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張仲曜聽蔡煜推讓不受,心頭大石方放下一半,悄悄走開,招來軍士,囑咐道:“速速去請練銳軍蕭九將軍和教戎軍蔡斯將軍前來,就說主公這裏有十萬火急的大事!”見軍士備馬疾馳而去,方才又走迴靜室窗外探聽情形。
卻聽吳英雄沉聲道:“隻須國主願意,德自有安排,能令眾軍膺服。登基之前,國主隻需先和眾將領立下一個誓約,若非眾將議論合意通過,皇帝不得任意鎖拿在任或卸任的將領治罪,不得侵犯他們的私產,若是要征伐外國,需得眾軍校尉多數同意方可宣戰,若是要新添賦稅,需得護民官與眾校尉議論同意後方可實行。此外,皇帝高高在上,單單代表國家,享用臣民敬仰,由校尉們推舉出護國公,署理軍政事務,再由護國公在護民官中任命一位丞相,總理民政,每逢國家大事,國主隻需為護國公和丞相奏折添加玉璽便可。如此,將領、校尉以及代表百姓的護民官們心頭擔心都可消解,同心擁戴國主登基稱帝。”吳英雄先把大至的想法說了一遍,然後又仔細地向蔡煜解釋其考慮的各項製度來,最後又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萬民不可一日無主,趙氏竊據大位,並非真龍。前朝雖亡於奸賊之手,西域與關中心懷唐室的士民尚多,若是國主登基,日後這兩處便可少去許多征戰殺戮,也是做了一大善事。”
蔡煜初時尚且有些心動,但越聽吳英雄敘說,臉色越是發白,直到吳英雄說完,他注視著吳英雄頗為期冀的臉孔,冷冷問道:“這護國公與丞相官職,不知吳將軍屬意哪一個?”吳英雄不虞有它,也不謙虛,道:“吳某不才,長於統軍作戰,怠於理民,再加上將士擁戴,隻需做這護國公職位便好,諸將之中,蕭九、蔡斯與張仲曜三人心思縝密,曉暢律法,日後都是當得丞相的。”
他話音剛落,蔡煜卻站起身來沉聲道:“謝過吳將軍好意,唐室自有道統。將軍欲做曹孟德,恕重光不能為漢獻帝。”這話擲地有聲,說完便臉色嚴峻地看著吳英雄,直叫這在安西萬民擁戴,適才還在侃侃而談地安西節度使臉上淨是尷尬神色。吳英雄見蔡煜負手向壁而立,不欲與己再談論擁立之事,不由麵色尷尬,他沉默了一會兒,又道:“還有一事須得告知國主,昔日國主北狩,吾恐汴梁趙炅欲不利於周後,便尋友人在途中將她救下。”剛剛說到這裏,蔡煜後背已然忍不住抖動起來,雙拳緊握,喝道:“住口!”他轉過身來,全然失卻了平日裏溫文儒雅的模樣,麵上青筋暴起,怒視著吳英雄,直看得吳英雄不知所措,方才長歎了一口氣,道:“罷了,罷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她二人跟隨了你,未嚐不是好去處。”頹然坐到在地,垂頭從懷中摸出一張字條,遞給吳英雄,然後閉上雙目,麵色沉痛,低聲喃喃道:“真乃冤孽。娥皇,娥皇,可還恨吾負情麽?”
吳英雄聽不清他說些什麽,張開紙條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隻見白紙黑字寫道:“所謂伉儷情深,共同床枕於寢間,死同棺槨於墳下。孰料社稷變亂,以致勞燕分飛。今日破鏡難圓,想是三生緣盡。願周薇、黃雯兩位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更掃娥眉,另擇佳婿。解怨釋結,便莫相憎。伏願兩位娘子千秋萬歲。於時年月日蔡煜謹立放妻書一道。”
吳英雄拿著這字條,嘴張大得說不出話來,他想把這休書還給蔡煜,但裏麵明明白白還寫著黃雯的名字,想要分辨,卻不知從何說起,正在這時,張仲曜在外麵大聲敲門道:“主公,蕭九蔡斯兩位將軍求見,有重要軍情稟報。”外間敲門甚急,吳英雄無奈,隻得高聲道:“知道了。”躬身道:“國主,臣與國後實無苟且之事,願陛下察之!”蔡煜卻背對著他,一語不發。
吳英雄陰沉著臉推門而出,見蕭九、蔡斯、張仲曜三將已立在外麵,沉聲問道:“何事?”蕭九躬身秉道:“此處不是說話地方,還請主公移步迴節度使府再說。”吳英雄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蔡斯張仲曜二人,點了點頭,走出房門翻身上馬。
迴到節度使府,蕭九方才躬身秉道:“主公,伊州將吳在禮欲以前朝安西四鎮單立一軍,吾早已秉過,剛才吳在禮又派人來催促,說是希望早日得到主公欽賜軍號,以免士卒寒心。”蔡斯道:“吳在禮也告知吾,若是主公不早些欽賜軍號,隻怕有些西麵的軍屯就要被高昌迴鶻給拉過去了。”吳英雄臉色一凜,沉聲道:“他敢!”蔡斯道:“高昌迴鶻原本被吾兩軍壓製,近日得了西麵黑汗國之助,更由大食招募來了一批悍不畏死的兇徒,號稱要與於闐國與吾安西軍來場聖戰,這迴鶻人又囂張起來,吳在禮欲主公早定名分,也是情有可原。”吳英雄點點頭,沉聲道:“黑汗國終究是吾軍西麵大敵。那便告知吳在禮,前朝安西餘脈可以單立一軍,但必須同吾安西各軍一樣奉行推舉製,還有,十夫長以上軍官,必須輪流到吾龍牙軍來接受教習。”蕭九一愣,遲疑道:“主公,如此來,會不會使吳在禮心生忌憚。”
吳英雄剛剛在蔡煜那兒憋了一肚子火氣,聞言沉聲道:“他若是誠心歸順,便不須提防,否則,便如蜀營那般處置,對這些安西餘脈又有什麽好處?”蕭九與錦城營的關係頗深,聽吳英雄語中隱隱有斥責之意,便住口不言,吳英雄亦覺失言,頗為懊悔,拍拍他的肩頭以示歉意,沉聲道:“蕭將軍無怪吾亂發脾氣,勞煩告知吳在禮將軍,這些西域漢兵餘脈合成一軍,軍號便號稱胡楊,胡楊能活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胡楊軍之名,正堪這些前朝漢軍苦撐西域的功勳。”
蕭九與蔡斯都連連稱好,三將從指揮使府告辭出來,並不各自迴營,卻一同到了蕭九日常署理公事的州衙之內,麵色嚴峻地坐定之後,張仲曜方才歎道:“吾本知主公英雄蓋世,氣量恢弘,器宇博大,未料想主公竟然直追三代先賢,居然有讓國之節,真乃聖人。”蔡斯則道:“即便江南宗廟不保,主公尤以臣下之禮事之,其忠義節操,比之趙氏,何似天壤之別。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恭謹事商,其賢亦不過如此。吾等侍奉主公如此賢明的人物,真乃三生有幸!”
卻聽吳英雄沉聲道:“隻須國主願意,德自有安排,能令眾軍膺服。登基之前,國主隻需先和眾將領立下一個誓約,若非眾將議論合意通過,皇帝不得任意鎖拿在任或卸任的將領治罪,不得侵犯他們的私產,若是要征伐外國,需得眾軍校尉多數同意方可宣戰,若是要新添賦稅,需得護民官與眾校尉議論同意後方可實行。此外,皇帝高高在上,單單代表國家,享用臣民敬仰,由校尉們推舉出護國公,署理軍政事務,再由護國公在護民官中任命一位丞相,總理民政,每逢國家大事,國主隻需為護國公和丞相奏折添加玉璽便可。如此,將領、校尉以及代表百姓的護民官們心頭擔心都可消解,同心擁戴國主登基稱帝。”吳英雄先把大至的想法說了一遍,然後又仔細地向蔡煜解釋其考慮的各項製度來,最後又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萬民不可一日無主,趙氏竊據大位,並非真龍。前朝雖亡於奸賊之手,西域與關中心懷唐室的士民尚多,若是國主登基,日後這兩處便可少去許多征戰殺戮,也是做了一大善事。”
蔡煜初時尚且有些心動,但越聽吳英雄敘說,臉色越是發白,直到吳英雄說完,他注視著吳英雄頗為期冀的臉孔,冷冷問道:“這護國公與丞相官職,不知吳將軍屬意哪一個?”吳英雄不虞有它,也不謙虛,道:“吳某不才,長於統軍作戰,怠於理民,再加上將士擁戴,隻需做這護國公職位便好,諸將之中,蕭九、蔡斯與張仲曜三人心思縝密,曉暢律法,日後都是當得丞相的。”
他話音剛落,蔡煜卻站起身來沉聲道:“謝過吳將軍好意,唐室自有道統。將軍欲做曹孟德,恕重光不能為漢獻帝。”這話擲地有聲,說完便臉色嚴峻地看著吳英雄,直叫這在安西萬民擁戴,適才還在侃侃而談地安西節度使臉上淨是尷尬神色。吳英雄見蔡煜負手向壁而立,不欲與己再談論擁立之事,不由麵色尷尬,他沉默了一會兒,又道:“還有一事須得告知國主,昔日國主北狩,吾恐汴梁趙炅欲不利於周後,便尋友人在途中將她救下。”剛剛說到這裏,蔡煜後背已然忍不住抖動起來,雙拳緊握,喝道:“住口!”他轉過身來,全然失卻了平日裏溫文儒雅的模樣,麵上青筋暴起,怒視著吳英雄,直看得吳英雄不知所措,方才長歎了一口氣,道:“罷了,罷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她二人跟隨了你,未嚐不是好去處。”頹然坐到在地,垂頭從懷中摸出一張字條,遞給吳英雄,然後閉上雙目,麵色沉痛,低聲喃喃道:“真乃冤孽。娥皇,娥皇,可還恨吾負情麽?”
吳英雄聽不清他說些什麽,張開紙條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隻見白紙黑字寫道:“所謂伉儷情深,共同床枕於寢間,死同棺槨於墳下。孰料社稷變亂,以致勞燕分飛。今日破鏡難圓,想是三生緣盡。願周薇、黃雯兩位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更掃娥眉,另擇佳婿。解怨釋結,便莫相憎。伏願兩位娘子千秋萬歲。於時年月日蔡煜謹立放妻書一道。”
吳英雄拿著這字條,嘴張大得說不出話來,他想把這休書還給蔡煜,但裏麵明明白白還寫著黃雯的名字,想要分辨,卻不知從何說起,正在這時,張仲曜在外麵大聲敲門道:“主公,蕭九蔡斯兩位將軍求見,有重要軍情稟報。”外間敲門甚急,吳英雄無奈,隻得高聲道:“知道了。”躬身道:“國主,臣與國後實無苟且之事,願陛下察之!”蔡煜卻背對著他,一語不發。
吳英雄陰沉著臉推門而出,見蕭九、蔡斯、張仲曜三將已立在外麵,沉聲問道:“何事?”蕭九躬身秉道:“此處不是說話地方,還請主公移步迴節度使府再說。”吳英雄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蔡斯張仲曜二人,點了點頭,走出房門翻身上馬。
迴到節度使府,蕭九方才躬身秉道:“主公,伊州將吳在禮欲以前朝安西四鎮單立一軍,吾早已秉過,剛才吳在禮又派人來催促,說是希望早日得到主公欽賜軍號,以免士卒寒心。”蔡斯道:“吳在禮也告知吾,若是主公不早些欽賜軍號,隻怕有些西麵的軍屯就要被高昌迴鶻給拉過去了。”吳英雄臉色一凜,沉聲道:“他敢!”蔡斯道:“高昌迴鶻原本被吾兩軍壓製,近日得了西麵黑汗國之助,更由大食招募來了一批悍不畏死的兇徒,號稱要與於闐國與吾安西軍來場聖戰,這迴鶻人又囂張起來,吳在禮欲主公早定名分,也是情有可原。”吳英雄點點頭,沉聲道:“黑汗國終究是吾軍西麵大敵。那便告知吳在禮,前朝安西餘脈可以單立一軍,但必須同吾安西各軍一樣奉行推舉製,還有,十夫長以上軍官,必須輪流到吾龍牙軍來接受教習。”蕭九一愣,遲疑道:“主公,如此來,會不會使吳在禮心生忌憚。”
吳英雄剛剛在蔡煜那兒憋了一肚子火氣,聞言沉聲道:“他若是誠心歸順,便不須提防,否則,便如蜀營那般處置,對這些安西餘脈又有什麽好處?”蕭九與錦城營的關係頗深,聽吳英雄語中隱隱有斥責之意,便住口不言,吳英雄亦覺失言,頗為懊悔,拍拍他的肩頭以示歉意,沉聲道:“蕭將軍無怪吾亂發脾氣,勞煩告知吳在禮將軍,這些西域漢兵餘脈合成一軍,軍號便號稱胡楊,胡楊能活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胡楊軍之名,正堪這些前朝漢軍苦撐西域的功勳。”
蕭九與蔡斯都連連稱好,三將從指揮使府告辭出來,並不各自迴營,卻一同到了蕭九日常署理公事的州衙之內,麵色嚴峻地坐定之後,張仲曜方才歎道:“吾本知主公英雄蓋世,氣量恢弘,器宇博大,未料想主公竟然直追三代先賢,居然有讓國之節,真乃聖人。”蔡斯則道:“即便江南宗廟不保,主公尤以臣下之禮事之,其忠義節操,比之趙氏,何似天壤之別。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恭謹事商,其賢亦不過如此。吾等侍奉主公如此賢明的人物,真乃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