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隨緣劍法
全道門都欠我一個人情 作者:騎鯨南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找來如一與他同行, 常伯寧的理由實在充分。
如今, 封如故等同於一個毫無靈力的廢人。
他曾在魔道中結下不少仇家,再加之隨時可能墮魔, 隻有羅浮春和桑落久相護, 常伯寧實在擔心他的安全。
這由不得封如故拒絕, 所以他沒有拒絕。
在風陵,處處都是可以護著他、替他保守秘密的人, 唯二兩個外人, 在封如故一不注意下,也大有發展成自己人的趨勢。
封如故沒有釋放七花印的理由, 便無法自然地拆穿自己, 平安送自己登上死途。
現在, 他終於有了解脫的機會。
但他並不著急解封七花。
他很想知道,那人把自己用十六條性命釣出山來,所求為何。
他得對得起那十六條為釣他而死的人命。
與如一一同離開風陵時,封如故沒有迴頭, 沒有做多餘的告別。
在師兄麵前, 他需得假裝他還迴得來。
離了風陵後, 封如故將注意轉迴如一身上。
二十三歲的青年,身如華鬆,質若孤竹,已比他還要高上半頭了。
封如故與他說話時,悄悄扶住他的腰,往上踮了踮腳。
……他長得這樣高大了。
而自己十八歲後, 便再沒長過個子。
封如故不大服氣,心裏卻懷了柔情,偷偷趴在他後背上,聽了一陣心跳。
……
事實證明,常伯寧的擔憂是非常有道理的。
方到文始山,封如故就遭了一場來自文始山二公子的劍襲,所幸被如一輕鬆擋下。
在文潤津的插科打諢下,封如故看起來很快忘記了這段不很愉快的小插曲。
直到夜深獨處之時,他才將這件事翻出來,獨自迴味。
文憫持劍時的怒斥之聲,聲聲在耳。
“她是因你而死!”
“若不是你雲中君要找道侶,她怎會死?!”
“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
夜半時分,封如故躺在文家溫泉池中,伴隨鬆濤浪聲,他的耳畔又響起這幾句話。
他摸一摸沾了溫泉水霧的右側眼睫。
眼前晃著一點白光,那是文憫挾怒刺來的白色芒影。
封如故沒有去細想,為何在那一劍刺來時,他分明看清了劍勢,為何連躲避都未曾想過。
他隻想:自己又虧欠了十六人。
星鬥橫,月影移,封如故以手揉碎水中月,喃喃道:“……伯仁嗎。”
封如故本以為,自己在夜泉之中,會等來那名唐刀客。
在他設想中的一場激戰過後,他會殺了唐刀客,為那十六條人命做個交代,同時催開七花,被文潤津抓個正著,從而掙開金繩,扯斷玉鎖,得來自由。
誰想,來到溫泉的隻是四名小小魔道。
他們為封如故帶來了文忱割下了文慎兒頭顱的故事。
文忱對封如故的敬怕早已深入骨髓,經不得封如故三詐兩問,便徹底崩潰,將被唐刀客威脅之事和盤托出。
唐刀客還托文忱轉達一句話給他。
……“道已非道”。
封如故想,他大概明白唐刀客殺人的緣由了,是要引出道門髒汙之事。
但他為何偏偏要針對自己?
自己有何特殊?與他又有何仇怨?
懷著此等疑問,一行人遵照櫸樹葉的線索,找到了水勝古城。
此地不僅與封如故的過去有所牽連,且存有天裂之患。
然而,知曉一切的石神練如心,被天命束縛在此,無從挽救天之將傾的命運,更因此地偏僻,無法將此事通知道門,隻得一人默默承受。
唐刀客利用石神練如心複活魔道衣上塵的意圖和愧疚之心,與他合力,將封如故誘至此地,逼練如心對他動手。
經此一戰,唐刀客間接將天裂的危機通知了道門。
而封如故身上七花的第一朵,絢然而開。
一朵花開後,封如故被唐刀客激起了微妙的好勝心,更想弄清他的意圖了。
除此之外,唐刀客托練如心轉交給他一樣物品。
……試情玉。
看到此物時,封如故一時恍惚。
有那麽一刻,他以為林雪競當真未死。
林雪競很是了解文忱的軟弱性情,與自己也有一段微妙的不解之緣,更有可能知道自己在“遺世”裏的種種遭遇,完全符合自己先前對唐刀客的推想。
因此,他喚來正在大漠中尋找靈石之脈的卅四,托付與他一事,叫他去調查唐刀客,首要的是借檢查“靈犀”記錄的時候查一查,不世門中有無有林雪競的內應。
卅四應允下來,並勸封如故寬心。
這麽多年,林雪競皆無動靜。
就算他還活著,他明明可以直接現麵、頂替不世門門主之位,坐收漁翁之利的。
這也是封如故之前的設想之一:或許,林雪競還活著,自己或許可以用不世門門主之榮,讓他自然而然地現世。以他展現出的能為和遠見,統領不世門,不成問題。
林雪競的臉又不是沒人見過,倘若他這樣做了,卅四就算不情願,也隻能就勢認下他這個門主。
既是如此,他何必要大費周章,逼封如故出山?
既然想不通,封如故便暫且將此事寄下,不多深想。
在被常伯寧補好了身上綻放的一朵紅蓮後,他轉去了劍川,繼續調查唐刀客殺人之事。
真相昭然之日,他也被唐刀客暗算,身墜沉水。
為救如一,他身上並蒂的兩朵紅蓮齊齊綻開。
事情的走向,本是與封如故心意相合的。
然而,眼見常伯寧聞訊趕來,對他百般擔憂,封如故一時生了惻隱之心,幾乎要道出身上花開實情,好叫師兄莫要煩惱了。
偏在此時,卅四帶迴了不世門出事的消息。
……門中弟子,被奸人所害。
與他約在劍川之外相見的卅四對他道:““這件事,‘他’已知曉。‘他’想見你一麵。”
這是暗示。
那時,如一正護在封如故身側,時刻不離。
卅四感到了他的存在,因此沒有直接說明,而是打了機鋒。
他之意,是再次請封如故迴歸魔修身份,迴門主持大局。
卅四怕封如故不明白事情的嚴重程度,又補充道:“他曾說過,不世門一切事務交我照料,可若是到了不得不為的時候,他會現世。到時候,他會請你還他那個在‘遺世’裏欠他的人情。”
封如故並不作答。
常伯寧就在劍川,如一也在。
他已為了風陵,戴了十年的枷鎖。
可到了現在,封如故就算想要砸碎,也必須考慮枷鎖的感受。
況且,唐刀客還未抓到,十六條冤魂,還未能有一個交代。
於是,封如故迴他:“抱歉,不能是現在。”
卅四不得已,還是說出了幕後罪魁的名字。
……丁酉。
此人名姓一出,封如故再無法保持冷靜。
丁酉,乃是封如故身上發生的一切災殃的根源。
若無他,韓兢不會失蹤,荊三釵不會辭道,他不會被拘於深山十年,而小紅塵會有一個家。
封如故不再耽擱,按照線索,直奔關家的青陽山而去,救下即將被丁酉謀害的闔山道眾,同時打算與丁酉來一場總清算。
然而,封如故未曾料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如一,當真是他命中注定的變數。
方遇見他時,他隻有九歲,孤苦無依,心智未開,讓封如故想起九歲時家破人亡的自己。
是封如故一點點把他從獸性中剝離出,讓他從泥裏逐漸掙出一個人形出來。
萬丈紅塵中,他隻有自己。
因此,封如故願意做他的全世界。
再邂逅他,他二十三歲,看似冷心冷清,實則心懷烈焰。
封如故想彌補他,想對他好,可思及自己必然要麵對的命運,又隻得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待他,好一刻,歹一刻,惟願他過得幸福。
可他二十三歲了,有了自己管不了的心思。
如一先中試情玉,又被奇蠱癲迷心智,二人糾纏夤夜,事後,陰差陽錯之下,如一還將封如故錯認成常伯寧,訴說了自己受試情玉影響、對封如故動心動情一事。
這幾乎攪亂了封如故的計劃。
封如故身牽情絲萬縷,已如傀儡般悲舞多時。
他隻剩一顆心還算自由,不敢再輕易交與旁人。
他便調侃著與如一說清了一切:他本對他無意,那些惹得他心亂的善意,不過是他誤作了情意罷了。
當時,如一句句慶幸,但封如故敏銳看出了他滿心的失落。
他攥緊掌心。
……傻孩子,對我好一點就是了,不要愛我啊。
青陽山中,他獨對丁酉,本已做好花開的準備,取丁酉之命,報昔日之仇。
然而,如一去而複返,立在他身後,盡全力護下了他。
那一瞬,封如故險些淪陷。
但他一句“若你是魔道,我便第一個殺你”,叫封如故重歸清醒。
而唐刀客偽裝成常伯寧,一指摧其心脈,逼其三花俱開後,封如故痛楚之餘,更是頭腦澄明,再不作無謂遐想。
佛歸佛,魔歸魔。
終究不是一路,何必強求呢。
所以,在察覺到那一絲苗頭後,封如故立即扼住心思,不再任其往下發展。
三花齊開後,他不惜動用靈力,給在山外守戍的卅四,發去了一封長長的指示。
他將自己身上的異變盡數告知卅四,叫他按照之前他們的約定行事。
當初,二人約定,若是卅四聽聞了自己入魔一事,便需速速到風陵,在青竹殿前收去他的魂魄。
然而,鬼使神差的,在那封信的末尾,他補充了一段話:“……若是青竹殿前沒有我的魂魄,也不必著急,我或許是去往他方了。以師兄性情,定不舍葬下我,隻會將我與隨身諸物保存起來。若有要事,來尋我屍身。我當初設下過禁製,隻需說一句完整的‘你歇了這麽多年,該歇夠了。再不現身,不世門就要完了’,我那一片心脈殘魂,便會自動召迴我餘下魂魄。”
在信的末尾,他又補充道:“若不世門無事,不要召我。”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卅四收到這封信的表情。
……明明說好了計劃,他怎麽又臨時變了卦?
其實,寫下這段話之後,封如故也很想取來鏡子,看一看自己的表情。
自己到底在想什麽呢?
如一……就算能以娑婆劍法禦鬼,那又如何呢?
他禦鬼,和自己的魂魄又有什麽關係?
他就算聰明,也未必能識破自己的計劃。
他知道自己是魔道後,還會幫自己嗎?
除此之外,封如故相當清楚,自己失魂之後,會瘋癲癡傻,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麻煩。
卅四是自己的長輩,會傾盡心力地照顧自己,這點,封如故不會質疑。
可,如一會嗎?
盡管有如此多的疑問,封如故還是多此一舉地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將這段門主令傳給了卅四。
他安慰自己:或許,隻是以防萬一罷。
三花之後,花開之勢就再難以控製。
為著送出這封信,封如故身上再開出了半朵紅蓮。
但封如故已經不在乎了。
他們往風陵弟子遇害的梅花鎮而去,以假成親之計,查清梅花鎮中“人柱”的秘密後,封如故等人正欲彌補那姓楊道士留下的禍患,桑落久卻被人所傷。
封如故盛怒之下,屠殺尾隨他們的兩名修士,又換得了兩朵怒放的紅蓮。
封如故有預感,他的終焉之日,快要到來了。
因此,當如一在寒山寺的群花之中俯身吻上他時,封如故強行抑住胸中情緒,不肯動情。
他隻盼著小紅塵對自己好一點點就是,他並不希冀會得到這樣多的東西。
當夜,他與如一共宿,再度委婉地拒絕於他,並笑著同他做了告別:“……大師,封二實在不是什麽好人,任性妄為,胡鬧莽撞。這些日子,你多擔待了。”
第二日,海淨被人殺害。
封如故來不及悲痛,就被玄極君柳瑜逼到了伏魔石前。
……是時候了。
他再不收斂,一掌擊碎伏魔石,縱容七花全開。
這一掌驚駭了天下,也成功將封如故逼入了他謀劃多年的死路之上。
仙脈寸寸摧裂的同時,亦是破繭化蝶之時。
魔脈俱通。
一瞬之間,魂魄離體,封如故神智被徹底撕裂,遁入混沌。
他最後一絲記憶,是一雙手將他從黑暗之中抱出。
彼時的封如故藏身在一片蓮華之中,微眯了眼睛,看到那把自己救出的人,麵頰蒼白,眼含微光。
封如故想,他是誰?
他好像不是自己計劃裏要等的那個人。
……但是,好像,也不差。
於是,兩年過去了。
封如故在迷蒙中,無憂無慮了整整兩年。
偶爾,他會想起自己好像有些重要的事要去做。
但他很快就會把這樣的小心思拋之腦後。
他每日最大的事情,就是等那人巡寺迴來,陪在自己身邊,除此之外,沒有更重要的了。
封如故在瘋瘋癲癲的這兩年,放寬心懷,竟真的慢慢戀上了這個會叫自己“義父”、耐心地嗬護自己的美麗青年。
如今,一朝夢醒,卻不知會不會一朝夢碎。
如一就站在距離自己百尺開外之處,眸光裏閃著叫封如故不敢細看的情緒。
……封如故一時不能明察那種情緒代表著什麽,便盡力躲避著不去看他。
他還有旁的事情要處理。
封如故立於無師台上,白衣縱橫,榮華若仙。
在他懟得玄極君啞口無言後,全場死寂一片。
一因震驚,二因狂怒,三因驚惶。
每人都希望他人先開口,自己好附和,但大家一時間竟都不知該說些什麽,是以你看我,我看你,全作了泥雕木塑。
封如故抬手,拇指指腹輕刮鼻尖小痣,朗然開口。
“封二方才在雲之上,聽了諸位……尤其是玄極君的高論。”
他一指柳瑜,笑容燦爛:“諸位來訪不世門,原來是覺得封二是遭了冤枉委屈,才來聲討唐刀客的。大家同道一場,封二當真是萬分感動,隻是身負要職,實在不好當眾流淚,隻好寄下了。”
道門眾人:“……”
柳瑜:“……”
封如故慨然地一揮手:“如今封二好端端站在此處,大家也不必為封二鳴冤了,稍作寬心後,便各自散了吧。”
柳瑜定一定散亂的心神,強自道:“封道君,我們此行是為擒捉唐刀客。你如今既身為不世門之主,卻不叫我們查驗,給我等一個交代,不好吧?”
封如故微微抬眼,眼尾微彎:“哦?交代?”
入魔之後,心性極易逆改,然封如故天性浪蕩瘋癲,入不入魔,相差並不很大。
這一眼帶著笑意的瞥視,卻叫柳瑜臉色微變,心悸難言。
“玄極君這樣急迫嗎?”封如故道,“我記得你方才口口聲聲說,我是被唐刀客所害,既然如此,我還會包庇他不成?玄極君,你矛盾了。”
柳瑜硬著頭皮,嗆聲道:“過去,不會;現在,難說。”
封如故不再看他,直視於常伯寧:“風陵,你們如何說?”
常伯寧心潮未平,一雙眼掩藏在眼紗之下,藏去不少情緒,一雙紅唇卻血色盡褪,微微顫抖:“風陵……相信封門主的判斷。”
他揚手,盡力平息喉間翻滾的澀氣:“……風陵眾弟子,收兵,迴山。”
風陵一退,柳瑜本就虧空的底氣又遭釜底抽薪。
他心火沸沸,“哈”了一聲,正要譴責風陵護短,又聽得一個斯文沉穩的聲音:“現在,此事算是不世門的家事了。我等相信封門主,會有自己的判斷。”
……誰?
柳瑜怒極迴頭,卻見一名石青長袍的道者負手而立,額間隻束一條雕作牡丹狀的白玉石鏈,素淨清雅,卻難掩霎眼風流。
那朵牡丹,乃是“白屋卿相”。
柳瑜一時驚異。
荊……一雁?
偃師世家荊門如今的掌事者?
他向來避世,世間大事,荊家從不參與,在世間別有一等超然地位。
他何時來此?何故來此?
此等分量極重的門派,與世無涉,一旦開口,便是金口玉言。
可這金口玉言,竟是為一個魔頭作保?
他說話極有分量,隻一句話,便引得在場之人再動搖了幾分,紛紛生卻了退意。
另一側,青陽山副門主關不知震驚之餘,很是認同,同樣道:“我等相信封……門主,定會給我們一個交代!”
在此響應之下,又有附和聲紛紛響起。
柳瑜不甘如此,迴敬道:“荊門主,我記得,你弟名為荊三釵,是封如故的至交親朋,還與魔道有生意往來?”
荊一雁不動怒,隻淡淡地一禮,翩翩佳君子之態十足:“是。您說得對。吾弟叛逆,久未歸家,若柳門主見他,請規勸他早日返家。”
柳瑜:“……”
他雖是應了“是”,卻把荊三釵與荊家之間劃得清清楚楚。
誰不知荊三釵不願隨荊家一道避世、與家裏鬧翻已久了?
玄極君無計可施之下,心中層遝而起的,是密密麻麻的殺意。
他與在場幾人交換神色,俱從對方眼裏看到了一絲忌憚。
一看到封如故,他們便想起兩年前他們倒逼風陵之舉,不禁毛發倒豎。
若是今日道門征伐不世門,然卻铩羽而歸,等同於捏著鼻子認了封如故不世門門主之位,將來龍入淵藪,鷹入長空,他們這些趁機清算過封如故的人,命運又將如何?
心念急轉間,玄極君已盤算出利害。
封如故初轉為魔,以前的風陵劍法、歸墟劍法,是統統不能用了。
此人有修為,卻無招式,若是大家齊上,趁他虛弱,或許還可如他們先前預期那樣,趁勢攻下不世門。
不管是荊家還是風陵,一旦出手護魔,那天下輿論,又該有新的走向了。
他陰惻惻地側身扶劍,道:“封道君以為,如此三言兩語,便可服眾嗎?”
“嗯?”封如故唇角挑起一點笑意,“那柳門主意欲如何呢?是不信我有找出唐刀客的心嗎?”
柳瑜道:“柳某怎敢疑心,隻是不知,現如今的封門主可否有找出唐刀客的能力?或許,封門主還是需要我等相助……”
“……相助?你們?”
無師台上的封如故輕笑,單手拂劍,拂出一聲幽幽鳳鳴。
一陣含著雨絲的清風拂過,將他鬢前雙發揚起。
雙劍半殘,仍有靈識,隱於劍匣多年,如今再度啟封,得見天日,不覺奮而輕顫。
封如故輕聲安撫“昨日”:“你乖。”
他又對“今朝”道:“……你也聽話。”
雙劍劍靈暫歇騷動,卻在刹那之間,被封如故抽出鞘來。
一把焚劍,一把斷劍,在風中颯轉三圈,不過是起手之姿,卻在風中攪起恢弘之浪,逆噴三山雪。
劍走風勢、萬刃齊飛!!
如一隻覺此劍熟悉萬分,一時迷惘,卻在瞬間,心火大熾,如照明鏡。
——劍川之外,二人劍遊之時,百無聊賴,曾進行過一次切磋的劍局。
彼時,封如故的劍法,全然不似義父所用的劍法,因此誆過了有意試他的如一,讓他誤以為,歸墟劍法,原是如此。
然而,此刻,他什麽都明白了。
他依稀記得,此劍法,名喚……
眾人劍未曾出,便被一股滄浪也似的魔氣湃然襲麵,臉上吹過一道清風,卻如被刀片切割,疼痛萬分。
驚懼的喊叫聲此起彼伏。
柳瑜倒退一步,隻覺喉頭泛涼,抬手一摸,在頸間摸到了一條細若紙麵的光滑傷口,鮮血溫熱,順著頸間流下,徐徐匯入衣襟之中。
在眾人驚駭欲死時,封如故收去劍勢,真誠道:“眾位,如今可相信我的能為了嗎?”
玄極君驚怒之下,儀態大失,尖聲質問:“……這是什麽劍法?!”
他見過歸墟劍法!歸墟主水,有百川歸流之象,這分明與歸墟劍法迥然不同!
“玄極君問此劍嗎?”封如故答道,“此劍,名喚‘隨緣’、又喚‘無用’。”
“你怎會——”
封如故歪了歪頭,笑言:“是什麽,讓各位有了我封如故會安心做十年廢人的錯覺?”
十年光景,委實漫長。
因此,封如故不止建立起了一個不世門。
歸墟劍法,在道門乃屬一流,但以魔道之身驅使的話,便隻算二流。
封如故需要為自己另覓出路。
誰說那些在“靜水流深”的大火中付之一炬的魔道典籍,隻是擺設?
隨緣劍,全隨魔道法門而定,攬風勢,定風波,劍譜七十二式,內含萬千機變,可任意隨他揮灑才氣,傾吐風華。
封如故雙劍歸鞘,單手提握:“各位來至不世門,封如故以禮相待,若想吃酒茶,皆可入幕。”
“但若是……”封如故輕咳一聲,麵露無辜之色,“諸位要做些不合規矩的事情,那封二也不吝切磋。生死有命,各安緣法罷。”
不遠處,羅浮春攥緊了手中的劍身,指尖簌簌發抖。
這便是……師父將歸墟劍法贈給自己的原因嗎?
因為他用不到了嗎?
那麽……
羅浮春的聲音,輕到幾近氣音:“那……我們算什麽?”
我們也是師父用不到的人了嗎?所以就被拋棄了嗎?
他身旁的桑落久聲線微顫:“……棋子。”
這二字,如在羅浮春心裏掀翻了一盤棋子,唯餘滿地空跳的餘音。
他伸手想去抓桑落久的手,想要在無措中尋得一絲安慰。
誰想,羅浮春抓了個空。
靜止的眾人之間,突然走出一人,著實顯眼無比。
片刻之間,那人吸引了全場所有的目光。
就連封如故也稍稍斂起了眉,靜看著桑落久一步一步,向他靠近。
他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小徒弟想要做什麽。
很快,桑落久給了他答案。
桑落久行至無師台下,單手撩袍,雙膝下拜,眼中的崇慕與敬悅,再難隱藏,傾瀉而出:“師父是世上最好的棋手。——徒兒桑落久,堪隨驅使!”
羅浮春眨眨眼。
他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這是什麽意思?
落久為何去了那邊?
他為何要說出這樣一番話?
他不是答應過,要與自己在一起嗎?
他……不要自己了嗎?
周遭煙花般驟然炸開的議論,完全入不了他的耳了。
有那麽一刻,他真想跟過去,就像以往的無數次那樣,他去哪裏,自己便去哪裏。
但千鈞力量,將他墜在原地,動彈不得。
正與邪,道與魔,在羅浮春看來,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天塹。
而桑落久竟是一步跨了過去,絲毫不曾猶豫,毅然決然地把他留在了對岸。
羅浮春迷茫地喚他的名字,發出的聲音卻隻有他的心可以聽見:“……落……久?”
封如故也愣住了:“落……”
然而,他很快收整了心思。
桑落久做出此等驚世駭俗之舉,自己就算趕他離開,他迴去之後,又該如何自處?
他閉目側身,隨意地一擺手:“……隨你罷。”
隻這一側身的時機,他瞥見了身後的一點身影。
紅紗之下的麵容,封如故看不分明,他隻露出一雙與他一樣的藍瞳,隻是瞳中含著千古不化的清冷寒冰。
這雙眼睛,正一瞬不瞬地望著自己,像在凝望一個夢境。
封如故與他目光接觸,稍凝了些許時間,便又轉迴眾道門之中。
道門來犯之人經過這一番連消帶打,戰意全消,本以為已經丟臉到了盡頭,未想到居然還有了臨時倒戈的,更覺顏麵全失,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退意迅速彌漫開來。
眼看情勢無可挽迴,柳瑜咬了咬牙,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那便端看封門主如何與我等交代了。長右門徒,撤吧!”
封如故:“且慢。”
柳瑜:“……”你還想幹什麽?!
“我既然入魔,自是要有帳要算的。”封如故慢吞吞道:“這第一筆賬麽……諸位是否忘了?封二曾說過一句話?”
柳瑜悚然一凜,宛如一把劍懸在了頭頂。
在場曾逼得封如故自盡之人,皆如冰水澆頂,臉色個個鐵青。
封如故頓了許久,才將目光投向了一直避而不視的如一。
他注視著如一,重複了自己當日在浩然亭中的言語:“我若是修得正果,煉就魔軀,絕不會自困山中,當做天下第一魔頭,練天下第一劍法,納天下第一美人……”
話未說全,他掌中的“昨日”、“今朝”一齊出手。
雙劍於空中虛化為柔軟紅綾。
千丈紅綾,翻卷如海,遙遙纏住了立在常伯寧身側的如一的腰身。
……就像如一曾用佛珠牽住封如故,就像二人在沉水中執手。
封如故曾反複確認過如一對他的心意,是否是當真喜歡他。
如今,自己自由了。
如果如一沒有喜歡上他,二人相行陌路就好。
如果他有的話……
封如故指尖往下一壓一抖,紅綾翻卷而迴。
如一不及抗爭,或者說,全然不曾抗爭,便被他淩空拉至身側,一把攬入懷中。
封如故壓了聲音,對被他強行劫來的如一微微彎腰,貼在他發紅的耳尖側旁,低聲笑道:“……如果你喜歡上我的話,你也隻好認命罷。”
眾道門:“???”
“各位慢行。”封如故瀟灑地一斂袖,“我搶個鎮門夫人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雙酒cp莫得be,大家安心,隻是轉入地下工作了w
咕咕:莫慌,坐下,搶個媳婦而已。
道門日報頭條:《不世門魔君上任當日,強搶民男,駭人聽聞》
下章是風流魔君俏和尚的囚禁y(x)
如今, 封如故等同於一個毫無靈力的廢人。
他曾在魔道中結下不少仇家,再加之隨時可能墮魔, 隻有羅浮春和桑落久相護, 常伯寧實在擔心他的安全。
這由不得封如故拒絕, 所以他沒有拒絕。
在風陵,處處都是可以護著他、替他保守秘密的人, 唯二兩個外人, 在封如故一不注意下,也大有發展成自己人的趨勢。
封如故沒有釋放七花印的理由, 便無法自然地拆穿自己, 平安送自己登上死途。
現在, 他終於有了解脫的機會。
但他並不著急解封七花。
他很想知道,那人把自己用十六條性命釣出山來,所求為何。
他得對得起那十六條為釣他而死的人命。
與如一一同離開風陵時,封如故沒有迴頭, 沒有做多餘的告別。
在師兄麵前, 他需得假裝他還迴得來。
離了風陵後, 封如故將注意轉迴如一身上。
二十三歲的青年,身如華鬆,質若孤竹,已比他還要高上半頭了。
封如故與他說話時,悄悄扶住他的腰,往上踮了踮腳。
……他長得這樣高大了。
而自己十八歲後, 便再沒長過個子。
封如故不大服氣,心裏卻懷了柔情,偷偷趴在他後背上,聽了一陣心跳。
……
事實證明,常伯寧的擔憂是非常有道理的。
方到文始山,封如故就遭了一場來自文始山二公子的劍襲,所幸被如一輕鬆擋下。
在文潤津的插科打諢下,封如故看起來很快忘記了這段不很愉快的小插曲。
直到夜深獨處之時,他才將這件事翻出來,獨自迴味。
文憫持劍時的怒斥之聲,聲聲在耳。
“她是因你而死!”
“若不是你雲中君要找道侶,她怎會死?!”
“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
夜半時分,封如故躺在文家溫泉池中,伴隨鬆濤浪聲,他的耳畔又響起這幾句話。
他摸一摸沾了溫泉水霧的右側眼睫。
眼前晃著一點白光,那是文憫挾怒刺來的白色芒影。
封如故沒有去細想,為何在那一劍刺來時,他分明看清了劍勢,為何連躲避都未曾想過。
他隻想:自己又虧欠了十六人。
星鬥橫,月影移,封如故以手揉碎水中月,喃喃道:“……伯仁嗎。”
封如故本以為,自己在夜泉之中,會等來那名唐刀客。
在他設想中的一場激戰過後,他會殺了唐刀客,為那十六條人命做個交代,同時催開七花,被文潤津抓個正著,從而掙開金繩,扯斷玉鎖,得來自由。
誰想,來到溫泉的隻是四名小小魔道。
他們為封如故帶來了文忱割下了文慎兒頭顱的故事。
文忱對封如故的敬怕早已深入骨髓,經不得封如故三詐兩問,便徹底崩潰,將被唐刀客威脅之事和盤托出。
唐刀客還托文忱轉達一句話給他。
……“道已非道”。
封如故想,他大概明白唐刀客殺人的緣由了,是要引出道門髒汙之事。
但他為何偏偏要針對自己?
自己有何特殊?與他又有何仇怨?
懷著此等疑問,一行人遵照櫸樹葉的線索,找到了水勝古城。
此地不僅與封如故的過去有所牽連,且存有天裂之患。
然而,知曉一切的石神練如心,被天命束縛在此,無從挽救天之將傾的命運,更因此地偏僻,無法將此事通知道門,隻得一人默默承受。
唐刀客利用石神練如心複活魔道衣上塵的意圖和愧疚之心,與他合力,將封如故誘至此地,逼練如心對他動手。
經此一戰,唐刀客間接將天裂的危機通知了道門。
而封如故身上七花的第一朵,絢然而開。
一朵花開後,封如故被唐刀客激起了微妙的好勝心,更想弄清他的意圖了。
除此之外,唐刀客托練如心轉交給他一樣物品。
……試情玉。
看到此物時,封如故一時恍惚。
有那麽一刻,他以為林雪競當真未死。
林雪競很是了解文忱的軟弱性情,與自己也有一段微妙的不解之緣,更有可能知道自己在“遺世”裏的種種遭遇,完全符合自己先前對唐刀客的推想。
因此,他喚來正在大漠中尋找靈石之脈的卅四,托付與他一事,叫他去調查唐刀客,首要的是借檢查“靈犀”記錄的時候查一查,不世門中有無有林雪競的內應。
卅四應允下來,並勸封如故寬心。
這麽多年,林雪競皆無動靜。
就算他還活著,他明明可以直接現麵、頂替不世門門主之位,坐收漁翁之利的。
這也是封如故之前的設想之一:或許,林雪競還活著,自己或許可以用不世門門主之榮,讓他自然而然地現世。以他展現出的能為和遠見,統領不世門,不成問題。
林雪競的臉又不是沒人見過,倘若他這樣做了,卅四就算不情願,也隻能就勢認下他這個門主。
既是如此,他何必要大費周章,逼封如故出山?
既然想不通,封如故便暫且將此事寄下,不多深想。
在被常伯寧補好了身上綻放的一朵紅蓮後,他轉去了劍川,繼續調查唐刀客殺人之事。
真相昭然之日,他也被唐刀客暗算,身墜沉水。
為救如一,他身上並蒂的兩朵紅蓮齊齊綻開。
事情的走向,本是與封如故心意相合的。
然而,眼見常伯寧聞訊趕來,對他百般擔憂,封如故一時生了惻隱之心,幾乎要道出身上花開實情,好叫師兄莫要煩惱了。
偏在此時,卅四帶迴了不世門出事的消息。
……門中弟子,被奸人所害。
與他約在劍川之外相見的卅四對他道:““這件事,‘他’已知曉。‘他’想見你一麵。”
這是暗示。
那時,如一正護在封如故身側,時刻不離。
卅四感到了他的存在,因此沒有直接說明,而是打了機鋒。
他之意,是再次請封如故迴歸魔修身份,迴門主持大局。
卅四怕封如故不明白事情的嚴重程度,又補充道:“他曾說過,不世門一切事務交我照料,可若是到了不得不為的時候,他會現世。到時候,他會請你還他那個在‘遺世’裏欠他的人情。”
封如故並不作答。
常伯寧就在劍川,如一也在。
他已為了風陵,戴了十年的枷鎖。
可到了現在,封如故就算想要砸碎,也必須考慮枷鎖的感受。
況且,唐刀客還未抓到,十六條冤魂,還未能有一個交代。
於是,封如故迴他:“抱歉,不能是現在。”
卅四不得已,還是說出了幕後罪魁的名字。
……丁酉。
此人名姓一出,封如故再無法保持冷靜。
丁酉,乃是封如故身上發生的一切災殃的根源。
若無他,韓兢不會失蹤,荊三釵不會辭道,他不會被拘於深山十年,而小紅塵會有一個家。
封如故不再耽擱,按照線索,直奔關家的青陽山而去,救下即將被丁酉謀害的闔山道眾,同時打算與丁酉來一場總清算。
然而,封如故未曾料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如一,當真是他命中注定的變數。
方遇見他時,他隻有九歲,孤苦無依,心智未開,讓封如故想起九歲時家破人亡的自己。
是封如故一點點把他從獸性中剝離出,讓他從泥裏逐漸掙出一個人形出來。
萬丈紅塵中,他隻有自己。
因此,封如故願意做他的全世界。
再邂逅他,他二十三歲,看似冷心冷清,實則心懷烈焰。
封如故想彌補他,想對他好,可思及自己必然要麵對的命運,又隻得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待他,好一刻,歹一刻,惟願他過得幸福。
可他二十三歲了,有了自己管不了的心思。
如一先中試情玉,又被奇蠱癲迷心智,二人糾纏夤夜,事後,陰差陽錯之下,如一還將封如故錯認成常伯寧,訴說了自己受試情玉影響、對封如故動心動情一事。
這幾乎攪亂了封如故的計劃。
封如故身牽情絲萬縷,已如傀儡般悲舞多時。
他隻剩一顆心還算自由,不敢再輕易交與旁人。
他便調侃著與如一說清了一切:他本對他無意,那些惹得他心亂的善意,不過是他誤作了情意罷了。
當時,如一句句慶幸,但封如故敏銳看出了他滿心的失落。
他攥緊掌心。
……傻孩子,對我好一點就是了,不要愛我啊。
青陽山中,他獨對丁酉,本已做好花開的準備,取丁酉之命,報昔日之仇。
然而,如一去而複返,立在他身後,盡全力護下了他。
那一瞬,封如故險些淪陷。
但他一句“若你是魔道,我便第一個殺你”,叫封如故重歸清醒。
而唐刀客偽裝成常伯寧,一指摧其心脈,逼其三花俱開後,封如故痛楚之餘,更是頭腦澄明,再不作無謂遐想。
佛歸佛,魔歸魔。
終究不是一路,何必強求呢。
所以,在察覺到那一絲苗頭後,封如故立即扼住心思,不再任其往下發展。
三花齊開後,他不惜動用靈力,給在山外守戍的卅四,發去了一封長長的指示。
他將自己身上的異變盡數告知卅四,叫他按照之前他們的約定行事。
當初,二人約定,若是卅四聽聞了自己入魔一事,便需速速到風陵,在青竹殿前收去他的魂魄。
然而,鬼使神差的,在那封信的末尾,他補充了一段話:“……若是青竹殿前沒有我的魂魄,也不必著急,我或許是去往他方了。以師兄性情,定不舍葬下我,隻會將我與隨身諸物保存起來。若有要事,來尋我屍身。我當初設下過禁製,隻需說一句完整的‘你歇了這麽多年,該歇夠了。再不現身,不世門就要完了’,我那一片心脈殘魂,便會自動召迴我餘下魂魄。”
在信的末尾,他又補充道:“若不世門無事,不要召我。”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卅四收到這封信的表情。
……明明說好了計劃,他怎麽又臨時變了卦?
其實,寫下這段話之後,封如故也很想取來鏡子,看一看自己的表情。
自己到底在想什麽呢?
如一……就算能以娑婆劍法禦鬼,那又如何呢?
他禦鬼,和自己的魂魄又有什麽關係?
他就算聰明,也未必能識破自己的計劃。
他知道自己是魔道後,還會幫自己嗎?
除此之外,封如故相當清楚,自己失魂之後,會瘋癲癡傻,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麻煩。
卅四是自己的長輩,會傾盡心力地照顧自己,這點,封如故不會質疑。
可,如一會嗎?
盡管有如此多的疑問,封如故還是多此一舉地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將這段門主令傳給了卅四。
他安慰自己:或許,隻是以防萬一罷。
三花之後,花開之勢就再難以控製。
為著送出這封信,封如故身上再開出了半朵紅蓮。
但封如故已經不在乎了。
他們往風陵弟子遇害的梅花鎮而去,以假成親之計,查清梅花鎮中“人柱”的秘密後,封如故等人正欲彌補那姓楊道士留下的禍患,桑落久卻被人所傷。
封如故盛怒之下,屠殺尾隨他們的兩名修士,又換得了兩朵怒放的紅蓮。
封如故有預感,他的終焉之日,快要到來了。
因此,當如一在寒山寺的群花之中俯身吻上他時,封如故強行抑住胸中情緒,不肯動情。
他隻盼著小紅塵對自己好一點點就是,他並不希冀會得到這樣多的東西。
當夜,他與如一共宿,再度委婉地拒絕於他,並笑著同他做了告別:“……大師,封二實在不是什麽好人,任性妄為,胡鬧莽撞。這些日子,你多擔待了。”
第二日,海淨被人殺害。
封如故來不及悲痛,就被玄極君柳瑜逼到了伏魔石前。
……是時候了。
他再不收斂,一掌擊碎伏魔石,縱容七花全開。
這一掌驚駭了天下,也成功將封如故逼入了他謀劃多年的死路之上。
仙脈寸寸摧裂的同時,亦是破繭化蝶之時。
魔脈俱通。
一瞬之間,魂魄離體,封如故神智被徹底撕裂,遁入混沌。
他最後一絲記憶,是一雙手將他從黑暗之中抱出。
彼時的封如故藏身在一片蓮華之中,微眯了眼睛,看到那把自己救出的人,麵頰蒼白,眼含微光。
封如故想,他是誰?
他好像不是自己計劃裏要等的那個人。
……但是,好像,也不差。
於是,兩年過去了。
封如故在迷蒙中,無憂無慮了整整兩年。
偶爾,他會想起自己好像有些重要的事要去做。
但他很快就會把這樣的小心思拋之腦後。
他每日最大的事情,就是等那人巡寺迴來,陪在自己身邊,除此之外,沒有更重要的了。
封如故在瘋瘋癲癲的這兩年,放寬心懷,竟真的慢慢戀上了這個會叫自己“義父”、耐心地嗬護自己的美麗青年。
如今,一朝夢醒,卻不知會不會一朝夢碎。
如一就站在距離自己百尺開外之處,眸光裏閃著叫封如故不敢細看的情緒。
……封如故一時不能明察那種情緒代表著什麽,便盡力躲避著不去看他。
他還有旁的事情要處理。
封如故立於無師台上,白衣縱橫,榮華若仙。
在他懟得玄極君啞口無言後,全場死寂一片。
一因震驚,二因狂怒,三因驚惶。
每人都希望他人先開口,自己好附和,但大家一時間竟都不知該說些什麽,是以你看我,我看你,全作了泥雕木塑。
封如故抬手,拇指指腹輕刮鼻尖小痣,朗然開口。
“封二方才在雲之上,聽了諸位……尤其是玄極君的高論。”
他一指柳瑜,笑容燦爛:“諸位來訪不世門,原來是覺得封二是遭了冤枉委屈,才來聲討唐刀客的。大家同道一場,封二當真是萬分感動,隻是身負要職,實在不好當眾流淚,隻好寄下了。”
道門眾人:“……”
柳瑜:“……”
封如故慨然地一揮手:“如今封二好端端站在此處,大家也不必為封二鳴冤了,稍作寬心後,便各自散了吧。”
柳瑜定一定散亂的心神,強自道:“封道君,我們此行是為擒捉唐刀客。你如今既身為不世門之主,卻不叫我們查驗,給我等一個交代,不好吧?”
封如故微微抬眼,眼尾微彎:“哦?交代?”
入魔之後,心性極易逆改,然封如故天性浪蕩瘋癲,入不入魔,相差並不很大。
這一眼帶著笑意的瞥視,卻叫柳瑜臉色微變,心悸難言。
“玄極君這樣急迫嗎?”封如故道,“我記得你方才口口聲聲說,我是被唐刀客所害,既然如此,我還會包庇他不成?玄極君,你矛盾了。”
柳瑜硬著頭皮,嗆聲道:“過去,不會;現在,難說。”
封如故不再看他,直視於常伯寧:“風陵,你們如何說?”
常伯寧心潮未平,一雙眼掩藏在眼紗之下,藏去不少情緒,一雙紅唇卻血色盡褪,微微顫抖:“風陵……相信封門主的判斷。”
他揚手,盡力平息喉間翻滾的澀氣:“……風陵眾弟子,收兵,迴山。”
風陵一退,柳瑜本就虧空的底氣又遭釜底抽薪。
他心火沸沸,“哈”了一聲,正要譴責風陵護短,又聽得一個斯文沉穩的聲音:“現在,此事算是不世門的家事了。我等相信封門主,會有自己的判斷。”
……誰?
柳瑜怒極迴頭,卻見一名石青長袍的道者負手而立,額間隻束一條雕作牡丹狀的白玉石鏈,素淨清雅,卻難掩霎眼風流。
那朵牡丹,乃是“白屋卿相”。
柳瑜一時驚異。
荊……一雁?
偃師世家荊門如今的掌事者?
他向來避世,世間大事,荊家從不參與,在世間別有一等超然地位。
他何時來此?何故來此?
此等分量極重的門派,與世無涉,一旦開口,便是金口玉言。
可這金口玉言,竟是為一個魔頭作保?
他說話極有分量,隻一句話,便引得在場之人再動搖了幾分,紛紛生卻了退意。
另一側,青陽山副門主關不知震驚之餘,很是認同,同樣道:“我等相信封……門主,定會給我們一個交代!”
在此響應之下,又有附和聲紛紛響起。
柳瑜不甘如此,迴敬道:“荊門主,我記得,你弟名為荊三釵,是封如故的至交親朋,還與魔道有生意往來?”
荊一雁不動怒,隻淡淡地一禮,翩翩佳君子之態十足:“是。您說得對。吾弟叛逆,久未歸家,若柳門主見他,請規勸他早日返家。”
柳瑜:“……”
他雖是應了“是”,卻把荊三釵與荊家之間劃得清清楚楚。
誰不知荊三釵不願隨荊家一道避世、與家裏鬧翻已久了?
玄極君無計可施之下,心中層遝而起的,是密密麻麻的殺意。
他與在場幾人交換神色,俱從對方眼裏看到了一絲忌憚。
一看到封如故,他們便想起兩年前他們倒逼風陵之舉,不禁毛發倒豎。
若是今日道門征伐不世門,然卻铩羽而歸,等同於捏著鼻子認了封如故不世門門主之位,將來龍入淵藪,鷹入長空,他們這些趁機清算過封如故的人,命運又將如何?
心念急轉間,玄極君已盤算出利害。
封如故初轉為魔,以前的風陵劍法、歸墟劍法,是統統不能用了。
此人有修為,卻無招式,若是大家齊上,趁他虛弱,或許還可如他們先前預期那樣,趁勢攻下不世門。
不管是荊家還是風陵,一旦出手護魔,那天下輿論,又該有新的走向了。
他陰惻惻地側身扶劍,道:“封道君以為,如此三言兩語,便可服眾嗎?”
“嗯?”封如故唇角挑起一點笑意,“那柳門主意欲如何呢?是不信我有找出唐刀客的心嗎?”
柳瑜道:“柳某怎敢疑心,隻是不知,現如今的封門主可否有找出唐刀客的能力?或許,封門主還是需要我等相助……”
“……相助?你們?”
無師台上的封如故輕笑,單手拂劍,拂出一聲幽幽鳳鳴。
一陣含著雨絲的清風拂過,將他鬢前雙發揚起。
雙劍半殘,仍有靈識,隱於劍匣多年,如今再度啟封,得見天日,不覺奮而輕顫。
封如故輕聲安撫“昨日”:“你乖。”
他又對“今朝”道:“……你也聽話。”
雙劍劍靈暫歇騷動,卻在刹那之間,被封如故抽出鞘來。
一把焚劍,一把斷劍,在風中颯轉三圈,不過是起手之姿,卻在風中攪起恢弘之浪,逆噴三山雪。
劍走風勢、萬刃齊飛!!
如一隻覺此劍熟悉萬分,一時迷惘,卻在瞬間,心火大熾,如照明鏡。
——劍川之外,二人劍遊之時,百無聊賴,曾進行過一次切磋的劍局。
彼時,封如故的劍法,全然不似義父所用的劍法,因此誆過了有意試他的如一,讓他誤以為,歸墟劍法,原是如此。
然而,此刻,他什麽都明白了。
他依稀記得,此劍法,名喚……
眾人劍未曾出,便被一股滄浪也似的魔氣湃然襲麵,臉上吹過一道清風,卻如被刀片切割,疼痛萬分。
驚懼的喊叫聲此起彼伏。
柳瑜倒退一步,隻覺喉頭泛涼,抬手一摸,在頸間摸到了一條細若紙麵的光滑傷口,鮮血溫熱,順著頸間流下,徐徐匯入衣襟之中。
在眾人驚駭欲死時,封如故收去劍勢,真誠道:“眾位,如今可相信我的能為了嗎?”
玄極君驚怒之下,儀態大失,尖聲質問:“……這是什麽劍法?!”
他見過歸墟劍法!歸墟主水,有百川歸流之象,這分明與歸墟劍法迥然不同!
“玄極君問此劍嗎?”封如故答道,“此劍,名喚‘隨緣’、又喚‘無用’。”
“你怎會——”
封如故歪了歪頭,笑言:“是什麽,讓各位有了我封如故會安心做十年廢人的錯覺?”
十年光景,委實漫長。
因此,封如故不止建立起了一個不世門。
歸墟劍法,在道門乃屬一流,但以魔道之身驅使的話,便隻算二流。
封如故需要為自己另覓出路。
誰說那些在“靜水流深”的大火中付之一炬的魔道典籍,隻是擺設?
隨緣劍,全隨魔道法門而定,攬風勢,定風波,劍譜七十二式,內含萬千機變,可任意隨他揮灑才氣,傾吐風華。
封如故雙劍歸鞘,單手提握:“各位來至不世門,封如故以禮相待,若想吃酒茶,皆可入幕。”
“但若是……”封如故輕咳一聲,麵露無辜之色,“諸位要做些不合規矩的事情,那封二也不吝切磋。生死有命,各安緣法罷。”
不遠處,羅浮春攥緊了手中的劍身,指尖簌簌發抖。
這便是……師父將歸墟劍法贈給自己的原因嗎?
因為他用不到了嗎?
那麽……
羅浮春的聲音,輕到幾近氣音:“那……我們算什麽?”
我們也是師父用不到的人了嗎?所以就被拋棄了嗎?
他身旁的桑落久聲線微顫:“……棋子。”
這二字,如在羅浮春心裏掀翻了一盤棋子,唯餘滿地空跳的餘音。
他伸手想去抓桑落久的手,想要在無措中尋得一絲安慰。
誰想,羅浮春抓了個空。
靜止的眾人之間,突然走出一人,著實顯眼無比。
片刻之間,那人吸引了全場所有的目光。
就連封如故也稍稍斂起了眉,靜看著桑落久一步一步,向他靠近。
他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小徒弟想要做什麽。
很快,桑落久給了他答案。
桑落久行至無師台下,單手撩袍,雙膝下拜,眼中的崇慕與敬悅,再難隱藏,傾瀉而出:“師父是世上最好的棋手。——徒兒桑落久,堪隨驅使!”
羅浮春眨眨眼。
他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這是什麽意思?
落久為何去了那邊?
他為何要說出這樣一番話?
他不是答應過,要與自己在一起嗎?
他……不要自己了嗎?
周遭煙花般驟然炸開的議論,完全入不了他的耳了。
有那麽一刻,他真想跟過去,就像以往的無數次那樣,他去哪裏,自己便去哪裏。
但千鈞力量,將他墜在原地,動彈不得。
正與邪,道與魔,在羅浮春看來,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天塹。
而桑落久竟是一步跨了過去,絲毫不曾猶豫,毅然決然地把他留在了對岸。
羅浮春迷茫地喚他的名字,發出的聲音卻隻有他的心可以聽見:“……落……久?”
封如故也愣住了:“落……”
然而,他很快收整了心思。
桑落久做出此等驚世駭俗之舉,自己就算趕他離開,他迴去之後,又該如何自處?
他閉目側身,隨意地一擺手:“……隨你罷。”
隻這一側身的時機,他瞥見了身後的一點身影。
紅紗之下的麵容,封如故看不分明,他隻露出一雙與他一樣的藍瞳,隻是瞳中含著千古不化的清冷寒冰。
這雙眼睛,正一瞬不瞬地望著自己,像在凝望一個夢境。
封如故與他目光接觸,稍凝了些許時間,便又轉迴眾道門之中。
道門來犯之人經過這一番連消帶打,戰意全消,本以為已經丟臉到了盡頭,未想到居然還有了臨時倒戈的,更覺顏麵全失,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退意迅速彌漫開來。
眼看情勢無可挽迴,柳瑜咬了咬牙,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那便端看封門主如何與我等交代了。長右門徒,撤吧!”
封如故:“且慢。”
柳瑜:“……”你還想幹什麽?!
“我既然入魔,自是要有帳要算的。”封如故慢吞吞道:“這第一筆賬麽……諸位是否忘了?封二曾說過一句話?”
柳瑜悚然一凜,宛如一把劍懸在了頭頂。
在場曾逼得封如故自盡之人,皆如冰水澆頂,臉色個個鐵青。
封如故頓了許久,才將目光投向了一直避而不視的如一。
他注視著如一,重複了自己當日在浩然亭中的言語:“我若是修得正果,煉就魔軀,絕不會自困山中,當做天下第一魔頭,練天下第一劍法,納天下第一美人……”
話未說全,他掌中的“昨日”、“今朝”一齊出手。
雙劍於空中虛化為柔軟紅綾。
千丈紅綾,翻卷如海,遙遙纏住了立在常伯寧身側的如一的腰身。
……就像如一曾用佛珠牽住封如故,就像二人在沉水中執手。
封如故曾反複確認過如一對他的心意,是否是當真喜歡他。
如今,自己自由了。
如果如一沒有喜歡上他,二人相行陌路就好。
如果他有的話……
封如故指尖往下一壓一抖,紅綾翻卷而迴。
如一不及抗爭,或者說,全然不曾抗爭,便被他淩空拉至身側,一把攬入懷中。
封如故壓了聲音,對被他強行劫來的如一微微彎腰,貼在他發紅的耳尖側旁,低聲笑道:“……如果你喜歡上我的話,你也隻好認命罷。”
眾道門:“???”
“各位慢行。”封如故瀟灑地一斂袖,“我搶個鎮門夫人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雙酒cp莫得be,大家安心,隻是轉入地下工作了w
咕咕:莫慌,坐下,搶個媳婦而已。
道門日報頭條:《不世門魔君上任當日,強搶民男,駭人聽聞》
下章是風流魔君俏和尚的囚禁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