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城頭上北漢兵快速圍住了宋軍登城的狹小地段,不斷有被殺死的禁軍屍體拋下成來,郭萬超扣在手中的預備隊漢軍比普通城上軍兵更為訓練有素,在沈開的指揮下,精銳牙兵徑直貼上數量稀少的登城宋軍,幾個合攻一個。大量的其他漢兵則用帶著鐵鉤的拒杆將宋軍搭上城頭的雲梯遠遠地撐開了去,此刻宋軍忌憚著城頭有大量袍澤,不敢朝著這段城牆釋放石彈,正利於漢兵幾十個合作一隊,齊聲唿喊著號子,把沉重地雲梯一架接一架推倒在地。可憐雲梯上滿是控鶴軍死士,連敵軍的麵也沒見到,便摔得血肉模糊。
趙炅城頭上的宋軍越戰越少,不斷有死屍墜下,再戰下去,登城的百十個禁軍勇士便要全數交代在太原城頭,左右兩手緊緊握拳,最後長歎一聲,道:“罷了,來日再戰,鳴金收兵。叫城頭勇士退下來吧。”話音落下,旗牌官便命軍卒敲響金鑼,城頭上饒自苦苦撐持著的禁軍終於鬆了一口氣,且戰且退,退下了十數人,但最終斷後的幾名虎捷軍卻被蜂擁而上的北漢兵斬成數段,丟下城牆。趙炅直看得頭上青筋暴起,雙目圓睜,喝道:“弩陣何在?快放箭,射死這夥兇徒!”此刻宋軍弩陣的箭矢也終於補充了上來,又是萬箭齊發,城牆上不及躲避的北漢兵死傷無數。
宋軍攻上城頭又被打了下來,士氣已泄,當日便不再攻城,趙炅傳令當先登上太原城頭的勇士無需解甲,即刻前來見駕,他要親自褒揚。天武軍校荊嗣奉召,不暇裹傷便禦前見駕,遙遙望見官家頭戴珠冕,身著黃袍,便強忍疼痛拜倒在地,口稱萬歲。趙炅見他左右小腿的脛甲尚且各插著兩支箭,左手血肉模糊,似乎是被石炮誤中,渾身都是鮮血,心中頓時起來愛惜之意,動容起身,歎道:“有荊卿這等勇士,乃國家之福。”又轉頭對管轄著天武軍的殿前都虞侯崔翰道:“如此忠心赤膽的勇士,不可薄待了他。”崔翰唯唯遵令,又道:“陛下天威感懷,是故將士們奮不顧身。”
趙炅將荊嗣好言寬慰一番,欽賜傷藥,命衛士將他帶了下去,沉聲對帳內道:“前朝丞相王樸言,並州乃必死之寇,不易征伐,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朝廷禁軍雖然奮身報國,不惜性命,但禁軍選練不易,若是強行攻城,折損必大,眾卿有何良策可此堅城?”他顧慮著攻下太原後立刻要轉攻幽燕,是以不欲在太原城下折損太多軍馬。
諸將正思索間,潘美出列秉道:“可征發河東民夫,環繞太原四周修築長堤,決汾水灌城。”見官家似有猶豫,潘美道:“先帝征伐河東時,亦曾決汾水浸泡城牆,撤軍之後,城牆受烈日暴曬,頓時崩塌,若官家不忍水淹滿城百姓,可依照此法,毀了太原城牆。且看河東兇寇,如何以堅城自恃。”
曹翰在旁道:“城中哪裏還有百姓,劉繼元將拿得動兵刃的男丁都已征召入軍了。”他頓了一頓,又道:“隻是灌城之法耗費時日,“他抬頭瞥見趙炅臉色似有所動,又道,”為了防止城中軍兵有餘力衝出來毀壞長堤,須得一邊發力攻打城池,一邊修築長提,城內軍兵眼見我軍修築大堤,城牆早晚不保,必無鬥誌,也許大堤還未修築成功,這城池便先給打下來了。”
趙炅征詢曹彬、崔翰等大將意見,盡皆讚同潘曹之說,禁軍大將幾乎都參加過前幾次攻打太原的戰鬥,對於攻城的艱難知之甚深,於是,便定下了一邊發民夫修堤決汾水灌城,一邊攻打太原四麵城牆的計策。
安西節度使吳英雄迴到營帳中,一邊將盔甲解脫,一邊聽張仲曜稟報道:“於伏將軍率兩千白羽軍已經渡過黃河,不過夏州衙內蔡繼奉不欲與北漢軍交戰,自損實力,隻一味放任軍兵在黃河東岸各州府劫掠百姓。”
自從禁軍主力從汴梁開拔之後,吳英雄與安西軍各部一度中斷的聯係又有所恢複,承影營軍士來自朝廷邊鎮精銳,在禁軍中亦有人脈,大軍一動,各部交錯行進,總有渠道向吳英雄稟報請示各種情勢。
吳英雄笑道:“見小利而亡命,幹大事而惜身,用在這蔡繼奉身上再合適不過。如此小肚雞腸,畏畏縮縮,怎能成事?比之蔡繼遷遠遠不及,對了,蔡繼遷可有消息?”
此時夏州蔡氏叔侄當中的翹楚大都各掌一州,蔡繼遷不過在羌族藩部中有不低的人望罷了,還隱隱為他的叔叔哥哥所排斥不齒,張仲曜一直不明白吳英雄為何如此重視蔡繼遷,隻是安西軍的將軍大都對吳英雄有一種盲目的信任,有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是無足輕重,但後來的事實卻證明,吳英雄信手布下閑子,卻往往能相互唿應,最終卻有大用。
“蔡繼遷自從上次在草原上被辛將軍擊破後,鐵鷂子損失了很多,加上受到其他蔡氏族人的猜忌,實力已大不如前,不過他還經常出沒在地斤澤中,接好羌人部落,但與白羽軍的聲勢卻無法相比。”張仲曜沉吟著說道,按照於伏仁軌的說法,地斤澤如今日益控製在白羽軍的掌中,蔡繼遷頻繁出沒於地斤澤,假以時日,必有機會將他除去。於伏仁軌從吳英雄的指示中感到了吳英雄對蔡繼遷極深的忌憚,按照這時代的習慣,斬草除根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因此他也不遺餘力地派出軍中細作查探蔡繼遷的行蹤。
吳英雄抿了一口茶,聽出於伏仁軌與張仲曜的言外之意,沉聲道:“告知白羽軍,定難節度使蔡繼筠若是身故,蔡繼奉必有動作,屆時夏州大亂,如有機會解決蔡繼遷,便不須猶豫。”張仲曜點點頭,吳英雄還是首次針對敵人首領下達格殺令,可見他對蔡繼遷的不放心。就吳英雄而言,這蔡繼遷在曆史上的表現確實太過出色,倒不是他的統軍能力和勢力有多麽厲害,而是這個人對黨項羌部的感召力,簡直就是後世精神領袖一類的人物,此後屢次逃脫宋軍的追殺,運氣猶如打不死的小強,所以當得趁他羽翼尚未豐滿,黨項羌各部尚未完全受他蠱惑的時機,及早除去。隻是現在夏州名義上都奉蔡繼筠為主,若是白羽軍殺了他的弟弟,激怒蔡繼筠,恐怕招致蔡氏各部聯手來攻,最終無法再立足定難五州。
趙炅城頭上的宋軍越戰越少,不斷有死屍墜下,再戰下去,登城的百十個禁軍勇士便要全數交代在太原城頭,左右兩手緊緊握拳,最後長歎一聲,道:“罷了,來日再戰,鳴金收兵。叫城頭勇士退下來吧。”話音落下,旗牌官便命軍卒敲響金鑼,城頭上饒自苦苦撐持著的禁軍終於鬆了一口氣,且戰且退,退下了十數人,但最終斷後的幾名虎捷軍卻被蜂擁而上的北漢兵斬成數段,丟下城牆。趙炅直看得頭上青筋暴起,雙目圓睜,喝道:“弩陣何在?快放箭,射死這夥兇徒!”此刻宋軍弩陣的箭矢也終於補充了上來,又是萬箭齊發,城牆上不及躲避的北漢兵死傷無數。
宋軍攻上城頭又被打了下來,士氣已泄,當日便不再攻城,趙炅傳令當先登上太原城頭的勇士無需解甲,即刻前來見駕,他要親自褒揚。天武軍校荊嗣奉召,不暇裹傷便禦前見駕,遙遙望見官家頭戴珠冕,身著黃袍,便強忍疼痛拜倒在地,口稱萬歲。趙炅見他左右小腿的脛甲尚且各插著兩支箭,左手血肉模糊,似乎是被石炮誤中,渾身都是鮮血,心中頓時起來愛惜之意,動容起身,歎道:“有荊卿這等勇士,乃國家之福。”又轉頭對管轄著天武軍的殿前都虞侯崔翰道:“如此忠心赤膽的勇士,不可薄待了他。”崔翰唯唯遵令,又道:“陛下天威感懷,是故將士們奮不顧身。”
趙炅將荊嗣好言寬慰一番,欽賜傷藥,命衛士將他帶了下去,沉聲對帳內道:“前朝丞相王樸言,並州乃必死之寇,不易征伐,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朝廷禁軍雖然奮身報國,不惜性命,但禁軍選練不易,若是強行攻城,折損必大,眾卿有何良策可此堅城?”他顧慮著攻下太原後立刻要轉攻幽燕,是以不欲在太原城下折損太多軍馬。
諸將正思索間,潘美出列秉道:“可征發河東民夫,環繞太原四周修築長堤,決汾水灌城。”見官家似有猶豫,潘美道:“先帝征伐河東時,亦曾決汾水浸泡城牆,撤軍之後,城牆受烈日暴曬,頓時崩塌,若官家不忍水淹滿城百姓,可依照此法,毀了太原城牆。且看河東兇寇,如何以堅城自恃。”
曹翰在旁道:“城中哪裏還有百姓,劉繼元將拿得動兵刃的男丁都已征召入軍了。”他頓了一頓,又道:“隻是灌城之法耗費時日,“他抬頭瞥見趙炅臉色似有所動,又道,”為了防止城中軍兵有餘力衝出來毀壞長堤,須得一邊發力攻打城池,一邊修築長提,城內軍兵眼見我軍修築大堤,城牆早晚不保,必無鬥誌,也許大堤還未修築成功,這城池便先給打下來了。”
趙炅征詢曹彬、崔翰等大將意見,盡皆讚同潘曹之說,禁軍大將幾乎都參加過前幾次攻打太原的戰鬥,對於攻城的艱難知之甚深,於是,便定下了一邊發民夫修堤決汾水灌城,一邊攻打太原四麵城牆的計策。
安西節度使吳英雄迴到營帳中,一邊將盔甲解脫,一邊聽張仲曜稟報道:“於伏將軍率兩千白羽軍已經渡過黃河,不過夏州衙內蔡繼奉不欲與北漢軍交戰,自損實力,隻一味放任軍兵在黃河東岸各州府劫掠百姓。”
自從禁軍主力從汴梁開拔之後,吳英雄與安西軍各部一度中斷的聯係又有所恢複,承影營軍士來自朝廷邊鎮精銳,在禁軍中亦有人脈,大軍一動,各部交錯行進,總有渠道向吳英雄稟報請示各種情勢。
吳英雄笑道:“見小利而亡命,幹大事而惜身,用在這蔡繼奉身上再合適不過。如此小肚雞腸,畏畏縮縮,怎能成事?比之蔡繼遷遠遠不及,對了,蔡繼遷可有消息?”
此時夏州蔡氏叔侄當中的翹楚大都各掌一州,蔡繼遷不過在羌族藩部中有不低的人望罷了,還隱隱為他的叔叔哥哥所排斥不齒,張仲曜一直不明白吳英雄為何如此重視蔡繼遷,隻是安西軍的將軍大都對吳英雄有一種盲目的信任,有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是無足輕重,但後來的事實卻證明,吳英雄信手布下閑子,卻往往能相互唿應,最終卻有大用。
“蔡繼遷自從上次在草原上被辛將軍擊破後,鐵鷂子損失了很多,加上受到其他蔡氏族人的猜忌,實力已大不如前,不過他還經常出沒在地斤澤中,接好羌人部落,但與白羽軍的聲勢卻無法相比。”張仲曜沉吟著說道,按照於伏仁軌的說法,地斤澤如今日益控製在白羽軍的掌中,蔡繼遷頻繁出沒於地斤澤,假以時日,必有機會將他除去。於伏仁軌從吳英雄的指示中感到了吳英雄對蔡繼遷極深的忌憚,按照這時代的習慣,斬草除根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因此他也不遺餘力地派出軍中細作查探蔡繼遷的行蹤。
吳英雄抿了一口茶,聽出於伏仁軌與張仲曜的言外之意,沉聲道:“告知白羽軍,定難節度使蔡繼筠若是身故,蔡繼奉必有動作,屆時夏州大亂,如有機會解決蔡繼遷,便不須猶豫。”張仲曜點點頭,吳英雄還是首次針對敵人首領下達格殺令,可見他對蔡繼遷的不放心。就吳英雄而言,這蔡繼遷在曆史上的表現確實太過出色,倒不是他的統軍能力和勢力有多麽厲害,而是這個人對黨項羌部的感召力,簡直就是後世精神領袖一類的人物,此後屢次逃脫宋軍的追殺,運氣猶如打不死的小強,所以當得趁他羽翼尚未豐滿,黨項羌各部尚未完全受他蠱惑的時機,及早除去。隻是現在夏州名義上都奉蔡繼筠為主,若是白羽軍殺了他的弟弟,激怒蔡繼筠,恐怕招致蔡氏各部聯手來攻,最終無法再立足定難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