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到張諾的抱怨以後,也是苦笑不已!


    很多事情那些臣武將們不知道,但是這兄弟倆其實都是商量過的,至少張諾就跟李世民交過底,那些人如果不及時參與這些事情的話,將來肯定會從朝堂以及軍隊當掉隊的。


    這不是一種預言或者假想,而是張諾根據自己的見識所形成的一種科學的判斷。


    畢竟,你讓一個根本沒見過海空軍作戰方式的人,怎麽去指揮這兩支部隊,甚至別說指揮了,連怎麽配合都弄不明白。


    不僅僅是武將,臣也是如此,戰爭形式都發生變化了,根本不是冷兵器時代那種你砍我一刀我捅你一槍的形式了,那麽對後勤補給乃至發動戰爭的原因、結果都會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影響。


    這時候你要是不參與進來,不去了解的話,那麽大唐開始對外用兵的時候,你能幹嘛?連給大軍提供補給你都弄不明白,甚至連怎麽保存新式軍資都是個難題。


    聽到張諾的這些抱怨,李世民難得的沉默了,最後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說道,


    “賢弟,其實不怪他們這樣,他們實際上有些人是怕了,怕自己跟不上咱們的步伐,所以就想著能不能讓咱們走得慢一點,這樣他們或許就有機會跟上了!”


    “而還有一些人,則是懶了,不想跟著走了,想著反正如今也混了個與國同休了,那不努力日子也挺好過的啊,何必那麽苦苦的折騰自己呢!”


    “當然呢,不管是怕的還是懶的,其實都還有一種僥幸心理在吧,明明你帶來的那些改變都已經慢慢出現在他們眼前了,可他們還是覺得這個世界不會變得那麽快,至少不會變得如你所說的那麽快!”


    “噗嗤!”


    張諾聽到李世民的話以後毫不客氣的嗤笑出聲了,然後沒好氣的說道,


    “這幫傻子其實更應該去看看這次演習,去了以後就會發現,以往他們學習的那些東西,偷偷藏在家裏的兵書,戰場上縱橫多年的經驗,絕大多數都會變得不適用了!”


    “還想跟以前一樣講究什麽陣型,然後接敵、衝鋒、殺敵根本不可能,你還隔著一兩裏地呢,這邊就已經炮火覆蓋了!”


    “別人不知道老李你應該知道,新式火炮已經在試驗當了,尤其是開花彈出現以後,人海戰術那就是送死戰術,還跟以前一樣的話,麵對火炮集群來就是來多少死多少,隻要後勤跟得上,一天時間可以把幾十萬人殺個精光!”


    “麵對這種情況他們打算怎麽辦?老子就是心軟了一下,不想看到他們掉隊想拉他們一把而已,如今看來,就該他們慢慢腐朽!”


    李世民看到張諾那義憤填膺的樣子也是無話可說,作為皇帝,同時也是張諾的好兄弟,他在張諾那裏看到了太多別人沒看到的東西。


    所以,他知道戰爭的形式已經在悄然的發生改變了,以後的戰爭再也不是個人武力爭鋒的天下了,科技、後勤將成為一隻部隊戰力是否強大的前提,而軍隊的所有戰法也將發生改變。


    他清楚的知道,這種改變甚至比軍製改革帶來的動蕩更加強大,軍製改革說白了並不會對這些武將們造成多大的影響,甚至對於他們還是有好處的,因為他們手底下的軍士更加的精銳了。


    可是戰法乃至戰爭形式的改變,會讓很大一部分跟不上的人逐漸從軍隊當剔除出去。


    軍隊是個非常純粹的地方,你行那就行,不行那就送都送不上去。


    李世民之前其實也有跟張諾一樣的想法,畢竟這些人都是跟著他打天下的武將,那是真正跟他一起在戰場上打生打死的夥計。


    可如今他卻發現,這些人其實一點都不需要他拉著,他們已經逐漸迷失在高官厚祿的繁華當了。


    他們向往的或許就是如今這種好吃好喝的日子,而這種生活已經把他們的進取心都給磨滅了,他們根本沒法忍受跟一幫小崽子一起去重新學習的痛苦。


    甚至有些人不但不會跟上這種腳步,還喪心病狂的想著阻攔大唐的進步,希望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停留在那個輝煌的時刻,卻不知,前方的路更加的輝煌。


    或者他們知道,隻是怕自己掉隊,所以幹脆希望大家都不要進步就好。


    不過,李世民作為一位帝王,自然不可能停下大唐的腳步,如今張諾也是給足他們機會,可他們卻依舊如此。


    這讓一直勸著張諾給他們機會的李世民有點心灰意冷!


    沒錯,真正把張諾拉過來勸說張諾給這些人機會的人,其實是李世民,張諾那懶散性子,頂多就是拉著人打下手,按照他所說的、所安排的老老實實幹活就好。


    平日裏他什麽時候跟這些人商量過太具體的事兒,他隻跟李世民商量,然後要麽丟給李世民,讓他去安排,要麽就是直接安排下麵人執行。


    幹嘛要去找不自在,明明可以直接安排下去的工作,反而要去左商右量的?


    不過,這次是李世民勸說的張諾,張諾琢磨了一下以後也覺得確實要拉著大唐現有的這幫臣武將們一起慢慢進步,所以才答應的。


    可從結果上看,不說讓人徹底失望,但是遠遠沒達到李世民以及張諾最開始的預期,這讓倆人都有點心灰意冷。


    尤其是李世民,他是真心希望這些臣子們能跟隨大唐的腳步一起進步,譜寫一曲全須全尾的君臣凱歌的,到時候哪怕百年以後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一段君臣佳話。


    可轉過頭來看,他好心好意的帶著大家前進,卻成了張諾耗費國庫別有用心了?


    張諾沒什麽好說的了,他本身就對這些人不熟悉,基本上屬於點頭之交而已,而且他有著自己培養的團隊,根本不需要這些人其實也能做好,將來那些人會交到李承乾的手上,而他自己也不會不斷的培養人,形成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真正傷心的人,是李世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開酒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胖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胖的熊貓並收藏我在大唐開酒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