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佛門留字六十八


    說起佛門和道門,不得不提起一個特殊人物,那就是如今的道門掌教夫人慕容萱。


    她出身於與葉氏並列齊名的慕容氏,在秋葉被道門老掌教紫塵收為弟子之後,她也被父親慕容淵送入佛門,以女子之身帶發修行。嚴格來說,她其實是佛門弟子,她與如今的佛門方丈秋月之間的關係,類似於秦穆綿與完顏北月,都是師姐和師弟的關係。


    當初慕容萱與秋葉結為道侶,佛門是“娘家”,道門是“夫家”,兩人的親事甚至間接促成了佛道兩家又一次聯手,在定鼎一戰時,道門戰於劍宗,佛門力敵玄教,終是有了如今大齊的萬裏江山。


    正因為如此,每次佛門盂蘭盆節法會,大多都是慕容萱親自前來,多少有點“迴娘家”的意思。


    隻是今年算是個例外,道門來人不是素有“太上掌教”之稱的慕容萱,而是道門的第二號人物塵葉,讓許多人嗅出了不一樣的意味。


    佛門祖庭坐落於東北三州境內,東北三州分別是幽州、遼州、錦州,其中遼州距離後建最近,北都便是建於此州之中,而錦州稍遠,卻是東北兵力馬政根本之所在,至於幽州,則是東北三州之中最為繁華所在,是為三州中的賦稅重地。


    在幽州與遼州交界的地帶,這兒群山連綿,多是常青林木,山上是皚皚積雪,山下卻是翠綠一片。不同於西北的黃沙戈壁,這兒最為顯著的是雪,厚厚的雪,白得讓人生出眼暈之感,尤其是山林之間,積雪足有一尺之厚,馬車根本無法通行,想要上山隻能徒步而行,行走在群山之中,放眼望去,山高林密,綠色的樹林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盡頭,隻能透過枝葉間的縫隙望到遠處積滿白雪的山頭。


    由此一路向北走出百餘裏之後,眼前豁然開朗,隻見北方的山林間,突兀出現了一座如同鶴立雞群的高大山脈,在日光照耀之下,潔白的山體上隱約可見一片金碧輝煌。


    這便是佛門祖庭。


    盂蘭盆節是大節日,為了迎接承平二十四年的盂蘭盆節,佛門祖庭的僧人不論地位輩分,人人都在為盂蘭盆節做準備,便是一院首座和各大長老也不例外。


    從這一點上來說,佛門不像道門,雖然講究規矩,但遠談不上規矩森嚴,更不至於像廟堂一般等級分明,這裏比起高高在上的玄都,更像是一處世外之地。


    臨近盂蘭盆節,來自天南海北的修士開始陸續到來,在登山的石徑上,來客絡繹不絕,打扮各異,口音各異,習俗各異,而且沒有哪個是身無半分修為的普通人,就算是有,那也是身份貴不可言的大人物,身旁有高明護衛隨行,足可見佛門盂蘭盆節法會的盛況。


    佛門的山門坐落於半山腰位置,過了山門,是一條長達十裏的神道,盡頭是一座雄偉如城的佛寺,比起大雪山上的摩輪寺毫不遜色。


    在神道和佛寺周圍的山崖絕壁上被挖出了大大小小無數個佛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按照位置排列成一個十字的五尊大佛和六位菩薩。


    最左邊的是東方藥師王佛,身旁雕刻有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乃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東方三聖。


    最右邊的是阿彌陀佛,佛門弟子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無量光、無量壽佛,道門稱其為接引道人,在接引佛身旁又有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此乃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三聖。


    最上方的是過去佛燃燈古佛,最下方的是第五佛彌勒菩薩,又稱東來佛祖,因為彌勒佛是未來佛,彌勒時代還未來到,所以此時還在兜率院內為菩薩,故而也稱彌勒菩薩。


    位於十字中間的便是掌管現在中央婆娑世界的第四佛,釋迦摩尼佛,所謂我佛如來,便是這位佛祖,在其身旁是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又被道門成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此乃中央婆娑世界的三聖。


    此五尊大佛合起來即是橫豎三世佛。


    在五佛和六位菩薩周圍,還有各異佛像。


    有佛持無畏印,有佛持內獅子印,有佛持外獅子印,有佛持內獅子印。


    有菩薩持寶瓶印,有菩薩持內縛印,有菩薩持外縛印。


    有五大明王手結不動明王印。


    在崖壁左側,有天女飛天,在崖壁右側,有護法伽藍。


    左下方有諸羅漢,右下方有金剛天王。


    諸佛之下,則是八部天龍,對應佛門的八部眾。


    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唿羅迦。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崖壁石刻。除去那個由佛門二代主持親自書就的巨大“佛”字,有“我見如來”、“如是我聞”等數十石刻,密密麻麻,多是曆年參加盂蘭盆節法會的大修士、大地仙,興起書就。其中又以大齊太祖皇帝蕭煜留下的石刻字數最多,最是引人矚目。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共是六十八個字,鐵鉤銀劃,豐腴瑰麗,似是天人妙手偶得之,意境深遠,韻氣悠長。


    在登山的人流中,有一對夫妻模樣的年輕男女,男子不覺如何,隻是一頭白發略顯刺眼,可女子就不一樣了,哪怕是荊釵布裙也難掩那份國色姿容,舉止之間更是顯現其儀態端莊,絕非是小門小戶家的女兒,八成是哪個世家出來的大家閨秀,隻是不知為何,下嫁給了一個窮小子,在外人看來,那便是一枝鮮花插到了牛糞上,神道上的其他男子,看向那個白頭小子時,多半是毫不掩飾的羨慕和嫉妒。


    都說巧婦常伴拙漢眠,古人誠不欺我。


    此時夫妻兩人停駐腳步,遙遙眺望太祖皇帝留下的石刻,女子將其中典故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丈夫聽得聚精會神,落在旁人的眼中,難免要坐實了種種猜測,女子是才女不假,必然是書香門第出身,可惜嫁了個不學無術的男人,實在是可惜。


    正巧此時還有一行人登山,男女老幼皆有,剛好聽到了女子的言談,為首的老人停駐腳步,若有所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年那蟬那把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煜並收藏那年那蟬那把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