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已經在各級將領率領下,啟動。


    朱棣和朱元璋、馬秀英簡單告別後,把空間讓給朱標。


    快速走下祭壇,來到徐妙雲母子麵前。


    “阿爹!”


    朱棣剛靠近,小祈嫿就滿臉不舍叫了一聲。


    朱棣笑笑,把小丫頭和在一邊,‘故作’矜持的雍鳴抱起來,叮囑道:“這一年,阿爹不在,你們不準搗亂,要保護娘親。”


    “阿爹,不用保護金豆子嗎?”雍鳴突然好奇詢問。


    朱棣、徐妙雲都被逗笑了。


    朱棣看向繈褓中,被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兩隻小眼睛的金豆子,看著雍鳴,笑道:“保護啊。”


    和兩小家夥說了會兒話。


    朱棣放下兩小家夥,讓他們去旁邊玩。


    餘光瞥了眼,在遠處看熱鬧的烏雲琪格和娜仁托婭,“我不在期間,府中有什麽事,就交代她們去做……”


    徐妙雲含笑嗔目,叮囑道:“我和孩子們都在家裏等著你,在戰場上,要保護好自己……”


    四郎的領兵能力。


    她從未懷疑過。


    可今天父皇舉著四郎和大哥的手,握在一起。對四郎和大哥,以及對外傳遞什麽信號。


    她看的清楚。


    她很擔心,四郎為了父皇的期許,到了戰場上,不顧一切去拚命。


    朱棣看了看左右,見眾人沒人注意他們這邊,伸手迅速用拇指和食指,捏了捏徐妙雲臉頰,“我知道,為了你和孩子們,我做事,也會好好考慮的。”


    這些年,他得罪了多少人?


    不知道!


    總之肯定不少。


    他若出事,有些講究的人,可能放下對他的恨意。


    可有些人必然不會。


    會把恨意,報複在妙雲和孩子們身上。


    雍鳴還太小,擔負不起這副擔子。


    彼時,妙雲和孩子們,將會過的十分兇險。


    在雍鳴沒有成長起來,他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


    “肉麻死了,渾身冒雞皮疙瘩!”


    不遠處,娜仁托婭誇張的雙手環臂,哆嗦身子,扭頭嘀咕道:“小姐,看到了嗎?朱粗魯大庭廣眾下,捏徐小姐的臉……”


    烏雲琪格好笑又好氣瞪了眼娜仁托婭,“小心長針眼!”


    嘿嘿……


    娜仁托婭訕笑,瞥了眼朱棣的方向,小聲道:“小姐,朱粗魯此番北征,恐怕會殺不少人吧,瞧瞧他當督辦檢校這段時間的鐵血手腕,殺他們自己人都狠,何況是咱們草原人……”


    “你現在,怎麽也是他義妹,金豆子的姑姑,你和他說說,少造殺孽……”


    烏雲琪格見娜仁托婭滿臉哀傷,伸手揉了揉小姑娘腦袋。


    娜仁托婭就是咋咋唿唿,其實心地很善良。


    “朱粗魯不是一個嗜殺成性的,他做事,都在權衡利弊,該殺的,別說我了,就是妙雲小姐開口,恐怕也阻攔不了,他認為不需要殺得,我們不說,他也不會殺。”


    ……


    朱粗魯為何會給人一種冷血、冷漠感。


    就是這人那份冷靜、理智到極致的權衡利弊。


    一個人,凡是權衡利弊後,能一絲不苟的執行,這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朱粗魯這般冷血、冷漠、無情。


    為何,很多人都忌憚朱粗魯發瘋?


    這種極為理智冷靜,權衡利弊做出決定的人。


    一旦發瘋,那一定一發不可收拾!


    就像中原文化中的相生相克,陰陽兩極。


    任何人事物,都有兩麵性。


    極致的一麵,一定對應極致的另一麵。


    朱粗魯平日裏,極致的冷靜、理智是表現在外,光明的一麵。


    但於此對應。


    朱粗魯另一麵也極為瘋狂。


    誰把朱粗魯的另一麵逼出來,那就等著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吧。


    “小姐,你很了解朱粗魯啊?”娜仁托婭小聲嘀咕,擠眉弄眼。


    烏雲琪格氣的攥了攥拳頭。


    她裝小可憐作,惡心朱粗魯,總要了解這個人吧?


    何況,她還是被朱粗魯俘虜迴大明的。


    怎麽可能不觀察一個俘虜自己的人。


    ……


    “老四!”


    朱棣和徐妙雲說著話時,朱標突然喊道。


    朱棣這才注意到,二哥、三哥等此番一起北征的兄弟們,都已經跟著大哥,聚集到父皇、母後麵前。


    群臣也都看著。


    “我過去了。”朱棣說了一聲,大踏步走了過去。


    在眾人注視中。


    朱標帶著兄弟們,在朱元璋、馬秀英麵前跪下,兄弟十幾人,給朱元璋、馬秀英重重叩首後,起身。


    朱元璋、馬秀英又叮囑朱棣等人後。


    兄弟們翻身上馬。


    朱標高舉賜劍,“出發!”


    話音響起時,率先策馬揚鞭。


    朱棣、朱樉、朱棡等人,跟著朱標,在祭壇周圍,數千雙眼睛注視下,意氣風發,馳騁離開。


    ……


    所有人目視眺望。


    直到徹底看不到朱棣等人背影後,才收迴視線。


    陸陸續續上了馬車。


    百官三三五五乘坐一輛馬車,湊在一起,竊竊私語激動議論。


    “此戰,聚集了朝廷最精銳的大軍,最好的將領,必勝!”


    “此戰勝,攻克北元王庭,打到捕魚兒海,太子爺的威望將徹底壓過朱四郎!”


    “太子爺的位置越穩,將來我等忠良,勸說太子爺剪除朱四郎時,才更加萬無一失!”


    ……


    王美人馬車內。


    朱標長女,朱玉秀爬在車窗,笑著和同樣爬在朱元璋、馬秀英禦駕車窗上的小祈嫿招手。


    祈嫿被常氏接到東宮小住的幾次,認識了朱玉秀。


    片刻後,朱玉秀縮迴身子,不解問:“娘,為什麽,好多人都喜歡祈嫿,母妃如此?皇祖父、皇祖母也是如此?還有二叔、三叔他們也是,都特別喜歡祈嫿?”


    ‘很多人喜歡朱祈嫿,可同樣,因為她父親是朱四郎,很多人對他們兄妹,也恨之入骨。’


    王美人腹語著。


    這些話,肯定不能說給自己孩子。


    笑道:“因為你四叔厲害,你四叔光芒太盛,你祖父、祖母他們對你四叔的喜愛,就轉移到了你堂姐和堂兄身上。”


    ……


    “朱祈嫿真討厭!”


    前麵一輛馬車內,朱允炆看著祈嫿爬在禦駕馬車內,一會兒從窗口探出頭,一會兒又撩起前麵簾子,負責趕車的太監,諂媚笑著逗弄,生氣放下簾子。


    片刻後,抬頭看向呂氏,“娘,這迴北征,所有的榮耀都是父親的對嗎?四叔就是再厲害,也隻能給父親做嫁衣,對嗎?”


    呂氏微微皺眉,“這番話,是誰和你說的?”


    允炆這麽點年紀,不可能想到這番話。


    朱允炆見呂氏麵露薄怒,緩緩低頭,小聲道:“外公對允炆說的。”


    呂氏眉頭皺的更深了。


    自從知道,父親聯合胡惟庸,想要推允炆,觸摸那個要命位置時。


    她就無一日不心驚膽戰!


    沒想到,父親私下裏,還和允炆說這種話!


    可她卻不知該如何阻止。


    難道,向父皇、太子爺揭發呂家嗎?


    她做不到。


    而且,一旦事發,也必然連累允炆。


    “你外公和你說的話,千萬別在你父親麵前講!也別對外人說!”


    就算朱四郎此番,就是給太子爺做嫁衣,可這些話也不該說出來。


    更不能由允炆一個晚輩子侄說出來。


    朱允炆小心翼翼點點頭。


    ……


    二十萬大軍,數十萬民夫北上啟程。


    從啟程這一刻開始。


    全天下目光,都跟隨向北移動。


    “也不知,此番燕王能不能再打出,當初帶領一千精銳,縱橫草原凱旋的精彩戰鬥。”


    “陸軍第一鎮,天下第一強兵,此番,定然能打出更優秀,更大的戰果!”


    ……


    天下百姓津津樂道,議論著,朱棣將帶領陸軍第一鎮,再打出多麽精彩的戰鬥。


    大明士紳、商賈、官員們聽聞百姓議論,總會冷笑著暗道一聲愚民!


    他們所有人都明白。


    此戰,是太子樹立威望的一戰。


    “朱四郎,隻是陪太子讀書,給太子做嫁衣!這一戰,朱四郎別想出風頭!”


    ……


    紛紛擾擾中。


    月餘行軍。


    陸軍第一鎮,進入山東境內。


    朱樉、朱棡等幾位塞王,藩王衛都在北平停留,所以和朱棣在一起,隨陸軍第一鎮行軍。


    朱樉看著進入山東。


    隨著氣溫降低,換上了棉裝的第一鎮將士,背著火銃、以及四四方方的行軍背囊,沿著官道,默默行軍,眼中羨慕一閃而逝。


    陸軍第一鎮並不是走在最前麵的一支軍隊。


    可從金陵出發後,陸軍第一鎮一路都保持不緊不慢的速度,最初還沒覺什麽。


    十幾天後,就不一樣了。


    走在前麵的朝廷各軍,開始陸陸續續放緩速度。


    而陸軍第一鎮,還是保持每天八十裏的行軍路程。


    每一天,都要超越一兩支友軍。


    如今,原本走在靠後的陸軍第一鎮,已經緊緊派在太子衛率,以及三支朝廷新軍後麵了。


    這也就罷了。


    這一路,他們跟隨陸軍第一鎮行軍。


    真正見識了新軍的精銳。


    新軍不光是武器、訓練上的新。


    是方方麵麵都新!


    每天紮營後,效命軍中的郎中、獸醫、修理火炮、火銃的技術性將領就開始行動。


    郎中帶隊,要檢查每一營將士。


    將士有任何不舒服,都要第一時間匯報郎中。


    以至於,各軍在北上途中,都出現了或多或少,士卒因水土不服的掉隊減員。


    就連前麵幾支朝廷新軍都不可避免。


    而老四的陸軍第一鎮,至今都無一人掉隊。


    炮車、隨軍的輜重車輛,每天都有技術性將領認真負責檢查。任何毛病,都會第一時間被找到。


    ……


    種種細節,井然有序,讓人耳目一新。


    朱樉還在觀察。


    朱棡迴神,“老四,北征之後,你不能隨便給我派幾個人就把我打發了,必須要配置一個,至少由標統級別帶隊的指導團,從標統、管帶、隊官、排長、棚正,乃至郎中、匠人、獸醫都要搭配齊全的指導團,讓這個指導團,到我的藩王衛中,一級對一級,傳幫帶!”


    朱棡的話音,驚醒正在觀察的兄弟幾人。


    幾人紛紛轉頭。


    “四哥,三哥要的,就是我們要的。”


    “四哥,你可不能偏心!”


    ……


    朱棣沒好氣笑著瞪了眼老十三幾人,“我既然要派出指導團,肯定給你們搭配一個完整的指導團,不過,提前說好了,這樣的指導團,最多四個,你們隻能輪流著來,至於你們如何分配,我可不參與。”


    “當然是按兄弟們長幼了,先長後幼!”


    “二哥,你太不要臉了,難道兄長不應該讓這弟弟嗎?”


    “老十三,你和四哥不但是兄弟,還是連襟,你不要和我們搶了,你讓妙音小妹去求四嫂,四哥最寵四嫂,隻要四嫂開口,四哥肯定答應!”


    “四哥,是吧?”


    ……


    哈哈……


    眾兄弟嬉笑打鬧著,頓時哄然大笑。


    嗒嗒嗒……


    急促馬蹄聲傳來,眾人聽到馬蹄聲,紛紛停下來,順著聲音傳來的前方看去……


    一名斥候快馬疾馳而來。


    抵近後,翻身下馬,跑到朱棣麵前,立正捶胸行禮後,大聲匯報:“王爺,標統讓卑職來匯報,前方劉家村村長,帶著全村村民在迎接王爺。”


    ……


    “劉家村?”


    “是不是就是那個給四哥和土橋村立碑的村子?”


    “老八,你二哥我,還有幸為立碑填土了呢!”


    ……


    斥候還在匯報時,一群皇子就開始好奇打聽詢問。


    朱棣和劉家村淵源,他們都知道。


    那時,他們四哥,被父皇貶為庶人不久,正處於被父皇猜忌、監視、折騰期。


    “我知道了。”


    等斥候匯報結束後,朱棣吩咐道:“迴去告訴周浪,我們馬上趕往前軍。”


    斥候領命離開後,朱棣轉身,“二哥、三哥,劉家村的族長劉祖昌和村民等著,你們要不要一起去?”


    “去,當然去了!”朱樉爽朗笑道。


    隨即,兄弟幾人,在數十名親兵護衛下,策馬趕往前軍。


    一個時辰後。


    朱棣靠近劉家村。


    遠遠,就見,劉家村村口,官道旁邊,站滿了村民。


    朱棣靠近後。


    劉祖昌帶著村民圍上來,“草民劉祖昌,拜見燕王及各位王爺。”


    朱棣翻身下馬,扶起劉祖昌,“劉族長不必拘禮。”


    劉祖昌起身,“王爺,我們劉家村眾人,聽聞王爺率領陸軍第一鎮將士北上,特備了點薄酒,請王爺和各位王爺……”


    朱棣忙抬手,婉拒:“老先生,我們還要趕路,不能耽擱時間……”


    劉祖昌暗暗觀察著,身著陸軍分體式軍服的朱棣。


    ‘這位舉手投足間,氣象萬千,氣度恢弘啊!’


    劉祖昌暗暗感慨。


    當初,他是怎麽也沒想到,劉家村竟然能和燕王有這樣一段淵源。


    後來,燕王陪太孫北上前往遼東時。


    他才從在門下省給皇帝做近臣的小兒子書信中得知。


    土橋村朱四郎就是燕王朱棣。


    後來,這位王爺就潛龍出淵,一發不可收拾。


    考取狀元。


    前往福建。


    幾年時間內,福建的稅賦年年增加。


    期間,又傳來這位在東番打下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基業之地。


    ……


    年前,小兒子寫信迴來,又詳細講述了這位王爺迴朝,兩百艘海軍戰船,一千五百門火炮,鳴響秦淮河。


    以及陸軍第一鎮,天下第一強兵的消息。


    小兒子還讓人捎迴一些稀奇古怪的香料、果幹。


    據說,都是隨這位王爺抵京的海商販賣的。


    得虧當初聽說這位王爺搞鄉土村社,土橋村也搞得有聲有色,小兒子寫信迴來,勸說他幫著劉家村鄉親搞鄉土村社。


    他聽進了勸說。


    說實話。


    當初他內心是有些抵觸的。


    雖說整個劉家村,都是劉姓一族。


    可他也打算,在災年時,用一個良心價格,把鄉親們的土地收到他家。


    然後讓族親們,佃租種田。


    他家有秀才,小兒子還當官,可以免田賦。


    族親們給他家當佃農,甚至比自耕農還省心嘞!


    之所以最終決定幫鄉親們,出錢出力搞鄉土村社,也並不是小兒子的勸說,起了決定性作用。


    就是因為這位王爺。


    甭管對方出海與否。


    他都想通過這一行為,在燕王心中,留一個好印象。


    畢竟,誰知道,未來時局如何發展呢。


    保不齊,哪天,這位或者這位的後代,就會乘坐無數海軍戰船,打迴中原呢。


    這可不是他說的。


    是他小兒子說,金陵很多官員在觀摩海軍戰船鳴炮後,私下裏都這麽議論。


    大明朝臣如此敵視這位。


    這等風氣不扭轉。


    太子若不加以扼殺這等風氣。


    瞧著吧,將來,太子和燕王肯定會有矛盾。


    他雖不為官。


    可到底活了幾十年!


    土埋脖子了。


    他吃的鹽,都比別人吃的米多!


    “王爺不能停留吃頓飯,那一定要把我們給將士們準備的酒帶上。”


    “老先生……”


    朱棣剛開口,就被劉祖昌打斷:“王爺,這都是我們劉家村搞鄉土村社後,寫信向土橋村取經學來的……”


    朱棣微微愣怔。


    看著眼前這個頭發花白,比幾年前,明顯更顯蒼老的士紳小老頭,不由驚訝,“劉家村搞鄉土村社了?”


    據他所知,劉家村所屬縣府,並不在這些年,朝廷鄉土村社的計劃序列中。


    劉伯溫這些年,推動地方搞鄉土村社。


    主要集中在三類地方。


    一類,一些軍事、政治上重要的樞紐重鎮、縣府。


    有利於鄉土村社的傳播。


    一類,潛力巨大,農耕條件好的區域。


    有利於迅速為朝廷創造經濟效益,彌補,朝廷在推動鄉土村社建設中,支出的成本。


    最後一類,就是自然環境惡劣,民心不穩的區域。


    鄉土村社建成,迅速解決溫飽問題,有利於地方安寧,以及民心擁戴朝廷。


    劉家村不屬於三類中的任何一類。


    如果搞鄉土村社。


    肯定是自發搞。


    劉祖昌帶頭幫忙搞。


    朱棣終於問及此事,劉祖昌笑道:“老朽聽說王爺帶領土橋村鄉親搞鄉土村社,土橋村鄉親的日子蒸蒸日上,就想為本村族親做點事情……”


    ……


    朱樉、朱棡站在旁邊,聽著劉祖昌絮絮叨叨,甚至有些囉嗦,詳細介紹如何出錢出力搞鄉土村社。


    不由相視一笑。


    他們豈能看不出,劉祖昌的小心思。


    “王爺,我們劉家村也建了玉米秸稈釀酒作坊,我們劉家沒有入股鄉土村社,不過,入股了開在周邊縣府的米鋪、酒鋪,股份和村民一樣,也是搞雇工身股製,沒有多占一點!”


    朱棣含笑認真聽著。


    握住劉祖昌的手,拍了拍,“老先生高義!不過,老先生,切記,警告家中後人,不要染指鄉土村社的股份,這部分股份,隻能在百姓家族內部傳承,我在福建,搞了幾個對照組,有士紳入股鄉土村社,也是占一樣的股份……”


    ……


    “不過,這些年,隨著我的注意力轉移到東番,他們就開始胡作非為,謀劃著,用投資虧損,讓村中百姓,家家戶戶背上債務,然後吞掉百姓的股份,此番北征結束,陛下南巡,我就會舉起刀,給天下士紳敲敲警鍾。”


    ……


    劉家有沒有入股鄉土村社,他不得而知。


    畢竟,隻是劉祖昌一麵之詞罷了。


    不過不怕。


    等他在福建舉起屠刀時。


    滅幾族,傳揚開後,天下士紳都會收起小心思。


    至於鄉土村社開在外麵的商號、店鋪,劉家入股也沒什麽。


    劉家的眼界,還可以迅速幫助鄉土村社向更高級發展。


    何況,還是悄悄搞雇工身股製。


    ……


    劉祖昌看著朱棣談笑中,談論舉起屠刀之事。


    心中寒氣直冒。


    忙道:“殿下,我劉家絕不會染指鄉土村社股份,甚至,等鄉親們能獨自管理開在外麵的商鋪、商行,我們劉家也願意退出經營和股本!”


    朱棣笑笑。


    知道把這位老先生嚇住了,拍手安撫:“老先生,安心帶著鄉親們經營開在外麵的商鋪和商行,土橋村是單純的用雇工身股製吸引人才,而你們劉家村,是你們劉家帶領族親,用雇工身股製向外開拓,這兩種模式,朝廷並未禁止,我們兩村有緣分,如今,我們兩村可以給天下做個榜樣嘛!”


    兩種模式。


    他看都可以。


    對於一些開明士紳。


    容許其參與鄉土村社,向外發展的雇工身股製商業。


    既能拉攏這些開明士紳,使之成為鄉土村社和雇工身股製的擁護者。


    還能借助他們的人才資源。


    他要保證的,隻是百姓以土地為基礎的原始本錢。


    劉祖昌這才鬆了口氣。


    隨後。


    朱棣接收了劉家村送的兩車玉米秸稈酒,再次啟程。


    ……


    朱樉、朱棡兄弟們,跟在朱棣身邊,扭頭看著後麵,敲鑼打鼓為陸軍第一鎮將士鼓舞士氣的劉家村村民。


    均都不由感慨。


    這才幾年光景。


    老四已經從洪武九年的絕對低穀期。


    有了如今這番聲勢。


    不由讓人唏噓啊!


    代王朱桂迴神,轉頭看向朱棣,“四哥,這個劉祖昌分明就是為了在你心中留個好印象……”


    朱棣不由笑了,“老十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你不能因為對方出發點不純,就否決了他做的事情……”


    他豈能看不出。


    劉祖昌是為了給他留個好印象,所以才出錢出力幫劉家村族親建設鄉土村社。


    這沒什麽。


    隻要劉祖昌幫著建設好一個鄉土村社,就有功於天下!


    雖然,在他心中的地位,與那些無私者不同。


    但麵子上、禮遇上,他都願意給足對方。


    治天下,導利、倡德、循法。


    對劉祖昌這種人,就屬於導利,然後提醒他循法,最後希望劉祖昌能倡德。


    “對不同的人,三者的使用順序,偏重各有不同。”


    “如此,人才才能盡可能為我們所用。”


    朱棡、朱樉幾人都在默默琢磨這番話。


    朱棡最先迴神,深深看了眼朱棣,‘老四若是爭儲,大哥都危險!’


    就老四這種用人原則。


    說實話,老四若是想在大明籠絡一批人,其實並不難。


    朱棡好奇詢問:“老四,鄉土村社對外開拓的商號、店鋪,準許士紳入股參與,這好嘛?”


    兄弟幾人聞聲迴神,齊齊看向朱棣。


    “沒什麽不好。”朱棣笑道:“隻要把對外開拓的商號、店鋪,和鄉土村社挖一條護城河,不讓其侵蝕鄉土村社的股份就行……”


    等父皇南巡福建。


    在福建抄家滅族。


    然後補充一個鄉土村社破產清算,隻能清算除土地、耕牛、農具等股本之外的產業就行。


    “隻要不侵蝕鄉土村社股本,士紳就是在對外商號、店鋪中,隻要搞雇工身股製,占股多一點,朝廷也可以允許,城池內的雇工身股製商號、店鋪,東家占股股本,也有多有少,這沒什麽……”


    ……


    “相反,以此拉攏開明士紳,使之認可、擁戴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還能削弱反對者,加強這一政令的穩固性,朝廷要確保均富,這個均富,不是絕對的平均,未來,等鄉土村社發展到更高級,百姓更富裕,自身培養出更多有見識的子弟,若是不滿意士紳賺取更多財富,完全可以結束和士紳的合作嘛。”


    “百姓牢牢控製著鄉土村社的原始股本,控製著鄉村百業的產出,隻要他們能力足夠,完全可以結束和士紳的合作。”


    發展過程中,每個時期,都對應著每個時期的情況。


    百姓如何抉擇。


    選擇權在百姓手中。


    “未來,農村百姓控製百業產出,城池內,士紳與鄉土村社合作的雇工身股製、純粹商賈經營的雇工身股製,純粹鄉土村社經營的雇工身股製,各種雇工身股製形式,充分競爭,隻要這些做成了,未來,咱們大明一定十分精彩活躍!”


    ……


    朱棡等人,耳聞朱棣描繪的景象,怔怔出神。


    絞盡腦汁,想要在腦海中,描繪出到時候,大明的景象。


    卻始終描繪不出來。


    老四所說。


    以往數千年都從未出現過。


    他們完全沒有借鑒之處,又如何暢想描繪?


    朱樉迴神,笑道:“老四,再過幾年,我要出海去你的地盤看看!”


    這樣一幕,絕不可能率先在大明發生。


    肯定會在老四的治下。


    “對,四哥,再過幾年,二哥去時,我也要去看看。”


    “我也去!”


    ……


    兄弟們紛紛開口。


    大家心裏都清楚。


    這樣一幕,率先發生之地,肯定是四哥治下,絕不可能是大明。


    “好啊!”


    朱棣笑笑,一口答應。


    北征結束後,


    他就要對呂宋動手。


    率先把那片海上島嶼陸地,全都拿下。


    一邊搞建設同時。


    一邊派遣一支海軍,從呂宋出發,向南。


    試著看看,能不能找到大洋洲。


    甭管能不能找到大洋洲。


    隻要拿下呂宋。


    他就要正式建國了。


    到時,肯定要邀請二哥他們去參加。


    ……


    離開劉家村兩天後。


    朱標突然傳來命令,命陸軍第一鎮騎兵標,兩個擅長工兵科的騎兵營,趕往前軍。


    原來是進入河北後,道路積雪,造成前方四支新軍應付不來。


    ……


    三月中旬。


    當陸軍第一鎮率先抵達北平。


    朝廷各軍陸陸續續抵達時。


    ……


    喜峰口外。


    大寧。


    數十萬北元精銳雲集。


    汗帳內。


    張玉帶著鄭世龍坐在靠門口位置。


    默默聽著各部首領,交頭接耳低聲議論。


    同時,觀察著這些年輕部落首領。


    老一輩的草原雄主,除了納哈出,基本都已經被這群年輕雄主取代了。


    原本,他十分熟悉的草原,如今也變得十分陌生。


    以前的人脈關係,全都沒了。


    以至於,他現在在草原的處境十分艱難。


    漢人的身份,統領一個二十萬眾部落。


    早被很多年輕雄主,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想以他漢人這個身份為借口,衝上來,撕咬他,瓜分他的部眾和軍隊。


    至於其他漢裔官員。


    如今全都聚集在三個地方。


    一處就是他這裏。


    部分漢裔官員,跑來投效他。


    一處在王庭,擔任閑職,充當可汗脫古思帖木兒的幕僚。


    一處在遼陽王納哈出麾下。


    總之,這些年,漢裔官員和草原以前的雄主,都幾乎被掃入曆史的塵埃中。


    他是憑借兵權,才能堅挺到現在。


    不過,也群狼環伺。


    好在,朝廷北征即將開始。


    “可汗到!”


    帳外唱喝聲響起,嘩啦,寬大的簾子撩開。


    所有人忙起身。


    脫古思帖木兒,帶著納哈出,龍行虎步走入帳內。


    “拜見可汗!”


    參拜聲響起。


    脫古思帖木兒落座。


    納哈出在左側首位落座。


    馬哈木等年輕雄主們,餘光瞥視納哈出,眼中不屑一閃而逝。


    納哈出察覺到,掃視而來的不屑視線,卻裝作沒有察覺。


    隻是默默往張玉方向瞥了眼。


    這群新成長起來的狼崽子,正是長體格的時候,胃口極大,彼此間,又不敢相互撕咬,他和張玉這兩個老家夥,就成了這群狼崽子的目標。


    平日裏,就在暗中,緊盯著他們。


    對他們張牙舞爪。


    脫古思帖木兒以汗帳王軍,加上籠絡他和張玉,才能壓服這群狼崽子。


    哼!


    脫古思帖木兒就是在玩火!


    這群狼崽子的誕生崛起,固然讓草原重新變得充滿進攻性。


    可稍有不慎。


    這群狼崽子就會把脫古思帖木兒這個可汗撕咬分食!


    還好,在整個草原烈火烹油,一群狼崽子饑餓環視四周,尋找獵物的時候。


    大明北征開始了。


    讓這群狼崽子,去和大明,和朱四郎相互撕咬吧!


    當然。


    此戰贏了後。


    若是狼崽子們傷亡大倒也罷了。


    若是這群狼崽子,從戰爭中獲取大量俘虜,兵器,迅速膨脹。


    草原的未來局勢,可就難以預料了。


    脫古思帖木兒把汗帳內的詭異,全都看在眼裏,唇角笑意一閃而逝,隨即道:“都坐。”


    他們相互敵視,相互想要吞食對方。


    他這個可汗坐的才穩固。


    “謝可汗!”


    眾人落座後,視線齊齊投向脫古思帖木兒。


    脫古思帖木兒環視眾人,神色漸變肅然,“北平的細作傳來消息,明四皇子朱棣的陸軍第一鎮,已經抵達北平,據說,陸軍第一鎮是一支,完全配置火器的新式軍隊,迴到大明的都城後,所造成的轟動,你們應該都有所耳聞……”


    ……


    提及陸軍第一鎮,所有人都嚴肅認真。


    這支新軍迴到大明後,引發的轟動,大家都有聽說。


    據說,在洪武大道檢閱,力壓大明太子的東宮衛率。


    又在對抗演練中,力壓東宮衛率以及大明京營新軍。


    在大明境內,有著天下第一強軍的美稱。


    何況,統帥這支新軍的明四皇子,更是一個,曾今萬裏轉進、縱橫草原,讓整個草原都無可奈何的雄傑。


    明四皇子就是統帥一支乞丐軍,他們都不敢輕視!


    ……


    “本汗準備給明太子朱標下戰書,雙方在張北重鎮打一仗,我們借助張北重鎮的城牆防守,讓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來攻……”


    “此戰,我們就是要對比,咱們草原精銳和大明天下第一強軍,孰強孰弱……”


    馬哈木、太平、阿魯台等人都在暗暗琢磨,可不可行?


    可行!


    張北是北平、山西前出草原,一個重要關卡。


    少量軍隊可以從其他地方繞行。


    可大明出關的糧草輜重,繞不開張北。


    張北,大明一定要攻克!


    一群部落首領們,確定此計可行後,紛紛看向西蒙古的瓦剌部三個首領。


    張北屬於西蒙古部落的勢力範圍。


    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三人相互對視。


    他們是瓦剌部三大首領。


    脫古思帖木兒看向三人,“張北在你們的管轄範圍內,你們三人商量一下,三部誰來與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打這一場首戰!”


    太平臉上不滿一閃而逝。


    嘴唇剛動動。


    “可汗……”馬哈木笑著搶先開口:“我們三部都是騎兵,也沒有守城經驗,屬下覺,遼陽王的兵馬,守城經驗更豐富,且遼陽王曾和明四皇子有過交手經驗,遼陽王更合適。”


    “對對對,遼陽王更合適!”太平瞬間反應過來,大笑推舉。


    “可汗,屬下也覺遼陽王更合適。”


    “哈哈……畢竟遼陽王有失敗經驗,一定從中吸取了教訓!”


    ……


    其他年輕的雄主,紛紛支持馬哈木。


    脫古思帖木兒臉微微難堪。


    說起失敗經驗,他也有!


    畢竟,當初二十萬騎兵集群,合擊共剿朱四郎,他就是總指揮!


    這些人到底是嘲諷納哈出,還是嘲諷他!


    張玉見脫古思帖木兒臉微微發黑,暗暗冷笑。


    養蠱是把雙刃劍!


    “請可汗任命遼陽王首戰明四皇子!”


    “請可汗……”


    ……


    一群年輕雄主,紛紛起身,恭敬請命。


    可形勢,卻宛若逼宮。


    脫古思帖木兒眼底惱怒一閃而逝,視線轉向納哈出。


    納哈出眼角跳動,心中惱怒,卻也明白。


    各部首領全都逼宮。


    脫古思帖木兒絕對無法反對,與其等脫古思帖木兒開口,還不如自己主動點。


    隨即起身,“可汗,我願派兵守張北!”


    洪武十一年的失敗。


    他一直無法釋懷。


    上次,朱四郎沒和他堂堂正正打一仗,這迴,就擺開陣仗,在張北,堂堂正正打一場吧!


    他從遼東全麵撤退,也帶迴了十五萬兵馬。


    丟個一兩萬,還是整個草原,除脫古思帖木兒,兵力最強的!


    脫古思帖木兒微微頷首,“好,本汗再從汗帳,抽調十門火炮給你!”


    遼東明軍中,開始大量裝備火銃、火炮後,他們北元也跟著效仿。


    納哈出軍中尤其最多。


    支持納哈出十門火炮,不過是安撫一下納哈出。


    脫古思帖木兒緩緩起身,滿臉肅然,意氣風發道:“此戰,是咱們草原和大明的戰略決戰,遼陽王已經做出表率,本汗希望,接下來各部能同心協力,攜手打贏這一戰,全殲大明精銳,這中原,就再次向咱們敞開了!”


    “聽說,朱四郎在中原提出搞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這些年,中原極其富饒繁榮,福建一個墊底行省,何等窮困,你們可能不知道,但本汗知道,如今都是一個,年繳稅賦兩百萬的富裕行省!”


    ……


    各部首領相互對視。


    默契點頭。


    他們當然明白,此戰,事關生死,需要團結。


    團結贏了。


    衝入中原,壯大自身,取代王庭也不是不可能!


    這一戰,為了自身利益,都會團結。


    隨即,一群年輕雄主,當著脫古思帖木兒,以長生天起誓。


    脫古思帖木兒臉上躊躇之色更濃。


    對長生天起誓。


    就沒有人敢亂來!


    “好!”


    大讚一聲,“派人,去給明四皇子下戰書!”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