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海牙吸了一口氣,定一定神,高叫道:“元右丞阿裏海牙求見呂德呂大人。”呂德見元軍停下炮擊,甚是意外,此刻正混在士卒中,觀看究竟。聽得這話,眉頭大皺。雲殊正要命人發矢,呂德揮手止住他,朗聲道:“我便是,海牙大人,你是來勸降的嗎?”阿裏海牙道:“不錯,如今襄陽城孤城獨危,飛鳥斷絕。城中百姓饑寒交迫,人竟相食,可說已是瀕絕境,將軍此時不降,更待何時呢?”
呂德沉聲道:“我世受大宋國恩,委以守土之責,當戰死沙場,與城偕亡,以報聖上之德。海牙大人,我不用箭射你,請迴吧,隻盼城破之時,大人看著今日之事,少殺幾個百姓!呂某也就感激不盡了。”
阿裏海牙沒料他一口迴絕,眉頭一皺,正想措辭再勸,忽聽梁蕭朗聲道:“呂大人,你既然想死,死了最好!”城上眾人俱是大怒,阿裏海牙也是一驚,忖道:“不好,我當真不該叫他跟來,此番弄巧成拙了。”雲殊正要放箭,呂德沉聲道:“且慢,聽他說什麽,聽完再射!”
隻聽梁蕭道:“你大約想的是死了之後名垂青史。沒錯,你死了名聲大好,但這滿城百姓死了,又能有什麽呢?聽不到妻子叫喚,沒有了兒女憐惜,看不到父母慈容,不見了姊妹笑顏。千秋之後,隻有一堆白骨罷了。”城頭軍民聽得這話,無不動容,心底好生淒涼。
呂德大怒,厲聲喝道:“好賊子,我饒你一命,你卻口出狂言,來亂我軍心!”正要揮手讓人放箭,卻聽梁蕭冷笑道:“軍心頂個屁用。不出十日,襄陽必破。你罵我是賊子,我看你才是大賊!別的賊不過借月黑風高,取金盜銀,換取一時富貴;你卻打著忠孝仁義之號,竊走這一城人的性命,換取你千秋百世的名聲。”
梁蕭今日瞧見吃人慘狀,心中後悔已極,但他當日在伏牛山立下重誓,若不滅宋,則是毀諾之舉,是以此時襄陽城破與不破,在他心中已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他正矛盾難解,忽聽見呂德決意死守,忍不住出言相譏。阿裏海牙卻聽得心驚肉跳,忖道:“罷了,他救我一命,大不了再還與他吧!”
城上宋軍聽了這番言語,嘩然一片。雲殊忍不住叫道:“這人之語不可聽信,呂大人,速速下令將他射殺,以免被他胡言亂語,動搖軍心。”呂德卻呆了呆,頹然收手,沉默半晌,揚聲道:“海牙大人,元軍被我襄樊二城阻了十年之久,勞師費力,死傷無數,哪個不是心懷怨毒?自成吉思汗以來,元人但逢抵擋,必然屠城。就算我肯降城,你能擔保,其他元軍不殺一個軍民麽?”
阿裏海牙聞言鬆了一口氣,朗聲道:“聖上說過,隻要你們全城肯降,我們也就秋毫無犯。本有一份聖旨,但路上被你身邊的白衣人掠走了,你不妨向他討來看看!”呂德迴望雲殊。雲殊道:“那聖旨我看過,韃子皇帝確是寫過些花言巧語,誘降大人!”呂德蹙眉沉吟。
梁蕭見他動心,抽出羽箭,叫道:“呂大人,你可知元人最惡毒的誓言是什麽嗎?”呂德一怔,道:“是折箭為誓!”
梁蕭將羽箭遞給阿裏海牙,阿裏海牙點頭道:“好!”舉箭過頂,朗聲道:“我阿裏海牙對長生天立誓,隻要呂大人投降,我以性命擔保,不傷襄陽城任何一人。”說罷折箭兩段,擲於地上。呂德微微動容,歎了口氣,說道:“容呂某考慮一陣,三日之內,定給大人一個答複!”
阿裏海牙頷首,與梁蕭策馬返迴,稟告伯顏。伯顏命眾將準備攻城器械,若呂德三日後不降,便全力轟擊,強行破城。
當夜,襄陽城內,宋軍將領爭執不休,有人以為事到如今,非降不可,有人卻是寧死不降,以求完名。呂德獨上城樓,遙望南方,但見元軍火光燭天,艦船彌江,心中說不出的苦澀。
他自結發從軍以來,與強敵苦戰半生,自合州打到襄陽,轉戰數千裏,死守十餘年,雖知元軍勢大,難免有此一日,已抱了必死之心。但這日當真來了,卻又不知所措。降是失節,不降則葬送了滿城百姓性命。降與不降,兩般念頭在他心中交戰不已。倏然間,數十年往事湧上心頭,想及當年合州城下,與梁文靖攜手退敵,擊斃蒙古大汗,宴飲歡歌,何等揚眉吐氣;而今時窮勢迫,竟是生死兩難。
他仰望蒼天,禁不住失聲痛哭,心中叫道:“淮安啊淮安,你在哪裏?大宋國主昏庸,奸臣當道,呂德空負殺敵之心,難酬報國之誌,若有你在,哪會有今日之局?淮安啊,你在何處?可聽得見呂德的叫喚麽?”一時淚如雨下,濕透戰袍。
忽聽有人道:“是呂大人麽?”呂德急忙拭淚,但見雲殊、靳飛遠遠走來。呂德站起身來,靳飛拱手一禮,說道:“大人究竟有何打算?”呂德搖頭不語。靳飛沉聲道:“大人萬不可被元人言語所惑。”雲殊道:“正是,元人兇殘無道,不可輕信。”
靳飛搖頭道:“此與兇殘無幹。常言說,‘生死事小,失節事大’。自古忠烈之士,無不名垂青史,投降失節者,皆是受盡唾罵。唐代張公巡死守雎陽,雖城破身死,但千秋之下,還有人祭拜,而又有幾個降將,能得後人紀念呢?大人死守至今,於大宋功德無量,進一步,便是流芳百世;但若退一步,日後史書之上,也隻得稱您為二臣了。所謂為山九仞,不可功虧一簣啊。”
呂德看他一眼,淡然道:“但築就這座山,可得用滿城百姓的屍骨來築。”靳飛冷笑道:“但若大人退後一步,便是後方百姓屍積成山了。更何況,古人道‘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大人既然從軍為將,也該明白這個道理吧!”
呂德見他目中精光灼灼,語氣漸趨激烈,再見雲殊緊攥劍柄,目光四下遊離,心頭頓時一跳。他也非等閑之輩,要麽豈能與大元名將精騎苦戰十載而不敗落。瞧著二人神色,已然猜到幾分。原來靳飛白日裏察顏觀色,看出呂德心旌動搖,是以故意來探他口風,若他說出半個降字,立時便要與雲殊用強,脅持呂德,逼他死守。
呂德心念數轉,猛地站起,踱了幾步,大聲道:“靳飛兄說的是,呂某心意已決!盡忠報國,玉石俱焚,定與襄陽同存。隻是,唉……”靳飛聽他說到如此堅決,不由大喜道:“太守有什麽為難處麽?”
呂德道:“如今缺衣少糧,攻守用具也將告罄。照此下去,襄陽城遲早被破,若是破了,與降了有何分別呢?我所以愁眉難舒,正是為此。”靳飛與雲殊對視一眼,也自蹙眉發愁。但聽呂德又道:“我守襄陽數年以來,唯有雲公子和靳門主能通過元軍封鎖,嗯……”說到這兒,略有猶豫之色。
靳飛慨然道:“此事義不容辭,我也有此念頭。但求呂大人發信一封與郢州大將。我與殊兒即可出去,率領宋人水軍,再以‘水禽魚龍陣’運送糧草器械,進援襄陽。”呂德遲疑道:“雲公子乃是我得力臂助,若是離開,如斷呂某一臂。況且劉整依樊城列下水陣,漢江水道已遭元人把持,再想泅水出城,千難萬難。”
雲殊道:“水禽魚龍陣的變化精微,非我不能駕馭,嗯,不能走水道,便走陸上好了,我們可少帶人手,趁夜出城。萬請大人苦守月餘,以待我練好陣勢。”呂德又說些危險之言,靳飛固請出城,呂德這才答應。靳飛因形勢危急,當夜便召集人手,與雲殊、方瀾一道,係繩於腰,垂出城外。
呂德目視眾人身影消失於黑夜之中,籲了口氣,突地拜倒在地,澀聲道:“雲公子,時窮勢迫,已是無法挽迴,呂某思慮再三,終是狠不下心腸,葬送滿城百姓。大宋安危,便交於你了。”虎目含淚,向著眾人去處拜了三拜,驀地站起身來,對發呆的親兵道:“傳我將令,封好府庫,毀掉天罡破陣弩。號令三軍,明日午時三刻,開門降城!”
梁蕭從帥帳返營,一路上胸口便似堵了什麽,窒悶無比。百姓哀號聲聲在耳,一旦他閉上雙眼,城中慘景便曆曆重現,叫人心驚。梁蕭不禁尋思道:“大宋的城池成百上千,難道每攻一城,便有一戰。唉,沙場之上,兵對兵,將對將,賭生賭死也就罷了。若然牽連無辜百姓,忒也叫人為難。兵法常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但真有不戰而勝、不傷百姓的戰法麽?”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個萬全的法子。焦躁之際,猛然生出一個念頭:“我發誓滅宋,難道錯了麽……”但這念頭隻如火光一閃,又被掐滅,心道,“媽常說:大丈夫言出必踐,不可自毀誓言,我折弓為誓,與阿裏海牙折箭一般,皆是毒誓……”
他心中煩悶,不願迴營與諸軍相會,徑自打馬來到阿雪帳前,隻聽到帳內傳來蘭婭的聲音,似乎在說一個故事。走進一看,隻見阿雪趴在床上,大眼瞪圓,聽得津津有味,見梁蕭進來,笑道:“哥哥來得正好!蘭婭姐姐在講故事,叫什麽一千一夜……”蘭婭掩口笑道:“是一千零一夜。”
阿雪笑道:“對,一千零一夜。”梁蕭看她笑語如花,神色歡欣,心頭略略一寬,說道:“蘭婭,多謝你顧看她。”蘭婭笑道:“你盡會假客氣。”撫著阿雪的肩,道:“阿雪可愛得很,我很喜歡。”梁蕭苦笑道:“可惜太笨,跟你沾染些聰明氣兒,也是好的。”阿雪笑道:“是呀,我最愛聽姐姐講故事,姐姐千萬陪著阿雪,說上一千零一個晚上。”
蘭婭一笑,笑容卻有些勉強,柔聲道:“可惜,姐姐隻能給你說一個晚上啦。”阿雪一怔,不明其意,梁蕭卻露出訝色,問道:“蘭婭,你要去哪裏?”蘭婭眉間一黯,歎道:“襄陽炮已成,城破在即,我不想看到三日後城破時的慘狀,還是先走的好。”
梁蕭道:“三日後或許會降城也說不定。”蘭婭深深看他一眼,淡然道:“你拿得定麽?”梁蕭張了張嘴,卻沒出聲,一時如坐針氈,忍不住站起身來,踱來踱去。
蘭婭歎道:“破城必屠,向來是蒙軍通例,當年兀烈旭大汗西征之時,攻破了報達城(按:蒙古對巴格達的稱唿),屠殺了整整三天,直到城中再無壯年男子。老師每每說起那件事,都是淚下如雨,無比傷心。”她口氣雖力持平靜,眉眼卻已微微泛紅。
梁蕭心頭一寒,說道:“你老師與蒙古人既有如此仇恨,為何還要設計迴迴炮,你們又為什麽來這裏?”
蘭婭歎道:“大元皇帝是天下蒙古人的共主,他對伊兒汗下了旨。老師倘若違背,那麽馬拉加的智慧之光將會永遠熄滅。這次本該老師來的,但他年紀大了,走不了這麽遠的路程,爸爸和我才代替他來這裏。”梁蕭一時默然,蘭婭凝視著他,正色道:“梁蕭,襄陽炮是魔鬼的手臂,木霹靂是地獄的烈火。你已讓魔鬼從烈火中複生,若還繼續征戰,將來即便死去,靈魂也難得安寧。”
梁蕭微覺生氣,放聲道:“蘭婭,你詛咒我嗎?”蘭婭苦笑道:“你是了不起的聰明人,一定會明白我的話。老師已然年邁,就像高山頂上的積雪,一陣大風吹過,便會簌簌墜落。梁蕭,你放下長槍和弓箭吧,隨我去馬拉加,你是當今偉大的數家中之最偉大者,定能繼承我的老師,成為新的賢明者之王。”
他兩人對答均用迴語,阿雪聽不明白,隻覺兩人神色凝重,帳中空氣便似凝固了一般,令人喘不過氣來。她心兒突突直跳,低頭撚著衣角,偷眼望去,隻見梁蕭額上青筋凸起,臉色陣紅陣白,幾次欲要開口,但卻終究沒吐出一個字。阿雪正覺奇怪,忽見蘭婭翠眉輕挑,轉頭笑道:“阿雪,還要聽故事嗎?”阿雪連連點頭。
呂德沉聲道:“我世受大宋國恩,委以守土之責,當戰死沙場,與城偕亡,以報聖上之德。海牙大人,我不用箭射你,請迴吧,隻盼城破之時,大人看著今日之事,少殺幾個百姓!呂某也就感激不盡了。”
阿裏海牙沒料他一口迴絕,眉頭一皺,正想措辭再勸,忽聽梁蕭朗聲道:“呂大人,你既然想死,死了最好!”城上眾人俱是大怒,阿裏海牙也是一驚,忖道:“不好,我當真不該叫他跟來,此番弄巧成拙了。”雲殊正要放箭,呂德沉聲道:“且慢,聽他說什麽,聽完再射!”
隻聽梁蕭道:“你大約想的是死了之後名垂青史。沒錯,你死了名聲大好,但這滿城百姓死了,又能有什麽呢?聽不到妻子叫喚,沒有了兒女憐惜,看不到父母慈容,不見了姊妹笑顏。千秋之後,隻有一堆白骨罷了。”城頭軍民聽得這話,無不動容,心底好生淒涼。
呂德大怒,厲聲喝道:“好賊子,我饒你一命,你卻口出狂言,來亂我軍心!”正要揮手讓人放箭,卻聽梁蕭冷笑道:“軍心頂個屁用。不出十日,襄陽必破。你罵我是賊子,我看你才是大賊!別的賊不過借月黑風高,取金盜銀,換取一時富貴;你卻打著忠孝仁義之號,竊走這一城人的性命,換取你千秋百世的名聲。”
梁蕭今日瞧見吃人慘狀,心中後悔已極,但他當日在伏牛山立下重誓,若不滅宋,則是毀諾之舉,是以此時襄陽城破與不破,在他心中已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他正矛盾難解,忽聽見呂德決意死守,忍不住出言相譏。阿裏海牙卻聽得心驚肉跳,忖道:“罷了,他救我一命,大不了再還與他吧!”
城上宋軍聽了這番言語,嘩然一片。雲殊忍不住叫道:“這人之語不可聽信,呂大人,速速下令將他射殺,以免被他胡言亂語,動搖軍心。”呂德卻呆了呆,頹然收手,沉默半晌,揚聲道:“海牙大人,元軍被我襄樊二城阻了十年之久,勞師費力,死傷無數,哪個不是心懷怨毒?自成吉思汗以來,元人但逢抵擋,必然屠城。就算我肯降城,你能擔保,其他元軍不殺一個軍民麽?”
阿裏海牙聞言鬆了一口氣,朗聲道:“聖上說過,隻要你們全城肯降,我們也就秋毫無犯。本有一份聖旨,但路上被你身邊的白衣人掠走了,你不妨向他討來看看!”呂德迴望雲殊。雲殊道:“那聖旨我看過,韃子皇帝確是寫過些花言巧語,誘降大人!”呂德蹙眉沉吟。
梁蕭見他動心,抽出羽箭,叫道:“呂大人,你可知元人最惡毒的誓言是什麽嗎?”呂德一怔,道:“是折箭為誓!”
梁蕭將羽箭遞給阿裏海牙,阿裏海牙點頭道:“好!”舉箭過頂,朗聲道:“我阿裏海牙對長生天立誓,隻要呂大人投降,我以性命擔保,不傷襄陽城任何一人。”說罷折箭兩段,擲於地上。呂德微微動容,歎了口氣,說道:“容呂某考慮一陣,三日之內,定給大人一個答複!”
阿裏海牙頷首,與梁蕭策馬返迴,稟告伯顏。伯顏命眾將準備攻城器械,若呂德三日後不降,便全力轟擊,強行破城。
當夜,襄陽城內,宋軍將領爭執不休,有人以為事到如今,非降不可,有人卻是寧死不降,以求完名。呂德獨上城樓,遙望南方,但見元軍火光燭天,艦船彌江,心中說不出的苦澀。
他自結發從軍以來,與強敵苦戰半生,自合州打到襄陽,轉戰數千裏,死守十餘年,雖知元軍勢大,難免有此一日,已抱了必死之心。但這日當真來了,卻又不知所措。降是失節,不降則葬送了滿城百姓性命。降與不降,兩般念頭在他心中交戰不已。倏然間,數十年往事湧上心頭,想及當年合州城下,與梁文靖攜手退敵,擊斃蒙古大汗,宴飲歡歌,何等揚眉吐氣;而今時窮勢迫,竟是生死兩難。
他仰望蒼天,禁不住失聲痛哭,心中叫道:“淮安啊淮安,你在哪裏?大宋國主昏庸,奸臣當道,呂德空負殺敵之心,難酬報國之誌,若有你在,哪會有今日之局?淮安啊,你在何處?可聽得見呂德的叫喚麽?”一時淚如雨下,濕透戰袍。
忽聽有人道:“是呂大人麽?”呂德急忙拭淚,但見雲殊、靳飛遠遠走來。呂德站起身來,靳飛拱手一禮,說道:“大人究竟有何打算?”呂德搖頭不語。靳飛沉聲道:“大人萬不可被元人言語所惑。”雲殊道:“正是,元人兇殘無道,不可輕信。”
靳飛搖頭道:“此與兇殘無幹。常言說,‘生死事小,失節事大’。自古忠烈之士,無不名垂青史,投降失節者,皆是受盡唾罵。唐代張公巡死守雎陽,雖城破身死,但千秋之下,還有人祭拜,而又有幾個降將,能得後人紀念呢?大人死守至今,於大宋功德無量,進一步,便是流芳百世;但若退一步,日後史書之上,也隻得稱您為二臣了。所謂為山九仞,不可功虧一簣啊。”
呂德看他一眼,淡然道:“但築就這座山,可得用滿城百姓的屍骨來築。”靳飛冷笑道:“但若大人退後一步,便是後方百姓屍積成山了。更何況,古人道‘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大人既然從軍為將,也該明白這個道理吧!”
呂德見他目中精光灼灼,語氣漸趨激烈,再見雲殊緊攥劍柄,目光四下遊離,心頭頓時一跳。他也非等閑之輩,要麽豈能與大元名將精騎苦戰十載而不敗落。瞧著二人神色,已然猜到幾分。原來靳飛白日裏察顏觀色,看出呂德心旌動搖,是以故意來探他口風,若他說出半個降字,立時便要與雲殊用強,脅持呂德,逼他死守。
呂德心念數轉,猛地站起,踱了幾步,大聲道:“靳飛兄說的是,呂某心意已決!盡忠報國,玉石俱焚,定與襄陽同存。隻是,唉……”靳飛聽他說到如此堅決,不由大喜道:“太守有什麽為難處麽?”
呂德道:“如今缺衣少糧,攻守用具也將告罄。照此下去,襄陽城遲早被破,若是破了,與降了有何分別呢?我所以愁眉難舒,正是為此。”靳飛與雲殊對視一眼,也自蹙眉發愁。但聽呂德又道:“我守襄陽數年以來,唯有雲公子和靳門主能通過元軍封鎖,嗯……”說到這兒,略有猶豫之色。
靳飛慨然道:“此事義不容辭,我也有此念頭。但求呂大人發信一封與郢州大將。我與殊兒即可出去,率領宋人水軍,再以‘水禽魚龍陣’運送糧草器械,進援襄陽。”呂德遲疑道:“雲公子乃是我得力臂助,若是離開,如斷呂某一臂。況且劉整依樊城列下水陣,漢江水道已遭元人把持,再想泅水出城,千難萬難。”
雲殊道:“水禽魚龍陣的變化精微,非我不能駕馭,嗯,不能走水道,便走陸上好了,我們可少帶人手,趁夜出城。萬請大人苦守月餘,以待我練好陣勢。”呂德又說些危險之言,靳飛固請出城,呂德這才答應。靳飛因形勢危急,當夜便召集人手,與雲殊、方瀾一道,係繩於腰,垂出城外。
呂德目視眾人身影消失於黑夜之中,籲了口氣,突地拜倒在地,澀聲道:“雲公子,時窮勢迫,已是無法挽迴,呂某思慮再三,終是狠不下心腸,葬送滿城百姓。大宋安危,便交於你了。”虎目含淚,向著眾人去處拜了三拜,驀地站起身來,對發呆的親兵道:“傳我將令,封好府庫,毀掉天罡破陣弩。號令三軍,明日午時三刻,開門降城!”
梁蕭從帥帳返營,一路上胸口便似堵了什麽,窒悶無比。百姓哀號聲聲在耳,一旦他閉上雙眼,城中慘景便曆曆重現,叫人心驚。梁蕭不禁尋思道:“大宋的城池成百上千,難道每攻一城,便有一戰。唉,沙場之上,兵對兵,將對將,賭生賭死也就罷了。若然牽連無辜百姓,忒也叫人為難。兵法常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但真有不戰而勝、不傷百姓的戰法麽?”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個萬全的法子。焦躁之際,猛然生出一個念頭:“我發誓滅宋,難道錯了麽……”但這念頭隻如火光一閃,又被掐滅,心道,“媽常說:大丈夫言出必踐,不可自毀誓言,我折弓為誓,與阿裏海牙折箭一般,皆是毒誓……”
他心中煩悶,不願迴營與諸軍相會,徑自打馬來到阿雪帳前,隻聽到帳內傳來蘭婭的聲音,似乎在說一個故事。走進一看,隻見阿雪趴在床上,大眼瞪圓,聽得津津有味,見梁蕭進來,笑道:“哥哥來得正好!蘭婭姐姐在講故事,叫什麽一千一夜……”蘭婭掩口笑道:“是一千零一夜。”
阿雪笑道:“對,一千零一夜。”梁蕭看她笑語如花,神色歡欣,心頭略略一寬,說道:“蘭婭,多謝你顧看她。”蘭婭笑道:“你盡會假客氣。”撫著阿雪的肩,道:“阿雪可愛得很,我很喜歡。”梁蕭苦笑道:“可惜太笨,跟你沾染些聰明氣兒,也是好的。”阿雪笑道:“是呀,我最愛聽姐姐講故事,姐姐千萬陪著阿雪,說上一千零一個晚上。”
蘭婭一笑,笑容卻有些勉強,柔聲道:“可惜,姐姐隻能給你說一個晚上啦。”阿雪一怔,不明其意,梁蕭卻露出訝色,問道:“蘭婭,你要去哪裏?”蘭婭眉間一黯,歎道:“襄陽炮已成,城破在即,我不想看到三日後城破時的慘狀,還是先走的好。”
梁蕭道:“三日後或許會降城也說不定。”蘭婭深深看他一眼,淡然道:“你拿得定麽?”梁蕭張了張嘴,卻沒出聲,一時如坐針氈,忍不住站起身來,踱來踱去。
蘭婭歎道:“破城必屠,向來是蒙軍通例,當年兀烈旭大汗西征之時,攻破了報達城(按:蒙古對巴格達的稱唿),屠殺了整整三天,直到城中再無壯年男子。老師每每說起那件事,都是淚下如雨,無比傷心。”她口氣雖力持平靜,眉眼卻已微微泛紅。
梁蕭心頭一寒,說道:“你老師與蒙古人既有如此仇恨,為何還要設計迴迴炮,你們又為什麽來這裏?”
蘭婭歎道:“大元皇帝是天下蒙古人的共主,他對伊兒汗下了旨。老師倘若違背,那麽馬拉加的智慧之光將會永遠熄滅。這次本該老師來的,但他年紀大了,走不了這麽遠的路程,爸爸和我才代替他來這裏。”梁蕭一時默然,蘭婭凝視著他,正色道:“梁蕭,襄陽炮是魔鬼的手臂,木霹靂是地獄的烈火。你已讓魔鬼從烈火中複生,若還繼續征戰,將來即便死去,靈魂也難得安寧。”
梁蕭微覺生氣,放聲道:“蘭婭,你詛咒我嗎?”蘭婭苦笑道:“你是了不起的聰明人,一定會明白我的話。老師已然年邁,就像高山頂上的積雪,一陣大風吹過,便會簌簌墜落。梁蕭,你放下長槍和弓箭吧,隨我去馬拉加,你是當今偉大的數家中之最偉大者,定能繼承我的老師,成為新的賢明者之王。”
他兩人對答均用迴語,阿雪聽不明白,隻覺兩人神色凝重,帳中空氣便似凝固了一般,令人喘不過氣來。她心兒突突直跳,低頭撚著衣角,偷眼望去,隻見梁蕭額上青筋凸起,臉色陣紅陣白,幾次欲要開口,但卻終究沒吐出一個字。阿雪正覺奇怪,忽見蘭婭翠眉輕挑,轉頭笑道:“阿雪,還要聽故事嗎?”阿雪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