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三樣食材。


    “香菜、白蘿卜、牛油”。


    看到第一樣食材,尹煊挑了挑眉毛,這次係統還真的挺貼心,自己做孜然羊肉正好是缺香菜,這就把香菜送上門來了。


    價格也不算貴,五文一斤。


    香菜是一種很特殊的食材。


    喜歡它的人,愛得死去活來,不喜歡它的人,看一眼都如臨大敵。


    尹煊掏錢買了一斤,取出一根,清水洗幹淨後,咯吱咯吱地嚼了起來,他就是那種喜歡香菜的人。


    接著看向第二樣食材。


    又粗又大的白蘿卜。


    白蘿卜單獨成不了大菜,可在燉肉湯的時候,尤其是羊肉湯的時候,是一種極好的輔料,甚至蘿卜都可以和孜然爭一爭,究竟誰才是羊肉的正宮。


    不過白蘿卜價錢不算便宜,三文錢一根。


    尹煊吃完手裏最後一口香菜,隨手買了一根,噗通一聲,沉沉落入手中。至少得有三斤重,一個半白蘿卜差不多就有尹露露的腿長。


    看了看拳頭大小的地瓜,又看了看這麽粗、這麽大的一根蘿卜。


    三文錢好像...還挺便宜的。


    尹煊哐哐兩刀,斬下一塊蘿卜,扒了皮就啃了起來,一絲絲辣味,嚼幾口後就泛上甘甜味道。


    是個好蘿卜。


    尹煊看向最後一樣解鎖出來的食材。


    牛油。


    價格也不便宜,五文錢,一塊半斤的份量。


    說它有用的吧,牛油幾乎做不了什麽菜,炒菜也遠沒有植物油來得好。


    可要說它沒用...一些糕點的製作離不開它。


    像是什麽牛油酥、牛油蛋糕。


    最關鍵的是,現在這個天氣,牛油的出現,讓尹煊想到了一種冬天必不可少的吃飯方式——火鍋。


    雖然會有一些不著調、老眼昏花、老年癡呆的人,為了博人眼球,說一些諸如“火鍋是最沒文化的料理方式”。


    但恰恰相反,論起文化底蘊,火鍋還要在炒菜之上。


    這是一種不亞於燒烤的古老飲食方式。


    打春秋戰國之時,就有在鼎、陶罐之中涮食的習俗。而在那個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整個考古學界發展的海昏侯墓中,就發掘出了火鍋器皿。


    炒菜不過才千年,勉強四個多鷹醬的曆史長度。


    可火鍋是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的。


    火鍋具體起源於哪不可考據,可吃法很多,各地都有,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川派火鍋,牛油麻辣的鍋底。


    也有京派的銅鍋羊肉、內蒙的羊肉冰塊火鍋、潮汕的牛肉鍋...當然也有那個最為臭名昭著的牛糞火鍋。


    冬天最不能缺的,就是火鍋了。


    大唐雖然有火鍋,但這種吃法並不怎麽受歡迎,調味料的不足始終是個弊病。


    哪怕是潮汕的牛肉火鍋,用的湯最清,不過是牛肉清湯和白蘿卜,可也需要用到花椒、大蒜、百裏香之類的香料。


    尹煊一邊啃著蘿卜,一邊思索起來。


    銅鍋好打,自己找鐵匠好好說道說道,幾個鍋而已。


    關鍵是選什麽底料。


    京派火鍋這是必然的,湯底簡單。內蒙的羊肉冰塊火鍋,這也不能少——尹煊跟著前女友吃過。


    羊肉和冰塊一起煮,撒上少許鹽,就鮮得無與倫比。


    讓尹煊為難的就是川派火鍋,他是一個無辣不歡的人,京派和內蒙火鍋雖好,可他也想吃一口辣的。


    畢竟在美食上,他是一個罪惡的、花心的男人。


    和其他火鍋不同,川派火鍋是所有火鍋中最為複雜的一種,單是底料的調配,就要用到十多種香料,不比烤全羊簡單。


    手裏的蘿卜快啃完。


    尹煊忽然想到,自己曾有一位蜀地的前女友,她稍微有些特殊,對甘鬆過敏,可無論哪家火鍋底料裏,都缺不了這個。


    所以吃火鍋的時候,她一般都是自己親手炒製火鍋底料。


    或許自己可以試試?


    尹煊開火,把鍋燒熱,買一塊牛油,下入鍋裏,燒化了之後,加入花椒、桂皮、孜然、兩大把幹辣椒、蔥、蒜、薑、洋蔥,再加入半瓶豆瓣醬。


    炒出香味之後,加入適量的水,再灑一勺白糖,幾大勺鹽,白蘿卜切塊,放入鍋裏。


    大火咕嚕咕嚕煮開。


    蘿卜隨著水泡起起伏伏。


    濃鬱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尹煊夾了一塊燒得透明的蘿卜塞入自己嘴裏,和正兒八經的川派火鍋比起來,是差了不少滋味。


    不過味道還算不錯。


    尹煊又切了幾片羊肉,豬肉也片成薄片,魚也剔骨片了一條。


    還沒等他走出廚房,去把王氏她們喊來。


    尹露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美食供應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福的爬爬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福的爬爬蟲並收藏大唐之美食供應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