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請長公主以訓政
八月初三,徐北遊和蕭知南在闊別帝都將近半月的時間後,終於重返帝都。
這一次迴來,氣象完全不同,整個朝廷上下都洋溢著一種喜慶氣氛,一掃先前的壓抑沉悶,竟是有了幾分奮發向上的意味。
畢竟東北的消息已經早早傳了迴來,東北三州一都之地的叛亂已經平息,東北右軍左都督查擎倒戈一擊,反王牧棠之授首,東北大局已定,而江南那邊的局勢,在幾路援軍陸續馳援兩襄之後,魏國大軍久攻不下,不得不息兵罷戰,也算是大體穩定下來,再加上西北的林寒遲遲未曾攻入陝州,隻是占據了西涼的大半,如今的天下大勢,不敢說高枕無憂,但終歸不像以前那段時日,仿佛整個朝廷都已經風雨飄搖。
這一日,在帝都正陽門外,百官出迎,列起了龐大的恭迎隊列,人人公服,威嚴氣派,再加上兩旁駐軍和聞聲而來的百姓,可謂是旌旗獵獵,人頭攢攢。
有病在身的韓瑄站在官員隊列的正中,身著一品公服,威嚴肅穆,卻又難掩老態,謝蘇卿站在他的身旁,半是攙扶於他,兩人兩邊是六部九卿和各大衙門的官員,以及大都督府的將領。
因為幾位都督並不在京的緣故,再加上上任大都督魏禁新喪不久,新任大都督趙無極又遠在東北,此時的文武官員並不算是涇渭分明。
忽然,驛路上傳來了震動有序的轟然踩踏之聲,由遠及近,由小及大,不多時後,驛路盡頭隱隱出現了一支蜿蜒若長龍般的騎隊。
前軍八百鐵騎,人人皆持鐵槍,披玄甲,舉黑色龍旗。中軍八百騎,仍舊是身著玄甲,不過人人身披黑色滾白邊大氅,盔帽上飾有長長瓔珞,持盾扶弓。後軍八百騎,與前軍無異,隻是並未持矛,而是馬側掛斬馬長刀。
在騎隊正中的中軍位置,是一輛六匹駿馬拖動的巨大馬車,宛若一座宮殿,頂為雲蓋,梨木為壁,金箔貼花,最上方處鑲嵌有一顆人頭大小的火紅寶石,四角雕有金鳳,鳳喙中銜有宮鈴,行進之間叮當作響。
所有的目光都望了過去。
“來了。”謝蘇卿在韓瑄耳邊輕唿了一聲。
韓瑄挺直了腰杆,也輕輕掙脫開謝蘇卿的攙扶,沉聲吩咐道:“鳴炮,奏樂。”
立刻有司禮監宦官用尖細嗓音大聲傳令:“鳴炮!奏樂!”
司禮宦官一個一個如臨大敵,依次扯開嗓門大喊:“鳴炮!奏樂!”
一聲接著一聲,連綿不絕。
上百杆列成兩排的銃炮按照先後時序,噴出了一團團連續的火光,緊接著又有神威大將軍炮轟鳴作響,雖然未曾填充火雷子,但仍舊是聲震天地。
數十麵大鼓同時擂動,長號嗚咽齊鳴,嗩呐笙笛奏響。
騎隊越發接近,馬蹄聲也越發清晰,沉重的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滾滾不休的雷霆之聲。
騎隊近了,除了百官陣列外,聞訊之後自發前來的百姓們驟然發出了一陣陣由衷的歡唿聲。
在距離城門不遠處,整支騎隊緩緩停下,被重重鐵騎如眾星拱月一般護衛著的馬車也隨之停下,韓瑄和謝蘇卿領著一應官員迎了上去。
韓瑄率先拱手作揖道:“萬世之功!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
謝蘇卿則是領著百官齊齊跪地,齊聲道:“萬民之福,朝廷之福,天下之福。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
所有騎兵依次翻身下馬,然後單膝跪地,同時高唿道:“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
聲震天地。
身著公主大禮服的蕭知南緩緩走出車廂,站在車廂前的台階上,雙手略微張開,沐浴山唿。
……
在蕭知南還京之後,憑借著平定東北的巨大功勳,正式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也掃平了最後的反對聲音。
次日,朝廷擬定詔書,明發天下。
在皇室天家祭祖的太廟中,由司禮監掌印張百歲親自在文武群臣麵前宣讀旨意。
“……先帝驟崩,歸於五行,致使奸佞之輩洶洶當道,今有長公主殿下攘除奸佞,功莫大焉,又內外文武群臣合詞勸進,故請長公主以訓政……”
此詔書宣讀之後,蕭知南在蕭玄和蕭白兩代皇帝的靈前,手托詔書,誠心祭拜,“知南無能,本不應擔此大任,然上有先帝封授,下有群臣勸進,至於再三,辭拒弗獲,謹於今時就任攝政之位。深思托付之重,實切兢業之懷,惟吾大齊,運撫盈成,業承熙洽,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誌。自惟涼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以正朝綱,方不負先帝所托。”
殿內殿外群臣跪地,齊聲高唿道:“拜見攝政長公主殿下。”
接著蕭知南以攝政身份頒布詔令,冊封三位異姓王,分別是北平郡王趙無極,東平郡王查擎,以及將身為帝婿的徐北遊冊封為南平郡王。
對此,滿朝上下都是心知肚明,前兩位異姓王,是因為東北戰局的緣故,封賞功臣,也是安定人心。四位並無封地的平郡王,分別是東平郡王、西平郡王、南平郡王、北平郡王,趙無極和查擎加在一起,剛好是東北二字,而東平郡王又是當年牧人起在被冊封為遼王之前的封號,大有深意,至於西平郡王,則是當年太祖皇帝的封王稱號,注定不會授人,至於南平郡王,則是說徐北遊穩定江南局勢之功,也是合情合理。
不過也有人已經想到了更深一層的含義,長公主殿下這是要為日後的登基鋪路了,若是她登基為帝,注定不能有皇後之說,而帝婿又不是尋常人等,總不能以帝夫稱之,多半是要以王爵待之,如今先冊封郡王,日後再晉為親王,順理成章之事。
都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先前蕭知南雖然已經手掌大權,但畢竟沒有正名,朝野上下仍有誹議,就是百姓之間也多有流言,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之位長久空懸,終究不是正途,而蕭知南之所以遲遲不曾登上帝位,則與她的女子身份有關,這兩點讓她處處束手,而今天這一刻,算是為她正名,雖然還沒有正式登基,但被擁立為當朝攝政,總攬軍政大權,定下君臣名分,成為實質上的大齊之主,距離那方空懸帝位也僅僅隻剩下半步之遙。
縱觀天下,現在隻剩下江南和西北還有戰火硝煙升起,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待到戰火平息,天下太平之時,便是第二位女子皇帝登基之時。
天下本無主,唯有德者居之。
八月初三,徐北遊和蕭知南在闊別帝都將近半月的時間後,終於重返帝都。
這一次迴來,氣象完全不同,整個朝廷上下都洋溢著一種喜慶氣氛,一掃先前的壓抑沉悶,竟是有了幾分奮發向上的意味。
畢竟東北的消息已經早早傳了迴來,東北三州一都之地的叛亂已經平息,東北右軍左都督查擎倒戈一擊,反王牧棠之授首,東北大局已定,而江南那邊的局勢,在幾路援軍陸續馳援兩襄之後,魏國大軍久攻不下,不得不息兵罷戰,也算是大體穩定下來,再加上西北的林寒遲遲未曾攻入陝州,隻是占據了西涼的大半,如今的天下大勢,不敢說高枕無憂,但終歸不像以前那段時日,仿佛整個朝廷都已經風雨飄搖。
這一日,在帝都正陽門外,百官出迎,列起了龐大的恭迎隊列,人人公服,威嚴氣派,再加上兩旁駐軍和聞聲而來的百姓,可謂是旌旗獵獵,人頭攢攢。
有病在身的韓瑄站在官員隊列的正中,身著一品公服,威嚴肅穆,卻又難掩老態,謝蘇卿站在他的身旁,半是攙扶於他,兩人兩邊是六部九卿和各大衙門的官員,以及大都督府的將領。
因為幾位都督並不在京的緣故,再加上上任大都督魏禁新喪不久,新任大都督趙無極又遠在東北,此時的文武官員並不算是涇渭分明。
忽然,驛路上傳來了震動有序的轟然踩踏之聲,由遠及近,由小及大,不多時後,驛路盡頭隱隱出現了一支蜿蜒若長龍般的騎隊。
前軍八百鐵騎,人人皆持鐵槍,披玄甲,舉黑色龍旗。中軍八百騎,仍舊是身著玄甲,不過人人身披黑色滾白邊大氅,盔帽上飾有長長瓔珞,持盾扶弓。後軍八百騎,與前軍無異,隻是並未持矛,而是馬側掛斬馬長刀。
在騎隊正中的中軍位置,是一輛六匹駿馬拖動的巨大馬車,宛若一座宮殿,頂為雲蓋,梨木為壁,金箔貼花,最上方處鑲嵌有一顆人頭大小的火紅寶石,四角雕有金鳳,鳳喙中銜有宮鈴,行進之間叮當作響。
所有的目光都望了過去。
“來了。”謝蘇卿在韓瑄耳邊輕唿了一聲。
韓瑄挺直了腰杆,也輕輕掙脫開謝蘇卿的攙扶,沉聲吩咐道:“鳴炮,奏樂。”
立刻有司禮監宦官用尖細嗓音大聲傳令:“鳴炮!奏樂!”
司禮宦官一個一個如臨大敵,依次扯開嗓門大喊:“鳴炮!奏樂!”
一聲接著一聲,連綿不絕。
上百杆列成兩排的銃炮按照先後時序,噴出了一團團連續的火光,緊接著又有神威大將軍炮轟鳴作響,雖然未曾填充火雷子,但仍舊是聲震天地。
數十麵大鼓同時擂動,長號嗚咽齊鳴,嗩呐笙笛奏響。
騎隊越發接近,馬蹄聲也越發清晰,沉重的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滾滾不休的雷霆之聲。
騎隊近了,除了百官陣列外,聞訊之後自發前來的百姓們驟然發出了一陣陣由衷的歡唿聲。
在距離城門不遠處,整支騎隊緩緩停下,被重重鐵騎如眾星拱月一般護衛著的馬車也隨之停下,韓瑄和謝蘇卿領著一應官員迎了上去。
韓瑄率先拱手作揖道:“萬世之功!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
謝蘇卿則是領著百官齊齊跪地,齊聲道:“萬民之福,朝廷之福,天下之福。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
所有騎兵依次翻身下馬,然後單膝跪地,同時高唿道:“恭迎長公主殿下還京。”
聲震天地。
身著公主大禮服的蕭知南緩緩走出車廂,站在車廂前的台階上,雙手略微張開,沐浴山唿。
……
在蕭知南還京之後,憑借著平定東北的巨大功勳,正式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也掃平了最後的反對聲音。
次日,朝廷擬定詔書,明發天下。
在皇室天家祭祖的太廟中,由司禮監掌印張百歲親自在文武群臣麵前宣讀旨意。
“……先帝驟崩,歸於五行,致使奸佞之輩洶洶當道,今有長公主殿下攘除奸佞,功莫大焉,又內外文武群臣合詞勸進,故請長公主以訓政……”
此詔書宣讀之後,蕭知南在蕭玄和蕭白兩代皇帝的靈前,手托詔書,誠心祭拜,“知南無能,本不應擔此大任,然上有先帝封授,下有群臣勸進,至於再三,辭拒弗獲,謹於今時就任攝政之位。深思托付之重,實切兢業之懷,惟吾大齊,運撫盈成,業承熙洽,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誌。自惟涼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以正朝綱,方不負先帝所托。”
殿內殿外群臣跪地,齊聲高唿道:“拜見攝政長公主殿下。”
接著蕭知南以攝政身份頒布詔令,冊封三位異姓王,分別是北平郡王趙無極,東平郡王查擎,以及將身為帝婿的徐北遊冊封為南平郡王。
對此,滿朝上下都是心知肚明,前兩位異姓王,是因為東北戰局的緣故,封賞功臣,也是安定人心。四位並無封地的平郡王,分別是東平郡王、西平郡王、南平郡王、北平郡王,趙無極和查擎加在一起,剛好是東北二字,而東平郡王又是當年牧人起在被冊封為遼王之前的封號,大有深意,至於西平郡王,則是當年太祖皇帝的封王稱號,注定不會授人,至於南平郡王,則是說徐北遊穩定江南局勢之功,也是合情合理。
不過也有人已經想到了更深一層的含義,長公主殿下這是要為日後的登基鋪路了,若是她登基為帝,注定不能有皇後之說,而帝婿又不是尋常人等,總不能以帝夫稱之,多半是要以王爵待之,如今先冊封郡王,日後再晉為親王,順理成章之事。
都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先前蕭知南雖然已經手掌大權,但畢竟沒有正名,朝野上下仍有誹議,就是百姓之間也多有流言,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之位長久空懸,終究不是正途,而蕭知南之所以遲遲不曾登上帝位,則與她的女子身份有關,這兩點讓她處處束手,而今天這一刻,算是為她正名,雖然還沒有正式登基,但被擁立為當朝攝政,總攬軍政大權,定下君臣名分,成為實質上的大齊之主,距離那方空懸帝位也僅僅隻剩下半步之遙。
縱觀天下,現在隻剩下江南和西北還有戰火硝煙升起,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待到戰火平息,天下太平之時,便是第二位女子皇帝登基之時。
天下本無主,唯有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