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四皓待詔於殿前,聽說此事,心想秦越乃是自己等人尋來,若因此被殺,不免道心有妨,當即請陳摶從中斡旋。
陳摶初聞此事,也頗感不可思議。
須知秦越不過是世俗凡人,不通修行之事,心中全無超越輪迴、不死不滅的念頭,而竟要給人開顱治病,豈是常人所能想?若是尋常百姓,也便罷了,可太後乃是一國之母,身份何等尊貴,豈可輕易以身試藥。
陳摶當下便尋到秦越,問了治療法門,知曉其中關節後,便遣人捉了數隻虎豹,使其一一演示,竟無一死亡,心中更服其能。
他有了計較,便上奏王上,道:“太後之疾,非秦越不可醫治。”又恐王上心中顧慮,直言道,“今人有疾,諱疾而忌醫,終至滅其身。”
王上聞言,心中不悅,又忌其身份威望,不便駁斥,隻得無奈問道:“寡人素聞白雲先生神通廣大,乃是當世絕頂高人,可有仙法護佑太後無有損傷。”
陳摶點頭道:“王上安心,陳摶雖不能醫治太後疾病,卻可在秦先生診治之時,保太後無恙。”
王上沉吟良久,方才歎道:“既然白雲先生如此說了,那便依先生所言。”
二人正說著,忽有太醫院醫女來報:“太後忽發噩夢,嚇得大叫而醒。驚醒之後,頭風複發,立即感到頭腦疼痛不可忍。”
王上聞言,大驚失色,一麵趕忙去往太後宮中,一麵教陳摶去請秦越。
陳摶不敢耽擱,離了殿堂,便禦氣而去。不消片刻,便帶著秦越折返宮中。
秦越隨著陳摶而來,才到宮闈之前,遠遠望見太後,麵色陡變,便要轉身離去。
陳摶忙拉住了他,奇道:“秦先生,還未給太後診治哩,這是做甚?莫非是忘了什麽器具,秦先生隻管告之,陳摶給你取來便是。”
秦越搖了搖頭,歎道:“太後之疾,已深入骨髓,此刻便將風涎取出,亦不能根除,愈後遇觸即複也”。
“太後頑疾竟已到了此等地步了麽?”陳摶一愣,沉聲道:“請秦先生實言告之,若不將那風涎拿出,太後還有多少時日?”
秦越沉吟一會,才緩緩道:“快則三五日,慢不過旬月之間。”
陳摶又道:“若將之取出後呢?”
秦越道:“待取出太後腦中風涎,再輔以湯藥,按期服用,可延壽三五載。太後吉人天相,又有太醫調理,或可苟延七八年。”
陳摶點了點頭,低聲道:“既已如此,還請秦先生為太後醫治。隻是太後的病情,切記不可說與旁人知曉。”
秦越頗為不解,問道:“若王上亦或是太後問之,難道我也欺瞞他們?”
陳摶點頭道:“秦先生隻管如此。王上是個十分孝順之人,若教他知曉太後病情,必遷怒於先生,屆時先生隻怕性命難保。”
秦越聽罷,不禁神情凝重,緩緩點頭,道:“就依陳掌門所言!”
二人有了計較,這才迤迤而行,來到宮中。
秦越先命宮娥煮了一碗麻沸湯,待太後飲過,睡意襲來,便請王上屏退左右,隻留陳摶於一旁照料。
王上臨行前問道:“陳掌門不通醫術,秦先生隻留他一人,恐難有作為,何不請太醫院的醫生、醫女輔助?”
秦越道:“風涎滯留太後腦中甚深,須以利刃開顱,方可將之取出。治療之時,皮肉外翻,血流如注,旁人見之必會萬分駭然,驚叫連連,我受累其中,便無法動手啦!”
他這一番話,隻聽得王上心驚肉跳,懼意頓生,趕忙負手離去。
秦越安排妥當,便洗手去汙,以白布裹住麵頰,隻露出眼口。又將尖刀置於沸水之中,煮了一會,才請陳摶翻過太後的身子,再以尖刀將其後腦劃開。
太後後腦頓時獻血淋漓,雖是睡夢之中,仍不禁輕唿出聲。陳摶於一旁嚴陣以待,忽而聽聞太後的聲音,忙運轉神通,以自身靈法裹住太後。
不多時,秦越便從太後腦中割下一小塊黑肉。置於一旁後,便將藥敷好,又用細線縫合傷口。
秦越收起尖刀,取了白布,長籲了一口氣,指著那塊黑肉,道:“陳掌門,已治完矣!這便是太後腦中的風涎。”
陳摶愣了一下,驚訝道:“啊?如此神速?”說著,一麵緩緩收了靈法,一麵傳訊四皓,使四皓請王上進來。
王上得稟,疾步走了進來,人未來到,話聲先至,道:“秦先生,太後病情如何?”
秦越道:“僥天之幸,風涎已然取出。隻需調養半載,便可複原。切記勿要動怒,食忌辛辣。”
陳摶將風涎獻上,道:“這便是太後腦中之物。幸有秦先生神術,堪稱起死迴生。”
王上細細端詳那塊黑肉,其狀嶙峋,端的奇醜無比,不禁嘖嘖稱奇,道:“不過這麽一小塊肉瘤,便使得太後終日惶惶,食睡不安。秦先生真神醫也,比之太醫院那些庸醫強上百倍。”
秦越搖頭笑道:“王上言重了。區區小技,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王上見太後匍伏在床,姿勢甚為不雅,心中頗為不悅,道:“秦先生,太後為何這般睡姿?”
秦越道:“王上,太後開顱之後,腦後有傷口存留,雖以細線縫合,仍恐觸碰後開裂,有血流出,故而暫時不宜躺臥。須得過些時日,待傷口愈合,才可隨意行動。”
王上細查太後後腦傷口,果如其言,雖已縫合,仍不時有些許鮮血滲出,問道:“秦先生,太後腦後怎的仍有血流出?”
秦越道:“太後新傷,肌膚尚未結合一致,偶有殘血溢出,亦是常理。我有一劑藥貼,將之敷在太後腦後,每日更換。如此這般,滿月之後,傷口自可愈合。”
王上喜道:“如此多謝秦先生啦。隻是這段時日便苦了太後啦。”一麵說著,一麵輕喚,“母後?母後?”叫了數次,仍不見迴應,不禁心生疑竇,問道,“秦先生,太後怎的還不醒來?”
秦越笑道:“太後飲了麻沸湯,暫時無所覺。須等藥效過後,才能醒轉。”
陳摶問道:“秦先生,這麻沸湯卻是何物?怎的太後飲了,便不知人事了?”
秦越道:“這麻沸湯乃是臣下用藥多年,潛心研究而成。人生於世,逃不過生老病死四字。這病痛又分內外,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才可刳破皮肉,抽割其積聚。”
陳摶讚道:“秦先生潛心醫道,學究天人,果是旁人無可企及。”
王上笑問道:“這麻沸散如此神妙,秦先生可曾想過授之於人,福澤天下?”
秦越搖頭道:“常言道,道不可輕傳。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王上聞言,頗感失望,歎道:“惜哉!惜哉!既然如此,寡人便不為難秦先生啦!今日有勞秦先生,還請陳掌門引秦先生暫去歇息,稍後寡人自有封賞。”
二人出了王宮,長長籲了口氣,心中積壓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了地。
次日,太後轉醒,雖仍覺頭腦疼痛,卻不如從前那般痛徹心扉。
太醫查驗傷口,道:“太後腦中之疾已除,隻待新傷長成,便可痊愈啦!”
王上得知,大喜過望,即傳王令道:“自古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惜常受累於疾病,使人不堪其憂。今有醫者秦越,通古今方書,辨藥物真偽,醫人在心,心正而藥真,能起虢活燮。特以醫待詔,行走於太醫院,專治宮中頑疾。”
秦越乃有窮國生人。有窮國不過偏隅小國,民不過數千戶,地不出萬裏。所謂國君,也隻與楚國一州郡守相當。
此番秦越為醫待詔,雖是醫散官,卻是宮中近臣,便是有窮國國君當麵,也須得以禮相待。尤其自太後腦疾治愈後,更為王上所喜,言必稱先生。
秦越終日聽聞曲辭諂媚之語,又自恃功高,以太後為倚仗,漸生驕傲之心,便是太醫院諸多醫官,亦不假顏色。
如此以往,終於而至一發而不可收拾。屢次出席,不分場合,言語間常有輕慢王室之意,道:“若無我秦越,焉能有太後如今?”
左右之人言道:“我等常聽聞白雲先生陳摶之名,世人皆稱其有仙風道骨,去神仙不遠矣。有太醫曾言道:若無白雲先生神通護法,太後亦不能得治。”
秦越譏笑道:“陳摶其人,舉進士卻不第,鬱鬱不得誌,隻得歸隱山林,終日嗜酒自醉,有能耐醫治太後?”
又有人道:“今有四皓,德高望重,品行高潔,為當世大賢。先王欲廢公子另立,太後勸之無果,乃迎四皓出山,定公子名位,終於成就當今王上。秦先生以為四皓如何?”
四皓安儲之事,秦越從前尚居有窮國時,便已有所聽聞。
四皓原是先王逸民,因不喜俗世紛爭,不願行爾虞我詐之事,相攜來到縹緲峰。
四人登上縹緲峰,隻見千山蒼蒼,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之蠅營狗苟的紅塵俗世,真是人間淨土。遂決心岩居穴處,紫芝療饑,在縹緲峰隱居。
後先王因喜庶妃,及至欲以其子為儲。王後請陳摶勸阻先王,陳摶言道:“王上性疑,輕易不信人言。可約請四皓出山,相助於公子。”
王後聞之大喜,使公子遣人以高車駟馬,卑詞厚禮迎接四皓。
四皓乃是飽學宿儒,初聞易儲之事,登時便想起夏宣王故事。
昔年,夏國國君宣王,先後九次兵車之會,終於一匡天下,確立其諸國霸主地位,氣焰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卻因以妾代妻,廢嫡立庶之事,使的國家覆滅,為列國蠶食。
四皓恐王權更迭,以至國內動蕩,百姓遭苦,又知公子為人忠厚,便決然出山。
公子迎四皓於公子府邸,以國士之禮待之,四皓自此形影不離於公子左右。時有薑國南侵,屯重兵於邊界。先王遣公子出征,四皓隨行,大獲全勝。
公子凱旋而歸,先王於宮中設宴,見公子身後有四皓跟隨,氣度儒雅,頗為不凡,甚感驚訝,便問道:“誰也?”
四皓報上姓名,先王奇道:“寡人尋諸位久矣,諸位總是避而不見,為何如今卻去輔助公子?”
四皓道:“良禽擇木而棲,賢才擇主而事。公子仁慈孝順,謙恭下士,所以臣等投奔公子,願為賓客。”說罷,便飄然而去。
先王歎道:“公子羽毛已豐,甚得人心。”心中亦絕了易儲之念。
而後先王去世,公子繼任王位,感於四皓輔佐之功,便要封侯命爵。四皓竟謝絕封賞,重迴縹緲峰隱居。
此番太後忽患腦疾,國中無醫可愈,四皓應召而出,不辭奔波勞苦,從有窮國請來秦越,亦可堪居功至偉。
秦越念及往事,哂笑道:“四皓雖居荒野,看似避世,卻心係王室,非世外之人。”
秦越言語無忌,時而久之,終於使人漸生怨懟,向王上告發。王上亦不滿秦越久矣,隻恐太後為難,便使人詢問太後之意。
太後雖居於後宮,亦知秦越之事,心中頗有芥蒂,言道:“白雲先生、四皓皆國士,有興國安邦之功。秦越自恃其功,屢屢口出狂言,以言語辱之,更有輕慢王室之語,王上當秉公辦事。”
王上聞言,當即令人將秦越收押,欲以不尊王室之名,將其斬首。
陳摶聽說此事,想起太後腦疾,恐還需依賴秦越診治,便立刻進宮麵見王上,為之求情。
王上礙於陳摶顏麵,又念秦越醫治太後之功,便以大不敬之罪將他關押。
數年之後,太後去世,王上漸而忘卻此事。四皓因秦越之事,心中有愧,便請陳摶從中斡旋,將秦越移交九天縹緲樓拘禁。
這一番囚禁,便是二十載。
直至近日,武林城主風漫天以其弟子之死為由,責難縹緲峰,出手將四皓重傷。秦越便因療傷之故,終於重獲自由。
陳摶初聞此事,也頗感不可思議。
須知秦越不過是世俗凡人,不通修行之事,心中全無超越輪迴、不死不滅的念頭,而竟要給人開顱治病,豈是常人所能想?若是尋常百姓,也便罷了,可太後乃是一國之母,身份何等尊貴,豈可輕易以身試藥。
陳摶當下便尋到秦越,問了治療法門,知曉其中關節後,便遣人捉了數隻虎豹,使其一一演示,竟無一死亡,心中更服其能。
他有了計較,便上奏王上,道:“太後之疾,非秦越不可醫治。”又恐王上心中顧慮,直言道,“今人有疾,諱疾而忌醫,終至滅其身。”
王上聞言,心中不悅,又忌其身份威望,不便駁斥,隻得無奈問道:“寡人素聞白雲先生神通廣大,乃是當世絕頂高人,可有仙法護佑太後無有損傷。”
陳摶點頭道:“王上安心,陳摶雖不能醫治太後疾病,卻可在秦先生診治之時,保太後無恙。”
王上沉吟良久,方才歎道:“既然白雲先生如此說了,那便依先生所言。”
二人正說著,忽有太醫院醫女來報:“太後忽發噩夢,嚇得大叫而醒。驚醒之後,頭風複發,立即感到頭腦疼痛不可忍。”
王上聞言,大驚失色,一麵趕忙去往太後宮中,一麵教陳摶去請秦越。
陳摶不敢耽擱,離了殿堂,便禦氣而去。不消片刻,便帶著秦越折返宮中。
秦越隨著陳摶而來,才到宮闈之前,遠遠望見太後,麵色陡變,便要轉身離去。
陳摶忙拉住了他,奇道:“秦先生,還未給太後診治哩,這是做甚?莫非是忘了什麽器具,秦先生隻管告之,陳摶給你取來便是。”
秦越搖了搖頭,歎道:“太後之疾,已深入骨髓,此刻便將風涎取出,亦不能根除,愈後遇觸即複也”。
“太後頑疾竟已到了此等地步了麽?”陳摶一愣,沉聲道:“請秦先生實言告之,若不將那風涎拿出,太後還有多少時日?”
秦越沉吟一會,才緩緩道:“快則三五日,慢不過旬月之間。”
陳摶又道:“若將之取出後呢?”
秦越道:“待取出太後腦中風涎,再輔以湯藥,按期服用,可延壽三五載。太後吉人天相,又有太醫調理,或可苟延七八年。”
陳摶點了點頭,低聲道:“既已如此,還請秦先生為太後醫治。隻是太後的病情,切記不可說與旁人知曉。”
秦越頗為不解,問道:“若王上亦或是太後問之,難道我也欺瞞他們?”
陳摶點頭道:“秦先生隻管如此。王上是個十分孝順之人,若教他知曉太後病情,必遷怒於先生,屆時先生隻怕性命難保。”
秦越聽罷,不禁神情凝重,緩緩點頭,道:“就依陳掌門所言!”
二人有了計較,這才迤迤而行,來到宮中。
秦越先命宮娥煮了一碗麻沸湯,待太後飲過,睡意襲來,便請王上屏退左右,隻留陳摶於一旁照料。
王上臨行前問道:“陳掌門不通醫術,秦先生隻留他一人,恐難有作為,何不請太醫院的醫生、醫女輔助?”
秦越道:“風涎滯留太後腦中甚深,須以利刃開顱,方可將之取出。治療之時,皮肉外翻,血流如注,旁人見之必會萬分駭然,驚叫連連,我受累其中,便無法動手啦!”
他這一番話,隻聽得王上心驚肉跳,懼意頓生,趕忙負手離去。
秦越安排妥當,便洗手去汙,以白布裹住麵頰,隻露出眼口。又將尖刀置於沸水之中,煮了一會,才請陳摶翻過太後的身子,再以尖刀將其後腦劃開。
太後後腦頓時獻血淋漓,雖是睡夢之中,仍不禁輕唿出聲。陳摶於一旁嚴陣以待,忽而聽聞太後的聲音,忙運轉神通,以自身靈法裹住太後。
不多時,秦越便從太後腦中割下一小塊黑肉。置於一旁後,便將藥敷好,又用細線縫合傷口。
秦越收起尖刀,取了白布,長籲了一口氣,指著那塊黑肉,道:“陳掌門,已治完矣!這便是太後腦中的風涎。”
陳摶愣了一下,驚訝道:“啊?如此神速?”說著,一麵緩緩收了靈法,一麵傳訊四皓,使四皓請王上進來。
王上得稟,疾步走了進來,人未來到,話聲先至,道:“秦先生,太後病情如何?”
秦越道:“僥天之幸,風涎已然取出。隻需調養半載,便可複原。切記勿要動怒,食忌辛辣。”
陳摶將風涎獻上,道:“這便是太後腦中之物。幸有秦先生神術,堪稱起死迴生。”
王上細細端詳那塊黑肉,其狀嶙峋,端的奇醜無比,不禁嘖嘖稱奇,道:“不過這麽一小塊肉瘤,便使得太後終日惶惶,食睡不安。秦先生真神醫也,比之太醫院那些庸醫強上百倍。”
秦越搖頭笑道:“王上言重了。區區小技,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王上見太後匍伏在床,姿勢甚為不雅,心中頗為不悅,道:“秦先生,太後為何這般睡姿?”
秦越道:“王上,太後開顱之後,腦後有傷口存留,雖以細線縫合,仍恐觸碰後開裂,有血流出,故而暫時不宜躺臥。須得過些時日,待傷口愈合,才可隨意行動。”
王上細查太後後腦傷口,果如其言,雖已縫合,仍不時有些許鮮血滲出,問道:“秦先生,太後腦後怎的仍有血流出?”
秦越道:“太後新傷,肌膚尚未結合一致,偶有殘血溢出,亦是常理。我有一劑藥貼,將之敷在太後腦後,每日更換。如此這般,滿月之後,傷口自可愈合。”
王上喜道:“如此多謝秦先生啦。隻是這段時日便苦了太後啦。”一麵說著,一麵輕喚,“母後?母後?”叫了數次,仍不見迴應,不禁心生疑竇,問道,“秦先生,太後怎的還不醒來?”
秦越笑道:“太後飲了麻沸湯,暫時無所覺。須等藥效過後,才能醒轉。”
陳摶問道:“秦先生,這麻沸湯卻是何物?怎的太後飲了,便不知人事了?”
秦越道:“這麻沸湯乃是臣下用藥多年,潛心研究而成。人生於世,逃不過生老病死四字。這病痛又分內外,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才可刳破皮肉,抽割其積聚。”
陳摶讚道:“秦先生潛心醫道,學究天人,果是旁人無可企及。”
王上笑問道:“這麻沸散如此神妙,秦先生可曾想過授之於人,福澤天下?”
秦越搖頭道:“常言道,道不可輕傳。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王上聞言,頗感失望,歎道:“惜哉!惜哉!既然如此,寡人便不為難秦先生啦!今日有勞秦先生,還請陳掌門引秦先生暫去歇息,稍後寡人自有封賞。”
二人出了王宮,長長籲了口氣,心中積壓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了地。
次日,太後轉醒,雖仍覺頭腦疼痛,卻不如從前那般痛徹心扉。
太醫查驗傷口,道:“太後腦中之疾已除,隻待新傷長成,便可痊愈啦!”
王上得知,大喜過望,即傳王令道:“自古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惜常受累於疾病,使人不堪其憂。今有醫者秦越,通古今方書,辨藥物真偽,醫人在心,心正而藥真,能起虢活燮。特以醫待詔,行走於太醫院,專治宮中頑疾。”
秦越乃有窮國生人。有窮國不過偏隅小國,民不過數千戶,地不出萬裏。所謂國君,也隻與楚國一州郡守相當。
此番秦越為醫待詔,雖是醫散官,卻是宮中近臣,便是有窮國國君當麵,也須得以禮相待。尤其自太後腦疾治愈後,更為王上所喜,言必稱先生。
秦越終日聽聞曲辭諂媚之語,又自恃功高,以太後為倚仗,漸生驕傲之心,便是太醫院諸多醫官,亦不假顏色。
如此以往,終於而至一發而不可收拾。屢次出席,不分場合,言語間常有輕慢王室之意,道:“若無我秦越,焉能有太後如今?”
左右之人言道:“我等常聽聞白雲先生陳摶之名,世人皆稱其有仙風道骨,去神仙不遠矣。有太醫曾言道:若無白雲先生神通護法,太後亦不能得治。”
秦越譏笑道:“陳摶其人,舉進士卻不第,鬱鬱不得誌,隻得歸隱山林,終日嗜酒自醉,有能耐醫治太後?”
又有人道:“今有四皓,德高望重,品行高潔,為當世大賢。先王欲廢公子另立,太後勸之無果,乃迎四皓出山,定公子名位,終於成就當今王上。秦先生以為四皓如何?”
四皓安儲之事,秦越從前尚居有窮國時,便已有所聽聞。
四皓原是先王逸民,因不喜俗世紛爭,不願行爾虞我詐之事,相攜來到縹緲峰。
四人登上縹緲峰,隻見千山蒼蒼,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之蠅營狗苟的紅塵俗世,真是人間淨土。遂決心岩居穴處,紫芝療饑,在縹緲峰隱居。
後先王因喜庶妃,及至欲以其子為儲。王後請陳摶勸阻先王,陳摶言道:“王上性疑,輕易不信人言。可約請四皓出山,相助於公子。”
王後聞之大喜,使公子遣人以高車駟馬,卑詞厚禮迎接四皓。
四皓乃是飽學宿儒,初聞易儲之事,登時便想起夏宣王故事。
昔年,夏國國君宣王,先後九次兵車之會,終於一匡天下,確立其諸國霸主地位,氣焰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卻因以妾代妻,廢嫡立庶之事,使的國家覆滅,為列國蠶食。
四皓恐王權更迭,以至國內動蕩,百姓遭苦,又知公子為人忠厚,便決然出山。
公子迎四皓於公子府邸,以國士之禮待之,四皓自此形影不離於公子左右。時有薑國南侵,屯重兵於邊界。先王遣公子出征,四皓隨行,大獲全勝。
公子凱旋而歸,先王於宮中設宴,見公子身後有四皓跟隨,氣度儒雅,頗為不凡,甚感驚訝,便問道:“誰也?”
四皓報上姓名,先王奇道:“寡人尋諸位久矣,諸位總是避而不見,為何如今卻去輔助公子?”
四皓道:“良禽擇木而棲,賢才擇主而事。公子仁慈孝順,謙恭下士,所以臣等投奔公子,願為賓客。”說罷,便飄然而去。
先王歎道:“公子羽毛已豐,甚得人心。”心中亦絕了易儲之念。
而後先王去世,公子繼任王位,感於四皓輔佐之功,便要封侯命爵。四皓竟謝絕封賞,重迴縹緲峰隱居。
此番太後忽患腦疾,國中無醫可愈,四皓應召而出,不辭奔波勞苦,從有窮國請來秦越,亦可堪居功至偉。
秦越念及往事,哂笑道:“四皓雖居荒野,看似避世,卻心係王室,非世外之人。”
秦越言語無忌,時而久之,終於使人漸生怨懟,向王上告發。王上亦不滿秦越久矣,隻恐太後為難,便使人詢問太後之意。
太後雖居於後宮,亦知秦越之事,心中頗有芥蒂,言道:“白雲先生、四皓皆國士,有興國安邦之功。秦越自恃其功,屢屢口出狂言,以言語辱之,更有輕慢王室之語,王上當秉公辦事。”
王上聞言,當即令人將秦越收押,欲以不尊王室之名,將其斬首。
陳摶聽說此事,想起太後腦疾,恐還需依賴秦越診治,便立刻進宮麵見王上,為之求情。
王上礙於陳摶顏麵,又念秦越醫治太後之功,便以大不敬之罪將他關押。
數年之後,太後去世,王上漸而忘卻此事。四皓因秦越之事,心中有愧,便請陳摶從中斡旋,將秦越移交九天縹緲樓拘禁。
這一番囚禁,便是二十載。
直至近日,武林城主風漫天以其弟子之死為由,責難縹緲峰,出手將四皓重傷。秦越便因療傷之故,終於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