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別哭啦,寶寶別哭,”於氏轉頭催促道,“他爸,快點兒啊,小孩子不經餓啊。”卻見王慶呆呆看著展開的包袱,於氏湊過去一看,覷見祖宗牌位旁邊,竟然還放著半截金簪子,這簪子於氏認得的,是王家最值錢的東西,一直都保存在婆婆手裏,代代相傳送的寶物啊,可如今居然斬成了半截,被偷偷塞到了王慶的包袱裏麵。“爹爹,娘啊!”王慶終於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放下包袱,跪在道旁的塵土之中,朝著家園的方向叩首不止。
“自從《長子繼承令》和《授田令》頒布以後,現在我安西境內聚族而居的漢民紛紛開始分家和遷徙,地方上大家族和人丁眾多的農戶對軍士-蔭戶製的抗拒也越來越弱。”蕭九向吳英雄秉道,“但是最近有些本地的大族和寺廟向軍府抱怨,自從授田以來,為他們耕地的佃戶也紛紛離開,要出去自立門戶。”
“哦?”正在看軍械司呈上來的一張改良的肩甲圖樣的吳英雄抬起頭來,“這些大族和寺廟可是有表現出很不滿麽?有沒有什麽異動?”“那倒沒有,現在得力的勇士都被招納到了軍府,佃戶家丁紛紛出走,世家大族和寺廟的莊園,人手也越來越缺,所以有些怨言罷了。”張仲曜見吳英雄眼中閃過一絲厲芒,忙解釋道,不少沙州本地的大族向他訴苦,也被他勸解迴去。
吳英雄放下圖樣,沉聲道:“若是這些地主肯降低佃農的地租,自然人家就不會跑了,自己開墾授田很容易麽?吾安西境內百業待興,而且會越來越興旺,人力自然會越來越貴。現在佃農勞力的價錢還不如大牲口,過去那樣的情形,可是一去不複返了。地主們看看舍得用牲口犁地,還是舍得讓佃農和雇農掙到更多的錢糧。”他頓了一頓,又道:“若是大田產經營難以為繼,可以賣給官府,合夥經營商幫,對了,三個月內,浮海行會擴充一些股份,方便他們按市價九折入股,機會難得,可要抓住了。”從前廳迴到內室,黃雯與艾麗黛正並頭觀看一本書籍。平常兩女並不住在一起,雖然相互以禮相待,卻總有些隔膜,除了吳英雄甚少分享其它東西,今日這番景象倒是罕見。吳英雄微覺奇怪,道:“看這麽書,如此津津有味的?”“《赫紮爾-─艾福薩那》”艾麗黛答道,見吳英雄一頭霧水,黃雯笑道:“又叫《一千個故事集》,可惜這本書裏隻有幾個故事。”“哦,”吳英雄拍著腦袋,恍然大悟,隨即訝然道,“這本書已經出來了麽?我也看看。”擠到兩女中間,翻閱著那書的第一頁,“果然是它。”他喃喃說道。“夫君以前看過這書嗎?”艾麗黛好奇地問。“嗯,”吳英雄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唐帝國與阿拉伯軍隊怛羅斯之戰已經過去了兩百年,現在的阿拉伯帝國已經度過了最初野蠻拓展的階段,現在正是哈裏發被架空,諸侯林立,軍政腐敗不堪,文化科學卻極度興盛昌明的時期。兩女交換了一下眼色,黃雯笑道:“正巧這殘卷中裏有幾個有頭無尾的故事呢。”
汴梁禁中昭文館,晚間照例燈火通明,趙普、曹彬、王侁等臣子侍立在側。自高粱河敗迴後,趙炅意識到殿前班親信將領中沒有可靠大將之才,曹翰潘美在諸將擁立趙德昭時遊移不定,便重新倚重曹彬,依靠他來節製禁軍諸將。而趙普因為在兵敗之後穩定汴梁接應官家有功,獲得趙炅信任。王侁因為敬獻療傷靈藥,且經略幽燕還有依仗他處,趙炅仍舊視為心腹,但倚重卻不似從前。
王侁自那日決心輔佐趙德昭之後,教趙德昭以“蔡代桃僵”之計避禍,暫且隱藏鋒芒,除了時常入宮請安之外便是深居簡出,暗中鼓動朝中臣僚擁戴投靠魏王趙廷美,在民間散步謠言,詐稱依據金匱之約,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趙光義當傳位於趙廷美,繼續兄終弟及之誓。汴梁城內本來有無數閑漢,這帝王家的八卦尤其刺激,開封府尹趙廷美的聲望越來越隆,竟似有當年趙光義的勢頭,很是吸引了一批朝官投效,就連趙炅昔日晉邸心腹,當朝平章事加兵部尚書盧多遜也和趙廷美勾勾搭搭。
而趙德昭則在慶幸官家的矛頭轉向的同時,暗地裏與石守信劉延讓等老將繼續聯係,等待時機。趙炅在高粱河之敗以都督前軍不力的罪名將西京留守石守信貶為崇信軍節度使,又因後陣險被契丹軍突破,致使官家陷入險地的緣由,將彰信軍節度使劉遇貶為宿州觀察使。但禁軍中盤根錯節的關係豈是一紙聖命便可鏟除的。王侁料定,東麵遼國與大宋已經結成死仇,西麵吳英雄自立之意昭彰,隻需再有幾次大敗,形勢便會逼迫趙炅啟用這些昔日宿將,到那時,也許會有一舉扭轉乾坤的時機。
“定難軍節度使蔡繼筠身故,其弟蔡繼奉自任留後,上表請封節度使,眾卿以為如何?”雖然腿上箭創已經痊愈,但每逢陰雨潮濕天氣仍然會惡痛不止,趙炅的臉色也一直如高粱河戰敗之後那般蒼白,臉頰也凹陷了下去,“還有,安西節度使吳英雄目無朝廷,擅自引軍迴到河西,吳英雄已經遣使向朝廷請罪,並願意每年進貢河西良馬五千匹,美玉三萬斤,眾卿以為如何處置?”
“陛下,安西軍跋扈已非一日,吳英雄乃竊據邊塞的賊子無疑,朝廷當派遣大軍討伐,以儆效尤。”樞密使曹彬道,他幾乎不再掩飾對吳英雄的惡感,特別是在官家隱隱鼓勵的情況下,“當下禁軍主力駐屯於滿城一線,以防備契丹軍南下報複朝廷對幽州之圍,可以支持蔡繼奉錢糧,命定難軍討伐安西,若是立功,便加封定難節度使,兼朔方節度使。”
“這個不妥當吧,蔡繼奉乃是蠻夷,焉能身兼兩鎮節度使,前朝安祿山之亂不就是因為如此而起麽?”趙普當即反對道。
曹彬沉聲道:“丞相此言差矣,本朝秉持守內虛外之策,朝廷精兵悍將歸於禁軍,雲集汴梁左近,不過授予那蔡繼奉一個虛銜罷了,待他定難軍與安西軍戰得兩敗俱傷,也好方便朝廷經製西北蠻部。眼下契丹人正厲兵秣馬欲入寇中原,讓蔡繼奉攻打靈州,也好牽製一下河西吳英雄。”
“荒唐,吳英雄已經向朝廷進貢稱臣,左右不過是希圖如同昔日吳越錢氏、定難蔡氏一般的地位罷了,朝廷正好借此機會將他穩住,待東麵事了再行經製西北,似曹樞密這般處置,隻怕那吳英雄不反也要反了。”趙普臉色一變道,“吳英雄據有河西隴右之地,壓製河湟青唐吐蕃,近來更又揮師西域的動向,隻需安撫與他,他自然不會與朝廷為敵,甚至可以為中原西麵屏障。陝西諸路頗受蠻族侵擾,自從安西軍建鎮,邊境遂寧,且商路重新暢通,人所稱道。若是依曹樞密之策,連年交兵,西北糜爛。即便戰勝,安西勢力退入西域,難道還要轉運糧餉支撐大軍去經略西域不成?太原與幽州之役已經將中原各州縣儲糧耗去不少,若再舉大軍,遠道西域,府庫無法支撐,隻好向民間增加稅負,必定海內虛耗,民怨沸騰,致使社稷不穩,給居心叵測之徒以可乘之機。這些後果,曹疏密使可曾考慮清楚應對之策?”
趙普新得官家倚重,更摸準了趙炅提防兄弟侄兒更勝過敵國外藩的心態,侃侃而談,曹彬心中憤恨,臉上卻隻能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無他,趙炅最恨諸將跋扈,如果說丞相偶爾意氣一下尚能優容,若是武臣失儀,那就要大失聖寵了。
“自從《長子繼承令》和《授田令》頒布以後,現在我安西境內聚族而居的漢民紛紛開始分家和遷徙,地方上大家族和人丁眾多的農戶對軍士-蔭戶製的抗拒也越來越弱。”蕭九向吳英雄秉道,“但是最近有些本地的大族和寺廟向軍府抱怨,自從授田以來,為他們耕地的佃戶也紛紛離開,要出去自立門戶。”
“哦?”正在看軍械司呈上來的一張改良的肩甲圖樣的吳英雄抬起頭來,“這些大族和寺廟可是有表現出很不滿麽?有沒有什麽異動?”“那倒沒有,現在得力的勇士都被招納到了軍府,佃戶家丁紛紛出走,世家大族和寺廟的莊園,人手也越來越缺,所以有些怨言罷了。”張仲曜見吳英雄眼中閃過一絲厲芒,忙解釋道,不少沙州本地的大族向他訴苦,也被他勸解迴去。
吳英雄放下圖樣,沉聲道:“若是這些地主肯降低佃農的地租,自然人家就不會跑了,自己開墾授田很容易麽?吾安西境內百業待興,而且會越來越興旺,人力自然會越來越貴。現在佃農勞力的價錢還不如大牲口,過去那樣的情形,可是一去不複返了。地主們看看舍得用牲口犁地,還是舍得讓佃農和雇農掙到更多的錢糧。”他頓了一頓,又道:“若是大田產經營難以為繼,可以賣給官府,合夥經營商幫,對了,三個月內,浮海行會擴充一些股份,方便他們按市價九折入股,機會難得,可要抓住了。”從前廳迴到內室,黃雯與艾麗黛正並頭觀看一本書籍。平常兩女並不住在一起,雖然相互以禮相待,卻總有些隔膜,除了吳英雄甚少分享其它東西,今日這番景象倒是罕見。吳英雄微覺奇怪,道:“看這麽書,如此津津有味的?”“《赫紮爾-─艾福薩那》”艾麗黛答道,見吳英雄一頭霧水,黃雯笑道:“又叫《一千個故事集》,可惜這本書裏隻有幾個故事。”“哦,”吳英雄拍著腦袋,恍然大悟,隨即訝然道,“這本書已經出來了麽?我也看看。”擠到兩女中間,翻閱著那書的第一頁,“果然是它。”他喃喃說道。“夫君以前看過這書嗎?”艾麗黛好奇地問。“嗯,”吳英雄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唐帝國與阿拉伯軍隊怛羅斯之戰已經過去了兩百年,現在的阿拉伯帝國已經度過了最初野蠻拓展的階段,現在正是哈裏發被架空,諸侯林立,軍政腐敗不堪,文化科學卻極度興盛昌明的時期。兩女交換了一下眼色,黃雯笑道:“正巧這殘卷中裏有幾個有頭無尾的故事呢。”
汴梁禁中昭文館,晚間照例燈火通明,趙普、曹彬、王侁等臣子侍立在側。自高粱河敗迴後,趙炅意識到殿前班親信將領中沒有可靠大將之才,曹翰潘美在諸將擁立趙德昭時遊移不定,便重新倚重曹彬,依靠他來節製禁軍諸將。而趙普因為在兵敗之後穩定汴梁接應官家有功,獲得趙炅信任。王侁因為敬獻療傷靈藥,且經略幽燕還有依仗他處,趙炅仍舊視為心腹,但倚重卻不似從前。
王侁自那日決心輔佐趙德昭之後,教趙德昭以“蔡代桃僵”之計避禍,暫且隱藏鋒芒,除了時常入宮請安之外便是深居簡出,暗中鼓動朝中臣僚擁戴投靠魏王趙廷美,在民間散步謠言,詐稱依據金匱之約,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趙光義當傳位於趙廷美,繼續兄終弟及之誓。汴梁城內本來有無數閑漢,這帝王家的八卦尤其刺激,開封府尹趙廷美的聲望越來越隆,竟似有當年趙光義的勢頭,很是吸引了一批朝官投效,就連趙炅昔日晉邸心腹,當朝平章事加兵部尚書盧多遜也和趙廷美勾勾搭搭。
而趙德昭則在慶幸官家的矛頭轉向的同時,暗地裏與石守信劉延讓等老將繼續聯係,等待時機。趙炅在高粱河之敗以都督前軍不力的罪名將西京留守石守信貶為崇信軍節度使,又因後陣險被契丹軍突破,致使官家陷入險地的緣由,將彰信軍節度使劉遇貶為宿州觀察使。但禁軍中盤根錯節的關係豈是一紙聖命便可鏟除的。王侁料定,東麵遼國與大宋已經結成死仇,西麵吳英雄自立之意昭彰,隻需再有幾次大敗,形勢便會逼迫趙炅啟用這些昔日宿將,到那時,也許會有一舉扭轉乾坤的時機。
“定難軍節度使蔡繼筠身故,其弟蔡繼奉自任留後,上表請封節度使,眾卿以為如何?”雖然腿上箭創已經痊愈,但每逢陰雨潮濕天氣仍然會惡痛不止,趙炅的臉色也一直如高粱河戰敗之後那般蒼白,臉頰也凹陷了下去,“還有,安西節度使吳英雄目無朝廷,擅自引軍迴到河西,吳英雄已經遣使向朝廷請罪,並願意每年進貢河西良馬五千匹,美玉三萬斤,眾卿以為如何處置?”
“陛下,安西軍跋扈已非一日,吳英雄乃竊據邊塞的賊子無疑,朝廷當派遣大軍討伐,以儆效尤。”樞密使曹彬道,他幾乎不再掩飾對吳英雄的惡感,特別是在官家隱隱鼓勵的情況下,“當下禁軍主力駐屯於滿城一線,以防備契丹軍南下報複朝廷對幽州之圍,可以支持蔡繼奉錢糧,命定難軍討伐安西,若是立功,便加封定難節度使,兼朔方節度使。”
“這個不妥當吧,蔡繼奉乃是蠻夷,焉能身兼兩鎮節度使,前朝安祿山之亂不就是因為如此而起麽?”趙普當即反對道。
曹彬沉聲道:“丞相此言差矣,本朝秉持守內虛外之策,朝廷精兵悍將歸於禁軍,雲集汴梁左近,不過授予那蔡繼奉一個虛銜罷了,待他定難軍與安西軍戰得兩敗俱傷,也好方便朝廷經製西北蠻部。眼下契丹人正厲兵秣馬欲入寇中原,讓蔡繼奉攻打靈州,也好牽製一下河西吳英雄。”
“荒唐,吳英雄已經向朝廷進貢稱臣,左右不過是希圖如同昔日吳越錢氏、定難蔡氏一般的地位罷了,朝廷正好借此機會將他穩住,待東麵事了再行經製西北,似曹樞密這般處置,隻怕那吳英雄不反也要反了。”趙普臉色一變道,“吳英雄據有河西隴右之地,壓製河湟青唐吐蕃,近來更又揮師西域的動向,隻需安撫與他,他自然不會與朝廷為敵,甚至可以為中原西麵屏障。陝西諸路頗受蠻族侵擾,自從安西軍建鎮,邊境遂寧,且商路重新暢通,人所稱道。若是依曹樞密之策,連年交兵,西北糜爛。即便戰勝,安西勢力退入西域,難道還要轉運糧餉支撐大軍去經略西域不成?太原與幽州之役已經將中原各州縣儲糧耗去不少,若再舉大軍,遠道西域,府庫無法支撐,隻好向民間增加稅負,必定海內虛耗,民怨沸騰,致使社稷不穩,給居心叵測之徒以可乘之機。這些後果,曹疏密使可曾考慮清楚應對之策?”
趙普新得官家倚重,更摸準了趙炅提防兄弟侄兒更勝過敵國外藩的心態,侃侃而談,曹彬心中憤恨,臉上卻隻能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無他,趙炅最恨諸將跋扈,如果說丞相偶爾意氣一下尚能優容,若是武臣失儀,那就要大失聖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