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川並沒有因為女皇月雪的承諾而歡喜,敏銳的他在女皇話落時就已經聽出其中的刁難之意。
他問:“敢問女皇,新樓閣可正在建?”
女皇月雪道:“此事葉使者應問丁丞相才是。”
葉清川一聽,又向丁言行禮詢問:“那敢問丁丞相,這新樓閣何時建成?”
丁言麵露難色,卻不說話。
葉清川見狀心底已經估摸著七、八分,卻仍詢問道:“丁丞相可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唉!”
丁言歎了口氣,自責道:“葉使臣猜得不錯。”說完就不再解釋,反而接連歎氣。
對此葉清川似乎並不感到意外,和顏悅色的道:“還請丁丞相直言,不然誤了良緣可是大罪過。”
丁言聽出了葉清川的威脅,也不再裝腔作勢,言道:“公主殿下為我羽國唯一的公主,她的出嫁我們自然是要風風光光的操辦,所以搭建新樓閣而為公主送行之事還望葉使臣諒解。”
“理解。”葉清川不願再與丁言說場麵話,直接問:“新樓閣的搭建於何處出了問題?”
“木材。”
丁言迴答也是簡單明了。可聽他說完,葉清川忽有扇他一耳光子的衝動。
既是最為基礎的木材出了問題,這樓閣不過是落於口中,誰又知道樓閣之事是否為羽國隨口之言。
葉清川按下心底的怒火,追問道:“木材有何問題?莫不是還未找到合適的木材?”
他話中帶刺,顯然是不滿羽國的所作所為。
丁言笑道:“葉使臣說笑了,木材自然早已備好。”
“那又何言木材?”葉清川一聲冷哼,以顯示自己的不滿。
事實上,若非啟國聲明發兵對靖,意圖尋個盟友,葉清川早日揮袖而去。但話又說迴,若沒有啟國聲明一事,羽國也不會這般拖延。於此時已經沒必要計較誰先踏出這一步,兩方的默契心知肚明下博弈一番。
而此時,顯然羽國占了上風。故而,丁言笑著解釋:“建樓閣的木材我們早已備好,隻是監工的人疏忽,忘了哪頭是根,哪頭是稍。”
葉清川問:“這與建閣樓有何關聯?”
丁言斥責道:“葉使者莫說這等話,要知根在地,梢朝陽本就自然規律。如今建閣樓就為公主殿下送行,怎能違背了規律討個不吉利?”
葉清川無言。
羽國有意刁難,黑白顛倒,指鹿為馬,他即使與丁言辯駁個是非也是徒勞,還不如隨機應變,見招拆招。
而丁言見葉清川不說話,便問:“葉使者,可否能待我們重新伐木再建閣樓?”
此言已是逼葉清川表態。可若葉清川同意,則主動權將徹底掌握在羽國手中,何時聯姻便由羽國說了算;而若是不同意,羽國定會趁機將此事交於葉清川完成。進不得,退不得,左右為難,當真寸步難進。
而葉清川思索後,終是主動答道:“便將此事托付於外臣,如何?”
他此言並非是對丁言說,而是對女皇月雪所說。
女皇月雪沉默了會,道:“葉使者為兩國之事多有勞累,此事還是交於丁言辦的好。”
而未等丁言領命,葉清川便搶先一步道:“為兩國鞠躬盡瘁,我自是無怨。且此事若不成,我也無顏於兩國。”
話已到此,女皇也再推脫不得,道:“如此就有勞葉使者。”
隨後,就示意丁言帶葉清川前去看閣樓選址。
而就丁言、葉清川走後,藏於奉天殿外一角的兩人緩緩探出了頭。
“博文先生,你覺得他能成功嗎?”
說話的是一女子,其態濃意遠淑且真,宛若空穀幽蘭存;笑顏如花綻,氣質美如蘭,應其名字正是沅有芷兮澧有蘭,此女便是沅芷。
而於她身邊的正是博文先生。
對於沅芷的提問,博文先生這般答道:“世間有兩宗門為人所樂道,其一為麒麟門,其二為葉府。公主殿下已經見過麒麟子,也知他本事,而那人則曾為葉府少府主,可說也是與麒麟子並肩的人物。兩人皆為曠世奇才,可說: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沅芷低聲重複,忽然問:“那啟國易楓又當何評價?”
博文先生一笑,對她有此問題並不覺到意外,因為絕代雙驕都效力於一人,此人於世人眼中自然而然也變得高深莫測。
故而,博文先生問:“公主殿下也曾與他待過一段時間,那公主殿下覺得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博文先生這般詢問,沅芷不禁又想起了易楓曾揮劍殺她之事,惱怒道:“我看他就是一個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小人!”
博文先生笑道:“公主殿下說的是,據我所知,他便是這樣一人。”
博文先生的迴答讓沅芷始料未及,她原本隻是發泄心底的怨氣才故意這般說,誰知道博文先生竟然也這般評價。她不禁問:“先生說得可真?”
“自然。”
沅芷不解,問:“那為什麽先生口中的絕代雙驕會……”
博文反問:“公主殿下對一個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小人的定義是什麽?僅是一個一個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小人的嗎?”
沅芷啞然。
博文先生笑道:“若是平常人,確實就是一個小人,但易楓是啟國的王,所以不能以平常人的角度看他。”
沅芷沉默,過會,才道:“先生教我。”
博文先生點頭笑道:“國政體利於宗門體,終究利於何處,我沒看出來,‘界變者’中也沒幾個能看出來。至於麒麟子和那葉府少府主有沒有看出來我便不得而知。但國政體掌權者的性子,我卻看出了幾分。僅不過,無恥、狠辣兩詞。”
“夏國淩恆勾結虞國楊森先吞風國後滅沐國,靖國穆遠弑帝殺父,三帝八皇中,除了你母親外,哪個掌權者不是陰狠無恥之人。”
“然而,他們的狠辣、無恥僅是對敵,對外,但啟國易楓的無恥、狠辣卻是不分內外,不分彼此。”
沅芷心底一驚,問:“博文先生為何會出此結論?”
博文先生笑道:“
他不就曾劍指公主殿下過嗎?”
沅芷沉默,她是將此事告知過博文先生,不想博文先生以小見大,看得這般透徹。
博文先生見沅芷沉默,繼續道:“雖說你將與他聯姻,我說不得這些,可我還是要提醒你,這種人很危險,因為他太過瘋狂。或許他會成為一統天下的人;亦或許,他會將啟國、羽國拉入無盡的深淵。究竟如何,我不得而知。”
沅芷問:“博文先生為何要將這些告訴我?”
“因為還可以改變。”
沅芷不禁再問:“如何改變?”
“你去改變他。”
沅芷再陷入沉默,思考著博文先生話語裏的意思。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葉清川在丁言的帶領下來到了羽都城東外的一山腳,丁言道:“這就是建樓閣所選之地。”
葉清川隨意走了兩圈,看此地依山畔水確實是個好地處。待迴到丁言身邊,他道:“那木材在何處?”
丁言答道:“在數千米外。”
葉清川道:“帶我去看。”
丁言再次帶路,將葉清川領到木材之地。
行了數千米,至目的地,葉清川入眼便見橫地的百餘段鬆木,心底暗道:“羽國果然沒有忽悠人,確實是想建樓閣送行,看來多半是在後樹梢、樹根之處做了手腳。”
丁言見一旁的葉清川沉默不語,問:“葉使者可有想到方法?”
葉清川卻問:“你們是要真正修好一座閣樓才送公主?”
丁言知他想法,解釋道:“這點葉使者請放心,我們本意僅是上梁之時歡送,於後的善後工作自然是之後完成。”
上梁歡送,雙喜臨門,確實是討個好彩頭,葉清川也再指責不出什麽。
而既然僅是這般,他心底已經有了想法,便對丁言道:“可否派人派我的些許人力?”
丁言道:“自然。”
勻強磁場點點頭,又對著身邊的一名啟兵護衛低聲耳語,那名啟兵聽後言是,便轉身朝羽都而去。
不一會,丁言派來的羽兵皆數到場,葉清川便命令他們將這百餘段鬆木盡皆拋入水中。
羽兵奉命行事,將百餘段鬆木盡皆推入水中。
鬆木入水,過了不久,其根部略沉,便沉於水中,而其樹梢較輕,浮於水麵。樹根、樹梢一目了然,引得丁言嘖嘖稱奇。
葉清川又讓羽兵在樹梢做標記,而後又命他們於樹梢三分之一處捆綁粗繩,並命其將粗繩的另一端放置於岸上。
待一切就緒,葉清川便命他們於岸上拖著粗繩走。而借著水流,這邊順流而下卻是輕鬆了許多,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閣樓選址處。
當丁言隨葉清川再迴此處時,卻見有一群啟兵正在拉運沙石,這才想起剛剛那與葉清川低聲耳語的啟兵,想來這也是葉清川計劃的一部分。
不知不覺間,他竟有些好奇葉清川接下來將如何安排,不想葉清川卻道:“天色已晚,丁丞相還是去歇息吧。”說完,他便領著啟兵真個先行離去。
他問:“敢問女皇,新樓閣可正在建?”
女皇月雪道:“此事葉使者應問丁丞相才是。”
葉清川一聽,又向丁言行禮詢問:“那敢問丁丞相,這新樓閣何時建成?”
丁言麵露難色,卻不說話。
葉清川見狀心底已經估摸著七、八分,卻仍詢問道:“丁丞相可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唉!”
丁言歎了口氣,自責道:“葉使臣猜得不錯。”說完就不再解釋,反而接連歎氣。
對此葉清川似乎並不感到意外,和顏悅色的道:“還請丁丞相直言,不然誤了良緣可是大罪過。”
丁言聽出了葉清川的威脅,也不再裝腔作勢,言道:“公主殿下為我羽國唯一的公主,她的出嫁我們自然是要風風光光的操辦,所以搭建新樓閣而為公主送行之事還望葉使臣諒解。”
“理解。”葉清川不願再與丁言說場麵話,直接問:“新樓閣的搭建於何處出了問題?”
“木材。”
丁言迴答也是簡單明了。可聽他說完,葉清川忽有扇他一耳光子的衝動。
既是最為基礎的木材出了問題,這樓閣不過是落於口中,誰又知道樓閣之事是否為羽國隨口之言。
葉清川按下心底的怒火,追問道:“木材有何問題?莫不是還未找到合適的木材?”
他話中帶刺,顯然是不滿羽國的所作所為。
丁言笑道:“葉使臣說笑了,木材自然早已備好。”
“那又何言木材?”葉清川一聲冷哼,以顯示自己的不滿。
事實上,若非啟國聲明發兵對靖,意圖尋個盟友,葉清川早日揮袖而去。但話又說迴,若沒有啟國聲明一事,羽國也不會這般拖延。於此時已經沒必要計較誰先踏出這一步,兩方的默契心知肚明下博弈一番。
而此時,顯然羽國占了上風。故而,丁言笑著解釋:“建樓閣的木材我們早已備好,隻是監工的人疏忽,忘了哪頭是根,哪頭是稍。”
葉清川問:“這與建閣樓有何關聯?”
丁言斥責道:“葉使者莫說這等話,要知根在地,梢朝陽本就自然規律。如今建閣樓就為公主殿下送行,怎能違背了規律討個不吉利?”
葉清川無言。
羽國有意刁難,黑白顛倒,指鹿為馬,他即使與丁言辯駁個是非也是徒勞,還不如隨機應變,見招拆招。
而丁言見葉清川不說話,便問:“葉使者,可否能待我們重新伐木再建閣樓?”
此言已是逼葉清川表態。可若葉清川同意,則主動權將徹底掌握在羽國手中,何時聯姻便由羽國說了算;而若是不同意,羽國定會趁機將此事交於葉清川完成。進不得,退不得,左右為難,當真寸步難進。
而葉清川思索後,終是主動答道:“便將此事托付於外臣,如何?”
他此言並非是對丁言說,而是對女皇月雪所說。
女皇月雪沉默了會,道:“葉使者為兩國之事多有勞累,此事還是交於丁言辦的好。”
而未等丁言領命,葉清川便搶先一步道:“為兩國鞠躬盡瘁,我自是無怨。且此事若不成,我也無顏於兩國。”
話已到此,女皇也再推脫不得,道:“如此就有勞葉使者。”
隨後,就示意丁言帶葉清川前去看閣樓選址。
而就丁言、葉清川走後,藏於奉天殿外一角的兩人緩緩探出了頭。
“博文先生,你覺得他能成功嗎?”
說話的是一女子,其態濃意遠淑且真,宛若空穀幽蘭存;笑顏如花綻,氣質美如蘭,應其名字正是沅有芷兮澧有蘭,此女便是沅芷。
而於她身邊的正是博文先生。
對於沅芷的提問,博文先生這般答道:“世間有兩宗門為人所樂道,其一為麒麟門,其二為葉府。公主殿下已經見過麒麟子,也知他本事,而那人則曾為葉府少府主,可說也是與麒麟子並肩的人物。兩人皆為曠世奇才,可說: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沅芷低聲重複,忽然問:“那啟國易楓又當何評價?”
博文先生一笑,對她有此問題並不覺到意外,因為絕代雙驕都效力於一人,此人於世人眼中自然而然也變得高深莫測。
故而,博文先生問:“公主殿下也曾與他待過一段時間,那公主殿下覺得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博文先生這般詢問,沅芷不禁又想起了易楓曾揮劍殺她之事,惱怒道:“我看他就是一個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小人!”
博文先生笑道:“公主殿下說的是,據我所知,他便是這樣一人。”
博文先生的迴答讓沅芷始料未及,她原本隻是發泄心底的怨氣才故意這般說,誰知道博文先生竟然也這般評價。她不禁問:“先生說得可真?”
“自然。”
沅芷不解,問:“那為什麽先生口中的絕代雙驕會……”
博文反問:“公主殿下對一個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小人的定義是什麽?僅是一個一個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小人的嗎?”
沅芷啞然。
博文先生笑道:“若是平常人,確實就是一個小人,但易楓是啟國的王,所以不能以平常人的角度看他。”
沅芷沉默,過會,才道:“先生教我。”
博文先生點頭笑道:“國政體利於宗門體,終究利於何處,我沒看出來,‘界變者’中也沒幾個能看出來。至於麒麟子和那葉府少府主有沒有看出來我便不得而知。但國政體掌權者的性子,我卻看出了幾分。僅不過,無恥、狠辣兩詞。”
“夏國淩恆勾結虞國楊森先吞風國後滅沐國,靖國穆遠弑帝殺父,三帝八皇中,除了你母親外,哪個掌權者不是陰狠無恥之人。”
“然而,他們的狠辣、無恥僅是對敵,對外,但啟國易楓的無恥、狠辣卻是不分內外,不分彼此。”
沅芷心底一驚,問:“博文先生為何會出此結論?”
博文先生笑道:“
他不就曾劍指公主殿下過嗎?”
沅芷沉默,她是將此事告知過博文先生,不想博文先生以小見大,看得這般透徹。
博文先生見沅芷沉默,繼續道:“雖說你將與他聯姻,我說不得這些,可我還是要提醒你,這種人很危險,因為他太過瘋狂。或許他會成為一統天下的人;亦或許,他會將啟國、羽國拉入無盡的深淵。究竟如何,我不得而知。”
沅芷問:“博文先生為何要將這些告訴我?”
“因為還可以改變。”
沅芷不禁再問:“如何改變?”
“你去改變他。”
沅芷再陷入沉默,思考著博文先生話語裏的意思。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葉清川在丁言的帶領下來到了羽都城東外的一山腳,丁言道:“這就是建樓閣所選之地。”
葉清川隨意走了兩圈,看此地依山畔水確實是個好地處。待迴到丁言身邊,他道:“那木材在何處?”
丁言答道:“在數千米外。”
葉清川道:“帶我去看。”
丁言再次帶路,將葉清川領到木材之地。
行了數千米,至目的地,葉清川入眼便見橫地的百餘段鬆木,心底暗道:“羽國果然沒有忽悠人,確實是想建樓閣送行,看來多半是在後樹梢、樹根之處做了手腳。”
丁言見一旁的葉清川沉默不語,問:“葉使者可有想到方法?”
葉清川卻問:“你們是要真正修好一座閣樓才送公主?”
丁言知他想法,解釋道:“這點葉使者請放心,我們本意僅是上梁之時歡送,於後的善後工作自然是之後完成。”
上梁歡送,雙喜臨門,確實是討個好彩頭,葉清川也再指責不出什麽。
而既然僅是這般,他心底已經有了想法,便對丁言道:“可否派人派我的些許人力?”
丁言道:“自然。”
勻強磁場點點頭,又對著身邊的一名啟兵護衛低聲耳語,那名啟兵聽後言是,便轉身朝羽都而去。
不一會,丁言派來的羽兵皆數到場,葉清川便命令他們將這百餘段鬆木盡皆拋入水中。
羽兵奉命行事,將百餘段鬆木盡皆推入水中。
鬆木入水,過了不久,其根部略沉,便沉於水中,而其樹梢較輕,浮於水麵。樹根、樹梢一目了然,引得丁言嘖嘖稱奇。
葉清川又讓羽兵在樹梢做標記,而後又命他們於樹梢三分之一處捆綁粗繩,並命其將粗繩的另一端放置於岸上。
待一切就緒,葉清川便命他們於岸上拖著粗繩走。而借著水流,這邊順流而下卻是輕鬆了許多,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閣樓選址處。
當丁言隨葉清川再迴此處時,卻見有一群啟兵正在拉運沙石,這才想起剛剛那與葉清川低聲耳語的啟兵,想來這也是葉清川計劃的一部分。
不知不覺間,他竟有些好奇葉清川接下來將如何安排,不想葉清川卻道:“天色已晚,丁丞相還是去歇息吧。”說完,他便領著啟兵真個先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