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梁左丘先生,倒是個有風骨的讀書人,蔡煜心中暗道,不免起了好奇之心,站起身形,不惜降尊紆貴對王堅和鄧偉兩人拱拱手道:“鄙人姓蔡,名嘉,字鍾隱,久仰左丘先生大名,不知兩位可否為吾引見?”他麵如冠玉,儼然是個飽學儒士,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別人便是裝也裝不來,王堅和鄧偉一見便不起疑,忙起身客氣相見,閑聊間王堅又挖苦那講話本的信口胡謅,令蔡煜大為高興,三人喝了一會兒茶便動身往鳴沙山下的沙州書院而去。


    來到沙州書院,通傳過後,鄧偉便徑自帶著蔡煜到書房拜訪。梁左丘與蔡煜皆是滿腹經綸的人,這一見如故,寒暄過後,都有恨晚之感,談詩論文之後,蔡煜見梁左丘桌案上擺著幾本書,看筆畫皆是那簡陋不堪地缺筆字,不由大為驚訝道:“聽聞左丘先生大力反對安西推行這缺筆字,指斥此乃飲鴆止渴,解一時之憂,留萬世之憾,為何還在看著些缺筆字的文集?”


    梁左丘比在嵐州之時多了幾分滄桑容色,但氣度卻更勝,他隨手拿起一本書,遞給蔡煜,道:“這缺筆字雖然簡陋,但大體還有原先的幾分模樣,鍾隱兄且先看看這本,再與吾品評一番。”蔡煜接過這書,看封麵上三字“元素論”,到有兩個字和原來一模一樣,便沉下心從頭翻閱。


    君子之交淡如水,梁左丘見他觀書,也自取了另外一本,時而翻閱,時而閉目沉思。


    蔡煜細觀那名為《元素論》,越看越是心驚,據書中所言,世間萬物皆是由七族一百一十八種元素所構,不但附上這些元素猶如階梯一樣的表格,還列舉了一些元素構造物體,以及元素互相反應改造物體的例子。與講點石成金的外丹道術頗有相通,但講得清楚明白,仿佛那作書的人親眼看到似地。看完此書,蔡煜釋卷歎道:“奇談怪論,這便是先生所言,迷人耳目的西域書吧?言之鑿鑿,不知是否真實。”


    梁左丘見他一目十行地讀完了西域書中最為艱深的《元素論》,暗讚一聲,沉聲道:“最近有人依著這《元素論》中的例子收集材料,變化物事皆如這書中所言,至少比那些金丹道士書實在些吧。”又指著桌上其它幾本書道:“安西派使節向西方求取書籍經卷後,便由吳英雄安排屬吏和書院逐一譯為漢字,其它的書皆是既有缺筆字,又有漢字版本,唯有這五本,吳英雄隻令刊刻缺筆字版本,暫不刊刻漢字版本,老夫雖然反對缺筆字,但細看過這五本書後,對他的這個決定,還是讚同的。”蔡煜仔細看那其它四本書的名字,分別是《天演論》、《邏輯學》、《辯證法》和《力學定律》。


    梁左丘指著那《天演論》道:“此書開宗明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望之與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似有相通,但作者生發出去的卻是去廉恥,尚功利,從禽獸的生存中悟出來的經世治國之道。”指著那《邏輯學》道:“此書講述的乃是形名之學,章句平實,義理甚深,屢見非難夫子之語,大概是戰國時形名家舊作流傳到西域,曆經演繹增刪,又流傳迴來的。”指著那《辯證法》道:“此書若是奸賊習之,足以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指著那《力學定律》道:“這是講述格物致知之學的。其中門道,吾和幾個門人驗證了一下,也還算是實在的。”


    蔡煜聽梁左丘介紹著那幾本書,不由奇道:“既是奇書,為何隻以缺筆字刊刻,而不廣為散播?”梁左丘歎道:“蔡兄,你是沒有讀過那《天演論》,其中文字當真觸目驚心。這半年來吾一直在研讀這幾部西域奇書,越思越覺得其中本質與聖人教化之道迥異,與修齊治平之理背道而馳。說一句‘以夷變夏’也不是故作聳人聽聞之語。”


    “自前朝變亂以來,中原板蕩,異族交相侵伐,中國之元氣大傷,禮崩樂壞。天下稍稍安定,契丹族卻又憑借著燕雲十六州成事,此誠數百年未有之變局,若是這五部奇書一同流入中原,迷人耳目,徒然擾亂中國人心,多生許多禍端。”


    “唯一之法,首先將不可使幾本書的影響擴大,然後遍邀當世名儒,去蕪存菁,去偽存真,將其納入吾華夏根本之學的體統,方可收他山之效。正是為此,吾才讚同吳英雄,將這五本西域奇書隻刊刻缺筆字本,使其影響局域在安西範圍之內,不使其在華夏腹心之地四處流傳。吾這些日子來將其中字句摘抄分寄儒林友人,邀請他們到沙州書院共同參詳。蔡兄才高八鬥,可願意共襄盛舉?”


    敦煌地處邊鄙,梁左丘好容易遇到一個滿腹詩書飽學之士,便起了留他在書院授徒之意。一番交談下來,這蔡鍾隱竟是儒道佛醫無一不曉,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即使在中原也是第一流的才子,在困惑如此人物怎會流落敦煌之外,挽留之心更切。在交談中蔡煜流露出對佛學的濃厚興趣,梁左丘便道:“書院靠近千佛岩,許多西來名僧在那處參禪悟道,閑暇時走動方便,那剛從天竺國歸來的繼從和尚與吾也相熟。”


    蔡煜在汴梁戰戰兢兢度過了四年,剛來到敦煌便遭無端折辱,又被那市井閑人形容得如同窩囊廢一般,內裏原本憋著一股不平之氣。梁左丘提出這整理西域學問的精華,開一代風氣的盛舉已叫他頗為心動。這批西域奇書雖與儒學背道而馳,但亦是博大精深的,若是整理的好了,影響當不亞於佛法進入中原。


    他在此地舉目無親,敦煌城裏莫說作詞,連聽得懂詞章的也沒有幾個,而留居書院中則可以時時談論經綸文章,閑暇時欣賞千佛岩曆代精美壁畫,尋訪高僧,這般愜意,仿佛在江南為帝時也不易得,這梁左丘先生又有與吳英雄相抗的風骨,蔡煜考慮了片刻,便點頭同意。


    花帽軍指揮使衙署內,桌案上展開著近來在西域立功的軍官名單,這是新任教戎軍指揮使柏盛派人送來的。張仲曜欲在裏麵挑選出使大食的隨從軍官,忽然,他的手指停在名單的顯眼位置,教戎軍百夫長蔡朗,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還是在那旁邊畫了一圈。


    “將軍,蔡煜留宿在沙州書院內,似有久居之意,如何處置?”一名承影營軍請示道。張仲曜抬起頭,思忖片刻,道:“先就近宿營吧,伴作是演練的樣子,迴頭吾找輜重營在書院旁邊搭建房舍,沙州書院本來也是個要緊之處。”那軍士領命而去,張仲曜放下毛筆,若有所思。桌案旁側堆得整整齊齊的五本西域奇書,正是吳英雄的手稿。這是吳英雄寓居汴梁無事時憑記憶所作,其中還夾雜了他對這些學識的評論和整理。卻繞了個大彎子,混雜在西域求取的經書中,而且嚴令不得泄露這書的出處。這事情都是當時隨扈在吳英雄身邊的張仲曜一手操辦,而這五本主公手書的大作,他便一直隨身攜帶著,無事時便翻閱領會其中的意旨。“每一本都足以使人名動天下,主公卻將這虛名決然拋卻。”想到此處,張仲曜便不由在心裏覺得吳英雄高深莫測,“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商鞅變法,車裂族滅,王莽妄稱新學,為天下笑,遺臭萬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