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沒有春雨那般潤物無聲,夏天的雨是風追著雨,雨趕著風,風雨相交追趕著天上的烏雲,時而夾雜著陣陣的雷鳴與肆虐的電閃。
夏天的雨,一點也不溫柔。
君邪等人在那次商討之後,便令人尋了一處地勢較平坦的小丘陵在半坡駐軍,防雨,也防人。
帳內,幾人圍坐一旁。
君邪望著帳外,暴虐的雨點打在軍帳上,落在地上,滴在那用於防禦的拒馬上。
眾人圍坐,沉默不言。
援軍已經抵達戰場,羽國知道,夏國更加知道。
幾日下來,已經有不少斥候好手前來打探。一切的行蹤昭然若揭。
已是局,既不能破局,那便入局。
靖虞援軍著急,羽國也不安,唯有夏仍怡然自若,本便是布局之人。
當然,君邪也不著急。
“看著他們個個如此作態,我悠然喝茶。嗯,這茶真香。”君邪內心不無想到。
那依然自得的模樣令焦躁的眾人咬牙切齒。
太子本已經是焦急萬分,見君邪如此作態,怒不可遏,“你當日所說有應對之策,為何時至今日仍不告知於大家?”
君邪依舊悠閑的喝了口茶,“是太子將軍急了,還是大家都急了?”
“你……”太子被搶了一句,看君邪那賤樣更是惱怒,但也隻是無奈一歎。
易楓見君邪的直言,適時出聲解圍道:“虞國軍師,你便告於大家,實話說,我們大家都很好奇。”
君邪抬頭看了易楓一眼,迴了個字:“等!”
太子大怒:“等,等到何時?等到夏國把羽滅掉?”
“太子將軍息怒,如今之際,隻能等。”
“你……”太子怒指君邪,最後無奈憤而揮袖,冒雨離開。
嘈雜的雨聲此刻更加引人心煩,喧囂,暴躁。
帳內餘下幾人麵麵相尬,但也不好多說什麽,如今又無良計。如此,便等吧。
戰局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夏對羽國城池圍而不攻,擺局請靖虞入局;靖虞亦不入局,也不攻夏;夏既不攻城,也不襲擊靖虞;羽既不突圍,也不求援。
請君入甕君不進,引台唱罷不唱呤。
戰局的膠著,表麵的一切風平浪靜,讓人的心如死水一般,無波而壓抑。
“報,啟稟公主,城中儲糧以日益銳減,恐堅持不了一個月了。”侍衛報告道。
至夏突然攻城,而後圍城至今,糧食已經漸漸減少,戰爭表麵的寧靜,暗中卻隱藏著洶湧的波濤。
“將糧食用度縮減,號召城內百姓,非常時期,糧食統一上交分配。告訴他們,事後,若這國還在,國家會迴報他們的。”一道道命令從沅芷口中發出。
博文在旁聽著,拂了拂胡須,“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公主所做皆合乎情理,英雄出少年呀。”
沅芷轉向博文,巧言笑道:“先生此刻莫再取笑小女了,若我真有經世之才,何故現在被圍於此,落得如此境地。”
博文聽到沅芷的自謙之詞,不由正色道:“常言道,人無完人。天下諸事,皆因選擇,皆由因果。隨波逐流為庸人,逆流而上為癡人,趨利避害為智人。這些都是人,或庸、或癡、或勇、或智,皆為人。強行調轉,逆天改命,水往高流,不謂之人,而應稱神。”
“神,古今從未所見,亦不曾耳聞。公主知曉趨利避害,因事格物,可謂之智。若一再糾結因,公主便也俗落了。”
沅芷起先隨意慵懶靠坐,不久正襟危坐,等到博文先生說盡便已起身恭敬行禮道:“多謝先生這當頭棒喝,是小女子著想了。”又道:“先生心中所認為的神如何?”
博文很滿意沅芷的行為,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前言皆世俗所謂之神。而我認為對天下懂得把握時勢,因時用勢,因而治世;對其人,則要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推其心之所趨,用其心之所往,真正為我所用;對敵人,料敵之先機,謀定而後動;如此這般可謂之神。”
沅芷在旁恭敬傾聽,最後不禁撲哧一笑,“先生所說我看不是什麽神人論,而是能大一統的奇人。”
“哈哈哈,神人也好,奇人也罷。終究不是常人。這樣的人世無僅有,但這類的人雖不說如過江之鯽,但也非鳳毛麟角。”博文點評道。
沅芷不禁好奇詢問:“先生也算這類人嗎?”
博文爽朗大笑,亦有言指的說道:“公主殿下高看我了,如此方麵我均各不沾邊。如今亂世來臨,大爭之時,大爭之勢,大爭之世,人才輩出,英雄少年,哪有我們這些糟老頭的位置。”
“先生說笑了。”
“哈哈哈,我可不是說笑,就算是公主殿下,我也比不上。而公主也僅算半個。”
沅芷嫣然一笑,“沅芷服氣。”
靖虞援軍軍帳內,易楓等人聚在一起討論。
嚴奕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分析道:“夏圍城多日,四個城門亦是重兵把守,僅武者高手能憑借輕功出入。戰時糧食消耗是平時幾倍,而武者高手出入已是困難,更別提攜帶物質了。如此計算,如今城內可能已經糧食匱乏。”
易楓在旁接口道:“嚴將軍說的有理,如今戰局膠著,若持續下去,我們必受其亂。”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徐正則也是頗為讚同,“如此這般,如今隻有兩法,一則乃是我們有破敵之策,打退夏軍,但如此太不現實。二來,我們攜帶物質突圍進城,解一時燃眉之急。”
虞國太子見眾人仍在紙上談兵,內心更是焦急如焚不由問道:“為何不是羽國突圍出城?”
一句話毫無建議的話惹得眾人直翻白眼。
徐正則隻好解釋道:“夏此次率大軍所為僅是布局,而非攻城。若羽強行突圍,惹怒了夏,那僅不是圍城這麽簡單了。羽自然不敢賭。再則,夏如此精密布局,我們入城雖難,但羽出城更難。甚至全軍覆沒。”
聽到全軍覆沒幾字,太子內心大驚,也不敢再說什麽。
“他大爺的,這仗打的真憋屈,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進城也不行。不進城也不行。真憋屈!”林浩軒聽眾長官分析,心中一火,不由爆粗口道。
“老二!”林浩宇見眾人望向林浩軒,不由低聲怒斥,“長官們討論,你就不要瞎摻和。”
“無妨。”嚴奕對林浩宇的耿直頗為欣賞,大笑道:“他說的沒錯,的確憋屈,太憋屈了!哈哈哈。”
“嘿嘿,你看連正將軍都誇我呢。”林浩軒一臉自豪的對林浩宇說道,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這時,一直在旁邊沒有參與討論的君邪放下了茶杯,望向嚴奕問道:“距你推算,如今城內糧食還能堅持幾天?”
嚴奕一愣,隨後迴答道:“至多不會多於一月。”
“一月嗎?”一直在旁品飲、神遊天際的君邪此刻才迴過神來,喃喃自語,“終於等到了。”
夏天的雨,一點也不溫柔。
君邪等人在那次商討之後,便令人尋了一處地勢較平坦的小丘陵在半坡駐軍,防雨,也防人。
帳內,幾人圍坐一旁。
君邪望著帳外,暴虐的雨點打在軍帳上,落在地上,滴在那用於防禦的拒馬上。
眾人圍坐,沉默不言。
援軍已經抵達戰場,羽國知道,夏國更加知道。
幾日下來,已經有不少斥候好手前來打探。一切的行蹤昭然若揭。
已是局,既不能破局,那便入局。
靖虞援軍著急,羽國也不安,唯有夏仍怡然自若,本便是布局之人。
當然,君邪也不著急。
“看著他們個個如此作態,我悠然喝茶。嗯,這茶真香。”君邪內心不無想到。
那依然自得的模樣令焦躁的眾人咬牙切齒。
太子本已經是焦急萬分,見君邪如此作態,怒不可遏,“你當日所說有應對之策,為何時至今日仍不告知於大家?”
君邪依舊悠閑的喝了口茶,“是太子將軍急了,還是大家都急了?”
“你……”太子被搶了一句,看君邪那賤樣更是惱怒,但也隻是無奈一歎。
易楓見君邪的直言,適時出聲解圍道:“虞國軍師,你便告於大家,實話說,我們大家都很好奇。”
君邪抬頭看了易楓一眼,迴了個字:“等!”
太子大怒:“等,等到何時?等到夏國把羽滅掉?”
“太子將軍息怒,如今之際,隻能等。”
“你……”太子怒指君邪,最後無奈憤而揮袖,冒雨離開。
嘈雜的雨聲此刻更加引人心煩,喧囂,暴躁。
帳內餘下幾人麵麵相尬,但也不好多說什麽,如今又無良計。如此,便等吧。
戰局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夏對羽國城池圍而不攻,擺局請靖虞入局;靖虞亦不入局,也不攻夏;夏既不攻城,也不襲擊靖虞;羽既不突圍,也不求援。
請君入甕君不進,引台唱罷不唱呤。
戰局的膠著,表麵的一切風平浪靜,讓人的心如死水一般,無波而壓抑。
“報,啟稟公主,城中儲糧以日益銳減,恐堅持不了一個月了。”侍衛報告道。
至夏突然攻城,而後圍城至今,糧食已經漸漸減少,戰爭表麵的寧靜,暗中卻隱藏著洶湧的波濤。
“將糧食用度縮減,號召城內百姓,非常時期,糧食統一上交分配。告訴他們,事後,若這國還在,國家會迴報他們的。”一道道命令從沅芷口中發出。
博文在旁聽著,拂了拂胡須,“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公主所做皆合乎情理,英雄出少年呀。”
沅芷轉向博文,巧言笑道:“先生此刻莫再取笑小女了,若我真有經世之才,何故現在被圍於此,落得如此境地。”
博文聽到沅芷的自謙之詞,不由正色道:“常言道,人無完人。天下諸事,皆因選擇,皆由因果。隨波逐流為庸人,逆流而上為癡人,趨利避害為智人。這些都是人,或庸、或癡、或勇、或智,皆為人。強行調轉,逆天改命,水往高流,不謂之人,而應稱神。”
“神,古今從未所見,亦不曾耳聞。公主知曉趨利避害,因事格物,可謂之智。若一再糾結因,公主便也俗落了。”
沅芷起先隨意慵懶靠坐,不久正襟危坐,等到博文先生說盡便已起身恭敬行禮道:“多謝先生這當頭棒喝,是小女子著想了。”又道:“先生心中所認為的神如何?”
博文很滿意沅芷的行為,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前言皆世俗所謂之神。而我認為對天下懂得把握時勢,因時用勢,因而治世;對其人,則要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推其心之所趨,用其心之所往,真正為我所用;對敵人,料敵之先機,謀定而後動;如此這般可謂之神。”
沅芷在旁恭敬傾聽,最後不禁撲哧一笑,“先生所說我看不是什麽神人論,而是能大一統的奇人。”
“哈哈哈,神人也好,奇人也罷。終究不是常人。這樣的人世無僅有,但這類的人雖不說如過江之鯽,但也非鳳毛麟角。”博文點評道。
沅芷不禁好奇詢問:“先生也算這類人嗎?”
博文爽朗大笑,亦有言指的說道:“公主殿下高看我了,如此方麵我均各不沾邊。如今亂世來臨,大爭之時,大爭之勢,大爭之世,人才輩出,英雄少年,哪有我們這些糟老頭的位置。”
“先生說笑了。”
“哈哈哈,我可不是說笑,就算是公主殿下,我也比不上。而公主也僅算半個。”
沅芷嫣然一笑,“沅芷服氣。”
靖虞援軍軍帳內,易楓等人聚在一起討論。
嚴奕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分析道:“夏圍城多日,四個城門亦是重兵把守,僅武者高手能憑借輕功出入。戰時糧食消耗是平時幾倍,而武者高手出入已是困難,更別提攜帶物質了。如此計算,如今城內可能已經糧食匱乏。”
易楓在旁接口道:“嚴將軍說的有理,如今戰局膠著,若持續下去,我們必受其亂。”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徐正則也是頗為讚同,“如此這般,如今隻有兩法,一則乃是我們有破敵之策,打退夏軍,但如此太不現實。二來,我們攜帶物質突圍進城,解一時燃眉之急。”
虞國太子見眾人仍在紙上談兵,內心更是焦急如焚不由問道:“為何不是羽國突圍出城?”
一句話毫無建議的話惹得眾人直翻白眼。
徐正則隻好解釋道:“夏此次率大軍所為僅是布局,而非攻城。若羽強行突圍,惹怒了夏,那僅不是圍城這麽簡單了。羽自然不敢賭。再則,夏如此精密布局,我們入城雖難,但羽出城更難。甚至全軍覆沒。”
聽到全軍覆沒幾字,太子內心大驚,也不敢再說什麽。
“他大爺的,這仗打的真憋屈,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進城也不行。不進城也不行。真憋屈!”林浩軒聽眾長官分析,心中一火,不由爆粗口道。
“老二!”林浩宇見眾人望向林浩軒,不由低聲怒斥,“長官們討論,你就不要瞎摻和。”
“無妨。”嚴奕對林浩宇的耿直頗為欣賞,大笑道:“他說的沒錯,的確憋屈,太憋屈了!哈哈哈。”
“嘿嘿,你看連正將軍都誇我呢。”林浩軒一臉自豪的對林浩宇說道,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這時,一直在旁邊沒有參與討論的君邪放下了茶杯,望向嚴奕問道:“距你推算,如今城內糧食還能堅持幾天?”
嚴奕一愣,隨後迴答道:“至多不會多於一月。”
“一月嗎?”一直在旁品飲、神遊天際的君邪此刻才迴過神來,喃喃自語,“終於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