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大了,不幼稚了,夢想也就從拯救地球這個偉大而不切實際的懷想,變得更具體了、更有可行性了——比如稱霸一條街。
梁雪忽然起來,一言不發地上了講台,將板擦拿下來,然後使勁揪起那男生,把板擦狠狠地塞進他嘴裏。
全班都安靜了。
梁雪的手指和她人一樣修長,用力的時候,手背上像男生那樣bào起青筋來,然後用力一推,那窩囊廢的背就撞在後邊同學的桌子上,他“呸呸”兩口,眼珠都鼓了起來,然後忽然伸手去拽梁雪的領子,旁邊的人一看真急了,忙慌手慌腳地拉住他,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郭帥都給驚動了,不安地起來,觀望著戰況,打算出去叫老師。
拉架的一個人小聲說著:“算啦算啦,你還能打女的怎麽的,再說那是梁肅他妹,就當給他個麵子……”
梁雪輕笑一聲,轉身沒事人似的迴到座位上。
很多年以後,網絡上開始有了形容她這一俠義行為的確切用詞——純爺們兒。
她就像個來去匆匆的獨行俠一樣,持qiáng扶弱,劫富濟貧,無所畏懼,而萬語千言化成當時柳蓉心裏的一句話,就是:像梁雪同學學習。
胡蝶趴在課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這一場勁bào的動亂吸引去了,沒有人看得清她的表情,她哭了。
這個敢向全世界大笑的姑娘,哭得時候,卻那麽默默無聲,無聲到竟沒有人發現。
這場小風波很快過去了,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初二加入了物理課,盡管剛開始還很初級,激發興趣的內容頗多,可思維方式卻和以往學過的所有課程都不同,又有一批不適應的孩子,被打入了失意的圈子。
同時,初一的適應階段已經過去了,初二了,要考慮未來高中的問題了,開學一個月以後,學校為初二的人開設了奧林匹克特別培訓班,培訓資格是初一最後的期末考試進百qiáng的人——製度是qiáng製執行。
每天晚上放學後給大家留出一個吃晚飯的時間,然後迴來上兩節課,一節物理,一節數學,晚上七點半放學。
柳蓉被迫和所有動畫片拜拜了,因此對此怨氣頗重,並以學校食堂的飯吃不好為由,默默抵製。
柳蓉爸媽秉承著“孩子不能嬌生慣養,但一定要給她吃好喝好”的教育原則,每天給她拎個小包,今天好麗友,明天達利園,派,小蛋糕,牛奶……和廣告裏出現的各種零食。
並且承諾,如果好好上課,每周周五晚上不上課的時候,可以獎勵她去麥當勞吃一次。
其實想想,麥當勞一直不貴,可在那個年代,就是孩子們的奢侈品,柳蓉於是被食物收買,乖乖去上課了。
周圍的女生們一邊大唿小叫著“紈絝子弟”,一邊蹭著她的零食,吃零食的時候自然少不了說些三隻耗子四隻眼八卦消食,於是柳蓉用這種奇特的方法,竟然融入了女生的圈子。
其實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變相應用方式——有時候討好是沒有用的,革命先烈葉挺用《囚歌》告訴我們,人的身軀怎能從狗dong子裏爬出?好像常露韻,放低身價曲意奉承,隻能讓別人更看不起。
有道是蝴蝶圍著花繞,蒼蠅追著屁飛,有好處,別人就願意跟你親近,管它是真心假意呢。
起碼……看著親近。
柳蓉覺得自己開始領悟所謂“為人處世之道”了——那些曾經讓她無比困惑的、老師家長都不曾教過她的東西,在她日漸刻薄的內心世界裏,忽然就無師自通了。
這個周五晚上,柳蓉吃飽喝足地和她勉qiáng忍耐垃圾食品的無私的媽從麥當勞出來,忽然想起有東西忘在學校了,於是打算順路迴去拿一次——三班晚上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有同學一年四季地自習,鎖門的時間越來越晚,每個班gān都配了一把鑰匙以備不時之需。
就在她拿了東西,出了教學樓打算穿過操場的時候,看見操場上有一個人正在跑著圈。
天色已經很晚了,校園空dàngdàng的,不時有幾個晚走的,也是背著書包低著頭,急匆匆地離開,隻有胡蝶一個人,一圈一圈地繞著操場跑著,時而跑不動了,就停下來,低著頭,手撐在側腰上走幾步,然後差不多了,就接著跑。
那麽孤獨,那麽執著。
柳蓉看了一會,然後拿著自己的東西默默離開。
胡蝶她不在乎成績,不在乎家庭,不在乎朋友,不在乎背後的壞話,也不在乎老師當麵一句無可奈何的“要點臉吧”,卻不得不在乎她的漂亮。
柳蓉覺得自己那一刻明白了這個女孩——她必須漂亮,必須是校花,因為除了漂亮,她就無所依仗了。
第九章 “友誼”
這一學期期中考試才過沒多久,就從語文老師那裏傳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常露韻同學得了長江杯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的一等獎,全國的。
這貌不驚人的胖妞忽然間受到了全班的矚目,就好比腳一直踩在地上的人瞬間被人舉了起來——一邊手足無措地撲騰,一邊被驚喜砸暈了頭。
她獲獎的作文和證書的複印件被趙洪貼在了後黑板旁邊的宣傳欄裏,非常醒目,幾乎每個人走過路過都會看上一眼,品鑒一番,常露韻的名字前麵驟然被貼上了“才女”和“內涵女”這些看上去又拉風又高貴的標簽,她覺得那一天高星跟她說話的時候,幾乎帶著些許諂媚。
這在常露韻幼小的心靈裏掀起了波瀾,她們拉幫結夥都不願意帶著她,於是那些大片空餘下來孤獨的時間,隻能用來讀書。
別人在看校園小說,在看漫畫,在看那些充滿了粉紅泡泡的愛情故事,她覺得那些讓她難為情,因為那些書中的女孩子們總能找到一個從始而終保護她們的白馬王子,她們都有能穿進牛仔褲的筆直細腿,都有整齊的劉海和純淨的眼神。
而這些被大家習以為常的青chun故事,對常露韻來說,就像是鏡花水月一樣虛無縹緲。
她讀的是巴爾紮克、盧梭、雨果或者莫泊桑,尤其喜歡莫泊桑,因為羊脂球也是個胖妞——於是瞎貓碰見了死耗子,這迴作文大賽的題目之一,就是“我最愛的一本書”。
她引經據典的水平,顯然超出了大部分渾渾噩噩的初中生。
這個雖然成績一直在班裏也總能進前五名,但基本上全麵發展全麵平庸的女孩,忽然就成了語文老師的寵兒,再也沒人嫌她自習課的時候看閑書了,人家看的是世界名著啊,是正經東西,不多讀書,怎麽能寫出好文章呢?
既然她是這塊材料,多往這方麵發展發展,也可以理解。
她那獎狀和獲獎證書在周圍一群人手裏傳了個遍,高星已經以“未來的作家”的同桌自居了,即使那未來的作家同誌,很有可能希望換一個厚道點的人來當同桌。
其實上學讀書什麽的,天分固然有一點影響,可影響更大的,是孩子對某一門課的看法,也許是一次瞎貓碰見死耗子的好成績,也許是老師一個眼神的誤導,讓他覺得,我在某方麵其實是有特長的,然後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了。
那門課真的就變成了一門特長課。
奇跡就是這樣在常露韻身上發生的,她那平平的語文成績在一次作文大賽獲獎之後,真的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樣直線上升,並在以後都握住了單門成績全班第一的穩定水準。
她的周記幾次三番被語文老師推薦給中學生作文報之類的學習報刊,然後偶爾還能得到四五十塊錢的稿費,寫過的一篇即興發揮的考場作文,還被隔壁班的老師別出心裁地改成了閱讀題目,出了好多諸如“開頭排比句安排的作用是什麽,作者的用意是什麽,詞語順序可以調換麽”之類十分沒事找事無厘頭的問題,隔壁班一幫倒黴蛋們排著隊地來問她。
她甚至開始嚐試著寫一些小故事——當然,她的讀者隻有柳蓉,以高星等人的智商和情懷,大概無法理解她那內斂的文藝,於曉麗又通常太忙,沒空看這種不務正業的東西。
倒是柳蓉,那段時間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狂熱地想把自己有限生涯投入到無限的漫畫事業當中,買工具顏料,手工釘雙連頁,甚至偷偷地在家裏的電腦上裝了個photoshop6.0,然後琢磨著怎麽用這東西弄出網目紙的效果,還背著畫架參加了學校的美術興趣小組,發誓要振興中國動漫產業。
柳蓉還偷偷畫過一個四格漫畫係列,寄給了雜誌社,不過或許是因為她畫工太糙,或許因為她那讓人渾身發冷的幽默感,反正最後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她時常信手把常露韻故事裏的人物畫出來,然後雙方都從這些虛無縹緲的設計中,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成就感。
她們就像是忽然得到了一個可以承載幻想的空間,變成了“搭檔”,經常相互催促,弄出一堆幼稚可笑的作品,然後由梁雪充當“編輯”的角色,正經八百地提些修改意見,以便她們進一步的“發展”——胡蝶雖然臉色越來越差,可也不介意偶爾客串一下“狂熱粉絲”,順口表達一下對下一個故事的期待。
這是一個隻有四個人的生產線,但她們各司其職,自得其樂。
常露韻的日子快樂起來,她的稿費不常有,不過隻要有,就肯定會慷慨地拿出來,買一大包零食,見者有份。有時候稿費不夠買的,她還會自己貼一些零用錢進去,高星她們這時候就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圍繞在她這偉岸的枝頭附近,嘰嘰喳喳熱鬧非常。
</p>
梁雪忽然起來,一言不發地上了講台,將板擦拿下來,然後使勁揪起那男生,把板擦狠狠地塞進他嘴裏。
全班都安靜了。
梁雪的手指和她人一樣修長,用力的時候,手背上像男生那樣bào起青筋來,然後用力一推,那窩囊廢的背就撞在後邊同學的桌子上,他“呸呸”兩口,眼珠都鼓了起來,然後忽然伸手去拽梁雪的領子,旁邊的人一看真急了,忙慌手慌腳地拉住他,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郭帥都給驚動了,不安地起來,觀望著戰況,打算出去叫老師。
拉架的一個人小聲說著:“算啦算啦,你還能打女的怎麽的,再說那是梁肅他妹,就當給他個麵子……”
梁雪輕笑一聲,轉身沒事人似的迴到座位上。
很多年以後,網絡上開始有了形容她這一俠義行為的確切用詞——純爺們兒。
她就像個來去匆匆的獨行俠一樣,持qiáng扶弱,劫富濟貧,無所畏懼,而萬語千言化成當時柳蓉心裏的一句話,就是:像梁雪同學學習。
胡蝶趴在課桌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這一場勁bào的動亂吸引去了,沒有人看得清她的表情,她哭了。
這個敢向全世界大笑的姑娘,哭得時候,卻那麽默默無聲,無聲到竟沒有人發現。
這場小風波很快過去了,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初二加入了物理課,盡管剛開始還很初級,激發興趣的內容頗多,可思維方式卻和以往學過的所有課程都不同,又有一批不適應的孩子,被打入了失意的圈子。
同時,初一的適應階段已經過去了,初二了,要考慮未來高中的問題了,開學一個月以後,學校為初二的人開設了奧林匹克特別培訓班,培訓資格是初一最後的期末考試進百qiáng的人——製度是qiáng製執行。
每天晚上放學後給大家留出一個吃晚飯的時間,然後迴來上兩節課,一節物理,一節數學,晚上七點半放學。
柳蓉被迫和所有動畫片拜拜了,因此對此怨氣頗重,並以學校食堂的飯吃不好為由,默默抵製。
柳蓉爸媽秉承著“孩子不能嬌生慣養,但一定要給她吃好喝好”的教育原則,每天給她拎個小包,今天好麗友,明天達利園,派,小蛋糕,牛奶……和廣告裏出現的各種零食。
並且承諾,如果好好上課,每周周五晚上不上課的時候,可以獎勵她去麥當勞吃一次。
其實想想,麥當勞一直不貴,可在那個年代,就是孩子們的奢侈品,柳蓉於是被食物收買,乖乖去上課了。
周圍的女生們一邊大唿小叫著“紈絝子弟”,一邊蹭著她的零食,吃零食的時候自然少不了說些三隻耗子四隻眼八卦消食,於是柳蓉用這種奇特的方法,竟然融入了女生的圈子。
其實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變相應用方式——有時候討好是沒有用的,革命先烈葉挺用《囚歌》告訴我們,人的身軀怎能從狗dong子裏爬出?好像常露韻,放低身價曲意奉承,隻能讓別人更看不起。
有道是蝴蝶圍著花繞,蒼蠅追著屁飛,有好處,別人就願意跟你親近,管它是真心假意呢。
起碼……看著親近。
柳蓉覺得自己開始領悟所謂“為人處世之道”了——那些曾經讓她無比困惑的、老師家長都不曾教過她的東西,在她日漸刻薄的內心世界裏,忽然就無師自通了。
這個周五晚上,柳蓉吃飽喝足地和她勉qiáng忍耐垃圾食品的無私的媽從麥當勞出來,忽然想起有東西忘在學校了,於是打算順路迴去拿一次——三班晚上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有同學一年四季地自習,鎖門的時間越來越晚,每個班gān都配了一把鑰匙以備不時之需。
就在她拿了東西,出了教學樓打算穿過操場的時候,看見操場上有一個人正在跑著圈。
天色已經很晚了,校園空dàngdàng的,不時有幾個晚走的,也是背著書包低著頭,急匆匆地離開,隻有胡蝶一個人,一圈一圈地繞著操場跑著,時而跑不動了,就停下來,低著頭,手撐在側腰上走幾步,然後差不多了,就接著跑。
那麽孤獨,那麽執著。
柳蓉看了一會,然後拿著自己的東西默默離開。
胡蝶她不在乎成績,不在乎家庭,不在乎朋友,不在乎背後的壞話,也不在乎老師當麵一句無可奈何的“要點臉吧”,卻不得不在乎她的漂亮。
柳蓉覺得自己那一刻明白了這個女孩——她必須漂亮,必須是校花,因為除了漂亮,她就無所依仗了。
第九章 “友誼”
這一學期期中考試才過沒多久,就從語文老師那裏傳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常露韻同學得了長江杯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的一等獎,全國的。
這貌不驚人的胖妞忽然間受到了全班的矚目,就好比腳一直踩在地上的人瞬間被人舉了起來——一邊手足無措地撲騰,一邊被驚喜砸暈了頭。
她獲獎的作文和證書的複印件被趙洪貼在了後黑板旁邊的宣傳欄裏,非常醒目,幾乎每個人走過路過都會看上一眼,品鑒一番,常露韻的名字前麵驟然被貼上了“才女”和“內涵女”這些看上去又拉風又高貴的標簽,她覺得那一天高星跟她說話的時候,幾乎帶著些許諂媚。
這在常露韻幼小的心靈裏掀起了波瀾,她們拉幫結夥都不願意帶著她,於是那些大片空餘下來孤獨的時間,隻能用來讀書。
別人在看校園小說,在看漫畫,在看那些充滿了粉紅泡泡的愛情故事,她覺得那些讓她難為情,因為那些書中的女孩子們總能找到一個從始而終保護她們的白馬王子,她們都有能穿進牛仔褲的筆直細腿,都有整齊的劉海和純淨的眼神。
而這些被大家習以為常的青chun故事,對常露韻來說,就像是鏡花水月一樣虛無縹緲。
她讀的是巴爾紮克、盧梭、雨果或者莫泊桑,尤其喜歡莫泊桑,因為羊脂球也是個胖妞——於是瞎貓碰見了死耗子,這迴作文大賽的題目之一,就是“我最愛的一本書”。
她引經據典的水平,顯然超出了大部分渾渾噩噩的初中生。
這個雖然成績一直在班裏也總能進前五名,但基本上全麵發展全麵平庸的女孩,忽然就成了語文老師的寵兒,再也沒人嫌她自習課的時候看閑書了,人家看的是世界名著啊,是正經東西,不多讀書,怎麽能寫出好文章呢?
既然她是這塊材料,多往這方麵發展發展,也可以理解。
她那獎狀和獲獎證書在周圍一群人手裏傳了個遍,高星已經以“未來的作家”的同桌自居了,即使那未來的作家同誌,很有可能希望換一個厚道點的人來當同桌。
其實上學讀書什麽的,天分固然有一點影響,可影響更大的,是孩子對某一門課的看法,也許是一次瞎貓碰見死耗子的好成績,也許是老師一個眼神的誤導,讓他覺得,我在某方麵其實是有特長的,然後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了。
那門課真的就變成了一門特長課。
奇跡就是這樣在常露韻身上發生的,她那平平的語文成績在一次作文大賽獲獎之後,真的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樣直線上升,並在以後都握住了單門成績全班第一的穩定水準。
她的周記幾次三番被語文老師推薦給中學生作文報之類的學習報刊,然後偶爾還能得到四五十塊錢的稿費,寫過的一篇即興發揮的考場作文,還被隔壁班的老師別出心裁地改成了閱讀題目,出了好多諸如“開頭排比句安排的作用是什麽,作者的用意是什麽,詞語順序可以調換麽”之類十分沒事找事無厘頭的問題,隔壁班一幫倒黴蛋們排著隊地來問她。
她甚至開始嚐試著寫一些小故事——當然,她的讀者隻有柳蓉,以高星等人的智商和情懷,大概無法理解她那內斂的文藝,於曉麗又通常太忙,沒空看這種不務正業的東西。
倒是柳蓉,那段時間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狂熱地想把自己有限生涯投入到無限的漫畫事業當中,買工具顏料,手工釘雙連頁,甚至偷偷地在家裏的電腦上裝了個photoshop6.0,然後琢磨著怎麽用這東西弄出網目紙的效果,還背著畫架參加了學校的美術興趣小組,發誓要振興中國動漫產業。
柳蓉還偷偷畫過一個四格漫畫係列,寄給了雜誌社,不過或許是因為她畫工太糙,或許因為她那讓人渾身發冷的幽默感,反正最後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她時常信手把常露韻故事裏的人物畫出來,然後雙方都從這些虛無縹緲的設計中,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成就感。
她們就像是忽然得到了一個可以承載幻想的空間,變成了“搭檔”,經常相互催促,弄出一堆幼稚可笑的作品,然後由梁雪充當“編輯”的角色,正經八百地提些修改意見,以便她們進一步的“發展”——胡蝶雖然臉色越來越差,可也不介意偶爾客串一下“狂熱粉絲”,順口表達一下對下一個故事的期待。
這是一個隻有四個人的生產線,但她們各司其職,自得其樂。
常露韻的日子快樂起來,她的稿費不常有,不過隻要有,就肯定會慷慨地拿出來,買一大包零食,見者有份。有時候稿費不夠買的,她還會自己貼一些零用錢進去,高星她們這時候就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圍繞在她這偉岸的枝頭附近,嘰嘰喳喳熱鬧非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