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秋雨總是那麽纏綿,深秋的綿綿細雨更是令人寒到了骨子裏。
這夜,秋雨又籠罩了一座小鎮。
這座小鎮位於江南,不知躲過了多少戰火和屠殺,在數十年前改朝換代的亂世裏如同一顆滄海遺珠般幸存下來,雖不繁榮,但也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頗有外麵的盛世之感。
雖然才入夜,但這淅淅瀝瀝的秋雨令整個鎮子都提前進入了睡眠,隻剩下一家酒館還亮著燈。
這酒館雖然不大,但也雇了個說書的,老板看這天氣,也就挽留說書的先生今夜暫且住下。先生覺得過意不去,這個點仍然在說書。
“老板,溫六碗酒,再來三份醬牛肉。”酒館的門簾外突兀地傳來一個疲憊的聲音,隨之而來的還有細碎的馬蹄聲。
話音剛落,三個滿身雨水身著鏢師衣裳的人撩起門簾走了進來。
“好嘞,我先幫你們把馬安置到馬棚裏。”小二雖然不怎麽精神,但仍然強作笑容。
然後將幾位顧客的馬安置好後,就去準備酒菜了。
雖然鎮上大部分人都睡了,但仍有七八個本鎮的閑漢在劃拳喝酒,角落裏一個不得誌的讀書人自飲自酌。
“剛才說到,咱們大洛朝的高宗葉印的事。在太宗葉晟駕崩後,當時還是二皇子的他逼宮太子葉邦,在三弟葉卿也就是咋們的第一任吳王的幫助下,格殺葉邦。”說書的見人不多,也就膽大起來,說起今朝的事來。
酌了口酒,又說道:“咱們的吳王因為這獨一份的從龍之功才得了個世襲罔替的榮耀。這榮耀非同小可,當今天下僅有四位世襲罔替的藩王,分別是高宗年間受封的蜀王陳王吳王,還有太微十一年間,也就是去年分封的齊王。”
“說書的,你光講這些概括的有意思嗎,具體的說說啊。”一個閑漢似乎早就受夠了說書人的陳詞濫調,大聲嚷嚷道。
“好,那就講點幹貨。”說書的也不惱火,繼續說道,“咋們先說死法最有懸念的第一任蜀王葉卯。這蜀國和吐蕃西域接壤,年年打仗。高宗年間,第一任蜀王戰死,時人大多以讚頌蜀王勇猛剛烈為尚。但也有人提出質疑,一場上古兵法記載的‘十而圍之’的戰役,主將戰死是不是有什麽貓膩。”
“我知道,我知道。”一個閑漢聽到這打斷了說書的,興高采烈地道,“這蜀王有人說是戰死紗帳的,就是死在女人肚皮上!”
“咳咳,這蜀王的戰死方式不提,雖然有貓膩但也得到了大洛賞賜的世襲罔替。而且也一脈單傳,如今是第一任蜀王的嫡孫葉鈞坐上了王位。”說書的見眾人都被他吸引過去,趕忙說道。
說罷,一拍醒木,見眾人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說書的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戰功卓著的第一任陳王葉即,這位藩王的世襲罔替是實打實的戰功換來的!”
一個鏢師吃完了肉,抿了抿酒,見說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
再加上這說書的早就有點體力不支了,打斷說書人說道:“這我知道,我來說,說書的你先歇歇。”
“行吧,老朽先喝幾口酒潤潤嗓子。”說書的見這人如此照顧自己,也不拒絕,笑道。
“這陳王是真的狠啊。我們走鏢的都說,他肯定是上古時期坑殺四十萬敵軍的武安君白起轉世來的。”這鏢師見眾人都看向自己,興奮道,“他從不詔安也從不受降,嗜好屠城點天燈。也是因為這,朝廷民間大多認為其不是仁主。大洛也一直猶豫要不要給這個世襲罔替。”
“那後來怎麽得的世襲罔替呢?”一個潑皮見這鏢師說的比說書的更賦血腥氣息,又吊人胃口,急忙問道。
“別急,別急。這要就要說到本朝最好玩的事了。”鏢師笑嗬嗬地迴道,“當時陳王也著急啊,南疆的那幫蠻子都被打怕了,基本立不下什麽大的戰功了。再沒有機會立功,他死了,這世襲罔替不就溜了嗎?”
說到這,慢條斯理地喝幹了酒。
那幾個閑漢見此,知道這鏢師沒好處不開口的,喊道:“小二,給咱們這位走鏢的師傅再上碗酒!”
“好嘞。”小二也是聽得起勁,趕忙應道。
這走鏢的見幾人如此識趣也是痛快,說道:“當時,正巧有個寧王叛亂,這寧王一直不服高宗皇帝,精心準備了十數年才決定謀反的。哪知道,連叛軍的大旗都沒出藩國就被得知信息從幾個省外趕來搶功的陳王滅了。準備了十幾年,連三個月都沒撐到就被陳王當做戰功給收了,你說可笑不可笑。這寧王叛亂就成了今朝最好笑的事,而陳王也因為平叛得到了世襲罔替。”
“咳咳,這位鏢爺,接下來我來吧。”說書的恢複了體力,對這走鏢的恭敬說道。
“行行行,反正賺了碗酒。接下來的你說吧。”鏢師笑道。
“這陳王得了世襲罔替,不久就因為腦疾逝世了,但也有人說是遭了天譴。這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事暫且不提。”說書的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他的庶子葉魄,在他去世後得到軍方支持,以鐵腕手段圈禁他的幾個兄弟,登上了陳王的王位,得到了大洛的默認,然後這王位就坐到了今天。”
“嘖嘖嘖,還真是龍生龍鳳生鳳,這葉魄和他老子都是天煞下凡吧。”一個閑漢感歎道。
“接下來,就要到去年才封王就蕃的齊王——薛淩誌了。”說書的說完陳王,開始說這齊王。
“先生,這段我來吧。”一直坐在角落獨自酌酒的讀書人說道。
“哎,好吧,你來吧。”說書的知道這人的隱情,歎了口氣說道。
“這薛蠻子,最是善戰。太微十年也就是前年攻打俄國,所到之處,均是勢如破竹。可是,後方卻遭了殃。”這讀書人出口就是薛蠻子,絲毫不顧齊王身份,“後方,家家無壯丁,人人有饑色。他將每戶的男子都充軍,耕地裏隻剩婦孺打理。薛蠻子吞並俄國兩省,打的俄國俯首稱臣,送來公主做質子。這才得了世襲罔替的齊王位置。我承認他是個英雄,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說著說著,那讀書人兩行清淚緩緩流下,閉起眼嘶啞地念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盛世,要了作甚?要了作甚?”
說罷,仰頭喝完碗中酒,不顧門外秋雨徑直出門,大笑而去。
“何秀才,何秀才,我送你迴去吧。”那小二見這讀書人有些醉意,怕他走夜路出事,一邊說著,一邊急忙撐起把雨傘衝了出去。
“這,這讀書人是怎麽迴事?”剛才那個興致勃勃講著陳王的鏢師疑惑道。
那幾個閑漢都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哎,他本是遼東人,家中獨子。齊王征兵,他躲過一劫,可是和他相依為命的老母親卻被抓去做飯,不久死在沙場上。他無法報仇,又不願睹物思情,就遠走他鄉,來到了我們這。”說書的歎息道。
頓時,酒館內氣氛有些凝重。
“罷了,罷了。說完了齊王,來說說咱們的吳王吧!”說書的見眾人情緒低沉,為活動氣氛趕忙說道,“咱們的吳王也是一脈單傳,如今是第三任了。當今吳王實是一代明君啊。咱們往日要說到藩王,肯定要說到權力大小,今日也不例外。蜀陳齊三王的權力均是有大洛限製的,調動個小小的縣令都要上報,但咱們的吳王因為從龍之功,權力極大。連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唐樸都是他親自從山野間請來的。”
“哈哈,說到吳相唐樸,我等就有話說了。說書的,你猜猜我們這趟押的什麽鏢?”幾個鏢師聽到吳相都活躍起來,笑道。
“這個,我怎麽知道?”說書的無奈道。
“哎,一個月前吳相唐樸老來得子。我們今日押的就是揚州刺史送給小相爺滿月的賀禮。聽說,小相爺已經由吳王取名為唐墨了!”鏢師興衝衝地解釋道。
“呀,吳相得子是好事啊。唐墨,真是個好名字!”說書的笑道,“那麽,咱們的吳相就可以一門心思地對付倭寇了。”
“哈哈,的確是好事。這倭寇最近都肆虐到我老家附近了,是該好好治治了。吳王吳相一同出手,必叫這些倭寇有命來無命迴!”鏢師大聲迴道。
“來來來,咱們為我們的吳相滿飲此杯!”說書的豪氣幹雲道。
“一醉方休!”幾個閑漢對於敬愛的吳相老來得子也是喜悅,一同喊道。
“好好好,不醉不歸!”三個鏢師也顧不得行規禁令,齊聲喊道。
酒館內,眾人慶賀這太平盛世。
酒館外,已經喝醉的何秀才被店小二背著,喃喃道:“盛世,烽火卻燃了山河,要它作甚?”
這盛世,一人看到繁花似錦,一人卻見血染江河。
可悲,可歎。
這夜,秋雨又籠罩了一座小鎮。
這座小鎮位於江南,不知躲過了多少戰火和屠殺,在數十年前改朝換代的亂世裏如同一顆滄海遺珠般幸存下來,雖不繁榮,但也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頗有外麵的盛世之感。
雖然才入夜,但這淅淅瀝瀝的秋雨令整個鎮子都提前進入了睡眠,隻剩下一家酒館還亮著燈。
這酒館雖然不大,但也雇了個說書的,老板看這天氣,也就挽留說書的先生今夜暫且住下。先生覺得過意不去,這個點仍然在說書。
“老板,溫六碗酒,再來三份醬牛肉。”酒館的門簾外突兀地傳來一個疲憊的聲音,隨之而來的還有細碎的馬蹄聲。
話音剛落,三個滿身雨水身著鏢師衣裳的人撩起門簾走了進來。
“好嘞,我先幫你們把馬安置到馬棚裏。”小二雖然不怎麽精神,但仍然強作笑容。
然後將幾位顧客的馬安置好後,就去準備酒菜了。
雖然鎮上大部分人都睡了,但仍有七八個本鎮的閑漢在劃拳喝酒,角落裏一個不得誌的讀書人自飲自酌。
“剛才說到,咱們大洛朝的高宗葉印的事。在太宗葉晟駕崩後,當時還是二皇子的他逼宮太子葉邦,在三弟葉卿也就是咋們的第一任吳王的幫助下,格殺葉邦。”說書的見人不多,也就膽大起來,說起今朝的事來。
酌了口酒,又說道:“咱們的吳王因為這獨一份的從龍之功才得了個世襲罔替的榮耀。這榮耀非同小可,當今天下僅有四位世襲罔替的藩王,分別是高宗年間受封的蜀王陳王吳王,還有太微十一年間,也就是去年分封的齊王。”
“說書的,你光講這些概括的有意思嗎,具體的說說啊。”一個閑漢似乎早就受夠了說書人的陳詞濫調,大聲嚷嚷道。
“好,那就講點幹貨。”說書的也不惱火,繼續說道,“咋們先說死法最有懸念的第一任蜀王葉卯。這蜀國和吐蕃西域接壤,年年打仗。高宗年間,第一任蜀王戰死,時人大多以讚頌蜀王勇猛剛烈為尚。但也有人提出質疑,一場上古兵法記載的‘十而圍之’的戰役,主將戰死是不是有什麽貓膩。”
“我知道,我知道。”一個閑漢聽到這打斷了說書的,興高采烈地道,“這蜀王有人說是戰死紗帳的,就是死在女人肚皮上!”
“咳咳,這蜀王的戰死方式不提,雖然有貓膩但也得到了大洛賞賜的世襲罔替。而且也一脈單傳,如今是第一任蜀王的嫡孫葉鈞坐上了王位。”說書的見眾人都被他吸引過去,趕忙說道。
說罷,一拍醒木,見眾人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說書的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戰功卓著的第一任陳王葉即,這位藩王的世襲罔替是實打實的戰功換來的!”
一個鏢師吃完了肉,抿了抿酒,見說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
再加上這說書的早就有點體力不支了,打斷說書人說道:“這我知道,我來說,說書的你先歇歇。”
“行吧,老朽先喝幾口酒潤潤嗓子。”說書的見這人如此照顧自己,也不拒絕,笑道。
“這陳王是真的狠啊。我們走鏢的都說,他肯定是上古時期坑殺四十萬敵軍的武安君白起轉世來的。”這鏢師見眾人都看向自己,興奮道,“他從不詔安也從不受降,嗜好屠城點天燈。也是因為這,朝廷民間大多認為其不是仁主。大洛也一直猶豫要不要給這個世襲罔替。”
“那後來怎麽得的世襲罔替呢?”一個潑皮見這鏢師說的比說書的更賦血腥氣息,又吊人胃口,急忙問道。
“別急,別急。這要就要說到本朝最好玩的事了。”鏢師笑嗬嗬地迴道,“當時陳王也著急啊,南疆的那幫蠻子都被打怕了,基本立不下什麽大的戰功了。再沒有機會立功,他死了,這世襲罔替不就溜了嗎?”
說到這,慢條斯理地喝幹了酒。
那幾個閑漢見此,知道這鏢師沒好處不開口的,喊道:“小二,給咱們這位走鏢的師傅再上碗酒!”
“好嘞。”小二也是聽得起勁,趕忙應道。
這走鏢的見幾人如此識趣也是痛快,說道:“當時,正巧有個寧王叛亂,這寧王一直不服高宗皇帝,精心準備了十數年才決定謀反的。哪知道,連叛軍的大旗都沒出藩國就被得知信息從幾個省外趕來搶功的陳王滅了。準備了十幾年,連三個月都沒撐到就被陳王當做戰功給收了,你說可笑不可笑。這寧王叛亂就成了今朝最好笑的事,而陳王也因為平叛得到了世襲罔替。”
“咳咳,這位鏢爺,接下來我來吧。”說書的恢複了體力,對這走鏢的恭敬說道。
“行行行,反正賺了碗酒。接下來的你說吧。”鏢師笑道。
“這陳王得了世襲罔替,不久就因為腦疾逝世了,但也有人說是遭了天譴。這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事暫且不提。”說書的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他的庶子葉魄,在他去世後得到軍方支持,以鐵腕手段圈禁他的幾個兄弟,登上了陳王的王位,得到了大洛的默認,然後這王位就坐到了今天。”
“嘖嘖嘖,還真是龍生龍鳳生鳳,這葉魄和他老子都是天煞下凡吧。”一個閑漢感歎道。
“接下來,就要到去年才封王就蕃的齊王——薛淩誌了。”說書的說完陳王,開始說這齊王。
“先生,這段我來吧。”一直坐在角落獨自酌酒的讀書人說道。
“哎,好吧,你來吧。”說書的知道這人的隱情,歎了口氣說道。
“這薛蠻子,最是善戰。太微十年也就是前年攻打俄國,所到之處,均是勢如破竹。可是,後方卻遭了殃。”這讀書人出口就是薛蠻子,絲毫不顧齊王身份,“後方,家家無壯丁,人人有饑色。他將每戶的男子都充軍,耕地裏隻剩婦孺打理。薛蠻子吞並俄國兩省,打的俄國俯首稱臣,送來公主做質子。這才得了世襲罔替的齊王位置。我承認他是個英雄,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說著說著,那讀書人兩行清淚緩緩流下,閉起眼嘶啞地念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盛世,要了作甚?要了作甚?”
說罷,仰頭喝完碗中酒,不顧門外秋雨徑直出門,大笑而去。
“何秀才,何秀才,我送你迴去吧。”那小二見這讀書人有些醉意,怕他走夜路出事,一邊說著,一邊急忙撐起把雨傘衝了出去。
“這,這讀書人是怎麽迴事?”剛才那個興致勃勃講著陳王的鏢師疑惑道。
那幾個閑漢都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哎,他本是遼東人,家中獨子。齊王征兵,他躲過一劫,可是和他相依為命的老母親卻被抓去做飯,不久死在沙場上。他無法報仇,又不願睹物思情,就遠走他鄉,來到了我們這。”說書的歎息道。
頓時,酒館內氣氛有些凝重。
“罷了,罷了。說完了齊王,來說說咱們的吳王吧!”說書的見眾人情緒低沉,為活動氣氛趕忙說道,“咱們的吳王也是一脈單傳,如今是第三任了。當今吳王實是一代明君啊。咱們往日要說到藩王,肯定要說到權力大小,今日也不例外。蜀陳齊三王的權力均是有大洛限製的,調動個小小的縣令都要上報,但咱們的吳王因為從龍之功,權力極大。連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唐樸都是他親自從山野間請來的。”
“哈哈,說到吳相唐樸,我等就有話說了。說書的,你猜猜我們這趟押的什麽鏢?”幾個鏢師聽到吳相都活躍起來,笑道。
“這個,我怎麽知道?”說書的無奈道。
“哎,一個月前吳相唐樸老來得子。我們今日押的就是揚州刺史送給小相爺滿月的賀禮。聽說,小相爺已經由吳王取名為唐墨了!”鏢師興衝衝地解釋道。
“呀,吳相得子是好事啊。唐墨,真是個好名字!”說書的笑道,“那麽,咱們的吳相就可以一門心思地對付倭寇了。”
“哈哈,的確是好事。這倭寇最近都肆虐到我老家附近了,是該好好治治了。吳王吳相一同出手,必叫這些倭寇有命來無命迴!”鏢師大聲迴道。
“來來來,咱們為我們的吳相滿飲此杯!”說書的豪氣幹雲道。
“一醉方休!”幾個閑漢對於敬愛的吳相老來得子也是喜悅,一同喊道。
“好好好,不醉不歸!”三個鏢師也顧不得行規禁令,齊聲喊道。
酒館內,眾人慶賀這太平盛世。
酒館外,已經喝醉的何秀才被店小二背著,喃喃道:“盛世,烽火卻燃了山河,要它作甚?”
這盛世,一人看到繁花似錦,一人卻見血染江河。
可悲,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