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古思帖木兒臉上笑容更勝。


    姚廣孝把一切看在眼裏,知道說服脫古思帖木兒了,最後總結道:“可汗,您現在是整個草原的共主,您更應該展現出,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的胸懷,先祖成吉思汗的事跡,您肯定比貧僧更清楚……”


    脫古思帖木兒點點頭。


    換做先祖成吉思汗。


    一定會按照道衍的計策,重點打擊大明太子朱標。


    俘獲、哪怕擒殺大明太子,不但能重創大明最為精銳的兵馬。


    更能動搖大明國本!


    一個女人帶來的恥辱,與此相比,就不算什麽了。


    脫古思帖木兒收斂思緒,擔憂道:“大師,若明太子朱標被我方擒殺,朱四郎會不會繼承大明?”


    話中,脫古思帖木兒眼中憂慮一閃而逝。


    接著,直言不諱道:“相較於太子朱標,我絕不希望朱四郎做大明的皇帝。”


    朱標做大明皇帝。


    即便大明體量足夠大。


    他也有信心和大明抗衡周旋。


    可若換成朱四郎……


    幾年前,二十萬大軍,合擊共剿,朱四郎轉戰千裏,揚長而去,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了。


    恐怕整個草原,都不希望,看到此人當大明皇帝。


    朱四郎做大明皇帝,草原人會本能畏懼。


    未戰先怯!


    “且大師應當明白,朱四郎不光武略出眾,文治相較武略,也絲毫不差。”


    姚廣孝捕捉到脫古思帖木兒眼中一閃而逝的忌憚。


    暗暗感慨。


    可不嘛!


    太子朱標優不優秀?


    肯定優秀!


    這些年,協助朱皇帝處理朝政,把大明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條。


    大明可不是一個小國。


    有著複雜的人事利益鬥爭。


    地域間有著不同的情況。


    想要把這樣一個龐大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絕非任何人都能勝任。


    從任何方麵來看。


    朱標都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儲君繼承人。


    可為何,這些年,朱標給人的感覺,略顯平庸?


    其實,這都是假象。


    是因朱四郎太優秀所致。


    燕王朱四郎做成的事情,太大。


    朱四郎身上光芒太盛,所以才遮擋了太子的光芒,才讓太子顯得略微平庸。


    別的不說。


    在朱四郎的光芒如此刺眼情況下。


    太子朱標還能保持戰略定力,不動如山。


    或許,私底下應該有些布局。


    可也足以看出,太子朱標的優秀。


    至少,曆史上,曆朝曆代的太子,鮮有人做到這一點。


    “大汗放心,朱四郎不會成為大明繼承人。”姚廣孝含笑給脫古思帖木兒喂定心丸:“首先,通過貧僧這些年觀察了解,朱四郎誌不在大明。”


    ……


    “退一萬步,就算朱四郎誌在大明,太子朱標隕落,輪也很難輪到朱四郎,我們中原王朝的傳承,講究嫡庶、長幼,大明皇帝朱元璋登基後,更是很快就立下了立嫡立長的原則,太子有子嗣、太子下麵,朱四郎上麵,還有秦王、晉王兩位兄長,怎麽輪也輪不到朱四郎……”


    ……


    這番話,他隻是單純為了讓脫古思帖木兒安心。


    若太子朱標出事。


    朱四郎還真的很有可能,成為大明繼承人。


    無他。


    賢!


    朱四郎這些年所做之事,無不表明,此王的賢明!


    他就不相信,朱皇帝有朱四郎這麽一個優秀的兒子,私下裏,就沒想過,若是把大明江山傳給朱四郎會如何如何……


    是人,目睹朱四郎所做一切。


    就一定會有這種想法!


    隻要有這種想法。


    太子朱標一旦出事。


    朱四郎就有六七成機會,成為大明儲君!


    奈何,這位英雄氣短,才雄卻誌短!


    本身對大明皇位沒有野心。


    這些年,撫養教導太孫朱雄英,若太子朱標出事。


    此王一定會鼎力支持朱雄英。


    不過沒關係。


    隻要太子朱標出事。


    他以天下為棋盤的棋局,就再一次出現轉機了。


    第一次轉機,在朱四郎名噪天下時。


    原以為,他們能借助朱四郎的威望、名聲,逼的太子自亂陣腳,失去戰略定力。


    萬萬沒想到。


    太子朱標出乎意料的優秀。


    始終沒有自亂陣腳。


    棋局因此,就陷入死寂,好些年死氣沉沉。


    中原的棋局,他沒有任何辦法。


    無奈,隻能跑到草原傳揚佛法。


    同時勸說引導脫古思帖木兒,以養蠱的方式,喚醒草原人血性,提振士氣和戰鬥力。


    原本計劃著,當草原的兵鋒再次鋒利後。


    必然對大明造成巨大威脅。


    以秦王、晉王為首的塞王們,必然成為朱皇帝的依靠。


    他通過草原弟子這條情報線,一明一暗,分別輔佐秦王、晉王在征塞中建立威望和功勳。


    為將來秦王、晉王一明一暗,挑戰太子打好基礎。


    就在他剛開始付諸行動兩年後。


    朝中就傳出消息,太子將會掛帥北征。


    ……


    無論是來草原,幫助脫古思帖木兒提振士氣和戰鬥力。


    亦或是現在算計太子朱標。


    他都在求變!


    與太子不同。


    太子要保持戰略定力。


    而他則需要求變!


    在變化中,才能尋求機會。


    大明的棋局死氣沉沉,他就跳出大明這盤棋局,在草原推動變數。


    草原的變,一定會影響大明!


    如今,他想要的變數,終於來了!


    這次,他一定要,促使大明發生疾風驟雨的變化!


    “本汗想封大師為我北元國師,助我擒殺或俘虜太子朱標!”脫古思帖木兒鄭重看著姚廣孝。


    想法是臨時產生的。


    但他格外迫切。


    若有姚廣孝助力。


    他一定能擒殺或俘獲大明太子朱標!


    在他手中,重現成吉思汗時期的輝煌,或許就不是遙不可及,一觸即碎的夢!


    “貧僧多謝可汗信任。”姚廣孝雙手合十,故作一副誠惶誠恐。


    接著,話鋒一轉,“但貧僧是出家人,不能接受可汗邀請……”


    既然大戰一觸即發。


    他也該離開草原,迴秦王身邊,隱藏起來,當幕僚,參詳軍事。


    若成了脫古思帖木兒任命的北元國師,大明就沒有他的容身之處了。


    ……


    “這些年,草原上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人才,西蒙古瓦剌部的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東蒙古的鬼力赤、阿魯台、脫歡……”


    這些年輕的草原狼王,都是這些年,養蠱過程中,血性殺戮誕生的。


    年輕、兇悍、頭腦靈活!


    他們有人架空了自己軟弱無能的父親,有人親手殺了自己貪好美色,不知進取的兄長、有人背叛了自己的部落首領,自成一係……


    在他向脫古思帖木兒提出養蠱計劃後。


    脫穎而出的年輕狼王們,都把傳統的草原規則和道德踐踏在腳下。


    是真正的梟雄!


    可以說,這群草原狼王,都是他‘培養’出來的。


    他十分肯定。


    未來數十年內。


    草原將是這群踐踏了規則和道德底線梟雄的!


    ……


    “貧僧一心隻為弘揚佛法,且貧僧到底是個中原人,擔任北元國師,大戰在即,不利於可汗團結整個草原人心。”


    脫古思帖木兒微微皺眉。


    道衍的拒絕,讓他有些不爽。


    同時,也讓他想到了草原現狀。


    的確,很多人對他支持道衍在草原傳播佛法,已經頗有微詞了。


    就是以馬哈木、阿魯台這些新冒出頭的年輕部落首領為主。


    ……


    脫古思帖木兒最終打消了任命姚廣孝為國師的想法。


    離開寺廟後。


    就開始傳召張玉、馬哈木為首的各部首領。


    一時間,還處於冰天雪地的草原,瞬間風雲變色。


    ……


    大明也差不多如此。


    兩個龐大的政權,都默契鉚足了勁兒,要來一次,規模宏大的戰略決戰。


    在這種情況下。


    朱棣在年初一臨近傍晚,迴到金陵城。


    當天,朱元璋就派人來通傳,參加明日早朝。


    徐妙雲抱著金豆子,陪朱棣站在寢殿門口,目視傳旨太監離開,微微驚訝:“大年初二就開朝?”


    往年過年,至少休沐七天。


    真正完全恢複節奏,至少得等元宵節後。


    今年初二就開朝?


    朱棣收迴視線,“大戰在即,肯定不可能向往年那樣了。”


    數十萬大軍北上。


    至少得征召百萬民夫!


    父皇肯定是不想太影響春耕。


    抓住春耕前這段時間,盡可能把軍需物資向北平、大同等地轉運。


    到時出塞作戰,隻要數十萬民夫隨軍行動就可以了。


    徐妙雲眼中憂慮一閃而逝。


    戰爭氣息越來越濃烈了。


    低頭,催促道:“雍鳴、祈嫿,時間不早了,快迴去休息,祈嫿不準玩的太晚,雍鳴也不準看書太晚!”


    “阿爹,你哄我睡覺好……”


    小祈嫿口中的‘嗎’字尚未說出,徐妙雲‘生氣’看去,小丫頭聲音戛然而止,吐了吐舌頭,轉身小跑離開。


    “阿爹、娘親。”雍鳴給兩人請安後,轉身離開。


    徐妙雲看著兩小家夥離開的背影,不由笑了。


    朱棣笑笑。


    知道妙雲把兩個小家夥打發走,是想要他早點休息。


    今夜之後,接下來,他恐怕不會再有,痛痛快快,踏踏實實休息的機會了。


    ……


    整個金陵人心躁動中。


    朱棣倒是一夜好夢。


    五更天。


    徐妙雲一路從寢殿,跟著朱棣來到殿門。


    殿門打開。


    微寒陰冷的風,撲麵而來,朱棣無奈轉身,“你要跟著我去上朝嗎?外麵冷,你做完月子也沒幾天。”


    徐妙雲笑笑,“我就在這裏看著……”


    朱棣無奈搖頭,伸手捏了捏徐妙雲臉頰,轉身大踏步,快步離開。


    整個朱府,所有人還在睡夢中。


    在徐妙雲注視中。


    朱棣摸黑,披著星月騎馬出府。


    整個朱紫巷已經十分熱鬧了。


    各府府門打開。


    文武官員,或是乘坐馬車,或是騎馬,從府門內走出來。


    看到朱棣,全都暗暗觀察著。


    “四郎!”


    身後唿喊聲傳來。


    朱棣扭頭……


    徐達策馬趕上來。


    朱棣請安後,徐達低聲道:“做好心理準備,陛下恐怕要給你壓擔子了。”


    “泰山聽到什麽風聲了?”朱棣詫異詢問。


    他們剛迴來。


    這段時間,金陵發生了什麽,有什麽風聲,他還真不知。


    可泰山既然這樣提醒,肯定是聽說了什麽。


    “是有些風聲……”


    “三哥。”徐達聲音剛響起,身後又有聲音傳來。


    翁婿二人扭頭,就見藍玉、沐英、耿炳文三人騎馬而來。


    “王爺。”


    “永昌侯。”


    ……


    打招唿後。


    藍玉笑道:“最近太忙了,東旭他們成婚,沒能親自去。”


    朱棣笑笑。


    東旭三人成婚。


    除了湯二叔、葉茂。


    以及江寧縣令方孝孺外。


    就沒有金陵官場上的人來了。


    不過,藍玉他們雖然沒來,卻也派人送了一份豐厚的禮物給三個小家夥。


    給足了他麵子。


    洪武九年,他是怎麽也沒想過,他和藍玉的關係會如此。


    朱棣笑著抱拳拱手。


    沐英看了眼耿炳文,笑問:“聽藍春他們迴來宣傳,蘇四叔要給耿瑄和春曉蓋房子?”


    他和藍玉帶著耿炳文,刻意在早朝的路上,追上老四。


    其實就是想幫耿炳文打聽打聽耿瑄成婚後消息。


    耿炳文豎起耳朵。


    朱棣眼神餘光看了眼耿炳文,笑著點頭,“是啊,連建房子的地址都選好了,蘇四叔別提多高興了,直把耿瑄當親兒子看待……”


    蘇四叔家隻有兩個孩子。


    一個春妮、一個春曉。


    都是女娃。


    他和妙雲剛去土橋村時,四叔、四嬸就各種想辦法,想生個男娃。


    可這麽多年過去了。


    哪怕日子好過了。


    許是年齡大了,四嬸兒倒是又給四叔生了一個。


    不過還是女娃。


    ……


    蘇春妮嫁到隔壁鄰村,因為在村裏學了算數,本來就很受婆家重視。


    後來鄰村也搞鄉土村社。


    蘇春妮的知識發揮了大作用。


    聽村裏鄉親說,蘇春妮現在都是鄰村鄉土村社的幕後帶頭人。


    明麵上的帶頭人,是蘇春妮丈夫。


    春曉比蘇春妮更優秀。


    這些年,整個金陵城都家喻戶曉。


    ……


    兩個閨女也孝順。


    這些年,四叔、四嬸兒都看開了。


    “突然間,多了耿瑄這麽個上門女婿,四叔、四嬸兒別提多高興了。耿瑄成婚當天,高興,喝醉了,還說了,將來有孩子後,至少要讓一個孩子,跟著四叔姓。”


    耿炳文唇角抽抽,接著又笑了。


    他這個小兒子,打小混賬是混賬了點,可有個優點,本性不壞!


    看得出來。


    臭小子在蘇家很受重視,沒有因為他們做父母的,對他成婚不理不睬而受委屈。


    人家蘇家夫婦,這麽‘抬舉’他。


    小夫妻兩將來有孩子後,其中一個,跟著蘇家姓,給蘇家延續香火,又有什麽不可。


    他不是那種迂腐之人。


    朱棣一直在暗暗觀察耿炳文。


    見耿炳文沒有生氣,滿意點點頭。


    耿炳文的心事解決了。


    藍玉笑道:“王爺,你要做好準備,陛下有意任命你為檢校官,我和沐英做你的副手,檢校陸陸續續趕到金陵,準備開赴北上的各軍,另外,還要督辦糧草等等……”


    怪不得泰山說,老頭子要給我壓擔子。


    若真如藍玉所說。


    這擔子可不輕。


    他們要檢校過目、監督數十萬大軍,以及糧草輜重。


    接下來,有的忙了。


    “老四,你那群徒弟,跟著你迴來了吧?”沐英笑問。


    朱棣點點頭。


    沐英道:“到時候,把這群孩子帶上,當初督查百官時,我們雖然不在金陵了,可也聽說過他們的事跡,有他們幫助咱們檢校、監督,咱們能輕鬆點。”


    老四這群學生,十分善於統計核算。


    這恰恰是此番檢校,最需要的技能。


    當初七八歲時,就能協助老四督查百官。


    這些年,恐怕更優秀了不起了。


    朱棣笑著點點頭。


    這樣的鍛煉機會十分難得。


    別人家孩子,想參與還沒機會呢。


    就是藍春等人。


    雖然有藍玉這個父親。


    可朝廷恐怕也不敢在這樣重要的事情上,讓藍春這些二世祖參與。


    ……


    果如藍玉透露的。


    當天早朝,朱棣被朱元璋任命為北征督辦檢校。


    藍玉、沐英、朱樉、朱棡分別為副督辦。


    特批準朱棣在朱府,成立辦公點。


    期間,負責一應事務的各級官員,直接去朱府向朱棣匯報。


    督辦前的第一件事。


    就是召集參加北征的各級將領,前往陸軍第一鎮大營,觀摩新軍。


    朱棣知道,老頭子這是擔心從外麵調迴來的將領,對他這個督辦檢校官陽奉陰違。


    也讓這些人,看看陸軍第一鎮新軍,感受一下新風氣。


    ……


    早朝結束。


    百官魚貫而出。


    看著朱棣、朱樉、朱棡等皇子們,說說笑笑走在前麵。


    紛紛低語議論。


    “在朱府直接辦公,這不就是開府建衙,自設班底嘛!”


    “這就是一個獨立於朝廷的小朝廷!”


    “太子這個北征統帥,陛下尚未任命,朱四郎到先得重任!”


    ……


    “老四,你信不信,後麵有人罵你。”朱樉往後看了眼,笑著打趣。


    朱棣笑笑。


    兄弟們紛紛打趣。


    “人不妒忌是庸才!”


    “牢騷話越多,恰恰證明他們拿四哥無可奈何!”


    ……


    朱棣笑著瞪了眼,幾個嗓門最大的兄弟。


    ……


    當天。


    朱棣就在府內,搭建起了督辦班子。


    隨後,便正式投入忙碌中。


    別說,督辦過程中,還真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督查匠作監準備情況,才發現,匠作監竟然還在把大量人力物力用於製作長管身火銃。


    而火藥和彈丸的準備十分不充足。


    朱棣暗暗捏了把冷汗。


    此番北征,數十萬大軍中,他陸軍第一鎮、太子衛率、京營三支新軍,總計就七萬多人全部使用火銃。


    再加上大明原本軍中配屬的火銃。


    兩種型號的彈丸,以及火藥需求量十分大!


    火藥、彈丸如果跟不上,新軍的戰鬥力至少縮減一半!


    當即親自插手,調整匠作監生產重點。


    同時,擔心匠作監為了進度,不顧質量問題,把東旭這個東番兵備官親自派到匠作監盯著。


    ……


    這一日。


    夏原吉匆匆來到朱棣在府中,辦公的官房。


    見麵後,就氣喘籲籲把一個小袋子,放到朱棣麵前,“師傅,有人在糧食上做了手腳!”


    朱棣把茶杯推到夏原吉麵前。


    “先喝口水。”


    話中,解開小布袋子,抓了一小把米放到手心。


    米粒上,有一些灰綠色的斑點。


    捏了幾顆,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呸!


    下一秒,朱棣就猛地吐出來,臉已經變冷,攤手指著掌心的米粒,“有沒有搞清楚,這是怎麽迴事?”


    陳米也就算了。


    將士們沒那麽多講究。


    可這些米,咀嚼已經發苦了!


    冒著生死,盯著塞外的寒風,進入塞外征戰,流血流淚,如果將士們隻能吃到這種發苦的米。


    別說引發疾病了。


    就是士氣,都會受到影響。


    “這種米多嗎?”


    夏原吉搖頭,“不是特別多,隻有一部分,和好米摻和在一起,我們抽查都差點忽略,根據我們走訪,這樣摻雜的米,大約占所有軍糧的三成……”


    朱棣臉都黑了。


    或許壞掉的米不算太多。


    可摻雜的三成軍糧,肯定不能往北平送了。


    朝廷必須盡快籌集補全三成軍糧。


    “管庫的負責人已經被我們控製,恐懼之下,全都交代了,是戶部、兵部負責籌備軍糧的部分官員,聯合大都督下麵部分官員,用朝廷籌備的軍糧,以一斤好米,換三斤陳米的方式……”


    朱棣明白了。


    他剛才嚐過的這種陳米,別說拿來讓人吃。


    就是喂牲口,都容易喂出病。


    可以說,這部分米根本賣不出任何價格。


    一斤好米,換三斤牲口都不能吃的壞米。


    壞米讓將士們吃。


    好米拿到市麵售賣。


    上上下下這群人,都能收獲不少!


    朱棣深吸一口氣,從袖口取出禦賜金牌,遞給夏原吉,“把這塊令牌交給譚淵,讓他派兵,拿著這塊令牌,按照你們審問出來的涉事名單,一個不留緝拿,其家人,陸軍第一鎮派兵嚴格看管!”


    “是!”


    ……


    一個時辰後。


    金陵城武定門。


    “把總,快看!”


    一名值守將士驚唿一聲,指著遠處。


    譚淵、張武騎馬而來,身後第一標將士荷槍實彈,發出嗒嗒嗒步點聲,小跑著抵近金陵城。


    當值把總臉色變了變,忙迎上去,“譚統製,你們這事?”


    譚淵一手高舉禦賜金牌。


    把總看到後,帶著值守將士紛紛跪下。


    這可是陛下賜給燕王的禦賜金牌!


    見禦賜金牌,如朕親臨!


    譚淵冷冷道:“奉北征督辦入城執行任務,至於什麽任務,屬於高度機密。”


    話罷,猛地揮手。


    嗒嗒嗒……


    在武定門京軍值守將士注視下。


    陸軍第一鎮第一標將士,如同出籠猛虎,衝入金陵城內。


    “把總,咱們就這樣,放一群背著火銃的第一鎮兄弟入城,真的沒事?”


    把總唇角抽抽,沒好氣道:“你讓老子怎麽辦?陛下的禦賜金牌!你不知道,這塊金牌的威力嘛!”


    何況,人家燕王若是真造反,也不該選在這個時間吧?


    眼下,北上大軍雲集金陵。


    燕王最強的海軍戰船,一千五百門火炮也不在金陵。


    “咦!陸軍第一鎮的將士,怎麽突然入城了?”


    “可不是嘛,自從演練結束後,俺就再也沒見過陸軍第一鎮將士出營。”


    ……


    當陸軍第一鎮突然出現在金陵城時。


    百姓紛紛驚訝議論。


    隨著第一鎮第一標將士,直接拿著朱棣的手令,衝入一個個官員府中,以及譚淵、張武,親自帶兵,手持禦賜金牌,出現在大都督府,拜見大都督李文忠,說明來意。


    李文忠親自協助,直接從大都督帶走十幾個官員後。


    消息不脛而走。


    整個金陵瞬間震蕩。


    ……


    鎮撫司衙門。


    “什麽!”


    蔣瓛蹭一下起身。


    紀綱重複道:“稟指揮使,就在剛剛,城內錦衣衛突然來匯報,燕王的陸軍第一鎮第一標,奉燕王之命,手持禦賜金牌突然衝入金陵城,查封戒嚴了戶部、兵部、大都督府在內,數十名官員的府邸。”


    蔣瓛追問:“有沒有打聽到,朱四郎為什麽這麽做?”


    紀綱搖頭,“事發太突然,被查封的官員府邸,都被第一標派兵戒嚴了,咱們安插在這些官員府中的錦衣衛,根本傳不出任何消息。”


    “你繼續打聽。”


    蔣瓛交代一句,就匆匆往皇宮趕去。


    朱四郎擅自派兵入城。


    這事太大了。


    無論朱四郎到底想做什麽。


    他都必須馬上向皇爺匯報這個情況。


    ……


    “皇爺,臣蔣瓛求見!”


    “進!”


    略帶怒意的聲音從門內傳出,蔣瓛微微皺眉。


    推門而入,愣怔……


    朱棣帶著夏原吉站在禦案旁。


    朱標竟然也在。


    蔣瓛迴神,快步走過去,行禮後,看了眼朱棣,匯稟:“皇爺,燕王陸軍第一鎮第一協第一標突然手持禦賜金牌進入金陵城,臣不知發生了什麽,所以來向皇爺匯報……”


    哼!


    朱元璋微哼一聲。


    抓起袋子,啪一下,狠狠砸在蔣瓛臉上,“老四派兵入城,就是因為這件事!你錦衣衛都是聾子瞎子嘛!”


    “讓那些蛀蟲,把一些喂牲口都不吃的壞米,摻雜到北征軍糧中!”


    蔣瓛臉微微刺痛。


    顧不得疼痛,低頭,就見腳下散落的米粒上,有些灰綠色的黴斑。


    “臣死罪!”


    蔣瓛噗通跪倒。


    滿眼委屈。


    錦衣衛是有廣泛耳目。


    可又不是萬能的。


    調查特定的目標,錦衣衛自負,不會失手。


    可北征軍糧之事。


    由於是太子掛帥北征。


    首先,他覺不會有人在太子掛帥的事情上搞這種事情。


    其次,他擔心安插錦衣衛眼線,盯著北征之事,萬一被太子發現,惹太子不痛快。


    所以就沒有安插眼線,盯著軍糧、軍械籌備的事宜。


    誰能想到,這群王八蛋,嘴上喊著支持太子,竟然在暗中做這種喪心病狂的事情!


    朱棣瞥了眼蔣瓛。


    知道蔣瓛在這件事上,應該沒有責任,父皇隻是憤怒遷怒罷了。


    別說錦衣衛了。


    擱在後世。


    遍布的監控攝像、網絡監察。


    一些齷齪事情,不一樣查不到嘛。


    朱元璋視線轉移,看向朱標,“標兒,你說,此事怎麽處置?”


    “抓住的人,公開明正典刑。”朱標冷硬道:“不過,不應深究深查,北征在即,需要警示,但也不能造成朝廷動蕩。”


    朱棣微不可察點頭。


    他也同意不深究。


    時機不合適。


    朱元璋注意到朱棣點頭,笑問:“老四,你有什麽補充。”


    朱棣略微沉吟,“參與度深的,或者,所有犯事者,滅家吧!不牽連本族,但其家,抄幾個、滅幾個。”


    蔣瓛匍匐著,聽到這話,唇角狠狠抽搐。


    論狠,還得是朱四郎!


    朱標微微皺眉:“老四,滅家是不是太狠了,那些五六歲,乃至繈褓中的嬰兒,至少他們沒錯。”


    朱棣不為所動。


    “大哥,此番北征,贏則罷了,若是出現任何意外,都會動搖國本,最善戰的將領,最精銳的將士,十數個皇子……”


    ……


    “這幾天,我到處督查,沒有感受到太濃烈的嚴肅認真氛圍,很多人,懷著一種傲慢自大,認為此番北征,憑著大明的精兵強將,以及這些年,風調雨順,準備充足的糧草,一定勢如破竹……”


    ……


    這些年,許多人,反對鄉土村社。


    恨他入骨。


    可這些年,隨著鄉土村社不斷推進深入,以及大明總體風調雨順。


    國庫充盈。


    整個金陵上層,彌漫著一種奢靡懶散。


    朱紫巷,藍玉是不掛八個燈籠了。


    可這迴迴來,他發現,掛八個燈籠的更多了。


    家家戶戶側門的泔水桶,也比以前更‘豐富’了。


    上層權貴如此。


    他這些天和藍玉、沐英等人視察雲集金陵的各軍。


    將領們的傲慢鬆懈氛圍也十分濃烈。


    不知,藍玉、沐英有沒有發現。


    可至少,這種散漫懈怠氛圍,跟隨他去各軍交流的譚淵、張武、周浪等人私下裏,也和他說了好多次。


    “過於嚴肅緊張了,精神崩的太緊不好,可現在這種,精神散漫懈怠,也會讓將士們遲鈍,讓配合北征的上上下下鬆懈,我們要是敗了,那就不是幾百顆腦袋,十幾個家庭,而是幾十萬人,涉及幾十萬家庭,更關乎整個大明國本。”


    “現在,朝廷需要用血淋淋的人頭,給所有人鬆懈的神經,壓點東西,讓他們的神經繃緊點。”


    他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他的心也是肉做的。


    可做到他們這個位置。


    做事情,就要權衡利弊。


    幾百無辜者。


    和幾十萬將士,幾十萬個家庭,整個大明國本。


    孰輕孰重?


    作為決策者,到底該憐憫哪一方?


    那些出身寒微,軍中效力,為國家,為百姓流血護一方平安的將士,應該更值得憐憫吧?


    他們憑什麽,要吃發黴變壞的米?


    他們憑什麽,要為上層的懈怠散漫遲鈍,用生命買單?


    “殺吧!”


    朱元璋平靜的聲音響起,可殿內卻瞬間寒冷了幾分,“蔣瓛,你來負責,按照朱棣說的去辦!”


    “臣遵旨!”


    ……


    此案,以極快速度查清。


    五天後。


    三百五十顆血淋淋的人頭落地後。


    朝堂百官、雲集的各軍,散漫傲慢風氣,瞬間一掃而空。


    訓練的喊殺聲,開始在城外各處大營內,不絕於耳響起。


    朝堂效率也驟然提高。


    本來,準備二月中旬,準備妥當一切,正式出發。


    正月末。


    各項準備事宜,經過數遍核對,全部通過驗收。


    二月二。


    龍抬頭。


    朱元璋在紫金山祭天,誓師。


    二十萬從南邊各地抽調而來的精銳,雲集紫金山山腳。


    無數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祭壇上。


    朱元璋焚表祭告蒼天後。


    起身,驟然轉身。


    居高臨下,俯視祭壇下方。


    他年長的兒子們,在標兒率領下,站在最前方。


    洪武十七年。


    十七個年頭。


    他的兒子們,終於長成。


    此戰,雖然還是老將輔佐,參戰。


    可他的兒子們,也要走向疆場,嶄露頭角了。


    其他兒子他還擔心,能不能勝任。


    不過……


    朱元璋視線落在朱棣身上。


    不過,對老四,他很放心。


    “朱標!朱棣!上來!”


    群臣聞聲,看向朱標、朱棣。


    朱棣略微慢半步,跟在朱標身後,走上祭壇。


    朱元璋衝劉伯溫點點頭。


    劉伯溫手持聖旨走出,展開,威嚴洪亮聲響起:“太子朱標、燕王朱棣接旨!”


    朱棣隨朱標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冊封太子朱標為北征主帥,燕王朱棣為北征副帥……”


    朱標默默聽著,心潮澎湃,激動微微握拳。


    這麽多年。


    他終於也能圓,馳騁疆場的夢了。


    待劉伯溫宣讀聲落下時,朱標手因激動,微微顫抖,高舉,大聲道:“兒臣領旨謝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棣跟著謝恩。


    朱標接過聖旨後。


    朱元璋命令道:“賜劍!”


    另一側,小太監端著兩把寶劍,聞聲,忙走到朱元璋身邊。


    朱元璋先把一柄精美寶劍交到朱標手中,鼓勵道:“去和文武百官,以及將士們打個招唿。”


    朱標笑著走到祭壇邊緣,猛地高舉手中寶劍。


    “太子萬勝!”


    “太子萬勝萬勝!”


    ……


    山唿聲,率先從祭壇下的文武百官群中想去。


    緊接著,山腳下,雲集的二十萬大軍在聲音傳來時,跟著齊聲高唿。


    譚淵、張武、周浪等人騎馬佇立在山腳,陸軍第一鎮陣列前。


    遙遙昂視著祭壇邊緣,舉著寶劍的朱標。


    張武一邊跟著舉臂高唿,一邊無奈小聲道:“此番北征,所有的榮耀,都要加諸於太子爺身上,咱們王爺,就是陪太子‘讀書’。”


    可能,他們是王爺的人吧。


    反正,就是覺得王爺最好。


    陛下封王爺為北征副帥。


    說白了,就是看重王爺的軍事才能。


    讓王爺幫著太子爺,把這一次浩浩蕩蕩的北征,打的漂漂亮亮!


    讓太子光芒萬丈!


    譚淵笑笑,“此番迴來,本就是陪太子讀書,等咱們迴到四海之上,王爺再也不需要為任何人,收斂自己的光芒,不需要發光發熱,卻給別人做陪襯。”


    ……


    “太子萬勝!萬勝!”


    ……


    山唿聲,經久不息,一浪高過一浪。


    朱元璋把另一把寶劍交給朱棣,拍著朱棣肩膀,低聲道:“你們兄弟,第一次,如此規模浩大走向疆場,你大哥更是以太子身份,掛帥北征,你們中間,爹最放心的就是你,若說托付,也隻能把你大哥他們,托付給你,幫爹帶著他們,漂漂亮亮打個勝仗,你們都安安全全迴來……”


    劉伯溫站在朱元璋附近,隱約聽到了朱元璋的話。


    不由微微驚訝。


    看向朱棣。


    朱棣含笑點頭,“父皇,放心吧,隻要兒臣沒死,一定讓大家全須全尾……”


    朱棣尚未說完,朱元璋就氣的瞪眼。


    他不是讓老四不顧自己性命。


    他隻是想讓老四好好帶帶其他兄弟。


    ……


    山唿聲漸漸落下。


    朱元璋、朱棣結束談話。


    朱標轉身,臉微微潮紅,走到朱元璋、朱棣麵前,“父皇、老四你們剛才說什麽?”


    朱棣攤手,“父慈子孝唄。”


    劉伯溫虛握拳,捂著嘴低頭。


    朱標含笑瞪了眼。


    朱元璋唇角狠狠抽抽,瞪了眼朱棣,看向朱標,“標兒,進入草原後,多聽聽老四、你二叔、三叔他們的意見。”


    “父皇,兒臣明白。”朱標笑著答應。


    朱元璋含笑點點頭,抓起朱標、朱棣的手,放在一起,拍了拍,“你們長大了,這一戰,父皇在金陵,等你們的捷報!”


    話音落下瞬間。


    朱元璋突然握著兄弟二人的手,高高舉起。


    父子三人的手,握在一起,高舉著。


    百官愣怔。


    衝擊很大。


    一時間,又不明白,朱元璋此舉的用意。


    劉伯溫率先跪倒:“日月山河永在!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迴神,跟著跪倒。


    “日月山河永在!萬歲萬歲萬萬歲!”


    “日月山河永在!萬歲萬歲萬萬歲!”


    ……


    聲音傳到山腳。


    譚淵等人微微愣怔。


    譚淵迴神,翻身下馬同時,催促,“快行禮!”


    “日月山河永在!萬歲萬歲萬萬歲!”


    “日月山河永在!萬歲萬歲萬萬歲!”


    ……


    隨著各級將領帶動。


    二十萬將士,單膝跪地,山唿聲衝霄而起。


    朱棣率先笑著看向朱標。


    老頭子的意思,他明白。


    朱標笑著點頭。


    朱元璋把兄弟二人的反應看在眼裏,笑著轉身,快步走到發兵的令鼓前。


    接過鼓槌,親自擊鼓。


    咚咚咚……


    不知,標兒做了什麽。


    亦或是太子係做了什麽。


    老四這次迴來,不斷向標兒釋放善意的行為,讓他察覺出了端倪。


    老四很顯然,是想維護和他大哥的兄弟情誼。


    他不擔心老四。


    可……


    今天,他就是要告訴標兒。


    他和老四攜手,這大明日月山河,才能高枕無憂。


    希望標兒真的明白他的用意。


    他想磨刀。


    但不希望,標兒這把刀鋒利了,對準老四!


    “出發!”


    “出發!”


    ……


    鼓聲中,山腳下的將領,起身,翻身上馬,豪邁揮手,發出號令。


    二十萬大軍,隨即徐徐啟動。


    宛若一條巨龍,衝向北方!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