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遠看著葉清川問:“葉使臣昨夜可是喝過頭了?”
葉清川道:“外臣昨夜是喝過頭了,可論事卻從未言過。”
“哦。”穆遠道:“悉聽高見。”
葉清川道:“如今天下大勢,表麵看是三帝與葉府八皇的鬥爭,實際上卻是三帝為一統所做的最後準備。靖帝可認否?”
穆遠笑問:“為何?”
葉清川道:“世人皆說如今天下分屬兩個陣營,一個以葉府、八皇為主的聯盟陣營,一個就是單以三帝聯手的頂級勢力,可我卻不這麽認為。”
“且不說八皇葉府是否有與三帝叫板的資格,就單單從最初開始說起,八皇之一的啼國是為夏國馬前卒,風國已經被夏虞瓜分殆盡,如此八皇已去二,八皇之名,名不副實。而如今,三帝更是聯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得沐國,八皇之名是可謂名存實亡。”
見穆遠沒任何表示,葉清川接著道:“我們再看,虞國占據南方,又得風國土地借而與西北夏國相連,而靖國本又占東方大片土地,如此看八皇便有被圍之勢,而如今三帝又得沐國土地,卻是真正將居於中央的圭、羽兩國合圍。”
“更妙的是,三帝土地接壤,而八皇餘下五個卻被分割到各個角落。蕭國被靖虞擠於東南角,溟、梓兩國偏居於東北一隅,圭、羽兩國居中就如案板上肉,隨時可宰割。”
“靖帝,你說接下來三帝要如何?”
穆遠依舊裝瘋賣傻,道:“不知,使臣可說否?”
“自然。”葉清川道:“三帝下一步便是為最後的爭霸做準備,三帝的敵人不會是這隨時可傾覆的八皇,而是三帝自己。如今三帝所要做的不過是完成最後的擴張,來為將來的一統霸業打下基礎。”
此時彭嘉遠受穆遠意站了出來,問葉清川道:“那請問使臣,如何個擴張法?”
葉清川道:“自然是以武奪城,擴張領土。說起來,靖國如今是三帝之中最為可能的存在。於蕭國得利,夏國插不上手;於溟、梓兩國得利,虞國插不上手;於圭、羽兩國得利,靖國在占沐國部分領土後,自然能分一杯羹。八皇餘下五皇,靖國都能從中得利,豈不是最為可能的存在?”
彭嘉遠反駁道:“使臣可真是報喜不報憂,且不說夏國獨占一個啼國,夏虞兩國瓜分風國之事,就使臣說靖國可從五皇中得利,卻忘了靖國都要與五皇對戰,這比起夏虞兩國消耗的是更多。”
葉清川道:“若要有高迴報,自然要有高付出。”
“哼!”
彭嘉遠冷哼一聲,道:“葉使臣起初先聲奪人,如今看來不過徒有其表,實為誇誇其談。葉使臣說欲救靖國於水火之中,可如今一聽,靖國於葉使臣口中卻有無限可能,如此何來的水深火熱?”
葉清川笑道:“這正是我接下來所要說的。”
彭嘉遠沒好氣道:“靜聽高論!”
葉清川道:“我是說了靖國會有無限可能,但同樣的靖國也將處於生死存亡之間。”
此言一出,
群臣激憤,大喝道:“放肆!”
葉清川也不惱,也不辯,任由他們謾罵反駁。
待嚴奕咳嗽兩聲後,眾臣才發現穆遠此刻陰沉著臉,便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穆遠神情卻有幾分憤怒,不過他也並未發作,僅是朝彭嘉遠揚揚下巴。彭嘉遠會意,又問葉清川:“葉使臣所說既有無限可能,又有滅頂之災,這豈不矛盾?”
葉清川這才道:“不矛盾,靖國遇一劫難,渡過便有無限可能,渡不過便頃刻覆滅。”
“敢問是何劫難?”
葉清川道:“就於眼下,是否占據啟國一事。”
此言一出,群臣大笑,彭嘉遠忍笑問:“葉使者這是自抬身價?”
原以為葉清川會否定,可誰知他卻直白答道:“可以這麽說。”
此言一出,靖國群臣不禁笑得更是歡悅。
待笑罷,彭嘉遠道:“若葉使者前來就是為這事,還請低調幾分,做一副搖尾乞求狀,興許靖國還能暫不動手。但倘若如此姿態,不過是逼靖國早早收迴啟國罷了。”
葉清川問:“何種姿態?”
“自抬身價!目中無人!”
葉清川笑道:“我所想的一切皆於靖國立場出發,你若覺得靖國都不足以抬我身價,那便不足,於我而言不關痛癢。”
此言出,奉天殿上再無人發笑,卻有人不服,質問葉清川:“你所做是為啟國之事,怎能與我靖國扯上關係。”
葉清川冷笑道:“你們也知是我啟國之事?那你們為何披著啟軍的甲衣出現在我啟國的土地上?莫不是靖國也屬於啟國?”
那人無言以對,隻得斥責:“你!你強詞奪理!”
葉清川據理力爭,“那敢問那是披著啟軍甲衣的靖軍,還是披著啟軍甲衣的啟軍?”
奉天殿上頃刻間劍拔弩張,好笑的是葉清川一人獨占鼇頭,而周圍幾人啞口無言。
適時,嚴奕出來打圓場,道:“不管是啟軍還是靖軍,他所做的都是趕走夏虞兩軍,自家人的事自然是關起門來自家人說,於外,分不得彼此。”
葉清川也適時道:“大將軍大才,自家人的事分不得彼此,所以我為靖國出謀劃策也是情理之中。”
嚴奕僅是出來緩解氣氛,沒想到葉清川居然打蛇上棍套了他的話,不禁也有幾分生氣,便問:“那請問葉使臣為靖國出了什麽謀化了什麽策?”
葉清川道:“策,我已經說過;而謀,便是將靖西交還於啟國。”
“策雖說不錯,但五皇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肉,姑且算個中上。”嚴奕沒有輕易放過他,繼續追問:“可這謀卻是何意?對靖國有何好處?”
葉清川先是對穆遠行禮,又對嚴奕行禮,才道:“靖國起先讓靖軍穿啟軍的甲衣便是不想暴露自身,原因也就是不想讓夏虞兩國看出靖國暗助啟國而破壞了三帝間的關係。事實上,如今夏虞兩軍撤軍,即是看出了靖國的計策,又是對計策的妥協,因為他們也沒有證據證明出現在靖西的是靖軍而不是
啟軍。可若靖西,乃至整個啟國都落到靖國手中,那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坐於龍椅上的穆遠忽然放聲大笑,“好!好個葉清川!一人就抵得上我滿朝大臣,實在不愧葉府之名。”
葉清川道:“謝過靖帝讚美,外臣不過是立足靖國考慮。”
穆遠聽後,不禁笑得更歡,“你也不謙虛一聲便受了這讚美,倒非常人。”
穆遠的連連讚歎讓奉天殿上的眾臣臉上無關,可卻也無可奈何,畢竟無一人可說過葉清川,此局算是葉清川完勝。
而坐於龍椅上的穆遠笑後,卻道:“如此人才,落於啟國,我寢食難安。”
穆遠終於再露出他隱藏於暗處的陰狠,質問道:“葉清川,你是迴靖國,還是不迴?”
僅問迴不迴,便是再不會讓葉清川有迴啟國的可能。誰能想到穆遠居然於奉天殿上如此冠冕堂皇的說出。
奉天殿也因此再一次陷入沉靜,立於一旁的葉清輝暗中已經做好準備,誓死保護葉清川。而就此時,他忽然想起葉清川曾對他說的,“若有一天你對穆遠的帝位或生命產生了威脅,他將毫不猶豫將你殺掉;而易楓則不同,若你還有利用價值,他便暫時不會動你。”
可以說葉清川將兩人看得很是透徹,事實上也正如此,易楓有無數次想殺他與君邪的想法,可如今他們還活得好好的;而穆遠則就這般毫無掩蓋的做出威脅,比起昨日煮茶的友善,今日在見識葉清川本事後的果斷更像一個奸雄。
但葉清川偏偏就不怕穆遠的威脅,挺直著腰板,不卑不亢。此時整個奉天殿仍能淡然處之的或許也隻有他一人。
穆遠看不慣他那份淡然,再問:“迴,還是不迴?”
葉清川聞言,也知穆遠耐心已過,便道:“謝靖帝厚愛,不過我若迴靖國,靖帝敢用我嗎?”
穆遠默然,脅迫留下來的葉清川,他確實不敢用,可他也不想放葉清川迴啟國,心底沒下決斷而又舍不得殺葉清川,可說是糾結。
葉清川接著道:“其實靖帝已經任用了一人,那便繼續任用下去又有何不可,我想他的才華不比我低。而且,靖西之地歸了啟國……”到這,葉清川便不再講,剩下的便由穆遠自己猜測。
而穆遠在聽了他說的以後,卻不再像之前那般咄咄逼人,隻是惋惜道:“先帝若能多活幾個年頭,靖國或許早已一統天下。”
話裏有對穆塵的惋惜,也有對葉清川、易楓等人的惋惜。
葉清川知道此行已經成功,於全身而退之前又問:“靖帝,外臣有一事想請教,靖帝能否告知?”
穆遠道:“說!”
葉清川道:“外臣曾聽聞一些關於菀青公主的小事,敢問是真與否?”
眾臣不解,這話怎又扯到穆菀青身上,可穆遠卻懂了葉清川的意思,也真正信了葉清川之前的話,隻道:“別做的太過火,不然我必殺你。”
葉清川躬身,“多謝靖帝指點。”
此行,真正的滿載而歸。
搜索幻想小。說網3w點7wx點org閱讀界變之時最新章節
葉清川道:“外臣昨夜是喝過頭了,可論事卻從未言過。”
“哦。”穆遠道:“悉聽高見。”
葉清川道:“如今天下大勢,表麵看是三帝與葉府八皇的鬥爭,實際上卻是三帝為一統所做的最後準備。靖帝可認否?”
穆遠笑問:“為何?”
葉清川道:“世人皆說如今天下分屬兩個陣營,一個以葉府、八皇為主的聯盟陣營,一個就是單以三帝聯手的頂級勢力,可我卻不這麽認為。”
“且不說八皇葉府是否有與三帝叫板的資格,就單單從最初開始說起,八皇之一的啼國是為夏國馬前卒,風國已經被夏虞瓜分殆盡,如此八皇已去二,八皇之名,名不副實。而如今,三帝更是聯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得沐國,八皇之名是可謂名存實亡。”
見穆遠沒任何表示,葉清川接著道:“我們再看,虞國占據南方,又得風國土地借而與西北夏國相連,而靖國本又占東方大片土地,如此看八皇便有被圍之勢,而如今三帝又得沐國土地,卻是真正將居於中央的圭、羽兩國合圍。”
“更妙的是,三帝土地接壤,而八皇餘下五個卻被分割到各個角落。蕭國被靖虞擠於東南角,溟、梓兩國偏居於東北一隅,圭、羽兩國居中就如案板上肉,隨時可宰割。”
“靖帝,你說接下來三帝要如何?”
穆遠依舊裝瘋賣傻,道:“不知,使臣可說否?”
“自然。”葉清川道:“三帝下一步便是為最後的爭霸做準備,三帝的敵人不會是這隨時可傾覆的八皇,而是三帝自己。如今三帝所要做的不過是完成最後的擴張,來為將來的一統霸業打下基礎。”
此時彭嘉遠受穆遠意站了出來,問葉清川道:“那請問使臣,如何個擴張法?”
葉清川道:“自然是以武奪城,擴張領土。說起來,靖國如今是三帝之中最為可能的存在。於蕭國得利,夏國插不上手;於溟、梓兩國得利,虞國插不上手;於圭、羽兩國得利,靖國在占沐國部分領土後,自然能分一杯羹。八皇餘下五皇,靖國都能從中得利,豈不是最為可能的存在?”
彭嘉遠反駁道:“使臣可真是報喜不報憂,且不說夏國獨占一個啼國,夏虞兩國瓜分風國之事,就使臣說靖國可從五皇中得利,卻忘了靖國都要與五皇對戰,這比起夏虞兩國消耗的是更多。”
葉清川道:“若要有高迴報,自然要有高付出。”
“哼!”
彭嘉遠冷哼一聲,道:“葉使臣起初先聲奪人,如今看來不過徒有其表,實為誇誇其談。葉使臣說欲救靖國於水火之中,可如今一聽,靖國於葉使臣口中卻有無限可能,如此何來的水深火熱?”
葉清川笑道:“這正是我接下來所要說的。”
彭嘉遠沒好氣道:“靜聽高論!”
葉清川道:“我是說了靖國會有無限可能,但同樣的靖國也將處於生死存亡之間。”
此言一出,
群臣激憤,大喝道:“放肆!”
葉清川也不惱,也不辯,任由他們謾罵反駁。
待嚴奕咳嗽兩聲後,眾臣才發現穆遠此刻陰沉著臉,便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穆遠神情卻有幾分憤怒,不過他也並未發作,僅是朝彭嘉遠揚揚下巴。彭嘉遠會意,又問葉清川:“葉使臣所說既有無限可能,又有滅頂之災,這豈不矛盾?”
葉清川這才道:“不矛盾,靖國遇一劫難,渡過便有無限可能,渡不過便頃刻覆滅。”
“敢問是何劫難?”
葉清川道:“就於眼下,是否占據啟國一事。”
此言一出,群臣大笑,彭嘉遠忍笑問:“葉使者這是自抬身價?”
原以為葉清川會否定,可誰知他卻直白答道:“可以這麽說。”
此言一出,靖國群臣不禁笑得更是歡悅。
待笑罷,彭嘉遠道:“若葉使者前來就是為這事,還請低調幾分,做一副搖尾乞求狀,興許靖國還能暫不動手。但倘若如此姿態,不過是逼靖國早早收迴啟國罷了。”
葉清川問:“何種姿態?”
“自抬身價!目中無人!”
葉清川笑道:“我所想的一切皆於靖國立場出發,你若覺得靖國都不足以抬我身價,那便不足,於我而言不關痛癢。”
此言出,奉天殿上再無人發笑,卻有人不服,質問葉清川:“你所做是為啟國之事,怎能與我靖國扯上關係。”
葉清川冷笑道:“你們也知是我啟國之事?那你們為何披著啟軍的甲衣出現在我啟國的土地上?莫不是靖國也屬於啟國?”
那人無言以對,隻得斥責:“你!你強詞奪理!”
葉清川據理力爭,“那敢問那是披著啟軍甲衣的靖軍,還是披著啟軍甲衣的啟軍?”
奉天殿上頃刻間劍拔弩張,好笑的是葉清川一人獨占鼇頭,而周圍幾人啞口無言。
適時,嚴奕出來打圓場,道:“不管是啟軍還是靖軍,他所做的都是趕走夏虞兩軍,自家人的事自然是關起門來自家人說,於外,分不得彼此。”
葉清川也適時道:“大將軍大才,自家人的事分不得彼此,所以我為靖國出謀劃策也是情理之中。”
嚴奕僅是出來緩解氣氛,沒想到葉清川居然打蛇上棍套了他的話,不禁也有幾分生氣,便問:“那請問葉使臣為靖國出了什麽謀化了什麽策?”
葉清川道:“策,我已經說過;而謀,便是將靖西交還於啟國。”
“策雖說不錯,但五皇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肉,姑且算個中上。”嚴奕沒有輕易放過他,繼續追問:“可這謀卻是何意?對靖國有何好處?”
葉清川先是對穆遠行禮,又對嚴奕行禮,才道:“靖國起先讓靖軍穿啟軍的甲衣便是不想暴露自身,原因也就是不想讓夏虞兩國看出靖國暗助啟國而破壞了三帝間的關係。事實上,如今夏虞兩軍撤軍,即是看出了靖國的計策,又是對計策的妥協,因為他們也沒有證據證明出現在靖西的是靖軍而不是
啟軍。可若靖西,乃至整個啟國都落到靖國手中,那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坐於龍椅上的穆遠忽然放聲大笑,“好!好個葉清川!一人就抵得上我滿朝大臣,實在不愧葉府之名。”
葉清川道:“謝過靖帝讚美,外臣不過是立足靖國考慮。”
穆遠聽後,不禁笑得更歡,“你也不謙虛一聲便受了這讚美,倒非常人。”
穆遠的連連讚歎讓奉天殿上的眾臣臉上無關,可卻也無可奈何,畢竟無一人可說過葉清川,此局算是葉清川完勝。
而坐於龍椅上的穆遠笑後,卻道:“如此人才,落於啟國,我寢食難安。”
穆遠終於再露出他隱藏於暗處的陰狠,質問道:“葉清川,你是迴靖國,還是不迴?”
僅問迴不迴,便是再不會讓葉清川有迴啟國的可能。誰能想到穆遠居然於奉天殿上如此冠冕堂皇的說出。
奉天殿也因此再一次陷入沉靜,立於一旁的葉清輝暗中已經做好準備,誓死保護葉清川。而就此時,他忽然想起葉清川曾對他說的,“若有一天你對穆遠的帝位或生命產生了威脅,他將毫不猶豫將你殺掉;而易楓則不同,若你還有利用價值,他便暫時不會動你。”
可以說葉清川將兩人看得很是透徹,事實上也正如此,易楓有無數次想殺他與君邪的想法,可如今他們還活得好好的;而穆遠則就這般毫無掩蓋的做出威脅,比起昨日煮茶的友善,今日在見識葉清川本事後的果斷更像一個奸雄。
但葉清川偏偏就不怕穆遠的威脅,挺直著腰板,不卑不亢。此時整個奉天殿仍能淡然處之的或許也隻有他一人。
穆遠看不慣他那份淡然,再問:“迴,還是不迴?”
葉清川聞言,也知穆遠耐心已過,便道:“謝靖帝厚愛,不過我若迴靖國,靖帝敢用我嗎?”
穆遠默然,脅迫留下來的葉清川,他確實不敢用,可他也不想放葉清川迴啟國,心底沒下決斷而又舍不得殺葉清川,可說是糾結。
葉清川接著道:“其實靖帝已經任用了一人,那便繼續任用下去又有何不可,我想他的才華不比我低。而且,靖西之地歸了啟國……”到這,葉清川便不再講,剩下的便由穆遠自己猜測。
而穆遠在聽了他說的以後,卻不再像之前那般咄咄逼人,隻是惋惜道:“先帝若能多活幾個年頭,靖國或許早已一統天下。”
話裏有對穆塵的惋惜,也有對葉清川、易楓等人的惋惜。
葉清川知道此行已經成功,於全身而退之前又問:“靖帝,外臣有一事想請教,靖帝能否告知?”
穆遠道:“說!”
葉清川道:“外臣曾聽聞一些關於菀青公主的小事,敢問是真與否?”
眾臣不解,這話怎又扯到穆菀青身上,可穆遠卻懂了葉清川的意思,也真正信了葉清川之前的話,隻道:“別做的太過火,不然我必殺你。”
葉清川躬身,“多謝靖帝指點。”
此行,真正的滿載而歸。
搜索幻想小。說網3w點7wx點org閱讀界變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