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英雄、胡則、盧絳等間或派人向宮中稟報軍情的親兵,也被這股宋軍堵在宮門之外,不能入內,皇家自有規矩,為防止不測,外臣通傳消息的部屬隻能通過有甕城遮護的南門入內,各親兵隻好迴稟各自將帥定奪。
眼見小隊宋軍就這麽堵住了宮門許久,也不見大隊後援前來,校尉馬承彥道:“將軍,吾看宋人是虛張聲勢,定是吳胡盧三位節度已然穩住城防,此隊宋軍已成孤軍,吾帶一百鐵騎殺出去,保管殺得他們屁滾尿流。”
咼彥卻麵沉似水,仿佛沒有聽到馬承彥的請命,迴頭望著幽深的宮闈,光政殿處燈火通明,今夜恰逢蔡煜召集吳喬、徐弦、張洎三位重臣議事,得知宋軍炸塌城牆,先鋒大將曹翰整軍進逼宮門之後,君臣四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徐弦和張洎力主緊閉宮門,召見宋軍大將曹翰先行安撫,然後再做計議。在君主與丞相們商議定策之前,嚴禁打開宮門,或者出兵挑釁宋軍。
若是隻有蔡煜之命,咼彥倒可以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派出幾百騎將這幫膽敢屯駐在宮門前的虱子碾死,但有三相副署的聖旨就不一樣了。唐國此時已有後世以文禦武的苗頭,若是自己擅自出戰,無論成敗,就算自己能保性命,出戰部將的首級必然不保。何況林肇仁遭忌殺前車之鑒猶在,越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在此就越謹慎。久統禁兵常在君側的咼彥深知朝堂的險惡尤勝戰陣,他尤其懂得什麽錯誤都可以犯,政治紅線絕不能踩。
曹翰等三百宋軍在宮門也是如臨深淵般戰戰兢兢。俗話說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眾軍被曹翰一般說辭激發出來的的膽氣早已在等待中耗得幹幹淨淨,封侯蔭子的想法早拋到爪窪國裏,不少人開始懷念起在開封城中的老婆和熱炕頭,心中懊悔不已。不過曆經五代殺伐,這些人也當真沒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如後世那般重,和曹翰一樣,既然已經以生命為賭注投下色子,哪怕兩股戰戰心中打鑼,這三百宋軍倒也個個撐足了樣子,一個個趾高氣揚的,仿佛屯在唐國宮門之外的不是三百人,而是三萬人一般。
和普通士卒相比,統軍大將曹翰心中的焦躁又要多上千倍,不住地思忖此策到底有幾分成算,腦海裏更是忽而火熱,忽熱冰寒,猜測唐國君臣到底會怎樣應對這步險棋。
以他的見識,這江南國主生於婦人之手,長在深宮之中,定是個沒什麽主見之人,若是吳英雄、胡則這等悍將此刻恰好在宮中輔佐唐主,自己這幹人就必死無疑。若是天意在我,恰好是那班與宋軍牽扯不清的文臣們在內定計,自己這天大的功勞便是囊中之物了。他心中雖然冰火兩重天的煎熬著,臉上的神色卻極為平靜,在旁邊的校尉和軍卒們眼中,端的是十分有大將風範,難怪能當得新晉禁軍中第一猛將的威名。看著他一臉恬淡而又好似無所事事的表情,嘴角似乎還掛著嘲諷的笑意,不少校尉和軍卒暗自慚愧,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不少。
就在城上城下的氣氛猶如繃緊的弓弦一般緊張的時候,忽然“嘣”的一聲,城頭上早已拉好弦的一柄床弩的弓弦卡子忽然鬆動,早已對準宋軍的一柄粗大的三枝鐵弩箭帶著巨大的唿嘯聲射進宋軍陣中,穿過兩名士卒的身體,又狠狠的紮進地麵。
那兩名士卒一人當場喪命,當場被寬大的弩箭斬為兩段,五髒六腑灑了一地,還噴濺得身旁幾人混身上下都是鮮血,另一人卻尚未氣絕,當場不住的哀嚎起來,一時間宋軍都麵露懼色,原本嚴整的陣型也鬆動起來。
曹翰眉頭一皺,看著那不住叫痛的士卒,轉頭對校尉尉遲重道:“關鍵時候,不可亂了軍心,你送他一程。”尉遲重乃是多次跟隨曹翰摧城拔寨的舊部,也醒得此刻情勢,己方實力既然遠遠不足以於禁城中的唐國軍隊相抗衡,就隻能以威懾。三百宋軍和唐國君臣宛如兩個人瞪著眼睛,誰先眨眼就輸掉性命,軍心尤為重要,聞言立刻上前,手起刀落,將那士卒的心窩捅了透亮,慘叫聲嘎然而止。
他行事這般狠辣,不但叫城頭上唐軍動容,一旁的宋軍同袍也都麵露懼色。
曹翰卻滿意的點點頭,所謂慈不掌兵,這行動便是最好的注解。他不顧宋軍叢中也有不少人朝他射來仇視的目光,沉聲命道:“全軍向前二十步,我倒要看看唐軍是不是吃了豹子膽,竟敢捋我大宋禁軍的虎須。”頓了一頓,又指著高大的宮城城頭道:“唐國投降之後,吾定當以此城樓所有南蠻的性命為這兩位同袍報仇。”
說完不顧眾人反應,大聲命道:“擊鼓,前進!”當先朝前邁出了二十步,攜帶軍鼓的幾名士兵麵麵相覷,為他的威勢所懾,下意識的咚咚敲響軍鼓,三百人的宋軍軍陣整齊的朝前邁出二十步,緊緊貼在曹翰的背後,走的居然比每年大校閱時還要整齊。
就在這死一般的寂靜中,隻聞宮中傳出陣陣更鼓。
是年乙亥,西元九七五年,大宋開寶八年,曹翰,連同他手下三百宋軍用胸口對著金陵宮城城頭密集的床弩,大宋軍旗高高擎起,在夜風中獵獵作響。他們的勇氣,將永為後人景仰。
附:雖然從現代的觀點來說,宋國討伐南唐是一場內戰,但是對於獨立近百年的南唐而言,戰爭殘酷並不亞於外戰,正史可以查找的兩場大屠城就是明證。所以江南百姓簞食夾道以迎王師的場景是不存在的。打仗不是請客吃飯。宋軍在任何一個時代軍紀都是極差的,嶽家軍是超級例外所以被剪了。這也許是皇家刻意使軍隊道德敗壞,以防止他們作亂吧,瞎猜。
說他們是內戰,不是因為現在,而是因為當時。不是因為現在淮河南北的同胞都在一個國境之內,在一個政府統治下生活。而是因為當時的宋唐雙方有著共同的母體傳承、主流文化,他們都是同一血脈,安史之亂前大唐的分割體。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屬於同一母體,所以是內戰。有種觀點認為不管當時是不是同一文化和母體,隻要以後成為一國之內,以前打的仗也都算內戰,當時的民族英雄也就成了內戰的戰爭犯,此種論點我不能讚同。推論一下,按照這種說法,全人類最終會實現共產主義,那從過去到現在一切戰爭不都是內戰了嗎?也許將來我們和外星蟲族成立聯邦,那麽和蟲族打仗也成內戰了,照這個說法,內戰和外戰這兩個概念就被徹底虛無化了。
眼見小隊宋軍就這麽堵住了宮門許久,也不見大隊後援前來,校尉馬承彥道:“將軍,吾看宋人是虛張聲勢,定是吳胡盧三位節度已然穩住城防,此隊宋軍已成孤軍,吾帶一百鐵騎殺出去,保管殺得他們屁滾尿流。”
咼彥卻麵沉似水,仿佛沒有聽到馬承彥的請命,迴頭望著幽深的宮闈,光政殿處燈火通明,今夜恰逢蔡煜召集吳喬、徐弦、張洎三位重臣議事,得知宋軍炸塌城牆,先鋒大將曹翰整軍進逼宮門之後,君臣四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徐弦和張洎力主緊閉宮門,召見宋軍大將曹翰先行安撫,然後再做計議。在君主與丞相們商議定策之前,嚴禁打開宮門,或者出兵挑釁宋軍。
若是隻有蔡煜之命,咼彥倒可以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派出幾百騎將這幫膽敢屯駐在宮門前的虱子碾死,但有三相副署的聖旨就不一樣了。唐國此時已有後世以文禦武的苗頭,若是自己擅自出戰,無論成敗,就算自己能保性命,出戰部將的首級必然不保。何況林肇仁遭忌殺前車之鑒猶在,越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在此就越謹慎。久統禁兵常在君側的咼彥深知朝堂的險惡尤勝戰陣,他尤其懂得什麽錯誤都可以犯,政治紅線絕不能踩。
曹翰等三百宋軍在宮門也是如臨深淵般戰戰兢兢。俗話說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眾軍被曹翰一般說辭激發出來的的膽氣早已在等待中耗得幹幹淨淨,封侯蔭子的想法早拋到爪窪國裏,不少人開始懷念起在開封城中的老婆和熱炕頭,心中懊悔不已。不過曆經五代殺伐,這些人也當真沒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如後世那般重,和曹翰一樣,既然已經以生命為賭注投下色子,哪怕兩股戰戰心中打鑼,這三百宋軍倒也個個撐足了樣子,一個個趾高氣揚的,仿佛屯在唐國宮門之外的不是三百人,而是三萬人一般。
和普通士卒相比,統軍大將曹翰心中的焦躁又要多上千倍,不住地思忖此策到底有幾分成算,腦海裏更是忽而火熱,忽熱冰寒,猜測唐國君臣到底會怎樣應對這步險棋。
以他的見識,這江南國主生於婦人之手,長在深宮之中,定是個沒什麽主見之人,若是吳英雄、胡則這等悍將此刻恰好在宮中輔佐唐主,自己這幹人就必死無疑。若是天意在我,恰好是那班與宋軍牽扯不清的文臣們在內定計,自己這天大的功勞便是囊中之物了。他心中雖然冰火兩重天的煎熬著,臉上的神色卻極為平靜,在旁邊的校尉和軍卒們眼中,端的是十分有大將風範,難怪能當得新晉禁軍中第一猛將的威名。看著他一臉恬淡而又好似無所事事的表情,嘴角似乎還掛著嘲諷的笑意,不少校尉和軍卒暗自慚愧,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不少。
就在城上城下的氣氛猶如繃緊的弓弦一般緊張的時候,忽然“嘣”的一聲,城頭上早已拉好弦的一柄床弩的弓弦卡子忽然鬆動,早已對準宋軍的一柄粗大的三枝鐵弩箭帶著巨大的唿嘯聲射進宋軍陣中,穿過兩名士卒的身體,又狠狠的紮進地麵。
那兩名士卒一人當場喪命,當場被寬大的弩箭斬為兩段,五髒六腑灑了一地,還噴濺得身旁幾人混身上下都是鮮血,另一人卻尚未氣絕,當場不住的哀嚎起來,一時間宋軍都麵露懼色,原本嚴整的陣型也鬆動起來。
曹翰眉頭一皺,看著那不住叫痛的士卒,轉頭對校尉尉遲重道:“關鍵時候,不可亂了軍心,你送他一程。”尉遲重乃是多次跟隨曹翰摧城拔寨的舊部,也醒得此刻情勢,己方實力既然遠遠不足以於禁城中的唐國軍隊相抗衡,就隻能以威懾。三百宋軍和唐國君臣宛如兩個人瞪著眼睛,誰先眨眼就輸掉性命,軍心尤為重要,聞言立刻上前,手起刀落,將那士卒的心窩捅了透亮,慘叫聲嘎然而止。
他行事這般狠辣,不但叫城頭上唐軍動容,一旁的宋軍同袍也都麵露懼色。
曹翰卻滿意的點點頭,所謂慈不掌兵,這行動便是最好的注解。他不顧宋軍叢中也有不少人朝他射來仇視的目光,沉聲命道:“全軍向前二十步,我倒要看看唐軍是不是吃了豹子膽,竟敢捋我大宋禁軍的虎須。”頓了一頓,又指著高大的宮城城頭道:“唐國投降之後,吾定當以此城樓所有南蠻的性命為這兩位同袍報仇。”
說完不顧眾人反應,大聲命道:“擊鼓,前進!”當先朝前邁出了二十步,攜帶軍鼓的幾名士兵麵麵相覷,為他的威勢所懾,下意識的咚咚敲響軍鼓,三百人的宋軍軍陣整齊的朝前邁出二十步,緊緊貼在曹翰的背後,走的居然比每年大校閱時還要整齊。
就在這死一般的寂靜中,隻聞宮中傳出陣陣更鼓。
是年乙亥,西元九七五年,大宋開寶八年,曹翰,連同他手下三百宋軍用胸口對著金陵宮城城頭密集的床弩,大宋軍旗高高擎起,在夜風中獵獵作響。他們的勇氣,將永為後人景仰。
附:雖然從現代的觀點來說,宋國討伐南唐是一場內戰,但是對於獨立近百年的南唐而言,戰爭殘酷並不亞於外戰,正史可以查找的兩場大屠城就是明證。所以江南百姓簞食夾道以迎王師的場景是不存在的。打仗不是請客吃飯。宋軍在任何一個時代軍紀都是極差的,嶽家軍是超級例外所以被剪了。這也許是皇家刻意使軍隊道德敗壞,以防止他們作亂吧,瞎猜。
說他們是內戰,不是因為現在,而是因為當時。不是因為現在淮河南北的同胞都在一個國境之內,在一個政府統治下生活。而是因為當時的宋唐雙方有著共同的母體傳承、主流文化,他們都是同一血脈,安史之亂前大唐的分割體。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屬於同一母體,所以是內戰。有種觀點認為不管當時是不是同一文化和母體,隻要以後成為一國之內,以前打的仗也都算內戰,當時的民族英雄也就成了內戰的戰爭犯,此種論點我不能讚同。推論一下,按照這種說法,全人類最終會實現共產主義,那從過去到現在一切戰爭不都是內戰了嗎?也許將來我們和外星蟲族成立聯邦,那麽和蟲族打仗也成內戰了,照這個說法,內戰和外戰這兩個概念就被徹底虛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