
“什麽動靜?”鄭觀喝道,“護駕,護駕!”
崇昭皇帝卻是沉定自若,不曾有半分慌亂。
趙昀和裴長淮策馬行到最前方來,裴長淮出劍,將皇上護在身後,趙昀則吩咐衛風臨,道:“去探。”
衛風臨即刻上馬,去前方探查。
此時那唿救聲更近了,衛風臨看到前方有一女子,身穿著破爛鬥篷,似野兔一樣在林中飛奔,一邊奔逃一邊唿喊。
“救命!救我!救我——!”
她身後追著錚錚馬蹄聲,十多名黑衣人緊隨其後。
衛風臨厲聲道:“禦駕在此,爾等何人!”
那奔跑的女子看到衛風臨,猶如看到救命稻草,瘋了一般朝他跑去,不想一個分神,腳下絆倒,猛地跌在地上。
衛風臨勒令他們停下,但那些黑衣人不聞不顧,直接衝那女子殺來。
衛風臨見他們來者不善,策馬衝進敵陣,在千鈞一發之際,用劍鞘擋住那砍向女子的彎刀,將那刺客殺下馬去。
隨後,衛風臨也翻身落地,一手將這女子挾抱上馬,劍鞘一擊馬臀,馬一下狂奔起來,負著那女子往趙昀的方向跑去。
到了禦前,這女子從馬上跌落下來,半躺在地上,赫赫喘著氣,喘急了連心髒都在疼,她捂住胸口,想要說話,喉嚨裏一直往上冒血腥氣,隻好作罷,先將氣喘勻再說。
崇昭皇帝沒有先過問這女子,而是望著前方的衛風臨和那些黑衣人。
趙昀方才見到那些人出刀,就對戰局的勝負有了判斷,他道:“皇上莫憂,對付這些個人,衛風臨一人足矣。”
衛風臨先擒一名黑衣人,自他手中奪來彎刀,反手往他頸間一劃!招式利落幹脆,鮮血自刀刃下猛地噴出,頓時濺了衛風臨半身!
他使刀遠比使劍要威猛,轉眼間就砍殺數人。
這些黑衣人見衛風臨竟如此兇悍,心生懼意,餘下兩人果斷扯轉馬韁,往後方逃竄,衛風臨飛身上去抓住韁繩,將他們連人帶馬一起扯將下來。
戰局落定,武陵軍的士兵追上前,將那兩個黑衣人生擒,押到禦前來。
士兵分別扯掉他們蒙麵的黑紗。
裴長淮一眼就看見這兩人左頸處紋著的赤鷹刺青,一下握緊了手中劍柄。
他眼睛發紅,如見仇敵:“你們是北羌人?!”
——
今天先寫這些,明天再加更。
為慶祝萬收,我又抽獎了,想參與的uu可以來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