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更懂事,更聰明
大雪飄飄,蘇家村此方銀裝素裹,漫山遍野都是積雪,那些山脈如一隻隻俯臥的銀色穿山甲一般,而那一條連通蘇家村和北墨城的蘇家路,愈發形似一條雪白長龍,橫臥在大地之上。
蘇家村繼承了北墨城的習俗,到了入冬之際也家家戶戶準備著迎接過年,門前張貼紅色對聯,門內張燈結彩,就算是蘇家村偏向於窮苦的人家,至少也會新添幾支紅色討喜的蠟燭,到處都是紅火之色,喜慶之意。
過年禮敬天地和一方王朝所信奉的諸神,是規矩也是習以為常的事,尋求天地諸神的庇護。
神力恩澤天下,那些香火之力在滋養所信奉神靈金身之後,在那位神靈所願的情況下,自然可以反饋天地山川和山河萬民。
生生不息,有舍有得。
隻是所謂神靈,坦然接受民眾的香火之後,會否願意用神力反饋自然和生靈,卻是未知的,沒有定數的。
因為前者被認定為是理所當然的,後者則是神靈的一念取舍之間,願不願意的問題。
既然蘇家村歸入了北墨城的管轄區域,也就成為了大竴王朝版圖的一處,所以就需要接受大竴王朝的禮儀製度和風俗民情,漸漸的與整個王朝的文明接軌。
神道滲透到天地九洲的每一個王朝,鞏固著神權統治,每個王朝一年之中都要禮敬神靈多次,凡俗稱之為節日。
————
蘇府在臨近過年之際,府內當然也是一片紅紅火火,喜喜慶慶,蘇哲難得也會財大氣粗一下,當然也是緊緊限於過年,府中很多本就無法使用過多次數的物件,已經磨損毀壞了,但是都被蘇哲保留下來,繼續使用,到了過年這時,終於是舍得換掉了。
蘇府裏本就人數不多,青雲園的大活小活基本就靠著“風花雪月”四女,外府則就三名男性家丁,都是憨厚老實之輩,被蘇哲賜為蘇姓,名則以年齡大小,依次為甲、乙、丙。
除去風花雪月和三名家丁,還有曾經住在蘇府,已經老死的蘇雨蘇水兩位老人,蘇府之中又有最為年老的黃奶奶,蘇哲、秦桑、秦河、秦俊這四個蘇青血脈長輩人,外加兩名跟隨蘇哲至今已有超過十年之久的陳也和王重,廚子夫婦範岩和範婦,最後則是六歲卻仍然是小屁孩子的蘇青。
總共十七口人。
外加兩隻狗的話,幹柴和黑炭,十九口。
在此期間,每個人都忙裏忙外的,當然這些人當中,肯定去除了蘇青。
無憂無慮的蘇府小少爺,在別人紅紅火火的忙碌之中,正在屬於自己的書房裏麵看書,那是孔秋借給蘇青的書。
六歲的蘇青正襟危坐於椅子上,借著隔窗外冬日裏的暖光看著書,背後挺立得筆直,看得累了之後就放下手中的書,合上放在書桌上,貼著椅子閉目養神,偶爾風花雪月有人在的話,就會給蘇青捶捶肩、揉揉頭,好不享受。
蘇青也會教四女認字,讀一些詩詞給她們聽,講那意境和背景,愈發的溫爾儒雅,宛若一塊散發著微微溫度的美玉。
大人長輩們,都說蘇青自從去了學舍,上了學就更懂事了,風花雪月四女和甲乙丙三名家丁和蘇青相處之後,也覺得這位小少爺更好了。
如今還看得透蘇青的人,可能隻剩下孔秋了,這個孩子其實不是更懂事了,而是更加聰明了,這一層溫爾儒雅的偽裝,是蘇青願意披在身上的衣服,而不是蘇青的皮膚,一旦某一天,蘇青不再喜歡這件衣服之後,很容易的就可以脫下這層衣服,露出本來的真麵目。
這般樣子,世間大多數人所希望看到的樣子,不討厭且喜歡的樣子,蘇青還隻是願意做,而不是真正想做,別人無所謂,或者沒發覺,卻是孔秋所擔心的。
真正的行為,必定是要從心出發而做的,這樣才是真正的自我。一旦隻是迫於規矩而遵循規矩的,總有一天可以破壞且規定規矩的時候,心便會不再沿著原本規矩的軌跡,而是將會為所欲為,在自己的規矩之內放縱無度。
為什麽蘇青現在願意做?
因為他看到了人性之中的美好品質,那些燦燦如陽的光輝,感受到了希望和愛,上至奶奶和父母等等,下至風花雪月四女等等,或多或少都是對蘇青有愛的,到了學舍感受到了孔秋和同學們之間的溫暖,孔秋身為長輩的教導和嗬護,同學們赤子之心的暖意,便是照破蘇青世界之中黑暗的光明。
壓製住了那心中一心為惡的念頭。
但是一旦蘇青失望了呢?
黑影再無牽絆,無形的枷鎖崩斷,通天而起,降臨世間,進行滅世的裁決審判。
————
蘇青看完了一個大章節,合上書放下,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就此起身,沒想再繼續看書。
伸了個懶腰,蘇青走出了書房,因為黑影的蘇醒,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吞吐著天地間的靈氣,身體受到激發,個子比幾個月前高了不少,氣質也不太一樣,多了數分沉穩,與仁家所要求的形象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貼近,不過就是眼神裏會打轉心思。
不好的說法便是,心機重,城府深。
表裏不一。
蘇青溜出了家,黑炭似乎心有靈犀,知道蘇青要出門,不知從那個地方跑了出來,爬上了蘇青的身體,最後趴在孩子的肩頭。
看著似乎一點沒長大的黑炭,蘇青摸了摸其身上的毛,走上了街道。
一路上蘇青微笑迎人,看見熟悉的街坊鄰居就噓寒問暖幾句,不熟悉的人也會點頭微笑,這跟以前的蘇青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的蘇青是不喜歡說話的,出門都會帶上一兩個貼身侍女,被她們牽著小手,自己發著呆,神遊太虛那般想著東西和事情,就像是家裏遇到人,也是不太會打招唿的,這樣子聰明的一個人,知道好話得人疼,因為不願意,不願迎合,就不願去做。
很多不屬於蘇青要思考,或者說他這個年紀該思考的問題,蘇青因為生而知之,很早很早便就在想,這都不該是一個小屁孩子該背負的。
蘇青說要嚐試著改變,就變成了這樣子。
為何如此?因為蘇青知道孔秋很厲害,學問和他不了解的境界修為都很厲害,而蘇青想要跟在孔秋身邊學習,從而變得更懂事,或者說更聰明,所以願意嚐試著順著孔秋的意願而改變成為這樣子。
剛開始蘇青自然會覺得累,那些偽裝不順從本心,與心中懶散隨意的欲望所衝突,隻是強製著那樣的所作所為,是很多人所願意看到了,蘇青難受的偽裝之下,也是得到了一些東西。
所謂笑臉迎人,也能因此得到更多的笑臉。
沒錯的。
蘇青也懂,隻是以前不稀罕,現在,大概也是如此。
生活所迫。這個四字詞蘇青覺得真的不錯,說的人的學問真的高,特別符合他現在的此情此景,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啊,這是秦俊所說的,蘇青覺得舅舅的學問也是不低啊。
一身小紅棉袍的蘇青帶著趴在自己肩上的黑炭,在一片雪白的蘇家村裏麵走動,不時有寒風吹來,凍得蘇青小臉微紅,作為出生之後一天之內就記事,有記憶的蘇青,對於四五年前的能夠走出家門看到的蘇家村場景還有挺清晰的印象。
這兩三年間也是變了很多,雖然比不得更早幾年蘇家村大開發的翻天地覆。
蘇家村還在變,這種改變應該還要再持續個一兩年,才會逐漸平穩。如今的蘇家村才是真正的將要融入大竴王朝,家家戶戶在過年之時,子時開始,新年開始的第一個時辰內,需要在大門前張貼門神彩紙,正式迎接神道的管轄和庇護。
並且在年後,一座水神廟的修建也在北墨城和蘇家村的計劃之中,涉及神廟之事,北墨城當然重點關注,既要出錢也要出力,因為一旦出現差池,北墨城和蘇家村都要承受墨淵河河神的滔天怒火。
這神權主宰人世間的萬年過來,因為水神一怒,淹沒一座村子、鎮子,甚至是一座城池的,比比皆是。
成為了神,便沒有了人性,更何況那些妖靈為神。
蘇青出來尋一份清靜,再說畢竟家裏的人都在忙,就他一個人在那裏閑出屎來,蘇青也不是臉皮厚的人,就跑出來了。
主要是今天過完,明天就是過年了,這天需要做的事,除了家裏大清掃外,還需要固定的幾段時間拜神,大事小事衝撞在一起,熱鬧也熱鬧,亂也是亂。
蘇青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學舍的山下,本是漫無目的的,沒想到就來到了這裏,已經將近一個月沒來這裏了,學舍停課之後蘇青就基本宅在了家裏,看著從孔秋那裏借來的書,沉浸其中。
書中自有大千世界,和不可思議的光怪陸離。
用心讀,自然身臨其境。
“請先生晚上去家裏吃年夜飯,你說怎麽樣?”蘇青對著肩上的黑炭說道。
“咿咿呀呀。”黑炭自然知道蘇青是希望孔秋去的,隻能無奈且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因為天不怕地不怕的黑炭,聽著蘇青的話和怕著孔秋。
大雪飄飄,蘇家村此方銀裝素裹,漫山遍野都是積雪,那些山脈如一隻隻俯臥的銀色穿山甲一般,而那一條連通蘇家村和北墨城的蘇家路,愈發形似一條雪白長龍,橫臥在大地之上。
蘇家村繼承了北墨城的習俗,到了入冬之際也家家戶戶準備著迎接過年,門前張貼紅色對聯,門內張燈結彩,就算是蘇家村偏向於窮苦的人家,至少也會新添幾支紅色討喜的蠟燭,到處都是紅火之色,喜慶之意。
過年禮敬天地和一方王朝所信奉的諸神,是規矩也是習以為常的事,尋求天地諸神的庇護。
神力恩澤天下,那些香火之力在滋養所信奉神靈金身之後,在那位神靈所願的情況下,自然可以反饋天地山川和山河萬民。
生生不息,有舍有得。
隻是所謂神靈,坦然接受民眾的香火之後,會否願意用神力反饋自然和生靈,卻是未知的,沒有定數的。
因為前者被認定為是理所當然的,後者則是神靈的一念取舍之間,願不願意的問題。
既然蘇家村歸入了北墨城的管轄區域,也就成為了大竴王朝版圖的一處,所以就需要接受大竴王朝的禮儀製度和風俗民情,漸漸的與整個王朝的文明接軌。
神道滲透到天地九洲的每一個王朝,鞏固著神權統治,每個王朝一年之中都要禮敬神靈多次,凡俗稱之為節日。
————
蘇府在臨近過年之際,府內當然也是一片紅紅火火,喜喜慶慶,蘇哲難得也會財大氣粗一下,當然也是緊緊限於過年,府中很多本就無法使用過多次數的物件,已經磨損毀壞了,但是都被蘇哲保留下來,繼續使用,到了過年這時,終於是舍得換掉了。
蘇府裏本就人數不多,青雲園的大活小活基本就靠著“風花雪月”四女,外府則就三名男性家丁,都是憨厚老實之輩,被蘇哲賜為蘇姓,名則以年齡大小,依次為甲、乙、丙。
除去風花雪月和三名家丁,還有曾經住在蘇府,已經老死的蘇雨蘇水兩位老人,蘇府之中又有最為年老的黃奶奶,蘇哲、秦桑、秦河、秦俊這四個蘇青血脈長輩人,外加兩名跟隨蘇哲至今已有超過十年之久的陳也和王重,廚子夫婦範岩和範婦,最後則是六歲卻仍然是小屁孩子的蘇青。
總共十七口人。
外加兩隻狗的話,幹柴和黑炭,十九口。
在此期間,每個人都忙裏忙外的,當然這些人當中,肯定去除了蘇青。
無憂無慮的蘇府小少爺,在別人紅紅火火的忙碌之中,正在屬於自己的書房裏麵看書,那是孔秋借給蘇青的書。
六歲的蘇青正襟危坐於椅子上,借著隔窗外冬日裏的暖光看著書,背後挺立得筆直,看得累了之後就放下手中的書,合上放在書桌上,貼著椅子閉目養神,偶爾風花雪月有人在的話,就會給蘇青捶捶肩、揉揉頭,好不享受。
蘇青也會教四女認字,讀一些詩詞給她們聽,講那意境和背景,愈發的溫爾儒雅,宛若一塊散發著微微溫度的美玉。
大人長輩們,都說蘇青自從去了學舍,上了學就更懂事了,風花雪月四女和甲乙丙三名家丁和蘇青相處之後,也覺得這位小少爺更好了。
如今還看得透蘇青的人,可能隻剩下孔秋了,這個孩子其實不是更懂事了,而是更加聰明了,這一層溫爾儒雅的偽裝,是蘇青願意披在身上的衣服,而不是蘇青的皮膚,一旦某一天,蘇青不再喜歡這件衣服之後,很容易的就可以脫下這層衣服,露出本來的真麵目。
這般樣子,世間大多數人所希望看到的樣子,不討厭且喜歡的樣子,蘇青還隻是願意做,而不是真正想做,別人無所謂,或者沒發覺,卻是孔秋所擔心的。
真正的行為,必定是要從心出發而做的,這樣才是真正的自我。一旦隻是迫於規矩而遵循規矩的,總有一天可以破壞且規定規矩的時候,心便會不再沿著原本規矩的軌跡,而是將會為所欲為,在自己的規矩之內放縱無度。
為什麽蘇青現在願意做?
因為他看到了人性之中的美好品質,那些燦燦如陽的光輝,感受到了希望和愛,上至奶奶和父母等等,下至風花雪月四女等等,或多或少都是對蘇青有愛的,到了學舍感受到了孔秋和同學們之間的溫暖,孔秋身為長輩的教導和嗬護,同學們赤子之心的暖意,便是照破蘇青世界之中黑暗的光明。
壓製住了那心中一心為惡的念頭。
但是一旦蘇青失望了呢?
黑影再無牽絆,無形的枷鎖崩斷,通天而起,降臨世間,進行滅世的裁決審判。
————
蘇青看完了一個大章節,合上書放下,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就此起身,沒想再繼續看書。
伸了個懶腰,蘇青走出了書房,因為黑影的蘇醒,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吞吐著天地間的靈氣,身體受到激發,個子比幾個月前高了不少,氣質也不太一樣,多了數分沉穩,與仁家所要求的形象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貼近,不過就是眼神裏會打轉心思。
不好的說法便是,心機重,城府深。
表裏不一。
蘇青溜出了家,黑炭似乎心有靈犀,知道蘇青要出門,不知從那個地方跑了出來,爬上了蘇青的身體,最後趴在孩子的肩頭。
看著似乎一點沒長大的黑炭,蘇青摸了摸其身上的毛,走上了街道。
一路上蘇青微笑迎人,看見熟悉的街坊鄰居就噓寒問暖幾句,不熟悉的人也會點頭微笑,這跟以前的蘇青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的蘇青是不喜歡說話的,出門都會帶上一兩個貼身侍女,被她們牽著小手,自己發著呆,神遊太虛那般想著東西和事情,就像是家裏遇到人,也是不太會打招唿的,這樣子聰明的一個人,知道好話得人疼,因為不願意,不願迎合,就不願去做。
很多不屬於蘇青要思考,或者說他這個年紀該思考的問題,蘇青因為生而知之,很早很早便就在想,這都不該是一個小屁孩子該背負的。
蘇青說要嚐試著改變,就變成了這樣子。
為何如此?因為蘇青知道孔秋很厲害,學問和他不了解的境界修為都很厲害,而蘇青想要跟在孔秋身邊學習,從而變得更懂事,或者說更聰明,所以願意嚐試著順著孔秋的意願而改變成為這樣子。
剛開始蘇青自然會覺得累,那些偽裝不順從本心,與心中懶散隨意的欲望所衝突,隻是強製著那樣的所作所為,是很多人所願意看到了,蘇青難受的偽裝之下,也是得到了一些東西。
所謂笑臉迎人,也能因此得到更多的笑臉。
沒錯的。
蘇青也懂,隻是以前不稀罕,現在,大概也是如此。
生活所迫。這個四字詞蘇青覺得真的不錯,說的人的學問真的高,特別符合他現在的此情此景,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啊,這是秦俊所說的,蘇青覺得舅舅的學問也是不低啊。
一身小紅棉袍的蘇青帶著趴在自己肩上的黑炭,在一片雪白的蘇家村裏麵走動,不時有寒風吹來,凍得蘇青小臉微紅,作為出生之後一天之內就記事,有記憶的蘇青,對於四五年前的能夠走出家門看到的蘇家村場景還有挺清晰的印象。
這兩三年間也是變了很多,雖然比不得更早幾年蘇家村大開發的翻天地覆。
蘇家村還在變,這種改變應該還要再持續個一兩年,才會逐漸平穩。如今的蘇家村才是真正的將要融入大竴王朝,家家戶戶在過年之時,子時開始,新年開始的第一個時辰內,需要在大門前張貼門神彩紙,正式迎接神道的管轄和庇護。
並且在年後,一座水神廟的修建也在北墨城和蘇家村的計劃之中,涉及神廟之事,北墨城當然重點關注,既要出錢也要出力,因為一旦出現差池,北墨城和蘇家村都要承受墨淵河河神的滔天怒火。
這神權主宰人世間的萬年過來,因為水神一怒,淹沒一座村子、鎮子,甚至是一座城池的,比比皆是。
成為了神,便沒有了人性,更何況那些妖靈為神。
蘇青出來尋一份清靜,再說畢竟家裏的人都在忙,就他一個人在那裏閑出屎來,蘇青也不是臉皮厚的人,就跑出來了。
主要是今天過完,明天就是過年了,這天需要做的事,除了家裏大清掃外,還需要固定的幾段時間拜神,大事小事衝撞在一起,熱鬧也熱鬧,亂也是亂。
蘇青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學舍的山下,本是漫無目的的,沒想到就來到了這裏,已經將近一個月沒來這裏了,學舍停課之後蘇青就基本宅在了家裏,看著從孔秋那裏借來的書,沉浸其中。
書中自有大千世界,和不可思議的光怪陸離。
用心讀,自然身臨其境。
“請先生晚上去家裏吃年夜飯,你說怎麽樣?”蘇青對著肩上的黑炭說道。
“咿咿呀呀。”黑炭自然知道蘇青是希望孔秋去的,隻能無奈且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因為天不怕地不怕的黑炭,聽著蘇青的話和怕著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