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侁與張賢齊、辛仲甫策馬徐徐返迴澶州。張賢齊問道:“以王相所見,吾國當真在河北河東兩地不得添建寨堡,開墾水田?”他打定主意,若是王侁真有此意,便定要參他誤國之罪。王侁卻沉聲道:“謀國者不修邊備,若開門揖盜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隻待遼人退走,吾國在沿邊修築寨堡,開墾水田,屯兵卻敵,全都照做不誤。屆時吾國邊備充實,遼人倘有言語,也不懼他。”張賢齊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辛仲甫原是主張與遼國決戰於澶州的,這番出使一直少言寡語,歎道:“不能盡殲遼人深入之孤軍,真千古遺恨。”王侁卻淡淡道:“戰無必勝,二十萬禁軍乃社稷安危所係,焉能輕擲。吾國百姓數倍於遼國,隻要知恥後勇,勵精圖治,必能一雪前恥,重振國威。”辛仲甫哼了一聲,不與他爭執。


    兩國議和的消息傳到澶州軍前,二十萬大軍都歡聲雷動,澶州左近百姓也欣喜不已,蓋因兵戰兇危,兩軍交戰無論勝敗,必有潰兵四散,為禍鄉野,議和之後,遼人在禁軍的監視下整軍退出宋境,實則大大減少了普通百姓的兵災,而得知朝廷出錢贖迴被遼人擄去的百姓之後,許多百姓誠心誠意地為官家趙德昭供奉長生牌位,更有流言說當朝官家乃是菩薩天尊轉世,專為濟世救民,開太平盛世而來。宋遼兩國在澶州議和,直到五月,遼兵方才全部撤迴幽州,經此一役,遼宋夏三國各有忌憚,沒有十足把握,不願妄動刀兵,令他國坐收漁翁之利。


    九月,各州縣護民官,諸軍指揮使、校尉,丞相府群臣勸進,吳英雄定於十月在長安登基,立太廟。


    “敦煌處於吾國正中,若四邊有事,大軍自河西出,倍道兼程,援應四方。”吳英雄指著地圖上河西走廊敦煌的位置,從這裏到河中撒馬爾罕、關中長安、以及北方的烏拉爾山口要隘與小海的距離幾乎相當,龍牙、虎翼、教戎諸近衛軍團若駐屯關中,則難以響應河中及漠北,駐紮在河西走廊,較容易援應四方之變。


    “皇帝必須和他的近衛軍在一起。”吳英雄沉聲道,“正因如此,吾朝以敦煌為西都,長安為東都,皇帝在長安登基,駐蹕敦煌處理國政。”


    蔡斯點了點頭,關於國都定於何處,曾經有過許多爭執,有主張靈州的,有主張長安的,也有主張敦煌甚至高昌的,最後吳英雄還是決定以敦煌為皇帝日常理政的西都,而以長安為新皇登基及太廟所在的東都。


    接過蔡斯奉上冊封功臣的聖旨,吳英雄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藩王裏麵,蜀王蔡舜已經上表稱臣,排在蔡舜之下的,依次是康居王康曲達幹、於闐王尉遲達磨、高昌王仆固勤,藩國當中隻有蔡舜的蜀國是實際獨立的國度,蜀王蔡舜在境內推行諸般製度皆仿照夏國體製。又與夏國訂立盟約,夏蜀之間不禁止百姓往來,不收關稅,若夏國與大宋、遼國等外敵交戰,蜀國當出兵相助,若蜀國受到強國侵略,夏國亦當履行盟約,保護蜀國的安全。


    真正排在功臣前列的,乃是秦國公辛古、魏國公蕭九、韓國公蔡斯、趙國公於伏仁軌、楚國公張仲曜,更往後去,則是列侯,鎮北侯蒲漢姑、鎮南侯羅佑通、鎮東侯米荻、鎮西侯石元光、博望侯蔡朗、澄海侯餘喜等等,共有五十餘人獲得封侯殊榮,驃騎軍校尉尚忠信也因其在靈州之戰中的殊勳,封武毅侯,成為諸軍校尉當中少有的封侯者之一。


    國公與列侯乃是世襲勳位,享有千頃到百傾不等的封地,並且和藩王一樣,不逐代遞減。這些開國勳貴的子孫,卻沒有無條件進入丞相府或者各軍獲得優職的機會,倘若不能憑借自身本事獲得選拔的正途出身,便隻能以服役於虎翼軍的方式獲得士人身份,不然,即使尊貴如國公,也隻能成為皇家蔭戶,不但沒有職祿,還要將自己歲入的三成交給皇家。倘若連續兩代都無法為國效力,則會失去爵位。


    除了開國這寥寥幾十位公侯外,此後公侯顯爵作為國家重賞,例不輕授,需要皇帝提議,校尉會議、護民官會議絕對多數通過才成。


    公侯以下,是逐代減爵的四級世襲貴族,從低到高分別為大夫,上大夫,亞卿,上卿,這些世襲貴族世子雖然可以得到遞減一級的爵位,如上大夫世子襲爵大夫,但他必須積累到相當於未襲爵者兩倍的功勳才能進爵。在蔡斯列出的單子上,分別獲得大夫到上卿爵位的共有兩百多位。


    大夫以下,是五級不能世襲的爵位,從低到高分別為:公士、材官、上造、庶長、徹候。所有軍士、文士、匠師、學士都至少享有最低爵位公士,此後依據功勳大小,分別由大將軍府和丞相府考核其功勳晉爵,所有爵位都有終身的食祿。


    建國以後,戰爭不比前十年那般頻繁,軍士的俸祿由三部分組成,職祿、爵祿和歲入,職祿為根據軍士的武藝和職位高低發給的年俸,從軍士到上將軍,分別四十貫到一千五百貫不等,爵祿為根據爵位高低發給的俸祿,由三十貫到五百貫不等,歲入則是依附軍士的蔭戶上交的三成歲入。例如,剛剛晉身軍士、武藝普通且並非軍官者,職祿為四十貫,公士爵祿為三十貫,則年俸為七十貫再加歲入,若軍士武藝出眾,職祿為六十貫,爵祿仍為公士三十貫,則年封為九十貫再加歲入,若尚忠信職祿為校尉年俸兩百貫,爵祿為列侯年俸三百貫,則年俸為五百貫再加歲入,若辛古職祿為上將軍一千五百貫,爵祿為國公一千貫,則年俸為兩千五百貫再加歲入。若是戰爭當中,還有賞賜和繳獲可以分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