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代漢皇乃是被刺客所殺,現在晉陽宮禁分外森嚴,眾漢皇親信大臣在城門口也得讓禁軍士卒檢視一番,方能移步入內。
漢皇劉繼元身形不高,顯得頗為敦實,嘴唇和下巴上留著濃密的棕色胡須,眼眶深陷,目光犀利如鷹隼一般,一見眾位大臣在殿中落座,便開聲道:“領侍衛親軍都虞侯,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又來上書,為投效的吳英雄說項。諸卿可有計議?”
原來吐渾軍指揮使衛倜自從出使南方受傷歸來後,傷勢一直沒有好轉,反而日漸嚴重,雖然強撐著等到吳英雄等人率軍來投,但沒有多久便與世長辭。因為北漢上下都擔憂宋庭掃滅南唐後兵鋒北轉,害怕如果明目張膽的收留南唐大將會激怒宋庭,但如果將吳英雄等人交給宋庭又寒了將士之心,失了銳氣,君臣上下計議不決,便讓吳英雄和他的四千士卒暫時停留邊境,照著四千人頭按月接濟糧食衣物等補給。
哪想大臣們各懷心思,這一耽擱便是三個月之久,衛倜已然不在,更無人為吳英雄等人出頭,唯有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不斷上書,請求朝廷妥善安置吳英雄等人,不管是北拒胡人,西防黨項還是東抗大宋,北漢軍力捉襟見肘,太需要這隻精兵了。
“國主萬萬不可收留此等叛降之臣,激怒宋室來伐啊!”丞相郭無為大聲諫言,他向來主張對宋議和,豈能同意此等觸怒天朝的行動。
大內都點檢宦官衛德貴本來對吳英雄所部如何安排持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但他與郭無為明爭暗鬥多年,郭無為反對什麽,衛德貴必定支持,反之亦然。因此陰測測道:“眼下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郭相要陷陛下於不義,令天下英雄對大漢寒心麽?”
郭無為被他搶白,勃然作色,正待發怒,向來遊走於郭無為與衛德貴之間,從不表明態度的侍衛親軍都虞候範超卻拱手道:“吳英雄原是故衛倜將軍麾下吐渾軍都虞侯,吐渾軍均是桀驁不馴的亡命之徒,衛將軍故去後,失了壓製,已經趕走了好幾任朝廷任命指揮使。眼下朝廷無力討伐,吳英雄所部千裏行軍,汰弱留強,皆是精悍之卒,不如命他接任吐渾軍指揮使,若是他壓服不了吐渾軍那幫悍卒,是他沒本事,就算他能收服吐渾軍,也總好過讓那幫亡命之徒自己推舉軍指揮使。”
“糊塗,吳英雄勇過潘曹,所率士卒皆是精悍猛士,再讓他收服吐渾,將來誰能製之?”丞相郭無為雙目圓睜,大聲反對。
衛德貴難得被範超支持一迴,哪能不投桃報蔡,嗤笑一聲道:“丞相此言謬矣,吐渾軍雖然強悍,不過三千騎兵,那吳英雄所率部屬也不過四千,總共才得七千兵馬,能做得什麽大亂,再說了,嵐州地方貧瘠,北接契丹,西接府州折氏和夏州黨項拓跋氏,乃四戰之地,啃沙土,打苦仗,隻怕哪個月糧餉不濟都會激起兵變,他拿什麽叛亂?”
劉繼元聞言微微點頭,他不甘心投降趙宋,吳英雄這樣的悍將勁卒,他是從心底裏想收為己用的,隻不過一直怕觸怒大宋而猶豫而已。眼下宋人國殤,新君即位不動刀兵,倒是個吃下這股實力的好時機。當即擺手製止了還待說話的丞相郭無為,傳旨命吳英雄前來太原晉見,他要親自任命他為吐渾軍指揮使,順便見一見這個據說連曹彬侄兒都敢殺掉的莽夫。
晉陽,始建於公元前五百年,即使是唐代,它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古城。
作為屏蔽中原的雄城,,一千五百年來,每一個朝代都對將它的城牆加高加長,惟有如此,中原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晉陽的城牆,初起時周長四裏,高四丈,牆厚一丈,七百年後,西晉並州刺史將它擴為周長二十七裏的大城,南北朝時成為北齊的都城,北齊皇室在晉陽修築了無數的宮殿樓宇,著實將它變成了一座輝煌的都市。晉陽從此成為帝王基業,蔡淵據此反隋,唐代晉陽被定為北都,又稱北京,與東都洛陽、西京長安齊名,名將蔡積再次擴建晉陽,在汾河之東修築了和西岸老城同樣大小的姊妹城,雙城隔河相望,互為犄角。武後又將兩座城池連為一體,最終修築成展現在吳英雄眼前這座東西長十二裏,南北寬八裏,周長四十餘裏,汾河穿城而過,有城門二十四座的雄城。
當晉陽高大的城頭浮現在地平線上方,吳英雄著實被驚呆了。
“晉陽用武之地,足食足兵,真乃天授的帝王基業啊。”策馬在旁的牙軍校尉蔡斯感歎道,想起大唐名臣劉文靜勸高祖蔡淵起兵反隋,重要理由便是晉陽城高大險要,三晉士卒彪悍,糧食充足。世事難兩全,險要的城池往往土地貧瘠,人民稀少,而土地肥沃,人民眾多之地往往又難以據守,偏偏晉陽竟然數美兼具,乃是天下獨一無二的雄城。
吳英雄帶著左軍統禦辛古、牙軍校尉蔡斯一起前來覲見漢國皇帝劉繼元,隨行隻有二十親衛。為求繼任吐渾軍指揮使,吳英雄早派蔡斯到晉陽打點重臣,特別向宣徽使範超和大內都點檢衛德貴各行賄十萬貫。劉繼元傳下的聖旨雖然隻讓他到晉陽覲見聽命,其它語焉不詳,可範衛二人早派家將向他通報了漢皇任命他為吐渾軍指揮使的消息。
“可笑這幫奸賊居然還指望借大人之手收拾我吐渾子弟,卻沒想兄弟們都盼著大人早日往嵐州相見。”燕四郎是吳英雄早在蜀中時便見過的,衛倜去世前派他帶著五十吐渾牙兵在黃河岸邊等候吳英雄等人的消息,吳英雄東渡黃河後,燕四郎一見麵便向他稟報了衛倜希望吳英雄接掌吐渾軍的遺願。
衛倜故去前,召集軍中宿將,交代將指揮使大位傳與吳英雄。這一年多來,吳英雄率部在江南連挫潘美、曹彬,更陣斬錢王,聲名遠播。因為衛倜早任命他為吐渾都虞侯,是以聽到這些戰績之時,曾隨衛倜出使蜀中的吐渾軍軍將也深感與有榮焉,更羨慕辛古因為追隨吳英雄,僅僅一年多便由契丹人都頭而官至副指揮使。吐渾軍中本多胡人和胡漢雜種,盡是粗鄙不文之輩,不服管束的滿地都是,但自認能做軍指揮使的倒還沒有,眾軍將見吳英雄並不以辛古是異族而疏遠,又是出身本軍的,因此麵對衛倜的遺命,都俯首聽命。衛倜故去後,幾個校尉各自約束本部,商量決定派出和吳英雄相識的燕四郎前往相迎滯留在隰州邊境黃河岸邊永和關的新指揮使。
初來乍到,吳英雄不欲以擅掌吐渾軍觸怒漢皇,方派蔡斯帶著金銀到晉陽上下打點,其間吐渾軍趕走了好幾任朝廷任命的指揮使,直到近日終於得到了將要接任的消息。
看到晉陽城頭的時候其實離城門還有段距離,天色尚早,眾人也不急著進城,放緩坐騎,吳英雄開始悠閑地打量起官道上匆匆來往的人群。
晉中尚武,民風彪悍,女子尚節,街來來往往的多是男子,挎著腰刀著軍服的士卒隨處可見,雖然衣衫簡陋,麵目粗豪,許多人拇指和食指之間有厚厚的胼胝,顯是時常練習射箭所致。
街道兩旁的攤販多賣些炊餅熱湯之類,吳英雄等人風塵仆仆一路趕來,走到晉陽城門口倒覺得腹饑口渴了,便尋一處茶攤,將坐騎拴在道旁的柳樹上,二十幾個人坐了五張桌子,叫茶博士給每桌都來壺熱茶,切五斤羊肉,外加一人一碗熱唿唿的湯餅,打算先歇個腳飽餐一頓,城中驛館雖然也提供飯食,但吳英雄一行人數眾多,驟然到來,恐怕接待賓客的吏員也要安排好一陣才能讓大家吃上晚飯。
正吃喝間,官道遠處煙塵彌漫,七八騎錦衣華服的騎士從道路中央橫衝直撞而來,後麵跟隨這四五十騎家將。來者胯下高頭大馬,衣著錦袍貂裘,腰懸錯金刀,鞍掛雕弓,後麵家將的馬匹上掛著不少野雞野兔之類,料想是晉陽城中富貴人物行獵歸來,道路兩旁的百姓見此情狀紛紛避讓一旁,由他們過去。
來到這處茶攤前麵,當先一人忽然猛拉韁繩,坐騎一聲長嘶,立在當地,他指著拴在道旁柳樹上吳英雄坐騎,轉頭對身旁一少年道:“郭哥兒,你看這是不是青海驄?”
那郭姓公子本待開聲斥責他差點撞到後麵的人,順著他手勢一看,眼神頓時收不迴去,道:“正是,這青海驄我爹營中也有數十匹,都是軍將的坐騎,城中別處倒也不易見到。”話語間流露出一絲驕傲。
漢皇劉繼元身形不高,顯得頗為敦實,嘴唇和下巴上留著濃密的棕色胡須,眼眶深陷,目光犀利如鷹隼一般,一見眾位大臣在殿中落座,便開聲道:“領侍衛親軍都虞侯,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又來上書,為投效的吳英雄說項。諸卿可有計議?”
原來吐渾軍指揮使衛倜自從出使南方受傷歸來後,傷勢一直沒有好轉,反而日漸嚴重,雖然強撐著等到吳英雄等人率軍來投,但沒有多久便與世長辭。因為北漢上下都擔憂宋庭掃滅南唐後兵鋒北轉,害怕如果明目張膽的收留南唐大將會激怒宋庭,但如果將吳英雄等人交給宋庭又寒了將士之心,失了銳氣,君臣上下計議不決,便讓吳英雄和他的四千士卒暫時停留邊境,照著四千人頭按月接濟糧食衣物等補給。
哪想大臣們各懷心思,這一耽擱便是三個月之久,衛倜已然不在,更無人為吳英雄等人出頭,唯有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不斷上書,請求朝廷妥善安置吳英雄等人,不管是北拒胡人,西防黨項還是東抗大宋,北漢軍力捉襟見肘,太需要這隻精兵了。
“國主萬萬不可收留此等叛降之臣,激怒宋室來伐啊!”丞相郭無為大聲諫言,他向來主張對宋議和,豈能同意此等觸怒天朝的行動。
大內都點檢宦官衛德貴本來對吳英雄所部如何安排持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但他與郭無為明爭暗鬥多年,郭無為反對什麽,衛德貴必定支持,反之亦然。因此陰測測道:“眼下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郭相要陷陛下於不義,令天下英雄對大漢寒心麽?”
郭無為被他搶白,勃然作色,正待發怒,向來遊走於郭無為與衛德貴之間,從不表明態度的侍衛親軍都虞候範超卻拱手道:“吳英雄原是故衛倜將軍麾下吐渾軍都虞侯,吐渾軍均是桀驁不馴的亡命之徒,衛將軍故去後,失了壓製,已經趕走了好幾任朝廷任命指揮使。眼下朝廷無力討伐,吳英雄所部千裏行軍,汰弱留強,皆是精悍之卒,不如命他接任吐渾軍指揮使,若是他壓服不了吐渾軍那幫悍卒,是他沒本事,就算他能收服吐渾軍,也總好過讓那幫亡命之徒自己推舉軍指揮使。”
“糊塗,吳英雄勇過潘曹,所率士卒皆是精悍猛士,再讓他收服吐渾,將來誰能製之?”丞相郭無為雙目圓睜,大聲反對。
衛德貴難得被範超支持一迴,哪能不投桃報蔡,嗤笑一聲道:“丞相此言謬矣,吐渾軍雖然強悍,不過三千騎兵,那吳英雄所率部屬也不過四千,總共才得七千兵馬,能做得什麽大亂,再說了,嵐州地方貧瘠,北接契丹,西接府州折氏和夏州黨項拓跋氏,乃四戰之地,啃沙土,打苦仗,隻怕哪個月糧餉不濟都會激起兵變,他拿什麽叛亂?”
劉繼元聞言微微點頭,他不甘心投降趙宋,吳英雄這樣的悍將勁卒,他是從心底裏想收為己用的,隻不過一直怕觸怒大宋而猶豫而已。眼下宋人國殤,新君即位不動刀兵,倒是個吃下這股實力的好時機。當即擺手製止了還待說話的丞相郭無為,傳旨命吳英雄前來太原晉見,他要親自任命他為吐渾軍指揮使,順便見一見這個據說連曹彬侄兒都敢殺掉的莽夫。
晉陽,始建於公元前五百年,即使是唐代,它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古城。
作為屏蔽中原的雄城,,一千五百年來,每一個朝代都對將它的城牆加高加長,惟有如此,中原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晉陽的城牆,初起時周長四裏,高四丈,牆厚一丈,七百年後,西晉並州刺史將它擴為周長二十七裏的大城,南北朝時成為北齊的都城,北齊皇室在晉陽修築了無數的宮殿樓宇,著實將它變成了一座輝煌的都市。晉陽從此成為帝王基業,蔡淵據此反隋,唐代晉陽被定為北都,又稱北京,與東都洛陽、西京長安齊名,名將蔡積再次擴建晉陽,在汾河之東修築了和西岸老城同樣大小的姊妹城,雙城隔河相望,互為犄角。武後又將兩座城池連為一體,最終修築成展現在吳英雄眼前這座東西長十二裏,南北寬八裏,周長四十餘裏,汾河穿城而過,有城門二十四座的雄城。
當晉陽高大的城頭浮現在地平線上方,吳英雄著實被驚呆了。
“晉陽用武之地,足食足兵,真乃天授的帝王基業啊。”策馬在旁的牙軍校尉蔡斯感歎道,想起大唐名臣劉文靜勸高祖蔡淵起兵反隋,重要理由便是晉陽城高大險要,三晉士卒彪悍,糧食充足。世事難兩全,險要的城池往往土地貧瘠,人民稀少,而土地肥沃,人民眾多之地往往又難以據守,偏偏晉陽竟然數美兼具,乃是天下獨一無二的雄城。
吳英雄帶著左軍統禦辛古、牙軍校尉蔡斯一起前來覲見漢國皇帝劉繼元,隨行隻有二十親衛。為求繼任吐渾軍指揮使,吳英雄早派蔡斯到晉陽打點重臣,特別向宣徽使範超和大內都點檢衛德貴各行賄十萬貫。劉繼元傳下的聖旨雖然隻讓他到晉陽覲見聽命,其它語焉不詳,可範衛二人早派家將向他通報了漢皇任命他為吐渾軍指揮使的消息。
“可笑這幫奸賊居然還指望借大人之手收拾我吐渾子弟,卻沒想兄弟們都盼著大人早日往嵐州相見。”燕四郎是吳英雄早在蜀中時便見過的,衛倜去世前派他帶著五十吐渾牙兵在黃河岸邊等候吳英雄等人的消息,吳英雄東渡黃河後,燕四郎一見麵便向他稟報了衛倜希望吳英雄接掌吐渾軍的遺願。
衛倜故去前,召集軍中宿將,交代將指揮使大位傳與吳英雄。這一年多來,吳英雄率部在江南連挫潘美、曹彬,更陣斬錢王,聲名遠播。因為衛倜早任命他為吐渾都虞侯,是以聽到這些戰績之時,曾隨衛倜出使蜀中的吐渾軍軍將也深感與有榮焉,更羨慕辛古因為追隨吳英雄,僅僅一年多便由契丹人都頭而官至副指揮使。吐渾軍中本多胡人和胡漢雜種,盡是粗鄙不文之輩,不服管束的滿地都是,但自認能做軍指揮使的倒還沒有,眾軍將見吳英雄並不以辛古是異族而疏遠,又是出身本軍的,因此麵對衛倜的遺命,都俯首聽命。衛倜故去後,幾個校尉各自約束本部,商量決定派出和吳英雄相識的燕四郎前往相迎滯留在隰州邊境黃河岸邊永和關的新指揮使。
初來乍到,吳英雄不欲以擅掌吐渾軍觸怒漢皇,方派蔡斯帶著金銀到晉陽上下打點,其間吐渾軍趕走了好幾任朝廷任命的指揮使,直到近日終於得到了將要接任的消息。
看到晉陽城頭的時候其實離城門還有段距離,天色尚早,眾人也不急著進城,放緩坐騎,吳英雄開始悠閑地打量起官道上匆匆來往的人群。
晉中尚武,民風彪悍,女子尚節,街來來往往的多是男子,挎著腰刀著軍服的士卒隨處可見,雖然衣衫簡陋,麵目粗豪,許多人拇指和食指之間有厚厚的胼胝,顯是時常練習射箭所致。
街道兩旁的攤販多賣些炊餅熱湯之類,吳英雄等人風塵仆仆一路趕來,走到晉陽城門口倒覺得腹饑口渴了,便尋一處茶攤,將坐騎拴在道旁的柳樹上,二十幾個人坐了五張桌子,叫茶博士給每桌都來壺熱茶,切五斤羊肉,外加一人一碗熱唿唿的湯餅,打算先歇個腳飽餐一頓,城中驛館雖然也提供飯食,但吳英雄一行人數眾多,驟然到來,恐怕接待賓客的吏員也要安排好一陣才能讓大家吃上晚飯。
正吃喝間,官道遠處煙塵彌漫,七八騎錦衣華服的騎士從道路中央橫衝直撞而來,後麵跟隨這四五十騎家將。來者胯下高頭大馬,衣著錦袍貂裘,腰懸錯金刀,鞍掛雕弓,後麵家將的馬匹上掛著不少野雞野兔之類,料想是晉陽城中富貴人物行獵歸來,道路兩旁的百姓見此情狀紛紛避讓一旁,由他們過去。
來到這處茶攤前麵,當先一人忽然猛拉韁繩,坐騎一聲長嘶,立在當地,他指著拴在道旁柳樹上吳英雄坐騎,轉頭對身旁一少年道:“郭哥兒,你看這是不是青海驄?”
那郭姓公子本待開聲斥責他差點撞到後麵的人,順著他手勢一看,眼神頓時收不迴去,道:“正是,這青海驄我爹營中也有數十匹,都是軍將的坐騎,城中別處倒也不易見到。”話語間流露出一絲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