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白帝城下說短長
南疆這地方,屢屢反叛,確如禹匡所言,有林寒當年血腥鎮壓的緣故,但究其根本,卻不是這等原因,如果南疆蠻族真是順民,林寒也不會拿此事去要挾蜀州各大世家,如果南疆蠻族真是順民,各大世家也不會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去勾結蠻族反對林寒,如果南疆蠻族真是順民,他們就不會與裏應外合的蜀州世家一起出兵攻打錦城。
往上追溯千年,南疆等地一向如此,中原王朝強大時,歸順,中原王朝衰弱時,反叛。屢屢歸順又屢屢反叛,鄭末齊初之間的幾十年中,南疆蠻族有過兩次反叛,分別由林寒和魏禁鎮壓,若是大齊王朝一直太平昌盛,在未來的百餘年間,南疆與蜀州都會相安無事,畢竟南疆不是年年鬧白災的草原,還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隻是如今大齊戰亂四起,難保南疆蠻族不會蠢蠢欲動。如果在這個時候蜀軍貿然出蜀,造成蜀州內部空虛,那麽便給了南疆可乘之機,這份蠢蠢欲動恐怕立時就會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一旦南疆兵發南中七府,蜀州震動,誰也不敢保證到底會發生什麽。正如當年蕭煜第一次南征蜀州,再出蜀戰於湖州,大軍陷於兩襄,遲遲不能克敵,致使西北內防空虛,被遼王牧人起和查莽親率大軍攻入西河原腹地,兵臨中都城下,若不是蕭瑾出使江南,說服陸謙退兵,使藍玉的江陵行營和林寒的劍閣行營得以陸續迴師,今日到底是誰家的天下還真不好說。
這就是孫少堂屯兵於白帝城卻遲遲沒有出兵的緣故,不是他孫少堂懷有私心,想要保存實力而見死不救,委實是此乃大事,開弓沒有迴頭箭,不得不慎而又慎。
徐北遊在與禹匡深談一番之後,與趙青和錢牧齋一行人離開兩襄,往白帝城而去,而冰塵則是留在了襄陽城,準備在事不可為之時,帶著應該離開的人離開此地,以她十八樓境界的修為而言,這不算什麽難事,也能讓徐北遊安心。
至於徐北遊自己,他自付同樣是十八樓的劍仙修為,就算東南巫教的祝九陰仍有巔峰修為,他也不懼分毫。
春風又過玉門關,直入天下大地。
一路上徐北遊與大儒錢牧齋交談頗多,兩人談起了此行的第一站白帝城,徐北遊終究是年紀尚輕,讀書不多,才疏學淺,談論起各地風土人情,遠不及這等當世大儒,大多數時候隻能洗耳恭聽。
細細說起來,此城還與當年的公孫氏大有關係。
白帝城三麵環水,一麵傍山,易守難攻,此地原名紫陽城,千餘年前,公孫氏占蜀為王,入主此地,城內有一白鶴井,井中常有白氣湧出,宛若白龍,公孫氏便借此號為白帝,並將此城改名為白帝城。
當年的公孫氏和慕容氏並列齊名,一南一北,南有白帝公孫氏,北有龍城慕容氏,隻是後來兩家雙雙勢微,不得不離開中原前往魏國,一同前往魏國的葉、張、上官三家也都各有際遇,也都有各自難念的經,此五家一起在魏國紮根,遠離中原戰亂,傳承不絕,被譽為天下五大世家,遠勝各大江南世家高閥。
不過如今五家也都已經物是人非,龍城慕容今猶在,不見當年蜀州王。
三天後,一行人由陸路改為乘船臨近白帝城。
自十年逐鹿以來,白帝城的戰略地位遠不如從前,直到江南戰事爆發,執掌蜀州軍政大權的孫少堂才開始著手重新修繕白帝城,並在此屯兵八萬餘人,雖然遲遲沒有揮師南下,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震懾了蕭瑾,使其有所忌憚。
徐北遊走到船板上,心底一片冷然。這兩日消息不斷傳來,有鷹隼傳書,也有飛劍傳書,談不上好壞,一個是西北戰事,張無病在佩征虜大將軍印之後,又與林寒大戰一場,仍是不肯退入城內據城而守,勢要保住出城而戰的野戰之權,此一戰的結果不甚樂觀,雙方損傷大概在五五之數,張無病率部退迴敦煌成休整。
另外一個是豫州饑荒,有饑民起事,不過旋即被地方三司強自鎮壓下去,暗衛府派人去查,結果是有白蓮教餘孽暗中作祟,此白蓮教非唐聖月的白蓮教,這是拒不歸順而分裂出去的那部分白蓮教,在天下亂起的時候,這些白蓮教餘孽又從西域返迴中原,開始肆意妄為。
天下風雨飄搖,各路牛鬼蛇神紛至遝來,如今一肩挑劍宗,一肩扛天下的徐北遊,又該如何自處?
說實話,徐北遊自己也不清楚,他隻知道自己現在能做的,不過是盡人事而已。
至於接下來會如何,天下會不會大亂,大齊朝廷能不能延續下去,道門和魏王會不會奪得天下,那就隻能去聽天命了。
渡船距離白帝城越來越近,徐北遊已經可以遙遙看到白帝城最高處的永寧宮。
靠近碼頭,眾人下船,於暮色中往白帝城行去,趙青似有心事而走在最後,徐北遊和錢牧齋並肩而行,走在隊伍的最前麵,錢牧齋眯起眼指了指近在咫尺的白帝城,輕聲說道:“這就是白帝城了,當年那位雄踞蜀州的公孫氏家主就是病逝在城內的永安宮中,在這位家主故去之後,公孫氏江河日下,最終不但丟了蜀州,甚至就連中原也難以立足,不得已隻能遠去魏國。”
徐北遊沉沉應了一聲。
錢牧齋緩行著繼續說道:“公孫氏退出蜀州之後,蜀州群龍無首,直到數百年後蜀州本土豪族唐氏擊敗端木氏,才成為蜀州的的新主人,再後來端木氏流落中州,到本朝太祖皇帝發跡崛起,唐氏和端木氏又都先後歸順本朝。”
徐北遊嗯了一聲。
錢牧齋輕輕說道:“藍相如今就在蜀州,他畢竟是跟隨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不會坐視自己一手建立起的大齊朝廷……”
老人的話沒有繼續說完,但是徐北遊已經懂了他的意思。
徐北遊停下腳步,迴頭看了眼跟在自己身後的一眾老少儒生,又將目光重新轉迴錢牧齋,語調平淡道:“請錢先生給藍相帶一句話,徐北遊會擇日親自登門拜訪。”
錢牧齋點了點頭。
徐北遊衝他拱手一禮,然後望向身後的讀書人們,眾多讀書人麵對這位年紀輕輕就已經身佩大將軍印的小閣老有幾分難言的敬畏。畢竟不是誰都能在這個年紀就能支撐東南半壁,甚至是左右天下大勢。
徐北遊看著這些或是敬畏或是複雜的眼神和麵容,忽然笑道:“公孫氏也好,慕容氏也罷,終究都是過往雲煙,士族高閥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們要逆勢而為隻能是自求滅亡,我相信日後的天下會是諸位讀書人的天下。”
“今日在白帝城,我們就此別過,不過臨別前,我想送諸位一句話。”
“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山高水長,日後江湖再會。”
南疆這地方,屢屢反叛,確如禹匡所言,有林寒當年血腥鎮壓的緣故,但究其根本,卻不是這等原因,如果南疆蠻族真是順民,林寒也不會拿此事去要挾蜀州各大世家,如果南疆蠻族真是順民,各大世家也不會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去勾結蠻族反對林寒,如果南疆蠻族真是順民,他們就不會與裏應外合的蜀州世家一起出兵攻打錦城。
往上追溯千年,南疆等地一向如此,中原王朝強大時,歸順,中原王朝衰弱時,反叛。屢屢歸順又屢屢反叛,鄭末齊初之間的幾十年中,南疆蠻族有過兩次反叛,分別由林寒和魏禁鎮壓,若是大齊王朝一直太平昌盛,在未來的百餘年間,南疆與蜀州都會相安無事,畢竟南疆不是年年鬧白災的草原,還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隻是如今大齊戰亂四起,難保南疆蠻族不會蠢蠢欲動。如果在這個時候蜀軍貿然出蜀,造成蜀州內部空虛,那麽便給了南疆可乘之機,這份蠢蠢欲動恐怕立時就會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一旦南疆兵發南中七府,蜀州震動,誰也不敢保證到底會發生什麽。正如當年蕭煜第一次南征蜀州,再出蜀戰於湖州,大軍陷於兩襄,遲遲不能克敵,致使西北內防空虛,被遼王牧人起和查莽親率大軍攻入西河原腹地,兵臨中都城下,若不是蕭瑾出使江南,說服陸謙退兵,使藍玉的江陵行營和林寒的劍閣行營得以陸續迴師,今日到底是誰家的天下還真不好說。
這就是孫少堂屯兵於白帝城卻遲遲沒有出兵的緣故,不是他孫少堂懷有私心,想要保存實力而見死不救,委實是此乃大事,開弓沒有迴頭箭,不得不慎而又慎。
徐北遊在與禹匡深談一番之後,與趙青和錢牧齋一行人離開兩襄,往白帝城而去,而冰塵則是留在了襄陽城,準備在事不可為之時,帶著應該離開的人離開此地,以她十八樓境界的修為而言,這不算什麽難事,也能讓徐北遊安心。
至於徐北遊自己,他自付同樣是十八樓的劍仙修為,就算東南巫教的祝九陰仍有巔峰修為,他也不懼分毫。
春風又過玉門關,直入天下大地。
一路上徐北遊與大儒錢牧齋交談頗多,兩人談起了此行的第一站白帝城,徐北遊終究是年紀尚輕,讀書不多,才疏學淺,談論起各地風土人情,遠不及這等當世大儒,大多數時候隻能洗耳恭聽。
細細說起來,此城還與當年的公孫氏大有關係。
白帝城三麵環水,一麵傍山,易守難攻,此地原名紫陽城,千餘年前,公孫氏占蜀為王,入主此地,城內有一白鶴井,井中常有白氣湧出,宛若白龍,公孫氏便借此號為白帝,並將此城改名為白帝城。
當年的公孫氏和慕容氏並列齊名,一南一北,南有白帝公孫氏,北有龍城慕容氏,隻是後來兩家雙雙勢微,不得不離開中原前往魏國,一同前往魏國的葉、張、上官三家也都各有際遇,也都有各自難念的經,此五家一起在魏國紮根,遠離中原戰亂,傳承不絕,被譽為天下五大世家,遠勝各大江南世家高閥。
不過如今五家也都已經物是人非,龍城慕容今猶在,不見當年蜀州王。
三天後,一行人由陸路改為乘船臨近白帝城。
自十年逐鹿以來,白帝城的戰略地位遠不如從前,直到江南戰事爆發,執掌蜀州軍政大權的孫少堂才開始著手重新修繕白帝城,並在此屯兵八萬餘人,雖然遲遲沒有揮師南下,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震懾了蕭瑾,使其有所忌憚。
徐北遊走到船板上,心底一片冷然。這兩日消息不斷傳來,有鷹隼傳書,也有飛劍傳書,談不上好壞,一個是西北戰事,張無病在佩征虜大將軍印之後,又與林寒大戰一場,仍是不肯退入城內據城而守,勢要保住出城而戰的野戰之權,此一戰的結果不甚樂觀,雙方損傷大概在五五之數,張無病率部退迴敦煌成休整。
另外一個是豫州饑荒,有饑民起事,不過旋即被地方三司強自鎮壓下去,暗衛府派人去查,結果是有白蓮教餘孽暗中作祟,此白蓮教非唐聖月的白蓮教,這是拒不歸順而分裂出去的那部分白蓮教,在天下亂起的時候,這些白蓮教餘孽又從西域返迴中原,開始肆意妄為。
天下風雨飄搖,各路牛鬼蛇神紛至遝來,如今一肩挑劍宗,一肩扛天下的徐北遊,又該如何自處?
說實話,徐北遊自己也不清楚,他隻知道自己現在能做的,不過是盡人事而已。
至於接下來會如何,天下會不會大亂,大齊朝廷能不能延續下去,道門和魏王會不會奪得天下,那就隻能去聽天命了。
渡船距離白帝城越來越近,徐北遊已經可以遙遙看到白帝城最高處的永寧宮。
靠近碼頭,眾人下船,於暮色中往白帝城行去,趙青似有心事而走在最後,徐北遊和錢牧齋並肩而行,走在隊伍的最前麵,錢牧齋眯起眼指了指近在咫尺的白帝城,輕聲說道:“這就是白帝城了,當年那位雄踞蜀州的公孫氏家主就是病逝在城內的永安宮中,在這位家主故去之後,公孫氏江河日下,最終不但丟了蜀州,甚至就連中原也難以立足,不得已隻能遠去魏國。”
徐北遊沉沉應了一聲。
錢牧齋緩行著繼續說道:“公孫氏退出蜀州之後,蜀州群龍無首,直到數百年後蜀州本土豪族唐氏擊敗端木氏,才成為蜀州的的新主人,再後來端木氏流落中州,到本朝太祖皇帝發跡崛起,唐氏和端木氏又都先後歸順本朝。”
徐北遊嗯了一聲。
錢牧齋輕輕說道:“藍相如今就在蜀州,他畢竟是跟隨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不會坐視自己一手建立起的大齊朝廷……”
老人的話沒有繼續說完,但是徐北遊已經懂了他的意思。
徐北遊停下腳步,迴頭看了眼跟在自己身後的一眾老少儒生,又將目光重新轉迴錢牧齋,語調平淡道:“請錢先生給藍相帶一句話,徐北遊會擇日親自登門拜訪。”
錢牧齋點了點頭。
徐北遊衝他拱手一禮,然後望向身後的讀書人們,眾多讀書人麵對這位年紀輕輕就已經身佩大將軍印的小閣老有幾分難言的敬畏。畢竟不是誰都能在這個年紀就能支撐東南半壁,甚至是左右天下大勢。
徐北遊看著這些或是敬畏或是複雜的眼神和麵容,忽然笑道:“公孫氏也好,慕容氏也罷,終究都是過往雲煙,士族高閥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們要逆勢而為隻能是自求滅亡,我相信日後的天下會是諸位讀書人的天下。”
“今日在白帝城,我們就此別過,不過臨別前,我想送諸位一句話。”
“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山高水長,日後江湖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