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再去湖州臨君島
江都位列大齊四大都之一,按照規製,與一州等同。可實際上,江都以及江都周邊地區都在江州境內。江州東麵臨海,北麵與徽州隔江相望,西麵就是湖州。
湖州是江南重鎮,整個江南後軍的主力就駐守於湖州兩襄。
大鄭末年時,崇文抑武到了極致,大都督府如同虛設,兵事大權盡歸內閣和兵部之手。各地方也是如此,各地總督皆由文官出任,而原本應當與總督相提並論的總兵官卻是要聽從總督調遣,致使兵權在明麵上徹底歸於文官之手。
如今的大齊卻是不同,逐鹿之戰剛剛過去不到一甲子的時間,武人們仍舊掌握了極大權柄,尤其是五大禁軍,說是藩鎮也不誇張,此時又是戰時,中軍大帳正在湖州的江南後軍當仁不讓地接管了湖州的軍政大權,使堂堂布政使和按察使淪為其屬官,而當下的後軍左都督禹匡說是湖州王也不為過。
徐北遊一行人要取道西北,必然要經過湖州,照會這位“湖州王”一聲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禹匡還是新君蕭白的心腹,從某種程度而言,也能代表新君的意思。
徐北遊一行數百人,因為要以馬車運送先帝棺槨的緣故,包括徐北遊和蕭知南在內,皆是騎馬而行,此行有些沉默和壓抑,徐北遊臉上神情看不出什麽異樣,隻是手掌將馬韁握得極緊,致使指節都微微發白。
隻有蕭知南發現了徐北遊的心情壓抑,兩人雙騎並行時,她伸出手掌輕輕覆在徐北遊的手背上,沒有說話。
徐北遊低低歎息一聲,“此行路途注定是千難萬阻,比當年我孤身一人去往江都還要難。”
蕭知南柔聲說道:“不要把擔子都壓在自己的身上,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是我們所有人的事情。”
徐北遊稍稍沉默,繼而感慨道:“當年我跟著師父遊曆各地,師父教會了我兩個字,責任,該挑起來的擔子一定要挑起來,以前這副擔子叫做劍宗,現在這副擔子叫做天下。都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算我沒有一個做公主的妻子,沒有一個做首輔的父親,也萬沒有逃避的道理。”
蕭知南輕笑道:“有點君子的意思了。”
徐北遊開懷而笑。
看到丈夫臉上多出的笑意,蕭知南臉上的笑意也愈發溫柔起來。
另外一邊,謝蘇卿和張百歲並肩而行,曆來朝堂之上總免不了黨爭二字,先有綿延持續幾十年的藍韓黨爭,在藍玉辭官卸任之後,謝蘇卿接任,又有了謝韓之爭的苗頭,按照陣營劃分,張百歲與首輔韓瑄莫逆,而謝蘇卿則與首席秉筆張保交好,至於以大都督魏禁為首的眾多武官們,除了已經伏誅的陳瓊等寥寥幾人,或是保持中立,或是依附藩王,並不過多參與文臣黨爭之事。
如今經此一事,謝蘇卿與張百歲倒是已經顧不上所謂的爭執,畢竟先前所謂的謝韓之爭不過是初露苗頭,遠沒有藍韓兩黨多年積攢下來的深仇大恨和利益之爭,所以在此等危急時刻,都成了一笑而過的事情。
謝蘇卿輕輕歎息一聲,“其實太祖皇帝和先帝很像,都是敢賭之人,所不同的是,太祖皇帝賭贏了,而先帝卻賭輸了。”
張百歲麵無表情道:“君島之事注定不見於史書,日後的史書評說,先帝是病逝於南巡途中,真正死因如何,雲遮霧繞,隻能留待後人猜測。”
然後他瞥了謝蘇卿一眼,問道:“謝大人有心事?”
謝蘇卿歎息一聲,道破天機,“此次若是能平安返迴京城,謝某人身上這個剛到手沒有多久的次輔之位怕是保不住了,日後返迴江南,隻能遙盼王師早日收複江南。”
張百歲問道:“謝先生不看好禹匡?”
謝蘇卿搖頭道“我剛剛收到消息,江南各大世家多有動作,恐怕是來者不善。”
張百歲微微一怔,然後輕聲問道:“關於江南局勢,我思量了許久,不敢妄下斷言,畢竟老夫久在帝都,遠離江南,比不上你這個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士,不知能否幫老夫解惑一二?”
謝蘇卿點點頭,略微思量後說道:“如今江南危局在於魏王蕭瑾,若是我謝某人與蕭瑾易地而處,自然是暗地裏與眾多江南世家相互串聯,使禹匡的後軍成為一支孤軍,再由林寒牽製住張無病的西北軍和孫少堂的蜀軍,讓他穩穩拿下江南,然後便是劃江而治,到時候是進是退,皆大有可為。”
他猶豫了一下,說道:“而且我還懷疑蕭瑾與東北的牧王甚至後建慕容玄陰,達成了某種協議,在合適的時候,這兩人也會有所動作,不可不察,也不可不防。”
張百歲驟起眉頭,“如今我大齊是四麵皆敵,東邊是渡海而來的魏國大軍,有魏王親自坐鎮,不可不慎,西邊是林寒親自出馬領軍的草原大軍,來勢洶洶,同樣不可小覷,北邊有虎視眈眈的北莽和本朝唯一的異姓王牧人起,又是不可不防,若是再加上一個死灰複燃的南疆蠻族,實在是不可設想啊。”
謝蘇卿苦笑道:“借用古人一句話,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說話之間,隊伍距離名聲響徹天下的八百裏洞庭越來越近,自然也距離禹匡的軍營越來越近,徐北遊忽然駐馬,說道:“我想去君島看一看。”
張百歲和謝蘇卿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蕭知南輕聲道:“我陪你去。”
兩人下馬之後脫離隊伍,徐北遊帶著蕭知南禦劍飛過八百裏洞庭。
穿過層層浩淼煙波,君島出現在兩人的視野中。
原本久負盛名的萬石園此時已經支離破碎,地麵龜裂,碎石滿地,殿宇傾覆,唯有那塊龍碑天書仍舊屹立不倒,在一眾狼藉之中,猶如鶴立雞群。
可見當日激戰之烈。
整個萬石園,乃至於整個君島,已經空無一人,空空蕩蕩。
徐北遊和蕭知南落地,繞過一堆堆碎石,一直走到龍碑之前。
徐北遊仰頭望著龍碑,沉默許久。
站在他身旁的蕭知南低聲說道:“當日就是在這兒辯難論道,也是在這兒雙方各自出手。”
徐北遊伸手撫過龍碑,沉沉歎息一聲,“事情來得有些太過突然,我自小沒有父母,隻有義父、師父和師母,與你成親之後,雖然隻是多了嶽父和嶽母,但也是父母,哪成想,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二老就先後離世。”
蕭知南低著頭,默不作聲。
夫妻兩人各自沉默許久之後,蕭知南輕聲開口道:“時候不早了,我們走吧。”
徐北遊嗯了一聲,忽然問道:“為什麽不把這塊龍碑搬走?”
蕭知南說道:“太重,除非是玲瓏塔或是天機榜這等異寶,否則……”
徐北遊將自己的劍匣摘下,說道:“留在此地也難免要落入蕭瑾之手,不如讓我一道帶迴帝都。”
江都位列大齊四大都之一,按照規製,與一州等同。可實際上,江都以及江都周邊地區都在江州境內。江州東麵臨海,北麵與徽州隔江相望,西麵就是湖州。
湖州是江南重鎮,整個江南後軍的主力就駐守於湖州兩襄。
大鄭末年時,崇文抑武到了極致,大都督府如同虛設,兵事大權盡歸內閣和兵部之手。各地方也是如此,各地總督皆由文官出任,而原本應當與總督相提並論的總兵官卻是要聽從總督調遣,致使兵權在明麵上徹底歸於文官之手。
如今的大齊卻是不同,逐鹿之戰剛剛過去不到一甲子的時間,武人們仍舊掌握了極大權柄,尤其是五大禁軍,說是藩鎮也不誇張,此時又是戰時,中軍大帳正在湖州的江南後軍當仁不讓地接管了湖州的軍政大權,使堂堂布政使和按察使淪為其屬官,而當下的後軍左都督禹匡說是湖州王也不為過。
徐北遊一行人要取道西北,必然要經過湖州,照會這位“湖州王”一聲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禹匡還是新君蕭白的心腹,從某種程度而言,也能代表新君的意思。
徐北遊一行數百人,因為要以馬車運送先帝棺槨的緣故,包括徐北遊和蕭知南在內,皆是騎馬而行,此行有些沉默和壓抑,徐北遊臉上神情看不出什麽異樣,隻是手掌將馬韁握得極緊,致使指節都微微發白。
隻有蕭知南發現了徐北遊的心情壓抑,兩人雙騎並行時,她伸出手掌輕輕覆在徐北遊的手背上,沒有說話。
徐北遊低低歎息一聲,“此行路途注定是千難萬阻,比當年我孤身一人去往江都還要難。”
蕭知南柔聲說道:“不要把擔子都壓在自己的身上,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是我們所有人的事情。”
徐北遊稍稍沉默,繼而感慨道:“當年我跟著師父遊曆各地,師父教會了我兩個字,責任,該挑起來的擔子一定要挑起來,以前這副擔子叫做劍宗,現在這副擔子叫做天下。都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算我沒有一個做公主的妻子,沒有一個做首輔的父親,也萬沒有逃避的道理。”
蕭知南輕笑道:“有點君子的意思了。”
徐北遊開懷而笑。
看到丈夫臉上多出的笑意,蕭知南臉上的笑意也愈發溫柔起來。
另外一邊,謝蘇卿和張百歲並肩而行,曆來朝堂之上總免不了黨爭二字,先有綿延持續幾十年的藍韓黨爭,在藍玉辭官卸任之後,謝蘇卿接任,又有了謝韓之爭的苗頭,按照陣營劃分,張百歲與首輔韓瑄莫逆,而謝蘇卿則與首席秉筆張保交好,至於以大都督魏禁為首的眾多武官們,除了已經伏誅的陳瓊等寥寥幾人,或是保持中立,或是依附藩王,並不過多參與文臣黨爭之事。
如今經此一事,謝蘇卿與張百歲倒是已經顧不上所謂的爭執,畢竟先前所謂的謝韓之爭不過是初露苗頭,遠沒有藍韓兩黨多年積攢下來的深仇大恨和利益之爭,所以在此等危急時刻,都成了一笑而過的事情。
謝蘇卿輕輕歎息一聲,“其實太祖皇帝和先帝很像,都是敢賭之人,所不同的是,太祖皇帝賭贏了,而先帝卻賭輸了。”
張百歲麵無表情道:“君島之事注定不見於史書,日後的史書評說,先帝是病逝於南巡途中,真正死因如何,雲遮霧繞,隻能留待後人猜測。”
然後他瞥了謝蘇卿一眼,問道:“謝大人有心事?”
謝蘇卿歎息一聲,道破天機,“此次若是能平安返迴京城,謝某人身上這個剛到手沒有多久的次輔之位怕是保不住了,日後返迴江南,隻能遙盼王師早日收複江南。”
張百歲問道:“謝先生不看好禹匡?”
謝蘇卿搖頭道“我剛剛收到消息,江南各大世家多有動作,恐怕是來者不善。”
張百歲微微一怔,然後輕聲問道:“關於江南局勢,我思量了許久,不敢妄下斷言,畢竟老夫久在帝都,遠離江南,比不上你這個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士,不知能否幫老夫解惑一二?”
謝蘇卿點點頭,略微思量後說道:“如今江南危局在於魏王蕭瑾,若是我謝某人與蕭瑾易地而處,自然是暗地裏與眾多江南世家相互串聯,使禹匡的後軍成為一支孤軍,再由林寒牽製住張無病的西北軍和孫少堂的蜀軍,讓他穩穩拿下江南,然後便是劃江而治,到時候是進是退,皆大有可為。”
他猶豫了一下,說道:“而且我還懷疑蕭瑾與東北的牧王甚至後建慕容玄陰,達成了某種協議,在合適的時候,這兩人也會有所動作,不可不察,也不可不防。”
張百歲驟起眉頭,“如今我大齊是四麵皆敵,東邊是渡海而來的魏國大軍,有魏王親自坐鎮,不可不慎,西邊是林寒親自出馬領軍的草原大軍,來勢洶洶,同樣不可小覷,北邊有虎視眈眈的北莽和本朝唯一的異姓王牧人起,又是不可不防,若是再加上一個死灰複燃的南疆蠻族,實在是不可設想啊。”
謝蘇卿苦笑道:“借用古人一句話,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說話之間,隊伍距離名聲響徹天下的八百裏洞庭越來越近,自然也距離禹匡的軍營越來越近,徐北遊忽然駐馬,說道:“我想去君島看一看。”
張百歲和謝蘇卿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蕭知南輕聲道:“我陪你去。”
兩人下馬之後脫離隊伍,徐北遊帶著蕭知南禦劍飛過八百裏洞庭。
穿過層層浩淼煙波,君島出現在兩人的視野中。
原本久負盛名的萬石園此時已經支離破碎,地麵龜裂,碎石滿地,殿宇傾覆,唯有那塊龍碑天書仍舊屹立不倒,在一眾狼藉之中,猶如鶴立雞群。
可見當日激戰之烈。
整個萬石園,乃至於整個君島,已經空無一人,空空蕩蕩。
徐北遊和蕭知南落地,繞過一堆堆碎石,一直走到龍碑之前。
徐北遊仰頭望著龍碑,沉默許久。
站在他身旁的蕭知南低聲說道:“當日就是在這兒辯難論道,也是在這兒雙方各自出手。”
徐北遊伸手撫過龍碑,沉沉歎息一聲,“事情來得有些太過突然,我自小沒有父母,隻有義父、師父和師母,與你成親之後,雖然隻是多了嶽父和嶽母,但也是父母,哪成想,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二老就先後離世。”
蕭知南低著頭,默不作聲。
夫妻兩人各自沉默許久之後,蕭知南輕聲開口道:“時候不早了,我們走吧。”
徐北遊嗯了一聲,忽然問道:“為什麽不把這塊龍碑搬走?”
蕭知南說道:“太重,除非是玲瓏塔或是天機榜這等異寶,否則……”
徐北遊將自己的劍匣摘下,說道:“留在此地也難免要落入蕭瑾之手,不如讓我一道帶迴帝都。”