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和秦瓊原本都快披甲上場了,聽到李世民的問題後,互相瞪了一眼,哼了一聲才氣鼓鼓的坐下。
李世民正準備繼續討論下王家接下來的動作,忽然一個內侍領著一名衣衫狼藉的軍士一路狂奔而來。
“陛下,軍情急報!”
一聽是軍情急報,李世民趕緊宣人進來,程咬金三人都是武將,平日裏在朝堂議事的時候鬧上一陣子也就罷了,這事關軍情的時候,他們可不敢放肆。
畢竟,他們都是大將軍,說不定哪裏的軍情就得他們出動了!
那位背後插著紅羽毛的軍士,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衝進了甘露殿內,取下背後的竹筒交給了李世民身邊的內侍。
這就是大唐的紅翎急使,還有個名字叫百裏加急,一般用於傳送最為緊急的軍情,一旦碰上紅翎急使,城門半夜都要開,宮閨也是半夜開門,路上更是撞死人都白撞。
內侍接過竹筒並沒有第一時間打開,反而先是檢查上麵的封漆和印章,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紅翎急報雖說是最為緊要的事務,凡事就怕被人利用,如果有人偷偷調換了紅翎急報當的報,那麻煩就大了。
所以,不僅僅紅翎急報有封漆,每到一個驛站換馬的時候還要驛站加蓋印鑒。
這樣一來不說完全杜絕,但至少一般人是沒那個本事偽造紅翎急報了!
內侍檢查完後,直接打開竹筒,把裏麵的軍報取了出來,趕緊交到了李世民的手裏。m.
李世民拿過一看,不到片刻,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案幾上!
“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程咬金等人不敢上前拿軍報,隻得衝著來報信的軍士使勁兒的擠眉弄眼,希望這軍士能說點啥,他們也好為陛下分憂!
李世民看到底下那眉來眼去的樣子,也是好笑,朝著那軍士說道,
“你把事情詳細說說,軍報上寫得不是很詳細!”
這年頭的紙張可是真的貴,而且送軍報的時候,是不能用紙的,就是怕打濕了以後,字跡模糊,隻能用錦帛,這東西造價更高,一般人隻有禮服才用這材料。
正因為實在是貴,所以一般的急報都不會寫得特別詳細,隻要說清楚主要事情就行了,剩下的由紅翎急使來口頭報告。
那位軍士雖然是第一次見到皇帝,但也是個有膽的,見皇帝問話,也沒遮遮掩掩的,反而挺直腰杆說道,
“迴陛下的話,小的原是幽州一小兵,前幾日李藝忽然帶兵來到幽州,小的聽人說那李藝說是奉密旨入關,可誰知那李藝居然直接興兵攻打城池!”
“我等最近都在忙著春耕一事,尚未被召集,所以匆忙之間被那李藝連破兩城,刺史大人趕緊命我等集結,然後向朝廷求援!”
程咬金咣當一下就把眼前的案幾踹翻了,氣唿唿的說道,
“陛下,那賊頭哪還有資格姓李,這不是打咱們的臉嘛?請陛下下令,程咬金請旨平叛,臣隻需一偏師,必當破其軍擒其首以解幽州之困!”
秦瓊和尉遲恭一看,彼其娘之,老程這黑心貨居然偷跑著請旨出征,這怎麽能行,如今這仗打一場少一場的,大家都指著打仗建功呢,你老程搶去了我等怎麽辦。
於是尉遲恭和秦瓊趕忙不甘示弱的站起來說到,
“臣秦瓊(尉遲恭)請旨平叛!”
李世民也知道,如今得快點定下來才行,所以,先讓內侍安排報信的軍士下去休息領賞,同時通知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三位入宮議事。
“你們三個別杵著了,出兵平叛是肯定的,統兵大將也肯定是你們仨當的一個,具體是誰待會兒一起商議!”
“隻是那李藝被太上皇賜姓李,竟然不思衷心報國,反而狼子野心興兵造反,知節說得對,這等人不配姓李!”
李世民夥同自家幾個莽漢在甘露殿罵罵咧咧的說了老半天,方才心裏舒服了一點,而內侍也來通報了,說是三位重臣到了。
長孫無忌等人進來行禮以後,李世民直接把紅翎急報遞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一看頓時心裏一驚,趕忙傳給其他人看看,眾人看完以後對視一眼均暗搖了搖頭。
他們都是陪伴李世民多年的老人,知道這李藝原本就跟陛下有過節,如今起兵造反,想必一是狼子野心作祟,另一方麵未必沒有擔心陛下清算之意。
但不管李藝心裏怎麽想,如今既然已經起兵造反,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對於敢於起兵的亂臣賊子,任何朝代都是殺無赦。
長孫無忌想了想後,拱手說道,
“陛下,如今正是春耕時分,我朝也正在培育仙糧,實在不適宜大興刀兵,不如由一位大將軍領兵,從幾衛當各抽調部分軍力成一軍,剿滅反賊?”
“幾衛不用召集,便不會大規模影響春耕,隻要對召集的府兵多加撫恤,想來也不會引起民憤!”
長孫無忌的話剛說完,杜如晦馬上接過話頭說道,
“陛下,首先當傳檄天下,李藝累受皇恩賜國姓而不思報國,當收迴國姓恢複其本名羅姓,屆時我等攜大勢一蕩而絕!”
眾人皆點點頭,這是應該的,如果不把李藝的名字改了,那到時候李藝這就算是自家內戰了,可恢複羅姓並且把羅藝的各種劣跡公布於眾,那就是剿滅叛軍。
這對於幹什麽大事都得師出有名的年代來說,其實還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也非常認可,轉頭說道,
“克明,此事由你操持,輔機要坐鎮朝堂輔佐朕處理國事,你這兵部尚書看來也隻能出馬了!”
“幽州本就苦寒,如今被這羅藝攪和一通,怕是越發的淒苦,克明你此去需安撫民眾、救助災民、懲治貪官,方能安穩幽州地界!”
“至於統兵大將……”
李世民看了看對麵激動的三位大將軍,琢磨了一下以後開口道,
“叔寶,你如今身體康健,也該是時候讓世人看看秦家風采了,你走上一遭吧!”
李世民正準備繼續討論下王家接下來的動作,忽然一個內侍領著一名衣衫狼藉的軍士一路狂奔而來。
“陛下,軍情急報!”
一聽是軍情急報,李世民趕緊宣人進來,程咬金三人都是武將,平日裏在朝堂議事的時候鬧上一陣子也就罷了,這事關軍情的時候,他們可不敢放肆。
畢竟,他們都是大將軍,說不定哪裏的軍情就得他們出動了!
那位背後插著紅羽毛的軍士,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衝進了甘露殿內,取下背後的竹筒交給了李世民身邊的內侍。
這就是大唐的紅翎急使,還有個名字叫百裏加急,一般用於傳送最為緊急的軍情,一旦碰上紅翎急使,城門半夜都要開,宮閨也是半夜開門,路上更是撞死人都白撞。
內侍接過竹筒並沒有第一時間打開,反而先是檢查上麵的封漆和印章,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紅翎急報雖說是最為緊要的事務,凡事就怕被人利用,如果有人偷偷調換了紅翎急報當的報,那麻煩就大了。
所以,不僅僅紅翎急報有封漆,每到一個驛站換馬的時候還要驛站加蓋印鑒。
這樣一來不說完全杜絕,但至少一般人是沒那個本事偽造紅翎急報了!
內侍檢查完後,直接打開竹筒,把裏麵的軍報取了出來,趕緊交到了李世民的手裏。m.
李世民拿過一看,不到片刻,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案幾上!
“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程咬金等人不敢上前拿軍報,隻得衝著來報信的軍士使勁兒的擠眉弄眼,希望這軍士能說點啥,他們也好為陛下分憂!
李世民看到底下那眉來眼去的樣子,也是好笑,朝著那軍士說道,
“你把事情詳細說說,軍報上寫得不是很詳細!”
這年頭的紙張可是真的貴,而且送軍報的時候,是不能用紙的,就是怕打濕了以後,字跡模糊,隻能用錦帛,這東西造價更高,一般人隻有禮服才用這材料。
正因為實在是貴,所以一般的急報都不會寫得特別詳細,隻要說清楚主要事情就行了,剩下的由紅翎急使來口頭報告。
那位軍士雖然是第一次見到皇帝,但也是個有膽的,見皇帝問話,也沒遮遮掩掩的,反而挺直腰杆說道,
“迴陛下的話,小的原是幽州一小兵,前幾日李藝忽然帶兵來到幽州,小的聽人說那李藝說是奉密旨入關,可誰知那李藝居然直接興兵攻打城池!”
“我等最近都在忙著春耕一事,尚未被召集,所以匆忙之間被那李藝連破兩城,刺史大人趕緊命我等集結,然後向朝廷求援!”
程咬金咣當一下就把眼前的案幾踹翻了,氣唿唿的說道,
“陛下,那賊頭哪還有資格姓李,這不是打咱們的臉嘛?請陛下下令,程咬金請旨平叛,臣隻需一偏師,必當破其軍擒其首以解幽州之困!”
秦瓊和尉遲恭一看,彼其娘之,老程這黑心貨居然偷跑著請旨出征,這怎麽能行,如今這仗打一場少一場的,大家都指著打仗建功呢,你老程搶去了我等怎麽辦。
於是尉遲恭和秦瓊趕忙不甘示弱的站起來說到,
“臣秦瓊(尉遲恭)請旨平叛!”
李世民也知道,如今得快點定下來才行,所以,先讓內侍安排報信的軍士下去休息領賞,同時通知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三位入宮議事。
“你們三個別杵著了,出兵平叛是肯定的,統兵大將也肯定是你們仨當的一個,具體是誰待會兒一起商議!”
“隻是那李藝被太上皇賜姓李,竟然不思衷心報國,反而狼子野心興兵造反,知節說得對,這等人不配姓李!”
李世民夥同自家幾個莽漢在甘露殿罵罵咧咧的說了老半天,方才心裏舒服了一點,而內侍也來通報了,說是三位重臣到了。
長孫無忌等人進來行禮以後,李世民直接把紅翎急報遞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一看頓時心裏一驚,趕忙傳給其他人看看,眾人看完以後對視一眼均暗搖了搖頭。
他們都是陪伴李世民多年的老人,知道這李藝原本就跟陛下有過節,如今起兵造反,想必一是狼子野心作祟,另一方麵未必沒有擔心陛下清算之意。
但不管李藝心裏怎麽想,如今既然已經起兵造反,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對於敢於起兵的亂臣賊子,任何朝代都是殺無赦。
長孫無忌想了想後,拱手說道,
“陛下,如今正是春耕時分,我朝也正在培育仙糧,實在不適宜大興刀兵,不如由一位大將軍領兵,從幾衛當各抽調部分軍力成一軍,剿滅反賊?”
“幾衛不用召集,便不會大規模影響春耕,隻要對召集的府兵多加撫恤,想來也不會引起民憤!”
長孫無忌的話剛說完,杜如晦馬上接過話頭說道,
“陛下,首先當傳檄天下,李藝累受皇恩賜國姓而不思報國,當收迴國姓恢複其本名羅姓,屆時我等攜大勢一蕩而絕!”
眾人皆點點頭,這是應該的,如果不把李藝的名字改了,那到時候李藝這就算是自家內戰了,可恢複羅姓並且把羅藝的各種劣跡公布於眾,那就是剿滅叛軍。
這對於幹什麽大事都得師出有名的年代來說,其實還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也非常認可,轉頭說道,
“克明,此事由你操持,輔機要坐鎮朝堂輔佐朕處理國事,你這兵部尚書看來也隻能出馬了!”
“幽州本就苦寒,如今被這羅藝攪和一通,怕是越發的淒苦,克明你此去需安撫民眾、救助災民、懲治貪官,方能安穩幽州地界!”
“至於統兵大將……”
李世民看了看對麵激動的三位大將軍,琢磨了一下以後開口道,
“叔寶,你如今身體康健,也該是時候讓世人看看秦家風采了,你走上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