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眾寡懸殊,後路被斷,張仲曜道:“為今之計,隻有吾領步卒堵截敵軍,大人領騎兵向南突圍而去,事不宜遲,請大人決斷!”百夫長以上眾將一齊躬身道:“請大人決斷!”吳英雄環視周圍眾將帶著希冀的臉色,搖搖頭,沉聲道:“吾豈是是舍棄同袍,獨自求生之輩!”他躍下戰馬,將馬鞍旁邊掛著的陌刀解下來,馬韁交給旁邊的張仲曜,高聲喝道:“今日死地,死地則戰,蔡冉帶膘騎兵斷後,吾帶陌刀手和刀盾手、弓弩手居中策應,仲曜統領重騎為先鋒,全軍向南突進!”說完合上頭盔上的麵罩,大步朝牙軍營中的陌刀手走去。牙軍營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一百五十名步卒中,有五十弓弩手,五十長槍手,三十刀盾手,二十陌刀手,一百五十名騎軍中,有七十驃騎,五十遊騎,三十重騎。吳英雄軍令一下,全軍迅速變換陣型,以重騎為箭頭,陌刀手和刀盾手隨後,蔡冉則帶領驃騎兵在全軍最後。


    曹翰見吳英雄轉軍向南,嘴角牽起,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命虎捷軍前陣保持密集的隊形緩緩前進,免得被驃騎衝陣。他早已在南麵安排下近兩千虎捷軍合圍過來,所謂一力降十巧,隻以正兵合力,不管吳英雄如何變陣,安西軍如何善戰,也要被壓為齏粉。


    張仲曜帶領著三十重騎,列了一個鋒矢陣。前方密密層層而來虎捷軍步卒,無窮無盡的從南麵的街麵上湧來。但是,張仲曜卻沒有絲毫猶豫,端起馬槊,大聲喝道:“牙軍營,隨吾前衝,穿透敵陣!”腿猛夾馬腹,那河西戰馬仿佛也感受到主人視死如歸的心意,奮蹄奔跑,朝前衝去。


    此刻,更南麵的大明城門緩緩打開,扶老攜幼的百姓還來不及湧入城內避難,便有近千騎兵從城中飛馳而出,建雄軍衙內楊延昭帶領騎兵沿著大街往北馳去,隻用了片刻便奔到虎捷軍的陣勢之前,遙遙看見安西旗幟,楊延昭大聲喝道:“隨吾衝破敵陣!”他輕舒猿臂,一杆白纓大槍若靈蛇吐信,巨蟒翻身,話音未落,一名不暇反應的虎捷軍軍卒被槍尖挑上半空,慘叫聲隻有一半,便重重砸在街旁厚實的土牆上沒了聲息。


    “朝廷大軍新破遼師於石嶺關,又取太原,兩戰皆勝,乘此破竹之勢,急襲幽州,十九能下。”殿前都虞侯崔翰話音剛落,趙炅還未出聲,便有宦官進來,將三份奏折交給趙炅禦覽。趙炅翻開折片,皺著眉頭看完之後,將那奏折擱在麵前桌案上,破口罵道:“混賬。”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見天子發怒,崔翰忙躬身道:“陛下息怒,保重龍體!”趙炅將折片遞給他看,沉聲道:“劉繼業建雄軍據守城南大明城不願降,曹翰原準備把建雄軍眷屬押至兩軍陣前,誰知吳英雄與劉繼業有舊,見狀阻止,安西軍和虎捷軍居然在大明城北麵對峙起來。”


    曹翰在奏折中彈劾吳英雄勾結太原,陰謀作亂,吳英雄則彈劾曹翰大索民間,擄掠婦女,兩邊在奏折中都言辭激烈。虎捷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安西軍列陣背靠著劉繼業據守的大明城,雖然並未入城,卻有著強援,在安西軍軍陣和大明城之間,還有近萬因為城中動蕩而逃到此處避禍,希圖借助楊家威名逃過一劫的太原百姓。


    行營製置使潘美得知消息,立刻點起近萬控鶴軍趕往彈壓,並且又寫了一份奏折給趙炅,說明了他打聽到的情況。潘美原先雖然曾經與吳英雄有怨,但金陵屠城之役卻是給曹彬狠狠地擺了一道,因此對曹氏心結更深,他的奏折雖然是客觀敘述口氣,卻隱隱對吳英雄有所偏向。更指出若是曹翰強行攻打吳英雄和劉繼業,傷及聚集在大明城北麵避禍的近萬百姓,這就和亂軍四散在城中禍害百姓的性質迥然不同了,傳揚出去,將有損官家仁愛賢德的聲譽。


    崔翰一目十行地看完奏折。他乃軍中宿將,因演練陣法極佳,趙炅即位以後對他大家重用,官至殿前都虞侯,眼下統領著北征禦營。崔翰自量,自己與曹翰、潘美等太祖舊將不同,也和趙炅從晉邸中拔擢的高瓊、王超等舊人不同。看完奏折後,頗斟酌了一番,方才緩緩秉道:“曹將軍體恤士卒傷亡,將敵軍眷屬驅至陣前迫降,情有可原。況且,依著軍中舊例,將士們不惜性命攻下了城池,放肆一番,強幾個婦人,也是有的。太原民風彪悍,屢次抗拒朝廷大軍,亦當好生懲戒一番。”


    崔翰講到此處,見趙炅麵沉似水,不置可否,便將話鋒一轉道:“隻是經略幽燕事關重大,眼下劉繼業尚且據守南城不降,粗粗點驗,北漢殘兵尚有三萬餘,若是安撫不當,必生騷動,強行壓製,又恐怕會延緩朝廷大軍轉攻幽燕的時機。”說到這裏,見趙炅緩緩點頭,崔翰見頗中聖意,便接著道:“眼下遼國不虞我朝有收複幽燕之心,重鎮幽州守城的主力隻得漢兵一萬八千人,原本屯駐在幽雲一帶,不歸南京留守韓德讓統禦的皮室軍在石嶺關損失慘重,直到現在也不見上京方麵加以補充,此誠千載難逢之機也。”


    “常言道氣可鼓不可泄,朝廷大軍正是氣勢如虹的時候,若是放任將士們在城內遊蕩,恐怕用不了多久,士氣便泄了,軍卒有了劫掠的資財,總想著迴京過好日子,便不肯出力作戰。正可借著此事,曉諭各部嚴整部屬,準備揮師幽燕。”崔翰言罷,趙炅點點頭,笑道:“朝中宿將,無如崔卿者。”


    崔翰退下後,趙炅臉色微變,伸手將桌案上的奏折拿起來,將潘美所述,近萬太原百姓聚集在劉繼業據守的南城外避禍的一段又看了數遍,沉吟道:“楊家在代北根基深厚,家將眾多,死士為用。劉繼業向稱無敵。這都罷了,居然還如此深得人心。”他沉吟半晌,對旁邊恭敬侍立著的一人道:“劉繼元都降了,劉繼業仍不降,又和安西節度使吳英雄結好。侯卿,你怎麽看?”


    他身旁站的那左班殿直本姓侯莫吳,名利用,原本是乃汴梁城中一個遊方道士,號稱能點石成金,得了樞密承旨吳從信的舉薦,被趙炅封了個殿直的散官帶在身邊。官家嫌叫他的姓氏侯莫吳三個字太過麻煩,便一概都隻叫第一個字,侯莫吳利用則視之為官家對自己特別的寵幸,頗有些沾沾自喜,一聽趙炅發問,立刻拿出了十分精神,答道:“陛下,似這等手握兵符的武臣收買人心,最是要小心提放。臣白日望氣,太原城南有黑雲聚集,如大蛇潛伏一般,隱隱間似有龍形,當是應在這劉繼業身上。”


    趙炅原本有些想法,聽侯莫吳利用煞有介事地這麽一說,更是打起精神,問道:“當真如此?這太原城頭的王氣不是劉繼元的麽?”他自即位前便篤信神術,結交了不少方士,這侯莫吳利用頗懂得幾手幻術,趙炅一試之下便認為是個有真本事的道人,又聽他專精望氣之術,此番征伐太原經略幽燕正用得上,便帶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逆襲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煲仔飯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煲仔飯11並收藏異界逆襲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