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點不舍
全道門都欠我一個人情 作者:騎鯨南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浮春入住“靜水流深”後不久, 常伯寧來探望封如故。
結果, 常伯寧看到了因為砸了封如故一個花瓶、正站在殿前受罰的羅浮春。
他被封如故罰站在門口充當兩個時辰的新花瓶,左右手捧滿了花, 不許挪動, 封如故正玩心大發, 蘸了墨,在他臉上一撇撇地畫貓胡子。
“年輕人真好, 能陪你玩耍。”見此情景, 常伯寧幾多欣慰,溢於言表, “如故, 看到你精神健旺, 我很是開懷。”
羅浮春:“……”師伯,你是不是看錯了什麽,我在受罰啊。
封如故:“……嗬嗬嗬。”
送走常伯寧,封如故捧著上好墨硯, 在羅浮春身側坐下, 唉了一聲, 委屈得垂頭喪氣。
羅浮春頂著一張俊秀的小花貓臉,目視前方,堅毅道:“師父,你不要對我失望,我是笨手笨腳的,以後一定會改。”
封如故:改正什麽的另說, 你什麽時候才能發現我留給你的線索?
馬腳不可露得太過明顯,所以,封如故在一開始,做得並不很明顯。
“靜水流深”的書架上,不著痕跡地擺放著幾本魔道典籍,枕下還有一枚散發著魔氣的、專供書信往來使用的印戳火漆。
在反魔之風大行其道的道門現狀中,封如故私藏此等物品,乃是大忌。
若正直的羅浮春肯以此為證,出首狀告自己,那他也算是揭發有功。
但封如故隻能眼看著這個傻徒弟在“靜水流深”裏進進出出,對自己埋下的線索視若無睹。
前幾日,封如故親眼看到他為自己整理床鋪,搬開枕頭、取出那枚印信的時候,幾乎是要喜極而泣了。
但還沒等封如故快樂片刻,羅浮春眼睛裏就閃過雀躍的光,捧著那枚印信,三步兩步湊上前來,殷殷詢問:“師父師父,這是你在‘遺世’中所繳獲的戰利品嗎?”
封如故:“……”
羅浮春雙眼濡著大狗狗一樣真誠歡喜的濕潤光芒:“這是哪個魔頭的隨身之物啊?師父是如何奪來的?”
封如故拿過印信,打了個哈欠,順手往旁側桌案上一丟:“不重要的東西而已。”
這當頭的一盆無形涼水,把羅浮春那顆向往英雄故事的、熾熱的少年之心給澆得熄火大半。
後來,封如故仍不死心,索性把一本魔道典籍攤開,隨意擺在桌上,自己則趴在書上假寐,直等羅浮春來。
不多時,他果真來了。
羅浮春看見他又在酣睡,歎息一聲,把封如故打橫抱起,輕手輕腳地放在床上,細細掖好被子,隨後折返迴書案前,為他收拾筆墨紙硯。
封如故悄悄睜開一隻眼睛,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羅浮春取了一頁竹葉做的書簽,墊在張開的書頁上,一眼未看,啪地一聲,就把那本魔道典籍合上了,擱放在了桌案右側。
封如故:“……”他收了個什麽老實東西?!
此時,封如故坐在正扮演花瓶的羅浮春旁側,不死心地抬頭喚他:“浮春?”
他美麗俊秀的小花瓶堅定地目視前方:“師父?”
“我書架上有不少典籍,你皆可翻閱的。”封如故自覺已是在明示了,“你對那些不感興趣嗎?”
“父親告誡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羅浮春心無旁騖,鄭重作答,“我目前修為不深,不敢輕易翻看師父的書籍,先要打好基礎,再談其他!”
封如故:“……”天啊。
徒弟通身呆氣,封如故實在無法,隻好另尋他途。
他想盡辦法討羅浮春的厭惡:他不喜自己懶散,自己便加倍怠惰;他不喜金玉之物,自己便偏要擺得滿堂金玉;他想要留在自己身邊專注練劍,自己便派他出去除妖滅魔,賺錢養家。
封如故希望借此,能一點點磨去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若他厭惡自己,或許就會多挑剔一些,多發現一些。
自己也能求得解脫,少做幾年一無所用的廢人。
然而,日久天長,封如故哭笑不得地發現,羅浮春當真是生了一顆再純不過的心。
純到有些發癡,純到封如故有些不舍得打破他那必然會被打碎的幻夢。
不過,江湖無事,這樣也好。
誰曾料想,三年後,不世門中再生波瀾。
逐步壯大起來的不世門,終於觸動了道門利益。
不世門一支旁支,共計七十五人,被一家小道門合力絞滅。
不世門上下悲憤萬分,欲以同態複仇之法迴敬道門。
幸得封如故發現此乃陰謀,若不世門當真大張旗鼓反殺那家道門上下三百餘人,那麽不世門定會成為道門公敵,哪怕以林雪競之名也保不下來。
在封如故一封信指示下,卅四當機立斷,以雷霆之勢,查出在背後企圖利用不世門同態複仇的規矩、挑動事端的主謀者,隻針對那一人,將其當場格殺。
卅四手握此人挑弄是非的鐵證,證明此人有意引動小道門與不世門自相殘殺,道門見狀,也隻好捏著鼻子,咬牙稱讚不世門殺得好、殺得妙,替他們除去了一個道門禍害。
然而,不世門規矩已經定下,封如故絕不可能就此作罷。
事後,小道門之中,與那主謀者合謀參與屠殺之人,一一神秘消失。
哪怕有人能猜到是誰使他們無端消失的,但沒有證據,也無從驗證。
最後,那家小道門中,不多不少,丟了七十五條性命。
風波平息之後,卅四再次來信抱怨。
內容與三年前同樣,問封如故何時迴門主事。
封如故照例焚去靈信。
在滿室明明火光中,他想,他許是又要收一個徒弟了。
這迴,他要細細地挑選。
不久後的天榜之比上,封如故相中了一名少年。
他用冒著嫋嫋青霧的竹煙槍挑起半麵簾紗,從敞開的一線縫隙中,瞥見了那在劍術上贏過了弟弟的少年花別雲。
在弟弟不可思議的憤怒目光之中,花別雲收劍行禮,眉眼中的情緒掩藏得極好。
……隻是,好得過頭了。
他那名被打倒的弟弟,對花別雲的厭惡和鄙薄溢於言表,毫不掩飾。
花別雲這個年紀的少年,打敗這樣一個淺薄地厭憎著他的人後,麵上沒有得色,尚能算他謙恭,居然還能露出擔憂之情,那就實在太假了。
在這些年來往的千多封信函中,卅四將天下事都講與他聽過。
封如故知道,飛花門因為家鬥頻頻,惡名遠播。
而這一切,都是在花掌事的一名私生子被接入門中後發生的。
封如故將煙槍抵至唇側,隱隱含了笑:……有趣。
在他決出勝負的那日,封如故喚住了那名即將離場的少年,並將手探出簾子,對他悠然地招了一招。
他需要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
而說服心思深沉之人,需要一點格外的坦誠。
於是,封如故三言兩語,拆去了他的偽裝,並給出了收他為徒的理由。
“我的‘靜水流深’裏有個傻瓜徒弟,腦子不大好使,需要……”封如故道,“……中和一下。”
這是實情,並非謊言。
所以,他用實話,成功騙來了一個徒弟。
落久,利用我,揭穿我吧。
若你真有那份野心,師父便做你向上爬的階梯。
但是,一日過去了,一月過去了。
封如故留下的那些線索,不僅無人問津,還在一樣一樣地消失。
封如故覺得有些不妙。
他索性趁桑落久來屋中灑掃時,有意提點道:“落久,你可記得我昨日在看的那本書放在哪裏了嗎?”
“師父昨日有看書嗎?”桑落久表情溫純,口氣謙和,“落久忘記了。”
封如故注視著他:“是我記性不好了嗎?”
“不是,師父的記性向來很好,是落久自作主張。”桑落久乖巧應道,“師父有些東西沒來得及收好,落久便幫師父妥善收好了。”
封如故:“……”
桑落久手握笤帚,低眉順眼:“師父一切喜好,落久皆是尊重。隻是莫要讓旁人看到,萬一有所誤會,就不好了。”
封如故心如死灰:“……”謝謝啊。
封如故覺得眼下自己的情形,可用“騎虎難下”四字形容。
他有了兩個徒弟。自己身份暴·露的時間拖得越長,變故越多,對他們的影響越大。
封如故生平不愛欠情。
他允過給一個人一個家,卻失了諾。
僅欠一人,他已欠得太多。
那滋味不好受,比做十年廢人還磨人,他不願再嚐試。
十年光陰,一如隙中駒,石中火。
親身度過時,覺得時間緩慢,迴頭望去,方覺隨生隨滅,宛如一場大夢。
仿佛這個成日懶怠、倦聽世事的封如故,才是真實。
仿佛那名十年前如豔麗烈火般的少年,隻作前世。
某日,封如故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
他又接到了卅四來信。
他甚至懶得起床,躺在床上,百無聊賴地拆開來信。
不世門又出事了,所幸隻是家事。
不世門容留的兩家魔門宿有仇怨,入門之後,一子一女因瑣事鬥毆而死。
卅四將此事壓了下去,並又將此事稟報給他,再次勸他早日來擔任門主之位。
卅四其實早已有了獨當一麵之能,不世門中也亦是薈萃群英。或許,他早就不需要封如故了。
如果可以,卅四隨時可以取而代之,趁其威信,成為不世門門主。
但他沒有。
……卅四,還在為封如故盡力周全著那條退路。
封如故打起全副精神,翻身坐起,
他把這封普普通通的訴苦信讀了許多遍,一字字,一句句,讀到最後,他望向了牆上懸掛的“昨日”、“今朝”。
“昨日”、“今朝”的外表依然光鮮亮麗,可隻有他知道,“昨日”已毀,“今朝”已殘。
那麽,明日,又該握在誰的手中呢?
……
封如故去了青竹殿。
和他第一次談收徒時一樣的動作,一樣的情景,常伯寧在桌案這頭批閱門內事務,他在桌案那頭懶洋洋地趴著撒嬌。
隻是他這次所求的內容,和上一次大相徑庭:“師兄,我想要找一名道侶。”
常伯寧僵住了。
一大滴渾圓的青墨落在了他批閱的文卷之上,滲出了一片墨洇。
常伯寧注視著那團墨跡,直到它要暈染到字上,才恍然一驚,拾起帕子去擦拭,不敢抬頭直視封如故:“怎麽突然想到要找道侶呢?”
封如故:“無聊唄。”
常伯寧便以為他在玩笑,拿起文冊:“不可拿人生大事說笑。”
封如故並不言語,抬手將他抬起一半的文冊以單指壓迴桌麵。
常伯寧看向他那細白無血色的指端,一時心中百味陳雜:“你是說……真的?”
那一瞬,聽到常伯寧的腔調,封如故突然有點心軟了。
他也低下了頭:“如故二十八歲了。死過一遭,想好好活。我還沒有試過這件事。”
常伯寧猶豫:“你身上的魔氣……”
封如故:“我會選一個能守得住秘密的好女子。”
“……好,我相信如故。”常伯寧努力笑道,“師弟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好。浮春、落久,都是難得的乖孩子。”
封如故:“……”師兄,不提這個行嗎。
雲中君尋找道侶一事,一時成為道門盛事。
眾家道門雖是常常非議於他,但與風陵結親,好處無窮,無法叫人不心動,是以眾家踴躍萬分,毛遂自薦,將自家適齡女兒的小像送至風陵,供其挑選。
相較於常伯寧的重視和各道門的殷殷期待,對封如故而言,選擇反倒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他在眾多送來的女兒畫像中揀選,隻看畫軸上貼的姓名。
半日光景後,封如故眼前驟然一亮,揀出一幅來:“文始門?……文忱有妹妹?”
常伯寧聽他口吻熱切,難免納罕:“你和文忱的關係很好嗎?”
封如故信口雌黃:“很好啊。‘遺世’之中,他與我並肩作戰,同甘共苦。他的妹妹,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這話隻是說給常伯寧聽的。
文家人和他封如故天生犯衝,文忱在“遺世”中欠他良多,更不會願意將妹妹許配給自己。
文潤津更是貪婪之人,若是他抓到了自己的把柄,是攀住風陵這棵大樹的可能性大些,還是以小博大,利用自己墮魔一事,將風陵拉下馬,以出首之功,拔得眾道門頭籌的可能性大些呢?
女兒家的名節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封如故想在婚前解決此事。
沒想到,他還沒想到如何露出能讓文潤津捉到的馬腳,便聽聞了文三小姐氣衝衝上了風陵山的消息。
封如故好奇:“哦?為何?”
羅浮春苦著臉:“聽說……是文門主未經她首肯,就將畫像送了來……”
聞言,封如故心生一計。
他打了個哈欠:“我要去午睡了,你招待她,叫她稍等。”
羅浮春嚇得不輕,抓住他的襟擺:“師父!我沒跟女子打過交道啊。”
封如故幹脆道:“學啊。”
在羅浮春愣神之際,封如故兔子似的掙脫了他,竄進了屋裏,窸窸窣窣地準備了一陣,倒臥在睡榻之上,閉目睡去。
一刻鍾後,羅浮春有些焦心地在外敲門:“師父,文三小姐說要見您。”
封如故睡過去了,沒聽見。
羅浮春隻好隔著一扇門扉,硬著頭皮與盛怒的文慎兒低聲解釋,說師父正在午睡,請前往花廳稍候。
不知過去了多久,羅浮春再度來敲門,話音裏滿含苦大仇深之意:“師父,文三小姐已等了一個多時辰了……”
封如故已睡醒一覺,繼續佯裝不聞,閉眼打盹兒。
門外的羅浮春不曾得到迴應,隻好悻悻離去。
又過去了約一個時辰左右。
正在睡覺的封如故,被一聲驚天動地的踹門聲猛然驚醒。
“姓封的,你敢如此慢待本小姐?!”文慎兒強行闖入後,不由分說,一把將桌上翡翠茶具拂到地上,玉碎之聲響徹屋宇,她指著封如故的鼻子,痛罵道,“風陵了不起啊?我好端端來同你說理,你卻推三阻四!別以為你救過我阿兄,你就有臉在我麵前托大!我偏不嫁了,我爹再要我嫁,就讓他自己嫁你好了!”
罵完之後,她轉頭便走,還將門板重重一摔,險些拍到羅浮春的鼻子。
封如故坐直身體,光溜溜的雙足踩在地上,挺直了後背。
隻要她因為等不及而私自進入房間……隻要她再往前走上幾步,就能發現,封如故手邊放著的書冊,乃是一本魔道典籍。
他桌上散亂擺放著的,是幾份偽造的、與魔道之人互通的書信。
隻是她太過憤怒,匆匆地來了,又匆匆地去了,什麽都沒來得及看到。
封如故看向地麵,他最喜歡的一套茶具四分五裂,翡翠碎濺遍地,在傍晚日光下,閃出細碎的輝芒。
長久的沉默後,封如故發出了一聲笑:“……哈。”
他知道,他又失敗了。
羅浮春將怒氣衝衝的文三小姐送離“靜水流深”後,又匆匆折返。
他本想責備他這不著調的師父兩句,可進門後,見封如故赤腳踩在滿布碎片的地上,眉心便是狠狠一跳,急忙喚道:“師父,別動別動,當心腳!別紮傷了!”
從一種無奈的情緒中走出,封如故又陷入了另一種傷感之中。
“我不好看嗎。”封如故扶住額頭,挫敗而悲傷地想,“我是不是沒有十年前好看了?她看到我的臉,怎麽還能發火呢。”
總之,他再次搞砸了。
文三小姐迴家鬧了半個月自殺後,封如故慘遭退婚。
而就在退婚當日,文三小姐的頭顱,懸掛在了文始山中的一棵最高的老鬆之上。
這是“封”字血筆的收筆一點。
封如故推斷出這是唐刀客逼己出山的算計後,卻陷入了短暫的失神:
這是……機會?
他等了十年都沒能等到的時機,如今,竟送上了門來?
既是機會,封如故便不會輕易縱過。
他吩咐浮春落久收拾行李,自己則拖了躺椅,再次前往青竹殿前曬太陽。
同時,他最後一次確認,殿前埋設的役萬靈咒是完整無損的。
待他再次歸山時,或許就已是魔身了。
然而,連封如故自己都未曾想到,他會在青竹殿前,等來了一道預期之外的虹。
如一帶著海淨,執念珠,披僧袍,一步一踏,靜靜行來,路過他身側時,隻是毫不停留的一行禮,一點頭,便與他擦肩,直往青竹殿內走去。
封如故有些呆滯,轉頭去看他的背影,眼中泛起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
……師兄是他的計劃。
浮春和落久是他的計劃。
文三小姐也是如此。
唯獨那個被他默許生活在佛寺、遠避風雨的人,全然不在封如故的計劃中。
從頭至尾,他都不願將他的小紅塵牽扯入內。
他甚至不敢想起他,隻敢托付卅四,讓他將寒山寺的點滴細節畫給他看,包括寺門前的那一雙石獅子。
而他會麵對著那一張薄薄的畫紙,托腮想象他家小紅塵今日做了些什麽,是在東山念經,還是在西麓練劍。
這點美好的想象,已經很讓封如故滿足了。
不如就讓他的小紅塵這樣以為吧:以為他的義父常伯寧,一世仙君,高坐風陵,而義父的師弟封如故,離經叛道,死不足惜。
如今……他竟也要入局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咕咕:我太難了。
結果, 常伯寧看到了因為砸了封如故一個花瓶、正站在殿前受罰的羅浮春。
他被封如故罰站在門口充當兩個時辰的新花瓶,左右手捧滿了花, 不許挪動, 封如故正玩心大發, 蘸了墨,在他臉上一撇撇地畫貓胡子。
“年輕人真好, 能陪你玩耍。”見此情景, 常伯寧幾多欣慰,溢於言表, “如故, 看到你精神健旺, 我很是開懷。”
羅浮春:“……”師伯,你是不是看錯了什麽,我在受罰啊。
封如故:“……嗬嗬嗬。”
送走常伯寧,封如故捧著上好墨硯, 在羅浮春身側坐下, 唉了一聲, 委屈得垂頭喪氣。
羅浮春頂著一張俊秀的小花貓臉,目視前方,堅毅道:“師父,你不要對我失望,我是笨手笨腳的,以後一定會改。”
封如故:改正什麽的另說, 你什麽時候才能發現我留給你的線索?
馬腳不可露得太過明顯,所以,封如故在一開始,做得並不很明顯。
“靜水流深”的書架上,不著痕跡地擺放著幾本魔道典籍,枕下還有一枚散發著魔氣的、專供書信往來使用的印戳火漆。
在反魔之風大行其道的道門現狀中,封如故私藏此等物品,乃是大忌。
若正直的羅浮春肯以此為證,出首狀告自己,那他也算是揭發有功。
但封如故隻能眼看著這個傻徒弟在“靜水流深”裏進進出出,對自己埋下的線索視若無睹。
前幾日,封如故親眼看到他為自己整理床鋪,搬開枕頭、取出那枚印信的時候,幾乎是要喜極而泣了。
但還沒等封如故快樂片刻,羅浮春眼睛裏就閃過雀躍的光,捧著那枚印信,三步兩步湊上前來,殷殷詢問:“師父師父,這是你在‘遺世’中所繳獲的戰利品嗎?”
封如故:“……”
羅浮春雙眼濡著大狗狗一樣真誠歡喜的濕潤光芒:“這是哪個魔頭的隨身之物啊?師父是如何奪來的?”
封如故拿過印信,打了個哈欠,順手往旁側桌案上一丟:“不重要的東西而已。”
這當頭的一盆無形涼水,把羅浮春那顆向往英雄故事的、熾熱的少年之心給澆得熄火大半。
後來,封如故仍不死心,索性把一本魔道典籍攤開,隨意擺在桌上,自己則趴在書上假寐,直等羅浮春來。
不多時,他果真來了。
羅浮春看見他又在酣睡,歎息一聲,把封如故打橫抱起,輕手輕腳地放在床上,細細掖好被子,隨後折返迴書案前,為他收拾筆墨紙硯。
封如故悄悄睜開一隻眼睛,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羅浮春取了一頁竹葉做的書簽,墊在張開的書頁上,一眼未看,啪地一聲,就把那本魔道典籍合上了,擱放在了桌案右側。
封如故:“……”他收了個什麽老實東西?!
此時,封如故坐在正扮演花瓶的羅浮春旁側,不死心地抬頭喚他:“浮春?”
他美麗俊秀的小花瓶堅定地目視前方:“師父?”
“我書架上有不少典籍,你皆可翻閱的。”封如故自覺已是在明示了,“你對那些不感興趣嗎?”
“父親告誡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羅浮春心無旁騖,鄭重作答,“我目前修為不深,不敢輕易翻看師父的書籍,先要打好基礎,再談其他!”
封如故:“……”天啊。
徒弟通身呆氣,封如故實在無法,隻好另尋他途。
他想盡辦法討羅浮春的厭惡:他不喜自己懶散,自己便加倍怠惰;他不喜金玉之物,自己便偏要擺得滿堂金玉;他想要留在自己身邊專注練劍,自己便派他出去除妖滅魔,賺錢養家。
封如故希望借此,能一點點磨去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若他厭惡自己,或許就會多挑剔一些,多發現一些。
自己也能求得解脫,少做幾年一無所用的廢人。
然而,日久天長,封如故哭笑不得地發現,羅浮春當真是生了一顆再純不過的心。
純到有些發癡,純到封如故有些不舍得打破他那必然會被打碎的幻夢。
不過,江湖無事,這樣也好。
誰曾料想,三年後,不世門中再生波瀾。
逐步壯大起來的不世門,終於觸動了道門利益。
不世門一支旁支,共計七十五人,被一家小道門合力絞滅。
不世門上下悲憤萬分,欲以同態複仇之法迴敬道門。
幸得封如故發現此乃陰謀,若不世門當真大張旗鼓反殺那家道門上下三百餘人,那麽不世門定會成為道門公敵,哪怕以林雪競之名也保不下來。
在封如故一封信指示下,卅四當機立斷,以雷霆之勢,查出在背後企圖利用不世門同態複仇的規矩、挑動事端的主謀者,隻針對那一人,將其當場格殺。
卅四手握此人挑弄是非的鐵證,證明此人有意引動小道門與不世門自相殘殺,道門見狀,也隻好捏著鼻子,咬牙稱讚不世門殺得好、殺得妙,替他們除去了一個道門禍害。
然而,不世門規矩已經定下,封如故絕不可能就此作罷。
事後,小道門之中,與那主謀者合謀參與屠殺之人,一一神秘消失。
哪怕有人能猜到是誰使他們無端消失的,但沒有證據,也無從驗證。
最後,那家小道門中,不多不少,丟了七十五條性命。
風波平息之後,卅四再次來信抱怨。
內容與三年前同樣,問封如故何時迴門主事。
封如故照例焚去靈信。
在滿室明明火光中,他想,他許是又要收一個徒弟了。
這迴,他要細細地挑選。
不久後的天榜之比上,封如故相中了一名少年。
他用冒著嫋嫋青霧的竹煙槍挑起半麵簾紗,從敞開的一線縫隙中,瞥見了那在劍術上贏過了弟弟的少年花別雲。
在弟弟不可思議的憤怒目光之中,花別雲收劍行禮,眉眼中的情緒掩藏得極好。
……隻是,好得過頭了。
他那名被打倒的弟弟,對花別雲的厭惡和鄙薄溢於言表,毫不掩飾。
花別雲這個年紀的少年,打敗這樣一個淺薄地厭憎著他的人後,麵上沒有得色,尚能算他謙恭,居然還能露出擔憂之情,那就實在太假了。
在這些年來往的千多封信函中,卅四將天下事都講與他聽過。
封如故知道,飛花門因為家鬥頻頻,惡名遠播。
而這一切,都是在花掌事的一名私生子被接入門中後發生的。
封如故將煙槍抵至唇側,隱隱含了笑:……有趣。
在他決出勝負的那日,封如故喚住了那名即將離場的少年,並將手探出簾子,對他悠然地招了一招。
他需要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
而說服心思深沉之人,需要一點格外的坦誠。
於是,封如故三言兩語,拆去了他的偽裝,並給出了收他為徒的理由。
“我的‘靜水流深’裏有個傻瓜徒弟,腦子不大好使,需要……”封如故道,“……中和一下。”
這是實情,並非謊言。
所以,他用實話,成功騙來了一個徒弟。
落久,利用我,揭穿我吧。
若你真有那份野心,師父便做你向上爬的階梯。
但是,一日過去了,一月過去了。
封如故留下的那些線索,不僅無人問津,還在一樣一樣地消失。
封如故覺得有些不妙。
他索性趁桑落久來屋中灑掃時,有意提點道:“落久,你可記得我昨日在看的那本書放在哪裏了嗎?”
“師父昨日有看書嗎?”桑落久表情溫純,口氣謙和,“落久忘記了。”
封如故注視著他:“是我記性不好了嗎?”
“不是,師父的記性向來很好,是落久自作主張。”桑落久乖巧應道,“師父有些東西沒來得及收好,落久便幫師父妥善收好了。”
封如故:“……”
桑落久手握笤帚,低眉順眼:“師父一切喜好,落久皆是尊重。隻是莫要讓旁人看到,萬一有所誤會,就不好了。”
封如故心如死灰:“……”謝謝啊。
封如故覺得眼下自己的情形,可用“騎虎難下”四字形容。
他有了兩個徒弟。自己身份暴·露的時間拖得越長,變故越多,對他們的影響越大。
封如故生平不愛欠情。
他允過給一個人一個家,卻失了諾。
僅欠一人,他已欠得太多。
那滋味不好受,比做十年廢人還磨人,他不願再嚐試。
十年光陰,一如隙中駒,石中火。
親身度過時,覺得時間緩慢,迴頭望去,方覺隨生隨滅,宛如一場大夢。
仿佛這個成日懶怠、倦聽世事的封如故,才是真實。
仿佛那名十年前如豔麗烈火般的少年,隻作前世。
某日,封如故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
他又接到了卅四來信。
他甚至懶得起床,躺在床上,百無聊賴地拆開來信。
不世門又出事了,所幸隻是家事。
不世門容留的兩家魔門宿有仇怨,入門之後,一子一女因瑣事鬥毆而死。
卅四將此事壓了下去,並又將此事稟報給他,再次勸他早日來擔任門主之位。
卅四其實早已有了獨當一麵之能,不世門中也亦是薈萃群英。或許,他早就不需要封如故了。
如果可以,卅四隨時可以取而代之,趁其威信,成為不世門門主。
但他沒有。
……卅四,還在為封如故盡力周全著那條退路。
封如故打起全副精神,翻身坐起,
他把這封普普通通的訴苦信讀了許多遍,一字字,一句句,讀到最後,他望向了牆上懸掛的“昨日”、“今朝”。
“昨日”、“今朝”的外表依然光鮮亮麗,可隻有他知道,“昨日”已毀,“今朝”已殘。
那麽,明日,又該握在誰的手中呢?
……
封如故去了青竹殿。
和他第一次談收徒時一樣的動作,一樣的情景,常伯寧在桌案這頭批閱門內事務,他在桌案那頭懶洋洋地趴著撒嬌。
隻是他這次所求的內容,和上一次大相徑庭:“師兄,我想要找一名道侶。”
常伯寧僵住了。
一大滴渾圓的青墨落在了他批閱的文卷之上,滲出了一片墨洇。
常伯寧注視著那團墨跡,直到它要暈染到字上,才恍然一驚,拾起帕子去擦拭,不敢抬頭直視封如故:“怎麽突然想到要找道侶呢?”
封如故:“無聊唄。”
常伯寧便以為他在玩笑,拿起文冊:“不可拿人生大事說笑。”
封如故並不言語,抬手將他抬起一半的文冊以單指壓迴桌麵。
常伯寧看向他那細白無血色的指端,一時心中百味陳雜:“你是說……真的?”
那一瞬,聽到常伯寧的腔調,封如故突然有點心軟了。
他也低下了頭:“如故二十八歲了。死過一遭,想好好活。我還沒有試過這件事。”
常伯寧猶豫:“你身上的魔氣……”
封如故:“我會選一個能守得住秘密的好女子。”
“……好,我相信如故。”常伯寧努力笑道,“師弟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好。浮春、落久,都是難得的乖孩子。”
封如故:“……”師兄,不提這個行嗎。
雲中君尋找道侶一事,一時成為道門盛事。
眾家道門雖是常常非議於他,但與風陵結親,好處無窮,無法叫人不心動,是以眾家踴躍萬分,毛遂自薦,將自家適齡女兒的小像送至風陵,供其挑選。
相較於常伯寧的重視和各道門的殷殷期待,對封如故而言,選擇反倒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他在眾多送來的女兒畫像中揀選,隻看畫軸上貼的姓名。
半日光景後,封如故眼前驟然一亮,揀出一幅來:“文始門?……文忱有妹妹?”
常伯寧聽他口吻熱切,難免納罕:“你和文忱的關係很好嗎?”
封如故信口雌黃:“很好啊。‘遺世’之中,他與我並肩作戰,同甘共苦。他的妹妹,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這話隻是說給常伯寧聽的。
文家人和他封如故天生犯衝,文忱在“遺世”中欠他良多,更不會願意將妹妹許配給自己。
文潤津更是貪婪之人,若是他抓到了自己的把柄,是攀住風陵這棵大樹的可能性大些,還是以小博大,利用自己墮魔一事,將風陵拉下馬,以出首之功,拔得眾道門頭籌的可能性大些呢?
女兒家的名節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封如故想在婚前解決此事。
沒想到,他還沒想到如何露出能讓文潤津捉到的馬腳,便聽聞了文三小姐氣衝衝上了風陵山的消息。
封如故好奇:“哦?為何?”
羅浮春苦著臉:“聽說……是文門主未經她首肯,就將畫像送了來……”
聞言,封如故心生一計。
他打了個哈欠:“我要去午睡了,你招待她,叫她稍等。”
羅浮春嚇得不輕,抓住他的襟擺:“師父!我沒跟女子打過交道啊。”
封如故幹脆道:“學啊。”
在羅浮春愣神之際,封如故兔子似的掙脫了他,竄進了屋裏,窸窸窣窣地準備了一陣,倒臥在睡榻之上,閉目睡去。
一刻鍾後,羅浮春有些焦心地在外敲門:“師父,文三小姐說要見您。”
封如故睡過去了,沒聽見。
羅浮春隻好隔著一扇門扉,硬著頭皮與盛怒的文慎兒低聲解釋,說師父正在午睡,請前往花廳稍候。
不知過去了多久,羅浮春再度來敲門,話音裏滿含苦大仇深之意:“師父,文三小姐已等了一個多時辰了……”
封如故已睡醒一覺,繼續佯裝不聞,閉眼打盹兒。
門外的羅浮春不曾得到迴應,隻好悻悻離去。
又過去了約一個時辰左右。
正在睡覺的封如故,被一聲驚天動地的踹門聲猛然驚醒。
“姓封的,你敢如此慢待本小姐?!”文慎兒強行闖入後,不由分說,一把將桌上翡翠茶具拂到地上,玉碎之聲響徹屋宇,她指著封如故的鼻子,痛罵道,“風陵了不起啊?我好端端來同你說理,你卻推三阻四!別以為你救過我阿兄,你就有臉在我麵前托大!我偏不嫁了,我爹再要我嫁,就讓他自己嫁你好了!”
罵完之後,她轉頭便走,還將門板重重一摔,險些拍到羅浮春的鼻子。
封如故坐直身體,光溜溜的雙足踩在地上,挺直了後背。
隻要她因為等不及而私自進入房間……隻要她再往前走上幾步,就能發現,封如故手邊放著的書冊,乃是一本魔道典籍。
他桌上散亂擺放著的,是幾份偽造的、與魔道之人互通的書信。
隻是她太過憤怒,匆匆地來了,又匆匆地去了,什麽都沒來得及看到。
封如故看向地麵,他最喜歡的一套茶具四分五裂,翡翠碎濺遍地,在傍晚日光下,閃出細碎的輝芒。
長久的沉默後,封如故發出了一聲笑:“……哈。”
他知道,他又失敗了。
羅浮春將怒氣衝衝的文三小姐送離“靜水流深”後,又匆匆折返。
他本想責備他這不著調的師父兩句,可進門後,見封如故赤腳踩在滿布碎片的地上,眉心便是狠狠一跳,急忙喚道:“師父,別動別動,當心腳!別紮傷了!”
從一種無奈的情緒中走出,封如故又陷入了另一種傷感之中。
“我不好看嗎。”封如故扶住額頭,挫敗而悲傷地想,“我是不是沒有十年前好看了?她看到我的臉,怎麽還能發火呢。”
總之,他再次搞砸了。
文三小姐迴家鬧了半個月自殺後,封如故慘遭退婚。
而就在退婚當日,文三小姐的頭顱,懸掛在了文始山中的一棵最高的老鬆之上。
這是“封”字血筆的收筆一點。
封如故推斷出這是唐刀客逼己出山的算計後,卻陷入了短暫的失神:
這是……機會?
他等了十年都沒能等到的時機,如今,竟送上了門來?
既是機會,封如故便不會輕易縱過。
他吩咐浮春落久收拾行李,自己則拖了躺椅,再次前往青竹殿前曬太陽。
同時,他最後一次確認,殿前埋設的役萬靈咒是完整無損的。
待他再次歸山時,或許就已是魔身了。
然而,連封如故自己都未曾想到,他會在青竹殿前,等來了一道預期之外的虹。
如一帶著海淨,執念珠,披僧袍,一步一踏,靜靜行來,路過他身側時,隻是毫不停留的一行禮,一點頭,便與他擦肩,直往青竹殿內走去。
封如故有些呆滯,轉頭去看他的背影,眼中泛起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
……師兄是他的計劃。
浮春和落久是他的計劃。
文三小姐也是如此。
唯獨那個被他默許生活在佛寺、遠避風雨的人,全然不在封如故的計劃中。
從頭至尾,他都不願將他的小紅塵牽扯入內。
他甚至不敢想起他,隻敢托付卅四,讓他將寒山寺的點滴細節畫給他看,包括寺門前的那一雙石獅子。
而他會麵對著那一張薄薄的畫紙,托腮想象他家小紅塵今日做了些什麽,是在東山念經,還是在西麓練劍。
這點美好的想象,已經很讓封如故滿足了。
不如就讓他的小紅塵這樣以為吧:以為他的義父常伯寧,一世仙君,高坐風陵,而義父的師弟封如故,離經叛道,死不足惜。
如今……他竟也要入局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咕咕: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