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川離去,即使丁言再好奇,也無可奈何。不過,他在葉清川離去了第一時間便趕赴了羽宮,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盡皆告訴了女皇。
女皇雪月聽後不禁稱讚道:“果真是曠世奇才!”
原本按女皇心底所想,就這分樹根、樹梢之事便可讓葉清川忙活一段時間,再加上後續運輸、修建等,待完工怎麽都需要兩三月時間。到時啟國早已經與靖國開戰,羽國就好趁此做出判斷。
不想分清樹根、樹梢以及運輸之事,葉清川居然僅用一天就全部完成,女皇心底即使不願,也是忍不住讚歎。
“丁丞相,你說葉使臣建這樓閣需要多久?”
丁言想了想,說道:“臣估摸著二十來天足以。”
“哦?”
女皇雪月輕咦一聲,問:“你觀葉使臣後麵還有何等巧計?”
丁言坦言道:“臣不知,可臣卻見葉使臣令啟軍運來了不少沙石。”
“沙石?”
女皇月雪忽然有些期待葉清川接下來的舉動。
次日,丁言按照女皇的命令早早來了閣樓選址,卻不想葉清川比他來得更早。
淩晨還帶著冬的寒意,葉清川卻已經指揮著啟兵與丁言之前所派的羽兵工作。
在葉清川的指揮下,就從東、南兩個方向,啟兵、羽兵開始鋪設沙石。
丁言暫時看不出什麽名堂,也不再細想,徑直走到葉清川身邊。
“別來無恙,丁丞相。”葉清川率先行禮。
丁言迴禮,問:“葉使臣這是作甚?”
葉清川直白迴答:“修閣樓。”
丁言幹笑兩聲,也不再多問以免自討無趣。可他不問卻不代表葉清川會放過他。
隻見葉清川說道:“其實清川還得多謝丞相美意。”
“何意?”丁言問。
葉清川道:“此地地勢前開闊,後有靠,確實不錯。關鍵是傍水,不然我豈不是要更費功夫?”
丁言皮笑肉不笑道:“依山傍水是常理,是葉使臣智謀過人。”
葉清川沒有理會他的稱讚,繼續道:“更為關鍵的是你們竟然早已夯實地基,這可少了我不少工序。原來你們還是想讓公主殿下早日嫁到啟國的。”
丁言幹笑兩聲,心底說不出個滋味。
而見丁言那勉為其難的笑容,葉清川就知道他心底並不好受。他心底不好受,葉清川心底就舒服了許多,這幾日的怨氣也隨之消散了些許,不禁哼起了小調。
丁言本想一走了之,可最後還是留在了葉清川身邊,但聽著他的小調,心底總不是個滋味。
葉清川還火上澆油道:“丁丞相莫不是不喜歡聽清川的小調?”
丁言隻得賠笑道:“哪裏哪裏,葉使臣開心就好,開心就好。”
這一日,葉清川並未修建閣樓,就是讓啟兵和鋪設沙石。
漸漸地,丁言也看出了名堂,知葉清川這是在鋪坡道,隻是他實在看不出為何要鋪兩個拱形坡道,又為何一個拱形坡道比另一個拱形坡道高了盡十尺。
而再一日,當丁言再去看時,葉清川已經開始豎木樁。不過半日,待三十餘根主樁豎立完成後,葉清川便兩頭開工,利用較矮的拱形土坡運上二樓設計榫卯,同時間也開始完善一層的餘下工作。
這般五天後,閣樓大致雛形已有,葉清川又同時使用兩個拱形土堆,一個完善二樓餘下部分,另一個開始搭建樓頂。
就這般,不過十五日的時間,樓閣大致框架已經基本建成,隻待公主出嫁時上梁。
當丁言將此事告訴女皇月雪之時,女皇頗感驚奇,忍不住親自前來查看。而當她到時,葉清川正命令啟兵與羽兵做移除土堆等善後工作。
女皇月雪看著樓閣果真成型,忍不住讚歎。見葉清川過來,主動道:“葉使者可有想過另尋其主?”
葉清川一愣,隨及說道:“外臣雖先後效力於靖啟兩國,但靖啟兩國歸根究底還是一家,便如羽國將與啟國一家一般,既如此,外臣又何必在自己家中搬來搬去。”
聽葉清川這般說,女皇月雪才發現剛剛所說之言太過冒失,不過她真的是欣賞葉清川的才能才忍不住招攬。既然對方無意,她也不再強求。
葉清川也覺之後麵對女皇有些尷尬,於是主動移開話題道:“公主殿下可準備好了?”
女皇淡淡道:“明日請葉使者來奉天殿。”說完便轉身離去。
待女皇走遠,葉清川終是鬆了口氣,頗有幾分苦盡甘來的滋味,可他的心底卻還是隱隱感到不安,總感覺是聯姻之事沒這般簡單。
次日,葉清川以迎親使的身份再入羽宮奉天殿。
女皇雪月先是對葉清川褒獎了一番,而後話鋒一轉,卻道:“我女兒是個臉皮薄的人,葉使者想帶迴可還需要點膽色和眼色。”
葉清川一聽雖不解其意,但心底已經明白考驗還未結束。
隨著女皇月雪話音落下,卻有數名頭戴鳳冠,臉遮紅蓋頭,上身內穿紅絹衫,外套繡花紅袍,頸套項圈天官鎖,胸戴照妖鏡,肩披霞帔,下身著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的女子緩緩入殿。
待所有女子入殿立好,女皇身邊的侍女走到葉清川身邊,道:“葉大人,公主殿下就在其中,葉大人若能找出,便可迎走公主。”
葉清川環視了一眼,笑問:“你們不去刁難那個新郎官,怎麽盡在刁難我?”
那侍女笑道:“新郎官隔得遠,我們刁難不著,便是落到了大人身上。”
葉清川苦笑一聲,道:“可不是我娶公主,我怎知公主是誰?”
侍女抿嘴輕笑,卻不再言。
葉清川見這侍女機靈,想來是套不著話,便也放棄了想法,開始認真打量眾位新娘。
可惜的是紅布遮臉,卻看不到她們的容顏,著實為難。
在環視一圈後,葉清川也沒能辨個明白,問身邊的侍女:“我能向她們提問嗎?”
侍女答道:“自然,不過她們會不會迴答,奴婢就不知道了。”
葉清川笑道:“夠了。”
他曾聽說羽國公主巾幗不讓須眉,故想對
每個新娘子問個問題,借以看她反應來判斷。
而他問的就是軍事策略之類,他想這一類一般女子應該不會涉及才是。
可當他麵對第一個新娘子問:“兵法有雲:疾如風、徐如林是為何意?”
那新娘子竟然滔滔不絕的迴答道:“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意為: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
葉清川聽後心道:“莫不是她就是羽國公主?”
抱著謹慎的態度,葉清川又問下一位新娘子,不想那位新娘子也是滔滔不絕講出。
葉清川又連問數十位新娘子,她們或許迴答,或許不迴答,但迴答的亦是占多數。
葉清川一鼓作氣問完所有新娘子,卻僅有十位新娘子不作答。這結果讓葉清川始料未及,難道僅僅排除了十人?
就葉清川冥思苦想用何技巧甄別之時,忽然想到公主殿下即使知道也未必說話。
如此,他不禁將目光再轉向了餘下十名未說話的新娘子。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葉清川又向這十位新娘子問了女紅這類涉及女兒家的問題,結果這一次十位新娘子都做出了迴答。
就此,葉清川斷定公主殿下就在這十位新娘子中。理由很簡單,因為羽國出此計策一定是要經過公主殿下同意的,若公主殿下不同意,女皇顧及她的想法,此事也不可能成。而公主殿下同意,自然會配合。
如此,在起初葉清川問軍政之時,公主定然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故而閉口不言,而其他九位新娘子則可能真的不知。之後葉清川忽然發現問題,再問這十位新娘子時,第一位居然開口說話,這說明她是真的不知軍政,但有她能迴答的問題時,她自會開口說話,如此她便不可能是公主。而真正的公主見葉清川問的是女兒家的問題後,也就迴答了他提的問題。
在排除這第一位新娘子的同時,葉清川也發現了其中的漏洞,就是羽國並未囑咐她們不能迴答問題。
葉清川抓住這個漏洞,又想接著問涉及琴棋書畫之類的問題,可最後結果卻在涉及書的方麵犯了難。
在問完涉及琴棋的問題之後,隻餘下七人中,居然有三人答不上葉清川涉及畫的問題。
若是一人一人排除,葉清川敢肯定排除的不是公主殿下,因為就一人的情況下她不敢冒險。但此時居然有三人答不出,那麽公主殿下在哪邊都有可能。
公主是在答得出的四人中,還是答不出的三人中,葉清川一下犯了難。
無奈下,他又向七人詢問涉及畫的問題,而就此時,在之前涉及書答不出的三人中竟有一人答出了葉清川所提涉及畫的問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最後關頭,葉清川終於是找到了公主殿下。
葉清川將那位答不出書卻答得出畫的新娘子請出,向女皇行禮道:“幸不辱命!”
女皇雪月聽後不禁稱讚道:“果真是曠世奇才!”
原本按女皇心底所想,就這分樹根、樹梢之事便可讓葉清川忙活一段時間,再加上後續運輸、修建等,待完工怎麽都需要兩三月時間。到時啟國早已經與靖國開戰,羽國就好趁此做出判斷。
不想分清樹根、樹梢以及運輸之事,葉清川居然僅用一天就全部完成,女皇心底即使不願,也是忍不住讚歎。
“丁丞相,你說葉使臣建這樓閣需要多久?”
丁言想了想,說道:“臣估摸著二十來天足以。”
“哦?”
女皇雪月輕咦一聲,問:“你觀葉使臣後麵還有何等巧計?”
丁言坦言道:“臣不知,可臣卻見葉使臣令啟軍運來了不少沙石。”
“沙石?”
女皇月雪忽然有些期待葉清川接下來的舉動。
次日,丁言按照女皇的命令早早來了閣樓選址,卻不想葉清川比他來得更早。
淩晨還帶著冬的寒意,葉清川卻已經指揮著啟兵與丁言之前所派的羽兵工作。
在葉清川的指揮下,就從東、南兩個方向,啟兵、羽兵開始鋪設沙石。
丁言暫時看不出什麽名堂,也不再細想,徑直走到葉清川身邊。
“別來無恙,丁丞相。”葉清川率先行禮。
丁言迴禮,問:“葉使臣這是作甚?”
葉清川直白迴答:“修閣樓。”
丁言幹笑兩聲,也不再多問以免自討無趣。可他不問卻不代表葉清川會放過他。
隻見葉清川說道:“其實清川還得多謝丞相美意。”
“何意?”丁言問。
葉清川道:“此地地勢前開闊,後有靠,確實不錯。關鍵是傍水,不然我豈不是要更費功夫?”
丁言皮笑肉不笑道:“依山傍水是常理,是葉使臣智謀過人。”
葉清川沒有理會他的稱讚,繼續道:“更為關鍵的是你們竟然早已夯實地基,這可少了我不少工序。原來你們還是想讓公主殿下早日嫁到啟國的。”
丁言幹笑兩聲,心底說不出個滋味。
而見丁言那勉為其難的笑容,葉清川就知道他心底並不好受。他心底不好受,葉清川心底就舒服了許多,這幾日的怨氣也隨之消散了些許,不禁哼起了小調。
丁言本想一走了之,可最後還是留在了葉清川身邊,但聽著他的小調,心底總不是個滋味。
葉清川還火上澆油道:“丁丞相莫不是不喜歡聽清川的小調?”
丁言隻得賠笑道:“哪裏哪裏,葉使臣開心就好,開心就好。”
這一日,葉清川並未修建閣樓,就是讓啟兵和鋪設沙石。
漸漸地,丁言也看出了名堂,知葉清川這是在鋪坡道,隻是他實在看不出為何要鋪兩個拱形坡道,又為何一個拱形坡道比另一個拱形坡道高了盡十尺。
而再一日,當丁言再去看時,葉清川已經開始豎木樁。不過半日,待三十餘根主樁豎立完成後,葉清川便兩頭開工,利用較矮的拱形土坡運上二樓設計榫卯,同時間也開始完善一層的餘下工作。
這般五天後,閣樓大致雛形已有,葉清川又同時使用兩個拱形土堆,一個完善二樓餘下部分,另一個開始搭建樓頂。
就這般,不過十五日的時間,樓閣大致框架已經基本建成,隻待公主出嫁時上梁。
當丁言將此事告訴女皇月雪之時,女皇頗感驚奇,忍不住親自前來查看。而當她到時,葉清川正命令啟兵與羽兵做移除土堆等善後工作。
女皇月雪看著樓閣果真成型,忍不住讚歎。見葉清川過來,主動道:“葉使者可有想過另尋其主?”
葉清川一愣,隨及說道:“外臣雖先後效力於靖啟兩國,但靖啟兩國歸根究底還是一家,便如羽國將與啟國一家一般,既如此,外臣又何必在自己家中搬來搬去。”
聽葉清川這般說,女皇月雪才發現剛剛所說之言太過冒失,不過她真的是欣賞葉清川的才能才忍不住招攬。既然對方無意,她也不再強求。
葉清川也覺之後麵對女皇有些尷尬,於是主動移開話題道:“公主殿下可準備好了?”
女皇淡淡道:“明日請葉使者來奉天殿。”說完便轉身離去。
待女皇走遠,葉清川終是鬆了口氣,頗有幾分苦盡甘來的滋味,可他的心底卻還是隱隱感到不安,總感覺是聯姻之事沒這般簡單。
次日,葉清川以迎親使的身份再入羽宮奉天殿。
女皇雪月先是對葉清川褒獎了一番,而後話鋒一轉,卻道:“我女兒是個臉皮薄的人,葉使者想帶迴可還需要點膽色和眼色。”
葉清川一聽雖不解其意,但心底已經明白考驗還未結束。
隨著女皇月雪話音落下,卻有數名頭戴鳳冠,臉遮紅蓋頭,上身內穿紅絹衫,外套繡花紅袍,頸套項圈天官鎖,胸戴照妖鏡,肩披霞帔,下身著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的女子緩緩入殿。
待所有女子入殿立好,女皇身邊的侍女走到葉清川身邊,道:“葉大人,公主殿下就在其中,葉大人若能找出,便可迎走公主。”
葉清川環視了一眼,笑問:“你們不去刁難那個新郎官,怎麽盡在刁難我?”
那侍女笑道:“新郎官隔得遠,我們刁難不著,便是落到了大人身上。”
葉清川苦笑一聲,道:“可不是我娶公主,我怎知公主是誰?”
侍女抿嘴輕笑,卻不再言。
葉清川見這侍女機靈,想來是套不著話,便也放棄了想法,開始認真打量眾位新娘。
可惜的是紅布遮臉,卻看不到她們的容顏,著實為難。
在環視一圈後,葉清川也沒能辨個明白,問身邊的侍女:“我能向她們提問嗎?”
侍女答道:“自然,不過她們會不會迴答,奴婢就不知道了。”
葉清川笑道:“夠了。”
他曾聽說羽國公主巾幗不讓須眉,故想對
每個新娘子問個問題,借以看她反應來判斷。
而他問的就是軍事策略之類,他想這一類一般女子應該不會涉及才是。
可當他麵對第一個新娘子問:“兵法有雲:疾如風、徐如林是為何意?”
那新娘子竟然滔滔不絕的迴答道:“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意為: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
葉清川聽後心道:“莫不是她就是羽國公主?”
抱著謹慎的態度,葉清川又問下一位新娘子,不想那位新娘子也是滔滔不絕講出。
葉清川又連問數十位新娘子,她們或許迴答,或許不迴答,但迴答的亦是占多數。
葉清川一鼓作氣問完所有新娘子,卻僅有十位新娘子不作答。這結果讓葉清川始料未及,難道僅僅排除了十人?
就葉清川冥思苦想用何技巧甄別之時,忽然想到公主殿下即使知道也未必說話。
如此,他不禁將目光再轉向了餘下十名未說話的新娘子。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葉清川又向這十位新娘子問了女紅這類涉及女兒家的問題,結果這一次十位新娘子都做出了迴答。
就此,葉清川斷定公主殿下就在這十位新娘子中。理由很簡單,因為羽國出此計策一定是要經過公主殿下同意的,若公主殿下不同意,女皇顧及她的想法,此事也不可能成。而公主殿下同意,自然會配合。
如此,在起初葉清川問軍政之時,公主定然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故而閉口不言,而其他九位新娘子則可能真的不知。之後葉清川忽然發現問題,再問這十位新娘子時,第一位居然開口說話,這說明她是真的不知軍政,但有她能迴答的問題時,她自會開口說話,如此她便不可能是公主。而真正的公主見葉清川問的是女兒家的問題後,也就迴答了他提的問題。
在排除這第一位新娘子的同時,葉清川也發現了其中的漏洞,就是羽國並未囑咐她們不能迴答問題。
葉清川抓住這個漏洞,又想接著問涉及琴棋書畫之類的問題,可最後結果卻在涉及書的方麵犯了難。
在問完涉及琴棋的問題之後,隻餘下七人中,居然有三人答不上葉清川涉及畫的問題。
若是一人一人排除,葉清川敢肯定排除的不是公主殿下,因為就一人的情況下她不敢冒險。但此時居然有三人答不出,那麽公主殿下在哪邊都有可能。
公主是在答得出的四人中,還是答不出的三人中,葉清川一下犯了難。
無奈下,他又向七人詢問涉及畫的問題,而就此時,在之前涉及書答不出的三人中竟有一人答出了葉清川所提涉及畫的問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最後關頭,葉清川終於是找到了公主殿下。
葉清川將那位答不出書卻答得出畫的新娘子請出,向女皇行禮道:“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